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联考高三(上)期末历史试

一、选择题(共40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

A.人性本恶B.人性本善C.先贤思想D.礼乐制度

2.西周宗法时代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内外服制D.行省制度

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冯友兰此处评价针对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4.康有为称严复的《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他如此推崇该书是因为()A.该书符合革命派政治需要B.为维新变法寻找到了依据

C.该书介绍了西方社会学说D.严复也主张推行维新变法

5.历史学家齐思和《民族与种族》中说:“清季朝政日紊,外侮日急,革命志士兴起种族思想……”“种族思想”在孙中山早年革命思想中的体现是()

A.反对帝国主义B.创立民国政府C.驱除鞑虏专制D.实现五族共和6.下列文章中,最有可能在《民报》上发表的是()

A.梁启超《开明专制论》

B.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D.鲁迅《狂人日记》

7.在7﹣9世纪的264年里,它曾十几次派出使团到中国学习。20世纪初,它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它”是()

A.朝鲜B.日本C.英国D.美国

8.陈独秀称:“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他这样说的用意是提倡()

A.中体西用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9.下列史学家中以进化论史观为导向阐述中国历史演变的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刘知幾D.梁启超

10.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宝库”,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是()A.《时报》 B.《申报》 C.《新报》 D.《苏报》

11.甲午战争后,在西方“群学”影响下,民间社团兴起。以下开启了立会之风的社团是()

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社

12.20世纪初中国性别秩序从“男率女从”逐渐走向“男女平等”,导致这一变化原因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学东渐,文明交融B.政治革命,移风易俗

C.思想解放,教育推广D.工业革命,经济转型

13.“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欧洲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A.社会契约B.三权分立C.天赋人权D.君主立宪

14.17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运往欧洲的棉布贸易直线上升。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1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6.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战争一再遭受到失败B.工业生产落后于西方

C.发展工业缺乏自由劳动力D.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下

17.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国家权力掌握在军部和官僚手中,由此()

A.确立了当今日本的政治制度B.建立起日本的君主专制制度

C.便利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D.建立起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度

18.如图漫画《丢弃领航员》所示,1890年新继位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革除权倾一时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评述是()

A.议会行使了弹劾权B.德皇有充分统治权

C.德国军国主义浓厚D.德国仍是君主专制

19.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20.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

21.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

儒、法、道是在乱世求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三个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流派,他们通过多角度观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永恒矛盾和处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生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或从“法后王”视角出发,赞赏“后世”时代。其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如表

2、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两个人:孔子、秦始皇,前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后者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问题:

(1)孔子和秦始皇各自奠定了怎样的中国文化主调和中国政治制度基石? (2)请从不同视角,结合史实谈谈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2.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材料三 美国国会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作为美国宪法的补充条款,并于1791年12月15日得到当时9个州批准开始生效。

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法国受欢迎的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

(2)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

23.“体”与“用”

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材料二: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

﹣﹣《张靖达公奏议》卷8材料三:“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

﹣﹣《谭嗣同全集》第197页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3﹣4页问题:

1、依据上述材料,简要归纳“体”、“用”观的变化。

2、概述材料中“体”、“用”观变化的历史背景。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中“体用”观的变化?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联考高三(上)期

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

A.人性本恶B.人性本善C.先贤思想D.礼乐制度

【考点】孔子和孟子.

【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需要对孟子的思想主张的识记.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孟子”,结合孟子的思想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孟子”,结合所学可知,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故B项正确.

A项是荀子的观点,应排除.

C项不符合孟子的思想,应排除.

D项是西周的制度,应排除.

故选B.

2.西周宗法时代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内外服制D.行省制度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学生只要对政治制度有准确的了解便可以得出结论.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为了加强统治,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胡伟表里的政治制度,维持了西周较长时期的稳定.故A正确.

B在战国时期出现,在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故排除.

C出现在西汉,故排除.

D出现在元朝,故排除.

故选A.

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冯友兰此处评价针对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考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材料中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思考.【解答】材料中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是指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主张.

故选B.

4.康有为称严复的《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他如此推崇该书是因为()A.该书符合革命派政治需要B.为维新变法寻找到了依据

C.该书介绍了西方社会学说D.严复也主张推行维新变法

【考点】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的民主思想,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解答】严复的《天演论》大力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为维新变法寻找到了依据,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5.历史学家齐思和《民族与种族》中说:“清季朝政日紊,外侮日急,革命志士兴起种族思想……”“种族思想”在孙中山早年革命思想中的体现是()

A.反对帝国主义B.创立民国政府C.驱除鞑虏专制D.实现五族共和【考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解答】“清季朝政日紊,外侮日急,革命志士兴起种族思想”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即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

认民族自决权,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6.下列文章中,最有可能在《民报》上发表的是()

A.梁启超《开明专制论》

B.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D.鲁迅《狂人日记》

【考点】大众传媒的变迁.

【分析】本题考查《民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前身为宋教仁在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同盟会成立后,将其改为《民报》作为会刊.

【解答】A.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排除A;

B.根据所学知识,《民报》是革命派的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陈天华是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B项正确;

C.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排除;

D.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排除;

故选B.

7.在7﹣9世纪的264年里,它曾十几次派出使团到中国学习。20世纪初,它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它”是()

A.朝鲜B.日本C.英国D.美国

【考点】人类文明交流.

【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7﹣9世纪”“20世纪初”切入,结合各时期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

【解答】材料中“7﹣9世纪”的中国正是唐朝时期,唐朝.当时到华的留学生主要是日本派遣的;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经过明治维新从封建国家走上资本道路,而此时的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统治腐败不堪,使革命者片面的认为,复制一整

套的政府操作流程可以实现彻底的革命.所以20世纪初,日本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

故选B.

8.陈独秀称:“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他这样说的用意是提倡()

A.中体西用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答】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要避免国家灭亡,就要不惜国粹即传统思想的消亡,以打破保守观念顺应世界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中只有D合同意.故D正确.

A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故排除.

B是康有为等人的思想,故排除.

C在辛亥革命前后就已经出现,故排除.

故选D.

9.下列史学家中以进化论史观为导向阐述中国历史演变的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刘知幾D.梁启超

【考点】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民主思想,梁启超的文章文笔犀利,饱含激情,通俗新颖,富有哲理性.宣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认为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解答】ABC均是唐以前的思想家未接触到进化论,排除;

梁启超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以进化论史观为导向阐述中国历史演变,故D正确.

故选D.

10.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宝库”,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是()

A.《时报》 B.《申报》 C.《新报》 D.《苏报》

【考点】大众传媒的变迁.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大众传媒业的发展,《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它前后总计经营了77年,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同时期其它报纸难以企及,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宝库”,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是1872年在上海创刊的《申报》,B正确.

故选B.

11.甲午战争后,在西方“群学”影响下,民间社团兴起。以下开启了立会之风的社团是()

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社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中创办的强学会,1895年11月﹐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成立上海强学会﹐拟定章程﹐说明“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通声气﹐聚图书﹐讲专门﹐成人才﹐成“圣教”.1896年1月12日创刊《强学报》,以孔子纪年﹐“托古以改今制”﹐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

【解答】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1895年成立的强学会,“托古以改今制”,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开启了立会之风,A项正确.

故选A.

12.20世纪初中国性别秩序从“男率女从”逐渐走向“男女平等”,导致这一变化原因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学东渐,文明交融B.政治革命,移风易俗

C.思想解放,教育推广D.工业革命,经济转型

【考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结合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的原因解答即可.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中国性别秩序从“男率女从”逐渐走向“男女平等”,其原因有西学东渐,文明交融的影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移风易俗的影响;思想解放,教育推广的影响,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20世纪初”不符,故D 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欧洲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A.社会契约B.三权分立C.天赋人权D.君主立宪

【考点】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出现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很快,启蒙运动从法国传播到德意志和其他国家,涌现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扩展.

【解答】题目中的信息“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体现了“君权神授”的理念,与启蒙运动时期“社会契约论”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的理论相悖,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

故选A.

14.17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运往欧洲的棉布贸易直线上升。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考点】英国工业革命.

【分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题干所给材料中“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的内涵.

【解答】A.殖民掠夺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B.资本流动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C.题干所给材料中“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表明,市场需求刺激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

D.经济发展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选C.

1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考点】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答】18世纪的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分别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影响了欧洲及整个世界.法国政治革命中的启蒙思想传播到亚洲,鼓舞那里的仁人志士为争取独立而奋斗;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通过对外扩张最终确立对全世界的统治.

故选C.

16.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战争一再遭受到失败B.工业生产落后于西方

C.发展工业缺乏自由劳动力D.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下

【考点】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发展工业缺乏自由劳动力,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7.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国家权力掌握在军部和官僚手中,由此()A.确立了当今日本的政治制度B.建立起日本的君主专制制度

C.便利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D.建立起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日本的对外扩张.

【分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对外扩张.需要掌握《日本帝国宪法》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掌握在军部和官僚手中”的影响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掌握在军部和官僚手中,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18.如图漫画《丢弃领航员》所示,1890年新继位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革除权倾一时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评述是()

A.议会行使了弹劾权B.德皇有充分统治权

C.德国军国主义浓厚D.德国仍是君主专制

【考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需要掌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解题时注意对材料、图片的解读,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首相不对议会负责,题干中德皇威廉二世革除权倾一时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正是这一内容的体现,即德皇有充分统治权,故B项正确.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无权对俾斯麦的弹劾权,故A项错误.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在材料中没体现,故C项错误.

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只是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不是封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故选B.

19.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关键看英美德展出产品的动力.

【解答】英国所呈现的仍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美国和德国则是引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A项正确;

1876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并未完成,故B项错误;

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是在二战以后,与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就此得出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是断章取义,故D项错误.

故选A.

20.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考点】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危机很快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2、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它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解答】从表格提供的信息看,从1929﹣1933年,美国汽车的生产量锐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与当时的经济大危机相关.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大量工人和农民失业,他们的收入大量减少,对汽车的消费能力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了美国汽车产量下降,故A正确,B错误;

C项中政府的干预也是在汽车生产能力过剩、消费能力下降的背景下出台的,故C 错误;

D项中“价格上涨”错误,实际上当时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汽车价格大大降低,故D 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

21.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

儒、法、道是在乱世求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三个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流派,他们通过多角度观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永恒矛盾和处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生

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或从“法后王”视角出发,赞赏“后世”时代。其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如表

2、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两个人:孔子、秦始皇,前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后者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问题:

(1)孔子和秦始皇各自奠定了怎样的中国文化主调和中国政治制度基石?

(2)请从不同视角,结合史实谈谈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分析】1.解答儒家欣赏的时代需要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礼”,并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解答法家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需要准确掌握法家思想的主旨;解答道家欣赏的时代需要准确把握道家思想政治思想的核心,即“无为而治”,并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

2.(1)解答孔子是怎样奠定中国文化主调需要把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解答秦始皇是怎样奠定中国政治制度基石需要把握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解答】1.依据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礼制”并结合题干所给材料中“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可知,儒家欣赏的时代为三皇五帝与三代;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可知,法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法治;依据道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而治”并结合题干所给材料中“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可知,道家欣赏的时代是洪荒无君.

2.(1)依据题干中“中国文化主调”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可以从孔子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角度分析孔子是怎样奠定中国文化主调的;依据题干中“中国政治制度基石”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确立的有关知识,可以从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制度、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秦始皇是怎样奠定中国政治制度基石的.

(2)依据题干中“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科举制考试内容的变化、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角度论述儒学文化的历史影响.故答案为:

1.A.三皇五帝与三代;B.“法治”;C.洪荒无君.

2.(1)孔子提出“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和谐人际关系;提倡“礼”以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其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到汉代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

(2)儒家伦理纲常强化君臣、官民等级差别,政治与道德的合力推动君主政治不断朝专制集权方向发展,历代皇帝多遵循宗法原则和儒家礼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历代的选官制度也多以儒家学说为取舍标准,科举制创立后,儒家经典成为重要考试科目,明清科考更是从“四书”、“五经”中出题.

思想、习俗等略(言之成理即可).

22.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

材料一《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

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材料三美国国会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作为美国宪法的补充条款,并于1791年12月15日得到当时9个州批准开始生效。

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法国受欢迎的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

(2)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

【考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受欢迎的原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法国的《人权宣言》等内容.

【解答】1、结合所学内容: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时代背景,不难理解法国和印度各自追捧美国《独立宣言》的原因,对印度而言面临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重任;对法国而言,则面临去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任务,依据材料即可以整合答案.

2、(1)结合时代背景,可以联想材料二中“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是指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权的阐释,即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

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

(2)材料二文字内容阐释了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相互影响关系,依据史实可知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

故答案为:

1.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

2.(1)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

(2)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

23.“体”与“用”

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材料二: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

﹣﹣《张靖达公奏议》卷8材料三:“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

﹣﹣《谭嗣同全集》第197页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以群术治群,群乃成;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第1~3题: 1.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 【解析】B。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B属于法家思想。 2.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B、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C、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 【解析】A。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开始得到改变。3.下列历史人物,将自己的思想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有 ①葛洪②李贽 ③洪秀全④康有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权威;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

B 、在西汉时期内部出现过混战与分裂 C 、经过西汉的三次重大打击之后,再也不对汉朝构成威胁 D 、西汉时期威胁西域,东汉时期不构成对西域的威胁 【解析】B 。A 错误:统一北方草原的是冒顿单于;C 错误: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东汉时期仍然威胁东汉的中原、河西以及西域;D 错误:东汉初年汉朝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5.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国现存的石窟艺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秦汉时期开始修造 B 、云冈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 、最精美的作品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解析】C 。A 错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广泛传播开始建造;B 错误: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D 错误:大多是隋唐时期作品。 6.王安石变法规定,进士科专考 A 、明经诸科 B 、诗赋 C 、经义和时务策 D 、律令和断案 【解析】C 。基础知识再认再现的考查。王安石变法废除 了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 和断案等 7.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 、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作物 B 、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 、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 【解析】C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 项不对,该图反映的 是贸易场景,而不是生产场景;该图与D 项中城市的发展无关,所以答案应该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关系。 8.明清时期,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抗击的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粉碎了各种分裂势力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C 。根据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条件及其作用进行分析。③错误:其间抗击的日本倭寇、沙皇俄国等不是资本主义列强。 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下列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 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 B.江苏的南京、苏州和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C.允许美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解析】A 。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指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从中渔利或通过片面棉花图·收贩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2017.1汇总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末练习 物 理 2017.1 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真空中两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A 和B (均可看做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它们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小球的直径,两球间静电力大小为 F 。现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绝缘金属小球C 与A 接触,然后移开C ,此时A 、B 球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A .2F B .F C .3 2F D .2F 2.用绝缘柱支撑着贴有小金属箔的导体A 和B ,使它们彼 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它们下部的并列平行双金属箔 是闭合的。 现将带正电荷的物体C 移近导体A ,发现金属箔都 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1所示,则 A .导体 B 下部的金属箔感应出负电荷 B .导体B 下部的金属箔感应出正电荷 C .导体 A 和B 下部的金属箔都感应出负电荷 D .导体 A 感应出负电荷,导体B 感应出等量的正电荷 3.如图2所示,M 、N 为两个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点电荷,O 点是它们之间连线的中点,A 、B 是M 、N 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A 点距O 点较近。用E O 、E A 、E B 和φO 、φA 、φB 分别表示O 、A 、B A .E O 等于 B .E A 一定大于E B C .φA 一定大于φB D .将一电子从O 点沿中垂线移动到A 点,电场力一定不做功 4.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流信号常常既含有高频成份,又含有低频成份。为了在后面一级装置中得到高频成份或低频成份,我们可以在前面一级装置和后面一级装置之间设计如图3所示的电路。关于 这种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要使“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高频信号,应该选择图3甲所示电路 B .要使“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高频信号,应该选择图3乙所示电路 C .要使“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低频信号,应该选择图3甲所示电路 D .要使“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低频信号,应该选择图3乙所示电路 5.如图4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2200匝和110匝,将原线圈接在输出电压u =2202sin100πt (V )的交流电源两端。副线圈上只接有一个电阻R ,与原线圈串联的理想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变压器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0.01A B .电阻R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11V C .电阻R 的电功率为44 W D .穿过变压器铁芯的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 102Wb/s 图4 R 后 向 级 输 出 图3 后 向 级 输 出 图2 图1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2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2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陇西李氏续修族谱·例言》规定:“随母子,数岁来;带孕子,数月生,及义子、赘婿,皆异姓也,原非一本,例禁概不收入。”材料表明宗法制( )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B.标榜尊崇共同祖先 C.异姓乱宗是其大忌 D.不准异姓冒姓入族谱 2.在中国历史上,全国各级政府之间是一种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其历史源头应当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3.清朝乾隆皇帝直到86岁做了太上皇,还是励精图治、大权在握。他曾说:“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这反映了( ) A.庞大完善的官僚机构 B.乾纲独断的政治体制 C.持续繁荣的封建经济 D.清廉勤政的治国理念 4.交子来源于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三年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说明( ) A.唐代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 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 C.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 5.[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载:“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靖)隆(庆)间……用建会馆,士绅是主。凡出入都门者,籍有稽,游有业,困有助也。”由此分析,明朝会馆( ) A.都设在京城 B.以商办为主 C.功能较完善 D.出入较方便 6.司马光说:“隋始置进士,唐益以明经等科……不复使人察举矣。……于是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而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当时有识之士针对此弊端( ) A.主张恢复察举制度 B.反对礼教虚伪僵化 C.重申儒家伦理道德 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说明该时期( ) A.传统文化未发生实质的变化 B.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C.思想领域出现近代民主思想 D.文化专制政策出现一定松动 8.阅读下面的表格(改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上表反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列强加紧了对中国商品输出 B.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身受多重压制 D.农业商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9.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说:“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邹容在《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两者都主张(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 B.反对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 C.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D.实现主权在民原则 10.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说明( ) 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 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 11.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对下表的分析准确的是( )

2020届浙江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020届浙江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记载,与如图所示密切关联的是 A. 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B. 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 C. 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 D. 禄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答案】C 2.西晋初建,司马炎大行分封,想借此“历经长久,本支百世”,但事与愿违。这些皇族大权在手,相互倾轧,最后爆发了“八王之乱”,战火燃遍关中和大河南北,长达16年之久,以致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国家元气大伤。据此,可以推知 A. 秦统一六国,分封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B. 官僚政治的组织框架还未真正形成 C. 为强化中央集权,历代往往交替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 D. 西晋统一汉末三国的混战局面不符合历史发展大势 【答案】A 3.南朝时,裴松之奉宋文帝之命注《三国志》。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也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所引史料凡一百五十余种,并抒发了他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 A. 《三国志》对史实的记述不一定比《三国演义》的描写更真实可靠 B. “正史”须经过不断地批注和修改才能具有研究历史的权威性 C. “以史证史”是进行史学勘误和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 史料研究并非多多益善,有时会出现毫不相干而烂入之事 【答案】C

4.《唐六典》载:京、都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谓秤以格,斗以概。)以三贾均市。(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政府 ①设有专门的市场管理官员 ②市坊的界限已被打破 ③都市中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④对违法者严格处理,规范经营秩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5.下表所列的历史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答案】D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所谓“三司”,第一是户部司,第二是盐铁司,第三是度支司。在唐代,由宰相亲自兼领尚书的一个司,如盐铁、度支之类,为对财政问题直捷处理方便起见……而宋代,则此三个司的地位提高了,独立起来掌握全国的财政。这表明 A. 宋代相权较唐代低落得多 B. 唐代宰相专权现象明显 C. 宋政府财政困难问题凸显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24.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 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 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 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 的探求 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 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 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 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 现权力高度集中 26.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 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 期 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27.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 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 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28.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 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 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 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 业所取代 29.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 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 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30.发文称:“(中国共产党现在领导的)这个广大的中国解放区,包括十九个大的解放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 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此文发表 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A.“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 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D.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 31.下列图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 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高三上期末物理试题

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必考题+选考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试题全部在“答题卷”上做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一质量为2kg 的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3s 内位移大小为2.5m B .0~4s 内路程为4m ,而位移的大小为2m C .质点所受合力方向在2s 时刻发生了改变 D .质点所受合力在0~2s 内冲量的大小为4N·s 2.如图所示,物体A 沿粗糙斜面加速下滑,斜面体B 静止不动,在这个过程中 ( ) A .A 所受斜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 B .A 所受斜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斜向右上方 C .斜面体B 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D .斜面体B 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3.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C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放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速度变大 D .氘核(H 21)和氚核(H 31)聚合成氦核(He 4 2),同时会放出一个正电子和核能 4.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置于一接地的导体球附近,形成如图所示的电场线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 B .c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 点的电场强度 C .导体球内部电势不为零 D .将一正试探电荷从e 点沿虚线移动到f 点电场力做正功 5.图中a 、b 、c 、d 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

2019年海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湖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2.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 .中央集权 B .官僚政治 C .君主专制 D .家国一体 3. 观察右图,票面中的主要人物是 A .毕昇 B .沈括 C .徐光启 D .李善兰 4.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A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性质不同 B .新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变成旧文化 C .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 D .李大钊创造了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诗中描写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 B.北伐进军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 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 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 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中國古代四大發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联考试卷

合肥一六八中学2009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试卷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以下描述的是一个人古代在关中地区生活的几个场景。你认为这四项中可能真实的是() ①他在公元前343年发生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A.垄作法B.套作制C.稻麦复种制D.一年三熟制 3.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专门烧制西餐用具。这主要是()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明清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4.“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朝咸阳 B.汉都长安 C.唐朝洛阳 D.宋朝临安 5.下图是1846年-1853年英国输华棉纺织品统计图。据图判断1846年-1853年英国输华棉纺织品的主要状况是() A.激增状态B.滞胀状态C.滞销状态D.自然经济抵制状态 6.创新求真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下列体现了这一思想内涵的有()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②秦始皇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③唐太宗实行的科举制④康熙帝设立实行的“军机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施 8.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9.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的改革相比都() A.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取得巨大成就C.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适应了各自国情10.粮票现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2018-2019高三物理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物 理 试 卷 2019年1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与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 3、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 )奥斯特 (B )法拉第 (C )麦克斯韦 (D )赫兹 2.下列装置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发电机 (B )电动机 (C )电饭锅 (D )电热毯 3.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韦伯 (B )牛顿 (C )安培 (D )特斯拉 4.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A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B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5.下面的文字来自一篇报道 :“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瞬间提速。15分钟后,激动人心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350千米/小时!历经4小时28分钟的飞驰,抵达上海虹桥站。350公里时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根据报道可知 (A )该列车在前15分钟内的平均速率是350km/h (B )该列车在前15分钟内行驶的路程是87.5km (C )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表示列车当时的瞬时速率 (D )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为1563km 6.某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当有人站上去后会先慢慢加速。一顾客乘这种扶梯上楼,如下图所示。在电梯加速向上运行的过程中,他所受力的示意图是 G (A ) (B ) (C ) (D )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2.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 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B.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 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 4.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宣扬经学B.批判儒家思想 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D.否定孔子的权威 5.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 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 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7.摄影技术的出现为记录历史提供了新的手段。下列照片记录的是同一事件,它是 A.中华民国成立B.北伐胜利进军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8.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 9

2020届4月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0届九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4.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官制先后突破《周礼》的框架,各成系统;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官制再次发生变化,秦国不断学习三晋,楚国不断面向中原。“再次变化”反映了() A.各国在官制上仍然遵循《周礼》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C.战国统一的官僚政治雏形显现D.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25.下表是两汉时期有关教育的文献记载,由此可以得出两汉时期的共同结论是()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教育体系逐步完善D.私家授学发展兴盛 26.儒医始称于宋代。《宋会要辑稿》言:“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道林养性”逐渐不被医家重视,医生以“儒门事亲”自附于儒林,对于鬼神致疾说大肆批评。儒医的出现表明() A.古代的医术与巫术开始分离B.治国思想由道家转向儒家 C.医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现实D.传统儒家思想的不断分化 27.下图是晚明时期吴县长洲社会经济地位长期变化分布状况,由此可知该地() A.自耕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B.地主阶级占绝对优势地位 C.农业经济内部流动性较强D.租佃关系受阻碍发展缓慢

28.《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 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29.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 30.20世纪50年代,农民诗人匡荣归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句诗体现了该时期() A.“左”倾错误对文艺的压制B.农民文学素养有待提高 C.“双百方针”推动文化繁荣D.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特色 31.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指出要根据“鸟”的需要,设计“笼”的大小,并不断调整“笼”的尺寸,使“鸟”不被“笼”困死,而且能在“笼”中充分飞翔。“鸟笼经济”的提出意在() A.按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B.摆脱计划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阐释计划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32.柏拉图认为“美”和德行一样,也是因适度、调和、有序才会存在。一件艺术品应该像人的形体一般,头、躯体和四肢都以一个理念使其具有生机,使其统一。真正的“美”应该是智力的而非形体的美。这集中体现出柏拉图() A.追求人的智力与形体的统一B.认为“美”是人的终极追求 C.主张“思想是万物的尺度”D.强调理性对于人的重要作用 33.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时有过这样一段概述:这条脉络是这样下来的:“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条线代表了也反映了人类前进的方向。这条线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 A.对专制王权的制约B.对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 C.对天赋权利的实践D.对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 34.钢琴家们乘着风驰电掣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在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甚至兴起了一股长途有偿巡演的风潮。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钢琴艺术商业化扩大B.工业革命方便了艺术家们的出行 C.钢琴艺术开始成为人们的休闲选择D.工业革命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末 历史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 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 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 A. 荀子最早提出儒家学说独尊的设想 B. 荀子的主张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 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无存在价值 D. 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 2.宋人叶适记载“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为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 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①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交通日益发达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市镇开始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 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代杂剧的突出特点是() A. 流传范围广 B. 反映社会生活 C. 富于观赏性 D. 体现文化融合 4.著名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描述:“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 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于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决策 B. 相权的发挥依赖于皇权的支持 C. 内阁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国政 D. 内阁地位提升但仍需服从君权 5.徐继畬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 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 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 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 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6.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是() A. 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B. 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 C. 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 反对暴力革命,欣赏渐进改良

太原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太原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三上·瓦房店月考) 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法拉第有“电学之父”的美誉.下列陈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 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来研究电和磁的现象 B . 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来描述电场和磁场 C . 法拉第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 . 法拉第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2.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处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于A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0°,现用力将小球缓慢拉到最低点B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将回到A处停下来 B . 小球将在A,B之间往复摆动 C . 场强的大小为E= D . 小球从B向右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mgl(1﹣) 3. (2分) (2019高一下·蒙山月考) 两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球心相距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6N,若它们的质量、球心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的万有引力为:() A . 4×10-6N

B . 2×10-6N C . 0.25×10-6N D . 10-6N 4. (2分)(2016·济宁模拟) 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对比甲乙两辆车的运动,两车在计时起点时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 甲车任何时刻加速度大小都不为零 B . 在t=3s时,两车第一次相距最远 C . 在t=6s时,两车又一次经过同一位置 D . 甲车在t=6s时的加速度与t=9s时的加速度相同 5. (2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0 J,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1.5 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粒子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少2 J B . 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3. 5 J C .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 J D . 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 J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高考试卷-浙江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一次联考 1、周武王灭商之后,将王畿之地分为邙、墉、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河南安阳),称邙 国。此举主要目的是 A、开发镇守国家边远地区 B、安抚旧贵族巩固统治 C、彻底消灭商王朝旧势力 D、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 2、战国诸子争鸣时,各流派都声称自己的智慧包罗万象,认为竞争对手那只是部分真理。“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孔子仁知且不蔽”。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韩非 C、荀况 D、孔丘 3、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帝国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向是 A、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 B、蒙古高原和岭南地区 C、岭南地区和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和新疆地区 4、下列属于古代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秦朝的“道” B、汉代的州部 C、唐代的“道” D、元朝宣政院 5、图1是元代吴镇的《芦滩钓艇图》,下图选项对该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注重客观景物的写实描摹 B、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C、技法上属于工笔画的范畴 D、苏轼开创了这种独特画风 6、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特别强调“海禁”政策的影响是 A、维护了自然经济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促进了海上贸易 D、巩固了专制统治 7、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一些沿海沿江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下列城市属于19世纪末被迫开放的是 A、广州、上海、杭州 B、广州、厦门、宁波 C、重庆、上海、宁波 D、重庆、苏州、杭州 8、1923年梁启超在评价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时说:“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最有可能是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高中历史讲评课教案 莱西二中高一历史组 教师寄语: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讲评目的: 1.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查缺补漏 2.抓住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讲评过程: (一)整体情况 试卷总评: 本试卷涉及必修一的内容,难易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试题情况统计: 2,题型分析 3.答题情况统计

(二)错因归类 1.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查找病因。 (1)因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是:选择题 (2)因知识遗忘而造成错误的是:选择题 (3)答题思路不正确的是:材料分析题。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试分析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3.黑板展示: 小组合作探讨中共性错误,由学生提出,并在黑板展示其出错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类归因分析,明确答案。 4典型错题分析: 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者提示语。 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结论, 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查缺补漏,为二次过关做准备 6.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跟踪题目,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规律,做二次过关试题 (三)自我纠正,反思小结,整理错题本 (四)课堂小结: 作为我们升入高中以来历史学科第一次过关测试,同学们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考试时纪律良好,答题时字迹工整,回答也比较到位,成绩相当不错。但是,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少同学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丢题落题,特别表现在选择题上;其次呢,就是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熟练,很多记忆性的简单题目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