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启蒙运动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单元检测卷(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 ) A.东周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 3.据下幅示意图判断,推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政策导向 4.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5.?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 )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 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 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 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7.《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8.?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 ) 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第Ⅱ卷上的相应表格内);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模式的建立者是 A.汉武帝 B.周武王 C.周文王 D.秦始皇 2、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3、观察右边的《时局图》,下面关于这幅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幕 B.列强主要侵华手段是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C.美国提出侵华的“门户开放”政策 D.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4、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执政官 D.五百人会议 5、《权利法案》颁布的根本意义在于 A.否定贵族权利 B.创立议会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中的“三权”不包括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阐述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革命理论的是 A.《共产党宣言》 B.《四月提纲》 C.《权利法案》 D.《共同纲领》 8、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而推行的“冷战”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组织“北约”④建立“欧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9、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2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地球与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所给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 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 A.一半B.等长 C.1.5倍 D.2倍 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据图1回答3~5题 3.B处陡崖的顶部与④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60米B.9米 C.100米D.150米 4.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 瀑布长时期侵蚀而成,该湖泊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图2,完成3~5题。 3.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 A .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 .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C .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 .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4.当火炬传递到( ) A .①地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 B .③地时,当地黑夜比白昼长 C .④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 D .⑤地时,当地正值春暖花开季 节 5.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A .7日4时 B .7日12时 C .8日4时 D .9日12时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图,其纵坐标划分间隔为0.5cm ,横坐标划分间隔为1cm ,读图完成9~10题。 180° 150° 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453030015 图2 北京奥运会火炬拉力传递示意15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测试:模块复习测试(必修Ⅲ 1-24课)

模块复习测试(必修Ⅲ 1-24课) 一、选择题(50×2=10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A.出现学术下移现象 B.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C.官办学校逐渐消失 D.思想控制日趋加强 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要意义在于 A. 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播 B.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C. 使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普及 D.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4.古代某思想家“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以下各项最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特色的是 A.夫私者,人之心也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天地之化日新 7.宋明儒学思想家对如何约束个人行为,有不同回答。一个主张“主人在外面”,一个主张“主人在里头”。下列反映了“主人在里头”的主张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制天命而用之。”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8.“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 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 9.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10.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8周测试试题(必修三,专题一)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5级2015-2016学年下期第8周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把握“礼”,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 )2.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是孔子仍然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 )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 )5.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6.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③提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 )8.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9.《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练习题

欧洲西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欧洲西部的主要地形为( ) A.平原和山地 B.山地和丘陵 C.平原和高原 D.高原和盆地 2.读图,图中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游客在这里过夜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其原因是( )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B.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 C.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夜现象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 3.阅读下文,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欧洲西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左右,居民绝大多数为白种人,人口约5亿,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70人,而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40人,欧洲西部有36个国家,大约占世界国家总数的五分之一。 A.国家众多、人口稠密、居民以白人为主 B.国家最多、人口最多、居民以白人为主 C.国家不少、人口稀少、居民以黑人为主 D.国家不多、人口不少、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4.阅读下列短文:欧洲西部工农业总产值占世界比重为33.3%,对外贸易额约占世界比重的50%。下列有关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洲西部工农业发达,对外贸易发达 B.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对外贸易欠发达 C.欧洲西部农业发达,对外贸易落后 D.欧洲西部工农业差别很大,对外贸易发达 5.有人从欧洲西部带来一些那里产的柑橘,你认为最可能来自( ) A.西欧 B.北欧 C.南欧 D.中欧 6.假如让你到欧洲去考察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你应该去( ) A.荷兰海牙 B.英国伦敦 C.荷兰鹿特丹 D.法国马赛 7.如果你的家人冬季到西欧去旅行,你一定会告诉他那里( ) A.冬季比北京冷 B.冬季比北京温暖 C.冬季气候和北京差不多 D.冬季比北京干燥 8.读下图,罗马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该气候的特点为( ) A.终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高温多雨、夏季低温少雨 9.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莱茵河 B.威悉河 C.多瑙河 D.伏尔加河 10.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 面积人口钢煤发电量汽车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11.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12.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暝蜮。”材料主要反映了() A.耕作技术的进步B.水利技术的发展 C.土地制度的变革D.生产关系的进步 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铁制工具B.曲辕犁C.风力水车D.石刀石斧 4.《礼记·典礼》中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记载中的“工”是指( )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5.杜甫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杜甫赞美的是() A.白瓷B.青花瓷C.彩瓷D.粉彩瓷 6.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市”发展的描述:“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该时期应该是() 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由此可知黄宗羲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态度是() A.禁止B.限制C.重视D.反对 8.右图是对我国古代传统家庭经济生活的典型写照。牛郎织女这一家赖以生存的传统经济开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永泰三中高二历史选修1专题八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是( ) A.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D.西方列强的侵略 2. 日本的福津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B.废除了旧体制C.“文明开化“政策D.进行军事改革 3.下列对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大学三年级教育体制 B.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 C.取消了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的教学内容 D.教育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4. 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是( 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②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③人民群众痛恨幕府,支持政府军作战 A.①②③④ B.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6.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 A.使“臣民”变为“公民”B.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C.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D.巩固了封建君主政体 7.下列关于日本天皇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封建时代的天皇具有绝对的权威与实权 B.近代的天皇受到内阁和军部的控制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保护下,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D.当今天皇已不再是国家元首 8.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 9.近代日本从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中,哪些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 ①洋学的传播②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③形成改革派④黑船来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10.“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11. 下列关于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全国废除封建领主制,建立府、县、道地方体制 B.封建领主土地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废除藩国,设立府县,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 D. 12.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中对以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保留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 B.人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 C.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13.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②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④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⑤是日本近代发展史上重要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地理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之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组 下图为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图最可能是( ) A.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B.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C.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D.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2.若图中ABC三地数值逐渐降低,则影 响三地数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农业规划 C. 活动积温 D. 地貌地势 下图是我国某岛屿略图,据图回答下列各 题。 3.a地与b地相比,建立盐场的优势条 件是() A. 气温高 B. 附近海域盐度高 C. 降水少 D. 地势低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该岛屿河流成放射状分布 C. 该岛屿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D. 该岛屿不会受台风影响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省(区)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①34.3532.5 1 865.815.8 ②53.5 1 539.1727.915.0 ③51.9542.4404.40.4 ④31.1361.0184.6 2.0 5.上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 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 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6.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 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 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7.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是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 论 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 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 【答案】 B 【解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

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道试题较易,只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作出正确解答。首先这个学说“企图毁灭上帝”,然后是这个学说被严复推崇,联系教材可知,进化论否认上帝造物说,严复翻译《天演论》在中国宣传此学说,故B项正确。 3.(2011·临沂)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 A 【解析】《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相对论提出于20世纪,均在诺瓦利斯之后,故首先排除B、C两项;A、D两项相比,显然A项更符合题意。 4.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乘火车旅行B.打越洋电话 C.用电灯照明D.网上购物 【答案】 D

高二历史选修3专题一至专题三测试题

高二选修3专题一—专题三测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经被瓜分完毕 B.英德矛盾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局势的紧张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2.1900年,德国首相比洛曾提出:“如果我们没有巨大的威力,没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就不能得到幸福。”此话表明 A.统治者提倡加强军事力量振兴德国B.统治者要使德国走上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C.德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到仇视D.统治者准备用增强军事力量提高国际地位3.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句话中政治意义的是英国 A.签订《英法协约》B.签订《英俄协约》 C.放弃“光荣孤立”政策D.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4.20世纪初之所以发生世界性战争,主要条件是 A.世界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完毕B.远程大炮、坦克等一些武器的研制 C.运输工具、通讯手段的进步D.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5.一战前的巴尔干地区成为“战争的火药桶”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插手、干预,争夺激烈 B.各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纷争不断 C.土耳其帝国长期压榨,灾难深重 D.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显赫 6.德国在战前制定“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但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下列哪些因素是德国没有估计到的①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②俄军短时间内投人战斗③英军很快参战④日本参战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 7.英国首次使用自己的新式武器――坦克是在 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东普鲁士战役8.2003年8月4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发生一起侵华日军遗留毒气(芥子气)泄漏伤人事故。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约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向日方再次提出严正交涉。毒气首次应用于战争是下列的哪场战役 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色当战役D.凡尔登战役 9.为进一步协调军事行动,一战后期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西线最高统帅是A.福熙B.霞飞C.施里芬D.毛奇 10.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的主要特点是 A.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B.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11.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彼得格勒发出的冲击力,传到了一切工厂和矿山,引起了王国政府的严重不安。”这种“不安”的原因是 A.苏俄退出战争,削弱了协约国力量 B.《布列斯特和约》签订,有利于德国集中进攻西线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练习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读图1,回答1-3题 1.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强该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B .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应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C .因地制宜在该地区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主要为丘陵 B .该地区盐碱地分布广 C .土壤贫瘠 D .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3.该地区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酸化 B .土地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丘陵山地、北方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的发生。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 ) A .生活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B .因气候多雨湿润,植被即使被破坏,恢复也容易 C .生态环境的破坏只影响低山丘陵地区不影响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D .这里的人地关系比较缓和 5.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正确叙述( ) A .由于依靠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农民收入低下,大量垦辟陡坡地、林地、草地造成尖锐的人地矛盾 B .目前,黄土高原还有许多宜农荒地,这些宜农荒地的垦殖,可以缓解这里的人地矛盾 C .今后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方向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道路 D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垦殖这一原因造成的 读右图,回答6~8题。 6.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矿物能源储量丰富 B .主要灾害性天气与热带气旋的影响有关 C .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 .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7.该地区酸雨危害较严重,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 A .气候湿润 B .地形以盆地为主 C .有色冶金工业发达 D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8.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农业地域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因素 B .政策因素 C .人口因 素 D .自然因素 读右下图,回答9-11题。 9.河流N 是我国( ) 图1

1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必修1历史第四单元试题 1.(2011年湖南期末)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某可卡因(毒品)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毒品)合法化,还须向哥伦比亚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1年银川期中)如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4.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6.(2011年徐州模拟)“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天京变乱 D.黄海海战 8.(2011年山东师大附中期中)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一至四专题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一至四专题测试题 命题:凤安居士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8 分) 1.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无为而治,知足不争③克己复礼,贵贱等级④小国寡民, 结绳而用⑤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A.①②⑤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2.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 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人性本善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3.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法不阿贵 4.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 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当时的中国,最 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 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 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 .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 .君主的地位始终不可动摇 6.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A.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B .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C.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D .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8.公元 751 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 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 D .火炮与突火枪 9.古代有位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测试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测试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 ,117°E )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 海洋 首都 70° 甲 60° 10° 0° 图2 大西洋 赤道 科隆群岛 1097 火山/高程/m 1707 1097 1689 科 隆 群 岛 1° 赤道

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 地处赤道附近 B. 远离大陆 C. 构造运动强烈 D. 地形复杂 9.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 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读图4, 完成10~11题。 10.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 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 增湿④反气旋活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 岛屿发展的是 A. 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 第Ⅱ卷 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 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 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 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 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 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 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 的原因。(8分)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了()①幽王荒淫无道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②③④2.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 制 D禅让制 3.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 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 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4.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立志效法古代名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5.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 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6.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组织,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这套机构的特点包括() ①分工明确②互相配合③互相牵 制④皇权集中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 ④D.①②③④ 7.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8.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有( ) 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B.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影响 9.《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 (1)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选择题答案写在最后)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2.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实行宗法制 B.进行封建改革 C.分封诸侯国 D.任人唯亲3.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4.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B.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C.形成了层层分封的制度 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5.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楚王问鼎”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②春秋时期,周王的权威地位日益衰微 ③春秋时期,分封制受到冲击,难以维系 ④春秋时期,社会统治秩序发生动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6.《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7.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高二区域地理试题(中国部分)

抚顺市十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中国地理综合)组题人:姜囯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下列叙述不是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 C.山地主要集中在第三级阶梯 D.山区面积广大 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①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②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是()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5~6题。 5.同学们考察A城和B城后发现两城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6.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 7.关于下图中四个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A.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 B.四处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 C.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 D.图中①省位于四川省北边 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 东北 5.56℅8.76℅16.97℅ ①46.44℅19.55℅14.44℅ ②33.72℅38.64℅25.1℅ ③ 6.14℅26.02℅31.9℅ ④8.14℅7.03℅11.9℅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10.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②离海远近的不同③大气环流的影响④山脉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左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15.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高二历史西学东渐课时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历史西学东渐课时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2课西学东渐【典型例题】例1 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题干中“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主要是”是重要的提示语,解题时首先要重视。A项首先排除。C项有一定的迷惑性。我们说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要是指他在禁烟期间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因此B项正确。林则徐领导反侵略斗争与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显然是两码事,后者脱离了林则徐的认识水平。D项在宋元时期就已被认识。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结论,我们在复习中要善于抓住这些结论性的语言,用史实去证明,复习中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方才真正提高自己。【答案】B 例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认识能力。洋务派是19世纪60年代清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两派的主要分歧是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态度,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即维护清朝统治。A项不合其阶级本质,排除; B、C两项看似正确,但没有点到根本上,如再深究一下,镇压太平天国和抵抗外国侵略的目的又是为什么?答案就明确了。本题难度不大。【答案】D 【基础练习】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指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姚莹 2.《海国图志》一书的内容不包括A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 B提出学习西方先进制造技术和练兵治军方 法 C西方的历史地理知识 D提出学习西方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 3.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 A振兴清王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B 4.19世纪60~90年代传入中国的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