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验上机易错题汇总

MATLAB实验上机易错题汇总
MATLAB实验上机易错题汇总

1、完成下列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

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1)

m=100:999;

n=find(mod(m,21)==0);

length(n)

ans =

43

(2)>> ch='Maybe One Day'

p=find(ch>='A'&ch<='Z')

ch(p)=[]

ch =

Maybe One Day

2、自行产生一个5行5列的数组,分别得到最中间的三行三列矩阵、右下角2行2列矩阵,

奇数行矩阵、奇数列矩阵、奇数行奇数列矩阵。

>> t=rand(5)%生成矩阵

A=t(2:4,2:4)%中间三行散列矩阵

B=t(4:5,4:5)%右下角两行两列矩阵

C=t(1:2:end,:)%奇数行矩阵

D=t(:,1:2:end)%奇数列矩阵

E=t(1:2:end,1:2:end)%奇数行列矩阵

3、求方程组的根

syms x y z

[X Y Z]=solve('x+4*y-3*z=2','2*x+5*y-z=11','x+6*y+z=12',x,y,z)

4、已知矩阵A=[1 2;3 4],运行指令B1=A.^(0.5), B2=A^(0.5), 可以观察到不同运算方法所得结果不同。(1)请分别写出根据B1, B2恢复原矩阵A的程序。(2)用指令检验所得的两个恢复矩阵是否相等(利用norm(…,’fro’)指令,误差矩阵F-范数,接近eps量级,认为实际相等)。

5、先运行clear,format long,rng('default'),A=rand(3,3),然后根据A写出两个矩阵:一个对角

阵B,其相应元素由A的对角元素构成;另一个矩阵C,其对角元素全为0,而其余元素与对应的A阵元素相同(diag指令的使用)。

>> format long

>> rand('twister',1)

>> A=rand(3,3)

A =

0.417022004702574 0.302332572631840 0.186260211377671

0.720324493442158 0.146755********* 0.345560727043048 0.000114374817345 0.092338594768798 0.396767474230670 >> B=diag(diag(A)) B =

0.417022004702574 0 0 0 0.146755********* 0 0 0 0.396767474230670 >> D=(A~=B) D =

0 1 1 1 0 1 1 1 0 >> C=A.*D C =

0 0.302332572631840 0.186260211377671 0.720324493442158 0 0.345560727043048 0.000114374817345 0.092338594768798 0

6、先运行指令x=-3*pi:pi/15:3*pi; y=x; [X,Y]=meshgrid(x,y); warning off; Z=sin(X).*sin(Y)./X./Y; 产生矩阵Z 。(1)请问矩阵Z 中有多少个“非数”数据?(2)用指令surf(X,Y ,Z); shading interp 观察所绘的图形。(3)请写出绘制相应的“无裂缝”图形的全部指令。(nan 的检测,可以使用sum 函数求和,利用eps 克服,‘被零除’。

x=-3*pi:pi/15:3*pi; y=x; [X,Y]=meshgrid(x,y); warning off; Z=sin(X).*sin(Y)./X./Y; >> n=sum(sum(isnan(Z))) n = 181

>> m=isnan(Z); >> p=find(m==1); >> length(p) ans = 181 3)XX=X+(X==0)*eps; >> YY=Y+(Y==0)*eps;

ZZ=sin(XX).*sin(YY)./XX./YY;

7、计算表达式()

2

2

e 1053y x

y x z ---=的梯度并绘图。

>> v= -2:0.1:2;

>> [x y]=meshgrid(v);

>> z=10*(x.^3-y.^5).*exp(-x.^2-y.^2); >> [px py]=gradient(z,0.1,0.1); >> contour(x,y,z) >> hold on

>> quiver(x,y,px,py)

>> hold off

8、2

2

y x

xe z --=,当x 和y 的取值范围均为-2到2时,用建立子窗口的方法在同一个图形窗

口中绘制出三维线图(plot3)、网线图(mesh)、表面图(surf)和带渲染效果(shading )的表

面图。

>> v=-2:0.1:2; >> [x y]=meshgrid(v); >> z=x.*exp(-x.^2-y.^2); >> subplot(2,2,1); >> plot3(x,y,z);

>> title('plot3(x,y,z)'); >> subplot(2,2,2); >> surf(x,y,z);

>> title('surf(x,y,z)'); >> subplot(2,2,3); >> mesh(x,y,z);

>> title('mesh(x,y,z)'); >> subplot(2,2,4); >> surf(x,y,z); >> shading interp; >> title('surf-shading(x,y,z)')

9、插值函数interp1(x,y,x0,’spline’)的利用 10、x=[66 49 71 56 38]; >> L=[0 0 0 0 1]; >> pie(x,L) 将第五块分离出来;

11、

0)0(sin =+=y t y dt

dy

f=dsolve('Dy=y+sin(t)','y(0)=0') f =

exp(t)/2 - cos(t)/2 - sin(t)/2

三、???????=+-==++=0)0(cos 0)0(sin y t y x dt

dy x t y x dt

dx

[X,Y]=dsolve('Dx=x+y+sin(t)','Dy=x-y+cos(t)','x(0)=0','y(0)=0') X =

exp(2^(1/2)*t)/3 + exp(-2^(1/2)*t)/3 - (2*cos(t))/3 - sin(t)/3 + (2^(1/2)*exp(2^(1/2)*t))/12 - (2^(1/2)*exp(-2^(1/2)*t))/12 Y =

cos(t)/3 - exp(-2^(1/2)*t)/6 - exp(2^(1/2)*t)/6 + (2^(1/2)*exp(2^(1/2)*t))/4 - (2^(1/2)*exp(-2^(1/2)*t))/4

四、用电压V =10伏的电池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上t 时刻的电压为

m t e V V V t v /0)()(---=

其中0V 是电容器的初始电压,m 是充电常数,试由下面一组t ,V 数据确定0V 和m 。

>> t=[0.5 1:5 7 9]';

v=[6.36 6.48 7.26 8.22 8.66 8.99 9.43 9.63]’; >> y=log(10-v);

>> t1=[ones(size(t)) t]; >> c=t1\y c =

1.4766 -0.2835

>> v0=10-exp(c(0))

试图访问 c(0);索引必须为正整数或逻辑值。 >> v0=10-exp(c(1)) v0 =

5.6221 >> m=-1/c(2) m =

五、变量t 和y 满足函数关系)8

.0exp()5.1exp()4exp(3210a a a a y -+-+-+=,通过实验测的数据:

>> y=[3330 2830 2630 2500 2330 2260 2200]'; >> t=[2 3 4 5 7 10 14]';

>> c=[ones(size(t)) exp(-t./4) exp(-t./1.5) exp(-t./0.8)]; >> a=c\y a =

1.0e+03 *

2.1675 1.0226 0.6080

4.6281

六、分别用 for 和while 循环结构编写程序,求出

63

623263

2222212++++++==∑= i i K

并考虑一种避免循环的简洁方法来求和,并比较各种算法的运行时间。 (注:一共是三种方法) FOR:

>> sum1=0; for i=0:63

sum1=sum1+2^i;

end

>> sum1

sum1 =

1.8447e+19

WHILE:

>> sum2=0;

i=0;

while i<64

sum2=sum2+2^i;

i=i+1;

end

>> sum2

sum2 =

1.8447e+19

其他方法:

>> i=0:63;

>> t=2.^i;

>> k=sum(t)

k =

1.8447e+19

【例4.1.3.1-2】综合例题:在MATLAB计算生成的图形上标出图名和最大值点坐标。

clear

a=2; %设置衰减系数

w=3; %设置振荡频率

t=0:0.01:10;

y=exp(-a*t).*sin(w*t); %产生函数数组

[y_max,i_max]=max(y); %找最大值元素位置

t_text=['t=',num2str(t(i_max))]; % <7> 生成最大值点的横坐标字符串

y_text=['y=',num2str(y_max)]; % <8>生成最大值点的纵坐标字符串

max_text=char('maximum',t_text,y_text); % <9>生成标志图名用的字符串% tit=['y=exp(-',num2str(a),'t)*sin(',num2str(w),'t)']; %<11> plot(t,zeros(size(t)),'k') %画纵坐标为0的基准线

hold on

plot(t,y,'b')

plot(t(i_max),y_max,'r.','MarkerSize',20) %用大红点标最大值

text(t(i_max)+0.3,y_max+0.05,max_text) % <16>再图上书写最大值点的数据值title(tit),xlabel('t'),ylabel('y'),hold off

Matlab上机_测试题c答案讲课教案

<<<<<<精品资料》》》》》 Matlab 上机测试题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要求: (1)请将程序和运行结果粘贴到题目下面,写清楚哪部分是程序,哪部分是运行结果,运行结果包括图形,图形请适当缩小,然后将word 文档传到教育在线,注意保存格式是2003的doc ,文件名”自111_110110_张三” (2)在最开始前请将输入Ma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diary ”命令,随后在workspace 窗口中可以发现一个名为“diary ”的文件。在老师要求结束练习后,在命令窗口输入”diary off ”命令,然后将文件“diary ”上传到教育在线。 (3)注意题号不要弄乱。 --------------------------------------------------------------------- 1、 矩阵Y= ???? ? ???? ???3472123100451150425 ,给出元素1的全下标和单下标,并用函数练习全下标和单下标的转换,求出元素100的存储位置。取出子矩阵? ? ? ? ??21301,并求该矩阵的维数。 解:命令为: Y=[5,2,4;0,15,1;45,100,23;21,47,3] Y(2,3) Y(10) sub2ind([4 3],2,3) [i,j]=ind2sub([4 3],10) find(Y==100) sub2ind([4 3],3,2) B=Y(2:2:4,3:-2:1) 或 B=Y([2 4],[3 1]) [m n]=size(Y) --------------------------------------------------------------------- 2、已知矩阵A=[1 0 -1 ;2 4 1; -2 0 5],B=[0 -1 0;2 1 3;1 1 2] 求2A+B 、A 2-3B 、A*B 、B*A 、A .*B ,A/B 、A\B 解:命令为: A=[1 0 -1 ;2 4 1; -2 0 5] B=[0 -1 0;2 1 3;1 1 2] E=2*A+B F=A^2-3*B G=A*B H=B*A I=A.*B J=A/B K=A\B --------------------------------------------------------------------- 3、利用函数产生3*4阶单位矩阵和全部元素都为8的4*4阶矩阵,并计算两者的乘积。 解:命令为: A=eye(3,4) B=8*ones(4) C=A*B --------------------------------------------------------------------- 4、创建矩阵a=????? ???????------7023021.5003.120498601 ,取出其前两列构成的矩阵b ,取出前两行构成矩阵c ,转置矩阵b 构成矩阵d ,计算a*b 、c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实验一 MATLAB运算基础 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 z1=2*sin(85*pi/180)/(1+exp(2)) z1 = >> x=[2 1+2i; 5]; >> z2=1/2*log(x+sqrt(1+x^2)) z2 = - + + -

>> a=::; >> z3=(exp.*a)-exp.*a))./2.*sin(a++log(+a)./2) (>> z33=(exp*a)-exp*a))/2.*sin(a++log(+a)/2)可以验证z3==z33,是否都为1) z3 = Columns 1 through 5 + + + + + Columns 6 through 10 + + + + + Columns 11 through 15 + + + + + Columns 16 through 20 + + + + +

Columns 21 through 25 + + + + + Columns 26 through 30 + + + + + Columns 31 through 35 + + + + + Columns 36 through 40 + + + + + Columns 41 through 45 + + + + + Columns 46 through 50

+ + + + + Columns 51 through 55 + + + + + Columns 56 through 60 + + + + + Column 61 + (4) 2 2 4 2 01 112 2123 t t z t t t t t ?≤< ? =-≤< ? ?-+≤< ? ,其中t=0:: >> t=0::; >> z4=(t>=0&t<1).*(t.^2)+(t>=1&t<2).*(t.^2-1)+(t>=2&t<3).*(t.^ 2-2.*t+1) z4 =

MATLAB实验题答案

1、求以下变量的值,并在MATLAB中验证。( 1 ) a = 1 : 2 : 5 a = 1 3 5 ( 2 ) b = [ a' , a' , a' ;a ] b = 1 1 1 3 3 3 5 5 5 1 3 5 ( 3 ) c = a + b ( 2 , : ) c = 4 6 8 2、下列运算是否合法,为什么?如合法, 结果是多少? >> result2=a*b Error using * Inner 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 >> result3=a+b result3 = 3 6 2 5 8 11 >> result4=b*d result4 = 31 22 22 40 49 13 >> result5=[b;c']*d result5 = 31 22 22 40 49 13 -5 -8 7 >> result6=a.*b result6 = 2 8 -3 4 1 5 30 >> result7=a./b result7 = 0.5000 0.5000 -3.0000 4.0000 1.6667 1.2000>> result8=a.c Attempt to reference field of non-structure array. >> result9=a.\b result9 = 2.0000 2.0000 -0.3333 0.2500 0.6000 0.8333 >> result10=a.^2 result10 = 1 4 9 16 25 36 >> result11=2.^a result11 = 2 4 8 16 32 64 3、用MATLAB求解下面的的方程组。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4 13 2 3 1 5 11 2 2 2 3 15 9 2 1 2 7 4 3 2 1 x x x x >> A=[7 2 1 -2;9 15 3 -2;-2 -2 11 5;1 3 2 13] >> B=[4 7 -1 0] >> B=B' >> x=inv(A)*B (2) ? ? ? ? ? ? ? = - + + = - - = - + + = + + 5 6 5 3 3 3 3 2 8 2 1 w z y x w y x w z y x z y x >> A1=[1 1 1 0;1 2 1 -1;2 -1 0 -3;3 3 5 -6] >> B2=[1;8;3;5] >> x2=inv(A1)*B2 4、已知 ? ? ? ? ? ? ? ? ? ? ? ? - - - - = 13 2 3 1 5 11 2 2 2 3 15 9 2 1 2 7 A

Matlab 上机题及答案

1 一个三位整数各位数字的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则称该数为水仙花数。输出全部水仙花数。 for m=100:999 m1=fix(m/100); %求m的百位数字 m2=rem(fix(m/10),10); %求m的十位数字 m3=rem(m,10); %求m的个位数字 if m==m1*m1*m1+m2*m2*m2+m3*m3*m3 disp(m) end end 2.从键盘输入若干个数,当输入0时结束输入,求这些数的平均值和它们之和。 sum=0; n=0; val=input('Enter a number (end in 0):'); while (val~=0) sum=sum+val; n=n+1; val=input('Enter a number (end in 0):'); end if (n > 0) sum mean=sum/n end 3. 若一个数等于它的各个真因子之和,则称该数为完数,如6=1+2+3,所以6是完数。求[1,500]之间的全部完数。 for m=1:500 s=0; for k=1:m/2 if rem(m,k)==0 s=s+k; end end if m==s disp(m); end end 4. 从键盘上输入数字星期,在屏幕上显示对应英文星期的单词。 function week n=input('input the number:'); if isempty(n) errror('please input !!')

end if n>7|n<1 error('n between 1 and 7') end switch n case 1 disp('Monday') case 2 disp('Tuesday') case 3 disp('Wednesday') case 4 disp('Thursday') case 5 disp('Friday') case 6 disp('Saturday') case 7 disp('Sunday') end 5. 某公司销售电脑打印机的价格方案如下: ()如果顾客只买一台打印机,则一台的基本价格为$150。 ()如果顾客购买两台以上打印机,则第二台价格为$120。 ()第三台以后,每台$110。 写一段程序分别计算出购买1--10台打印机所需的钱数。打印机台数可以在程序开始处指定,或通过input命令读入。运行程序,计算出购买10台打印机的总价格。 写出程序,生成分别购买1--10台打印机所需价格的图表(使用fprintf命令输出图表,不允许手算)。 x=input('请输入购买的打印机台数:'); for m=1:x if m<=1 y(m)=150*m; elseif m<=2 y(m)=150+120*(m-1); else y(m)=150+120+110*(m-2); y(1,m)=y(m); end end y(x) plot(1:m,y,'r*--')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MATLAB工具软件实验(1) (1)生成一个4×4的随机矩阵,求该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程序: A=rand(4) [L,D]=eig(A) 结果: A = 0.9501 0.8913 0.8214 0.9218 0.2311 0.7621 0.4447 0.7382 0.6068 0.4565 0.6154 0.1763 0.4860 0.0185 0.7919 0.4057 L = -0.7412 -0.2729 - 0.1338i -0.2729 + 0.1338i -0.5413 -0.3955 -0.2609 - 0.4421i -0.2609 + 0.4421i 0.5416 -0.4062 -0.0833 + 0.4672i -0.0833 - 0.4672i 0.4276 -0.3595 0.6472 0.6472 -0.4804 D = 2.3230 0 0 0 0 0.0914 + 0.4586i 0 0 0 0 0.0914 - 0.4586i 0 0 0 0 0.2275 (2)给出一系列的a值,采用函数 22 22 1 25 x y a a += - 画一组椭圆。 程序: a=0.5:0.5:4.5; % a的绝对值不能大于5 t=[0:pi/50:2*pi]'; % 用参数t表示椭圆方程 X=cos(t)*a; Y=sin(t)*sqrt(25-a.^2); plot(X,Y) 结果: (3)X=[9,2,-3,-6,7,-2,1,7,4,-6,8,4,0,-2], (a)写出计算其负元素个数的程序。程序: X=[9,2,-3,-6,7,-2,1,7,4,-6,8,4,0,-2]; L=X<0; A=sum(L) 结果: A =

MATLAB实验题答案

result5 = ( 1 ) a = 1 : 2 : 5 a = 1 3 5 ( 2 ) b = [ a' , a' , a' ;a ] b = 1 1 1 3 3 3 5 5 5 1 3 5 ( 3 ) c = a + b ( 2 , : ) c = 4 6 8 2、下列运算是否合法,为什么如合法, 结果是多少 >> result2=a*b Error using * Inner 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 >> result3=a+b result3 = 3 6 2 58 11 >> result4=b*d result4 = 31 22 22 40 49 13 31 22 22 40 49 13 -5 -8 7 >> result6=a.*b result6 = 2 8 -3 415 30 >> result7=a./b result7 = >> result8= Attempt to reference field of non-structure array. >> result9=a.\b result9 = >> result10=a92 result10 = 1 4 9 16 25 36 >> resultl 1=29a result11 = 2 4 8 16 32 64 >> result5=[b;c']*d 3、用MATLAB求解下面的的方程组。 1、求以下变量的值,并在MATLAB^验证。

1 2 x1 3 2 x2 11 5 x3 2 1 3 x4 >> A=[7 2 1 -2;9 15 3 -2;-2 -2 11 5;1 3 2 13] >> B=[4 7 -1 0] >> B=B' >> x=inv(A)*B >> A1=[1 1 1 0;1 2 1 -1;2 -1 0 -3;3 3 5 -6] >> B2=[1;8;3;5] >> x2=inv(A1)*B2 7 2 1 2 9 15 3 2 2 2 11 5 1 3 2 13 (1)求矩阵A的秩(rank) (2)求矩阵 A 的行列式(determinant) (3)求矩阵 A 的逆(inverse) (4)求矩阵 A 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eigenvalue and eigenvector) >> A3=[7 2 1 -2;9 15 3 -2;-2 -2 11 5;1 3 2 13] >> r=rank(A3) >> b=inv(A3) >> a=det(A3) >> [V,D]=eig(A3) 10 n 10 查看y 的值) m1=0; for m=-10:10 m仁m1+2^m; end m1 m1 = 6、求分段函数的值。 用if 语句实现,算出下列表中x 对应的y 值。 x=input('enter x='); if x<0 y=x A2+x-6; elseif x>=0&&x<5 y=xA2-5*x+6; else y=xA2-x-1; end y 7、分别用if 和switch 语句实现,将百分 制成绩转换为成绩等级A、B、C、D、E。 其中90~1 00分为A,80~89 分为B,70~79 分为C,60~69 分为D,60 分以下为E。 对超出百分制范围的成绩,给出错误提示 信息。 if 结构程序: x=input('please enter score='); if x>=90&&x<=100 9 2 10 disp('A') 7 2 9 15 (1) 2 2 1 3 4 7 1 0 A 4、已知 2n 2 10 29

MATLAB上机题汇总(基本题,抽3题)合肥学院

1设置matlab 的工作环境,将工作目录设置为d:\work ,添加搜索目录d:\example 2在matlab 的命令窗口里完成如下计算,其中t 的值分别取-1,0,1,表达式如下: 4/3)2 t y e π-= 3自行产生一个5行5列的数组,得到最中间的三行三行矩阵。 4用magic 产生一个5*5的矩阵,将这个矩阵的第二行与第三行互换位置 5求方程组的根 x 1+4x 2-3x 3=2 2x 1+5x 2-x 3=11 x 1+6x 2+x 3=12 6已知:一个多项式的系数向量是p=[1 -6-72 -27],求这个多项式的根。 7已经两个多项式的系数分别是:[1 2 3 4]和[1 4 9 16],请求这两个多项式的乘积,及商和余数。 8给定一个多项式的根是[-5 -3+4i -3-4i],求原来的多项式 9 A=[2 3 4; 1 5 7; 6 2 5] 用什么函数,保证第一列排序的时候,其他列跟着变化。最后的结果是: [1 5 7; 2 3 4; 6 2 5] 10补充题: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常常涉及到对方程组的求解,这些方程常常是利用描述电流进入和离开节点的电流方程,或者描述电路中网络回路上的电压的电压方程得出的。下图描述了3个回路电压的方程

方程式如下: 11121222132423432 532()0()()0()0V R I R I I R I I R I R I I R I I R I V -++-=??-++-=??-++=? 假设5个电阻值为已知,2个电压值也为已知,求3个电流值。 11自行产生一个5行5列的数组,用两种方法得到最中间的三行三行矩阵。 12根据a=reshape(-4:4,3,3)做一个矩阵,然后(1)取出所有大于0的元素构成一个向量(可推广到从一个矩阵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元素组成一个向量)(2)将原矩阵中大于0的元素正常显示,而小于等于0的元素全部用0来表示(可推广到将原矩阵中不符合条件的全用0来表示,符合条件的值不变)。(思考:大于0的正常显示,小于等于0的用-10来表示) 13建立如下一个元胞数组,现在要求计算第一个元胞第4行第2列加上第二个元胞+第三个元胞里的第二个元素+最后一个元胞的第二个元素。 a={pascal(4),'hello';17.3500,7:2:100} 14建立一个结构体的数组,包括3个人,字段有姓名,年龄,分数,其中分数由随机函数产生一个3行10列的数据表示了有10门课程,每门课程有三个阶段的分数。问题是: 问题1,如何找到第2个人的分数并显示出来 问题2,如何找到第2个人的每门课程3个阶段的平均分数并显示出来 问题3,全班同学(指这3个学生)的10门课程的每门课程的平均分如何计算出来?要求放到一个数组里。 问题4,找到这个班所有同学的姓名放到一个元胞数组里 15给定一个图像文件,格式是jpg ,通过inportdata 引入这个文件,查看引入后数据保存是一个数组,是100*100*3的一个数组,这是一个三维的数组,表明有100*100个点,每个点有RGB 三个方面决定的。现在,要求将这些点的中间部分30个象素宽度的正方形用黑点表示。 16手动构造一个长宽页是1000*1000*3的图像,每个图像的点有三个0-255之间的随机值构成。然后使用image 函数显示这个图像,再用imwrite 函数保存这个图像,使这个图像用图片浏览器也能够查看。 17给定一个矩阵 a = 1 2 3 4 5 6 编写一个M 函数,要求输入是a ,输出有三个:平均数,标准差,秩。程序运行

MATLAB上机习题一

MATLAB上机习题一 请按以下步骤完成上机实验: 1)在FTP上下载“MATLAB上机习题一.doc”文件,所有习题列在该文件内; 2)在MATLAB中完成所有习题,并将屏幕截图粘贴到相应习题后面; 3)如果习题是问答题,请将答案写在题目后; 4)如果有的习题要求提供脚本文件,请将脚本文件内容拷贝到相应习题后; 5)将文件保存并重命名为“自己的学号-姓名”,例如“20110771-张三.doc”; 6)上传该文件到FTP的相关目录。 1. 运行MATLAB软件,拖放、关闭界面上的子窗口,并恢复到原始试图。 注:不需截图,但要说明如何操作的 2. 采用鼠标及命令两种方式将桌面添加到MATLAB搜索路径列表的起始及最后位置。 3. 采用鼠标及命令方式将当前工作目录设置为桌面指向的文件夹。 4. 通过使用帮助确定内置变量ispc 的含义。只需用简单语言说明。 6. 观察MATLAB中关键字、字符串、注释的字体显示颜色。只需用简单语言说明。 5. 创建double类型的变量,并进行计算

1)a=87,b=190,计算a+b 、a-b 、a*b ; 2)创建uint8类型的变量,数值与(1)中相同,进行相同的计算,观察计算结果与预想的是否一致,并说明为什么。 6. 计算如下表达式: 1)()sin 60 2)3e 3)3cos 4π?? ??? 4)2 7562323336 +?-?? 7. 设u=2,v=3,计算: 1)4log uv v 2)()2 2u e v v u +- 3 8. 计算如下表达式: 1)()()3542i i -+ 2)()sin 28i -

河南城建学院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一熟悉Matlab工作环境 1、熟悉Matlab的5个基本窗口 思考题: (1)变量如何声明,变量名须遵守什么规则、是否区分大小写。 答:变量一般不需事先对变量的数据类型进行声明,系统会依据变量被赋值的类型自动进行类型识别,也就是说变量可以直接赋值而不用提前声明。变量名要遵守以下几条规则:?变量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只能由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 ?变量名区分大小写。 ?变量名不能超过63个字符。 ?关键字不能作为变量名。 ?最好不要用特殊常量作为变量名。 (2)试说明分号、逗号、冒号的用法。 分号:分隔不想显示计算结果的各语句;矩阵行与行的分隔符。 逗号:分隔欲显示计算结果的各语句;变量分隔符;矩阵一行中各元素间的分隔符。 冒号:用于生成一维数值数组;表示一维数组的全部元素或多维数组某一维的全部元素。 (3)linspace()称为“线性等分”函数,说明它的用法。 LINSPACE Linearly spaced vector. 线性等分函数 LINSPACE(X1, X2) generates a row vector of 100 linearly equally spaced points between X1 and X2. 以X1为首元素,X2为末元素平均生成100个元素的行向量。 LINSPACE(X1, X2, N) generates N points between X1 and X2. For N < 2, LINSPACE returns X2. 以X1为首元素,X2为末元素平均生成n个元素的行向量。如果n<2,返回X2。 Class support for inputs X1,X2: float: double, single 数据类型:单精度、双精度浮点型。 (4)说明函数ones()、zeros()、eye()的用法。 ones()生成全1矩阵。 zeros()生成全0矩阵。 eye()生成单位矩阵。 2、Matlab的数值显示格式

MATLAB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二一维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寻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创建和寻访的几种方法。 2、区别数组运算和矩阵运算的差别。 3、熟悉执行数组运算的常用数组操作函数。 4、掌握数组运算中的关系和逻辑操作及常用的关系、逻辑函数。 5、掌握“非数”、“空”数组在MA TLAB中的应用。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装配有MA TLAB7.6软件的计算机 三、预习要求 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第三章MATLAB的数值数组及向量化运算功能。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答: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有: ①递增/递减型一维数组的创建:冒号生成法:x=a:inc:b 线性(或对数)定点法:x=linspace(a,b,n),x=logspace(a,b,n) ②逐个元素输入法:如x=[0.1,sin(pi/5),-exp(-3),-2*pi] ③运用MA TLAB函数生成法:例ones,rand等。 2、输入以下指令,并写出运行结果。本例演示:数组元素及子数组的各种标识和寻访格式;冒号的使用;end的作用。 A=zeros(2,6) %创建(2×6)的全零数组 A(:)=1:12 %赋值号左边:单下标寻访(2×6) 数组A的全部12个元素 %赋值号右边:拥有12个元素的一维数组 A(2,4) %双下标:A数组的第2行第4列元素 A(8) %单下标:数组A的第8个元素 A(: , [1,3]) %双下标:显示A的“第1列和第3列上全部行的元素” A([1, 2, 5, 6]') %单下标:把A数组第1,2,5,6个元素排成列向量 A(: , 4:end) %双下标:显示A的“从第4起到最后一列上全部行的元素” %在此end用于“列标识”,它表示“最后一列” A(2,1:2:5)=[-1, -3, -5] %把右边的3个数分别赋向A数组第2行的第1,3,5个元素位置 B=A([1, 2, 2, 2], [1, 3, 5]) %取A数组的1,3,5列的第1行元素作为B的第1行 %取A数组的1,3,5列的第2行分别作为B的第2,3,4行 L=A<3 %产生与A维数相同的“0,1”逻辑数组 A(L)=NaN %把逻辑1标识的位置上的元素赋为“非数” 运行结果: A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机题汇总(必做)

上机题汇总 1设置matlab 的工作环境,将工作目录设置为d:\work ,添加搜索目录d:\example 2在matlab 的命令窗口里完成如下计算,其中t 的值分别取-1,0,1,表达式如下: 4/3)t y e π-= 3自行产生一个5行5列的数组,得到最中间的三行三列矩阵。 4用magic 产生一个5*5的矩阵,将这个矩阵的第二行与第三行互换位置 5求方程组的根 x 1+4x 2-3x 3=2 2x 1+5x 2-x 3=11 x 1+6x 2+x 3=12 6已知:一个多项式的系数向量是p=[1 -6-72 -27],求这个多项式的根。 7已经两个多项式的系数分别是:[1 2 3 4]和[1 4 9 16],请求这两个多项式的乘积,及商和余数。 8给定一个多项式的根是[-5 -3+4i -3-4i],求原来的多项式 9 A=[2 3 4; 1 5 7; 6 2 5] 用什么函数,保证第一列排序的时候,其他列跟着变化。最后的结果是: [1 5 7; 2 3 4; 6 2 5] 10补充题: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常常涉及到对方程组的求解,这些方程常常是利用描述电流进入和离开节点的电流方程,或者描述电路中网络回路上的电压的电压方程得出的。下图描述了3个回路电压的方程

方程式如下: 11121222132423432 532()0()()0()0V R I R I I R I I R I R I I R I I R I V -++-=??-++-=??-++=? 假设5个电阻值为已知,2个电压值也为已知,求3个电流值。 11自行产生一个5行5列的数组,用两种方法得到最中间的三行三列矩阵。 12根据a=reshape(-4:4,3,3)做一个矩阵,然后(1)取出所有大于0的元素构成一个向量(可推广到从一个矩阵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元素组成一个向量)(2)将原矩阵中大于0的元素正常显示,而小于等于0的元素全部用0来表示(可推广到将原矩阵中不符合条件的全用0来表示,符合条件的值不变)。(思考:大于0的正常显示,小于等于0的用-10来表示) 13建立如下一个元胞数组,现在要求计算第一个元胞第4行第2列加上第二个元胞+第三个元胞里的第二个元素+最后一个元胞的第二个元素。 a={pascal(4),'hello';17.3500,7:2:100} 14建立一个结构体的数组,包括3个人,字段有姓名,年龄,分数,其中分数由随机函数产生一个3行10列的数据表示了有10门课程,每门课程有三个阶段的分数。问题是: 问题1,如何找到第2个人的分数并显示出来 问题2,如何找到第2个人的每门课程3个阶段的平均分数并显示出来 问题3,全班同学(指这3个学生)的10门课程的每门课程的平均分如何计算出来?要求放到一个数组里。 问题4,找到这个班所有同学的姓名放到一个元胞数组里 15给定一个图像文件,格式是jpg ,通过inportdata 引入这个文件,查看引入后数据保存是一个数组,是100*100*3的一个数组,这是一个三维的数组,表明有100*100个点,每个点有RGB 三个方面决定的。现在,要求将这些点的中间部分30个象素宽度的正方形用黑点表示。

MATLAB上机实验练习题答案

数学建模 MATLAB上机实验练习题 1、给出一个系数矩阵A[234;541;132],U=[123],求出线性方程组的一个精确解。 2、给出两组数据x=[00.30.81.11.62.3]’y=[0.820.720.630.600.550.50]’,我们可以简单的 认为这组数据在一条衰减的指数函数曲线上,y=C1+C2e-t通过曲线拟合求出这条衰减曲线的表达式,并且在图形窗口画出这条曲线,已知的点用*表示。 3、解线性方程 4、通过测量得到一组数据: 5、已知一组测量值 6、从某一个过程中通过测量得到: 分别采用多项式和指数函数进行曲线拟合。 7、将一个窗口分成四个子窗口,分别用四种方法做出多峰函数的表面图(原始数据法,临近 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二重三次方插值法) 8、在同一窗口使用函数作图的方法绘出正弦、余弦、双曲正弦、双曲余弦。分别使用不同的 颜色,线形和标识符。 9、下面的矩阵X表示三种产品五年内的销售额,用函数pie显示每种产品在五年内的销售额

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并分离第三种产品的切片。 X=19.322.151.6 34.270.382.4 61.482.990.8 50.554.959.1 29.436.347.0 10、对应时间矢量t,测得一组矢量y t00.30.8 1.1 1.6 2.3 y0.50.82 1.14 1.25 1.35 1.40 采用一个带有线性参数的指数函数进行拟合,y=a0+a1e-t+a2te-t,利用回归方法求出拟合函数,并画出拟合曲线,已知点用圆点表示。 11、请创建如图所示的结构数组(9分) 姓名编号指标 江明顺071023身高:176,体重:82 于越忠060134身高:168,体重:74 邓拓050839身高:182,体重:77 12、创建如图所示的元胞数组。(9分) 13、某钢材厂从1990年到2010年的产量如下表所示,请利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计算1999年该钢材厂的产量,并画出曲线,已知数据用‘*’表示。要求写出达到题目要求的MATLAB 操作过程,不要求计算结果。 年份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 产量(万吨)75.99591.972105.711123.203131.669150.697179.323203.212226.505249.633256.344 14、在一次化学动力学实验中,在某温度下乙醇溶液中,两种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原始数据如下,请对这组数据进行三次多项式拟合,并画出拟合曲线,已知数据如下。 time=[2.55.07.510.013.017.020.030.040.050.060.070.0] res=[0.290.560.771.051.361.522.002.272.813.053.253.56]

Matlab实验指导书(含答案)汇总

实验一:Matlab操作环境熟悉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Matlab操作环境。 2.学习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命令funtool及其环境。 二、实验内容 熟悉Matlab操作环境,认识命令窗口、内存工作区窗口、历史命令窗口;学会使用format命令调整命令窗口的数据显示格式;学会使用变量和矩阵的输入,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使用who和whos命令查看内存变量信息;学会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funtool,并进行下列计算: 1.单函数运算操作。 求下列函数的符号导数 (1) y=sin(x); (2) y=(1+x)^3*(2-x); 求下列函数的符号积分 (1) y=cos(x); (2) y=1/(1+x^2); (3) y=1/sqrt(1-x^2); (4) y=(x-1)/(x+1)/(x+2); 求反函数 (1) y=(x-1)/(2*x+3); (2) y=exp(x); (3) y=log(x+sqrt(1+x^2)); 代数式的化简 (1) (x+1)*(x-1)*(x-2)/(x-3)/(x-4); (2) sin(x)^2+cos(x)^2; (3) x+sin(x)+2*x-3*cos(x)+4*x*sin(x); 2.函数与参数的运算操作。 从y=x^2通过参数的选择去观察下列函数的图形变化 (1) y1=(x+1)^2 (2) y2=(x+2)^2 (3) y3=2*x^2 (4) y4=x^2+2 (5) y5=x^4 (6) y6=x^2/2 3.两个函数之间的操作 求和 (1) sin(x)+cos(x) (2) 1+x+x^2+x^3+x^4+x^5 乘积 (1) exp(-x)*sin(x)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1)

Matlab上机实验答案 实验一MATLAB运算基础 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 z1=2*sin(85*pi/200)/(1+exp(2)) z1 = 0.2375 >> x=[2 1+2i;-0.45 5]; >> z2=1/2*log(x+sqrt(1+x^2)) z2 = 0.7120 - 0.0253i 0.8968 + 0.3658i 0.2209 + 0.9343i 1.2041 - 0.0044i 2.9,,2.9, 3.0

>> a=-3.0:0.1:3.0; >> z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 (>> z3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可以验证z3==z33,是否都为1) z3 = Columns 1 through 5 0.7388 + 3.2020i 0.7696 + 3.2020i 0.7871 + 3.2020i 0.7920 + 3.2020i 0.7822 + 3.2020i Columns 6 through 10 0.7602 + 3.2020i 0.7254 + 3.2020i 0.6784 + 3.2020i 0.6206 + 3.2020i 0.5496 + 3.2020i Columns 11 through 20 0.4688 + 3.2020i 0.3780 + 3.2020i 0.2775 + 3.2020i 0.2080 + 3.2020i 0.0497 + 3.2020i

MATLAB上机题汇总(较难题,抽1题)合肥学院

1.根据下面的方程绘制图形,y=cos(x)+x ,x 取值-pi-pi ,然后用多项式拟合函数进行拟合。 2.要求编写一个函数文件,将一个给定图片的所有颜色都变深(变深多少自己斟酌),其中黑色为0,白色为255 3.根据下面的方程绘制图形,y=cos(2x)+sin(2x),然后用5次多项式进行拟合。 4.要求编写一个M 函数,完成下列函数的求解:y =sin (x );y =sin (x +pi );y =sin (x +pi /3);y =sin (x +pi/2)自变量x 的变化范围从-pi 到pi ,要求四个图像画在同一个图形窗体中。 5.M 文件的编写 计算分段函数 ?????≠+=+++=10101)1cos(2x x x x x x x y 6.函数文件的编写 编写函数文件,求半径为r 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7.题目见教材p85,其中的数据可以给出文本文件或者由下面的式子表达 a=[10*rand(24,1)+15,1*rand(24,1)+30,2*rand(24,1)+45],这是24行3列的一个矩阵,第一列表示温度,第二列表示湿度,第三列表示气压。要求如下: (1) 将温度数据取出 (2) 找出一天中最高温度 (3) 按温度进行从小到大(默认)排序 (4) 求出最高温度的时刻 (5) 按温度进行从大到小排序 8.已知Fibonacci (斐波那)数列由式子??=+=--4,3,21k a a a k k k 可以生成,其中初值为121==a a ,试编写出生成某项Fibonacci 数值的MATLAB 函数,并求20a 的值。 9.编写M 函数,判断给定的三边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并求其周长 10.给定一个声音文件,如1.wav ,引入这段声音,将音量改为2倍之后,再保存成2.wav

Matlab编程与应用习题和一些参考答案

Matlab 上机实验一、二 3.求下列联立方程的解???????=+-+-=-+=++-=--+4 1025695842475412743w z y x w z x w z y x w z y x >> a=[3 4 -7 -12;5 -7 4 2;1 0 8 -5;-6 5 -2 10]; >> b=[4;4;9;4]; >> c=a\b 4.设???? ??????------=81272956313841A ,??????????-----=793183262345B ,求C1=A*B’;C2=A’*B;C3=A.*B,并求上述所有方阵的逆阵。 >> A=[1 4 8 13;-3 6 -5 -9;2 -7 -12 -8]; >> B=[5 4 3 -2;6 -2 3 -8;-1 3 -9 7]; >> C1=A*B' >> C2=A'*B >> C3=A.*B >> inv(C1) >> inv(C2) >> inv(C3) 5.设 ????? ?++=)1(sin 35.0cos 2x x x y ,把x=0~2π间分为101点,画出以x 为横坐标,y 为纵坐标的曲线。 >> x=linspace(0,2*pi,101); >> y=cos(x)*(0.5+(1+x.^2)\3*sin(x)); >> plot(x,y,'r') 6.产生8×6阶的正态分布随机数矩阵R1, 求其各列的平均值和均方差。并求该矩阵全体数的平均值和均方差。 (mean var ) a=randn(8,6) mean(a) var(a) k=mean(a) k1=mean(k) i=ones(8,6) i1=i*k1 i2=a-i1 i3=i2.*i2 g=mean(i3) g2=mean(g) 或者 u=reshape(a,1,48); p1=mean(u)

MATLAB实验上机易错题汇总

1、完成下列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 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1) m=100:999; n=find(mod(m,21)==0); length(n) ans = 43 (2)>> ch='Maybe One Day' p=find(ch>='A'&ch<='Z') ch(p)=[] ch = Maybe One Day 2、自行产生一个5行5列的数组,分别得到最中间的三行三列矩阵、右下角2行2列矩阵, 奇数行矩阵、奇数列矩阵、奇数行奇数列矩阵。 >> t=rand(5)%生成矩阵 A=t(2:4,2:4)%中间三行散列矩阵 B=t(4:5,4:5)%右下角两行两列矩阵 C=t(1:2:end,:)%奇数行矩阵 D=t(:,1:2:end)%奇数列矩阵 E=t(1:2:end,1:2:end)%奇数行列矩阵 3、求方程组的根 syms x y z [X Y Z]=solve('x+4*y-3*z=2','2*x+5*y-z=11','x+6*y+z=12',x,y,z) 4、已知矩阵A=[1 2;3 4],运行指令B1=A.^(0.5), B2=A^(0.5), 可以观察到不同运算方法所得结果不同。(1)请分别写出根据B1, B2恢复原矩阵A的程序。(2)用指令检验所得的两个恢复矩阵是否相等(利用norm(…,’fro’)指令,误差矩阵F-范数,接近eps量级,认为实际相等)。 5、先运行clear,format long,rng('default'),A=rand(3,3),然后根据A写出两个矩阵:一个对角 阵B,其相应元素由A的对角元素构成;另一个矩阵C,其对角元素全为0,而其余元素与对应的A阵元素相同(diag指令的使用)。 >> format long >> rand('twister',1) >> A=rand(3,3) A = 0.417022004702574 0.302332572631840 0.186260211377671

MATLAB实验题答案

1、求以下变量的值,并在MATLAB 中验证。 ( 1 ) a = 1 : 2 : 5 a = 1 3 5 ( 2 ) b = [ a' , a' , a' ;a ] b = 1 1 1 3 3 3 5 5 5 1 3 5 ( 3 ) c = a + b ( 2 , : ) c = 4 6 8 2、下列运算是否合法,为什么?如合法,结果是多少? >> result2=a*b Error using * Inner 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 >> result3=a+b result3 = 3 6 2 5 8 11 >> result4=b*d result4 = 31 22 22 40 49 13 >> result5=[b;c']*d result5 = 31 22 22 40 49 13 -5 -8 7 >> result6=a.*b result6 = 2 8 - 3 4 1 5 30 >> result7=a./b result7 = 0.5000 0.5000 -3.0000 4.0000 1.6667 1.2000 >> result8=a.c Attempt to reference field of non-structure array. >> result9=a.\b result9 = 2.0000 2.0000 -0.3333 0.2500 0.6000 0.8333 >> result10=a.^2 result10 = 1 4 9 16 25 36 >> result11=2.^a result11 = 2 4 8 16 32 64 3、用MATLAB 求解下面的的方程组。 (1)? ? ??????????-=?????????????????????? ???----01741323151122231592127 4321x x x x >> A=[7 2 1 -2;9 15 3 -2;-2 -2 11 5;1 3 2 13] >> B=[4 7 -1 0] >> B=B' >> x=inv(A)*B (2)???????=-++=--=-++=++5 65333328 21w z y x w y x w z y x z y x >> A1=[1 1 1 0;1 2 1 -1;2 -1 0 -3;3 3 5 -6] >> B2=[1;8;3;5] >> x2=inv(A1)*B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