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关系释疑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

学的关系释疑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三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是陆九渊、黄宗羲和顾炎武。他们的思想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陆九渊是近代著名的历史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的历史是一种以和谐为基础的文化,他把儒家传统的仁义道德观念融入到历史思想中,他强调遵守仁义、尊重传统,主张以慈爱、宽容和友谊来处理政治关系,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定。

黄宗羲是一位改革家,他主张“实事求是”,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念来取代传统的儒家思想。他主张发展科学技术,改革旧习俗,发展社会与经济,努力改善民生,推行改革。他认为,要实现进步,中国必须从传统的儒家文化中脱离出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顾炎武是一位思想家,他是近代中国新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继承了儒家的传统,但又对儒家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改进。他认为,要使中国走出落后的困境,必须实行科学技术和经济改革,以改变传统的儒家思想。他主张以技术为基础,以自然科学为根据,以经济改革为主要任务,把儒家传统的仁义道德观念融入到现代文明中。

从上述可以看出,近代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们继承了儒家传统的仁义道德观念,认为要实现进步,中国必须从传统的儒家文化中脱离出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把儒家传统的仁义道德融入到现代文明中。他们的思想与传统儒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完整word版)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异同(笔记)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难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影响及其评价。 知识结构: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历史背景(明朝后期): 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②政治上: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 2、生平及代表作品:《焚书》、《藏书》等 1527-1602,明朝后期反封建专制启蒙运动的先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自称“异端”,一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永不妥协,晚年被捕入狱,死于狱中 3、主要思想: ①否定孔孟及儒学的权威性(反权威)②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性(反正统) ③强调人正常的私欲(尊人性)④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倡个性) 4、评价: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明清时期反封建专制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背景和经历(明末清初):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②政治上:社会动荡,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深化 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自然科学有一定发展,西学东渐 ④生活经历: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A小结:一大时期(明清时期) 一股思潮(反封建民主思潮) 四位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比较: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 同:①反封建专制;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 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异:①黄宗羲政治上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③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认为“气理相依”,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具有朴素辨证法思想。 C分析: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 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 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D 分析:对三大思想家的评价 ①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提倡民主,重视工商业,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②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E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 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极为薄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F 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见练习册P16——“4. 儒家思想的演变”)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学习目标]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1.背景 (1)经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政治: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思想: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动摇。 2.思想主张: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 (1)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2)主张自由、自治,发展人的个性。 (3)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过分推崇儒家经典。 3.影响:反对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压迫,维护劳动人民的生活自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1.李贽的“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 提示 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1.背景 (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共同点: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代表人物及主张 4.影响: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出自哪位思想家?这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提示 (1)顾炎武; (2)经世致用。 3.在世界观方面,王夫之与王阳明的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 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 4.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提示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完美版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内容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形成原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结合必修1和必修2专题的相关知识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 通过分析理解材料共同进行问题探究,进而了解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策略 教材分析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用两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课原始材料较多,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然后引导归纳、总结出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要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来进行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本课设计了四道合作探究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全面地把握明清之际主要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及其影响等,从而完成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的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简述汉代“私奔再嫁司马相如”的故事,然后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明理学,那么理学家会怎么评价这件事呢?(学生回答“反对”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但是明朝的李贽却热情的赞扬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和道学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面,我们就共同来了解李贽还有哪些思想,他又为什么自命为“异端”呢? 讲授新课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释义: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李贽的思想被称作离经叛道,那么什么是“离经叛道”和“异端”呢? “离经叛道”,是指破除个人迷信,敢于对传统的封建思想、礼教挑战,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异端”,是指不属于正统思想的思想派别,通常含有负面的含意,或称旁门左道;但也可指不重要的思想流派,即小道。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

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1.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目标导航]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2.特点:离经叛道,自称异端。 3.主张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4.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 1.思想主张 2.历史影响: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易错提醒](1)道学家不同于道家。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 (2)李贽虽然否定孔子权威,斥责礼教虚伪,但他对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抛弃,而是扬弃。李贽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只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3)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并不能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观念,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他所倡导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而不是法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概念阐释]“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轻巧识记]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可概括为“三大背景、四大思想家” 主题一李贽思想形成的原因、进步性及评价 史料一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的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①“民主意识”…… ——肖国华《李贽的“儒学情结”》史料二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②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李贽《藏书》 ◆①指:汲取儒家的民本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成分,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②指:是非的价值标准具有时代性。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2)据史料二总结李贽的思想主张。 提示:(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宋明理学的日益僵化。 (2)李贽勇敢地向孔子和儒学的神圣权威提出了挑战,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李贽思想形成的原因、进步性的表现及评价

2020版高三历史《衡中学案》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 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Word版含解析

第42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JI CHU PAI CHA 基础排查) 理一理 一、历史背景 1.政治: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2.阶级: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李贽 (1)思想主张 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②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③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 ①主要思想: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 ②评价: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 ①主要思想: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实践中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②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

①主要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评价: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评价 1.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家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JING WEI DIAN BO 精微点拨) 想一想 1.李贽的“离经叛道”中的“经”“道”是指什么? 提示:李贽的“离经叛道”中的“经”指儒家经典,即四书五经;“道”指道学,即理学的伦理、教条。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在政治、经济上提出了哪些进步的主张? 提示:政治:反对君主专制。经济:提出工商皆本。 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为什么没有发展为西方式的启蒙思想? 提示:(1)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 (3)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给早期启蒙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4)明清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不可能受到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 4.概括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征。 提示:(1)政治: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者队伍壮大、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3)文化:理学僵化、进步思想出现、明清小说盛行。 总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但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封建统治者政治上的专制、经济上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使中

2020高中历史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三)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建议用时:3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嵇文甫先生在评价某一思想家时说:“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大胆的言论,正可和当时西方的宗教革命家互相辉映.他们都充满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精神。……他使道学中兴,使道学更加精练.”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B.王阳明 C.李贽D.朱熹 C [根据材料“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可知,他反对对孔子唯命是从,四位思想家中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人是李贽,故答案为C 项.] 2.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

A.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 B.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D.“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 [工商皆本是明代黄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提出的学说;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排除A、D两项;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和“君不君,臣不臣”,这些言论反映了李贽揭露明朝政治的黑暗,对封建的三纲五常礼教是极大的挑战,故选C项。] 3.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D [材料的言论无法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排除A项;B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解析

学案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主张 (1)指出孔子并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关键点拨] 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但其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重点精讲]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阶级因素:工商业者阶层队伍的壮大。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 (4)政治因素: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背景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 2.主张 (1)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3.意义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化探究 材料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思考 材料中梁启超提到的这本书是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书中的哪些思想对“倡民权共和之说”极有力焉? 答案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背景 顾炎武生活在明末清初。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社会危机日益加剧。 2.主张 (1)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2)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3)他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概念辨析] 经世致用 (1)实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精神。 (2)特点:①以实用为宗旨,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②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强调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③常常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 3.影响 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高考历史-知识库-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历史-知识库-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社会背景 (1)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思想主张 (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倡自然之性,要求个性解放。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二)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1)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2)思想主张 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 (1)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2)思想主张 主张“经世致用”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 (1)代表作:《读通鉴论》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 反对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是经世致用思潮的提倡者与推动者。 有一定民主色彩:李贽认为根据万物一体原理,人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黄宗羲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顾炎武提出“众治”的主张;王夫之提出“循天下之公”。 指出“工商皆本”,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评价 积极作用: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对后世产生巨大思想。 局限性: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真题训练: (多选)1.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朱熹 李贽

第五课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第五课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正式提纲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1、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加强,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3、思想上: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理学占统治地位,因循守旧、走向僵化。 八股取士束缚人的思想。 西学东渐,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 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著作:《焚书》、《藏书》) 1、思想主张: (1)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认为人人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2)认为人皆有私,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3)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4)提倡男女平等。 2、思想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权威,追求个性发展。 3、评价: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 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一)背景:明末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社会改革方案。他们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经世致用:研究学问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反对空谈的一种治学思潮,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二)三大思想家: 1、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著作《船山遗书》) 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1)强调“理在气中”,气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2)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 (3)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2、黄宗羲:(世称“梨洲先生”,著作《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1)抨击君主专制。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2)认为君臣是平等的“师友”关系。 (3)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①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②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4)工商皆本的思想。批判“重农抑商”。 3、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著作《天下郡国得病》《日知录》) (1)针对明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直击考纲,展示课标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法指导: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进步思想家,然后才是知道明清时期有哪些主要进步思想家,这些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思想是什么。与宋明理学相比,又有哪些发展。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一、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风气盛行。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根本原因) (3)思想:八股取士,程朱理学因循守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4)文化: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二.明朝“异端”思想家李贽: (1)政治思想:大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②是万世至伦;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2)哲学思想:提出③,源于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3)影响:①否定“天理”②批判礼教③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 (4)代表作:《》、《》。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1)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哲学思想:a.世界观:强调“①________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b.方法论: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 c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 ②________的合理性。 著作:《船山遗书》 (2)黄宗羲——反对专制暴政,追求平等民主,影响后世民主革命 民主思想:a.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公然宣称③________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b.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④________,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 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 (3)顾炎武——开清代考证之风,学以致用观念影响后世 a.发出“⑦________,匹夫有责”的呼唤。 b.他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3.评价 1、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2、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3、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冲击了专制统治,给后世以启迪 4、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鼓动着反对⑩_______的民主革命。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讲义:第十二单元课题三十五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含答案

课题三十五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注]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拓]李贽,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自觉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旗帜。但他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辩]他们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而不是资产阶级利益! [注]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拓]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方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一、背景 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概况 1.李贽的离经叛道 (1)思想: 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 论”;主张“童心说”。 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影响: 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 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22版:第39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步步高)

第39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历史背景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吏治腐败,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误区警示道学家不同于道家 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 二、代表人物及主张 1.李贽 (1)思想主张 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②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③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知识拓展李贽的思想主张 李贽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反传统,反教条主义,批判传统道德,倡导个性解放。李贽通过思想上批判宋明理学来反对封建专制,但没有上升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高度,更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美好的构想。 2.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 代表主要思想作用 黄宗羲(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 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顾炎武(1)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 (2)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亡国是改朝换 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的沦亡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1)哲学观: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

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 有划时代的意义 变化有规律可循 (2)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 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3)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思维点拨全面认识明清时期儒学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家们对儒学传统教条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与修正,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受到冲击,但仍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 三、评价 1.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图解历史儒学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思想家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也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批判。 考点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主张、特点 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发展(历史解释) 批判继承发展

2021版高考历史模块3第11单元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教学案北师大版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哲思明理——宋明理学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理学的产生 1.背景 (1)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达到顶点,并开始衰落。 (2)官僚地主肆意兼并土地,加深了社会矛盾。 (3)朝廷要求封建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改造创新,维护封建统治。 (4)官僚地主集团把理学作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及其新学的精神武器。 2.含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3.影响:把儒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和程颐 1.地位:北宋重要的理学家,是理学思想的奠基人。 2.主张 (1)核心思想:提出“天理”的概念。 ①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就是天理。 (2)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把“格物”当作领悟天理的手段。 (3)在道德修养上,继承孔子的“克己复礼”,目的在于“存天理,灭人欲”。 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1.地位: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地位仅次于孔孟。 2.主张 (1)“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根据。 (2)封建的三纲五常就属于“天理”。 (3)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用封建伦理纲常来改造人性。 3.影响 (1)在元、明、清时期,朱熹被统治者奉为“大贤”,其地位仅次于孔孟。 (2)理学被日本德川幕府奉为“官学”,被西欧的启蒙学家所借用,创造了“理性”概念。 宋明理学

四、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 1.概况 (1)思想来源:南宋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认为“心”是宇宙的本原。 (2)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 2.主张 (1)哲学观: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认识论: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的途径,达到“致良知”。 [教材拓展] 理学的世俗化 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葛兆光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 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 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 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都是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三字经》更为典型,几乎家喻户晓。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3第十二单元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答案

第34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历史背景 经济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 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 生巨大变化 政治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黑暗,吏治腐败,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思想 文化 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 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 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二、李贽的离经叛道 1.思想主张 (1)否定儒学权威,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斥责理学虚伪。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李贽以童心论为基础,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抨击君主专制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他反对男尊女卑,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赞扬改革;主张人人平等,尊重生命;肯定农民起义;批判“重农抑商”,主张理财,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2.历史评价 (1)李贽是我国反专制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纲常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带有民主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2)李贽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成为后世之楷模,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他当作反孔的先驱。 三、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