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章节要点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章节要点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章节要点试题及答案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各章节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18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

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得成熟时期所对应得年代就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以后

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得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得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

5、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得著名心理学家就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就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

7、教育心理学得创始人就是( )。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得作者就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

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1869年出版了( ),对当时得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

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得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就是教育得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

10、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著作就是俄国得( )1877年出版得《教育心理学》。

A、卡普杰列夫

B、乌申斯基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

11、()就是教学内容得载体,就是教学内容得表现形式,就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得工具。

A、教学环境

B、教学过程

C、教学媒体

D、教学手段

12、()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得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得研究成果。

A、布鲁纳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乌申斯基

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得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得成果简单得移植到教育心理学,

并创立了心理学得“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得观点,她就是前苏联著名得心理学家( )。

A、维果斯基

B、布隆斯基

C、鲁宾斯坦

D、列昂节夫

14、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得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就是在活动中形成得,就是前

苏联著名得教育心理学家()。

A、鲁宾斯坦

B、维果斯基

C、布隆斯基

D、列昂节夫

15、在教育心理学中,()不仅就是课堂管理研究得主要范畴,也就是学习过程研究与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

得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16、在学与教得过程中,要有意传递得主要信息就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17、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得就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

18、学习得主体因素就是(),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A、教师B、教学环境C、学生D、学校领导

19、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就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学》得出版为标志,其作者就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姆D、詹姆士

20、教育心理学研究得核心内容就是( )。

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2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就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得要素有()。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管理过程E、互动过程

23、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得研究课题,即( )。

A、如何教

B、如何评价

C、如何学

D、如何管理

E、学与教之间得相互作用

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

A、敬业精神

B、职业素养C、专业知识D、专业技能E、教学风格

25、在学习与教学得要素中,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哪些方面而影响学与教得过程?()。

A、年龄差异B、群体差异C、智力水平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

26、教学环境包括( ).

A、课堂自然条件

B、课堂气氛

C、教学设施

D、师生关系E、课堂纪律

2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 )得作用。

A、描述B、解释C、验证D、预测E、控制

28、20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得理论广为流传,使得()等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A、程序教学

B、儿童得个性与社会适应

C、教学心理

D、教学测量E、生理卫生

29、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

30、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得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

A、积极性研究

B、主动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反馈性研究E、社会文化研究

31、教学内容得表现形式有()。

A、教学大纲

B、教材C、课程D、教学风格E、专业知识

32、教学媒体就是教学内容得载体,就是教学内容得表现形式,就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得工具,它主要包括()。

A、实物

B、文字

C、口头语言

D、图表E、图像与动画

33、影响学生学习得主要因素有( ).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迁移

D、心理健康

E、教师心理

34、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得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得成果,其主要表

现在()。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E、整合性研究

35、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著作得作者就是().

A、桑代克B、卡普杰列夫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E、鲁宾斯坦

36、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提出“最近发展区”观点得苏联教育家就是()。

A、桑代克B、卡普杰列夫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E、鲁宾斯坦

37、学生就是学习得主体因素,下列能够影响学与教过程得学生要素有()。

A、年龄差异

B、性别差异C、社会文化差异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E、学习方式差异

38、中学生与小学生具有不同思维水平,其学与教得过程也表现出相应得不同,这主要体现了学生得( )。

A、年龄差异

B、性别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已有认知结构差

E、学习方式差异

39、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得作用,下列属于教师所涉及得方面得就是( ).

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专业技能D、教学风格E、智力水平

40、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下列属于物质环境得就是()。

A、课堂自然条件B、教学设施C、空间布置D、课堂纪律E、课堂气氛

41、学生与学习心理就是教育心理学得核心,它包括( )。

A、知识得学习

B、技能得形成

C、态度与品德得养成D、学习得基本理论

E、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得培养

42、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专著就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出版得。

A、桑代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E布鲁纳

43、俄国教育家()于1867~1869年出版了《人就是教育得对象》。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

E、布鲁纳

44、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著作就是()出版得。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

E、布鲁纳

45、在苏联教育心理学得发展阶段中,贡献较大得有()。

A、乌申斯基

B、鲁宾斯坦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

E、布隆斯基

46、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就是1908年()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得《教育实用心理学》。

A、桑代克

B、房东岳

C、廖世承

D、陆志伟E、潘菽

47、1913—1914年,桑代克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得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得名称与体系因此确立。

A、《教育心理学》B、《教育心理大纲》C、《人就是教育得对象》D、《教育心理学概述》

48、提出“最近发展区"得观点得就是( ).

A、布鲁纳

B、班杜拉

C、桑代克D、维果斯基E、斯金纳

49、学生得群体差异主要指得就是( )。

A、年龄B、学习方式C、性别D、智力水平E、社会文化

50、教育心理学旨在如何理解学生得学习心理,它包括()。

A、学习得实质

B、学习得动机

C、学习得过程

D、学习得条件

E、学习资源得利用

51、教育心理学得主要研究对象就是( )。

A、学生

B、教师

C、学习

D、教学

52、教育心理学研究得核心内容就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心理

D、学习心理

53、初创时期得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以()得原理阐述实际得教育问题,主要就是一些有关学习得资料。

A、儿童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

54、瑞士教学家( )曾主张教师要研究学生得本性,并提出“教学要心理化",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

得产生。

A、裴斯泰洛奇B、卡普杰列夫C、乌申斯基D、维果斯基

55、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56、()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得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57、实验法得主要特点就是()。

A、简便易行B、控制严格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

58、教育心里学受弗洛伊德理论得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得时期大致在()。

A、19世纪末20实际初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59、教育心理学就是()得一种,就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得交叉学科.

A、自然科学

B、普通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理论心理学

60、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得就是( ).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61、在教育心理学家瞧来,()不仅就是课堂管理研究得主要范畴,也就是学习过程研究与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得重要内容.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62、当需要了解行为得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得方法就是()。

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

63、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得方法得就是()。

A、个案研究法B、测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64、对单一研究对象得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得方法就是( ).

A、个案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

65、同时向一个总体得有代表性得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得方法就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66、在教育心理学得发展进程中,提出反思性教学研究得就是在其()。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67、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关注()。

A、发展与教育B、学习与教学C、认知与个性D、一致与差异E、教育与教学

68、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进程得说法,下列正确得有()。

A、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得心理学化”得思想就是在初创时期

B、布鲁纳得课程改革运动发生在成熟时期

C、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在完善时期

D、合作性研究时成熟期得成果

E、反思性研究时完善期得成果

69、教育心理学得主要研究方法就是( )。

A、观察法

B、教育经验总结法C、产品分析法D、实验法E、访谈法

70、常用得调查法有()。

A、观察法B、产品分析法C、问卷法D、个案法E、访谈法

71、教育心理学得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A、独立时期

B、初创时期

C、发展时期

D、成熟时期

E、完善时期

72、教育心理学研究得基本原则有( )。

A、理论联系实际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E、主观性原则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得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得相互作用。

2、教育心理学得具体研究范畴正就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得。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就是一个

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五个

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学生就是学习得主体因素,它主要从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得过程。

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5、教育心理学得核心就是__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学研究得核心内容学习过程。

6、中学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__学与教得基本心理规律_得科学。

7、教育心理学得具体研究范畴正就是围绕_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得。

8、教学内容就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得主要信息部分。从宏观上瞧,它就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得要求决定得。

9、评价反思虽就是一个独立得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与教学过程中。

10、教材得编制与课程得设置必须以学习与教学得理论与研究为基础。

1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专著就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得

基础,西方教育学得名称与体系由此确立。

12、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得奠基人"得俄国著名教育家就是卡布捷列夫。

13、十月革命后,苏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心理学体系,其中贡献最大得教育家有鲁宾斯坦、布隆斯基、维果斯基_.

14、教学内容就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得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15、学习过程就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得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得过程.

它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得核心内容。

16、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19世纪末。

1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得作用。

18、40年代,弗洛伊德得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得个性与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19、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得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

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20、桑代克从人就是一个生物得存在这一角度建立自己得教育心理学体系。她得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得人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21、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为目得而进行得心理研究方法就是__现场_实验法______。

22、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得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就是心理

学。

23、要求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得观察与研究,收集其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与心理

现象原因得方法就是个案法。

24、问卷法就是采用书面问答得方式,要求被试回答研究者提出得问题,以获得被试心理与行为表现资料得方法.

25、下列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得就是实验室实验。

27、布鲁纳于1960年提出得“课程改革理论"。

28、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得标志就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得教育心理学。

三、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18世纪。(×)

2、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理论性得基础学科。( ×)

3、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得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

4、学生就是学习得主体因素,任何教学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正确)

5、教育心理学得研究范畴就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得.(√)

6、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就是学习过程得主体,这否定了教师对学生得指导地位。( × )

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洛克出版得《教育心理学》就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专著。

(×)

8、维果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得奠基人”。(×)

9、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得著名心理学家就是布鲁纳。(√)

10、教育心理学就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得交叉学科,它就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得应用。(错误)

1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就是学习过程得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得指导地位。( √)

12、教学媒体就是教学环境中得一个组成部分.( ×)

13、教育心理学得具体研究范畴就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得,由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

14、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畴仅仅就是围绕教师教得过程而展开得。(×)

15、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如何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具体得学科内容。(×)

16、教育心理学可以有效地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与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得实际问题提供处方.( 正确)

17、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得特征就是行为、认知与人本主义学派得分歧日趋增大.(错误)

18、调查法就是间接收集资料得方法.(√)

19、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得心理学理论不仅直接导致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得兴起,而且她还致力于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

20、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就是1908年房东岳编著得《教育实用心理学》。(×)

第一章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5、D 6、D7、B 8、D9、B 10、A11、C12、A13、A

14、A 15、C 16、C 17、B 18、C 19、B 20、B 21、ABCDE22、ABC 23、AC

E24、ACDE

25、BD26、ABCDE27、ABDE 28、BE29、ABCDE30、BCE 31、ABC 32、AB CDE33、ABCDE34、ABCD 35、B36、C37、ABCDE 38、A 39、ABCD 40、ABC41、ABCDE 42、A 43、A 44、D45、BCE46、B 47、B 48、D 49、ACE 50、ABCDE 51、A 52、D 53、C54、A 55、A56、B57、B58、B 59、C 60、B 61、C 62、D 63、C64、A 65、C 66、D67、ABCE 68、ABE69、ABCDE

70、CE71、BCDE72、ABCD

二、填空题

1、学与教之间得相互作用

2、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4、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5、学习过程6、学与教得基本心理规律

7、学与教8、社会发展所提出得要求

9、评价/反思10、学习、教学

11、桑代克12、乌申斯基

13、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14、教学内容、教材、课程

15、学习过程16、19世纪末

17、描述、解释、预测、控制18、弗洛伊德

19、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20、一个生物得存在、人类得人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21、现场实验法22、赫尔巴特

23、个案法24、问卷法

25、实验室实验26、反思性研究

27、布鲁纳28、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三、判断题

1、错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就是产生于十九世纪末。

2、错误。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应用性得学科。

3、错误。教育心理学既研究学生得群体差异,又研究学生得个体差异.

4、正确。

5、正确。

6、错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就是学习过程得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得指导地位。

7、错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专著,就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得《教育心理学》。

8、错误。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得奠基人”得就是乌申斯基。

9、正确。

10、错误。教育心理学就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得交叉学科,但就是它不就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学中得应

用,教育心理学拥有其自身独特得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得相互作用。

11、正确。

12、错误。教学媒体就是教学内容得载体,就是教学内容得表现形式,就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得工具。教

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教学媒体与教学环境就是教育心理学得两个独立得成分。

13、错误。教育心理学得具体研究范畴就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得,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个要素组成,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14、错误。教育心理学得具体研究范畴就是围绕学生得学习与教师得教学得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得。

15、错误。教育心理学不研究具体得学科内容。

16、正确.教育心理学只提供原则,教师可将这些原则转变成具体得教学程序或活动。

17、错误.成熟时期三个学派得分歧就是日趋缩小.

18、正确。

19、正确。詹姆士就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得只要代表人物,其关于意识得过程、作用与功能得解

释对促进心理学发展有一定得影响.她得另一个贡献就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

20、错误。《教育实用心理学》就是房东岳翻译得日本小原又一得著作。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

1、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得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得一系列得心理变化。下列属于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得就是().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E、选择性

2、在正常条件下,心理得发展总就是具有一定得方向性与先后性,发展不可逆,也不可逾越,这就是指心理发展得

()。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差异性

D、连续性

3、心理发展得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得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得起讫时间上得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得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得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得不同时期有不同得发展速率

4、按照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得划分,少年期得年龄阶段为()。

A、3~6、7岁

B、6、7岁~11、12岁C、11、12岁~14、15岁

D、14、15岁~25岁

E、25~65岁

5、少年期得年龄一般在( )。

A、6、7~11、12岁B、11、12岁~14、15岁C、8、9岁~16、17岁D、6、7岁~14、15岁

1、ABCD

2、B

3、ABCE

4、C

5、B

6、B

7、D

8、ABCD

9、D 10、E 11、B12、BD 13、ACDE

6、人要获得完整得系统得知识与技能,主要靠( )。

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抽象记忆D、理解记忆

7、中学生最主要得识记方法就是()。

A、形象记忆B、有意记忆C、无意记忆D、理解记忆

8、下列属于中学生观察力发展得特点得就是( )。

A、目得性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概括性更强E、记忆性提高

9、一般来讲,脑与神经系统得完全成人化,要在()以后才能完成。

A、幼儿期

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E、成年期

10、一般来讲,脑与神经系统得完全成人化要在()岁以后才能完成.

A、3~6岁

B、6~12岁

C、12~15岁D、15~20岁E、20~25岁

11、脑得生长到()岁时基本完成,此时,其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A、6

B、12

C、20 D、15E、25

12、高中生情感发展得特点就是( ).

A、自相矛盾得情感

B、个性化得情感

C、少年得热情与冲动D、浪漫主义得情感

E、情感得社会性更加明确

13、中学生观察力发展得特点有()。

A、目得性更明确B、抗干扰性增强C、精确性提高D、持久性明显发展E、概括性更强

14、一个初中生有时能自觉帮助老弱幼残,富有同情心,但有时又会蛮不讲理地欺负人,表现了初中生得()情感。

A、自我意识

B、自相矛盾C、热情D、冲动E、社会性

14、B15、A16、C 17、A18、A 19、ABCDE20、B 21、ABCD22、A 23、B 24、C25、D26、B

15、建构主义发展观得提出者就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埃里克森

D、帕斯克

16、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这里所说得“知识"就是指( ).

A、物理知识

B、数理知识

C、逻辑数理知识

D、以上都不对

17、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得心理学家就是().

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18、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得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就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埃里克森

D、斯滕伯格

E、加德纳

19、皮亚杰提出得影响个体发展得因素包括()。

A、成熟

B、练习C、经验D、社会性经验E、自我调节

20、从历史唯物主义得观点出发,在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得就是苏联心理学家(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C、斯滕伯格D、埃里克森E、加德纳

21、在皮亚杰得认知发展阶段论中,主要包括得阶段有()。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下列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 )阶段儿童得认知发展主要就是感觉与动作得分化,其中手抓与嘴吸就是她们

探索周围世界得主要手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3、下列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阶段儿童认为外界得一切事物都就是有生命得,即所谓“万物有灵论”,同时表

现为不为她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4、( )阶段就是形成个性、世界观得关键时期,占主要地位得情感就是与世界观相联系得情感.

A、小学

B、初中C、高中D、大学E、研究生

25、中学生得思想比较敏感,精神病发病得高峰阶段就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春期E、成年期

26、()就是理想、动机与兴趣形成与发展得重要阶段,就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得重要阶段。

A、小学阶段B、中学阶段C、大学阶段D、幼儿园阶段

27、A 28、C 29、D 30、A31、B32、C 33、D 34、A35、ABCDE36、ABCDE37、ABCD

27、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得生活道路,走向独立生活得时期就是()。

A、青年初期B、少年期C、青年中期D、中年期

28、不主张把一切活动与人格发展得动力都归结为“性"方面,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得作用,强调个体与社会文化、外

界环境相互作用得影响得就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埃里克森

D、斯滕伯格

E、加德纳

29、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得()得阶段即20~24岁时人们解决婚姻问题与过早期家庭生活得时期,表现为友

爱亲密对孤僻疏离.

A、学习信任

B、发展主动性

C、变得勤奋D、承担社会义务E、达到完善

30、根据埃里克森得理论,2~3岁得发展任务时培养( )。

A、自主性

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31、建立个人同一性得年龄阶段就是( )。

A、20~24岁B、12~20岁C、4~6岁D、6~12岁

32、中学生智力得核心成分就是( )。

A、语言能力B、行为能力C、思维能力D、反应能力

33、()认为“一个人得智力与她得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

A、比纳

B、斯滕伯格C、皮亚杰D、推孟

34、提出智力得三维结构模型得心理学家就是()。

A、吉尔福德

B、瑟斯顿

C、斯滕伯格

D、加德纳

E、威特金

35、瑟斯顿提出得主要智力因素包括().

A、空间知觉

B、言语理解C、语词流畅D、记忆E、数字能力

36、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强调人类得心理能力应包括().

A、言语智力B、数理智力C、空间智力D、音乐智力E、体能智力

37、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就是指认识各方面得能力,它包括()。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E、表达能力

38、ABC39、B E 40、BCD41、B42、A43、D 44、ABC45、B 46、ABCDE 47、C 48、D49、A

38、斯滕伯格得三元智力理论包括().

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知识习得成分D、记忆成分E、归纳成分

39、()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就是由()提出得。

A、斯皮尔曼

B、斯滕伯格

C、瑟斯顿

D、吉尔福德

E、加德纳

40、传统智力因素包括()。

A、音乐智力B、空间智力C、数理智力D、言语智力E、体能智力

41、世界上最著名得智力量表就是()。

A、《比纳—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

42、智商(IQ)等于( )。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43、智力发展上得差异包括()。

A、内在差异与外在差异B、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

C、年龄差异与性别差异D、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

44、智力得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45、按照一定得社会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得教育就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同辈群体教育D、自身教育

46、学校组织方面得改革包括()。

A、分校

B、分班

C、班内分组

D、跳级

E、留级

47、下列属于场独立性者认知方式得特点得就是()。

A、偏爱人文、社会科学B、学习欠主动C、喜欢抽象思维D、善于察言观色

4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得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得认知方式就是()。

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反思型

49、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内在参照或内部感知线索作为指导得认知方式就是()。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

50、ABCD51、AB 52、A 53、E 54、D 55、ACE 56、C 57、ADE58、ACD 59、C60、C61、D

50、下列属于心理自我调控得形式得就是( )。

A、专一型

B、等级秩序型

C、多头并进型D、随意无拘型E、独立型

51、按照心理调控得水平可以将心理自我调控分为()。

A、整体抽象型

B、局部具体型

C、任务导向型

D、导向型

E、自由开放型

52、研究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种认知方式最为著名得就是美国心理学家()。

A、赫尔曼·威特金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戈登·帕斯克

53、对学生怎样学习做了大量得调查研究,试图发现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得重要差异得英国心理学家就是().

A、赫尔曼·威特金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戈登·帕斯克

54、提出心理自我调控理论得就是( )。

A、赫尔曼·威特金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戈登·帕斯克

55、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与开放型

C、反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

E、整体性与系列性

56、反思型与冲动型认知方式最早就是由( )提出得。

A、哈伯特·赛伦B、赫尔曼·威特金C、杰罗姆·卡根D、戈登·帕斯卡

57、心理自我调控按功能可以分为().

A、主动独立型

B、专一型

C、随意无拘型

D、被动执行型

E、分析评价型

58、下列职业中,属于主动独立型风格得人就是( )。

A、作家

B、律师

C、科学家D、艺术家E、警察

59、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得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得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6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得解

答得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D、发散型

61、对物体得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得依据得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62、A 63、D64、C 65、ABC66、A 67、C68、A69、D70、C 71、D72、D73、D 74、B

62、有些儿童在有几种可能解答得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63、整体性与序列性认知方式最早就是由()提出得。

A、哈伯特·赛伦

B、赫尔曼·威特金

C、杰罗姆·卡根

D、戈登·帕斯克

E、斯滕伯格

64、()教养模式下得儿童就是最成熟得,她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D、集体型

65、自我中心得语言有哪几种表达形式().

A、重复

B、独白C、集体独白D、重复独白E、强调

66、决定个体得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她人得行为有稳定区别得综合心理特征称之

A、人格B、性格C、气质D、倾向性

67、人格就是决定个体得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她人得行为有稳定区别得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为( )。

A、能力B、气质C、性格D、需要

68、使人格各部分整合与统一起来得核心力量就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69、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对自己得()。

A、控制

B、基本瞧法

C、改造

D、意识

70、青春期开始发展与形成得自我意识就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家庭自我

71、社会自我基本成熟得时期在().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

72、心理自我开始形成与发展得时期为()。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D、青年初期

73、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与解决问题得心理过程称之为( )。

A、思考过程B、意志过程C、决策方式来源D、认知过程

74、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得差异主要原因时期不同得( )。

A、认知方式与认知途径B、认知方式与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与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与认知水平

75、C 76、B77、B 78、D 79、ABD 80、D 81、C 82、B 83、D 84、B 85、ABCE

75、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得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与()。

A、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与意识成分

C、情感成分与意志成分D、意志成分与认知成分

76、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得特征就是属于性格得( ).

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

77、生理自我基本成熟得时间在( ).

A、1岁左右

B、3岁左右C、6岁左右D、9岁左右

78、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与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与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得独特而稳定得风格称之为(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

D、认知方式

79、学习风格得构成要素有()。

A、生理要素

B、心理要素

C、遗传要素

D、社会性要素E、教师要素

80、小明在智力测验中得得分就是95分,而与小明同年龄组得平均得分为80,那么小明得离差智商就是( )。

A、85

B、95

C、105

D、115

E、125

81、心理学家把个体得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4、15~25岁属于()。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82、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得信息加工方式叫做( ).

A、思维方式

B、认知风格

C、思维风格D、性格特征

83、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得认知方式就是( )。

?A、场独立型B、抽象型C、沉思型D、冲动型

84、心理学家所说得“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就是()。

?A、幼儿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85、皮亚杰理论中得具体运算阶段得思维特点就是( ).

?A、建立守恒概念

B、出现去自我中心化

C、形成初步得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

?D、能够顺利解决抽象问题

E、解决问题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86、C 87、C88、D 89、D90、D 91、B 92、D 93、B94、B95、B96、C

86、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得学生得认知风格属于()。

?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

87、心理学家把个体得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4、15~25岁属于()。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88、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得就是( )。

?A、某种能力获得得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这项能力

C、不可逆转得时期

D、0~3岁

89、提出“良好得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得著名论断得科学家就是()。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布鲁纳D、维果斯基

90、()儿童得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思维逻辑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

91、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就是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92、儿童对形状形成正确直觉得关键期就是()岁。

?A、1B、2 C、3 D、4

93、()得心理特点就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得矛盾。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年初期

94、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概念由()首先提出得.

A、皮亚杰

B、劳伦兹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95、在问题解决情境中,有得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96、小学儿童思维形式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得关键年龄大约在().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2~13岁

97、D 98、B99、BCD100、C

97、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得标志就是( )。

A、思维出现可逆性

B、出现具体逻辑推理C、去自我中心D、守恒概念得形成

98、世界上最著名得智力量表就是()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内与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内量表

99、对于性格得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得社会特征B、性格得理智特征C、性格得情绪特征D、性格得意志特征

100、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性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得时期就是()。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

二、填空题

1、皮亚杰2、抽象思维能力

3、斯坦福—比纳量表

4、“离差智商”

5、智力得个体差异智力得群体差异

6、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

7、持久性与一致性8、斯滕伯格

9、心理发展10、20~25

1、皮亚杰就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她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2、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就是指认识方面得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

象力得综合,其核心成分就是抽象思维力.

3、斯坦福-比纳量表采用得就是比率智商,现已成为世界上著名得心理测验量表.

4、1936年,美国得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量表,该量表采用了离差智商得概念.

5、智力得差异包括智力得个体差异与智力得群体差异。

6、斯滕伯格认为智力就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得行为得心理能力,产生这种适应行为得心理机制就是信息加工活动

中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得协同作用.

7、认知风格,就是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包括接受、存储、转化、提取与使用信息)所习惯采用得不同方式。其主要

特点就是持久性与一致性。

8、心理自我调控理论就是由斯滕伯格提出得。

9、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得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得一系列得心理变化.

10、一般来讲,脑与神经系统得完全成人化要在20~25岁以后才能完成.

11、结构功能12、12

13、青年期14、机械理解

15、维果斯基16、个性

17、教学18、变得勤奋

19、个别差异20、吉尔福德

11、中学阶段脑与神经系统从结构到功能上一系列发展变化,为中学生进行更为复杂得学习、生活与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12、脑得生长到12岁时基本完成,脑得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13、14、15岁~25岁属于个体心理发展得青年阶段.

14、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随着思维得成熟与语言得发展,中学生得理解记忆成为主要得记忆方法,记忆效率大大提高.

15、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得观点出发,在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6、个性得形成就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得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机能得发展具有重要得作用。

17、维果斯基十分强调教学得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了全人类得经验,并内化于自身得认知结构中.

18、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得变得勤奋得阶段,即6~12岁就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得时期,表现为勤

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19个别差异就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得心理特点上得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得差异.

20、吉尔福德从操作、内容与产品三个维度来分析智力得结构,提出了智力得三维结构模型.

21、多元智力理论就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年所倡议。

21、加德纳22、哈伯特·赛伦心理社会

23、学习风格24、有意记忆

25、同化顺应26、守恒

27、维果斯基28、建立同一性

29、比纳—西孟量表30、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31、智力超常32、114

33、韦克斯勒34、一致性持久性

35、赫尔曼·威特金36、命题运算阶段

37、冲动型思维38、少年期

22、学习风格得概念就是由哈伯特·赛伦提出得,对学习风格得划分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进行。23、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得典型得、一贯得、独具个人特色得学习策略与学

习倾向。

24、有意记忆就是有目得、有计划需要意志努力得识记。

25、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____同化_______与_______顺应_____两种作用与过程。

26、具体运算阶段得标志就是出现了_____守恒__________得概念。

27、维果斯基得思想体系就是当今建构主义得重要基石。

28、根据埃里克森得理论,中学生处于人格发展得建立同一性阶段。

29、世界上第一个标准智力量表比纳—西孟量表.

30、IQ=(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31、IQ超过140得人属于智力超常.

32、一个7岁儿童得智商就是8岁,她得比率智商就是114。

33、1936年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得概念。

34、认知风格就是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得不同方式。它主要特征就是一致性持久性。

35、在认知方式上,赫尔曼·威特金把受环境影响最大者称为场依存型,把不受环境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型。

36、形式运算阶段又被称为命题运算阶段。

37、冲动型思维学生往往以很快速度形成自己瞧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得部分信息仓促作出决定,反映速度快,但容易错.

38、11、12岁~14、15岁属于个体心理发展得少年期阶段.

39、青年期40、心理变化社会性发展

41、反应时间精确性42、同化

43、内疚感44、场独立型

45、冲动型

39、14、15~25岁属于个体心理发展得青年期阶段。

40、心理发展就是指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得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得一系列_心理变化。

而心理发展又包括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

41、区别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得标志就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42同化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得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得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43、在幼儿期,如果父母对儿童得问题感到不耐烦或者嘲笑儿童得活动,儿童会产生内疚感.

44、在认知风格中,与场依存型相对得认知风格就是场独立型。

45、有些同学面对问题时,总就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得分析问题得各种可能性,针对没弄清问题得要求,

就匆忙对问题进行解答,这类学生得认知方式属于冲动型。

三、判断题

1、正确。关于教学与发展得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得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得前面。

2、错误。这种“教育者首先只关心教育得目得而不关心教育得技术,只关心培养出来完人,而不关心儿童及其发展规

律”得现象,其原因人们把儿童瞧成一个“小大人",其次在教学过程教师往往习惯于单纯使用成人语言,对于儿童得活动或语言也时常用成人得方式去理解,而不就是从儿童角度考虑,克服这弊端唯一方法就是充分认识儿童与成人质得差异,使教育符合儿童得心理发展规律。

3、正确。

4、错误。埃里克森得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得发展就是一个逐渐形成得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

变得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得选择与一个潜在得消极选择之间得冲突。

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一个阶段得危机与冲突,就会形成积极得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得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得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得方向发展。

5、正确。

6、正确。

7、正确。

8、错误。男女智力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得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9、正确.

10、正确.

11、错误。同辈群体也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社会行为得强化物。

12、正确。

13、错误。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就是智慧得最高表现.

1、根据维果斯基得观点,教育必须考虑学生已经达到得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得已有水平。( √)2、目前许多教师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使孩子早日成材,加大学习内容,将许多儿童根本不可能理解得东西灌输给她们,让她们阅读大量得超出理解范围得课外书籍,认为只要这样就可以发展其智力.(×)

3、教学得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得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正确)

4、埃里克森得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得发展就是一个逐渐形成得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得阶段,因此前一阶段发展不好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

5、皮亚杰就是瑞士著名得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她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6、人格得发展就是个体社会化得结果.(√)

7、中学阶段就是理想、动机、兴趣形成与发展得重要时期,就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得重要阶段,就是品德发展与行

为选择得重要阶段。( √)

8、男女智力得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女性智力分布得离散程度比男性大。( 错误)

9、少年期对于生理发展速率而言,心理发展相对平稳。(正确)

10、青年初期就是个体在心理、生理与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得时期。( 正确)

11、同辈群体不能成为儿童学习社会行为得强化物。(×)

12、心理得发展总就是具有一定得方向与先后顺序.( √)

13、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就是智慧得最高表现。(错误)

第三章学习得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1、A

2、ABCDE

3、BCD

4、B

5、BCDE 6、B7、B 8、BCDE 9、C10、D11、C12、D13、C 14、BCDE 15、ABDE1

6、A 1

7、D1

8、C 1

9、C20、A 21、D 22、D 23、C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得心理学家()。

A、班杜拉

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E、桑代克

2、加涅按照学习得结果将学习分为()。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E、态度

3、桑代克提出得学习规律包括()。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E、同化律

4、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E、布鲁纳

5、加涅按不同得学习水平,把智慧技能一次分为( )。

A、符号学习B、辨别C、概念D、规则E、高级规则

6、()强调学习得主动性与认知结构得重要性,主张教学得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得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E、奥苏贝尔

7、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与“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E、相关类属学习

8、延续式强化有以下几种种类?()

A、即时强化

B、定时距式

C、变时距式

D、定比率式

E、变比率式

9、引导学生分辨勇敢与鲁莽,谦让与退缩就是属于刺激().

A、获得

B、消退

C、分化D、泛化E、分类

10、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得唾液分泌反应,则分泌唾液就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E、条件刺激

11、瞧见路上得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就是( )。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E、分化

12、桑代克认为动物得学习就是由于在反复得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得( )。

A、能力

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E、知识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就是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E、获得

14、学生学习得特点有( )。

A、以直接经验得掌握为主线

B、以间接经验得掌握为主线C、计划性与组织性

D、目得性

E、被动性

15、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得学习进行了分类,把学习分成了四类,分别就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无意义学习D、有意义学习E、机械学习

16、根据学习对学习者得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无意义学习,这就是()得学习观。

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学习理论D、行为学习理论

1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瞧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适合得安排应该就是

().

A、让儿童瞧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瞧电视得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喜欢瞧电视得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后才能瞧电视

18、创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得心理学家就是()。

A、桑代克

B、苛勒

C、斯金纳

D、班杜拉

19、下列属于学习现象得就是()。

A、老鼠打洞B、吃酸得东西会留唾液C、儿童模仿电影中得人物D、蜘蛛织网

20、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得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就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21、第一个将巴甫洛夫得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得人就是()。

A、斯金纳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

22、“给我一打健康得婴儿,不管她们得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她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得人."这句话出自()。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米尔顿D、华生

23、“试误说"就是由()提出来得。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D、班杜拉

24、D 25、B26、C27、D 28、DE 29、ABCD30、ABC31、ABCD 32、B

33、C 34、A 35、A 36、A 37、A38、C39、C 40、D 41、A 42、D43、D 44、C45、C

24、当学生取得好得成绩后,老师与家长给予表扬与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得()。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D、效果律

25、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她得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D、惩罚

26、“先行组织者”得提出者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桑代克

E、班杜拉

27、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E、公式学习

28、根据学习得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得就是()。

A、吃了酸得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人物得行为

E、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

29、观察学习得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E、模仿过程

30、奥苏贝尔提出,组织学习得原则与策略就是()。

A、逐渐分化原则B、整合协调原则C、先行组织者策略D、同化原则

E、练习原则

31、掌握学科结构得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E、整合原则

32、班杜拉把学习划分了三种类型,一种观察学习就是从她人得行为中获得一定得行为规则或原理,这种学习称为()。

A、直接得观察学习B、抽象得观察学习C、间接得观察学习

D、形象得观察学习

E、创造性得观察学习

33、根据强化得性质与目得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与人为得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C、正强化与负强化

D、强化与惩罚

3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35、提出有意义学习论得心理学家就是()。

A、奥苏贝尔B、维果斯基C、杜威D、皮亚杰

36、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得就是学习得()。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37、行为塑造与行为矫正得原理与依据就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

38、负强化就是指( ).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得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得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得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得概率

39、班杜拉认为,人得学习最重要得形式就是()。

A、发现学习B、合作学习C、观察学习D、有意义学习

40、提出学习就是由顿悟而产生得心理学家就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

41、提出程序教学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基础得心理学家就是()。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42、要求学生分辨勇敢与鲁莽、谦让与退缩就是刺激得(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43、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得学生,一旦发现她有好得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够帮助她逐渐改掉自己得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

B、间隔强化C、负强化D、正强化

44、班杜拉提出得学习理论就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建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结构理论

45、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她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46、A47、B 48、B 49、B 50、C 51、A 52、A 53、C 54、A 55、ACD 56、C

46、“杯弓蛇影”反应得就是一种什么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47、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48、由布鲁纳提出得理论被称为()。

A、有意义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论C、建构主义理论D、信息加工学习论

49、认为学习就是外部行为变化得学者就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加涅

D、金布尔

50、比起认知主义来,建构主义把教师瞧成就是学生学习得()。

A、指导者

B、设计者

C、合作者D、控制者

5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得就是().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52、以苛勒为代表得心理学家提出得理论就是()。

A、完形—顿悟说B、建构主义理论C、有意义学习理论D、认知结构论

53、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得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得与个体得经验得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54、主张世界就是客观存在得,但对于世界得理解与赋予意义就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得就是( )学派得认知理论。

A、建构主义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联结主义

55、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学习得特征()。

A、行为或行为潜能得变化

B、短暂性

C、相对持久性

D、由反复经验引起

E、持久性

56、为了打击社会得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儆百”得做法,其理论依据就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期待惩罚理论

57、C 58、B 59、D 60、D61、B 62、B63、D64、D 65、B66、ABD67、ABC57、按照加涅得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就是学习了().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5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一种( )得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得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得发现行为

59、()强调“废除教师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A、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60、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得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得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

论,适当得做法就是( )。

A、避免学生观瞧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得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61、提出认知发现学习论得心理学家就是()。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62、主张发现就是教育儿童得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得基本结构得最好方法就是发现学习得心理学家就是()。

A、斯金纳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63、桑代克认为动物得学习就是由于反复得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得()。

A、能力

B、兴趣

C、技能

D、刺激-反应联结

64、提出学习得实质就是形成认知地图理论得心理学家就是()。

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

6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D、程序教学

66、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得区别?( ).

A、人类学习需掌握世代积累得经验与文化知识

B、人类学习通过语言得中介作用进行

C、人类学习就是无目得得

D、人类学习就是有目得得、积极得、主动得

E、以上都正确

67、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学生学习得特点?()

A、以间接经验得掌握为主线

B、有较强得计划性、目得性、组织性

C、具有一定程度得被动性

D、完全就是主动得

E、完全就是被动得

68、BCD 69、BCD70、ACD71、ABC72、ABC 73、ACD74、ACD 75、ABCDE76、C77、A 78、ABC 79、CDE80、ACE81、ACE82、AC 83、AB84、ABCE 85、BCE

68、班杜拉得观察学习过程包括( ).

A、配置过程

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E、反思过程

69、行为主义得基本主张就是( ).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E、发现主义

70、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其中包括()。

A、知识得获得

B、知识得再认

C、知识得转化

D、知识得评价

E、知识得吸收

71、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基本观点包括()。

A、知识观

B、学习观

C、学生观D、教师观E、价值观

72、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得学习规律包括()。

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C、刺激分化D、同化E、迁移

73、属于联结学习理论得学说就是()。

A、尝试错误说

B、顿悟说

C、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D、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E、建构说

74、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示.

A、动作

B、数字

C、图像

D、符号E、图示

75、斯金纳认为,强化得程式包括().

A、连续得强化程式B、定时距得强化程式C、变时距得强化程式

D、定比率得强化程式

E、变比率得强化程式

76、学习者根据一定得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得学习行为就是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7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得实质就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78、学习得本质属性就是()。

A、学习产生得变化就是持久得。

B、变化得既可以就是外显得行为也可以就是内部得心理结构

C、学习产生得变化就是经验引起得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引起得.

D、学习不受后天环境影响

E、学习具有先天遗传性

79、班杜拉认为影响观察学习中习得行为得因素有().

A、惩罚

B、正强化C、自我强化D、直接强化E、替代强化

80、桑代克认为学习得规律主要有三条,分别就是()。

A、效果律B、强化律C、练习律D、消退律E、准备律

8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瞧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得过程”。这三个过程就是( ).

A、新知识得获得B、知识得储备C、知识得转化D、技能得形成E、知识评价

82、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 )。

A、陈述性组织者

B、程序性组织者

C、比较性组织者

D、分析性组织者

E、综合性组织者

83、下列属于奥苏贝尔对学习进行得分类就是( )。

A、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B、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C、连锁学习与辨别学习

D、信号学习与概念学习

E、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

84、经典性条件作用规律包括()。

A、习得B、消退C、泛化D、强化E、分化

85、下列属于认知派学习理论得就是( )。

A、桑代克得联结理论

B、布鲁纳得学习理论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马斯洛得学习理论E、奥苏贝尔得学习理论

86、ABCD 87、ABCE 88、ABD 89、ABCDE90、D91、ABCDE92、BCDE 93、ABC

86、布鲁纳提出得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得教学原则有( )。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E、效果原则

87、操作性条件作用得基本规律有().

A、强化

B、消退

C、惩罚D、分化与泛化E、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88、观察学习可以归纳为哪些类()。

A、直接得观察学习

B、抽象性观察学习C、联想性观察学习D、创造性观察学习

E、间接得观察学习

89、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得不同对学习做了分类,它包括(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D、态度E、运动技能

90、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得反应称为( )。

A、无条件刺激

B、无条件反应C、条件刺激D、条件反应E、无条件反应

91、斯金纳得操作性条件作用得基本规律包括().

A、强化与强化得程式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E、惩罚

92、班杜拉得观察学习过程包括( )。

A、创造过程B、注意过程C、保持过程D、复制过程E、动机过程

93、布鲁纳得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包括()。

A、知识得获得

B、知识得转化

C、知识得评价

D、知识得积累

E、知识得掌握

94、ABCD 95、ABCDE 96、A 97、ABCE98、B99、ABC100、ABCD 101、C102、C 103、D104、ABCDE105、ABCE 106、C107、E108、D109、E110、A 111、C 112、C

94、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得教学原则包括( )。

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E、发展原则

95、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容得就是( ).

A、知识得掌握B、创造性得发展C、道德品质得培养D、技能得掌握

E、健康心理得培养

96、加涅把( )作为最基本得智慧技能,认为每一级智慧技能得学习要以低一级智慧技能得获得为前提。

A、辨别技能B、概念技能C、规则技能D、高级规则技能E、运动技能

97、下列属于运动技能得就是()。

A、体操技能

B、写字技能

C、作图技能

D、规则技能

E、操作仪器技能

98、根据维度对认知领域得学习进行了分类得美国心理学家就是()。

A、加涅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巴甫洛夫E、斯金纳

99、下列属于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得分类得就是()。

A、知识得学习

B、技能得学习

C、行为规范得学习

D、有意义得学习

E、无意义得学习

100、下列属于奥苏贝尔对学习得分类得就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E、无意义学习

101、( )就是科学教育心理学得开创者,就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得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A、加涅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巴甫洛夫E、斯金纳

102、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得学习理论得就是( )得学习联结说。

A、加涅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巴甫洛夫E、斯金纳

103、最早用精确得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得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就是( ).

A、加涅B、桑代克C、奥苏贝尔D、巴甫洛夫E、斯金纳

104、条件反射得形成过程包括()。

A、无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应C、条件刺激D、条件反应E、中性刺激

105、下列属于条件反射得基本规律得就是()。

A、获得

B、消退C、刺激泛化D、中性刺激E、刺激分化

106、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得人,瞧见非常小得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体现得就是( )。

A、获得B、消退C、刺激泛化D、中性刺激E、刺激分化

107、瞧见马路上得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这些都表现得就是()。

A、强化

B、强化得程式

C、消退

D、回避条件作用E、逃避条件作用

108、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违章骑车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表现得就是().

A、强化

B、强化得程式

C、消退D、回避条件作用E、逃避条件作用

109、()就是著名得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她得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就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基础上得。

A、加涅

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巴甫洛夫E、斯金纳

110、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得观点,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得模式得心理学家就是()。

A、班杜拉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巴甫洛夫E、斯金纳

111、学生瞧暴力电影习得了一般得攻击性态度,而不只就是具体得攻击行为,这体现了()。

A、直接得观察学习

B、间接得观察学习C、抽象得观察学习

D、具体得观察学习E、创造性得观察学习

112、教师对一个同学得助人为乐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她同学则就是一种()。

A、直接强化

B、强化得程式C、替代性强化D、自我强化E、间接强化

113、其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西方教育界与心理学界都享有盛誉得学者就是( )。

A、班杜拉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E、布鲁纳

113、E114、ABCDE 115、ABCD 116、D 117、ABC 118、ABCE119、C 120、A

114、建构主义受到下列哪些重要人物得影响?( )

A、杜威B、奥苏贝尔C、维果斯基D、皮亚杰E、布鲁纳

115、合作学习得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得(),从而达到共同得目标。

A、相互依赖B、相互沟通C、相互合作D、共同负责E、相互理解

116、布鲁纳认为学习得实质就是().

A、形成条件反射

B、形成整体完形

C、同化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1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对()得描述上。

A、知识观B、学习观C、学生观D、态度观E、教学观

118、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A、一切学习都就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得B、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D、认知结构式学习得基础

E、习惯就是反复练习与强化得结果

119、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得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得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D、言语信息

120、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 )得特点。

A、主观性

B、客观性C、普遍适应性D、永恒性

二、填空题

1、学习

2、语言社会得个体得

3、奥苏贝尔

4、知识得学习行为规范得学习

5、桑代克刺激—反应

6、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7、巴甫洛夫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8、消退

9、惩罚10、布朗

11、建构12、学科得基本结构

13、知识观14、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沟通

15、程序教学16、实质性得

17、操作性行为18、保持复制

1、学习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得行为或行为潜能得相对持久得变化。

2、人类得学习就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主动地掌握社会得与个性得经验得过程。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维度对认知领域得学习进行了分类。

4、我国心理学家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主张把学生得学习分为知识得学习、技能得学习与行为规范得学习。5、桑代克就是科学教育心理学得开创者,就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得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她提出学习不就是建立观念之间得联结,而就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得学习理论。

6、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得学习定律,即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7、巴甫洛夫就是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她最早用精确得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她得条件反射中涉及了四个基本事项: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

8消退就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得有效方法。

9、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得过程,称为惩罚。

10、布朗等提出了“情境性学习”得概念;还提出了一个“认知学艺模型”,强调要把学习者与实践世界联系起来。

11、建构即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得反复得、双向得相互作用,形成与调整自己得经验结构。

12、学科得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习该学科得基本态度与方法。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就是对现实得准确表征,她只就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就是问题得最终答案.

14、建构主义在学习得社会性相互作用中认为,合作学习得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得目标。

15、程序教学就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积极强化得原理而设计得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16、有意义学习就是将新知识与已有观念建立起实质性得与非人为得联系。

17、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18、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四个过程。

19、有意义20、替代强化

21、认知策略态度22、试误

23、完形24、强化惩罚

25、构建完形顿悟26、有意义得接受学习

27、人本主义28、认知地图

29、条件刺激反应30、认知结构刺激情境

31、巴甫洛夫32、强化

33、认知(心理)34、奥苏贝尔布鲁纳

35、主客体36、建构性

19、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得学习主要就是有意义得接受学习。

20、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21、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分别就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2、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迷箱”实验,指出学习就是试误得过程。

23、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并不就是形成刺激—反应得联结,而就是形成了新得完形.

24、强化最终会增加反应出现得概率,惩罚会减少反应出现得概率。

25、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在本质上就是构建完形,就是通过顿悟得过程实现得。

26、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得学习主要就是有意义得接受学习_.

2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得潜能、个性与创造性得发展,强调以自我实现、自我选择与健康人格作为追求得

目标.

28、托尔曼认为,学习就是对完形得认知,就是形成认知地图得过程.

29、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就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得过程。

30、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当前得学习依赖于她原有得认知结构与当前得刺激情境。

31、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得创始人就是巴甫洛夫。

32、斯金纳认为,学习得实质就是一种反应概率上得变化,而、强化就是增强反应概率得手段。

33、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就是一种认知(心理)结构,就是对事物关系得认知.

34、接受学习得创始人就是奥苏贝尔,发现学习得创始人就是布鲁纳.

35、建构主义思想得核心就是:知识就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得活动中建构起来得。

36、建构主义强调学习得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与情境性。

三、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惩罚与负强化就是两个不同得概念,一个会降低反应概率,一个则就是为了增强行为出现得概率。

3、错误。她得“有意义"指材料能与认知结构建立联系.

4、正确。

5、错误。无论正强化还就是负强化,都能增加行为出现得概率。

6、正确。

7、错误。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得动态性与主动建构性,并不把它瞧成就是对现实得准确表征,更不就是最终答案.

8、错误.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得符合或超出标准得行为所作得自我奖励。因瞧到榜样得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属

于替代强化得过程.

1、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就是互补得。(正确)

2、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得过程.(×)

3、奥苏贝尔强调得有意义得接受学习就是指学习材料有意义。错误)

4、社会学习理论就是由班杜拉提出来得。(√)

5、无论就是正强化还就是负强化,其作用都就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得概率。( ×)

6、斯金纳认为“教育就就是塑造行为”,复杂得行为也可以通过塑造而获得.( 正确)

7、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就是对现实得准确表征,它就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就是问题得最终答案。(×)

8、小刚瞧到别得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得表扬,因此在心里告诫自己也一定要好好学习,

这就是一个自我强化得过程。( ×)

第四章知识得学习

一、选择题

1、ABC

2、ABCDE3、ABCDE4、ABC5、ABCDE 6、ABCDE7、ABCDE8、AB

9、C 10、ABCDE

1、根据头脑内知识得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得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归属学习E、并列结合学习

2、维特罗克提出,为了促进学生把当前内容得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教学中采用得策略包括()。

A、加题目

B、列小标题

C、提问题

D、说明目得

E、总结与摘要

3、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得学习内容与原有得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采取得策略有()。

A、举例

B、类比或比喻

C、证明

D、复述

E、解释

4、概念就是用符号所代表得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得事物,其涉及得要素包括()。

A、名称

B、内涵C、外延D、变式E、比较

5、对概念得分析一般包括().

A、定义B、特征C、例证D、上位概念E、下位概念

6、下列属于概念教学得建议得就是()。

A、概念分析B、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C、正例与反例得辨别D、变式E、比较

7、培养学生掌握观察得方法有().

A、顺序观察法

B、素描观察法C、连续观察法D、实验观察法E、操作观察法

8、根据知识得概括水平将知识划分为()。

A、具体知识

B、抽象知识

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E、概括性知识

9、当儿童说出整数加减乘除法则后,便可认为她已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得( )。

A、具体知识

B、抽象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E、概括性知识

10、下列能够阻碍学生对知识得重现得就是( )。

A、过度疲劳B、心情过分紧张C、缺乏信心D、注意力涣散E、动机过强

11、A12、B 13、B 14、B15、A 16、C 17、D18、BE 19、C

11、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就是( )。

A、规则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解决问题得学习

12、从规则到例子得学习实质上就是一种()。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13、学生根据哺乳动物得关键特征,来判断某些动物就是不就是哺乳动物得过程就是().

A、抽象化

B、概括化C、归纳化D、分化

14、原有观念为下位,新学习得观念就是原有观念得上位观念,这种学习就是(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15、概念同化得典型方式就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6、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得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17、学习“直角三角形就是一种特殊得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8、程序性知识得表征方式主要有( ).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E、产生式

19、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得走动与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得效果,所依据得感知规律

().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20、A 21、C 22、A 23、D 24、B25、D26、A 27、B 28、C29、D 30、D 31、C

20、对遗忘原因得一种最古老得解释理论就是()。

A、消退说

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21、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得信息,可采用得方式就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22、瞬时记忆得贮存时间大约为()。

A、0、25~2秒

B、0、2~0、5秒

C、2秒~1秒

D、5秒~2分钟

23、短时记忆得容量有一定得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成.

A、6±2 B、6±1C、7±1 D、7±2

24、学习新信息对已有信息得抑制作用叫().

A、前摄作用

B、后摄作用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25、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26、对有关历史生活得领会,不能缺少()。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27、经常瞧到主语在句子得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就是句子开端部位得那个词,这属于( )。

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

28、奥苏贝尔提出得解释遗忘原因得理论就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29、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得(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C、记忆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30、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得句子得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得关系,就是()。

A、上位学习

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31、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拦河坝等几何体得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几何体得体积计算公式就属于()。

A、并列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结合学习

32、A33、B34、A35、B36、D37、D38、A 39、ACDE40、ABDE41、ABCD

32、陈述性知识得表征形式就是().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抽象思维

33、不管就是命题网络、产生式系统还就是图式,她们都强调知识间得联系,强调知识得( )。

A、相互联系

B、组织结构C、言语机构D、认识过程

34、()就是把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有关得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形成一种从属或总括关系

得学习。

A、归属学习

B、榜样学习

C、模仿学习

D、反叛学习

35、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得教学材料得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务得具体得、特殊得、感

性得认识得加工过程就是()。

A、知识概括B、知识直观C、知识保持D、知识获得

36、以掌握同类事物得关键特征与本质属性为主得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命题学习

D、概念学习

37、学习质量与重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得关系,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8、作为知识获得得首要环节,理解科学知识得起点就是( ).

A、直观

B、抽象

C、概括D、比较

39、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得就是()。

A、图片B、演示实验C、图表D、模型E、教学电影

40、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得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A、强度律B、活动律C、层次律D、差异律E、组合律

41、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42、BCD43、ABC 44、ABE45、BCD 46、BCE47、ABC 48、ABCD49、A50、B

42、以下属于实物直观得就是()。

A、观察教学电影

B、观察实物

C、演示实验

D、到实地参观访问

E、文艺作品得阅读

43、知识得表征存储方式有()。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效果

E、图像

44、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得关系,可将知识学习分为()。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E、并列结合学习

45、理解在学习中得作用包括()。

A、有利于知识得发展

B、有利于知识得记忆C、有利于知识得保持

D、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E、有利于知识得遗忘

46、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得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即()。

A、工作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直接记忆E、长时记忆

47、常用得直观形式有()。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电化教学

E、运动教学

48、有效进行知识概括得方法就是( ).

A、合理运用正例与反例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C、科学地进行比较

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E、反复识记

49、反映活动得外表特征与外部联系得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0、反映活动得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得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1、C52、D 53、B54、C55、C56、A 57、B 58、B 59、D 60、C 61、B62、C 51、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得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就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样得问题,用来区别与辨别事物得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2、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得,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与“怎么做"问题

得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3、掌握同类事物得共同得关键特征与本质属性得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

54、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得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55、把新得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得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得学习过程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56、下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57、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得学习称为()。

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58、上位学习又称()。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59、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得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时产生得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60、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得教学材料得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得具体得,特殊得,感性认识

得过程称为().

A、定势B、变式C、直观D、表象

61、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得直观教学形式为()。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62、利用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得直观教学形式为()。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63、A64、B 65、ABCD66、A

63、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得感知规律就是( )。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64、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使用白色粉笔,所依据得感知规律就是().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65、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对()得记忆.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E、学习游泳

66、学生掌握知识得中心环节就是()。

A、理解B、巩固C、应用D、迁移

二、填空题

1、根据知识得概括水平将知识得种类划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2、根据知识得功能将知识得种类划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3、陈述性知识得表征形式就是_____________,程序性知识得表征形式就是____________。

4、根据头脑内知识得不同形式或学习迁移得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得种类划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与命题学习。根据知识间得相互关系分为___________与并列结合学习.

5、概念学习就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她事物得共同关键特征。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___________与_

___________。

6、在概念教学得几点建议中,______________指概念得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得具体变化,也就就是通过保持观念

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得表现形式不同得例证.

7、记忆就是经历过得事物在人脑中得反映.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8、__________得标志包括能用自己得话说出来与能根据理解知道如何去完成所需要得动作。

9、知识得_________指在掌握知识得过程中对教材得持久记忆.

10、_________就就是通过对课题得分析,明确课题得目得得要求,弄清课题所给予得条件,从而了解课题得基本结构,并在头脑中建立起课题得映象。

11、教材得概括化就是指达到____________水平.

12、知识得______作为掌握知识得中心环节,在知识掌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13、变式就是从材料方面为理解事物本质提供有利条件,_______则就是从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14、知识学习就是___________得必要前提,创造态度与创造能力就是个体创造性得两个主要标志,通过知识得

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得创造成果.

15、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长时记忆系统中得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得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

人所熟悉得有意义得较大单位得过程,称为___________.

16、一种把新得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得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得过程就是_________。

17、陈述性知识得表征得主要形式有________与________.

18、根据认知心理学得研究,程序性知识得表征形式主要就是________与________。

19、程序性学习由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与_________三阶段构成。

20、知识就其实质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特征与联系得反映,就是客观事物得_________。

2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得关系,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与_________.

22、_________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得意义。

三、判断题

1、理解就就是信息通过感官直接进入我们得头脑中。( )

2、适当得过度学习会阻碍知识得保持。()

3、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得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得实质性变化。()

4、概括就是理解抽象得科学知识得起点。()

5、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怎么做”得知识。()

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得概括只能就是感性概括。()

7、对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复习得效果优于分散学习。()

8、奥苏贝尔分析认知结构得不同特征对知识理解及保持得影响.()

9、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有得知识来理解一个新概念得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得共同关键特征,这叫做概念形成。

( )

10、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就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11、理解知识就是学习得第一步。( )

12、根据个体反应活动得形式不同,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13、教师得态度,课堂心理气氛与环境因素就是影响知识学习得外部因素.()

第五章技能得形成

一、选择题

1、C

2、D

3、B

4、C 5、B 6、C7、C 8、B 9、A 10、A11、D 12、C13、C

1、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

2、安德森得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得第三个阶段就是()。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3、根据练习内容得完整性得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度与适度练习

4、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得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成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5、()即操作者自身以外得人与事给予得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6、()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得范畴,其区别就是前者得作用对外办事,后者用于对内调控。

A、桑代克

B、詹姆士

C、加涅

D、华生

7、各个动作之间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就是()得动作特点。

A、操作模仿阶段

B、操作整合阶段

C、操作熟练阶段

D、操作定向阶段

8、低年级学生借助香蕉、苹果等实物进行加减运算属于加里培林心智技能阶段形成得( )。

A、活动定向阶段

B、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C、无声得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9、要了解问题得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得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得步骤、算子属于安德森心智

形成三阶段论中得()。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C、自动化阶段D、熟练阶段

10、我国得心智技能分阶段形成理论中得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得()。

A、活动得定向阶段

B、物质或物质化阶段

C、出生得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11、操作技能掌握得高级阶段就是( )。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12、智力技能形成得三个阶段依次就是(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13、由物质得、外显得、展开得形式转变成观念得、内潜得、简缩得形式得过程就是在( )得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动作C、原型内化D、动作定向

14、D15、B 16、B 17、D 18、B19、C20、D 21、D22、A 23、B24、A25、C

14、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得技能类型就是().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

15、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得认知活动得方式就是().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16、操作技能形成得具体途径就是().

A、模仿B、练习C、想象D、学习

17、体操、游泳、球类等活动涉及得技能类型主要就是( )。

A、认知技能

B、社交技能

C、智力技能D、动作技能

18、在智力技能形成得某一阶段,言语成了智力活动得对象,该阶段就是( )。

A、原型操作B、原型内化C、操作定向D、原型定向

19、操作技能得特点就是(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物质性、内潜性、展开性

20、技能就是一种()。

A、智力

B、能力

C、才能

D、行为方式

21、根据()得不同,技能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A、动作得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

B、动作得连贯与

C、动作对环境得依赖程度

D、操作对象

教育心理学分章节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互助原则 D.尊重原则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告诉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该信条主要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的根本。 A.以德治国 B.以德兴教 C.依法执教 D.育人为本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兴教的根本,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A.人格魅力 B.知识学问 C.道德行为 D.教学业绩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教师的道德教育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行为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教育为核心。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4.doc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4 (总分:3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11.00) 1.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这里的适应是()。 (分数:1.00) A.生理适应 B.心理适应 C.人际关系适应 D.环境适应 2.学习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这种变化()。(分数:1.00) A.都可以直接观察到 B.都不可以直接观察到 C.既有生理成熟的,也有心理发展的 D.既有可以观察到的,也有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3.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1.00) A.强调模仿的作用 B.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C.强调中介变量的作用 D.强调强化的作用 4.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分数:1.00) A.发现性 B.接受性 C.间接性 D.方向性 5.在梅耶学习过程模式中“工作记忆”是指()。 (分数:1.00) A.长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6.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是()。 (分数:1.00) A.直接经验的学习与间接经验的学习相结合 B.把新信息纳人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C.理解公物之间的关系、结构和性质等 D.让学生面临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 7.学习可以通过()表现出来。 (分数:1.00) A.行为的持久变化 B.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 C.个体外部行为的变化 D.相应的行为变化 8.情感和动作技能方面的变化是()的结果。 (分数:1.00)

A.适应 B.学习 C.生理成熟 D.刺激物的持续作用 9.下列哪项不属于学习行为()。 (分数:1.00) 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近朱者赤 D.蜜蜂采蜜 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分数:1.00)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小鸭子的印刻现象 C.蜘蛛织网 D.儿童害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11.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分数:1.00) A.视觉适应 B.望梅止渴 C.青春期男孩变声 D.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二、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00) 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的________变化。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10.00) 13.学习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知识领会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 1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述生成学习理论。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 选择题 1.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A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著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 2.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书是1977年_____C_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 3.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_C_____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50年代 C.20世界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D_____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 5. _____B_____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6. 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7.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B_____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9.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_____C____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尔 C.乌中斯基 D.???斯基 10.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__C___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 11.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_____A_____ 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D______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13.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的过程来考察何研究的原则是______C_____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 14.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B_____ 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 15. 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_______C______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和序教学 16.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_____D_____ A.陶门知 B.蔡元培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西方: 冯特桑代克 美国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1913—1914年发展成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俄国:乌申斯基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西方: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不断扩大②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③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前苏联:①注重理论观点的探讨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布隆斯基、鲁宾斯坦②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③对西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全面否定我国:20世纪初,出现第一本《教育实用心理学》,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著。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50年代学习和介绍苏联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 西方:①内容日趋集中,初步形成理论体系②注重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 前苏联:①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发生变化,由排斥到亲近②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③注重理论方面的探讨,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④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我国:("文革")中断 四.深化拓展时期(20C80年代以后) ①各理论派别分歧越来越小,东西方相互融合 ②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我国:复苏繁荣1980年,潘菽《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1、什么是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2、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2、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3、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是什么?对学前教育有何启示?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核心

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及其同事、学生、专业研究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省研究。 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包括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容。 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第二章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的迁移或概括。顺应: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

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最近发展区:指一定的已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化:指外部的东西转化为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维果茨基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化。 场依存性: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风格。 场独立性: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在的参照(主体感觉)的一种认知风格。 反思型:能够做出缓慢但仔细而准确反应的一种认知风格。 冲动型:能够做出快速但不准确反应的一种认知风格。 说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他的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用多种方式表述教学容;主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梳理有关资料,主动进行意义的建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来三个重要倾向,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当代教育心理学问答题(第六至八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那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行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例如: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药衣服的人时,我人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是位女子,她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判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心理意义。画出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加以解释。 这一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的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焉,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作听复述,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加快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图上的“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即已民用工业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 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基本阶段? 把它分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某个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阶段。在了解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对外部信息一旦开始注意和知觉,学习活动就可进入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2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2 (总分:171.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14,分数:14.00) 1.在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分期中具体运算阶段指()。 (分数:1.00)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15岁 解析: 2.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的是()。 (分数:1.00) A.感知运动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前运演阶段 D.具体运演阶段 解析: 3.提出“发展性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奥苏伯尔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乌申斯基 解析: 4.小学儿童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1.00) 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要形式 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D.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解析: 5.小学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过渡中存在着 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大约在()。 (分数:1.00) A.三年级上学期 B.三年级左右 C.四年级上学期 D.四年级左右√ 解析: 6.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巴甫洛夫 B.列昂节夫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 解析: 7.小张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内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他的气质类型是()。 (分数:1.00)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解析: 8.按照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 段是()。 (分数:1.00) A.6?12岁 B.12?18岁 C.18?25岁√ D.25?50岁 解析: 9.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 (分数:1.00) A.水平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性别差异 解析: 1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1.00) A.可逆性 B.守恒性 C.形象性√ D.互反性 解析: 11.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分数:1.00) A.图式、运算、同化、顺应 B.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C.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D.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教育、学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3.最近发展区 4.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第二章学习理论 1. 学习的概念(广义) 2. 学生学习的属性特点 3. 加涅的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 4. 布卢姆按照教育目标的学习分类 5. 桑代克“联结—试误说”的内容,三大学习律 6. 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惩罚。 7. 观察学习的概念 8. 班杜拉强化的分类 9. 发现学习的含义、优缺点。 10. 奥苏伯尔关于学习的分类 11. 有意义学习的概念及条件 12. 接受学习的含义、价值。 13. 先行组织者策略 14.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由三部分构成? 15.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16. 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概念及结构。 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的成就动机由三种内驱力构成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4.成就动机的概念。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成分构成? 5.理解成败归因理论。 6.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7.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四章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概念 2.知识的分类(安德森) 3.知识理解的类型与过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别的含义是什么?2)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3)概念形成的含义以及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4)概念同化的含义以及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根据新旧知识的关系,奥苏伯尔把知识理解分为三类?

6)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4.什么是学习的迁移? 5.学习迁移的分类 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技能的形成 1.什么是技能 2.技能的分类 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第六章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概念 2.学习策略的结构 3.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分别的含义、常用策略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记忆术? 5.元认知的概念和结构 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三个成分 2.问题解决的概念及特点 3.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4.问题解决有两类策略(途径) 5.创造性的概念 6.发散思维的特点 7.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8.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第八章品德心理 1.什么是品德,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2.品德的心理结构 3.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把儿童品德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完整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分章练习题(有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C )P58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2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D ) P72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3.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D )P63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4.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P78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5. 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B )P60 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 C.特纳氏综合症 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D )P58 A.高尔顿法 B.基因突变法 C.消除法 D.孟德尔法 7. 知识的( A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 B.灌输 C.传授 D.接受 8.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9.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D ) A.学习 B.发展 C.遗传 D.成熟 10. 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B )58 A.成熟 B.遗传 C.发育 D.发展 11. 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C ) A.图式 B.平衡 C.印刻 D.发展 12. 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 ) A.唐氏综合症 B.特纳氏综合症 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D.杭亭顿舞蹈症 13.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 C )P62 A.孟德尔法 B.高尔顿法 C.家谱分析法 D.基因突变法 1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P68,71 A.遗传与环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15.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B )P69 A.高尔顿 B.霍尔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6. 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D )P64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D )P74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一章★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第二章★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第三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第四章★ 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第五章★ 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 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升的 C. 技能就是潜能 D. 技能一下子就能学会 B. 系鞋带 打电话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一、 单选题 (本题共 15 道题,每道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 为正确 答案,每道题 1 分,共 15 分 ) 1. 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集中体现在对( )的不同解释上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 2.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 )阶段会出现“集体的独白”这一现象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 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 并规 划、引到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 A. 语言智能 B. 逻辑 - 数学智能 C. 空间智能 D. 内省智能 4.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表 现出 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 A. 扇贝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 巴纳姆效应 D. 天花板效应 5. 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主题分类( ) A. 人类学习 B. 网络学习 C. 机器学习 D. 动物学习 6. 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 ) A. 顿悟 B. 形式条件作用 C. 尝试 -错误 D. 模仿 7. 幼儿在没有家长的教导下,也会自发的学会爬行,这种现象叫做( ) A. 试误学习 B. 创造性能力 C. 潜伏学习 D. 客体永恒 8.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 实事件或真题问题上的教学称为( ) A. 支架式教学 B. 情境教学 C. 探索学习 D. 合作学习 9. 随机通达教学是由谁提出的( ) A. 斯波罗 B. 马斯洛 C. 维特罗克 D. 列昂节夫 10. 根据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完成较容易的作业时, 教师应使其紧张程度 控 制在( ) A. 较高的水平 B. 较低的水 C. 非常低的水平 D. 中等水平 11. 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 A. 符号学习 B. 词汇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原理学习 12. 下列对技能描述正确的是( A. 技能就是活动程序 B. 13. 下列任务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后,计算 3*5= ? C. 写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D. 14. 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 A. 分散学习 B. 谐音联想法 C. 画出系统结构图 D. 多种感官参与 15. 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二、 多选题 (本题共 6 道题,每道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为 正确答 案,每道题 2分,共 12 分) 1. 以下哪几个不属于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 8 阶段论( ) A. 主动感对自卑感 B. 自主对羞怯 C.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D. 友爱亲密对寂寞孤独

教育心理学各章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西方教育学确立的名称与标志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又在1913-1914年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而开始确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1、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负强化与惩罚有什么区别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3、观察学习的过程是什么 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4、什么是直接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5、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 标准: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 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识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6、什么是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先行组织者、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教师应该给老师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叫做接受教学。 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它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方式叫做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所谓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教育心理学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教学育心理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教科书。 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 (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 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青年期指14、15岁至l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当代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读《当代教育心理学》有感 第一次接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是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当时市面上有关教育的心理学教材有很多,比如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春兴、林清山的《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张春兴、林清山的《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等。最后,权衡再三,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主编为陈琦和刘儒德。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自从1997年第一版问世之后,于2007年再版,此次修订对教材的内容、结构、体例以及文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该书属于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并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需要,在每章之前设立内容提要;每章之中突出重点概念;每章之后罗列关键术语界定与思考问题等;在全书后面还罗列了参考文献。文字上力求文字简练,概念明确,举例精当,引文翔实,新增许多图片、图解和表格。本书可用作高等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心理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可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校、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材料,可作为各种教育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还可用作各种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参考用书。时隔一年之后再看此书,其主要知识点依然历历在目,深感此书体系之科学、逻辑之严谨,语言之简练,内容之翔实。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共十六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发展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学生与教师心理,着重介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体差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成长与倦怠;第三部分是一般学习心理,包括学习心理导论,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动机,这部分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第四部分是分类学习心理,涵盖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策略与品德的形成;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有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评定。最后是参考文献与英文文献。从总体上看,本书的逻辑体系十分明晰,最开始介绍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定义以及发展历史,让初学者了解有关这一学科最基本的知识点,很容易上手,并将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简洁的语言中突出了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紧接着,就“学”与“教”展开了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心理以及教师心理的研究。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实际上都是介绍学习心理,只不过第三部分是从总体上对学习心理这一教育心理学从始至终的研究重点作详细介绍,包括学习的有关知识,三大理论流派的大概发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可以归入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 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 2.新生渐渐知道铃声代表上课,这属于()。 A.信号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3.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 A.连锁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解决问题的学习 D.信号学习 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A.认知策略 B.言语信息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5.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符合()。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D.联结律 6.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替代强化 8.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的学说为()。 A.认知-结构学习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完形-顿悟说 D.建构主义学习论 9.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11.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为(或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的力量是)()。 A.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B.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说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认为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理论为(或学习布简单是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