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试剂滴定液标准溶液配制

常用试剂滴定液标准溶液配制
常用试剂滴定液标准溶液配制

常用试剂滴定液标准溶液配制

一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常用试剂、滴定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重量、容量、仪器分析等各种溶液配制的操作。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

下列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及制品的制备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第二分册

三提要

本规程第一部分规定了常用试剂配制方法,第二部分规定了常用滴定液配制方法,第三部分规定了常用标准溶液及标准系列配制方法。

1、常用试剂配制方法见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及制品的制备

2、常用滴定液配制方法见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2.1、常用滴定液配制的验证要求:

采取双人进行相互验证,每人提供四份滴定结果,每人四平

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 r R95(4)]的相对值0.15%,两人共八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 r R95(,8)]的相对值0.18%。取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在运算过程中保留五位有效数字,浓度值报出取四位有效数字。

3、常用标准溶液稀释及配制方法

3.1、单标准溶液的稀释

对于购入的有证标准物质(溶液)在稀释前,首先确认该标准溶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不得使用超过有效期标准溶液),应将被稀释标准溶液从冷藏箱取出和稀释用的二次交换去离子水在标准试剂间放置4小时(20℃)与室温相同后再进行稀释。稀释用容量瓶和单标线大肚吸管必须经过计量检定/校准合格,使用干燥单标线大肚吸管吸取少量标准溶液清洗单标线大肚吸管内壁三次后,准确吸取标准溶液放人容量瓶中定量加入酸或碱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每次稀释标准溶液稀释倍数不得超过100倍,母液体积取量不得小于 1.0mL,小浓度的标准溶液采取多级稀释的方式。

标准溶液稀释的方式:

号名称

母液浓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1 铅

1

mg/mL

0.1

mg/mL

10%硝酸

吸取1 mg/mL铅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H2O

吸取0.1 mg/mL铅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2 铜

1

mg/mL

0.1

mg/mL

5%硝酸

吸取1 mg/mL铜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铜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3 锌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锌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锌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4 钴

1

mg/mL

0.1

mg/mL

5%硝酸

吸取1 mg/mL钴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钴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5 镍

1

mg/mL

0.1

mg/mL

5%硝酸

吸取1 mg/mL镍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镍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6 锰

1

mg/mL

0.1

mg/mL

10%硝酸

吸取1 mg/mL锰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锰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7 钛 1 0.1 10%硫酸吸取1 mg/mL钛标准溶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mg/mL mg/mL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硫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硫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8 铁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铁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8 铁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铁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9 钾 1 0.1 H2O 吸取1 mg/mL钾标准溶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mg/mL mg/mL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钾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10 钙

1

mg/mL

0.1

mg/mL

5%盐酸

吸取1 mg/mL钙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钙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11 镁

1

mg/mL

0.1

mg/mL

5%盐酸

吸取1 mg/mL镁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吸取0.1 mg/mL镁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12 钠

1

mg/mL

0.1

mg/mL

H2O

吸取1 mg/mL钠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储存于聚

乙烯瓶中。

13 锂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锂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14 铍 1 0.1 10%硝酸吸取1 mg/mL铍标准溶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mg/mL mg/mL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15 硼

1

mg/mL

0.1

mg/mL

H2O

吸取1 mg/mL硼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16 铝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铝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17 硅

0.5

mg/mL

0.05

mg/mL

1%碳酸

吸取0.5mg/mL硅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g(GR)

浓盐酸,用二次去离子水

稀释至刻度。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18 磷

1

mg/mL

0.1

mg/mL

H2O

吸取1 mg/mL磷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19 钪

1

mg/mL

0.1

mg/mL

10%硫酸

吸取1 mg/mL钪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硫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20 钒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铝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21 镓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镓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22 锗

1

mg/mL

0.1

mg/mL

H2O

吸取1 mg/mL锗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23 砷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砷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10%盐酸

吸取0.1 mg/mL砷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24 硒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硒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10%盐酸

吸取0.1 mg/mL硒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25 锶

1

mg/mL

0.1

mg/mL

H2O

吸取1 mg/mL锶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H2O

吸取0.1 mg/mL锶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26 铌

1

mg/mL

0.1

mg/mL

5%氢氟

吸取1 mg/mL铌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聚乙烯容量瓶中,加入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4.5mL(GR)浓氢氟酸,

用二次去离子水稀释至

刻度,储存于聚乙烯瓶

中。

27 钼

1

mg/mL

0.1

mg/mL

5%硫酸

吸取1 mg/mL钼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硫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mg/

mL

0.01

mg/mL

0.5%硫

吸取1 mg/mL钼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28 铷

1

mg/mL

0.1

mg/mL

10%硝酸

吸取1 mg/mL铷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0.1

mg/mL

0.01

mg/mL

1%硝酸

吸取0.1 mg/mL铷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29 银

1

mg/mL

0.1

mg/mL

5%硝酸

吸取1 mg/mL银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贮

存棕色瓶中。

0.1

mg/mL

0.01

mg/mL

5%硝酸

吸取0.1 mg/mL银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贮

存棕色瓶中。

30 镉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镉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10%盐酸

吸取0.1 mg/mL镉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1 铟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铟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2 锡

0.5

mg/mL

0.05

mg/mL

20%盐酸

吸取0.5 mg/mL锡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8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33 锑

0.5

mg/mL

0.05

mg/mL

10%盐酸

吸取0.5 mg/mL锑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0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4 镧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镧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1%盐酸

吸取0.1 mg/mL镧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35 铈

1

mg/mL

0.1

mg/mL

10%硝酸

吸取1 mg/mL铈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1%硝酸

吸取0.1 mg/mL铈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6 钨

1

mg/mL

0.1

mg/mL

2%氢氧

化钠

吸取1 mg/mL钨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聚乙烯容量瓶中,加入2g

(GR)氢氧化钠,用二

次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2%氢氧

化钠

吸取0.1 mg/mL钨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聚乙烯容量瓶中,加入2g

(GR)氢氧化钠,用二

次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7 铂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铂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10%盐酸

吸取0.1 mg/mL铂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38 金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金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mg/

mL

0.01

mg/mL

10%盐酸

吸取0.1 mg/mL金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40 汞

1

mg/mL

0.1

mg/mL

5%硝酸

吸取1 mg/mL汞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5%硝酸

吸取0.1 mg/mL汞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4.5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41 钯

1

mg/mL

0.1

mg/mL

10%硝酸

吸取1 mg/mL钯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1 %硝酸

吸取0.1 mg/mL钯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号名称

(mg/mL

)

稀释后浓

(mg/mL)

介质制备方法

水稀释至刻度。

42 鉍

1

mg/mL

0.1

mg/mL

10%硝酸

吸取1 mg/mL鉍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硝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0.1

mg/mL

0.01

mg/mL

1 %硝酸

吸取0.1 mg/mL鉍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

43 铬

1

mg/mL

0.1

mg/mL

10%盐酸

吸取1 mg/mL铬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容量瓶中,加入9mL

(GR)浓盐酸,用二次

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44 钽

1

mg/mL

0.1

mg/mL

20%氢氟

吸取1 mg/mL钽标准溶

液10.0mL,移人100mL

聚乙烯容量瓶中,加入

实验室常用溶液及试剂配制(重新排版)

实验室常用溶液及试剂配制 一、实验室常用溶液、试剂的配制-------------------------------------------------------1 表一普通酸碱溶液的配制 表二常用酸碱指示剂配制 表三混合酸碱指示剂配制 表四容量分析基准物质的干燥 表五缓冲溶液的配制 1、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 2、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钾缓冲溶液 3、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钾缓冲溶液 4、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5、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 6、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 7、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 8、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二、实验室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标定-----------------------------------------------4 1、硝酸银(C AgNO3=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2、碘(C I2=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3、硫代硫酸钠(C Na2S2O3=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4、高氯酸(C HClO4=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5、盐酸(C HCl=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 EDTA =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7、高锰酸钾(C K2MnO4=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8、氢氧化钠(C NaOH=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三、常见物质的实验室试验方法 ----------------------------------------------------------6 1、柠檬酸(C6H8O7·H2O) 2、钙含量测定(磷酸氢钙CaHP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H2O、钙粉等) 3、氟(Fˉ)含量的测定 4、磷(P)的测定 5、硫酸铜(CuSO4·5H2O) 6、硫酸锌(ZnSO4·H2O) 7、硫酸亚铁(FeSO4·H2O) 8、砷 9、硫酸镁(MgSO4) 四、维生素检测--------------------------------------------------------------------------------8 1、甜菜碱盐酸盐 2、氯化胆碱

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543.06:54—41 GB601—88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Chemicalreagent Preparationsofstandardvolumetriesolution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备准确浓度之溶液,应用于滴定法测定化学试剂的主体含量及杂质含量,也可供其他的化学产品标准选用。 2引用标准 GB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 GB9725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3一般规定 3.1本标准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GB6682中三级水的标 准。 3.2本标准中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3.3工作中所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3.4本标准中标定时所用的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制备标准溶液是 所用的试剂为分析纯以上试剂。 3.5本标准中所制备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均指20c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 温度有差异,应只能附录A(补充件)补正。 3.6“标定”或“比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两人各作4 平行,每人4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两人测定结果的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最终取两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3.7本标准中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 的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2%,最终以标定结果为准。 3.8制备的标准溶液与规定浓度之差不得超出规定浓度的+—5%。。 3.9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标准溶液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 除外,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3.10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c之间进行滴定。 3.11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 得超过两个月。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使用市售盐酸(密度为1.19g/ml,约含37%HCL)配制盐酸标准溶液,选用优基纯盐酸先以水配制成HCL(1+1),再以水稀释成所需浓度。 例如配制c(HCL)=0.10mol/L溶液,则需要吸取18mlHCL(1+1)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这样配制的标准溶液必须进行标定。标定HCL溶液最常用的是无水碳酸钠和硼酸两种方法。 (1.)无水碳酸钠法标定。选用碳酸钠作基准物质,其优点是容易制得纯品,价格低廉,缺点是摩尔质量较小,易吸水。以甲基橙、甲基红或甲基橙——靛蓝二磺酸钠作指示剂,用HCL溶液滴定Na2CO3溶液,其化学反应式为: Na2CO3 +2HCL = 2NCL + H2O + CO2↑ 用此进行标定时应当注意: 1.)Na2CO3有强烈的吸水性,使用前必须在高温炉270——3000C加热约1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2.)计量点时PH值为3.9突跃范围PH值为5.0——5.3,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选用甲基橙-靛蓝二磺酸钠作指示剂其变色点接近于计量点,终点更敏锐。 3.)选用甲基红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应煮沸溶液2-3min,以消除CO2的影响。 (2)硼砂法标定。硼砂吸水性小,易制得纯品,摩尔质量大,是标定酸溶液较好的基准物质。硼砂在水中重结晶两次(结晶析出的温度在500C以下)可得到合乎要求的硼砂。由于硼砂含有结晶水。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小于39%时会明显风化形成水合物。所以,用作标定的硼砂应保存在相对湿度为60%左右的恒温中。用HCL滴定硼砂的计量点的产物为很弱的硼砂K a=5.7ⅹ10-10,PH=5.1.因此甲基红是适宜的指示剂,其滴定反应式为: B4O72-+2H++5H2O =4H3BO3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方法,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易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CO3,NaOH中常含有少量硫酸盐、氯化物和硅酸盐等,因此配制NaOH标准溶液只能用标定法。 不含CO32-的碱标准溶液通常有两种方法配制。一是称取一份NaOH置于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入一份H2O,搅拌溶解,配制NaOH(1+1)溶液,在这种浓碱溶液中,Na2CO3的溶解都很小,待Na2CO3沉淀完全,吸取上层澄清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二是利用Ca(OH)2或BaCL2来沉淀溶液中的CO32-使之转化为Ca2CO3或BaCO3,由于Ca(OH)2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相当的小。因此过量的Ca(OH)2将和Ca2CO3一起沉淀下来。若用BaCL2,则过量的BaCL2可加入少许Na2SO4使之与BaCO3一起沉淀,这样待完全沉淀后吸取上清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如果碱标准溶液中含有少许碳酸盐并无妨碍时,则可用简易的方法配制。称取较多的国体氢氧化钠,例如配制1L0.1mol/LNaOH溶液,可称取5——6g固体NaOH置于烧杯中,以水迅速洗涤2——3次,每次用少量水,倾去洗涤液,留下固体NaOH,再用水溶解,稀至1L用这种方法可以洗涤在固体NaOH表面上的大部分碳酸盐。 配制不含CO32-的碱标准溶液的用水均应预先除去其中的CO2,一般将水煮沸数分

常用实验试剂配制

1DEPC水(1‰) 1000ml 水 1ml DEPC 根据需要确定要配的体积,泡实验器具的DEPC水静止4小时后备用,泡24小时。配液体的DEPC水37℃过夜,送至高压,然后配相关溶液。 20.1M tris(ph 7.5) 12.114g tris 1000ml DEPC水 用HCL调ph至7.5,高压备用。 3 4%PFA的配制(ph 7.0)40g PFA 1000ml 0.1m tris(DEPC水配制高压) 将溶液持续加热至60℃左右,搅拌之至完全溶解,注意温度不要超过65℃,否则PFA降解失效。 30.2% 甘油/0.1M tris 20ml 甘油 980ml 0.1Mtris 4 20XSSC Nacl 175.3g (ph 7.0)柠檬酸钠88.2g DEPC水1000ml 分别稀释至2XSSC和0.2XSSC备用 5 HEPES 溶液HEPES 23.8g (ph6.8-8.0)DEPC H2O 100ml 6 50X Denhaldt′s 液 聚蔗糖(Ficoll 400)0.2g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pyrrolidone) 0.2g 牛血清蛋白(BSA)0.2g DEPC 水20ml 7 预杂交buffer Deinoized formanmid 5ml 20X SSC 1.5ml 1M HEPES 0.5ml 50X Denhanldt′s液1ml 龟精DNA 0.6ml(4ug/ul) DEPC水 1.4ml 龟精DNA 要先95℃10-15min加热变性,随即冰浴。杂交buffer分装后-20℃保存。 8Washing buffer (ph7.5) maleic acid 5.8g NACL 4.4g Tween(吐温) 1.5ml 定容至500ml溶质浓度最后分别为0.1M maleic acid 0.15M nacl 0.3% Tween 9Maleic acid buffer (ph7.5) Maleic acid 5.8g Nacl 4.4g 定容至500ml 溶质的浓度最后分别为0.1M maleic acid 0.15M nacl 10Detection buffer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1、锂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6.1078g无水氯化锂或7.9202g硫酸锂,溶于少量水中,移人 1000m1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锂。 (2)称取5.3228g碳酸锂,加水约150ml,缓慢加入盐酸(10%)至溶解完全,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后移人1000mI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锂。 2、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2.5421g氯化钠(预先在400一450℃灼烧至恒量,无爆裂声,冷却至室温后使用)或2.3051g无水碳酸钠.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钠。 3、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9068g氯化钾(预允在400一500℃灼烧至恒量,无爆裂声,冷却至室温后使用),于300ml锥形瓶中,溶于少量水后,移人l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I含有lmg钾。 4、铷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4148g氯化铷(在110℃烘干过)或1.5620g硫酸铷,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1合有1mg铷。 5、铯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26675g氯化铯(在110℃烘干过)或1.40886g硫酸铯,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1合有1mg铯。 6、铜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铜,加入20ml硝酸(1十1),低温加热溶解并蒸发至近干,再加入10m1硫酸(1十1),小心继续蒸发至冒白姻,冷却后加水浸取,待盐类全部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铜。 (2)称取3.9281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少量水中,滴入几滴硫酸(1十1),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铜。 7、银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银于300mI烧杯中,加入25ml硝酸(1十1),加热溶解完全后,继续加热煮拂以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lmg银。 (2)称取1.5748g硝酸银,溶于100ml水中,移入10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lmg银。 8、金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0.1000g纯金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I王水,加热至完全溶解,加入 1m1氯化钠溶液(10%),于水浴上蒸干,加入盐酸继续蒸干,重复两次,再加入10m1盐酸溶解残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刘度,摇勺。此溶液1ml含有0.1mg金。 9、铍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铍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毫升盐酸(1十1)或硫酸(1十1),缓缓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勺。溶液盐酸或硫酸酸度保持约1—2%。此溶液lml含有1mg铍。

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训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掌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掌握酚酞指示剂的滴定终点的判断。 二、方法原理 NaOH有很强的吸水性和吸收空气中的CO2,因而,市售NaOH中常含有Na2CO3。 反应方程式:2NaOH + CO2→Na2CO3+ H2O 由于碳酸钠的存在,对指示剂的使用影响较大,应设法除去。 除去Na2CO3最通常的方法是将NaOH先配成饱和溶液(约52%,W/W),由于Na2CO3在饱和NaOH溶液中几乎不溶解,会慢慢沉淀出来,因此,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不含Na2CO3的NaOH溶液。待Na2CO3沉淀后,可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可。此外,用来配制NaOH溶液的蒸馏水,也应加热煮沸放冷,除去其中的CO2。 标定碱溶液的基准物质很多,常用的有草酸(H2C2O4?2H2O)、苯甲酸(C6H5COOH)和邻苯二甲酸氢钾(C6H4COOHCOOK)等。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氢钾,滴定反应如下: C6H4COOHCOOK + NaOH →C6H4COONaCOOK + H2O 计量点时由于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弱碱性,应采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碱式滴定管(50ml)、容量瓶、锥形瓶、分析天平、台秤。 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氢氧化钠固体(A.R)、10g/L酚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适量乙醇中,再稀释至100mL。 四、操作步骤 1.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小烧杯在台秤上称取120g固体NaOH,加100mL水,振摇使之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注入聚乙烯塑料瓶中,密闭,放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准确吸取上述溶液的上层清液5.6mL到1000毫升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摇匀,贴上标签。 2.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将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于105-110℃烘至恒重,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000克,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无CO2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要求做三个平行样品。

标准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一、1N、0.5N、0.1N硫酸标准溶液 1、配制 1N硫酸标准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28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 0.5N硫酸标准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14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 0.1N硫酸标准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28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 2、标定 1)标定方法 1N硫酸标准溶液 吸取25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0.5N硫酸标准溶液 吸取10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0.1N硫酸标准溶液 吸取25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

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2)计算 N=N1*V1/V 式中:V1-碳酸钠基准液用量 ml N1-碳酸钠基准液当量浓度 V-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用量 ml 二、10%、25% 10%硫酸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60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25%硫酸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160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 2、标定 1)标定方法 10%硫酸溶液 吸取配制好的10%的硫酸溶液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3D 甲基红指示剂,用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滴至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应在10.85ml以上,方可达到10%浓度) 25%硫酸溶液 吸取配制好的25%的硫酸溶液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3D 甲基红指示剂,用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滴至由红色变为橙

原子吸收标准溶液的配制

原子吸收常用的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点击次数:1081 发布时间:2012-5-17 标准溶液的配备方法 钙元素符号-Ca 相对原子量 -40.08 仪器操作条件 波长 422.7nm 狭缝 0.4nm 灯电流 3.0毫安 燃烧器高度 8毫米 空气压力 0.3兆帕 乙炔压力 0.09兆帕 空气流量 7.0升/分 乙炔流量 1.5升/分 火焰类型氧化性兰色焰 钙Ca 标准溶液的配置 钙标准溶液浓度1000微克/毫升 称取经灼烧后的高纯氧化钙1.3992克,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盐酸20毫升,低温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刻度,摇匀。此溶液1毫升=1000微克Ca。 或购置国家标准GBW(E)080261 1000微克/毫升Ca(基体5%盐酸) 标准系列与线性工作范围 配置每毫升含钙0.0, 1.0, 2.0,3.0,4.0,5.0微克2%盐酸溶液和0.2%氯化锶溶液。 钙标准使用液:吸取1毫升=1000微克钙标准溶液10.0毫升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2毫升盐酸,用去离子水定容刻度,摇匀。此溶液1毫升=100微克钙。 氯化锶应为GR试剂 在仪器推荐条件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0-5.0微克/毫升。 特征浓度 在仪器推荐条件下,钙的特征浓度约为:0.080微克/毫升(1%吸收)。 浓度为2微克/毫升的钙标准溶液,通常可获得0.110左右的吸光度值。 其他分析线

波长(nm) 狭缝(nm) 特征浓度之比 422.7 0.4 1.0 239.9 0.4 120 干扰及分析提示 据文献报道,在空气-乙炔焰中,铝、Be、硅、钛、钒、锆、磷酸盐、硫酸盐都会干扰钙的测定。将0.1-1%的镧或锶加进样品和标准中,能抑制上述干扰。硫酸、磷酸干扰钙的测定,测定时,样品和标准中酸的浓度应该一致,同样一份样品,酸的浓度不同所测吸光度值也不相同。要严格控制水和试剂空白,仪器喷雾系统注意防止沾污。钙有轻微的电离干扰。 试验表明,钙的吸光度与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燃烧器的高度有关。在开始分析以前,应用该得标准溶液调节吸光度到最大,然后进行分析。 标准溶液的配备方法 镉元素符号-Cd 相对原子量—112.4仪器操作条件 波长228.8 nm 狭缝0.4 nm 灯电流 3.0毫安 燃烧器高度 6.5毫米 空气压力0.3兆帕 乙炔压力0.09兆帕 空气流量7.0升/分 乙炔流量 1.5升/分 火焰类型氧化性蓝色焰 镉 标准溶液的配置 镉标准溶液浓度1000微克/毫升 称取高纯镉(99.9%)0.1000克,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10毫升盐酸,在低温电热板上加热溶解。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刻度,摇匀。此溶液1毫升=1000微克镉。或购置国家标准GBW 08612 1000微克/毫升镉 (基体1%硝酸) 标准系列与线性工作范围 配置每毫升含镉0.0,0.2,0.4,0.6,0.8,1.0微克2%盐酸溶液。

常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常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1

2一般规定 本标准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GB6682中三级水的标准。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工作中所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本标准中标定时所用的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制备标准溶液是所用的试剂为分析纯以上试剂。 本标准中所制备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均指20c 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只能附录A(补充件)补正。 “标定”或“比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两人各作4平行,每人4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两人测定结果的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最终取两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本标准中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的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2%,最终以标定结果为准。

制备的标准溶液与规定浓度之差不得超出规定浓度的+—5%。。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 标准溶液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除外,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c之间进行滴定。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 3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定 4.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使用期:2个月) c(NaOH) = 1 mol/L c(NaOH) =0.5 mol/L c(NaOH) =0.1 mol/L 4.1.1 配制 称取1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吸下述规定体积的上层清夜,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c(NaOH) ,mol/L 氢氧化钠饱和溶

实验常用试剂、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常用试剂、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1、1M Tris-HCl□组份浓度1 M Tris-HCl (pH7.4,7.6,8.0)□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 称量121.1gTris置于1L烧杯中。 2. 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 按下表量加入浓盐酸调节所需要的pH值。 pH值浓HCl 7.4 约70mL 7.6 约60mL 8.0 约42mL 4. 将溶解定容至1L。 5. 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 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很大,温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0.03个单位。 2、1.5 M Tris-HCl□组份浓度1.5 M Tris-HCl (pH8.8)□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取181.7gTris置于1L烧杯中。 2. 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 用浓盐酸调pH值至8.8。 4. 将溶液定容至1L。 5. 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温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0.03个单位。 3、10×TE Buffer□组份浓度100 mM Tris-HCl,10 mM EDTA (pH 7.4,7.6,8.0)□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 量取下列溶液,置于1L烧杯中。 1 M Tris-HCl Buffer(pH7.4,7.6,8.0)100mL 500 mM EDTA(pH8.0)20mL 2. 向烧杯中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均匀混合。 3. 将溶液定至1L后,高温高压灭菌。 4. 室温保存。 4、3 M 醋酸钠□组份浓度3 M 醋酸钠 (pH5.2)□配制量100mL □配置方法1. 称取40.8gNaOAc?3H2O置于100~200mL烧杯中,加入约40mL的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2. 加入冰乙酸调节pH值至5.2。 3. 加入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00mL。 4. 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5、PBS Buffer□组份浓度137 mM NaCl,2.7mM KCl,10 mM Na2HPO4,2 mM KH2PO4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 称量下列试剂,置于1L烧杯中。 NaCl 8 g KCl 0.2g Na2HPO4 1.42 g KH2PO4 0.27g 2. 向烧杯中加入约800 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 滴加HCl将pH值调节至7.4,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L。 4. 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上述PBS Buffer中无二价阳离子,如需要,可在配方中补充1mM CaCl2和0.5 mM MgCl2。 6、10 M醋酸铵□组份浓度10 M醋酸铵 □配制量100mL □配置方法1. 称量77.1g醋酸铵置于100~2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的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2.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00mL。 3.使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 4.密封瓶口于室温保存。 注意:醋酸铵受热易分解,所以不能高温高压灭菌。 7、Tris- HCl平衡苯酚□配置方法 1. 使用原料:大多数市售液化苯酚是清亮无色的,无需重蒸馏便可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但有些液化苯酚呈粉红色或黄色,应避免使用。同时也应避免使用结晶苯酚,结晶苯酚必须在160℃对其进行重蒸馏除去诸如醌等氧化产物,这些氧化产物可引起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或导致RNA和DNA的交联等。因此,苯酚的质量对DNA、RNA的提取极为重要,我们推荐使用高质量的苯酚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 2. 操作注意:苯酚腐蚀性极强,并可引起严重灼伤,操作时应戴手套及防护镜等。所有操作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与苯酚接触过的皮肤部位应用大量水清洗,并用肥皂和水洗涤,忌用乙醇。 3. 苯酚平衡:因为在酸性pH条件下DNA分配于有机相,因此使用苯酚前必须对苯酚进行平衡使其pH值达到7.8以上,苯酚平衡操作方法如下: ①液化苯酚应贮存于-20℃,此时的苯酚呈现结晶状态。从冰柜中取出的苯酚首先在室温下放置使其达到室温,然后在68℃水浴中使苯酚充分溶解。 ②加入羟基喹啉(8-Quinolinol)至终浓度0.1%。该化合物是一种还原剂、RNA酶的不完全抑制剂及金属离子的弱螯合剂,同时因其呈黄色。有助于方便识别有机相。 ③加入等体积的1M Tris-HCl(pH8.0),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分钟,静置使其充分分层后,除去上层水相。 ④重复操作步骤③。 ⑤加入等体积的0.1M Tris-HCl(pH8.0),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分钟,静置使其充分分层后,除去上层水相。 ⑥重复操作步骤⑤,稍微残留部分上层水相。 ⑦使用pH试纸确认有机相的pH值大于7.8。 ⑧将苯酚置于棕色玻璃瓶中4℃避光保存。 8、苯酚/氯仿/异戊醇□配置方法 1. 说明:从核酸样品中除去蛋白质时常常使用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氯仿可使蛋白(25 :24 :1)质变性并有助于液相与有机相的分离,而异戊醇则有助于消除抽提过程中出现的气泡。 2. 配置方法:将Tris-HCl平衡苯酚与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均匀混合后,移入棕色玻璃瓶中4℃保存。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氧化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预先在100℃灼烧2h并冷至室温的二氧化硅(99.99%)置于铂坩埚中,加5g无水碳酸钠,盖上坩埚盖并稍留缝隙,置于1000℃高温炉中熔融5-10min,取出,冷却。置于盛有300ml 沸水聚四氟乙烯烧杯中,低温加热浸出熔块至溶液清亮,用热水洗出坩埚及盖,冷却运载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mg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移取50.00ml二氧化硅标准贮存溶液,置于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μg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铁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预先在110℃烘2小时的三氧化二铁(99.99%),置于烧杯中,用少许水湿润,加入40ml盐酸(1+1),低温加热溶解至溶液清亮,冷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mg三氧化二铁。 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移取50.00ml三氧化二铁标准贮存溶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μg三氧化二铁。 氧化铝标准溶液:称取0.5293g金属铝(99.99%)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20ml水、10~15ml氢氧化钾溶液(40%),低温溶解,以盐酸(1+1)中和至沉淀出现,并过量20ml,加热煮沸1~2min至溶液清亮,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mg氧化铝。 二氧化钛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预先在1000℃灼烧1小时的二氧化钛(光谱纯),置于铂坩埚中,加入5~8g焦硫酸钾熔融,熔融物用200ml 硫酸(1+9)加热溶解,溶液冷至室外温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5+95)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μg二氧化钛。 二氧化钛标准溶液:称取50.00ml二氧化钛标准贮存溶液,置于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μg二氧化钛。 氧化钙标准溶液:称取0.8923g预先在110℃烘1小时的碳酸钙(基准试剂)置于4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盖上表面皿,沿杯嘴慢慢加入盐酸(1+1),加热溶解并煮沸冷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0.5mg氧化钙。当取样量为1.7848g时溶液含氧化钙1mg/ml。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是滴定分析中进行定量计算的依据之一。不论采用何种滴定方法,都离不开标准溶液。因此,正确地配制标准溶液,确定其准确浓度,妥善地贮存标准溶液,都关系到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直接配制法 用分析天平准确地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于适量水后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或基准试剂,它也是用来确定某一溶液准确浓度的标准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试剂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一般要求其纯度在%以上,所含的杂质应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 (2)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若含有结晶水(如硼砂Na 2B 4 O 7 ?10H2O),其结晶水的数目也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3)试剂应该稳定。例如,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不易被空气氧化,加热干燥时不易分解等。 (4)试剂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这样可以减少称量误差。常用的基准物质 有纯金属和某些纯化合物,如Cu, Zn, Al, Fe和K 2Cr 2 O 7 ,Na 2 CO 3 , MgO , K BrO 3 等,它们的含量一般在%以上,甚至可达% 。 应注意,有些高纯试剂和光谱纯试剂虽然纯度很高,但只能说明其中杂质含量很低。由于可能含有组成不定的水分和气体杂质,使其组成与化学式不一定准确相符,致使主要成分的含量可能达不到%,这时就不能用作基准物质。一些常用的基准物质及其应用范围列于表中。

表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1、配制: 称取1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按下表用量,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2、标定: 按下表的规定量,称取于105℃~110℃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量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10g/L),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同时做空白试验。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NaOH)],按式(1)计算: c(NaOH)= m×1000 (V1?V2)×M (1) 式中: m—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单位为克(g); V 1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2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KHC 8H 4 O 4 )=204.22] 二、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1、配制: 按下表规定量,量取盐酸,注入1000mL水中,摇匀。 2、标定 按下表规定量,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量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加盖具钠石灰管的橡胶塞,冷却,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HCl],按式(2)计算: c(HCl)= m×1000 (V1?V2)×M (2) 式中: m—无水碳酸钠质量,单位为克(g); V 1 —盐酸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2 —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实验常用试剂,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常用试剂、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Ampicillin(氨卡青霉素)100mg/ml □组份浓度100mg/ml Ampicillin □配制量50mL □配置方法 1.称量5g Ampicillin置于50mL离心管中。 2.加入40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mL。 3.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 4.小份分装(1mL/份)后,-20℃保存。 Kan(卡那霉素)50mg/ml □组分浓度50mg/ml卡那霉素 □配制量50mL □配制方法 1.称取2.5g卡那霉素置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 2.加入40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之后定容至50mL。 3.用0.22μm 滤膜过滤除菌。 4.小份分装(1mL/份)后,-20℃保存。 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24 mg/ml □组份浓度24mg/L IPTG □配制量50mL □配置方法 1.称量1.2gIPTG置于50mL离心管中。

2.加入40mL 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mL。 3.用0.22μm 滤膜过滤除菌。 4.小份分装(1mL/份)后,-20℃保存。 X- Gal 20mg/m □组份浓度20mg/L X-Gal □配制量50mL □配置方法 1.称取1gX-Gal置于50mL离心管中。 2.加入40mL DMF(二甲基甲酰胺),充分混合溶解, 定容至50mL。 3.小份分装(1mL/份)后,-20℃避光保存。 LB培养基 □组份浓度1%(W/V)Tryptone,0.5%(W/V)Yeast Extract,1%(W/V)NaCl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 1.称量下列试剂,置于1L烧杯中 Tryptone(胰化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酵母提取物)5g NaCl(氯化钠)10g 2.加入约800mL 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滴加5N NaOH(约0.2mL),调节pH值至7.2-7.3。

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1.1配制 称取110 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人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按表1的规定,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 000MI,摇匀。 表1 1.2 标定 按表 2 的规定称取于 105℃--110℃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10 g/L),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 s。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NaOH)],数值以摩尔每升(mol/ L)表示,按式(1)计算: m×1000 c(NaOH)= ------------- ( V1-V2)M 式中 :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9); V1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 一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一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HC8H4O4)= 204.22 】 2、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2.1配制 按表3的规定量取硫酸,缓缓注人1 000 mL水中,冷却,摇匀。 表3 2.2标定 按表4的规定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溶于50m l.水中,加5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或滴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 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紫色(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4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1/2H2SO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 m×1000 c(1/2H2SO4)= ------------- ( V1-V2)M 式中: 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 V1—硫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常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543.06:54 —41 GB 601—2002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Chemical reagent Preparations of standard volumetrie solutions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备准确浓度之溶液,应用于滴定法测定化学试剂的主体含量及杂质含量,也可供其他的化学产品标准选用。 2引用标准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GB 9725 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3一般规定 本标准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GB6682中三级水的标准。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工作中所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本标准中标定时所用的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制备标准溶液是所用的试剂为分析纯以上试剂。 本标准中所制备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均指20c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只能附录A(补充件)补正。 “标定”或“比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两人各作4平行,每人4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两人测定结果的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最终取两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本标准中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的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2%,最终以标定结果为准。 制备的标准溶液与规定浓度之差不得超出规定浓度的+—5%。。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 标准溶液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除外,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c之间进行滴定。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 4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定 4.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使用期:2个月) c(NaOH) = 1 mol/L c(NaOH) =0.5 mol/L c(NaOH) =0.1 mol/L 4.1.1 配制

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修订:段海报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EDTAD的配制 EDTA标准溶液,通常用EDTA二钠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制。EDTA二钠盐含有两个结晶水(Na2H2Y·2H2O),在常温度下约为含0.3%的吸附水,在80℃干燥可去吸附水,在104-14℃干燥可失去结晶水,的无水EDTA二钠盐(Na2H2Y),以上统称EDTA。Na2H2Y分子量为336.25,EDTA配制时,通常是经过标定,因此,可直接称量配制。不同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可按下表进行,称取EDTA(含水),溶于5L热水中,冷却后,用脱脂棉过滤,最后稀释至60L,混匀,放置1-3天后,进行标定。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对应表 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配制60L时需要的量(g)摩尔浓度 (mol) 0.09808 2196.0 0.01 201.6 2、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采测元素的基准物质进行。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光谱纯金属锌作

为标定的基准。以金属锌做基准物质时,金属表面的氧化层,要用干净的剪刀刮干净,或用3M盐酸洗净,再以二次水,乙醚或丙酮洗净,在100℃烘干5min。 金属锌原子质量=65.38 锌标液的配制 将金属锌粒(99.99%以上),先用1%的硝酸浸泡除去表面上的氧化膜至光亮,然后用水冲洗三次,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在105℃烘干。(不宜过久,以免又产生氧化膜,保存于磨口瓶中)。 配制0.09808M锌标准溶液 称取12.825g的锌粒于500ml的烧杯中,加水150ml,然后分数次加入120ml(1+1)硝酸,在电热板上低温加热溶解,并彻底赶出NO2,将体积浓缩到150ml,使溶液呈无色透明。取下来冷却,移入2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Zn标准溶液的配制对应表 Zn标液的浓度(mol) 所需金属锌 的质量 理论消耗硝酸(1+1)的量 (ml) 0.09808 12.825 120.0 0.01 1.308 12.24 按照下表的取样量,移取锌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约80ml,加入溴酚绿指示剂(0.1%)2滴,加氨水(1+1)至溶液刚好呈蓝色,加PH=5.5的HAc-NaAc溶液15ml,二

中学生物实验中常用试剂的配制及作

用 1.碘液 配制:取2g碘化钾,溶解在5ml蒸馏水中,再加1g碘,待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300ml。 溶液在光亮处容易变成紫色,必须保存在暗色玻璃瓶里。 作用:用来测定淀粉,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色的复合物。 2.xx试剂 配制:斐林试剂(Fehling'ssolution)是德国化学家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发明的。斐林试剂斐林试剂A和斐林试剂B配制而成的。斐林试剂A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溶液,斐林试剂B是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5g/mL的溶液。临用时斐林试剂A与斐林试剂B等量混合。 作用:鉴定还原性糖:C6H12O6、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水浴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如用于鉴定组织液中是否有还原性糖、糖尿病人尿成分分析、酶专一性探索等。 3.xx尿糖定性试剂 配制:173克柠檬酸钠和100克无水碳酸钠溶解于800毫升水中。再取 17.3克结晶硫酸铜溶解在100毫升水中,慢慢将此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最后用水稀释到1升,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作用:鉴定还原性糖,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使用原理同斐林试剂,都是二价铜离子与醛基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沉淀,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4.双缩脲试剂

配制:双缩脲试剂(biuret reagent)是由双缩脲试剂A(NaOH)和双缩脲试剂B(CuSO 4)两种试剂组成。双缩脲试剂A的成分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水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成分是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1 g/mL的水溶液。 作用:鉴定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应。也可用于鉴定多肽。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向2mL蛋白质溶液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荡摇匀,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然后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振荡摇匀后观察现象。 具体方法是先将双缩脲试剂A加入组织样液,振荡均匀(必须营造碱性环境),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荡均匀。如果组织里含有蛋白质,那么会看到溶液变成紫色。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皆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络合成紫红色的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5.xxⅢ染液 配制:苏丹Ⅲ或苏丹Ⅳ干粉0.1g;95%酒精10 ml;过滤后再加入10 ml甘油。或者取 0.1克苏丹Ⅲ,溶于20毫升95%酒精中,即成0.5%苏丹Ⅲ染液。 作用:鉴定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6.xxxx染色剂 配制:配制质量分数为1%健那绿染液:将0.5g健那绿溶解于50mL生理盐水中,加温到30-40摄氏度,使其充分溶解。 作用:专一性用于线粒体染色的活细胞染料。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7.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配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