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浅谈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十八届五中全会最突出的贡献和亮点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突破、新发展,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概括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讲到,“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五大发展理念既是以往发展经验的总结,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多年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凝练和升华。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和科学发展观产生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变化了。因此我们的发展理念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这是时代的呼唤和必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与科学发展观产生时的历史条件相比,有几个没有变,即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 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大国的定位没有变; 我们现在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

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之间有五点是共同的。一是“历史使命”是共同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看,邓小平理论要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回答的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而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要回答的问题仍然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理论的历史使命没有变。二是“第一要务”是共同的;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点也没有变。三是“核心立场”是共同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立场就是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可见二者的核心场是一样的。但是,相对于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又有新突破新发展。首先,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的位置。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但是,创新发展并没有成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主要内容。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而到十八届五中

全会,则把创新看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的位置,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重要调整。讲创新并不单纯是指科技创新,而是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新中第一位的是理论创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理论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是理论创新,理论是先导,是灵魂,是总开关,有了新理论的引领,发展方向就明了,路径就清晰;其次是制度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最大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为其他创新提供保障;科技创新是关键,是最有活力的创新,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形成;文化创新这里是指广义的文化,既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创新,还应该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等领域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大突破。

第二,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了开放发展。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在本世纪初我们就提出了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在科学发展观中肯定包含有开放的思想,但是没有把开放单独作为一个发展理念。十八大以来,开放的局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开放更注重的是引进来,是接受世界政治经济的秩序,是利用别人的舞台宣传自己、展示自己;今天我们更多的是要走出去,要自己搭建国际合作的舞台,建设政治经济的新秩序,例如“一带一路”的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和自贸区的建设等。开放发展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顺应我国经济深

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我们在国际规则制订中的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要体现出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开放发展理念是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对开放的新审视、新思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了共享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原来重视发展速度与效率、效益,现在越来越重视民生,越来越强调公平正义。十六大以后,我们提出了要坚持共同建设、公共享有”的原则,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共享发展体现出了人民性和以人为本,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的最大特点是民生导向、公平导向,例如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应对人口的老龄化,建设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些都是亮点,体现出新意,都是新发展。

第四,五大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整体性。讲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是对应的,但是协调发展的理念除了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外,新提出了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使协调的范围更大更广了,这才是真正的“全面协调”,整体的协调,而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协调。第一次把精神文明建设也纳入协调发展的范围,真正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

第五,五大发展理念更加强化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应该使绿色发展成为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种社会风尚。“绿色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中讲的“可持续”是对应的,但是比“可持续”的含义更丰富了,除了“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之外,还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和以往相比,更加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加强调主体功能区概念,还要建设美丽中国。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地回答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和长远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阶段。因此我们要把这五大发展理念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