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

2、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3、血管的跳动就是脉搏

4、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动脉是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人体各部分的血管

6、静脉是能够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7、、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最的小的静脉之间

8、毛细血管的数量多,分布广,通过毛细血管物质交换

9、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10、血液通过上腔静脉流入右心房

右心房接受来自上、下腔静脉的血液

右心房的血液将流入有心事右心室,右心室将血液压入肺动脉

血液通过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

左心室的血液通过主动脉流向全身

右心室里的血液通过肺动脉流向肺

肺里的血液通过肺静脉流入心脏

肺部的血液通过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左心房的血液流入左心室,左心室将血液压入主动脉

11、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而左右心房、心室是不相通的

1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13、血浆中含有大量水分,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14、血浆中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15、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

16、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17、纤维蛋白原是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18、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9、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里没有细胞核下层,成两面凹陷的圆饼状,平均直径约7.7μm。

20、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

21、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22、红细胞具有运输养的功能。此外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23、白细胞有多种,都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24、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25、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26、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

27、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28、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9、在肺循环中,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再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30、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舒张压一般为8~12 kPa

31、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使动脉管腔变窄,血管发生硬化。

32、人体内的废物除了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是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的,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

盐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

3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管道,成年人的输尿管长20~30cm。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

尿道时排出尿液的通道。

34、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35、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

36、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37、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38、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

39、肾小囊的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着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和肾小管相通。

40、人体的排尿,起到排除废物的作用,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一种很特殊的细胞,它在神经组织中大量存在,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兴奋能够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这种能够传导兴奋地叫做神经冲动。

3、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有他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

4、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

5、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约占脑部总体积的3/4。

6、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形式。

7、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8、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9、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

10、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的神经冲动,并再发出神经冲动给传出神经。

11、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12、效应器把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

13、反射活动是在一定的神经结构里进行的,这种结构就是反射弧。

14、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

运行了。

15、人类除了有与动物相同的条件反射以外,由于大脑皮质具有语言中枢,还能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

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16、角膜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通过。

17、晶状体是有弹性的透明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18、瞳孔是虹膜中央的圆孔光线由此进入眼球内部

19、。虹膜能随光线的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

20、玻璃体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通过。

21、巩膜呈白色,坚固,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

22、视神经把与视觉有关的信息传到大脑视网膜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到光的刺激。

23、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将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24、听神经把与听觉有关的信息传到大脑皮质。

25、外耳收集声波。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郭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的振动。

26、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27、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8、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会损害听神经的功能。

29、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异常:幼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

30、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生物的发育。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成年过少,导致

大脖子病。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如海带

31、胰岛: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等。缺乏胰岛素,导致细胞吸收

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形成糖尿。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32、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

33、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

3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35、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复习提纲

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复习提纲 一、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管:物质运输的管道 类型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弹性管腔血流速度 动脉从心脏→全身厚大小快静脉从全身→心脏较薄小大(有静脉瓣)慢 毛细血管从最小的动脉→最 小的静脉 极薄(仅一层上皮 细胞)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 单行通过) 极慢 2、血液:物质运输的载体 1)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其它养料和废物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名称形态结构数量主要功能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 (血红蛋白—红色含铁蛋白质)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 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 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最少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最小较多止血、凝血 血细胞结构图 3、心脏——物质运输的动力 1)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2)结构: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主动脉 肺肺动脉 肺肺静脉 心脏结构图 3)瓣膜: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朝向一个方向流动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4)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4、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O 2→组织细 1)过程 胞,CO 2→血液)→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O 2→血液,CO 2→肺泡)→肺静脉→左心 房 血液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动脉血 静脉血 2)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的变化 肺循环:静脉血 动脉血 3)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 概念 存在的血管 存在于心脏(左动右静)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肺静脉、其他动脉 心脏左侧:左心房、左心室 静脉血 含氧少,颜色暗红 肺动脉、其他静脉 心脏右侧:右心房、右心室 流动脉血 流静脉血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全身毛细组织O 上下腔 CO 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 血管网 细胞 2营养物质静脉 肺动脉 细血管网肺静脉 CO 2 O 2 肺泡 2废物 左心室右心室

第四章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

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一、本章教材分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能量维持,生物体必须不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不断地驱动生物体内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以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通常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在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等生物体静态组成后,本章通过几组基本的生命化学反应过程,展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特点,各类生物体细胞获得能量的过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认识生命,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本质,并能与自身生活需要相联系。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四个主题。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其中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是最常见的。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使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平稳而有序。光合作用时地球上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合成糖类的过程,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提供能量,是生物圈能量流的起点。细胞通过氧化分解,从化合物中获得能量,这些能量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部分由A TP传递给生命活动需能部位,保证生命活动的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是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具体体现,它们使生物体与外界实现了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转换,同时也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整个章节的内容着眼于普遍存在于生命世界的新陈代谢过程,诠释了生物体在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上的“动态”规律。这一章的学习将让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在分子水平上得到深化,从而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还为以后进一步认识生命活动信息流本质和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打下基础,因此本章在整个高中生命科学学习中具有基础意义。 以本章内容为载体,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理生化实验技能,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感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将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命世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形成生命世界永恒变化与发展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建构生命本质的观念,认同并欣赏生命的“巧然天成”,形成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爱。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形成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并将使他们在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分析推理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 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二、课题: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4章的基础,以具体例子介绍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类型与特征,酶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A TP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ADP相互转变的特性,A 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糖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这两个最基本反应过程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本质。在介绍化学反应的同时,引出酶的概念。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特点是催化效率高、转移性高。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反应是通过酶调节控制的,为此酶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酶的应用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高中学生对酶的名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酶的性质及其作用机理并不了解。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归纳总结出酶的特点,并指出了酶的专一性与酶分子结构的关系。 教材中的“小金鱼”、“广角镜”、“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为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素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同步测试(解析版)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皮肤轻微擦伤后会流血,可是伤口很快就结痂止血了,血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2.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 B.在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 C.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 D.某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 3.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人体的() A.动脉 B.静脉 C.神经 D.毛细血管 4.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图,图中b排出人体的途径有()条 A.1 B.2 C.3 D.4 5.澳大利亚人詹姆斯?哈里森18岁开始献血,如今已经献过1000多次血.你知道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A. 1200~1500 B. 800~1000 C. 400~600 D. 200~300 6. 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方境内,造成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正在甘蔗地作业的无辜平民4死9伤.如果有一个重伤病人他的血型是B血型,则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 A. AB型、O型 B. A型、B型 C. AB型、A型 D. B型、O型 7.下列器官或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 A. 呼吸系统 B. 泌尿系统 C. 皮肤 D. 大肠 8.贫血患者应多吃含有某种物质丰富的食物,它们是() A. 蛋白质和铁 B. 蛋白质和锌 C. 锌和碘 D. 铁和锌 9.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箭号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为主动脉,内流动着动脉血 B. ②为肺静脉,内流动着动脉血 C. ③为肺动脉,内流动着静脉血 D. ④为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习题及讲义

第八讲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 水的平衡 来源:饮水、食物、物质代谢 排出途径:由肾、皮肤、肺、大肠排出 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二)水平衡的调节: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相关器官的作用,使摄入量等于排出量,在排出途径中,可调节的是由肾排出的水。 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如下图)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又称终尿) 【例析】 生活在干燥大米中的“米象”(俗称米虫),它新陈代谢所需水的来源主要

是(C) A.大米中所含的自由水 B.大米中所含的结合水 C.米虫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 D.无法判断 二、无机盐的平衡 (一)钠、钾盐的摄入和排出 (二)肾脏排泄特点 1.钠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2.钾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调节(下图一)(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下图二) 1、水盐调节的条件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2、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 肾上腺——分泌醛固酮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 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重吸收四、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主要为钠)时会出现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甚至昏迷。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盐。 食盐中的Na+ 来源 人体中的Na+ 人体中的K+ 去路 肾脏(尿)(主要) 皮肤(排汗) 大肠(排便) 肾脏(尿)(主要) 大肠(排便) 食盐中的K+

酸碱平衡失调

第三章酸碱平衡失调 机体内环境中适宜的酸碱度就是维持正常机体组织、细胞进行代谢与生理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在正常条件下血浆的酸碱度在很狭窄的范围内波动,动脉血pH始终恒定在7、35~7、45,平均值为7、40。我们把机体这种处理血液中酸碱物质含量的能力,以维持内环境中pH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这就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虽然机体对酸碱负荷有很大的缓冲能力与有效的调节功能,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许多因素如酸碱物质超量负荷,或酸碱调节机制障碍等,将导致体液酸碱度稳态的破坏,这种稳定性破坏称为酸碱平衡失调(acid-base disturbance)。在临床实践中,大多的酸碱平衡失调就是某些病理过程或疾病的继发性变化。一旦酸碱平衡失调,就会增加病情的严重性与复杂性,对患者的诊疗、预后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酸碱平衡失调往往就是疾病治疗成败的关键。 本章以细胞外液的酸碱平衡为基础,阐述正常机体酸碱平衡调节机制,分节叙述各类酸碱平衡失调的常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为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指导。 第一节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尽管机体不断体外摄入与代谢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但血液pH却不会发生显著波动,这就是由于机体对酸碱负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与有效的调节能力,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机体体液酸碱度由多种生理机制协同调节,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类:血液缓冲调节机制、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与肾的调节机制(图3-1)。 图3-1 酸碱平衡缓冲调节、肺调节与肾调节示意图 一、血液缓冲调节机制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章的基础,以具体的例子介绍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酶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ATP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与ADP相互转变得特性,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地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教材以学生能够熟悉的糖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这两个最基本的反应过程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本质。在介绍化学反应的同时,引出酶的概念。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特点是高效性和专一性高。高中生对酶的名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酶的性质以及作用机理并不了解。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归纳总结出酶的特点,并指出酶的专一性和酶分子结构的关系。还要通过广角镜和想一想做一做栏目中设置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酶制品,了解酶与人类的关系。 关于ATP的分子结构的特点,教材先结合前几章知识,指出细胞内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都储存有大量的化学能,但这些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 关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变,课文不仅讲述了ATP水解和合成的过程,讲述了这种转变是十分迅速的,而且讲述了这一特点所具有的重要生理意义,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ATP是细胞维持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最后课本用流通着的能量货币,形象地对ATP进行了比喻。 二、学情分析 本节主题内容抽象,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只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利用前面的知识基础学习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而特点。利用实验探究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关于ATP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ATP的结构图,自学全称、结构、功能,着重讲解结构简式中各个字母和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新陈代谢的重要意义。 2.举例说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理解酶的概念和成分,理解酶的生物学特性。 4.理解ATP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过程与方法 1.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过程,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2.通过对新陈代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体现在 组成生物体物质的不断自我更新。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科学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特点 (2)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概念 (3)酶的作用特性和特性。 (4)ATP化学组成的特点以及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水盐调节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2.态度观念方面 (1)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式。 教学手段 1.实物投影仪:展示相关的问题、图表和信息资料,创设探究的情境; 2.挂图、板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2)结合照片上的场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通过分析、讨论明确: (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2)中国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做可爱的人。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 (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 (4)“以饮料代水”的做法科学吗?…… 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 1.提供信息资料: (见书中小资料)分析讨论,的出结论: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 2.引导学生讨论: (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 (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吗? 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2)排尿不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 1.引导学生回忆: (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15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2018娄底)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A. 尿素 B. 多余的水 C. 二氧化碳 D. 无机盐 2. (2018娄底)人体中血液循环是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 B.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3层细胞膜 C. 同一个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拥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D.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是少量输血时,O型可以万能输血,AB型可以万能受血 3. (2018衡阳)心脏是运输血液的“泵”。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以下能正确表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方向的是() A. 心房→心室→动脉 B. 心房→动脉→心室 C. 心室→心房→动脉 D. 动脉→心室→心房 4. (2018衡阳)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B. 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 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 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5. (2018淄博)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B. ④是左心室,④⑥之间没有瓣膜 C. ③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从②流向③ D. ⑤⑥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 6. (2018雅安)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被称为人体与疾病斗争“卫士”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 D. 血浆 7. (2018雅安) 张华同学在家发生意外,失血过多,急需大量输血。他的血型是AB型,给他输血的血型只能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8. (2018雅安) 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A. 动脉→心室→心房 B. 心房→动脉→心室 C. 心房→心室→动脉 D. 心室→动脉→心房 9. (2018自贡)某同学是A型血,按照ABO血型输血关系表,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

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生物催化剂 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某些RNA也是酶 D.酶活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强 2. 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 3. 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的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适于除去细胞壁的物质是 A.盐酸B.脂肪酶C.纤维素酶D.氢氧化纳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B.酶的催化效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C .酶在反应过程中本身不发生变化 D .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5. 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肽水解为氨基酸,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多样性 D .特异性 6. 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是( )A .胃不能及时排空B .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C .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 .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7. 习惯上,酶的命名是根据A .来源 B .催化的反应物 C .没根据 D .A 与B 均是 8. 在酶的特性中,与催化功能无关的一项是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多样性 D .不稳定性 9. 下列最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实验是 ( ) A .将FeCl 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H 2O 2的甲、乙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释放氧气的速度远远大于甲试管 B .将10%的淀粉酶和稀释10倍的淀粉酶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1%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淀粉分解的速度基本相等 C .将相同数量的人的唾液淀粉酶和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加入盛有等量的1%的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发现甲试管中分解淀粉的速度比乙试管中的快 D .将淀粉酶液等量加入盛有等量1%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乙分别保温在10℃和30℃条件下,结果乙试管中淀粉分解的速度快于甲 B .酶 A .细胞膜 0.青霉素就是通过抑制形成细胞壁的()来杀灭病菌的。1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习题和讲义全

第八讲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一、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 水的平衡 来源:饮水、食物、物质代谢 排出途径:由肾、皮肤、肺、大肠排出 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二)水平衡的调节: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相关器官的作用,使摄入量等于排出量,在排出途径中,可调节的是由肾排出的水。 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如下图)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又称终尿)

【例析】 生活在干燥大米中的“米象”(俗称米虫),它新陈代谢所需水的来源主要是(C ) A .大米中所含的自由水 B .大米中所含的结合水 C .米虫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 D .无法判断 二、无机盐的平衡 (一)钠、钾盐的摄入和排出 (二)肾脏排泄特点 1. 钠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2. 钾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调节(下图一) (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下图二) 1、水盐调节的条件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2、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 肾上腺——分泌醛固酮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 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重吸收 四、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 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主要为钠)时会出现细胞外液 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甚至昏迷。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盐。 食盐中的Na +来源人体中的Na +人体中的K +去路肾脏(尿)(主要)皮肤(排汗)大肠(排便)肾脏(尿)(主要)大肠(排便) 食盐中的K +

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知识点

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血液循环系统由、和组成。 2.二千年前,我国最早用“切脉”诊病的医学家是。 3.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填写下表: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结构特点管壁、管腔、 弹性 管壁、管腔、弹性管壁由层细胞 构成 血流速度管内血流速度管内血流速度管内血细胞只能通过 个,血流速度 功能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 身体各部位.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到心脏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 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 位.(能出现脉搏现象 的是动脉) 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青筋就 属于静脉”,是输液时针扎入的血 管)或较深的部位 数量多, 分布广 4.心脏在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次。 5.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_______方,心脏外形像个桃子,它的大小约和本人的相似。 6.心脏壁主要由构成,壁内有心腔。心脏分为腔,分别、、、 ,其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 7.左心房连通,右心房连通,左心室连通,右心室连通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血液只能由流向流向而不能倒流。 8.血液由和组成,血细胞包括、、。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上层是,呈色,下层是,呈色; 不加抗凝剂上层是,下层是。 9.血浆血浆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运载、运输和的功能,红细胞具有运输和的功能,白细胞具有和的作用,血小板具有、的功能。 10.贫血和炎症时血细胞的数量变化:贫血减少;炎症增多。贫血使血液运输的能力降低,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和铁丰富的食物。 11.人类的血型系统中与输血有较大关系的是血型系统,它包括型、型、型和型4种血型,输血时应以输血为原则,成年人的血液的总量为体重的7%-8%,一次献血范围200-400ml。 13.发现血液循环的是英国医生__________。 14.人体内血液在和全部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人 体内流动,将人体细胞需要的、运输至人体的各种组织,并将人体的运 输至一定器官而排出体外。 15.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同时 进行的,并且在__________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封闭的循环路线。 16.血液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17.经过体循环血液由血变为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血变为血. 18.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正常范围是90—140/60-90 mmHg。 19.人体将体内、,以及多余的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通过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和少量的;通过系统以尿液的形式 排出绝大部分的、、;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的排出少部分的、 少量的和。 20.泌尿系统由、、、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贮存尿液的器官是,排尿的通道是、、。 21.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22.肾单位包括和,肾小体包括和。 23.原尿的形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和大分子的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和等废物,都可以经过过滤到中 形成原尿。 24.尿液的形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等 会被重新吸收。剩下的、和就形成了尿液。 25.排尿的意义:不仅起到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平衡,维持 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氧气、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废物 组 织 细 胞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体静脉 全身各处毛 细血管网 体动脉 肺部毛 细血管 左心房 肺 泡 氧气 二氧 化碳

如何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如何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我们日常摄取的食物可大致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食物酸碱一览表 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鱼、巧克力、空心粉、葱。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 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 大部分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吃起来酸酸的柠檬就是酸性的。其实,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的比率而定: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磷、氯、硫进入人体之后则呈现酸性。

碱性食物主要分为: 一、蔬菜、水果类; 二、海藻类; 三、坚果类; 四、发过芽的谷类、豆类。 要避免或减少以下酸性食物的摄取: 一、淀粉类; 二、动物性食物; 三、甜食; 四、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 五、油炸食物或奶油类; 六、豆类(如花生等) 碱性食品推荐: 1.苹果。水果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也是最好的体内清洁剂。在水果中,苹果被称为最佳的碱性食物,它可以改善酸性体质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从而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

除了中和酸碱平衡,研究分析还表明:常吃苹果有利于减肥,这是因为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2.蔬菜类:几乎所有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都属于碱性食物。它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能够为身体增加养分。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还能够使人体的消化功能得到改善,保持肠胃的健康。 所以,非常适合用它们来中和体内大量的酸性食物如肉类、淀粉类,帮助食物及时消化和排泄。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 沪科版第一册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沪科版第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概念。 理解酶的概念、反应条件和作用特点。 掌握ATP的结构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和生命活动能量供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初步形成对实验的运用及设计能力。 通过对课本中图2—20、2-21、2-23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认识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合成反应和分解分解反应是生物体内两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2)酶的特性。 (3)ATP的作用和特性 难点:(1)水解反应和氧化分解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2)酶的活性区域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ATP的作用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实验:2.2探究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实验目的:探究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各种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略) 仪器试剂:(略) 实验方法及结果记录: 分析与讨论: 1.哪些因素影响酶的活性? 2.两种酶显示活性的最佳PH和最佳温度范围一样? 3.分析1、5号试管实验结果,指出安排该两试管实验内容的目的。 实验:2.3探究酶的化学成分 实验目的:利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探究酶的化学成分

实验原理:蛋白质+双缩尿试剂紫色 淀粉+碘蓝色 还原性糖+班氏试剂,加热红黄色 脂肪+苏丹Ⅲ溶液桔红色 材料选择:1%胃蛋白酶溶液 仪器和试剂: 实验方法与结果记录: 分析和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的结论是什么? 进一步探究:探究“嫩肉粉”的化学成分实验原理:同上 材料选择:1%胃蛋白酶溶液 仪器和试剂: 实验方法与结果记录: 分析和讨论: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苏教版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苏教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二千年前,我国最早用“切脉”诊病的医学家是扁鹊。 4.心脏在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心脏跳动的平率)。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 5.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__左下__方,心脏外形像个桃子,它的大小约和本人的拳头大小相似。

6.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壁内有心腔。心脏分为4腔,分别是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左心室。 7.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8.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上层是血浆,呈浅黄色,半透明;中层是血小板和白细胞,呈白色;下层是血细胞,呈红色;不加抗凝剂上层是血清,下层是血细胞。 9.血浆的成分主要有__水分,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及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废物___,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凝血的功能。 10.贫血和炎症时血细胞的数量变化:贫血红细胞减少;炎症白细胞增多。贫血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11.人类的血型系统中与输血有较大关系的是ABO 血型系统,它包括A 型、B 型、AB 型和O 型4种血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血为原则,成年人的血液的总量为体重的7%-8%,一次献血范围200-400ml 。 13.发现血液循环的是英国医生____哈维______。 14.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人体内流动,将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运输至人体的各种组织,并将人体产生的废物运输至一定器官而排出体外。 15.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体循环_______和_____肺循环_____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___心脏___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封闭的循环路线。 16.血液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17.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8.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通过血液对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收缩压一般为12—(90—140mmHg )。舒张压是指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舒张压一 般为8—12kPa(60—90mmHg)。 19.人体将体内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绝大部分的水、尿素、无机盐;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的排出少部分的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 20.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贮存尿液的器官是膀胱,排尿的通道是输尿管、膀胱、尿道。 21.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肾单位。 氧气、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废物 组织细胞 主动脉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上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体静脉 全身各处体动脉 肺部 左心房 肺 泡 氧气 二氧 化碳

人体酸碱平衡基础知识问答

人体酸碱平衡基础知识问答,人人收藏,健康必备1、哪些食物属酸性食物,哪些食物属碱性食物? 营养学上划分食物酸碱性的标准,不是根据食物的口味,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分解的产物的酸碱性来划分的,凡是在体内分解的产物是酸性的,就称为酸性食物,凡在体内分解的产物是碱性的,就称为碱性食物。 营养学家们认为鱼、肉、禽、蛋、大米、面粉、油脂、糖类都是酸性食物;蔬菜、水果(香蕉等高糖类水果除外)、豆制品(蚕豆除外)、牛奶等都是碱性食物,食醋、柠檬等虽然有酸味,但在人体中不会产生酸性物质,所以也是碱性食物。 2、蛋白质、脂肪、糖在体内代谢产生哪些酸性物质? 蛋白质在体内代谢产生含硫氨酸、含磷氨基酸、尿酸等等;脂肪在体内代谢产生-羟丁酸、乙酰乙酸,也称酮体;糖在体内代谢产生甘油酸、丙酮酸、乳酸。

3、维护人体酸碱平衡主要靠什么? 维护人体酸碱平衡主要靠体液缓冲体系的缓冲作用、肺的呼吸作用以及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作用。 4、酸性体质为什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人体大约由70%的水组成,这些水主要构成人体的体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人体细胞就生活在体液中,要使细胞健康正常地生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体液环境,即保持体液体酸碱平衡。酸性体质的人,体液被酸性物质污染,体液的酸碱平衡被破坏,细胞的生存受到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就像水被污染后,生活在水里的鱼儿就要窒息死亡一样。 5、为什么用池塘养鱼的比喻来说明人体酸碱平衡? 因为人体大约70%是由水组成的,人体细胞就生活在体液中,就像鱼儿生活在水里一样,人体酸碱平衡与否,首先反映在体液上,因为人体产生的酸性物质没有被排泄了,一般都进入体液,如果人体酸碱不平衡,应当说明体液受到污染,体液被污染,细胞就会受影响,这跟池塘水被污染,鱼儿会受影响一样,所以用池塘养鱼的比喻来说明人体酸碱平衡。 6、身体如何调节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的? 人体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和小分子物质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可自由通过,当细胞内的酸性物质浓度比体液同时,酸性物质就从细胞内向体液转移,而碱性物质则由体液向细胞内转移,从而保持细胞内的酸碱度相对稳定。

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2章第3节《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学习目标 1.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学习难点 人体水盐调节的分析。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2、结合课本中图解熟记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知识准备 水、无机盐的来源与去路。 教材助读 1.人体的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盐的来源及排出:____________中获得、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水的去路包括:肾脏通过_________排出;皮肤通过________排出;肺通过_________排出;④大肠通过__________排出。 (2)调节机制:多种激素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协调。 (3)水平衡调节中枢在,渴觉中枢在。 (4)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维持体液的_____________。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__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地接受____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____________调节可看作______________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_________也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__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______),就会影响____________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 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调节。 这样内环境的___________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预习自测题 一、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2、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和上丘脑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上丘脑和下丘脑 我的疑问 学始于疑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平衡的? 课内探究 质疑探究 实例:体温恒定的调节示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完成填空并思考讨论: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检测题(解析版)

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B.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2.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A.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 B.若a为上腔静脉,则X为左心房 C.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会上升 D.若X为大脑,则b内氧气含量会降低 3.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4.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来源于()A.肺泡B.血液C.组织液D.组织细胞 5.题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A.0→t2B.t1→t2 C.t1→t3D.t2→t4 6.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呼吸道不具备的功能是() A.气体交换B.清洁C.温暖D.湿润 7.在前臂输血或输液时,医生要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动脉B.要在针刺入部位的远心端捆扎 C.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静脉D.捆扎后远心端静脉变扁平 8.如图为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C处所指的腔以及和它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A.右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肺动脉 C.右心室、主动脉D.左心室、主动脉 9.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酸碱平衡、对身体影响

碱性食物可以预防癌症 为什幺会形成酸性体质? 1.过度摄取乳酸性食品 a)肉类、奶酪制品与蛋、牛肉、火腿等皆属于酸性食品。 b)摄取过量的酸性食品血液会倾向酸性而变黏稠,不易流到细血管的末稍,而易造成手脚或膝盖的冷寒症,以及肩膀僵硬和失眠等。 c)年轻力壮时吃适量的肉类是对的,但老年人则以蔬菜或小鱼为宜。 2.生活步调失常会造成酸性体质 a)生活步调失常会造成精神与肉体的压力。 b)据统计,晚睡者罹患癌症的机率比正常人高出五倍。 c)人类本来就活在节奏的世界里,无法事先储备睡眠或饮食,也不能日夜颠倒。d)人体内脏受自律神经控制,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经活动,晚上则由副交感神经工作,若使其错乱及倒置,就亦百病滋生。 3.情绪过于紧张 a)文明社会会造成的压力。 b)工作上或精神上的压力。 c)当一个人承受精神压力后,一旦紧张松弛,时会造成猝死,称为潜在性副肾皮质机能不全症。 4.肉体的紧张 a)动手术之前应先检查肾上腺皮质机能是否正常。如果副肾皮质机能较差,或手术压力远超过副肾调整功能,则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其它不良影响。 b)若发现病患脸部浮肿,需详加询问病史及服药状况,为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贺尔蒙者,施以针灸要特别注意反应。 c)劳动或运动过度,通宵打牌、开车等压力都应尽量避免。 附录: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1.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是天然绿藻富含叶绿素,是不错的碱性健康食品,而茶类不宜过量,最佳饮用时间为早上。

苏科版八上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练习题

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单元复习 课型:习题主备人:何婷婷审核人:苏萍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时间_______【知识回顾】 血管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 血液循环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 在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上、下腔静脉D.毛细血管 2.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 A.红细胞 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 D.二氧化碳 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4. 人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往往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A.血红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7.静脉瓣的作用是(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8.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A.有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9.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 ) A、脉搏; B、血压; C、心率; D、心动周期。 10.某人的心率为70次/分,则他的脉搏应是下面哪一种情况( ) A、与心率一样; B、比心率高; C、比心率低; D、以上情况都可能发生。 11.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 D.尿道 12.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A.原尿 B.尿 C.动脉血 D.静脉血 13.健康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约有() A.150升 B.15升 C.1.5升 D.0.5升 14.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输尿管D.膀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