JS开放大学 哲学基础 第2 次作业

JS开放大学  哲学基础 第2 次作业
JS开放大学  哲学基础 第2 次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06 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

第 2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哲学基础》

形成性考核作业2(3-4单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哲学的抽象是一种形而上的、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力

求把握无限的抽象。

2、“一切规定都是一种否定”,黑格尔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命题”。

3、对概念及其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的追求构成了哲学反思的

内在动力。

4、面对人和社会多样化形态,哲学的价值首先是指它对于人类主体的价值:哲

学对于人类既有普遍的工具价值,又有目的的价值。

5、民族文化是以民族为主体,在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持的生活方式、经验和智慧的体现。而民族文化最高的理论形态,则是哲学。

6、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亚里斯多德,但直到近代才得到最

后的确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 AC )

A.学说视角

B.学科视角

C.个体视角

D.群体视角

2、哲学思维最重要的特性是( BCD )。

A.科学性

B.抽象性

C.批判性

D.反思性

3、哲学的抽象具有以下特征。( AC )

A.超越经验

B.逻辑关系

C.超越理性

D.实践关系

4、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理解有下列几种看法。( BCD )

A.一元统一

B.二元分离

C.理性整体

D.感性结合

5、关于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究。( ABCD )

A.方法相同

B.目标一致

C.态度不同

D.道路迥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答:哲学的价值,是指哲学对于人的意义。

2、哲学的工具价值

答:哲学的工具价值,是指哲学能够作为手段和工具,满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为实现人类的目标服务。主要表现为:具有认(知)识价值,具有实践价值,具有人文价值。

3、批判

答:批判是指人对对象的理性检验、分辨和超越的意识与行为。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对象的揭示、辨析、鉴别和选择,二是对对象的否定、扬弃。

4、反思

答:反思即"反省之思”,就是思维主体以自身为对象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是获得真理和完善自我的动力,善于反思是成熟的表现。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答:哲学是一定民族文化的思想标志,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最高形式;哲学是每个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哲学作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内核,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尺。

2、哲学在“人的生成”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哲学在“人的生成”中的作用有:

(1)帮助人“认识你自己”;

(2)缔造人的灵魂;

(3)旨在立人之所“大”;

(4)是人“成为人”的必由之路。

3、哲学的价值由潜在到实现通过哪些环节表现出来?

答:哲学的价值由潜在到实现通过如下环节表现出来:

(1)通过哲学家的研究活动,解决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实现哲学的自我价值。(2)通过哲学的教育、传播与普及,让哲学的成果为世人知晓,使哲学为社会大众理解、消化与掌握。

(3)在主体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践行某种哲学观念、哲学方法和哲学精神,才能令哲学的价值现实地呈现出来。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答:“哲学万能论”夸大了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哲学无用论”则完全否定哲学的功能与价值。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缺乏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理论思考。

“哲学万能论”极力夸大哲学的功能与价值,认为一切学术的精华在哲学,哲学具有超越一切具体科学的价值;哲学家是真正的爱智者,甚至是智慧的化身,最应该承担社会的全部重任。“哲学无用论”则完全否定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它们的共同问题,出在观察的视角和方法上。“有用”与“好坏”、“善恶”、“美丑”、“得失”、“祸福”等问题一样,在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带有极大的普遍性,需要立足相应的理论加以思考和解决。

事实上,正是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争论,最终导致了哲学中的新领域—价值论的出现。价值论旨在揭示一切价值现象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提供创造和实现理想价值的理论支持,它也应该能够回答哲学自身的价值问题。

2、试述哲学之于人类的价值

答:哲学的工具价值总结人类长期实践的经验成果,提供最具普遍性的知识,具有认知价值;构建世界观方法论基础,探索指导实践的理念和方法,具有实践价值;表达和反思人的价值追求,探索人类生活的规范和境界,具有人文价值。哲学的目的价值,哲学来自人类高度理性的形成和自觉,是人类精神存在的一个表现,哲学体现着人类理性生命的自我价值;哲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人类精神追求的无限性,是人类精神活力的表现,哲学体现着人类自我超越的精神价值;哲学反映人类的价值追求,担负着科学思想与人文关怀统的使命,哲学体现着理性化的人类精神。

哲学是一定民族文化的思想标志,是民族精神的最高形式,也是每个民族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哲学作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内核,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哲学的具体价值呈现日益丰富和深化的趋势。

江苏开放大学政治学基础第一次

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68 姓名婷婷 课程代码 110059 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一( 第一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每 小题2分,共20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4、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 C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5、我国政治学分为( ABCD )等。 A 政治学理论 B 中外政治制度 C 行政管理 D 国际政治 6、中国古代的法家强调( ABCC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 来驾驭人民。 A 法 B 势 C术 D 变 7、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 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 B 儒家 C 法家 D 道家 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 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9、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 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 B 文学 C 历史 D 社会伦理 1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

2019-南京大学语文(专)第二次作业

题号 :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 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来阐发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标准答案: a 说明: 题号 :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 下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句中,暗喻江山易主的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标准答案: c 说明: 题号 :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 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指的是()。 A、周公 B、姜太公 C、诸葛亮 D、作者自己 标准答案: c 说明: 题号 :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借景抒情的特点是() A、以乐景写哀愈显其哀 B、以哀景写乐愈显其乐 C、以哀景写哀倍增哀痛 D、以乐景写乐倍增欢乐标准答案: a 说明: 题号 :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 李白《行路难》中用行为细节来抒情的典型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

B、欲渡黄河冰塞 川 C、闲来垂钓碧溪 上 D、直挂云帆济沧海标准答案: a 说明: 题号 :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声声慢》中,“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A、休闲感 B、急切感 C、失落感 D、绝望感标准答案: c 说明:本题分数 :2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 A、逐层递进 B、逐层减退 C、起伏跌宕 D、平缓舒展 标准答案: c 本题分数 :2 说明: 题号 :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辛弃疾《摸鱼儿》上片所描绘的整体景象是() A、风雨交加 B、芳草拦路 C、春天归去 D、画檐蛛网标准答案: c 说明:本题分数 :2 题号 :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本题分数 :2 A《诗经》 B 、《楚辞》 C 、《离骚》 D《乐府诗

2015一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2015一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2015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2.认识的基本结构 3.化性起伪 4.四书 5.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士 6.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 二、简释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以及克服矛盾的途径 2.简述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2.论老子“道”的思想 3.黑格尔关于宗教哲学的论述 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哲学原典: 一、简答题 1.论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关于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的区别,以及其中的哲学美学思想。 2.“一切存在的东西,包括第一性的存在,以及以任何方式被说成存在的任何东西,其所以存在,都是靠它的统一。因为,一件东西如果不是一件东西,它会是什么呢?把它的统

一去掉,它就不再是我们所说的那个东西了。”请问,“一切存在的东西....所以存在,都是靠它的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康德的善良意志。 二、论述题 1.关于孔子对管仲评价的一段材料。 如何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的矛盾之处? 2.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哲学笔记》) 3.阅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下列文字。 所以,美德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就是说,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是两种恶行一即由于过度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一之间的中道。它之是一种中道,又是由于在主动与被动这两个方面,恶行不是做得不够,就是做得过分。而美德则既发现又选取了中道。因此,就其实质和就表述其本质的定义而言,美德是一种中道,而就其为最好的、应当的而言,它是一个极端。但是并非一切主动和被动都可以有一个中道;因为有些是名称就已经蕴涵着坏的性质,例如怨毒、无耻、妒嫉,而非它们的过度或不足才是坏的。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你觉得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即中道的学说有说服力吗?为什么? 哲学基础: 一、填空 1.哲学观是关于哲学观的看法,集中讨论了()()()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的观点 3.三表法是墨子检验认识的标准,三表具体指“有本之者、()、有用之者” 4.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团永恒的()。 5.服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和()、41。 6.在培根的四假象中,表面个体差异的是()假象 7.()说,“我坚决不认同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押卫你说话的权利”

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第一到四次作业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2018090800155 姓名胡中贤 课程代码110006 课程名称哲学基础 评阅教师 第 4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哲学基础》 形成性考核作业(5-6单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贯穿于它的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它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形态。 2、佛教到了隋唐,涌现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许多宗派。 3、“儒教”本义是指儒家的教化功能,后因与佛教、道教并称“三教”, 而逐渐有了宗教方面的含义。 4、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作出了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种是抽象到思 维中的具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A.天人相即 B.体用合一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2、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包括:( ABCD ) A.天道观 B.人道观 C.阴阳五行说 D.《诗》、《书》经典化 3、先秦诸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荀子 B.韩非 C.邹衍 D.吕不韦 4、有人称下列书为“三玄”,因此魏晋之际的思想遂以“玄学”定名。(ABC ) A.《老子》 B.《庄子》 C.《周易》 D.《黄帝内经》 5、法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了以( BCD)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A.道 B.法 C.术 D.势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大学语文 第二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序说:“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水调歌头》中最能体现“怀子由”的词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 ?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 ?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 ?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诗句中“正气”是()之“气”。 ?A、《论语》“血气方刚” ?B、《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左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 ?D、《尔雅》“四气和谓之玉烛”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诗句中“忽”的意思是()。 ?A、“灭亡、湮没”,同《诗经·大雅·皇矣》“是伐是肆,是绝是忽” 中的“忽” ?B、“迅速”,同《左传·庄公十一年》“其亡也忽焉”中的“忽” ?C、“恍惚”,同《楚辞·九歌·国殇》“平原忽兮路超远”中的“忽” ?D、“轻视”,同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的“忽” 学员答案:d

(完整版)厦大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键合 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和能量的描述 (1)主量子数ni:决定原子中电子能量和核间平均距离,即量子壳层,取正整数K、L、M、N、O、P、Q (2)轨道动量量子数li:给出电子在同一量子壳层内所处的能级(电子亚层),与电子运动的角动量有关,s,p,d,f (3)磁量子数mi: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数或轨道数,决定原子轨道或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4)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i:表示电子自旋的方向,取值为+1/2 或-1/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占据能量最低的壳层,使体系的能量最低。而在同一电子层,电子依次按s,p,d,f的次序排列。 (2)Pauli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一样的两个电子。因此,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最多容纳2n2电子。 (3)Hund原则:在同一个亚能级中的各个能级中,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能级,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原子间的键(见作业) 第二章固体结构 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原子(或分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即存在长程有序。性能上两大特点:(1)固定的熔点;(2)各向异性 空间点阵的概念将晶体中原子或原子团抽象为纯几何点(阵点)即可得到一个由无数几何点在三维空间排列成规则的阵列—空间点阵特征:每个阵点在空间分布必须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 晶胞: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 选取晶胞的原则: Ⅰ)选取的平行六面体应与宏观晶体具有同样的对称性; Ⅱ)平行六面体内的棱和角相等的数目应最多; Ⅲ)当平行六面体的棱角存在直角时,直角的数目应最多; Ⅳ)在满足上条件,晶胞应具有最小的体积。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区别: 空间点阵是晶体中质点的几何学抽象,用以描述和分析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由于各点阵的周围环境相同,只有14种。 晶体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原子、离子和分子)的具体排列情况,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的排列,因此,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的。 晶带 所有相交于某一晶向直线或平行于此直线的晶面构成一个“晶带”。此直线称为晶带轴,所有的这些晶面都称为共带面。晶带轴[u v w]与该晶带的晶面(h k l)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hu+kv+lw=0 ————晶带定律 凡满足此关系的晶面都属于以[u v w]为晶带轴的晶带

武汉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和学习意义 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自然界------科学技术----——人 (客体)(中介)(主体) 研究内容 自然观, 科技观, 科学技术方法论 学科性质 哲学 交叉科学(科技哲学) 学习意义 a科学地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需要 b探索中国科技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律的需要 c、提高哲学素养的需要 d、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e、提高科技意识的需要 2自主创新的形式和战略意义 自主创新是指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以我为主发展与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的科技战略方针,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三个方面。 原始创新是科技创新中具有战略突破性的科学活动,是一种超前的科学思维或挑战现有科技理论的重大科技创新。 集成创新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过程。 消化创新是指在引进技术后,对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再创新的过程。 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简述形象思维的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形式。 形象思维的特点 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 形象思维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 形象思维是用个别表现一般,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鲜明性,具有美学价值。 在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1)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研究仅依靠逻辑思维是不够的,应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序说:“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水调歌头》中最能体现“怀子由”的词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的是()。 ?A、求贤若渴的苦闷 ?B、求贤不得的沉吟 ?C、礼遇贤才的态度 ?D、接纳贤才的虚心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 ?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 ?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 ?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诗句中“正气”是()之“气”。?A、《论语》“血气方刚” ?B、《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左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 ?D、《尔雅》“四气和谓之玉烛”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词句是()。?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全国名校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其他名校【圣才出品】

3.其他名校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答: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是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要素是指人类社会生存于其中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是指一定数量、质量、密度的人口,此二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认识结构 答:认识结构是指认识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认识结构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组成。认识主体是在认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它是认识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统的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认识客体是认识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工具是指主体认识客体所使用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3.化性起伪 答:化性起伪是荀子的观点,是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改造人的本性,

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为善。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4.四书 答: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朱熹取《礼记》中《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四书蕴含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 答: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是指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的方法。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讨论问题时,往往总是说自己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向别人请教。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使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他的观点说出来。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里本来就有,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未能显现出来。他的作用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地称为“思想助产术”。这个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启发式教育的典型。 6.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 答: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是斯宾诺莎在认识论方面的基本观点。他在《知性改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 作业名称: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5-5-4 至2015-5-29 23:59:00 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郭沫若《炉中煤》一诗,每一节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开始,这种修辞手法称为()。 A、排比 B、顶真 C、反复 D、层递 正确答案:C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诗句中“正气”是()之“气”。 A、《论语》“血气方刚” B、《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左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 D、《尔雅》“四气和谓之玉烛” 正确答案:B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表达知音难觅情怀的语句是() A、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正确答案:D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 A、韩愈

C、苏轼 D、欧阳修 正确答案:A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 A、雕栏玉砌 B、小楼东风 C、春花秋月 D、一江春水 正确答案:D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 A、天空 B、小粉红花 C、小青虫 D、月亮 正确答案:C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前赤壁赋》中“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指的是()。 A、项羽 B、吕布 C、曹操 D、周瑜 正确答案:C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小说家中,具有“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A、莫泊桑 B、契诃夫 C、托尔斯泰 D、欧·亨利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复习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8年) 一、名词解释(3×6) ⑴发展⑵主奴辩证法⑶客观真理⑷价值⑸生产方式⑹人民群众 二、简答题(10×5) ⑴、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⑵、怎样理解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⑶、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⑷、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⑸、简述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揭示。 三、论述题(16×2) ⑴、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并用这一原理说明当前认真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⑵、试述毛泽东的《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9年) 一、名词解释(4×5) ⑴部分质变⑵唯心史观⑶偶然性⑷能动反映论⑸主体 二、简答题(8×5) ⑴、简述社会意识形态与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⑶、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⑷、“实践就是直接经验”这一说法对吗? ⑸、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哪些基本思想? 三、论述题(20×2,选2) 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说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⑵、试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根据及其方法论意义。 ⑶、试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观点的论述以及这些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0年) 一、名词解释(5×4) ⑴一元论⑵主体⑶系统⑷人的解放 二、简答题(10×5) ⑴、简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区别和联系。 ⑵、试析否定与扬弃的区别和联系。 ⑶、简述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的关系。 ⑷、“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这个说法对吗? ⑸、简述恩格斯在40年代的书信中,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论述。

2021年厦门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精编资料

. 2021 年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精编资料 一、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及考研大纲 1 .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 2001-200 2 、 2007-2014 年考研真题,暂无答案。 2. 厦门大学 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大纲 ①2018年厦门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大纲。 二、 2021 年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资料 3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相关资料 ( 1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 [ 笔记 + 课件 + 提纲 ] ①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之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复习笔记。 ②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之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本科生课件。 ③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之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 ( 2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②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③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计算题精编。 ( 3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考研模拟题 [ 仿真 + 强化 + 冲刺 ] ① 2021 年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② 2021 年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强化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③ 2021 年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冲刺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三、V资料X获取:ky21985

四、 202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 / 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5 .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初试参考书 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 五、 202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适用院系 / 专业 6 .厦门大学 829 材料科学基础适用院系 / 专业 生物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能源学院;物理系; .

厦门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 部分简答题总结

原子结构 1、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的特点如何?【11年真题】 答:(1)金属键:基本特点是电子的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因而每个原子有可能同更多的原子结合,并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当金属受力变形而改变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时不至于破坏金属键,这就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又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 (2)离子键:正负离子相互吸引,结合牢固,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因此,七熔点和硬度均较高。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子,因此他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 (3)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的结合极为牢固,故共价键晶体具有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等特点。共价结合的材料一般是绝缘体,其导电能力较差。 (4)范德瓦尔斯力:范德瓦尔斯力是借助微弱的、瞬时的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将原来稳定的原子结构的原子或分子结合为一体的键合。它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结合不如化学键牢固。 (5)氢键:氢键是一种极性分子键,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键能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耳斯力之间。 2、陶瓷材料中主要结合键是什么?从结合键的角度解释陶瓷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模拟题一】 答:陶瓷材料中主要的结合键是离子键和共价键。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很强,故陶瓷的抗压强度很高、硬度很高。因为原子以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时,外层电子处于稳定的结构状态,不能自由运动,故陶瓷材料的熔点很高,抗氧化性好、耐高温、化学稳定性高。 第二章固体结构 1、为什么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而间隙固溶体则不能?【模拟题一】 答:因为形成固溶体时,溶质原子的溶入会使溶剂结构产生点阵畸变,从而使体系能量升高。溶质与溶剂原子尺寸相差较大,点阵畸变的程度也越大,则畸变能越高,结构的稳定性越低,溶解度越小。一般来说,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引起的点阵畸变较大,故不能无限互溶,只能有限熔解。 2、空间点阵和晶体点阵有何区别?【模拟题四】 答:空间点阵是晶体中质点排列的几何学抽象,用以描述和分析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由于各阵点的周围环境相同,它只能有14种类型;晶体点阵又称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的具体排列情况,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的排列,因此,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的。3、说明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有什么异同。【模拟题五】 答:相同点:二者一般都是由过渡族金属与原子半径较小的C、N、H、O、B等非金属元素所组成。 不同点:(1)晶体结构不同。间隙固溶体属于固溶体相,保持溶剂的晶格类型;间隙化合物属于金属化合物相,形成不同于其组元的新点阵。 (2)表达式不同。间隙固溶体用α、β、γ表示;间隙化合物用化学分子式MX、M2X等表示。 (3)机械性能不同。间隙固溶体的强度、硬度较低,塑性、韧性好;间隙化合物的强度、熔点较高,塑性、韧性差。 第三章晶体缺陷 第四章扩散 1、简述菲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含义,写出其表达式,并标明其字母的含义。【08年真题】 答:菲克定律描述了固体中存在浓度梯度时发生的扩散,即化学扩散。 菲克第一定律:扩散中原子的通量与质量浓度梯度成正比,即 dx d D J ρ - =。式中,J为扩散通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 向X的单位面积的扩散物质质量,其单位是kg/(m2*s);D为扩散系数,其单位为m2/s;ρ是扩散物质的质量浓度,其单位为kg/m3。式中的负 号表示物质的扩散方向与质量浓度梯度 dx ρd 方向相反,即表示物质从高的质量浓度区向低的质量浓度区方向迁移。该定律描述了一种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江苏开放大学_政治学基础第四次

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68 姓名婷婷 课程代码110059 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 第四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四( 第八至第十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每小 题2分,共20分) 1、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C ) 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A冲突 B 合作 C 竞争D团结 2、( A )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 自由主义 B 福利社会主义 C 社群主义 D “第三条道路” 3、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B )。 A福利改革 B 经济干预 C 自由经济 D 自由贸易 4、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 A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划 D 法制化 5、( D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 发展经济 B 共同富裕 C 政治发展D政治制度化 6、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 )。 A 平等原则B宽容和理性精神 C 自由原则 D 秩序原则 7、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BCD )。 A 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 政府的执行危机 C 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 利益冲突加剧 8、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理论家提出(ACD )等 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A 有限政府 B 廉洁政府 C 责任政府 D 法治政府 9、的限度包括(ACD )。 A 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 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2018年武汉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18年武汉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自16年起不再对外公布初试真题,所以,18的回忆真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为此,东湖武大考研网特意整理收集2018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17综合知识考研真题。考生可以在“考研资料”栏目中找到对应的复习资料,如果考生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官网右侧的咨询老师。 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 1.师有过,商不及,师是?商是? 2.墨子十事,考的是非命与节葬。 3.唯识,八识,考的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4.黄帝四经。 5.严复,内籀外籀。 二、名词解释(五选四,每小题5分,合计20分) 1.崇本息末; 2.知难行易; 3.易传;

4.坚白论; 5.先立乎其大者。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合计30分) 1.《老子》中无的思想。 2.张载太虚即气的思想“先立乎其大”。 3.熊十力体用不二。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合计60分) 1.有材料,取自庄子逍遥游,提问,有待的各个阶段以及自己对无待的理解。 2.关于先秦儒家义利关系。 初试指定教材: 《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郭齐勇、冯达文,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哲学史》郭齐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郭齐勇,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专业课不再难】 专业课自主命题,信息少,没教材,真题难,怎么办? 武汉大学考研初试成绩占到总评成绩的50%~70%的成绩,其中专业课成绩占分比重最大,也是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东湖武大考研网推出专业课一对一通关班,一个对策解决初试专业课遇到的所有问题,你离武大只有一个通关班的距离! 文章摘自东湖武大考研网!

《2017厦门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

《2017厦门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 《2017年版厦门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主要包含核心考点解析和2007-2014年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本书系统全面总结考研专业课知识,重难点分明,深度解析历年考研真题并进行命题预测,为考生节省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帮助考生在扎实基础之上迅速提高专业课成绩,是2016年考生从基础到冲刺阶段必备的考研专业课资料。年年相伴考研,年年更新完善,衷心希望本书能切实地帮助到每位考生,继续得到各位考生的喜爱! 一、适用考试科目代码与专业 适用考试科目代码:829材料科学基础 适用专业: 材料学院:生物材料系: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软物质与功能、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能源研究院:核应用材料(01核应用材料)、光伏工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光伏工程; 二、2016厦大公布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9材料科学基础 三、部分简介 1.专业课深度解析——高度概括的专业课考试剖析 (1)历年考点分布及题型结构(2007—2014年); (2)历年试题综合分析(命题规律、题型分析); (3)2014年试题分析及2016年命题预测 (4)专业课全程规划(复习建议、注意事项); (5)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谈(初试经验);

2.参考书核心考点解析——面面俱到的专业课内容精粹 这个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重点内容,根据专业课指定的参考书目章节目录进行编写,每章由以下几大块内容构成: (1)复习提示(重点难点、常考题型); (2)知识框架(高屋建瓴、提纲挈领); (3)考点解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考题精选(检验效果、巩固知识) 3.专业课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分析入理的经典真题大观 (1)历年真题原题(2007—2014年,真题原貌); (2)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2007—2014年); (3)答题技巧

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作业答案 作业名称: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6-5-10 至 2016-6-8 23:59:00 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序说:“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水调歌头》中最能体现“怀子由”的词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正确答案:D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 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 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 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 正确答案:B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的是()。 A、求贤若渴的苦闷 B、求贤不得的沉吟 C、礼遇贤才的态度 D、接纳贤才的虚心 正确答案:C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

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 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 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 正确答案:B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正确答案:A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诗句中“正气”是()之“气”。 A、《论语》“血气方刚” B、《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左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 D、《尔雅》“四气和谓之玉烛” 正确答案:B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元稹 正确答案:C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前赤壁赋》中“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指的是()。 A、项羽 B、吕布 C、曹操 D、周瑜 正确答案:C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武汉大学马克思哲学本科期末考试试题A

武汉大学马克思哲学本科期末考试试题A 考试试题:马克思哲学考试时间:2000-2001试题类型:本科期末 武汉大学(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A) 院系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 0分) 1、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 A.《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D.《德意志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3、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 ) A.运动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系统的观点 D.否定的观点 4、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5、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6、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 A. 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一维性 B.时间的持续性

大学语文第二次作业1

大学语文第三讲----第五讲作业题 一、选择题 1.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c ) A.四言为主,间以杂言 B.七言为主 C.五言为主 D.五七言为主 2.两汉乐府诗基本上是属于( a ) A.叙事型诗歌 B.抒情型诗歌 C.写物型诗歌 D.说理型诗歌3.下面的表述适合汉代乐府诗歌的有( acde ) A.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情节较为完整,将古代叙事诗推向成熟。 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C.继承《诗经》写实方法。 D.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E.以五言为主 4. 《迢迢牵牛星》中“纤纤擢素手”后面的一句是( c ) A.盈盈一水间 B.皎皎河汉女 C.札札弄机杼 D.脉脉不得语 5.下列作品中,抒写爱情的有( abcd ) A.《湘夫人》 B.《迢迢牵牛星》 C.《上邪》 D.《蒹葭》 6.下面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之内的是( c ) A.《湘夫人》 B.《十五从军征》 C.《迢迢牵牛星》 D.《将进酒》 7.下列作品中,叠字运用为其显著特色的有( b ) A.李清照《武陵春》 B.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C.《诗经·蒹葭》 D.《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8.《迢迢牵牛星》中,借外在举止情态来写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d ) 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古诗十九首”是( b )成熟的标志 A.民间四言言诗 B.文人五言诗 C.爱情诗 D.抒情诗 10.汉末文人中,今存诗都是乐府诗,善用乐府旧题写时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情感深沉,气韵沉雄,情调苍凉悲壮。他是( b ) A.蔡邕 B.曹操 C.曹植 D.王粲 1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 d )诗作中的句子。 A.李白《将进酒》 B.杜甫《登高》 C.陶渊明《饮酒》 D.曹操《短歌行》 12.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 a )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人。 A.曹操 B.诸葛亮 C.嵇康 D.司马迁 13.曹操《短歌行》一诗的主旨是( d )

638 哲学基础 考试大纲

《哲学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试内容: 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功能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时代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哲学是什么? 2、了解哲学的功能。 3、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的内容。 4、掌握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理论形态及其相互对立。 5、掌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主要观点。 6、掌握辩证法理论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7、理解马克思主哲学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8、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及其精髓。 9、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 10、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1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成果。 12、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考试内容:

物质概念的演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意识的本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考试要求: 1、掌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论及其意义。 3、理解物质和物质形态、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辩证关系。 4、理解运动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 5、理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6、掌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7、了解先验时空观和绝对时空观。 8、掌握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9、了解实践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形式。 10、理解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1、理解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12、掌握实践和世界的二重化。 13、理解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 14、理解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5、了解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16、掌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7、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考试内容: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考试要求: 1、了解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