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主参数的优化设计

机床主轴主参数的优化设计
机床主轴主参数的优化设计

浅析数控铣床的主轴结构设计

浅析数控铣床的主轴结构设计 摘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工业领域发展就十分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自动化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极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其中各种工业生产设备的应用,极大的便利了工业生产活动,数控铣床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常见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高速度,高精度以及高效率等优势,使其在工业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数控铣床结构中,主轴结构无疑是十分关键的,直接影响着数控铣床的应用,所以本文就针对数控铣床的主轴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促进数控铣床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控铣床;主轴;结构设计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领域中,数控铣床作为高速切削技术的主要应用设备,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有效提高了切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工业生产中的产品加工精度,在高速切削的过程中主轴是极为核心的部件,主轴的结构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现代数控铣床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主轴结构的设计,提高主轴的质量,从而促进数控铣床的广泛应用。 1 數控铣床主轴结构特点 主轴是数控铣床结构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带动刀具高速旋转,从而实现高速切削,完成加工任务,而在切削工作中,主轴的作用也就具体表现为切削力的承受和为机床提供驱动力。由于主轴在数控铣床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数控铣床的工作过程中,主轴想要实现高速旋转,保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对自身的结构进行优化,保证自身的可靠性,也就是说,需要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 数控铣床的主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 (1)主轴的中心为空心,在其中会装弹簧等装置来固定和使用铣刀,方便铣刀的使用; (2)在主轴的前端会设置一个7:24比例的锥形空洞,在断面上会设置用于将主轴转矩数据传输给铣刀的主轴转矩检测装置; (3)在主轴的后部会设置用于铣刀放松的液压缸,在日常为铣刀进行保护; (4)主轴的运转主要依靠齿轮进行,用齿轮进行变速传动; 2 数控铣床主轴结构的设计优化 2.1 进行设计控制

数控机床主轴结构的改进和优化设计

数控机床主轴结构的改进和优化设计 严鹤飞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甘肃 天水 741024) 摘 要: 掌握机床主轴的关键部件,安装方式,轴承的调制环节以及材料、操作维护等,并且各种原因中又包含着多种影响因素互相交叉,因此必须对每个影响因素作具体分析。而对于优化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求解方法,将其应用于机床主轴的结构设计,建立了机床主轴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用内点惩罚函数法求解模型,得到了整体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使机床主轴在满足各种约束要求条件下,刚度最好,材料最省。 关键词:机床主轴;轴承;调整;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在数控机床中,主轴是最关键的部件,对机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轴结构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其需实现的功能,当然加工及装配的工艺性也是考虑的因素。 1. 数控机床主轴结构改进: 目前机床主轴设计普遍采用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主轴1支承在轴承4、5、8上,轴承的轴向定位通过主轴上的三个压块紧锁螺母3、7、9来实现。主轴系统的精度取决于主轴及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轴承的精度等级和主轴的装配质量。在图1中主轴双列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锥孔与主轴1:12外锥配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株洲的工作精度,一般要求其配合接触面积大于75%,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除了在购买轴承时注意品牌和等级外,通常在设计时对主轴的要求较高,两端的同轴度为0.005mm,对其相关零件,如螺母3、7、9和隔套6的端面对主轴轴线的跳动要求也较高,其跳动值一般要求在0.008mm以内。对一般压块螺母的加工是很难保证这么高的精度的,因而经常出现主轴精度在装配时超差,最终不得不反复调整圆螺母的松紧,而勉强达到要求,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轴承偏紧,精度稳定性差,安装位置不精确,游隙不均匀,造成工作时温升较高,噪音大,震动厉害,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和轴承的寿命。但对于重型数控机床用圆锥滚子轴承其承载负荷大,运转平稳,精度调整好时,其对机床的精度保持性较好,可对与轻型及高速机床就不十分有力了。 图1 通用机床主轴结构图 1— 主轴;2—法兰盘;3—圆螺母;4—双列圆柱滚子轴承;5—球轴承 6— 调整垫;7—圆螺母;8—双列圆柱滚子轴承;9-螺母

机床主轴的动力学建模及优化设计

前言 机床主轴的性能正在向高转速、高精 度、高刚度方向发展,通过对机床主轴动 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为改善机床主轴的 静动态特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 不仅能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对主轴部件动 机床主轴的 动力学建模及优化设计 吴化勇 山东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55012 态特性作出符合实际的预测并提出改进方 向,还可以在短时间内作出多种方案比 较,使机床主轴实现优化设计,进而提高 产品一次设计成功率、缩短产品开发周 期,提高加工中心产品的设计水平。 1 主轴部件的有限元建模 CA6140机床主轴为阶梯轴,可以简 化为一个线弹性系统,其运动微分方程可 以写为: (1) 图1 力学模型 图1(a) 有限元模型 图2(e) 五阶模态的振型图 最大变形位于主轴后端位置,最大位移量0.793619mm。 图2(d) 四阶模态的振型图 最大变形位于主轴前端位置,最大位移量0.326109 mm。 图2(c) 三阶模态的振型图 最大变形位于主轴中间位置,但与二阶模态变形的方向不 同,最大位移量0.291149 mm。 图2(b) 二阶模态的振型图 最大变形位于主轴中间位置,最大位移量为0.280559mm。 图2(a) 一阶模态的振型图 最大变形遍布于整个主轴,最大位移量为0.39574mm。 图2 五阶模态的列表显示

式中,[M]、[C]、[K]分别为系统的总体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δ(t)}、{R(t)}分别为节点的位移和外力矢量。 简化后的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Fr, Ft分别表示主轴上大齿轮所 受轴向力和切向力。F2表示刀具对工件的 主切削力。T1表示由Ft产生的扭矩,T2 表示F3产生的扭矩。应用体单元建立其结构有限元模型,如图1(a)所示。根据力学模型对其施加约束与载荷,模态提取方法选用子空间方法。根据力学模型对其施加约束与载荷,模态提取方法选用子空间方法。其前三阶固有频率分别为:f1=52.75Hz;f2=84.37Hz;f3=117.00Hz。前三阶固有频率的振型分别对应于图2(a)、(b)、(c)。五阶模态的列表显示如图2。五阶模态的振型图如图2(a)(b)(c) (d) (e)。由上述结果明显看出,各阶振型的分布状况及位移大小,高阶模态的位移量变化较大,前五阶最大值为0.793619mm,模态分析结果为改进主轴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2 主轴部件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问题描述:材料的弹性模量:E=2.1×108 MPa材料的许用应力:σ=200 MPa 需要简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因为主轴左端没有载荷作用,所以为了方便建模和减少设计变量,只对主轴中间支撑和右端支撑之间的部分进行优化设计。长度固定不变,只优化横截面,因为密度一定,所 以求体积最小转化为求质量最小。 有限元优化分析模型如图3。建立结构优化设计的模型:Min f﹙x﹚ X=〔X1,X2,X3,X4,X5,X6〕=〔A1,A2,A3,A4,A5,A6〕 s.t. σ≤〔σ〕0.020≤A1≤0.0260.035≤A2≤0.0450.035≤A3≤0.0500.035≤A4≤0.0530.035≤A5≤0.058 0.035≤A6≤0.100注:横截面积的单位为m。 其中,f﹙x﹚表示主轴的重量,A1、A2、A3、A4、A5、A6分别代表图3中所表明的变量。优化后的结果与优化前进行比较,如表1。 从表1中可以明确看出,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横截面积,从而减轻主轴的重量(优化后的重量为14.436千克),实现对主轴结构的优化,可以节省材料。但是受到结构方面的限制,A6的值仍为100mm。 3 优化后的主轴动态分析 (1)使用相同的方法对优化后的主轴进行动态分析,得出5阶模态的频率及 表1 优化结果比较 (单位:mm) 表2 优化前后模态分析结果比较 (单位:Hz) 图4 五阶模态的列表显示 图3 优化分析模型 其它信息,如图4。 (2)对原主轴与优化后主轴的模态分析结果比较,如表2。 机床的转速范围为10~1400r/min,都不会发生共振,优化后的主轴在工作过程更远离共振发生的区域,满足要求。 4 结论 通过对机床主轴的动态模型建立并对其进行优化分析,在主轴设计阶段即得出相关结论。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主要是在合理选择数控系统的前提下,然后再对普通车床进行适当的机械改造,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床身的改造,为使改造后的机床有较好的精度保持性,除尽可能地减少电器和机械故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机床零部件的耐磨性,尤其是机床导轨。 (2) 拖板的改造,拖板是数控系统直接控制的对象,所以对其改造尤显重要。这中间最突出一点就是选用滚珠丝杠代替滚动丝杠,提高了传动的灵敏性和降低功率步进电机力矩损失。 (3) 变速箱体的改造,由于采用数控系统控制,所以要对输入和输出轴以及减速齿轮进行设计,从而再对箱体进行改造。 (4) 刀架的改造,采用数控刀架,这样可以用数控系统直接控制,而且刀架体积小,重复定位精度高,安全可靠。 通过对机床的改造并根据要求选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这样改造后的机床就能基本满足现代化的加工要求。 关键字:普通车床数控改造步进电机经济型数控系统数控刀架

一绪论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是从1958年开始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引进了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数控伺服及伺服系统技术后,我国的数控技术才有质的飞跃,应用面逐渐铺开,数控技术产业才逐步形成规模。 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多品种、中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普通机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如果设备全部更新替换,不仅资金投入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原有设备的闲置又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快,应用到数控系统上,它既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又能提高加工精度,所以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进行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优点:(1)改造闲置设备,能发挥机床原有的功能和改造后的新增功能,提高了机床的使用价值,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2)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生产;(3)自动化程度提高、专业性强、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4)降低对工人的操作水平的要求;(5)数控改造费用低、经济性好;(6)数控改造的周期短,可满足生产急需。因此,我们必须走数控改造之路。 普通车床(如C616,C618,CA6140)等是金属切削加工最常用的一类机床。普通机床刀架的纵向和横向进给运动是由主轴回转运动经挂轮传递而来,通过进给箱变速后,由光杠或丝杠带动溜板箱、纵溜箱、横溜板移动。进给参数要靠手工预先调整好,改变参数时要停车进行操作。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和横向进给运动不能联动,切削次序也由人工控制。 对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主要是将纵向和横向进给系统改为用微机控制的、能独立运动的进给伺服系统;刀架改造成为能自动换刀的回转刀架。这样,利用数控装置,车床就可以按预先输入的加工指令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切削次序和刀具都会按程序自动调节和更换,再加上纵向和横向进给联动的功能,数控改装后的车床就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回转零件,并能实现多工序自动车削,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的组成加工原理与工艺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老师: 班级: 学生: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 1.1 任务准备 (4) 1.1.1 机床结构 (4) 1.2 工作原理 (6)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6)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7)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8)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10) 2.1 数控车床概述 (10) 2.1.1数控车床的组 (10)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11) 2.1.3数控系统 (11)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12)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13)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13)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13)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13)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13)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14)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20) 3.1 零件图样分析......................................... (20) 3.2 工艺分析 (21)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21)

3.4 解决排屑问题 (21) 3.5 加工方法 (22)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24) 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24)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24)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6)

绪论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数控折弯 机并加工零件。 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 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数控折弯机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题,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数控机床●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 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就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她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4、1 就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就是技术集成与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高速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在高档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新的机床运动学理论与先进的驱动技术,优化机床结构,采用高性能功能部件,移动部件轻量化,减少运动惯性。在刀具材料与结构的支持下,从单一的刀具切削高速加工,发展到机床加工全面高速化,如数控机床主轴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转发展到几万转、几十万转;快速移动速度从每分钟十几米发展到几十米与超过百米;换刀时间从十几秒下降到10秒、3秒、1秒以下,换刀速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新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09-11(1)班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接受任务日期2012年2月29日完成任务日期2012年4月9日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单位机械工程系 设 计(论文)内容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和设计,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设计(论文)要求 1.论文格式要正确。 2.题目要求:设计题目尽可能选择与生产、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完成一个真实的小型课题或大课题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 3.设计要求学生整个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4.学生在写论文期间至少要和指导老师见面5次以上并且和指导教师随时联系,以便掌握最新论文的书写情况。 论文指导记录 2012年3月1号早上9:30-12:00在教室和XX老师确定题目。2012年3月6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大纲与大纲审核。2012年3月13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格式。 2012年3月20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一次修改。 2012年3月27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二次修改。 2012年4月6日早上9:30-12:30在教室对论文三次修改。 2012年4月9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老师对论文进行总评。 参考资料[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轴承[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3]李晓沛张琳娜赵凤霞. 简明公差标准应用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 [4]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设计实践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 [5][日]刚野修一(著). 杨晓辉白彦华(译) .机械公式应用手册[M].科学出版社 2004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1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毕业论文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一、绪论 (4) 二、数控机床概述 (4) (一)数控机的简介 (4)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5) (三)数控技术的特点 (5) (四)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6) (五)数控机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7) 三、数控机床各部故障分析及维修 (8) (一)数控机床主轴伺服系统故障检查及维修 (8) (二)机床PLC初始故障的诊断 (8) (三)数控设备检测元件故障及维修 (9) (四)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故障及维修 (9) 四、数控机床的保养及维护 (9) (一)数控机床的保养知识 (10) (二)数控机床系统的维护 (11) (三)机械部件的维护 (12) 五、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论文题目:附图:

摘要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繁荣和富强。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则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得巨大效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科技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数控维修技术不仅是保障数控机床正常运行的前提,对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它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同时也表明,数控维修技术是制造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标志。论文主要研究了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及诊断方法,数控机床的保养知识和讲解了数控车床的维修方法与注意的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数控加工在当前制造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他的出现,它的发展将带动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将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此,做好数控设备的维护工作,提高数控设备的维修效率,是现代制造业的—项重要工作本文的特色在于:通过分析数控机床的维修维护,提高了加工效率,最终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关键词: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方法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16CA6150数控车床主轴箱及传动系统系统的设计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老师 课题名称CA6150车床主轴箱设计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数控班

目录 1、概述 2、主运动的方案选择与主运动的设计 3、确定齿轮齿数 4、选择电动机 5、皮带轮的设计计算 6、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的计算 7、主轴调速系统的选择计算 8、主轴刚度的校核 一、概述 主传动系统是用来实现机床主运动的传动系统,它应具有一定的转速(速度)和一定的变速范围,以便采用不同材料的

刀具,加工不同的材料,不同尺寸,不同要求的工件,并能方便的实现运动的开停,变速,换向和制动等。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和主轴部件,它与普通机床的主传动系统相比在结构上比较简单,这是因为变速功能全部或大部分由主轴电动机的无级调速来承担,剩去了复杂的齿轮变速机构,有些只有二级或三级齿轮变速系统用以扩大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范围。 1.1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特点 与普通机床比较,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具有下列特点。 4转速高、功率大。它能使数控机床进行大功率切削和高速切削,实现高效率加工。 5变速范围宽。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有较宽的调速范围,一般Ra>100,以保证加工时能选用合理的切 削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表面 质量。 6主轴变速迅速可靠,数控机床的变速是按照控制指令自动进行的,因此变速机构必须适应自动操作的 要求。由于直流和交流主轴电动机的调速系统日趋 完善,所以不仅能够方便地实现宽范围无级变速, 而且减少了中间传递环节,提高了变速控制的可靠 性。 7主轴组件的耐磨性高,使传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保持性。凡有机械摩擦的部位,如轴承、锥孔等都 有足够的硬度,轴承处还有良好的润滑。 1.2 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①主轴具有一定的转速和足够的转速范围、转速级数, 能够实现运动的开停、变速、换向和制动,以满足 机床的运动要求。 ②主电机具有足够的功率,全部机构和元件具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机床的动力要求。 ③主传动的有关结构,特别是主轴组件要有足够高的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毕业设计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 分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数控08—1班 学号: 080744080104 学生姓名: XXXX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职称: 教研室主任: 审核日期: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 摘要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邮箱釉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数控机床中润滑系统为间歇供油工作方式。因此,润滑系统中的压力采用定期检查方式,即在润滑泵每次工作以后检查。如果出现故障,如漏油、油泵失效、油路堵塞,润滑系统内的压力就会突然下降或升高,此时应立即强制机床停止运行,进行检查,以免事态扩大。油面过低以往习惯的处理方法是将“油面过低”信号与“压力异常”报警信号归为一类,作为紧急停止信号。一旦PMC系统接收到上述信号,机床立即进入紧急停止状态,同时让伺服系统断电。但是,与润滑系统因油路堵塞或漏油现象而造成“压力异常”的情况不同,如果润滑泵油箱内油不够,短时间不至于影响机床的性能,无需立即使机床停止工作。但是,出现此现象后,控制系统应及时显示相应的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添加润滑油。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补充,系统就会控制机床立即进入暂停状态。只有及时补给润滑油后,才允许操作人员运行机床,继续中断的工作。针对“油面过低”信号,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停机,减少辅助加工时间,特别是在加工大型模具的时候。在设计时,我们将“油面过低”信号归为电气控制系统“进给暂停”类信号,采用“提醒——警告——暂停,禁止自动运行”的报警。一旦油箱内油过少,不仅在操作面板上有红色指示灯提示,在屏幕上也同时显示警告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如果该信号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消失,则让机床迅速进入进给暂停状态,此时暂停机床进行任何自动操作。操作人员往油箱内添加足够的润滑油后,只需要按“循环启动”按钮,就可以解除此状态,让机床继续暂停前的加工操作。 该系统采用PLC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按下启动按钮,润滑电动机M立即运行,20S

数控车床主轴系统

模块一对主轴驱动系统的认识 任务一掌握主轴驱动系统各种故障排查方法。 1.主轴驱动系统概述 主轴驱动系统也叫主传动系统,是在系统中完成主运动的动力装置部分。主轴驱动系统通过该传动机构转变成主轴上安装的刀具或工件的切削力矩和切削速度,配合进给运动,加工出理想的零件。它是零件加工的成型运动之一,它的精度对零件的加工精度有较大的影响。 引言 主轴驱动系统控制数控车床的旋转运动,为车床主轴提供驱动功率以及所需的切削力。目前在数控车床中,主轴驱动常使用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已被逐渐淘汰,由于受永磁体的限制,交流同步电动机功率做得很大时,电动机成本太高。因此目前在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中,均采用笼型异步电动机。为了获取良好的主轴特性,设计中采用矢量变频控制的交流主轴电动机,矢量部分分无速度传感器和有速度传感器的两种方式,后者具有更高的速度控制精度,在数控车床中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已经符合控制要求,因此,本设计中采用无速度的矢量变频器。 知识目标: 1、了解主轴驱动系统的控制原理。 2、了解各种故障的产生原因。 能力目标: 1、能够对主轴驱动系统启动故障进行排除和处理。 2、熟练掌握变频器的使用方法。 一、相关知识 1、数控机床对主轴驱动系统的要求 机床的主轴驱动和进给驱动有较大的差别。机床主轴的工作运动通常是旋转运动,不像进给驱动需要丝杠或其它直线运动装置作往复运动。数控机床通常通过主轴的回转与进给轴的进给实现刀具与工件的快速的相对切削运动。在20纪60-70年代,数控机床的主轴一般采用三相感应电动机配上多级齿轮变速箱实现有级变速的驱动方式。随着刀具技术、生产技术、加工工艺以及生产效率的不断发展,上述传统的主轴驱动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现代数控机床对主轴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调速范围宽并实现无极调速 为保证加工时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以获得最佳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特别对于具有自动换刀功能的数控加工中心,为适应各种刀具、工序和各种材料的加工要求,对主轴的调速范围要求更高,要求主轴能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根据数控系统的指令自动实现无级调速,并减少中间传动环节,简化主轴箱。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机床主轴结构优化设计

机床主轴结构优化设计【教学目标】 1.掌握优化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在轴设计上的异同 2.学会分析问题 3.掌握确定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的方法 4.掌握计算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问题 2.掌握确定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的方法【教学难点】 1.掌握确定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以工程实际案例引入课题 【比较】轴的传统设计方法 经验法类比法设计更改繁琐且修改量较大 1、按扭转强度条件初步估算轴的直径

2、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轴的直径 3、按疲劳强度精确校核 4、按静强度条件进行校核 一、数学模型的建立 在设计这根主轴时,有两个重要因素需要考虑。一是主轴的自重;一是主轴伸出端c 点的挠度。 对于普通机床,不要求过高的加工精度,对机床主轴的优化设计,以选取主轴的自重最轻为目标,外伸端的挠度为约束条件。 当主轴的材料选定时,其设计方案由四个设计变量决定。孔径d 、外径D 、跨距l 及外伸端长度a 。由于机床主轴内孔用于通过待加工的棒料,其大小由机床型号决定。不作为设计变量。故设计变量取为 [][]123T T x x x x l da == 机床主轴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为 ()()()2213214f x x x x d πρ=+- 再确定约束条件 ()00 g x y y =-≤ 在外力F 给定的情况下,y 是设计变量x 的函数,其值按下式计算 ()23Fa l a y I π+=

()4464I D d π=- ()() ()23130442640 3Fx x x g x y E x d π+=-≤- 刚度满足条件,强度尚有富裕,因此应力约束条件可不考虑。边界约束条件为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即 min max min max min max l l l D D D a a a ≤≤≤≤≤≤ 将所有的约束函数规格化,主轴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 ()()()()2213223131044221min 32min 42max 53min 14 64/1031/0 1/0 /10 1/0 f x x x x d Fx x x g x y E x d g x x l g x x D g x x D g x x a πρπ=+-+=-≤-=-≤=-≤=-≤=-≤ 二、计算实例。 如图所示的主轴进行优化设计,已知主轴内径d=30mm,外力F=15000N, 许用挠度=0.05mm 。设计变量数n=3, 约束函数个数m=5, 收敛精度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他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任务的分析 (4) 第二章薄壁零件的造型 (5) 第三章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2) 第四章数控加工工艺方案 (13) 4.1 制定工艺方案 (13) 4.2 使用刀、辅具一览表 (13) 4.3 加工工艺 (13) 4.4 加工程序卡片 (13) 第五章数控加工的对刀 (26) 第六章数控仿真加工 (29) 结束语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

绪论 在当今的制造业领域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质量、产品换代的速度、产品设计制造到投放市场的周期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适应这种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缩短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常规机械制造技术与精密检测技术、数控技术等互相结合。从而使机械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合理、其性能和效率越来越高,更新换代频繁。生产类型由大批量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化。这对机械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机械制造技术不断向着高柔性与高自动化高效率的趋势发展。 现代制造业要求产品品种多样化,更新换代加速,从而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中,单件小批量生产一般都采用通用机床加工,当产品改变时,机床与工艺装备均需作相应的变换和调整,而且通用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基本上由人工操作,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一些曲线、曲面轮廓组成的复杂零件,只能借助靠模和仿行机床加工,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 同时在国际上也出现了许多造型、加工的软件。如CAD Pro/e。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简称CAD。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显示出来,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CAD 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画图等重复性劳动,专注于设计本身,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质量。 Pro/E(Pro/Engineer操作软件)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简称PTC)的重要产品。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并作为当今世界机械CAD/CAE/CAM领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是现今最成功的CAD/CAM软件之一。

CA6140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2) 第1章绪论 (3) 1.1 工程背景与意义 (3) 1.2 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3)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4) 1.3.1 CA6140普通卧式车床知识简介 (4) 1.3.2 设计重点 (6) 第2章传动方案设计 (7) 2.1 确定结构方案 (7) 2.2 确定基本参数 (7) 2.3 主运动链转速图的拟定 (8) 2.3.1 传动组和传动副数目得确定 (8) 2.3.2 结构网各种方案的选择 (8) 2.3.3 绘制转速图 (9) 2.4 齿轮齿数的确定 (11) 2.5 绘制传动系统图 (12) 2.6 确定各轴转速 (12) 2.6.1 确定主轴计算转速 (12) 2.6.2 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13) 2.6.3 各齿轮的计算转速 (13) 2.7 验算主轴转速误差 (13) 第3章传动原件设计 (14) 3.1 带传动设计 (14) 3.2 齿轮设计 (15) 3.2.1 齿轮材料选择 (15) 3.2.2 模数计算 (16) 3.2.3 齿轮的几何尺寸 (17) 3.2.4 齿轮的结构设计和布局 (18) 3.3 各轴径的设计 (19) 3.3.1 选材 (19) 3.3.2 轴上零件的定位 (19) 3.3.3 各轴最小直径 (19) 3.3.4 各轴几何尺寸的确定 (20) 3.4 键的设计 (20) 3.5 其他零部件的选取 (21) 第4章结构设计 (22) 第5章传动件的校核 (23) 5.1 齿轮的校核 (23) 5.2 轴承的校核 (25)

基于ANSYS的机床主轴结构优化设计_杜官将

第12期2011年12月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Modular Machine Tool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No.12Dec.2011 文章编号:1001-2265(2011)12-0022-03 收稿日期:2011-05-25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项目(KXJ08024) 作者简介:杜官将(1967—),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工程学院讲师,南京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 (E -mail )gujidu@126.com 。 基于ANSYS 的机床主轴结构优化设计 * 杜官将1,2,李东波 2 (1.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1167;2.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南京210094)摘要:运用APDL 建立机床主轴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 优化设计功能,以主轴的重量为优 化目标,对主轴的支承跨距、外径、悬伸长度和传动件安装位置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轴结构优化后,在保证机床各种性能的前提下,主轴重量得到有效的减小。关键词:机床主轴;优化设计;ANSYS ;APDL 中图分类号:TH16;TG65 文献标识码:A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Machine Tool Spindle Based on ANSYS DU Guan-jiang 1,2 ,LI Dong-bo 2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China ;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China )Abstract :A parameterized FEA model of machine tool spindle was established using APDL in ANSYS.Choosing the weight of spindle as the optimizing target ,its bearings distance and the outer diameter and overhang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spindle and the front bearing and the loc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ts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optimized function integrated in ANSYS ,and analysis on the optimized data was made.The result reveals its weight has significantly reduction in meeting various performance of the machine tool. Key words :machine tool spindle ;optimization design ;ANSYS ;APDL 0问题的提出 机床主轴部件是机床实现旋转运动的执行件, 是机床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它关系到整个机床的使用性能,机床设计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主轴系统设计的优劣。机床主轴一般为多支撑空心阶梯轴,通常采用二支承或三支承,在主轴上安装有传动件,传递动力和运动,在主轴前轴通常装有刀具或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有切削力作用于主轴。因此,机床主轴的优化设计始终是机床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目前为止,关于主轴结构的优 化设计,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不少方法[1] 。于国 平利用惩罚函数法对机床主轴结构进行了优化[2] ,沈浩等利用MATLAB 对机床主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3],裴大明等采用有限元法对主轴进行了优化[4],宋春明等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电主轴结构进行了优化[5] 。上述方法中,有的忽略了主轴轴承的特性,把其 看作刚性支承,有的未考虑主轴上传动件的位置、作用 力对主轴的影响,使建立的主轴模型不够准确,对主轴的优化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普通机床的主轴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主轴传动件位置、作用力及轴承刚度的基础上,利用ANSYS 的APDL 对机床主轴进行参数化建模,利用ANSYS 软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使优化设计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1 ANSYS 优化设计原理与步骤 1.1 ANSYS 的优化设计原理 机床主轴的优化大多以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轴刚度最好或质量最轻为目标,对轴承的支承跨度、轴径、悬伸长度等进行优化。由于主轴部件结构的复杂性及对主轴性能的更高要求,传统的材料力学分析方法已显得无能为力。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它能够精确地对大多数机械结构进行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