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组长:高倩组员:陶研妍赵康婷潘栖夙黄梦瑶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目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应运

而生的新课题,在其发展当中由于诸多原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我们急需探索出一条能够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以推进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念;管理;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

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倡导课程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通过活动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

合实践能力,并促进其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新课改要求下应运而生的课

程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实施过程中

所取得的一些成效有:

(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收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性强、实践程度高。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综合实践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高了学科学习的能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管理、校长素质、教师素质、学校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本文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为依托,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标签: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1.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整个的教育事业也渐渐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良好发展机遇,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2)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趋势。我国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必然。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可以使音乐教育成为一种普及的教育,为国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起了重要作用。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便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段话充分说明,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当然,这里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博采众长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2.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逐渐发展,但步伐非常缓慢,存在很多问题,是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应该思考的。我校是艺术特色学校,音乐器具资源相对丰富,其他一些普通中小学则不同,学校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学校教师大多都是身兼多职,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学生的音乐教材更是少得可怜。下面将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想进行梳理分析。 (1)教学观念方面。应试教育以学生文化课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这样一来,使得音乐教育的不受重视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学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教师甚至用“副科”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很多学校由于课时繁多,不重视音乐课,音乐课的教师在很多时候显得很被动,我在泾龙某小学实习期间,发现往往到了音乐课的时候,那些主课老师就会把音乐课占掉,甚至有很多家长和教师觉得学习音乐就是不务正业,没有前途。

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西藏区则是更为典型农牧业模式的经济区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40%,并有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牧区,解决好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的发展问题,对于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就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1996年的全国首次农业普查,掌握了大量科学、可靠、可贵的基本数据,搞清了“三农”的基本情况。本文根据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对西藏区农村经济的现状特征、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一、发展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到1996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38.53亿元,实现增加值2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和3.4倍,农牧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为西藏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农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然十分明显,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仍高达40.6%,由此可见,近二十年来,西藏区农牧业生产形势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农牧业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大,基础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2、农牧业生产攀上新台阶,第一产业的产出快速提高。随着农牧区“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是种植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在“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带动下,全区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199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89.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1千公顷,粮食和油料总产分别达到了77.72万吨和3.51万吨。种植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投入的增大和农业科技的综合应用,截止到1996年,全区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了71.4%,机耕面积达7.9%,机播面积、化肥施用面积、农药施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13.9%、68.4%和45.7%,使耕地的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效率得以极大的发挥。1996年,粮食平均单产达4051.13公斤/公顷,油料单产达1916.91公斤/公顷,分别比1978年增长61.7%和1.2倍。从 而使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其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高达49.9%。二是畜牧业生产成绩显著。西藏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生产是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1996年,畜牧业从业人员38.31万人,牲畜年末存栏达2283.41万头只,出栏(牛、羊、猪)399.98万头只。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畜牧业产出也在不断增加,1996年,牲畜(牛、羊、猪)出栏率达17.9%,比1978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肉、奶的产量达到了11.54万吨和16.6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4倍和77.9%。畜牧业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成为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据测算,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畜牧业占47.8%,农牧民纯收入中畜牧业占19.6%。三是林业生产稳步发展。西藏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在全国均处于前列。1996年,林业从业人员1004人,创造林业总产值超过了八千万元,实现增加值0.61亿元,成为农业经济中的又一重要产业。四是渔业生产开始起步。近几年来,以城市郊区为主要生产基地的渔业生产突飞猛进,极大地繁荣了城市市场供应。 3、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1996年,西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75元,比1978年增长4.6倍,而且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1996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69.17辆、缝纫机41.67架、收音机和收录机69.58台,而且摩托车、电视机、照相机和洗衣机等现代耐用品也已走进农村普通百姓的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视机已超过10台,这在二十年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目前,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活质量正在逐步得以改善,消费结构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牧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已由1985年的269.60元提高到1996年的733.02元,增长1.7倍,且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食品消费下降3.1个百分点,衣着和日用品等其他非食品消费分别上升了1.1和2.0个百分点,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冯小兵 2012115148 城环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学习和工作经历,从教育学的角度上审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结果能不能实现我国的所确定的教育目的?能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寻找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形成的过程,提出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传统中,虽然没有科学教育(专指自然科学教育)的提法,但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始终存在着。我们都是从中小学中走出来的,我们的中小学与以前以私塾为形式、以四书五经为内容的传统教育大有不同,传统教育我们知道没有自然科学,只有人文科学。中小学现行教学计划和大纲所规定的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环境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课程,都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渠道。科学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科技素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外的做法相比,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明显存在着质量差、效益低、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不受重视、教育的不公平(城乡、区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缺乏融合、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学校管理者的极端功利等问题,原因在于完全将教育的目的曲解,或者完全相悖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现将存在的问题陈列如下: 一、对科学教育的内涵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科学教育目标 1.中小学的教育者对科学教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自然科学的层面上,缺乏对其深层次的认识。所谓科学教育顾名思义是指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教育。这里所说的科学素养并不是单指自然科学,它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更强调的是一种统筹、协调的方法。然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者完全将其理解为单一的自然科学教育,所以他们强调的标准答案,强调的是题海战术,他们强调的是权威。在权威这方面向上看齐,在九十年代末,刮起了一股黄冈热,都向黄冈中学的教育看齐,买资料、买书只要是黄冈中学出版的或者是黄冈中学的老师出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拥而上,但是只是形式而已,在根本上仍是老的一套。这样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家庭的经济负担等问题。然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却没有任何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主要表现为: 一、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乡先后历经过多次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县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时,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地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二、水源受到污染,人居饮水质量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经济发展所迫,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一些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排污管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水源受到污染。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规模不够,散养多,粪便随意排放,加之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导致农村居民饮水不仅出现量的短缺,而且引发质的下降。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随意丢弃不降解垃圾,随雨水深入地下,地下环境日益恶化,10米以内水质水垢较多,严重影响群众健康。 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全县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县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县完全制中学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行政村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县城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

较为严重。 四、垃圾随意堆放,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较多,房屋周边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个别试点村虽修建了垃圾中转站,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污染。厕所多以旱厕为主,就地挖坑,夏季蚊蝇到处乱飞,很不卫生。部分村庄养殖大棚建设在村子中间,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房屋建筑传统,居住质量整体不高。除城区建筑住房有统一规定和质量标准要求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房屋建筑都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根据宅基地朝向和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兴建,布局较乱。抗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美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待提高。 六、村民出行不便,村内巷道硬化率低。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道路修建不归一个部门修建,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普遍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断头路较多,衔接性差。自然村村硬化率较低,部分自然村村内巷道没有硬化。一到雨季,泥泞的道路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

农村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农村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贵州省平塘县米寅小学:刘国立 农村学校安全管理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基于农村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学校各种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笔者在反思多年来学校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出一些优化措施,以供读者磋商。 一、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校只重视学生成绩,忽视了安全教育,普及安全基本常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建全、不规范,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无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部分学校的校舍、场地、消防等设备设施不服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活动场地不足,疏散通道狭窄,校园建设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社会监管不力。各级政府部门对学校校园安全设备设施经费和人员的支持力度不够,安全宣传和督查监管不够到位,农村学生家长多数外出务工,无能对子女进行安全监管和教育。 二、校园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在30多年的学校管理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农工村学校安全管理,使校园远离安全事故,建议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1.安全教育常态化

(1)学校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普及安全法治基本常识。将安全法治教育纳入常规工作,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国旗下的讲话、集会、广播、宣传板报、宣传标语、安全提示、安全专题会等认真落实和开展防食品中毒、防火灾、防传染病、防溺水、防踩踏、防地震、防雷电、防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和安全演讲比赛,开展安全知识技能操作考核,通过各种形式对师生进行普及安全法治基本常识,增强师生自护、自救、防灾减灾、逃生的技能技巧,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2)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校园安全宣传管理的督查力度,与学校密切配合,及时排除校园周边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要根据不同时节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到学校对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安全法治宣传教育,用身边活生生的案例、图片,采取实际操作、演练等方式让师生直观地了解实施安全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安全预防措施,掌握减少和逃避安全事故的技能技巧;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维护校园安全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安全合作机制,突出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教育相结合,以社会协调配合的形式,使校园安全教育进入常态化。 2、安全责任具体化 (1)学校安全管理要明确责任,实行校(园)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校(园)长要按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标,依法与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安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工作单位:东莞中学 作者:邓华声 联系电话:22119802

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今后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健康发展。 [关健词]: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建设工程,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初具雏形。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有近3万多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元,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90%的校园网络处于一种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就此,笔者对一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一些领导和老师,在看到他们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与他们共同研究和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改进问题的策略。下面就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谈谈我们的看法。 问题一:旧观念,指导新工作。 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致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除“人灌”外,还要加“机落”和“网灌”,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更谈不上创新和实践,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效益欠佳,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不小负面作用。 对策一: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 观念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问题二: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于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限制,所制定的规划,考虑得更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制定规划的观念、定位可能会与学校发展规划有较大差别,且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规划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以致出现了校园网络建成后,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则难以按规划实施,造成校园网络只是一种摆设的浪费现象。 对策二: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及建议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解决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济保障制度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呈现出的分散性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是我们当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大多数地方重视不够,对土地流转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小农经济思想严重。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一般不会转让承包地,“种田养家”“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转出土地。二是基层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研究不深、宣传不够、引导不力,造成土地流转无人监管,农民流转土地

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但是当前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为此,就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等略作粗浅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1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1.1 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而这种格式的套用对于其教学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1.1.2 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2 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2.1 全面而不深刻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1.2.2 零散而不系统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内容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1.2.3 重教师而轻学生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 1.2.4 多叙事而少分析存在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另一问题就是反思文章往往充斥着很大篇幅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描述,客观记录描述的比重很大,而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则较为欠缺,对应反思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简单地一笔代过,这样的反思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2 原因分析与建议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教师自身因素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将在调研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向与会各位作 以简要的汇报交流。 一、总体印象 从调研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农村公路 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县、乡、村各级都抢抓国 家加大对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历史机遇,切 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各级 领导高度重视。县乡各级都把农村公路建设列上重要议 事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夯 实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工作措施,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 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积极破解资金难题。农村公路 建设投资非常大,仅靠县乡财力远远不够。为解决资金 问题。各县想千方、设百计,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的同时,县上也都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落实配套资金,同时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动员群众筹资筹劳,缓 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压力。三是建设标准高质量好。在 农村公路建设中,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项 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保证了农村工路建设质量。四是建设成效十分明显。所 到的几个县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乡道为支撑,以通村 道为延伸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通村水 泥路从无到有,建设势头十分迅猛。五是后续管理积极 跟进。县上都分别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局和乡镇农村公 路管理站,有的村上还配备了农村公路管理员,不断加 强对乡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保障乡村公路安全畅通。 二、存在问题 虽然“十一五”以来,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巨大,但 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前几年农村 公路建设主要集中在基础条件相对较好镇村,下一步要 建通村公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地处偏远的村子,自然条 件差,建设里程长,工程难度大。二是随着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和投资加大,而财政的配套能力和群众自筹能力是有限的,资金 不足是制约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问题。三是随着国道 “治超”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超载车绕行到县乡公路 上来,对公路造成的破坏日益加剧。四是农村公路管理 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些通村公路重前期 建设,轻后期管理,公路养护的队伍和力量薄弱。 三、几点建议 1、重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统筹规划。围绕与国省道

当前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当前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当前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铜梁县白羊镇浙商爱心小学高荣梁古伟[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在西部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未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教育经费、评价机制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寻求破解策略,以确保农村小学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留守儿童管理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克服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不利条件,发展壮大了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认识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善西部地区农村中小教育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校长办学理念难于融入办学实际 学校教育解决的是学校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在此下,每位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校长对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是校长办学信念的集中体现,是需要一位校长花很多年甚至要靠一所学校几代校长来共同实现。 然而受当前社会浮躁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及落后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使我们的学校校长根本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真如何培养人、思考学校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更没有精力思考学校较为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也是现在中小学校长不能成长为“教育家”,而只能成为“教书匠”的原因。于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差,个性特长受压抑,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更无学农爱农做农的思想意识。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https://www.360docs.net/doc/47751514.html, 2002年05月16日来源: 傅文弟 内容提要: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效性差;理论研究薄弱;科学化、专业化的水平不高;专业人员匮乏;其对策是:推广已获得成功的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培训师资。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80年代初期的调查、呼吁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探索阶段,90年代初期的发展、推进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的全面重视、整体发展等四个阶段,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特别是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后,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还是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清,导致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阻碍心育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容易把这项工作引入歧途。因此,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在当前尤为重要。 一、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地发展较快,但实效性差,发展不平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呼吁--起步--发展--提高等四个阶段,全国各地广大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各地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但从全国看,地区不平衡,数量不平衡,质量不平衡。从地区看:南方好于北方,东部好于西部,城市好于乡村。从学校看:一部分学校从80年代就开始实验,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一部分学校受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纷纷根据地情、校情、师情、学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还有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地区较偏远,经济欠发达,信息较闭塞,观念较陈旧,思想较保守的学校,正在觉醒或积极行动起来,开展这项教育活动。从教师队伍看:一部分心理辅导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具有较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且专门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教师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和骨干力量。还有一些心理辅导教师是由生理卫生教师和德育教师转行的,但经过几年的培训和自学,大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了学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基本能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一部分心理辅导教师是迫于形势的需要,由学校的非教学人员或不能胜任教学任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了新时代的重要位置。 农村文化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文化 生活质量。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 施变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一是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 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三县 (区)20 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站,设置率达 100%,全部达到国家西部建 设标准。站舍面积达到 300㎡,单独设置率 100%,均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 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及室外活动场地;全市 194 个行政村均建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补齐了文化站服务不到的地区,提升了 服务半径。二是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三下乡” 、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活动,建立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 移、服务下移”的原则,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 公里。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秧歌社火展演、 百姓健康舞大赛、全市群众性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全市 90%以上的乡镇、 村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 品,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市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较南部地区还有差距。XX 年自治区人 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XX 年自治区人民 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对基 第 1 页 共 6 页

当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能够参加聊城市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提高工程培训班 的学习,聆听各大名家现场结合实例为我们释疑解惑,我感到非常的幸运。虽然时间只有一周,但受益非浅感受颇丰。在这段日子里,天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下雨、晴天、闷热、凉爽,但感受更大的是学习的气氛浓厚、温馨,收获丰硕。让我更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在校长。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具有的新理念、新思想。下面我就农村学校管理遇到的的问题及困惑谈几点心得体会,恳请各位专家同仁给予指导。 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相对滞后。现今,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给我们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在部分学校的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违反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不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的和谐的发展,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缩短农村与城镇教育的差距,在学校管理层面上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学校管理中的盲点。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重教学,轻教育 由于受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事情的结果。这一现象在我们教育界,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明显,很多的教育管理者对教学结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从而使教学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其一,我们应该明白,单纯的抓教学是抓不上去的,正如专家所言,离开教育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其二,我们即使谈到教育,也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展开的,好像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为了一个好的分数一样。 现在大学中时常出现学生伤害他人的事件,好多人都把眼光盯在了大学的管理上,其实这不仅仅是大学教育管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造成的恶果。中学阶段过分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对学生品德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只要考试分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全由学校和家长大包大揽。学生进入了大学,中学阶段紧张的学习结束,但同时也失去了学校和家长全方位的“护理”,造成学生独自面对生活无所适从,很多的学生无法度过心理上的“断乳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合常理,甚至是自伤自残以及伤害他人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教学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问题。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努力,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才是教育的成功。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不仅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心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目的;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我们今天的教学管理中的众多失败,究其原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单纯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淡化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二)重眼前,轻发展。 学校是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人的,学校教育特有的公

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关于农村中中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中江县继光镇中心学校肖和江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距中江县城35公里,学校承担着当地十九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义务教育的任务,学校下设有初级中学、中心中小学、分校各一所,村小学6所,共有57个教学班2252名在校学生,在职教职员工114人。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的制约,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着我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我校办学现状的全面调查及横向比较,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集中体现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保守”等多个方面。因此,本人认为农村中小学面临的严峻现实,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促进城乡教育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稳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目标,达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面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农村中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惑 1、政府投资规模不够,办学条件艰苦落后。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导致农村中小学基础差、底子薄,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总体投资规模严重不够,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是用于满足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造成学校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人员特别紧张、管理难度日渐加大等突出矛盾集中表现出来,原有办学规模及教学设施在现代教育新形势下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了。一些城市学校和重点中学校园建设十分漂亮甚至豪华,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一些“窗口学校”有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校园网站、图书馆、体育馆、科技大楼等。而我们农村中小学却是另一片凄惨景象:五六十名学生挤一间40多平方米的教室,没有图书室,没有像样的操场,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教师没有办公室,没有寑室,学校缺少基本的音体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教师待遇差距大的客观现实,始终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2、师资队伍配备不齐,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由于农村中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极为有限,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一是依靠上级拨款,二是乡村自筹。虽然投资建设了乡文化站或村文化活动室,但由于资金短缺,配套设施很不完善,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村文化活动室仅有一块牌子或一间办公用房,根本没有活动设施,无法开展活动。 2、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现有的乡镇文化站人员大多是乡镇机构改革或其他专业考录人员,缺乏专业人才,而有相当部分人员借用到其他岗位上,导致有的乡镇文化站常期不举办文化活动。 3、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活动形式单一。农村文化阵地和文艺人才的缺失,使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即使有的乡镇也搞一些文艺活动,但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 4、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缺乏经常化、普及化。由于目前农村科技人员少、科技力量薄弱,使得科技服务下乡活动很难做到经常化、普及化,很多活动都只是流于形式。 二、建议 1、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领导。县一级的文化、宣传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多种方法筹集资金,保障所需资金的投入,要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要上下结合,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要抓好场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 2、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聘请专业教师下乡指导和外派学习等方式来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对文艺爱好者要经常组织活动,加强交流,提供必要的设备装备,激发他们的创作、演出和工作热情。

3、挖掘活动载体。在继续搞好广播、电视、电影等基本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重点挖掘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活动,壮大文化队伍,更加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4、现有的农家书屋,东风工程,农牧民技术学校和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活动相结合,提高农民素质。 5、要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宣传发动,提高群众对文化建设的认识。积极营造政府抓创建、抓规划、提供基本的投入,群众和社会参与共建的良好氛围。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 一、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的茫然性 纵观现在的农村小学,很少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如实科学的规划,某些学校即便是有规划也不过是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并没有很好地去执行落实。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供上级检查的一“护身符”而已。一所没有办学目标的学校犹如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永远停滞不前。办学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学校发展的茫然,也必然导致学校水平的滞后,更重要的是导致学校文化的缺失,即便它有百年的建校史,在百年里也只有人来人往,却见不到学校因历史的厚重而更具文化的魅力。在这样学校里学习、工作就得不到文化的滋养、目标的激励,更不用说健康积极人格的砺炼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2、制度的无效性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作为一个集体,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就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有效约束,就要避免仅凭主观意志“管人”的旧习,让制度真正成为起“组织”作用的无形“领导”。然而目前农村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制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病:(1)制度的制定带有主观性,学校制度多为管理者在办公室里单方操作而成,从制定的一开始就注定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教师作为被管理者自然就成了制度管理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心声得不到采纳。这种以“管人”为出发点的制度,等级分明,极大挫伤教师作为主人翁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许多教师抵制学校制度的原因。(2)缺乏公平性,执行制度的往往又是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管理又是制度留下的空白,造成制度执行中的另一个不公平现象。(3)执行制度时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性。学校往往热衷于抓“签到”一些显现的管理,对学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管理制度关注甚少,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性。(4)执行过程的随意性,许多制度长期处于“休眠”的状态,管理者处理事务时往往绕过制度自行一套。“人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的无用论”极挫伤了制度遵守者的心。 3、评价的失衡性 评价其实是一种价值的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存在严重的失衡:(1)评价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我们强调每个人都拥有评价的权利,然而实际情况是:真正在评价教师并通过评价教师影响教师利益的只有少数人,他们掌握着学校人力资源配置权,如校长或教务主任等领导。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充足,或被虚假信息所影响,他们很难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2)评价往往是为了完成利益分配,如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这种以外在名利目标为导向的比较评价方式,对于同一条件下不同资历的老师也是不公平。 4、课改的误导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中华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这次的课程改革既是教育给农村学校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对农村学校的一次严峻挑战。学校管理者作为新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组织者、执行者,对新课改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实践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着一个学校改革的进度和深度。当前部分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在对新课改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他们居高临下往往误导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实践:(1)只强调学习新课改的

谈谈中国现代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谈谈中国现代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近年来,有些学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集中体现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保守、教学效率不高、社会评价不良”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个人认为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促进教育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稳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目标,达到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改变基础教育落后面貌。一、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投资规模不够,办学条件艰苦落后。一些城市学校和重点中学校园建设十分漂亮甚至豪华,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一些“窗口学校”有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校园网站、图书馆、体育馆、科技大楼等。而当地的农村中小学却是另一片凄惨景象:八九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挤一间50 多平方米的教室,没有图书室,没有像样的操场,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教师没有办公室,三四个教师挤一间不足20 平方米的简易寝室兼办公室,许多学校缺少基本的音体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教师待遇差距大的客观现实,始终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2、师资建设不配套,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由于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

极为有限,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 乏相应的力度,经费补充困难、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教育事业挑重担、作贡献了,可是大多数都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学校挖走了,让一些急需要年轻教师的学校“干瞪眼”。3、教育思想保守,育人观念落后。有些家长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中小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内动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部分学生干脆过早放弃学习,外出打工挣钱或者谋求其它出路。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在缺乏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