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从了解心理学开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63056033.html,

安全管理从了解心理学开始

作者:苏晓贺文康吕晓雪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从介绍安全心理学概念入手,通过安全心理学基本知识对当前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中产生不安全因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安全心理学应用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通过改善客观条件、加强培训教育、深入文化建设等多项手段,提高职工安全心理素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关键词:安全心理学;企业;安全管理

1前言

安全心理学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人类自古以来就对自身及周围发生的一切有着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想更多地了解自己。

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一般性机械制造型企业实际状况,通过安全心理学原理,从人的心理角度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正文

2.1不安全因素之员工心理

据统计,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在20~25岁这一年龄段的事故发生率最高,30岁以后有所下降,35~45岁达到最低,45岁后虽然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但生理机能下降,事故发生率又有上升的趋势。

机械制造企业发展速度快,往往依靠增加场地和设备来扩大规模,这就需要补充大量的一线操作人员。尤其是近年来80后、90后大批青年进入工厂成为生产主力,文化程度和上手能力远远超过老工人,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熟练操作。青年人员虽培养成才快,但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加之安全意识淡薄,因此该人群发生的安全问题比较集中。

从安全心理学角度分析,安全隐患的存在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人的智力因素。二是青年员工的情绪波动也比较大。三是性格,个性在工作中对安全也有比较突出的影响。

四十岁以上的老工人,同样属于事故频发人群。究其原因主要是自以为工作经验丰富,思想麻痹和侥幸心理造成的。侥幸心理的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节约时间;2.简化操作;3.满足

好奇心;4.偷懒不愿按照程序一步步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