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蔬菜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要求

出口蔬菜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要求
出口蔬菜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要求

出口蔬菜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要求

出口产品的基本生产条件和要求

1、种植基地要求

备案基地基本条件和要求

企业应具有对备案基地的管辖权,其备案基地应满足以下条件和要求:(1)、连片并具有一定规模,面积一般应不少于100亩(蔬菜大棚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可适当放宽)。

(2)、周围应具有天然或人工隔离带。

(3)、周围没有化工厂、造纸厂、专业养殖厂、垃圾处理厂、医院及污水排放管道等污染源。

(4)、有清洁无污染的灌溉水源。

(5)、设有固定的防盗设施,并有专人管理的农用物资存放场所。

(6)、有植保员专用工作室。

(7)、配有专用的农药喷洒工具及其他农用器具。

备案基地管理要求

企业应制定出口蔬菜备案基地有关管理制度,并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人负责基地管理。相关管理制度至少包括:基地管理人员职责、植保员职责、田间管理制度、安全用药制度、蔬菜溯源制度。

备案基地农用物资管理要求

企业应由专门部门负责备案基地农用物资的管理,农药须实行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1)、农用物资应从有资质的厂家采购,并具有完善的出入库记录和分发档案。

(2)、严禁存放和使用我国和进口国或地区规定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3)、企业应确认所使用农药的有效成分和含量,确保农药的质量、

(4)、农药应由基地植保员领取并负责按照农药使用标准和操作规范,开学合理的使用。

备案基地植保员的条件和要求

备案基地应配有与种植面积相适应的植保员(每1个基地至少配1名)。基地植保员应符合下列条件和要求:

(1)、熟悉国内外农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蔬菜、植保等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及较丰富的农药使用知识;经过有关机构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或植保员证书。

(2)、负责基地环境卫生、周边农田作业情况、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发生状况的监督管理。

(3)、负责对基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并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和管理档案。

(4)、负责监督基地农药的使用及施药器具用后的清洗,并将剩余农药退回农药仓库,统一管理,桌好记录。

(5)、负责对种植栽培人员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

2、出口产品加工厂要求

环境卫生的要求

(1)、出口蔬菜生产企业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外周围环境应清洁卫生,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源,空气、地表和地下水洁净无污染。

(2)、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3)、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无易起灰尘的地面。主要通道硬化,费通道地面适当绿化。

(4)、厂区卫生间有冲水、洗手、防苍蝇、防虫、鼠疫设施,墙裙以浅色、平滑、不透水、无毒、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并保持清洁。

(5)、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的排放或处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6)、厂区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储存等辅助设施和废物、垃圾暂存设施。

(7)、根据工艺要求需设立原料前处理所的,不得对厂区环境造成污染。

(8)、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锅炉房应设立在下风向。位置。

车间及设施卫生要求

(1)、车间面积与生产能力相匹配,布局合理,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2)、车间地面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无毒材料修建。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安装防鼠、蝇、虫等设施。

(3)、车间内墙壁、屋顶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墙角地角具有弧度。

(4)、车间窗户有内窗台的,内窗台下斜约45度;车间门窗用浅色、平滑、易清洗、不透水坚固材料制作。

(5)、按照加工流程,根据不同的清洁程度,分设与加工间相连的更衣室,更衣室,配备相应的更衣设备。更衣室应有消毒设施。

(6)、加工车间入口设有鞋靴消毒池。以及洗手消毒设施。

(7)、加工间内布局合理,清洁加工区与非清洁加工区应严格分开,不形成交叉污染。

(8)、加工间操作台、器具、传送带用无毒、不生锈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

(9)、漂烫、蒸煮等加工区应相对隔离,并有温度控制装置。加工车间天花板不得有凝结水。

(10)、包装车间温度控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适宜温度,但不得高于10摄氏度;有空气杀菌设施;给排水设施,包装车间有包装工人出入门、半成品入料口、成品出口、包装物料进口的通道。并设置必要防护设施。

(11)、车间内位于工作区照明设施的照度不低于220LUX,包装间、检验台照明度不低于540LUX。

(12)、速冻机。急冻间、冷藏库内外安装易于观察的温度显示装置。

(13)、加热和制冷设备温度计定期校准。

(14)、在加工区有适当位置设工、器具消毒间、供有82摄氏度热水或消毒剂。

3、出口产品加工过程中安全卫士控制通用要求

(1)、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清洁完好。

(2)、应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加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并得到连续有效的监控,对监控失效的产品及时隔离处理。

(3)、对加工过程的食品接触面如切菜机、速冻设备传送网、加工流水线等等定期做微生物检测。

(4)、班前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专人负责检查。并做笔记、

(5)、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弃物,在固定位置用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收集。并在检验员监督下及时处理,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

(6)、应当对不合格品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改正。

6、储存

(1)、用于包装食品的物料符合卫生标准,并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褪色。

(2)、包装物料车间干燥通风,内外包装物料分别存放,不得有污染。

(3)、速冻果蔬托盘、包装间应当与冷库以传递方式连接,冷库操作工和工具不得进入包装间。

(4)、出口速冻果蔬成品库储存,未经包装的产品不得进入成品库。

(5)、速冻机-35摄氏度,急冻库-33摄氏度,冷藏库-18摄氏度以下,保鲜库、冷藏库应保持稳定,库内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6)、库内成品与墙壁距离至少30公分,与地面距离至少15公分,库内不得存放可能造成相互污染或串味的食品。

7、运输

运输车辆定期消毒,保持干燥、卫生、无污染及异味;制冷保温状态良好。8、实验室检验

(1)、企业有与生产能力相配的内设检验机构和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检验机构直接有厂长领导,对产品质量有否决权。

(2)、企业内设检验机构具备相应的微生物、农残等检验工作所需的标准资料、检验设备和仪器。按规定进行鉴定,同时做好记录。

(3)、企业内设检验机构必须对原料、辅料、半成品取样检验,并作出报告。

(4)、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及时出具报告;检验报告应按规定程序签发及保存。急时隔离不合格产品,督促指导相应管理者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取纠正措施。

(5)、使用社会实验室承担企业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应当签约合同,并且该实验室应具备相应资格。

9、生产、质量管理人员

(1)、与食品生产接触人员体检合格后上岗。

(2)、生产、质量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不合格者调离食品生产岗位。

(3)、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保持个人清洁,不得将于生产无关物品带人车间。消毒并穿工作服,离开车间要换下工作服。

(4)、清洁区、非清洁区加工人员工作服应用不同颜色分开。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

(5)、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定期接受加工卫生、卫生质量体系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6)、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从事卫生质量管理工作和实验室技术检测工作。

10、追溯

建立追溯系统,系统分为基地选择、种植管理、原料验收、加工过程、储存、监装、检测几个部分。

(1)、基地选择:提供环境土壤检测报告,水质监测报告。

(2)、种植管理:建立种植管理记录档案,详细记录从栽培到收获的所有环节,保证所有环节及农业化学投入品有据可查,建立农药发放、使用、库存、回收等记录,加工前进行农残检测,并有可以追溯的检测报告,以上记录整理输入数据库中。

(3)、原料验收:原料进厂后凭分析检测报告和基地送货证明验收,填写验收记录,内容包括原料品质以及进厂前的所有能证明原料来自受控基地的追溯资料,将原料验收情况录入数据库。

(4)、进厂检验合格的原料必须以来源地为单位单独挂牌标示(追踪标识卡)存放,不同基地原料不得混放,并作好记录,

(5)、生产加工:追踪标示卡随原料进入加工车间,加工车间根据追踪卡信息做好加工过程记录,加工过程确立批次号,通过批次号进行追溯。

(6)、包装:产品包装箱上明确标示原料基地备案号、生产日期、批次等便于追溯的相关类容。

(7)、存储管理:产品入库后必须以基地、批次为单位挂牌标示,不同基地、批次产品不得混放。

(8)、监装:产品出口时实施监装,并按规定填写监装记录。监装记录包括出口产品基本情况及批次号、集装箱号、铅封号等可追溯资料。

(9)、检测:包含基地环境检测报告、加工前检测报告、原料验收检测报告、半成品检测报告、成品检测报告。将检测报告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追溯体系通过对出口食品农业产品企业在基地选择、种植、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监装等所有环节,每个环节信息的收集,实行从基地到出口所有数据集中,建立覆盖整个生产过程的可追溯体系,保证对每个环节发生的问题及时准确的追溯,对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都能立即采取纠偏措施,通过有效运转的安全追溯体系,对出口农产品全过程的有效监管。

11、安全卫生质量体系建立:

(1)、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质量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1.卫生质量方针和目标。

2.组织机构及职责

3.生产、质量管理人员要求

4.环境卫生要求

5.车间及设施卫生要求

6.原料、辅料卫生要求

7.生产、加工卫生要求

8.包装、储存、运输卫生要求

9.有毒有害物品控制

10.保证卫生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2)、应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危害分析和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以及SN/T1252—2003 的要求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

(3)、反应产品卫生质量情况有关记录,应当执行标记保存期不少于2年

(二)、出口产品生产日常检验检疫监管要求

1.种植基地备案和监督:出口蔬菜基地备案条件为

A,企业的蔬菜种植面积100亩左右

B,企业对基地具有合法的管理权

C,基地周围无污染,土壤,环境和灌溉水源等同与国家无公害蔬菜用地标准,提供有效的土壤,水质检测报告。

D,每个基地至少设有一名检验检疫部门培训合格的专职植保员。

E,申报企业有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和田间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关记录。

高风险出口蔬菜种植基地,除具备第五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F,基地必须由申报企业实施直接管理,或是经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证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G,基地连片种植,周围设有有效隔离带。建立植保员工作室。

H,企业所有独立的基地管理部门,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农药的采购、核销、保管、发放、登记使用记录,有专用农药储存仓库。

I,有健全的农药化肥管理制度,采购渠道固定。有药品成分使用说明书,有生产单位的检验。并出具合格报告。

J,有完善的农残检查监督机构、

备案程序:

出口蔬菜企业向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出口蔬菜基地检验检疫卫生备案申请表》,并提交如下材料:

企业合法管理基地权限有效文件,如经过公正的基地使用或承包的有效证明、租赁合同或农民签订蔬菜种植合同的复印件等。

基地负责人,基地植保员相关证明材料

基地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田间管理制度、蔬菜追溯制度等相关材料

基地土壤和水质检测报告

蔬菜基地平面图,图绘要详细,著名基地位置和面积,并有企业对地块进行编号,不连片地块不得同号。

检验检疫局受理基地备案申请后,应在15日内组成考核组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予以登记备案;

已经取得基地登记备案资格的出口蔬菜基地,需要增建或变更地块的,出口企业应再次向检验检疫部门提出申请。

监管的主要内容:

1.企业对蔬菜基地的日常监管能力和效果。

2.是否持续符合基地备案的条件。

3.蔬菜基地是否配备符合要求的植保员。

4.蔬菜基地农药使用管理情况。

5.蔬菜基地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情况

6.蔬菜采收情况及加工出口记录。

7.蔬菜的农药残留自检和自控情况。

8.抽取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9.其他应当检查的内容。

2、加工厂的监督管.

监督管理的内容:

(1)、对脱水蔬菜、速冻蔬菜、腌制蔬菜、实施卫生注册管理。对保鲜蔬菜、干制蔬菜加工企业实施登记管理。具体做法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出口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执行。

(2)、对原料验收的监督管理

原辅料的卫生要求:

A、原料用蔬菜、水果必须来自公司备案基地,有基地用药记录,无农药残

留,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要求。高风险蔬菜必须来自企业自属基地。

B、生产用辅料必须根据生产要求,由合格供方提供,必须符合生产合格产

品的要求,要求提供检验合格证或保证书,出现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以便解决,进口辅料由客户直接提供或指定使用,出现问题及时与进出口公司联系解决。

C、生产用原料必须是合格供方提供,经进厂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D、超过保质期的原料、辅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

(3)对生产、加工的全程进行监管

重点监督内容:

1、车间设备设施的卫生;

2、漂烫的温度及时间;

3、生产加工人员的卫生;

4、低温包装间、冷库温度;

5、金属探测器的运行情况;

6、是否按照工艺流程操作;

(4)、检查SSOP的制度及运行情况

1.加工用水及冰的卫生

2.食品接触面的卫生

3.防止污染物交叉污染

4.消毒设施的清洁维护

5.防止参杂物污染

6.有毒物质的标记、储存与使用;

7.加工人员健康控制;

8.虫害的去除。

(5)、检查HACCP计划的制定及运行情况

1.对HACCP计划文本进行审核

2.对企业HACCP验证报告进行审核

https://www.360docs.net/doc/466919557.html,P是否按HACCP计划被监督

https://www.360docs.net/doc/466919557.html,P点的记录是否准确。

(6)、企业自检自控体系运行情况

1.对实验室质量手册、检测标准、方法进行审查

2.化验人员是否满足检验工作需要

3.是否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并能正常有效运行

4.检测记录是否齐全、真实

5.检测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有无上岗证

6.检测人员对检测方法熟悉程度和参加检验检疫局的比对实验情况

三、出口商品报检要求

1、报检时间、地点

检务部门按照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受理报检2、预报检

出境蔬菜企业应在产品生产加工前后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预报检。检验检

疫机构受理预报检后,应检查确认检验检疫要求,并对生产加工企业加工情况和基地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符合要求的方可生产加工。

3、报检资料的提供和审核。

《报检规定》所要求的单证,审阅单证包括报检单、合同(确认书或函电)、发票、装箱单、厂检单、经生产者或经营者检验合格并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或检验报告等材料,以及加工企业卫生登记号、出口蔬菜批次号、来自备案基地的,注明备案号。

名词解释:

SSOP:SSOP(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是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简称。是食品企业为了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在卫生环境和加工要求等方面所需实施的具体程序,是食品企业明确在食品生产中如何做到清洗、消毒、卫生保持的指导性文件。SSOP和GMP是进行HACCP认证的基础。

HACCP:

基本定义

1.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含义:什么是HACCP体系?

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HACCP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国际标准CAC/RCP-1《食品卫生通则1997修订3版》对HACCP的定义为: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

2. 什么是危害,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危害的含义是指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的代理或条件所引起潜在的健康的负面影响。食品生产过程的危害案例包括金属屑(物理的)、杀虫剂(化学的)和微生物污染,如病菌等(生物的)。今天的食品工业所面临的主要危害是微生物污染,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防腐剂、胚芽菌、峻菌、肉菌等。

3. HACCP的重要性

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控制潜在危害的先期觉察决定了HACCP的重要性。通过对主要的食品危害,如微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的控制,食品工业可以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消费方面的安全保证,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从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4. HACCP标准是新的吗?为什么最近几年国际上那么重视HACCP?

HACCP并不是新标准,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皮尔斯伯公司联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一家军方实验室(Natick地区)共同制定的,体系建立的初衷是为太空作业的宇航员提供食品安全方面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的日益关注,食品工业和其消费者已经成为企业申请HACCP体系认证的主要推动力。世界范围内食物中毒事件的显着增加激发了经济秩序和食品卫生意识的提高,在美国、欧洲、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越来越多的法规和消费者要求将HACCP体系的要求变为市场的准入要求。一些组织,例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微生物食品标准顾问委员会、以及WHO/FAO营养法委员会,一致认为HACCP是保障食品安全最有效的管理体系。

5. 与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相比,HACCP有什么独到之处?

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流程一般建立在"集中"视察、最终产品的测试等方面,通过"望、闻、切"的方法去寻找潜在的危害,而不是采取预防的方式,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举例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食品加工工作、靠直觉去预测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最终产品的检验方面代价高昂,为获得有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在搜集和分析足够的样品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而在HACCP管理体系原则指导下,食品安全被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终产品检测。因而,HACCP体系能提供一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体系,并且更能经济地保障食品的安全。部分国家的HACCP实践表明实施HACCP

体系能更有效地预防食品污染。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水产加工企业中,实施HACCP体系的企业比没实施的企业食品污染的概率降低了20%到60%。

运作方式

在HACCP中,有七条原则作为体系的实施基础,它们分别是:

1、进行危害分析和提出预防措施(Conduct Hazard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2、确定关键控制点(Identify Critical Control Point)

3、建立关键界限(Establish Critical Limits)

4、关键控制点的监控(CCP Monitoring)

5、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s)

6、记录保持程序(Record-keeping Procedures)

7、验证程序(Verification Procedures)

需要指出的是,HACCP不是一个单独运作的系统。在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中,HACCP是建立在GMPs和SSOPs基础之上的,并与之构成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体系。HACCP更重视食品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分析和控制,使之与食品安全相关联。例如从经营活动之初的原料采购、运输到原料产品的储藏,到生产加工与返工和再加工、包装、仓库储放,到最后产成品的交货和运输,整个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的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并制定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s)。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涉及到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采购与销售、仓储运输、生产、质量检验等等,为的是在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各个环节保障食品的安全。另外HACCP还要求企业有一套召回机制,由企业的管理层组成一个小组,必须要有相关人员担任总协调员(HACCP Coordinator)对可能的问题产品实施紧急召回,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优越性

实施HACCP体系有以下优越性:

A 强调识别并预防食品污染的风险,克服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传统方法(通过检测,而不是预防食物安全问题)的限制;有完整的科学依据

B 由于保存了公司符合食品安全法的长时间记录,而不是在某一天的符合程度,使政府部门的调查员效率更高,结果更有效,有助于法规方面的权威人士开展调查工作

C 使可能的、合理的潜在危害得到识别,即使以前未经历过类似的失效问题。因而,对新操作工有特殊的用处

D 有更充分的允许变化的弹性。例如,在设备设计方面的改进,在与产品相关的加工程序和技术开发方面的提高等

E 与质量管理体系更能协调一致;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食品安全的信誉度,促进贸易发展。

进出口业务流程图文详细讲解

进出口业务流程(仅供参考) 图1 进出口贸易流程图 如图1所示,进口运行程式对比出口运行程式,全局透视进出口贸易的操作

十七.报关 图4 进出口报关流程图

图5 一般贸易通关流程图 货物集中港区后,发货单位必须向海关办理申报出口手续。由发货单位专业持有报关证人员备妥出口货物报关单,连同装货单、发票、装箱单(或磅码单)、商检证、出口结汇核销单、出口货物合同副本及有关单证向海关申报出口,经海关官员检查单证和货物,确认单货相符和手续齐备后,即在装货单上加盖放行章。经海关查验放行的出口货物,方能开始装船。有四个环节: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一般在拖柜同时就将报关所需资料交给合作报关行,委托做商检通关换单及出口报关。

通常要给报关留出两天时间(船截关前)。委托报关时,应提供一份装柜资料,内容包括所装货物及数量,口岸,船公司,定仓号,柜号,船开截关时间,拖车公司,柜型及数量,本公司的联系人和电话等。 图6 进口报关流程(公共保税库出库)图 十八.交接 发货单位现场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港口规章,及时与港方仓库、货场办妥交换手续,做好现场记录,划清船、港、货三方面的责任。

十九.装船 海关放行后,发货单位凭海关加盖放行章的装货单与港务部门和理货人员联系,查看现场货物并做好装船准备, 在装船前,理货员代表船方,收集经海关放行货物的装货单和收货单,经过整理后,按照积载图和舱单,负责点清货物,逐票分批接货装船。 港口装卸作业区负责装货,并按照安全积载的要求,做好货物在舱内的堆码、隔垫和加固等工作。 装船过程中,托运人委托的货运代理应有人在现场监装,随时掌握装船进度并处理临时发生的问题。装货完毕,理货组长要与船方大副共同签署收货单,交与托运人。监装人员对一级危险品、重大件、贵重品、特种商品和驳船来货的船边接卸直装工作,要随时掌握情况,防止接卸和装船脱节。 图7 出口集装箱流程图 1、出口集装箱进入港区后,港区向海关发送出口集装箱进场咨训。 2、待货主作出口报关后,海关向港区发送出口集装箱查验或放行资讯 3、港区将形成的预备船图发送给船代和外理 4、船代按预配船图形成出口舱单发送给海关。 5、外理按预配船图形成出口船图发送给海关 二十.发装运通知 对合同规定需在装船时发出装船通知的,应及时发出,特别是由买方自办保险的。如因

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现状分析报告

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现状分析报告(2006) --------------------------------------------------------------------------------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6日17时41分 【报告名称】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现状分析报告(2006) 【报告价格】电子版1060 元,电子版+印刷版1260 元 【报告主题】现状/趋势/策略/对策/管理/投资/营销 【报告形式】动态研究报告(现成报告内容+客户指定内容+现时内容)【报告作者】本网专家库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 【报告规模】53页 【交货时间】6小时 【交货方式】电子版邮箱、QQ;纸介版特快专递 【报告优势】根据客户要求增加指定内容 【报告图表】(略) 【报告目录】 1 导言9-14 2 出口贸易基本理论借鉴14-16 2.1 比较优势理论14-16 2.1.1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14-15 2.1.2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15-16 2.2 竞争优势理论16

3 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状况分析16-27 3.1 山东省蔬菜出口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6-19 3.1.1 蔬菜出口在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17-18 3.1.2 蔬菜出口带动了蔬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18 3.1.3 蔬菜出口为地方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外汇资金18-19 3.1.4 蔬菜出口拓展了农民的就业空间19 3.2 蔬菜出口贸易地位的国内比较分析19-20 3.3 山东省蔬菜出口国际市场地位变动分析20-21 3.4 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格局分析21-27 3.4.1 出口总量分析22 3.4.2 出口总额分析22-24 3.4.3 主要出口商品品种种类分析24-26 3.4.4 出口市场结构分析26-27 3.5 分析结论27 4 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和主要问题27-36 4.1 国际市场对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的挑战27-31 4.1.1 国际市场需求档次逐步提高27-28 4.1.2 贸易壁垒花样繁多、层出不穷28-29 4.1.3 同进口国国内产品的竞争29-31 4.2 山东省蔬菜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31-36 4.2.1 蔬菜质量差,污染严重31-32 4.2.2 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市场结构简单32-33

中国蔬菜业的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蔬菜业的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很独特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创汇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7年底我国蔬菜出口量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荷兰,是世界第五大蔬菜出口国。但是中国蔬菜业出口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存在着诸如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出口品种结构相对单一、出口区域相对集中、出口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低等等需要相关部门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传统的研究模式,运用各种研究文献,通过各种搜索渠道,利用期刊、相关书籍、政府网站、图书馆等平台,结合相关研究学者的论点和观念,整合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对中国蔬菜的出口现状,出口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案作出基础分析。 关键词:蔬菜业;出口现状;中国

Abstract Vegetable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vegetable industry makes a rapi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t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for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of great importance in agriculture of making foreign exchange. By the end of 2007, China has become the fifth largest vegetable export country, next only to Spain, Italy, America and Holland. But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in vegetable industry is not always favorable. There are sorts of problems of it in the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uch as poor quality of goods, simple structure of export varieties, concentration of target regions, lasting high cost and low competitiveness. These problems need solving immediately by related ministries. This paper makes a basic analysis of vegetable export status in China, various problems in export and schemes to deal with them. The author adopts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ing mode and consults plenty of documents. Besides, various searching mediums are used, including periodicals, relevant books, official websites and the library. Based on all the above, the author raises his own point and suggestion, combining with arguments and view of scholar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Vegetable; export status ; China

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申请及管理须知资料讲解

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备案申请及管理须知

2008~2009年度同安办检区出口蔬菜种植基地 备案申请及管理须知 为做好同安办检区的蔬菜产品出口,按照国家局(国质检食函〔2008〕261号文等)和食品处的相关规定,制定以下有关基地备案申请及管理须知,请各企业按照须知内容执行。 一、需要备案的国家 从2009年1月1日起,出口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的蔬菜(含食用菌,试销,下同)必须来自检验检疫备案基地。在此之前对于输往其他(日本、韩国、欧盟、美国、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暂不需要基地备案的出口产品,如进口方提出溯源要求,或双方签署协议对其原料来源有要求的,或国家的法规和总局的最新规定有要求的,其原料将必须来自于本企业的备案基地。 对于输往暂不需要备案要求国家,并来自非备案基地的产品时,其产品出口前必须向动植科提供货物的产地、生产期间用药情况及出口计划等书面报告,并在报检时提供每批合格的农残检测报告(厦门检区CNAL认可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由企业商动植科确认(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植物源性原料必须来自于检验检疫的备案基地。 二、申请备案的时间和资格

申请企业必须在取得基地管理权限至种植后两周内将基地申请材料送交同安办动植科,逾期将不予受理。播种时间以《基地原料栽培管理记录》所记录的播种时间为准。对于某些生长期较短的品种,应在种植后尽早提出申请,对于分阶段种植的,应在第一阶段种植完后;或种植所需周期较长的应在种植1/3后提出申请,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一般在采收前3个月以上)完成考核、日常监管等工作。 对半野生的蔬菜品种,必须在收获期到来的三个月前,以保证出口企业对该品种从开始管理至收获至少有三个月以上的管理期。时间记录以《基地原料栽培管理记录》所记录的时间为准,管理时间不足的,即使通过基地备案,本季也不再签发《出口产品核销单》。 1、申请企业基本条件和要求 1.1 申请企业必须为取得出口蔬菜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生产加工企业。 1.2 具有对备案基地的管理权,并负责对备案基地的日常管理。 1.3 具有与基地业务相适应的管理能力。 1.4 应制定出口蔬菜备案基地有关管理制度,并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人负责基地的管理。相关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主要包括基地管理机构设置、基地管理员职责、植保员职责、种植操作规范、农业化学品管理制度、采收运输管理制度、疫情监控与病虫害防治制度、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制度、产品溯源管理制度等及相关记录空表格。 1.5 根据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和国外的最新动态及时分析、调整用药计划,并要求种植基地管理人员及植保员贯彻实施。

蔬菜基地管理制度

蔬菜基地管理于册 第一节蔬菜基地的职能 一、种植基地的职能 种植基地的职能是在管理部副经理的领导下,积极贯彻公司的管理方针与经营政策,负责公司蔬菜基地全面工作,组织基地的生产、督促生产计划的安排及落实。 蔬菜基地主要负责种植基地蔬菜种植计划及管理;基地肥料、农药使用管理;基地病虫害防治;基地田间档案管理;基地的环境监察保护;基地产品出事宜。 二、种植基地的组织结构 蔬菜基地组织结构设置如图所示

第二节种植基地的岗位职责 一、基地主任岗位职责 1、蔬菜基地主任受蔬菜管理部副经理的领导,负责种植基地的全面工作, 并向蔬菜管理部副经理负责。 2、负责组织蔬菜基地的生产、督促生产计划的安排及落实,掌握各蔬 菜品种生产情况,并作出适当的安排。 3、负责编制蔬菜基地各种蔬菜品种的种植操作规程。 4、负责蔬菜基地掌握财务支出状况,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落实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 5、负责蔬菜基地的人员管理工作,经常组织员工学习蔬菜种植、养护 技术,努力高基地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6、做好苗蔬菜地周边环境的治理、抓好安全生产,为基地的生产创造 良好的环境。 7、组织好基地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基地及各种植区的卫生和安全工 作。 8、做好种植基地的生产计划安排及生产落实情况,月底进行总结,上 报蔬菜管理部副经理并备案。 9、完成蔬菜管理部副经理交给的其他任务。 二、蔬菜基地园艺技术员工作职责 1、园艺技术员在基地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基地种植生产、养护技术的 指导和实施。

2、有计划、有重点的观察各种蔬菜品种种植的生长规律及特点,根据 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出适合的园艺措施并付诸实践,同时指导种植、养护人员科学管理基地的各项工作,有效解决种植、养护中遇到的 困难。 3、每天对基地观察一次,及时对蔬菜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解,并对观察 的情况进行整理,制定日报表。 4、对蔬菜种植、养护的日常园艺操作的整理和统计其中包括:发生的 病、虫、草名称,施用农药名称、追肥、剂型、用药数量、用药方 法和时间,以及农药的进货凭证等。生长期间分次所用肥料(包括 基肥、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名称、用肥数量、用肥方法 和用肥时间以及肥料进货凭证等。 产品分期分批出园时间、出园数量、出库数量等情况的统计。采购 和种植蔬菜品种的入库、出库等记录。 5、为每一苗蔬菜种植区设立一个档案,将每月的田间档案记录整理成 册,保存到档案袋。 6、指导园艺工人防治蔬菜种植、养护、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病虫害,做 好各种植区蔬菜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定期给园艺工人传授种植、养 护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 7、配合基地主任做好种植养护技术资料的总结和积累工作,月底进行 总结,上报基地主任并备案。 8、完成种植基地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三、蔬菜基地植保技术员工作职责:

中国进出口水果蔬菜详细数据

2017年中国进出口水果蔬菜详细数据 China is a net exporter of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s ,with exports comprising 65 per cent of the value of two-way trade .While garlic and apples are the largest products by volume ,there is strong export growth for peaches and nectarines ,onions and leafy greens . 中国是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净出口国(出口大于进口),出口占双向贸易价值的65%。大蒜和苹果是按体积计算的最大产品,桃子和油桃,以及洋葱和绿叶蔬菜的出口增长强劲。 Fresh fruit imports regained momentum in 2017 ,registering more than 10 percent growth , which was driven by bananas ,longans and organge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 fresh fruit imports have grown by 358 per cent . 2017年新鲜水果进口量重新恢复增长势头超过10%的增长,这是由香蕉,龙眼和柑橘推动的和结果。过去20年来,新鲜水果进口了增长了358%。 Despite there seemingly large volumes ,fresh fruit imports represent only 1.5 per cent of total fresh fruit consumption in China based on raw production data .This demonstrates enormous trade potential for products not grown in China ,or grown in counter-seasonal regions . 尽管看似大量,新鲜水果进口基于中国原始生产数据仅占新鲜水果总消费量的1.5%。这表

(十一)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

(十一)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 受理机关: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决定机关: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主办处室:法认处 会办处室:卫食处、开发区办、建德办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管理规定》(总局2012年第56号公告)、《关于对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实行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 申报对象:出口食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 申报材料: 以下申请材料一式两份: 1.《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申请表》,此申请书由企业点击杭州检验检疫局网站获取,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66919557.html,/认证认可/政务公开; 2.出口茶叶卫生注册企业能对茶叶基地进行有效管理的证明文件,如茶叶基地使用或承包的有效证明、租地合同、供货合同或与农民签订茶叶种植合同的复印件等; 3.茶叶基地茶园管理制度,农药、化肥管理制度,鲜叶采收、运输管理制度,原料批次管理制度,有毒有害物质检验监控制度,可选农药清单,出口茶叶卫生注册企业对茶叶基地生产茶

叶的溯源制度及对加工环节的控制措施等相关材料; 4.出口茶叶卫生注册企业植保员、茶叶基地负责人和植保员的相关证明材料; 5.茶叶基地平面图及地块组成清单; 6.土壤检测报告; 7.浙江省辖区内基地所在地县、市、区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出口蔬菜、茶叶和保鲜柑橘原料种植基地推荐表》; 8. 其他需要的材料。 收费情况:不收费 办理时限:57个工作日(不包括企业整改等因素所需时间) 发文类型: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证书 有效期限:三年 流转程序:窗口受理→杭州局法认处组织现场考核→杭州局法认处审查→杭州局领导审批 窗口编号: 咨询电话:56663173

外贸公司出口实例流程分析模板

外贸公司出口实例流程分 析模板 1

中国外贸公司出口实例流程解析 案例基本资料 外贸公司(简称思科): 南京思科纺织服装有限公司NANJING SICO TEXTILE GARMENT CO., LTD.HUARONG MANSION RM2901 NO.85 GUANJIAQIAO, NANJING 210005,CHINATEL: 0086-25-35784312 FAX: 0086-25-35784513国外客户(简称FF): FASHION FORCE CO., LTDP.O.BOX 8935 NEW TERMINAL, ALTA, VISTA OTTAWA, CANADATEL: 001- FAX: 001-交易商品: COTTON BLAZER全棉运动上衣成交方式: CIF付款方式: 即期信用证( L/C AT SIGHT) 通知行: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出口口岸: 上海服装加工厂: 无锡季节制衣有限公司面、辅料工厂: 无锡百合纺织有限公司货运代理公司: 上海凯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承运船公司: 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备注说明: 本案例涉及思科公司的部门有三个: 业务部、单证储运部、财务部。其中, 业务部负责接洽业务, 单证储运部负责出运安排、制单、核销, 财务部门负责应收、应付账款。 这是一笔南京思科纺织服装公司和加拿大客户就女式全棉上衣交易的贸易实务案例。 出口到加拿大的纺织品有配额限制, 在准备单证时需注意及时申请”输加拿大纺织品出口许可证”, 另需注意缮制”加拿大海关发票”等单证, 及 2

时寄出给客户用于进口清关。 本案例涉及贸易公司业务部、单证储运部、财务部三个部门, 以及工厂、货运代理公司等。在实际业务中, 租船订舱、报验、申领核销单、申请配额等工作往往是贸易公司的各个部门在同时进行的, 次序不分先后。 从本案例中, 能够了解到贸易公司各部门以及货运代理公司等工作过程。对贸易公司相关部门以及货运代理公司的工作有实务性的认识。 一、交易磋商 南京思科纺织服装有限公司(NANJING SICO TEXTILE GARMENT CO.,LTD, 以下简称思科公司)成立于1992年, 是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贸易公司, 从事纺织服装等产品进出口业务。公司拥有多家下属工厂, 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加地区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加拿大客户FASHION FORCE CO., LTD(以下简称F.F.公司)与思科公司是合作多年的业务伙伴。 12月2日, F.F.公司传真一份制作女式全棉上衣的指示书, 并邮寄面料、色样及一件成衣样品给思科公司, 要求思科公司 3月25日前交货, 并回寄面料、色样及两件不同型号的成衣样品确认。 12月8日上午, 思科公司收到该样件后, 立即联络无锡百合纺织有限公司(面、辅料工厂, 以下简称百合纺织), 根据F.F.公司提供的样件打品质 3

蔬菜基地管理制度

蔬菜基地管理手册 第一节蔬菜基地的职能 一、种植基地的职能 种植基地的职能是在管理部副经理的领导下,积极贯彻公司的管理方针与经营政策,负责公司蔬菜基地全面工作,组织基地的生产、督促生产计划的安排及落实。 蔬菜基地主要负责种植基地蔬菜种植计划及管理;基地肥料、农药使用管理;基地病虫害防治;基地田间档案管理;基地的环境监察保护;基地产品出事宜。 二、种植基地的组织结构 蔬菜基地组织结构设置如图所示。

第二节种植基地的岗位职责 一、基地主任岗位职责 1、蔬菜基地主任受蔬菜管理部副经理的领导,负责种植基地的全 面工作,并向蔬菜管理部副经理负责。 2、负责组织蔬菜基地的生产、督促生产计划的安排及落实,掌握 各蔬菜品种生产情况,并作出适当的安排。 3、负责编制蔬菜基地各种蔬菜品种的种植操作规程。 4、负责蔬菜基地掌握财务支出状况,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落实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 5、负责蔬菜基地的人员管理工作,经常组织员工学习蔬菜种植、 养护技术,努力高基地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6、做好苗蔬菜地周边环境的治理、抓好安全生产,为基地的生产 创造良好的环境。 7、组织好基地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基地及各种植区的卫生和安 全工作。 8、做好种植基地的生产计划安排及生产落实情况,月底进行总结, 上报蔬菜管理部副经理并备案。 9、完成蔬菜管理部副经理交给的其他任务。 二、蔬菜基地园艺技术员工作职责 1、园艺技术员在基地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基地种植生产、养护技 术的指导和实施。 2、有计划、有重点的观察各种蔬菜品种种植的生长规律及特点,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出适合的园艺措施并付诸实践,同时指 导种植、养护人员科学管理基地的各项工作,有效解决种植、 养护中遇到的困难。 3、每天对基地观察一次,及时对蔬菜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解,并对 观察的情况进行整理,制定日报表。 4、对蔬菜种植、养护的日常园艺操作的整理和统计其中包括: ◆发生的病、虫、草名称,施用农药名称、追肥、剂型、用药数 量、用药方法和时间,以及农药的进货凭证等。 ◆生长期间分次所用肥料(包括基肥、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 等)的名称、用肥数量、用肥方法和用肥时间以及肥料进货凭 证等。

出口蔬菜基地备案资料

出口蔬菜基地备案资料

种植场建立的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基地所产产品能达到优质、安全和无污染的要求,为社会各界提供充足的绿色营养食品,特制定本制度。 一、坚决按照“政府推进、规模发展、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绿色环保生产基地建设。 二、公司基地建立健全严格的生产管理体系,每个基地都有专门的基地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并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三、绿色食品产地必须树立标识牌,划分隔离带,并标明范围以及种植品种和技术负责人。 四、基地所需的生产资料必须在农业投入品专供点采购,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 五、基地所有的管理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范和绿色食品使用手册进行,并在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指导监控下实施。 六、基地农户要认真填写“田间管理记录”。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七、严格遵守农药和肥料使用准则,保持基地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保证不受污染。 八、凡不按技术规程要求操作或私自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的农户,公司一律拒收其产品。 环境保护制度 1、建立基地保护区。严格控制在基地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新建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纺织工业“三废”污染基地。 2、基地设立环境保护标识牌,注明基地名称和注意事项。 3、基地内畜禽养殖场粪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腐熟,确保无害。 4、建立检验检测体系,依托当地环境检测机构,加强对基地投入品、基地产品和基地环境进行检验检测。 5、加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和提高地的生产条件和环境质量。

6、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化;加强基地道路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7、基地环境要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基地内无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源。 8、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配备相应的设备,实现与中国绿色食品网连接,做到生产、管理、储运、交流信息网上查询。 9、经常性检查和清理整顿基地生活、生产环境,防止和及时处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地环境污染的事故和突发事件,并向区环保部门报告。 10、基地区农户生活和生产垃圾采取集中处理,严禁乱扔乱弃。 11、定期对基地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保证环境质量。 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绿色食品NY/T393—2000农药使用准则和NY/T394—2000肥料使用准则,基地办公室要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目录,以及使用数量。 2、基地农产品市场监督检查小组,要建立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资料的市场准入制度。 3、立基地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在指挥部至少建立一个投入品专供点,为种植户提供质量符合国家和甘肃省标准要求的枸杞优良品种,并提供化肥、农药配送服务。 4、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林技站在枸杞生长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5、立监督检查制度。基地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督检查小组对基地生产中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及投入品市场(农资市场)每年必须进行至少5次监督检查和抽查,保证基地使用符合国标及地方标准的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6、地办公室、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农户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杜绝使用各种禁用农药和肥料。 7、用后的肥料和农药包装袋、瓶、箱应集中回收,统一处理,防止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出口蔬菜生产的工艺流程

出口蔬菜生产的工艺流程 1、出口蔬菜生产流程一般包括:种植地的选择(备案基地的建立)→农资采购(种子、种苗和农业投入品)→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农药、肥料使用)→原料检验→采收→整理→包装→成品检验→储存→运输→出口销售。 2 出口蔬菜各种植环节的危害分析 运用HACCP原理对蔬菜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的生物、物理及化学危害的分析与控制,其结果如下。 2.1 种植地的选择 根据国家总局于2002年8月发布的《出口蔬菜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指出:“出口蔬菜原料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因此出口蔬菜在种植地的选择上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种植基地周边环境、土壤、灌溉水源等)。具体而言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2.1.1 土地本身固有的生物、物理、化学特性,并由此可能对种植蔬菜造成的生物、物理及化学危害。主要是指受环境污染后的化学危害,包括各种有毒的金属碎片、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土壤中残留的农药等。 2.1.2 种植地块周围灌溉水可能对种植蔬菜造成的生物、化学危害。主要是指灌溉水可能受到周围环境致病菌的污染,生活、工业废水的污染以及周边其他地块不合理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污染。 2.2 农资采购 农资采购主要涉及种子、农药、化肥等。以种子为例,应选择抗病、抗虫的品种,可在种植过程中有效的控制、降低蔬菜生长过程中农药的使用。

2.3 播种育苗 播种时,应着重考虑种子的挑选,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这样会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和对病虫害的抵抗,从而减少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 2.4 移栽定植 对于某些播种发芽后还需要进行移栽的品种,应考虑移栽苗的挑选,选择健康、强壮的苗,按合理的间距,保持一定的光照及通风,以便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 2.5 田间管理 2.5.1 农药的使用 农药使用在防治蔬菜病虫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特别是一些高、中毒的有机磷农药的使用不当,将对人体产生急性中毒,严重的危及生命;同时一些低毒农药如果使用量以及安全间隔期控制不当,导致这些化学品形成超过最高残留量的安全限量,从而在人体内累计,对人体产生慢性中毒,甚至产生癌变。 2.5.2 肥料的使用 肥料使用的目的既要满足蔬菜作物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又能保持土壤长期的可持续肥力,但肥料使用不当将会对土壤造成盐积化以及养分流失。畜禽粪等农家肥的过量使用也会产生重金属的污染。腐熟程度不够的有机肥,其中残留的致病菌异对蔬菜造成生物危害。 2.6 原料检验 主要是对即将收获的蔬菜原料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的检验。 2.7 采收 应按照出口蔬菜产品的商品要求及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收。

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66919557.html, 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车斌李英娇 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第10期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蔬菜出口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国蔬菜近年来出口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我国和出口目的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地理距离、我国和出口目的地蔬菜产量及APEC成员身份等因素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结果】我国蔬菜产量、出口目的地的APEC成员身份、我国和出口目的地的GDP等4个因素与我国蔬菜的出口额呈正相关,其中,蔬菜产量对出口影响程度最大;我国与出口目的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出口目的地的蔬菜产量两个因素与我国蔬菜的出口额呈负相关。【建议】为促进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应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改善蔬菜运输与储藏条件,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蔬菜出口;影响因素;面板数据;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6.13;F74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10-1801-06 0 引言 【研究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蔬菜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类农作物,蔬菜出口贸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就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李晓钟等,2013)。自加入WTO以来,我国蔬菜产品逐步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据农业部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875.6亿美元,同比减少3.6%,贸易逆差462.0亿美元,同比减少 8.7%;蔬菜出口额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6.2%,进口额5.4亿美元,同比增长5.0%,贸易 顺差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6.2%。由此可见,蔬菜在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贡献较大,对保持贸易顺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我国蔬菜出口的贸易增长影响因素对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前人研究进展】Amurgo-Pacheco和Pierola(2008)对发展中国家1990~2005年的相关对外贸易数据构建了引力模型框架,得出地理距离和目的国市场规模对出口商品的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引力模型源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研究双边贸易流量的重要工具,Tinbergen(1962)、P yh nen(1963)最早将其用于贸易领域的分析,认为两国间的贸易流量与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彼此间的距离成反比(潘凤杰等,2010)。章棋(2012)重点探讨双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作用机制,将国内外标准法规和TBT-SPS纳入到引力模型中研究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李崇光等(2013)针对2012年蔬菜出口量下滑的现象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是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和出口价格下降的作用。李欢(2014)论述了我国蔬菜产品出口的规模和市场结构,实证分析了产品差异化因素,并定性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蔬菜出口的影响。刘义和阳素文(2014)采用二元边际分解法对

出口退税计算实例详解

出口退税计算实例详解 在我国,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零税率,即相应的销项税额为零。正是由于销项税额为零,使得进项税额无法得到实际的抵扣,因此,需要以退税的形式使得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得到实际的抵扣。 目前,在实务上,出口退税在“销项税额”方面并非执行真正的零税率而是一种“超低税率”,即征税率(17%、13%与退税率(各货物不同之差,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比率。 我国对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办法。“免、抵、退”的含义如下: “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抵”是指以本企业本期出口产品应退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退”是指按照上述过程确定的实际应退税额为负数时,即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应抵顶的进项税额未能完全抵扣时,对未抵扣的部分予以全部或部分退还。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XX县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为加强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管理,确保XX县标准化蔬菜生产稳步发展,特制定XX县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管理制度如下: 1、以XX县政府名义成立由县上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基地建设工作。 2、领导小组在县XX局下设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基地技术服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负责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技术手册,指导农户建立生产档案,对投入品进行监管,并对产品进行抽检。 3、每个标准化示范基地配备2~3名的专职技术人员,具体承担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对基地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推广集约化育苗、嫁接育苗、平衡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生产新技术。 4、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依托各自村级专业合作社或技术协会负责各项标准化生主技术的落实,定期检查、督促、指导基地投入品的合理施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肥料、农药、品种数量、施用时间是否完全与技术规程相一致,并协调解决生产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具体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

统一田间作业管理,统一收购”等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5、基地选择在基地环境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基地内无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源。基地内生产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 6、建立统一的生产管理档案制度和质量可追朔制度,绘制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并进行统一编号。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在出售全部结束后10日内提交基地办存档,备查并完整保存三年。 7、基地建设后期由县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在各基地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范围、面积、建设单位、品种、主要技术措施、有效期等内容。 8、基地建设做到定区域、定人员、定技术措施、定效益指标的“四定”和明确基本情况、明确技术主管、明确技术规程、明确管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的“五明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

山东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年月日时分 【报告名称】山东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价格】电子版元,电子版印刷版元 【报告主题】现状趋势策略对策管理投资营销 【报告形式】动态研究报告(现成报告内容客户指定内容现时内容)【报告作者】本网专家库 【发布时间】年月 【报告规模】页 【报告行业】食品行业 【交货时间】小时 【交货方式】电子版邮箱、;纸介版特快专递 【报告优势】根据客户要求增加指定内容 【报告图表】(略) 前言 山东蔬菜产业地发展 产业规模地高速增长 山东蔬菜在全省农业和全国蔬菜业中地地位 设施蔬菜发展迅猛 出口创汇蔬菜 市场流通体系 蔬菜科技研究 1.6.1 蔬菜种苗研究 1.6.2 蔬菜生物技术与品质育种研究 1.6.3 名产蔬菜地研究 1.6.4 设施蔬菜栽培研究 科普培训成果丰硕 实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 山东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国际蔬菜贸易地动态特征分析 2.1.1 蔬菜品种趋于多样化,但集中度仍然很高 2.1.2 蔬菜出口加工程度提高,新鲜蔬菜出口为主 2.1.3 参与蔬菜国际贸易地主体国家和地区呈多极化 2.1.4 发达国家出口量大于发展中国家 年我国蔬菜出口形势 年我国蔬菜出口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2.2 我国蔬菜出口最主要地贸易伙伴 2.2.3 东盟也是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地重要伙伴 山东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山东蔬菜出口贸易发展地优势 山东蔬菜出口贸易面临地问题 国际贸易走势对山东蔬菜产业地影响 山东蔬菜出口贸易面临地问题 3.2.1 卫生安全和商品性不佳

3.2.2 入世对山东蔬菜出口贸易地影响分析 3.2.3 加工出口蔬菜比例小,龙头企业少 3.2.4 蔬菜质量与加工运输条件滞后 3.2.5 国内无序竞争,内耗损失惨重 3.2.6 支持政策不到位,削弱企业竞争力 3.2.7 市场多元化尚未形成 3.2.8 品种不能满足进口国地商品性要求 3.2.9 采后增值技术落后 3.2.10 出口企业信誉度不高 3.2.11 体制和机制严重不适应 3.2.12 设施蔬菜关键技术地研究任重道远 3.2.13 蔬菜科技工作现状、农技推广体系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山东蔬菜出口贸易对策研究 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构建蔬菜产业地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提高综合竞争力 加强出口蔬菜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蔬菜产后处理加工 建立质量安全体系,积极应对技术壁垒 4.4.1 要突破外国地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蔬菜地质量安全水平是关键 4.4.2 针对重点出口蔬菜和出口对象国进行跟踪和评估 4.4.3 研究和利用规则 出口品种多元化,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 树立品牌意识 重视信息搜索,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建立国际标准农产品出口检测中心,严把出口产品质量关 加快培养蔬菜国际贸易专门人才队伍 结论 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同时积极研究和利用规则,积极应对技术壁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树立品牌意识 建立国际标准农产品出口检测中心,严把出口产品质量关 加快培养蔬菜国际贸易专门人才队伍 构建蔬菜产业地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提高综合竞争力 加强出口蔬菜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蔬菜产后处理加工,出口品种多元化,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国质检食函[2008]第261号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急国质检食函〔2008〕261号 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 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自2005年总局对出口蔬菜(含食用菌)、茶叶等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以来,各局认真按照总局的要求,积极开展有关备案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我出口蔬菜、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全面推进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实施。依据即将发布的《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总局决定对所有出口植物源性食品(附件1)原料种植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加工原料必须全部来自经检验检疫备案的种植基地,未经检验检疫备案的种植基地生产的原料不得用于加工出口植物源性食品。 二、稳步推进。结合目前检验检疫监管实际,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出口茶叶的原料必须全部来自于检验检疫备案基地;自2009年1月1日起,出口蔬菜、食用菌的原料必须全部来自检验检疫备案基地;自2010年1月1日起,附件1

中其他出口植物源性食品的原料必须全部来自检验检疫备案基地。 三、规范管理。总局制定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操作规范(试行)》(附件2),请各局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遵照执行。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由生产加工企业向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要求对申请备案的种植基地进行考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并负责对备案基地实施日常监督管理。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督促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原料进厂台账和成品追溯体系,保证加工原料来自其备案基地,并督促企业加强对原料的进厂检验,确保原料达到进口国的质量安全要求。 四、加强协作。生产加工企业和备案基地不在同一检验检疫辖区的,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及时向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通报基地备案和日常监管情况。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将原料和成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通报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 五、做好衔接。对于目前已获检验检疫备案资格且在有效期内,与生产加工企业不在同一检验检疫辖区的备案基地,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在2008年5月31日前将基地备案的申请、考核和日常监管相关材料移交给基地所在检验检疫机构;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在2008年11月31日前完成基地备案资格复核、证书更换工作。上述工作完成前,基地监管工作仍由原备案检验检疫机构负责。从2009年1月起,各局每月28日前要按照规定格式,将辖—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