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心理及自我调适

挫折心理及自我调适
挫折心理及自我调适

大学生挫折心理及自我调适研究

摘要:挫折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必须经历的十分重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发现,大学生很多心理问题是由于挫折引起的,对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需要,这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内容分为:一.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内涵的认识;二.大学生挫折感的影响因素(包括1.动机强度,2.自我期望值,3.个人抱负水平,4.个人容忍力);

三.大学生挫折的形成原因(包括1.自然环境原因,2.社会环境原因,3.学校环境原因,4.自我认知原因,5.人际交往原因);四、大学生如何自我调适挫折。本文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挫折;原因分析;自我调适

一、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涵义

什么叫挫折?《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解释为:失败、失利。《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包括狭义的挫折和广义的挫折。狭义的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使个人需要不能满足,动机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而广义的挫折除了指需要不能满足,动机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沮丧、痛苦、失意等心理反应外,还包括心理应激、心理压力、心理冲突、丧失等等。这里的挫折就指的是指由应激、压力、冲突、丧失等原因引起的个体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就是挫折心理或挫折感。如一位学习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大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努力,准备报考理想中的大学去读研究生,但在昨考前,一场大病却将他送进医院,使他无法进行盼望已久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打击使痛苦、失望,久久不能平复。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挫折情境,即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

第二,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第三,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因此,大学生需要正确科学的对待挫折。

二、影响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因素

影响挫折感的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动机强度

挫折的产生与否和个体的需要、动机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动机一旦产生之后便引导个体行为指向目标,但动机产生之后可能遭遇到的结果有四种:第一,动机无需特别努力即可达到目标;第二,动机的实现可能受到阻碍或延迟,但最终可以达到目标;第三,当一种动机正在进行之中,忽视会产生一种较强大的动机出现,使个体放弃前一动机而选择后一动机;第四,动机行为受到干挠和障碍,使个体无法达到目标而感到挫折、沮丧、失意。只有第四种情况是挫折。因而,需要越迫切、动机越强烈,受挫后,挫折感越强。

(二)自我期望值

对任何事物的自我期望与现实都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只考虑主观愿望,人为拉大二者之间关系,就会产生挫折感。表现有三种情况:(1)期望值绝对化——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的学生将生活中的不快乐、学业中的失利、失恋等都看作不应当发生的,认为大学生活应当是圆满而理想的,因而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变得束手无策,痛苦不堪。(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使是喜忧参半的事情,看到的只是消极的一面。例如:一次评优失利就认为整个评优体系有问题,从而只看到消极的一面,看不到积极的一面。(3)无限夸大后果——有些人遇到一些小挫折,却把后果想象得非常糟糕、可怕。夸大后果的结果是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绪越陷越恶劣,最后难以自拔。例如:一次考试失利,就对自己全面否定,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无限延伸,学业不佳,不能考研,不能考研就不能有好工作,如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的前途等。

(三)个人抱负水平

一个人是否觉得受到挫折与他自己对成功所定的标准有密切有关。抱负水平是指按一个人对自己所要达到目标规定的标准。规定的标准高,即抱负水平高,规定的标准低,即抱负水平低。报负水平高的人比报负水平低的人易产生挫折感。常遇情况甲乙丙三名同学考试都是80分甲非常满意;乙觉得和自己预料差不多;而丙同学感到失败。丙同学抱负水平最高,乙次之,甲相比较最低。

(四)个人容忍力

个人容忍力是人们遇到挫折时适应能力的差别。个人容忍力不同,人们对挫折感受的程度也不同。有人能忍受严重挫折毫不灰心丧气;有人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会意志消沉;有人能够忍受别人的侮辱,但面对环境的障碍却会焦虑不安、灰心丧气。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对挫折的容忍力受到人的生理条件、健康状况、个性特征、过去挫折的社会经验、个体对挫折的主观判断、对挫折质量的思想准备等因素的影响。

三、大学生挫折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引起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很多,从总体上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生活环境艰苦、所学专业不理想、教学设备条件差、同学关系紧张、考试成绩不佳、家庭和个人的异常事故、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方式的欠妥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风俗习惯的限制等,是引起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客观原因。个人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基础知识的薄弱、体力能力和智力上的不足,思想方法的片面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以及个人的动机冲突等,是引起大学生心理挫折的主观原因。挫折感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自然环境原因

自然因素是指非人力所能及的一切客观因素。例如自然灾害、台风、地震、酷热、洪水、疾病、事故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疾病、家庭遭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等都可以导致挫折。如正当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收到一个极有影响的工作单位的面试通知,设想着美好的前程之时,一场突然其来的大病却使他不能参加面试,从而丧失了应聘的良机而产生的失落感。

(二)社会环境原因

我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时期,既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评价体系、行为模式等方面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客观上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的评价、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心理健康与生理调适

要保持家庭的和谐,则需要预防和处理家庭“生活事件”,以下不利于“生活事件”的处(A) 心理健康的本质是(B) 哪项不是职业倦怠症的特征(A) 将神经症产生归结于形成错误的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是(D) 从未接受过病毒抗体检测的患者,经确诊患有艾滋病往往会出现(D) 在著名的“情绪BC理论”中“,B”代表(D) 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D) 导致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是(A) 发展常模就是()。(A) 林先生作为佼佼者被某知名企业录用,可是他工作没多久,就因为和科室里的同事相处不好,觉得受他们排挤,能力不被领导认可(A) 常见的个体应对方式有六种,其中属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的是(A) 小付与同事发生了一点争执,没讲两句就一把把同事推开。这属于(A) 小金很喜欢过山车等刺激游戏,而小林则非常害怕这类游戏,这说明了(A) 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也就是对情境的评价,属于(B) 哪项不是很好的环境适应性体现方面(A) 小方的问卷得分为50分,可以判断(D) 根据咨询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D) 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和低落为主的精神障碍称为(B) SDS分()级评分。(A) 在测量工具上直接测得的数字,称为(A) 以面部表情、声音和躯体姿势体现的对外在影响的适应性行为,持续时间相对短暂,被称(B) 个体在遇到压力时,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反应属于(B) 个星期之内对付一两件压力事件相对容易,但是长期连续的此类事件就会有难以招架的(A) 我们往往用“四面楚歌”来形容()。(A) 发展常模就是()。(A)

个相信自己身体健康的人为了预防生病所从事的行为活动称为(A) 情绪感觉的外部特征是()。(A) 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称为(D)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A) 以下关于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错的是(A) 某人使用P9心情指数自测表对自己进行了自测,结果为6分,说明(A) 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思考时铃声是刺耳的这说明(A) “以德报怨”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A) “言必信,行必果”,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B)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D) 个体通过发泄、哭泣或其他方法和其他人交流,属于压力应对的(A) 小齐正在逛街,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把她吓一跳,这时她处于()水(B) 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A) 能够集中注意力、自我把握、发挥创造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工作并能取得杰出的成就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则易半途而废这种能力(B) 情绪链调整法的第个步骤是()(B) 蔡卓基教授结合各类研究和中国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六条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D) 抑郁症的自我调整法不包括(A) 任何测量进行多次,其结果不会完全一致是(A) 关于预防性压力管理错误的是()(D) 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并不容易,因为紧迫感会让我们压力更大。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B) 把自己的经历集中在正确的目标上,每天朝着目标迈出一小步,属于压力应对信念建立(A) 情绪调节存在个体差异,其中()不属于(B) 90项症状清单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取级评分制(B) 提供一个定义好的数字序列,由评定者给受评者的行为确定一个数值(等级),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在受到挫折时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挫折心理,常见的方法有: 其一,暗示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人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一切都会过去的”、“事情并不像我相象的那么糟”等等,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其二,放松调节。 大学生还可学习身体放松的方法来调节挫折所引起的紧张不安感。放松调节是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手脚冒汗、腹泻、睡眠等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 放松调节首先要学会体验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注意体验其感觉;然后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 呼吸调节也是放松调节的一种。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

其三,想象调节。 受挫心理调节能力并非要等到受挫后再来培养,而是在平时就要训练。想象调节法即是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想象调节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学会有效的放松;其次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紧张的等级由低到高排列出来,制成等级表;然后依据等级表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想象脱敏训练。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 (一) 单选题: 1. 心情不好时,到外边走走,感觉心理舒畅多了,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D) 情景性 2. 易激惹,沉不住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就火冒三丈,甚至唇枪舌剑,拳脚相加是()的主要表现 (C) 火暴脾气 3.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带来() (D) 失落感 4. 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包括()、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需要。 (B) 本能需要 5. 以下哪种不是强迫观念的表现形式() (C) 强迫行为 6. 完美主义者的表现是() (C) 对他人要求严格,挑剔,不留情面 7. 强迫观念指的是() (C) 头脑中反复出现,但又难以摆脱的固定观念 8. ()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 (B) 森田疗法 9. “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说明() (B) 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问题是互为因果 10. “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处境”,这种看法是(? )的观点。 (B) 认知心理学 11. 《道德经》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只说,孟子有“养心莫善于寡欲”,这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B) 乐观自足 12. 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面貌的是() (B) 政治体制

13. “心理”一词有三种理解,一是过程心理,二是活动心理,三是() (A) 综合心理 14. 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 ) (A) 完美主义者 15.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诗句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是() (C) 道德感 16. 体力节律的特点不包括() (C) 情绪高涨 17. ()者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 (A) 自傲 18. 19世纪()对18世纪末开始流行的催眠术和催眠现象作了研究,并把它当作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B) 沃尔普 19. 个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 (B) 性格 20. 替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升华和补偿 (C) 升华和补偿 21. “顺其自然”也是森田疗法的疗法原则之一,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原则是() (D) 为所当为 22. 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圈子主要是() (C) 单位 23. “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说明了人格的() (D) 独特性 24. 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 (A) 德育 25. 小蒋是人事局的一个普通科员,可是他对外总称自己是处长,这属于()的心理反应 (B) 表同 26. ()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体验 (C) 恐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好资料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快乐生活-----健康心理各位同学:提到心快乐生活》。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如:学习、生活等方面,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心理与学习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心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即智力正常,情呢?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智力正常也称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智力商数但也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2情绪健康情绪健康指情绪稳定,能控制情绪,能保持良好的心境。中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主要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使自身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能在适当时间、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

同学马上大发雷霆不小心把同学书碰掉在地例,更多精品文档. 好资料学习-----不一个同学经常在教室里动不动就大声的发出噢……的声音,. 管同学在不在写作业.意志健全3有毅力,自觉性高;意志 坚韧,意志健全指做事目的明确合理,心理承受力强,有 较强的抗挫力,自制力好,不放纵任性。就摔门而,就掉眼泪; 被老师家长批评一句,例考试一旦没考好去等。行为协调 4.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 协调,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 情按部就班,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行为反应与刺激 的程度和性质相配。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 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 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人际关系良好,乐于交往5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 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知之明,二是在交往中保 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知己的朋友;不卑不亢;三是能客 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 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在学校与人为 善,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为能与老师、. 团结互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剂良方>> 一个“不说话”的女生例:<<. .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6这里的适应包括社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试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当今的社会里,压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师的压力与比过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 通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的学习,我明确了当前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现状及职业压力带给教师的影响;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从何而来;掌握了教师职业压力的有关理论。并从中受益,并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进人性化管理等,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教师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如学校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发扬民主,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教师后顾之忧;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领导要善于鼓励教师。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三,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第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第二,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而且导致人的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试一试情绪调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第三,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

(完整word版)大学生心理挫折与应对

一、什么是心理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需要无法满足、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诸如紧张、焦虑、沮丧、困惑、愤懑,甚至迁移、攻击等都是心理受挫时常见的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要素: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两者密切关联。挫折情境是引发挫折感受的条件,挫折感受是受挫折者心理需求不能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同样的(挫折)情境,由于不同的人的需求不同、心理承受力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不同。如同样考上一所普通大学的甲、乙两个学生,甲的抱负远大,立志考重点大学,而现在只考上了普通大学,对甲学生来说就会产生挫折感。而乙学生,他的抱负本来就不大,现在考上了大学已经很满足,甚至还有些喜出望外,对他来说不但没有挫折感,反而还有较强的成就感。所以,挫折也叫心理挫折,心理挫折的产生,不取决于挫折情境,而是取决于个体的内在心理感受。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处在青年中期,这时期的学生生理已经成熟。生理的成熟,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但涉世不深,经验不足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显得幼稚,行为容易冲动。羽毛初丰,使大学生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期待;不谙人世,使大学生对前进路上的曲折坎坷估计不足。需求的多样性与心理的脆弱性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容易受伤的群体。 二、大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来加以概括。 (一)客观因素 客观原因通常是指个人意志和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因素,如学生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出身,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左右教师考试考什么内容等。客观因素可能引发心理挫折,但不是心理挫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如同样是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学生,有些学生因自己的家庭贫困而产生挫折感,有些学生则能坦然接受,并因此而自强不息,终有所成。所以,心理挫折产生的关键不在客观因素,而在主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挫折产生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心理因素,包括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当以及个体的心理需求不当等。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当会产生心理挫折问题前面已作描述,这里不再累赘。心理需求不当导致的心理挫折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自我估计不当,抱负水平过高。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规定的标准。一个人是否受挫折,与个体能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确定恰当的成功标准有关。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抱负自然高,成功的可能性就低,挫折就容易产生。相反,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缩手缩脚,抱负水平过低,就算事情成功了,也可能会产生挫折感。 2、动机冲突。大学生的需求很多,而且都渴望得到满足,于是便产生了多种动机。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动机往往是相互冲突的,非此则彼,不可能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时就常常会产生挫折感。如大学生既想做学生干部,又不想影响自己的专业学习,两者之间,若不能平衡,冲突便会产生,长期以往,也会引发挫折感。 3、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需要。学生正确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但往往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学生内心可以接受,正常情况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不大,可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有些挫折往往是由于学生不合理、不切合实际的需要造成的,如攀比、高消费、绝对平均等,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调适,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挫折后常出现的行为反应 人要生存和发展,就一定有需求,但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人的需求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挫折产生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完整题库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误的是(c) (A) 期望值不要太高 (B) 有选择 (C) 单向 (D) 平等 2. 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d )。 (A) 焦虑 (B) 恐惧 (C) 情感恐惧 (D) 情感脆弱 3. 下列何种感情障碍易伴发明显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尿频等症状(c) (A) 情感淡漠 (B) 情绪低落 (C) 焦虑 (D) 情感脆弱 4. “天才在于勤奋”说明(a) (A) 非智力因素很重要 (B) 智力因素很重要 (C) 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样重要 (D) 天才是天生的 [分值:1.0] 5. 以下(b)人格类型的人不容易引起挫折感 (A) 心胸狭窄 (B) 乐观 (C) 急躁 (D) 偏颇 6. 1958年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医学界有关单位协作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什么疗法?(c) (A) 实践心理疗法 (B) 快速心理疗法 (C) 悟践心理疗法 (D) 稳定心理疗法 7. "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 精神分析 (B) 行为主义 (C) 认知 (D) 人本主义 8. 构成挫折的因素是(a)

挫折源和挫折感 (B) 情绪和心态好坏 (C) 人际关系是否广泛 (D) 婚姻家庭是否和谐 9. 个体由于经常重复或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成为需要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称为(b) (A) 习性 (B) 习惯 (C) 个性 (D) 惯性 10. 挫折锻炼的实质是获得(d),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A) 信息 (B) 感受 (C) 锻炼 (D) 挫折经验 11.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格的(d) (A) 稳定性 (B) 综合性 (C) 复杂性 (D) 独特性 12. 完美主义者的表现是(c) (A) 做事缺少恒心 (B) 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 (C) 对他人要求严格,挑剔,不留情面 (D) 遇到这些失意时,觉得一切都不如人意 13. 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d) (A) 恐怖症 (B) 一般性焦虑障碍 (C) 抑郁症 (D) 强迫症 14.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人际关系是(a) (A) 父母 (B) 同学 (C) 师生 (D) 同事 15. 抑郁症通常指的是情绪障碍,是一种以(b)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A) 强迫观念 (B) 心境低落 (C) 焦虑 (D) 神经衰弱

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与心理健康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多数心理变态者都在情绪上有困扰,因此,情绪的调适与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 一、正常情绪的功能 在正常的情绪下,情绪反应符合下列几个条件:第一,它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该原因并为当事者本人所觉知。第二,情绪反应的强度,应和引起它的情境相称。第三,当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反应会视情况而逐渐平复。 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论是积极的(愉快的)还是消极的(不愉快的),都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 (一)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使得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 (二)愉快的情绪还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据说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在年轻时由于工作紧张,神经失调,身体虚弱,久治无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做了详细检查,没有开药方,只留下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仔细琢磨,觉得有道理。从此以后,他经常抽空去看滑稽戏、马戏和喜剧等,并在紧张的研究工作之后,到野外和海边度假,调剂生活情趣,以保持经常的心境愉快,结果活了76岁,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有人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长寿老人平时都非常愉快,并且长期生活在一个家庭关系亲密,感情融洽,

精神上没有压力的环境中。 (三)达观快乐的积极情绪还能使别人更喜欢接近自己,从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杰·列文甚至认为:“会不会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 对周围环境适应的尺度。”此种说法虽不免有些夸张,但真诚的笑,确能感染别人,消除隔阂。来了陌生的客人,相视一笑,即可握手言欢;打扰伤害了别人,歉然一笑,便能得到谅解;遇到异国朋友,投之一笑,彼此的心就通了。一个面孔阴郁,从来不笑的人,很难说心理是健康的。无怪乎莎士比亚说:“如果你一天之中没有笑一笑,那你这一天就算是白活了。” (四)焦虑、忧愁、恐惧、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只要适当(符合前边讲的三个条件),也是正常而有益的。个体在适度的焦虑情绪之下,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张力增加,思考能力亢进,反应速度加快,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人们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革命者要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这说明忧愁也有好的一面。过分的恐惧,固然反常,但对一切都不知惧怕,也是不正常的。适度的惧怕,可使人们小心警觉,避免危险,预防失败。恐惧使个体进人紧张激动状态,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呼吸、心跳、脉搏加快加强,血压、血糖和血中含氧量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把大量营养输向大脑和肌肉组织,血小板较平时增加很多,因之血液较易凝固,而消化器官的活动将会减低,甚至完全停止,这种应激反应的作用,使身体有较多的能量来应付当前的危险。人在发怒时也有类似反应,面对敌人的挑衅,革命战士义愤填膺,“天兵怒气冲霄汉,横扫千军如卷席”。对这种积极的怒,不但不要遏制,相反还要激发。对坏人坏事就是要敢怒、敢言、敢斗争。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一锥子扎不出血来是不好的。 二、不良情绪的危害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最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的含义 古往今来,人人都希望健康。因为健康总是与家庭的幸福、学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曾这样描述:人生有两大意愿,一是家庭幸福,二是事业有成。如果家庭幸福为10分,事业有成为100分,那么健康就是0前面的那个“1”,可见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途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本章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文档资料

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 基金项目]本文系滨州学院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科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 BZXYRW20050)7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复杂。面对着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过高期望,每名大学生都经历着学业的加重、人际关系的障碍、升学就业的困惑、青春期的烦恼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极其严重地影响到了其健康成长。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焦虑的成因,及时予以调整,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调适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大学生心理焦虑综合症的成因分析 焦虑是一种在困难、挫折、打击面前出现的,包括自尊心 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意外事件的打击、失败感和愧疚感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焦急、郁闷、忧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 大学生心理焦虑是指受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或意外事件的打击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痛苦和愤懑,甚至会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精神崩溃、一蹶不起,逐渐郁积为焦虑综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1.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入学后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面对新的集体、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有些学生茫然无措,产生失落感、压抑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 2.由于自我认知失调而产生的郁闷焦虑。有些学生在中学 时多是学业上的成功者,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为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对自我的认识往往高于实际或别人的评价,由此产生自傲心理,表现为清高自傲,或盛气凌人,或过分地争强好胜。当这些学生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时,强烈的自尊与失落相冲突,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消极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表现为胆小退缩或自我封闭。 3.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而产生的学习焦虑。面对着社会、家 庭、学校和自身的过高期望,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有的同学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出现了学习焦虑。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理解力减弱,记忆力明显下降;晚上难以入眠,大脑昏昏沉沉;整天心慌意乱,茶饭不思,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下滑、精神上焦虑不安等。 4.由于难以协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社交焦虑。人际关系已 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问题,由于大学生身处异地,更渴望交往。但如何与来自天南海北,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修养和个性各异的同学交往,有的学生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冲动、急躁、嫉妒、猜疑、社交恐怖等现象,随之出现难以排解的焦虑感、压抑感、孤独感。 5.由于交友心理困惑而产生的情感焦虑。青春期的情绪和 情感不稳定,使大学生渴望被爱和被异性关注的情感难以遏制,他们找异性伴侣,谈情说爱几乎成为时尚。但在现实中,他们往往对爱情的本质理解不深,加之影视、网络等对性爱的过度渲染以及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个别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和对待爱情与友情、爱情与学习的关系。诱发出的心理冲突导致情感焦虑,一旦失控,就会以病态的、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

中学生心理健康演讲稿

有病则医善莫大焉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有病则医,善莫大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乃至学校及家庭的高度重视,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也越来越扩大,这充分说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样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意向品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成绩的稳步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健康的心理是每一个人一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甚至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事业等。 同学们要问既然心理健康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健康心理呢?顾名思义,心理即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它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健康心理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发展要求去

进行思维,去培养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排除一切杂念,消除不良干扰,摈弃侥幸幻想,克服幼稚,走向成熟,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学校,都程度不同地未能给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社会某些丑恶现象和不和谐的因素,就业难而引起的不利方面如读书无用,家庭教育方面的偏颇,如家长只关心和重视孩子的吃、穿、用度、不注意,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品格和道德品格,家庭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如打骂、责罚,学校教育的苍白无力和脱离实际等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侵蚀、侵害、影响着中学生的稚嫩心灵,加之中学生因知识不足,阅历不深,辨别是非,区分善恶,分辨真假的能力差,极容易机械模仿,盲目效法。致使部分中学生产生了畸形心理和离奇的行为,如缺乏理想,胸无大志,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好吃懒做,感情脆弱,不承压力,自私冷酷,唯我独尊,漠视他人,不合人情,有意封闭自己,不愿畅开胸怀,说话不负责任,做事荒唐滑稽,如此等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制约着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综合起来这些不健康心理大致有如下具体种类: 1、排他心理: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见了谁都觉得不顺眼,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只盯人家的短处,甚至人家做的正确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阳光心情 河间市曙光小学教师崔香梅 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在现代信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健康概念及健康标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解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健康概念和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曾几何时,我们一直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从事教师工作的骄傲;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作为赞美教师人格最经典的语言。然而在赞美教师的职业伟大和人格魅力的时候,我们更应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事业是教育人的事业,教育要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而培养人才的教育者更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提供全面素质的今天,我们教师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提高。 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合乎某种社会水准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个体必须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有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适,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教师,才能正常日常工作,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高素质的学生。目前,社会各界对教师期望是惯性的,认为教师就该比一般人心理适应能力调节能力要强,可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长期的超负荷运作正在吞噬他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以课程改革为内容,转变教师观念为重点,培养教学科研能力使每个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表现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是大家得到共同发展,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例如: 以自我为中心;性情孤僻,自我封闭;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讨好行为,功利主义;个性张扬,无拘无束;还有些人性格比较小器,对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或者因为自身的生活习惯,对任何人都过于挑剔,对同学的生活习惯都过分要求;或者性格比较高傲,看不起被自己差的人;或者性格过分的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屑于与同学的交往,缺少集体观念。 二)现在提取其中几个我认为主要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性情孤僻,自我封闭。有些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关心周围的同学,冷眼看世界,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对班里的事情表现的很冷淡,对任何事情不发表意见,也不表示赞同。 调适方法: 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若发现周围存在有这种心态的人,同学们首先应该理解他的性格,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若果能了解该同学产生这种性格的原因则可以对症下药;如果不知道原因,他周围的同学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与之相处,经常陪同他/她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到校外走走,分散他的注意力,引领他更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而拥有这种心态的本人也应该意识到这种心理的害处,积极地改正。 第二: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有些人经常在待人处事时很容易偏激,对他人言行敏感、多疑与不信任,猜疑是大学生之间进行交往的大敌。有些人因为他人的长处、成绩会有偏见而产生嫉妒的心理,会心怀不满,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和采取不道德行为;有些人会因为别人的家庭情况比自己好进而产生嫉妒,在生活上处处针锋相对,不能与同学和平相处。调适方法: 从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本人来看,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其实是一种自己不具有那种优秀的能力的自卑的体现。所以,他本人必须首先不断地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努力达到那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练习答案(一)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练习(1)答案共 181题 2013.3.23 固镇县城关八小碧云天 一、单选题 1、当人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 A、补偿 B、分离 C、幻想 D、升华 答案:(C) 2、气质类型为( )的人,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较低,所以容易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产生心理障碍或心身疾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或胃溃疡等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答案:(D) 3、这位来访者的问题可能是() A、强迫症 B、神经衰弱 C、抑郁症 D、社交恐怖 答案:(D) 4、咨询者对来访者说:“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这是使用的哪种咨询技巧?() A、顺着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夸张下去,得出矛盾结论 B、帮助来访者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C、顺应来访者的思路,接纳包容来访者 D、对来访者提出一些直接的指示 答案:(A) 5、文中的“我”是什么性格的人?() A、外向 B、内向 C、型性格 D、型性格 答案:(C) 6、文中主人公情绪的转变得益于认知的改变,他使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A、惯性思维 B、逆向思维 C、定势思维 D、惰性思维 答案:(B)

7、根据上面的案例,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认知可以影响改变情绪 B、现代人就应该向蜗牛一样生活,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 C、适当的放松对维护身心健康并不是必需的 D、工作、生活应更看重过程,不必太在意结果 答案:(A) 8、第二只狐狸使用的是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A、合理化 B、投射 C、退行 D、幻想 答案:(A) 9、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心理防御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体的压力,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 B、心理防御机制全都是起消极作用的 C、经常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个体形成自卑、退缩的性格 D、未雨绸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 答案:(B) 10、从应对挫折的角度来讲,这些狐狸表现出的应对方法不包括() A、冷漠 B、敌对 C、自责 D、偏执 答案:(B) 11、该求助者的问题最可能属于()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障碍 答案:(C) 12、该女士的情绪问题主要有() A、焦虑 B、烦躁 C、抑郁 D、敌对 答案:(A) 13、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性别因素 B、性格因素 C、婚恋因素 D、爱情因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很高兴在这里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话题,感谢你们给予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 年7 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 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 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 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

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 1名。她痛苦地说: “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们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代写市场营销论文在探寻人生价值过程中崇尚“自我”,主张“自我选择”、“自我成才”、“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人格独立。在贡献和索取之间,在义与利的价值选择上,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务实”。表现在择业上便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的发挥和较高的物质待遇,寻找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把过去那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老三到”变为“到外资企业去,到国外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 。“新三到”实现不了,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让大学毕业生懂得如何去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用健康的心态去求职择业。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作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大学生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不要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善待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逐步克服缺点。以社会需求标准来衡量自己,把个人客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统一起来,注重以个人服从社会。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不能把就业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的择业观,即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在择业问题上,价值观不同,择业态度和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和务实化,影响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物质待遇,出现不顾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倾向。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 己的未来,因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 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

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4】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单项选择题】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A. 诊断 B. 咨询 C. 治疗 D. 特点【答案】D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 A. 现实原则 B. 道德原则 C. 快乐原则 D. 社会原则【答案】C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A. 防御机制 B. 动机冲突 C. 性的冲突 D. 克制能力【答案】C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 防御机制 B. 本能动力 C. 心理异常 D. 快乐原则【答案】A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 B. 力比多的驱动 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 潜意识的结构【答案】C 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 本能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 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 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答案】A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答案】A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 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 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 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答案】C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 A. 抑郁状态 B. 感染后虚弱状态 C. 睡眠障碍 D. 精神运动性抑制【答案】A 11. 无对象性的知觉是: A. 幻觉 B. 错觉 C. 妄想 D. 谵妄【答案】A 12. 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A. 内感性不适 B. 非真实感 C. 内脏性幻觉 D. 被洞悉感【答案】C 13. 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 真性幻觉 B. 假性幻觉 C. 主观幻觉 D. 脑内幻觉【答案】B 14. 思维鸣响属于: A. 思维障碍 B. 注意障碍 C. 情感障碍 D. 感知障碍【答案】D 15. 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 思维奔逸 B. 思维散漫 C. 被洞悉感 D. 妄想心境【答案】A 16. 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 思维迟缓 B. 思维云集 C. 被洞悉感 D. 妄想心境【答案】A 17. 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 A. 破裂性思维 B. 强迫观念 C. 强制性思维 D. 超价观念【答案】C 18. 把与自己本无关系的事情认为有关,这种临床表现最可能出现于: A. 被害妄想 B. 钟情妄想 C. 关系妄想 D. 夸大妄想【答案】C 19. 有嫉妒妄想的人可表现为: A. 坚信配偶不忠 B. 见到他人强于自己而生气 C. 痴迷某种观念 D. 想象他人强于自己而生气【答案】A 20. 如果出现注意范围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这可能是: A. 注意减弱 B. 自知力不完整 C. 注意狭窄 D. 内心被披露感【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