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初级西方经济学作业3

19秋初级西方经济学作业3

第九章至第十二章

一、单选题

1.总需求曲线是一条(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B、净出口)

3.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D、与横轴垂

直的线)

4.公式I+G+X>S+T+M说明(C、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5.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

6.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7.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B、中央银行)

8.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公开市场业务)

9.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一般指的是(C 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10.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一般指的是(C 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11.在四部门经济里,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C、I+G+X=S=T=M)

1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间是(B、2013年)

13.反映经济增长的最基本指标是(B、国内生产总值)

14.提出创新理论最早的经济学家是(D、熊彼特)

15.经济周期阶段可分为(A、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

16.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是(A、乘数原理)

二、多选题

1.总供给的构成包括(CDE)C 居民的储蓄 D 政府的税收E进口

2.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ADE)A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D 减少税收 E 增加转移支付

3. 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ABC )。A.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4. 汇率的种类有(AB)A 固定汇率B浮动汇率

5.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的对策有(ABDE)

三、判断题

1.当其它因素不变时,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

2.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3.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4.政府购买支出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助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5.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

6.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7.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

8.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

9.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相同的概念。(×)

10.乘数与加速原理的互为因果,互为前提,造成了国民经济由繁荣、衰退、萧条到复苏的

周期性波动。(√)

四、名词解释

1.答: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答: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3.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4.答:公债是政府为解决账户透支的问题而采取的借债。政府可向社会的企业、事业机构及个人借债,向中央银行借债,也可向国外借债。所以,可以将公债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举借的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的债务。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

5.答: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6.答: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量的措施。

7.答: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经济开放度=进口/GDP×100%。

8.答: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具体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9.答:经济增长:指一国在生产能力的增加,或者实际产出水平的增加。

10.答:加速原理指关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同投资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它是分析经济波动的基本工具,用来说明经济周期中的投资变动比消费品产量的变动要大得多的原因。

五、简答题

1.简述总供给的种类及其特点

答:由于在不同时期内价格水平对总供给影响不同,所以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未充分就业时的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1)未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在图形上平行于横轴,这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

(2)短期总供给曲线或叫正常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

(3)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

2.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答: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是当代各国政府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之一。

(1)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2)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3)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4)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3.简述影响经济开放程度的因素

答: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增多,以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导致全球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明显加快;另一方面,文化因素,取代以往的意识形态成为影响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近十余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冲突往往带有宗教、文化和民族的色彩。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反弹,出现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和原教旨主义复兴。某些发达国家也出现“保卫文化纯洁性”的要求。这种社会文化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与局部紧张的特征。

4.简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异同

答: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生产能力的增加,或者实际产出水平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而言之,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六、论述题

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谈谈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经济运行的。

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市场在农村经济的许多领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力量进行调节。财政政策适度提高赤字率;更大规模减税,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我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时,政府既担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又担负着为克服小农经济制度缺陷而进行有效安排的重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具体包括:

第一,提供公共基础服务。包括农村大型水利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教育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农村医疗保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服务,社会保障和安全服务等。

第二,支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包括加大支持家电、机动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其直接刺激消费的作用,对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都应提升,以解除居民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扩大消费。

第三,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尽快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在资源配置中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的宗旨,根据市场提供的产品信息、价格信息等灵活组织产、供、销活动,由市场决定人、关系,为行业内经济体提供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开拓国外市场,占领国内市场;鼓励并扶持农民建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优化农村组织结构。组织农村经济产供销一条龙,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力量组织统一、有序的、解放农产品大市场; 让农民流动起来,这是引导农村人、财、物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第四,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计划。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涉及面广、时间周期长,需要政府制定周密的中长期行动计划。可以利用解决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让农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起来,使其变成农民增收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