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 G41 G42

数控编程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 G41 G42
数控编程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 G41 G42

数控编程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 G41 G42

在零件轮廓铣削加工时,由于刀具半径尺寸影响,刀具的中心轨迹与零件轮廓往往不一致。为了避免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直接按零件图样上的轮廓尺寸编程,数控系统提供了刀具半径补偿功能,见图1.28。

图1.28刀具半径补偿

1、编程格式

G41为左偏刀具半径补偿,定义为假设工件不动,沿刀具运动方向向前看,刀具在零件左侧的刀具半径补偿,见图1.29。

图1.29左偏刀具半径补偿

G42为右偏刀具半径补偿,定义为假设工件不动,沿刀具运动方向向前看,刀具在零件右侧的刀具

半径补偿,见图1.30。G40 为补偿撤消指令。

图1.30右偏刀具半径补偿

程序格式:

G00/G01 G41/G42 X~Y~H~//建立补偿程序段

……//轮廓切削程序段

……

G00/G01 G40 X~Y~//补偿撤消程序段

其中:

G41/G42程序段中的X、Y值是建立补偿直线段的终点坐标值;

G40程序段中的X、Y值是撤消补偿直线段的终点坐标;

H为刀具半径补偿代号地址字,后面一般用两位数字表示代号,代号与刀具半径值一一对应。刀具半径值可用CRT/MDI方式输入,即在设置时,H~= R。如果用H00也可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2、工作过程

图1.31~图1.33表示的刀具半径补偿的工作过程。其中,实线表示编程轨迹;点划线表示刀具中心轨迹;r等于刀具半径,表示偏移向量。

(1)刀具半径补偿建立时,一般是直线且为空行程,以防过切。以G42为例,其刀具半径补偿建立见图1.33。

图1.31建立刀具半径补偿

(2)刀具半径补偿一般只能平面补偿,其补偿运动情况见图1.32。

图1.32 刀具半径补偿运动

(3)刀具半径补偿结束用G40撤销,撤销时同样要防止过切,如图1.33。

图1.33撤消刀具半径补偿

(4)注意:

图1. 34刀具半径补偿量的改变

1)建立补偿的程序段,必须是在补偿平面内不为零的直线移动。

2)建立补偿的程序段,一般应在切入工件之前完成。

3)撤销补偿的程序段,一般应在切出工件之后完成。

3、刀具半径补偿量的改变

一般刀具半径补偿量的改变,是在补偿撤销的状态下重新设定刀具半径补偿量。如果在已补偿的状态下改变补偿量,则程序段的终点是按该程序段所设定的补偿量来计算的。如图1.34所示。

4、刀具半径补偿量的符号

一般刀具半径补偿量的符号为正,若取为负值时,会引起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1与G42的相互转化。

5、过切

通常过切有以下两种情况:

(1)刀具半径大于所加工工件内轮廓转角时产生的过切,如图1.35所示。

(2)刀具直径大于所加工沟槽时产生的过切,如图1.36所示。

图1.35加工内轮廓转角图1.36加工沟槽

6、刀具半径补偿的其它应用

应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加工时,刀具的中心始终与工件轮廓相距一个刀具半径距离。当刀具磨损或刀具重磨后,刀具半径变小,只需在刀具补偿值中输入改变后的刀具半径,而不必修改程序。在采用同一把半径为R的刀具,并用同一个程序进行粗、精加工时,设精加工余量为△,则粗加工时设置的刀具半径补偿量为R+△,精加工时设置的刀具半径补偿量为R,就能在粗加工后留下精加工余量△,然后,在精加工时完成切削。运动情况见图1.37。

图1.37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实例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G41、G42,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G41、G42, 1、刀具半径补偿的目的: 在编制轮廓铣削加工的场合,如果按照刀具中心轨迹进行编程,其数据计算有时相当复杂,尤其是当刀具磨损、重磨、换新刀具而导至刀具半径变化时,必须重新计算刀具中心轨迹,修改程序,这样不既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又很难保证加工精度,为提高编程效率,通常以工件的实际轮廓尺寸为刀具轨迹编程,即假设计刀具中心运动轨迹是沿工件轮廓运动的,而实际的刀具运动轨迹要与工件轮廓有一个偏移量(即刀具半径),利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这一转变,简化程序编制,机床可以自动判断补偿的方向和补偿值大小,自动计算出实际刀具中心轨迹,并按刀心轨迹运动。 现代数控系统一般都设置若干个可编程刀具半径偏置寄存器,并对其进行编号,专供刀具补偿之用,可将刀具补偿参数(刀具长度、刀具半径等)存入这些寄存器中。在进行数控编程时,只需调用所需刀具半径补偿参数所对应的寄存器编号即可。实际加工时,数控系统将该编号所对应的刀具半径取出,对刀具中心轨迹进行补偿计算,生成实际的刀具中心运动轨迹。 2、刀具半径补偿的方法 (1)刀具半径指令从操作面板输入被补偿刀具的直径或(半径)值,将其存在刀具参数库里,在程序中采用半径补偿指令。刀具半径补偿的代码有G40、G41、G42,它们都是模态代码,G40是取消刀具半径补偿代码,机床的初始状态就是为G40。G41为刀具半径左补偿,(左刀补),G42为刀具半径右补偿(右刀补)。判断左刀具补偿和右刀具补偿的方法是沿着刀具加工路线看,当刀具偏在加工轮廓的左侧时,为左偏补偿,当刀具偏在加工轮廓的右侧时,为右偏补偿,如图1所示。 图1a中,在相对于刀具前进方向的左侧进行补偿,采用G41,这时相当于顺铣。图1b 中在相对于刀具前进方向的右侧进行补偿,采用G42,这时相当于逆铣。在数控机床加工中,一般采用顺铣,原因是从刀具寿命、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而言顺铣的效果比较好,因而G41使用的比较多。 G17 XY (2)指令格式刀具半径补偿的格式:{G18 } {G00、G01}{G41、G42} ZX D G19 YZ XY 刀具半径补偿取消的格式:(G00、G01)G40{ ZX} YZ

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实例

案例分析(一)---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实例 一、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及刀补动作 1.刀具半径补偿指令格式 格式:N—(G17 G18 G19)(G41 G42)α-β-D-; N—G40 α-β-; 其中:G41为左刀补,G42为右刀补,G40为取消刀补;α、β∈(X、Y、Z、U、V、W)为指令终点的数值,即刀具半径值。 刀补执行时,采用交点运算方式,既是每段开始都先行读入两段、计算出其交点,自动按照启动阶段的矢量作法,作出每个沿前进方向左侧或右侧加上刀补的矢量路径。 2.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 设要加工如图3所示零件轮廓,刀具半径值存在D01中。 1)刀补建立 刀具接近工件,根据G41或G42所指定的刀补方向,控制刀具中心从与编程轨迹重合过渡到与编程轨迹偏离一个刀具半径。当N4程序段中写上G41和D01指令后,运算装置立即同时先读入N6、N8两段,在N4段的终点(N6段始点),作出一个矢量,该矢量的方向与下一段的前进方向垂直向左,大小等于刀补值(即D01的值)。刀具中心在执行这一段(N4段)时,就移向该矢量的终点。在该段中,动作指令只能采用G00或G01,不能用G02或G03。 2)刀补状态

控制刀具中心的轨迹始终始垂直偏移编程轨迹一个刀具半径值的距离。从N6开始进入刀补状态,在此状态下,G01G02G03G00都可用。 3)刀补撤消 在刀具撤离工作表面返回到起刀点的过程中,根据刀补撤消前G41或G42的情况,刀具中心轨迹与编程轨迹相距一个刀具半径值过渡到与编程轨迹重合。当N14程序段中用到G40指令时,则在N12段的终点(N14段的始点),作出一个矢量, 它的方向是与N12段前进方向的垂直朝左、大小为刀补值。刀具中心就停止在这矢量的终点,然后从这一位置开始,一边取消刀补一边移向N14段的终点。此时也只能用G01或G00,而不能用G02或G03等。 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及应用技巧 1.注意的问题 1)注意明确刀补的方向若在刀补启动开始后的刀补状态中,存在两段以上没有移动指令或存在非指定平面的移动指令段(即刀补方向不明确时),则有可能产生进刀不足或进刀超差现象。下面举例说明,若刀具开始位置为距工件表面80mm,切削深度为5mm,刀具直径12mm的立式端面铣刀。图3程序改为如下编制,则会出现如图4所示的进刀超差现象。 原因是当从N4段进入刀补启动阶段后,只能读入N6、N8两段,但由于Z轴是非刀补平面而且读不到N10以后的段,也就作不出矢量,确定不了进刀的方向。此时尽管用G41进入了刀补状态,但刀具中心却并未加上刀补,而直接移动到了P1点,当P1执行完N6、N8段后,再执行N10段,刀具中心从P1移动到交点A,此时就产生了图示的进刀超程(过切)工件被切掉一块。 2)起点的距离与刀具半径之间的关系从刀具起点到刀补状态的起点如图4所示O→P1,需要一个过程来完成,即刀位点移动一个刀具半径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距离过渡,而这距离要求比刀具半径大,一般大于或等于三分之二刀具直径值。此距离必须在程序编制时表达出来,否则,就有可能产生进刀不足(内

数控铣削刀具半径如何进行补偿

数控铣削刀具半径如何进行补偿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随着现在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的发展,编程人员根据历年图纸上的轮廓尺寸进行编程,如果刀具中心沿着零件的被加工轮廓做运动,则在加工结束之后零件尺寸无法达到理想尺寸,这样就会出现编程轮廓与实际轮廓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数控铣削刀具的半径如何进行补偿。 一般行业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建立刀具半径补偿,编程人员只需按照零件图纸上的尺寸进行编程,就可以保证加工出加工图纸要求的理想尺寸。 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应用的技巧 1、圆孔的加工 对于一般的圆孔来说,在数控铣床上可以通过一把离铣刀来完成,工艺及编程的分析如下。

(1)刀具的选择:对于此类的圆孔,工件材料若为 45 钢调质处理,可选一把硬质合金立铣刀。 (2)由于数控铣床良好的机械性能,一般优先采用顺铣。可以用“少吃走快”的方法,省去大部分的辅助工作时间。 (3)编程路径的确定。注意一定要采用圆弧过度的切向切入和切出法,过度圆弧的半径必须大于刀具的半径,且小于圆孔的半径,否则,刀具路径就不是理想的样子。 (4)粗精加工的安排和程序处理。精加工只需调用一次子程序,一次下刀到孔底,走刀量减小 5 倍,刀补值设定为理论值,其他不变,即可完成精加工。 2、内外壁的加工 要在一个平面上铣出一条封闭的沟槽,槽宽有精度要求。在数控铣床上也可用一把立铣刀完成。通过图形和工艺分析,加工思路也应该是“少吃走快”。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图素较复杂,各节点计算难度大。我们需按尺寸标注,计算出内外壁各点坐标值,确定下刀点,按轨迹建立刀补编写一个程序。采用此方法加工内外壁的特点就是只需编写一个程序,通过不断修改刀补值来完成内外壁的粗精加工。

刀具半径补偿的目的与方法

刀具半径补偿的目的与方法 (1)刀具半径补偿的目的 在车床上进行轮廓加工时,因为车刀具有一定的半径,所以刀具中心(刀心)轨迹和工件轮廓不重合。若数控装置不具备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则只能按刀心轨迹进行编程(图(1-11)中点划线),其数值计算有时相当复杂,尤其当刀具磨损、重磨、换新刀等导致刀具直径变化时,必须重新计算刀心轨迹,修改程序,这样既繁琐,又不易保证加工精度。当数控系统具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编程只需按工件轮廓线进行(图(4-10)中粗实线),数控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心轨迹坐标,使刀具偏离工件轮廓一个半径值,即进行半径补偿。 图(4-10)刀具半径补偿 a) 外轮廓b)内轮廓 (2)刀具半径补偿的方法 控刀具半径补偿就是将刀具中心轨迹过程交由数控系统执行,编程时假设刀具的半径为零,直接根据零件的轮廓形状进行编程,而实际的刀具半径则存放在一个可编程刀具半径偏置寄存器中,在加工工程中,数控系统根据零件程序和刀具半径自动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完成对零件的加工。当刀具半径发生变化时,不需要修改零件程序,只需修改存放在刀具半径偏置寄存器中的半径值或选用另一个刀具半径偏置寄存器中的刀具半径所对应的刀具即可。 G41指令为刀具半径左补偿(左刀补),G42指令为刀具半径右补偿(右刀补),G40指令为取消刀具半径补偿。这是一组模态指令,缺省为G40。 使用格式: 说明:(1)刀具半径补偿G41、G42判别方法,如图(4-11)所示,规定沿着刀具运动方向看,刀具位于工件轮廓(编程轨迹)左边,则为左刀补(G41),反之,为刀具的右刀补(G42)。

图(4-11)刀具半径补偿判别方法 (2)使用刀具半径补偿时必须选择工作平面(G17、G18、G19),如选用工作平面G17指令,当执行G17指令后,刀具半径补偿仅影响X、Y轴移动,而对Z轴没有作用。 (3)当主轴顺时针旋转时,使用G41指令车削方式为顺车,反之,使用G42指令车削方式为逆车。而在数控机床为里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经常采用顺车,即G41指令。 (4)建立和取消刀补时,必须与G01或G00指令组合完成,配合G02或G03指令使用,机床会报警,在实际编程时建议使用与G01指令组合。建立和取消刀补过程如图(4-12)所示,使刀具从无刀具半径补偿状态O点,配合G01指令运动到补偿开始点A,刀具半径补偿建立。工件轮廓加工完成后,还要取消刀补的过程,即从刀补结束点B,配合G01指令运动到无刀补状态O点。 图(4-12)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和取消过程 a) 左刀补的建立和取消b) 右刀补的建立和取消

数控加工中巧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数控加工中巧用刀具半 径补偿指令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数控加工中巧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分析,总结出刀具半径补偿功能要点,给我们的编程和加工带来很大的方便。 【关键词】:刀具半径补偿 G41 G42 G40。 一、前言 零件加工程序通常是按零件轮廓编制的,而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的控制点是刀具中心,因此在数控加工前数控系统必须将零件轮廓变换成刀具中心的轨迹。只有将编程轮廓数据变换成刀具中心轨迹数据才能用于插补。在数控铣床上进行轮廓加工时,因为铣刀有一定的半径,所以刀具中心(刀心)轨迹和工件轮廓不重合,如不考虑刀具半径,直接按照工件轮廓编程是比较方便的,而加工出的零件尺寸比图样要求小了一圈(加工外轮廓时),或大了一圈(加工内轮廓时),为此必须使刀具沿工件轮廓的法向偏移一个刀具半径,这就是所谓的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只需按工件轮廓轨迹进行编程,然后将刀具半径值输入数控系统中,执行程序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进行刀具半径补偿,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工件形状,当刀具半径发生变化时也无需更改加工程序,使编程工作大大简化。实践证明,灵活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合理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在数控加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刀具半径补偿方式有B功能刀具补偿和C功能刀具补偿两种。 1.B功能刀具半径补偿 早期的数控系统在确定刀具中心轨迹时,都采用读一段、算一段、再走一段的B 功能刀具半径补偿(简称B刀补)控制方法,它仅根据程序段的编程轮廓尺寸进行刀具半径补偿。对于直线而言,刀补后的刀具中心轨迹为平行于轮廓直线的直

铣削加工中心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

铣削加工中心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 1 前言 1)刀具半径补偿的基本概念 图1 加工中的刀具半径补偿 在轮廓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如铣刀半径或线切割机的钼丝半径等),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并不重合。如在图1中,粗实线为所需加工的零件轮廓,点划线为刀具中心轨迹。由图可见在进行内轮廓加工时,刀具中心偏离零件的内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在进行外轮廓加工时,刀具中心又偏离零件的外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 2)采用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和意义 数控机床一般都具备刀具半径补偿的功能。在加工中,使用数控系统的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就能避开数控编程过程中的繁琐计算,而只需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的起始点坐标值就可。同时,利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还可以实现同一程序的粗、精加工以及同一程序的阴阳模具加工等功能。 3)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的使用方式 根据ISO 标准规定,当刀具中心轨迹在编程轨迹前进方向的左边时,称为左刀补,用G41表示;刀具中心轨迹在编程轨迹前进方向的右边时,称为右刀补,用G42表示;注销刀具半径补偿时用G40表示。 2 刀具半径补偿过程 1)刀具半径补偿建立:当输入BS缓冲器的程序段包含有G41/G42命令时,系统认为此时已进入刀补建立状态。当以下条件成立时,加工中心以移动坐标轴的形式开始补偿动作。 有G41或G42被指定; 在补偿平面内有轴的移动; 指定了一个补偿号或已经指定一个补偿号但不能是D00; 偏置(补偿)平面被指定或已经被指定; G00或G01模式有效。

2)补偿模式:在刀具补偿进行期间,刀具中心轨迹始终偏离编程轨迹一个刀具半径值的距离。此时半径补偿在G00、G01、G02、G03情况下均有效。 3)取消补偿:使用G40指令消去程序段偏置值,使刀具撤离工件,回到起始位置,从而使刀具中心与偏程轨迹重合。当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发生时加工中心补偿模式被取消。①给出G40同时要有补偿平面内坐标轴移动。②刀具补偿号为D00。 3 刀具半径补偿在加工中心中的应用 有了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除可免去刀心轨迹的人工计算外,还可利用同一加工程序去完成粗、精加工及阴阳模具加工等。 图2 G18指令的使用 1)不同平面内的半径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用G17、G18、G19命令在被选择的工作平面内进行补偿。即当G18命令执行后,刀具半径补偿仅影响X、Z移动,而对Y轴没有作用。 铣削如图2所示圆柱面,使用刀具是半径为10mm的球形立铣刀。编程控制点有两个,即刀尖、球心,这里使用球心。O0001 N1 G9054G18G00X60.0Y0S1000M03; N2 Z0; N3 G91G01 G41X-20.0D01 F100; N4 G02X-80.0I40.0; N5 G40GG0lX20.0; ┇ ┇ N22vG90G00Z100.0; N23vX0 Y0M05; N24 M30; 2)实现同一程序的粗、精加工:刀具半径补偿除方便编程外,还可改变补偿大小的方法以用实现同一程序的粗精加工。 粗加工刀具补偿量=刀具半径+精加工余量,精加工刀具补偿量=刀具半径+修正量 3)实现同一程序的阴阳模具加工

刀具半径补偿和子程序在数控铣削应用论文

刀具半径补偿和子程序在数控铣削的应用探讨摘要: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对刀具半径补偿和子程序的联合使用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主要阐述了刀具半径补偿及子程序的概念与意义;并通过实例说明刀具半径补偿和子程序在数控铣削中的重要应用。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utter radius compensation and subroutine in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fact to process programming and operation. a typical part serving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etailed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cutter radius compensation and subroutine, which offers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 in cnc milling. 关键词:刀具半径补偿;子程序;数控铣削 key words: compensation of cutter radius;subroutine;cnc milling 中图分类号:t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031-02 0 引言 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工件轮廓时,由于刀具半径的存在,使得刀心轨迹和工件轮廓不重合。如果编程人员根据工件轮廓编程,工件会被多切掉刀具的一个半径值。若在编程时候给出刀心轨迹,其计

数控编程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 G41 G42

数控编程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 G41 G42 在零件轮廓铣削加工时,由于刀具半径尺寸影响,刀具的中心轨迹与零件轮廓往往不一致。为了避免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直接按零件图样上的轮廓尺寸编程,数控系统提供了刀具半径补偿功能,见图1.28。 图1.28刀具半径补偿 1、编程格式 G41为左偏刀具半径补偿,定义为假设工件不动,沿刀具运动方向向前看,刀具在零件左侧的刀具半径补偿,见图1.29。 图1.29左偏刀具半径补偿 G42为右偏刀具半径补偿,定义为假设工件不动,沿刀具运动方向向前看,刀具在零件右侧的刀具 半径补偿,见图1.30。G40 为补偿撤消指令。 图1.30右偏刀具半径补偿 程序格式: G00/G01 G41/G42 X~Y~H~//建立补偿程序段 ……//轮廓切削程序段 ……

G00/G01 G40 X~Y~//补偿撤消程序段 其中: G41/G42程序段中的X、Y值是建立补偿直线段的终点坐标值; G40程序段中的X、Y值是撤消补偿直线段的终点坐标; H为刀具半径补偿代号地址字,后面一般用两位数字表示代号,代号与刀具半径值一一对应。刀具半径值可用CRT/MDI方式输入,即在设置时,H~= R。如果用H00也可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2、工作过程 图1.31~图1.33表示的刀具半径补偿的工作过程。其中,实线表示编程轨迹;点划线表示刀具中心轨迹;r等于刀具半径,表示偏移向量。 (1)刀具半径补偿建立时,一般是直线且为空行程,以防过切。以G42为例,其刀具半径补偿建立见图1.33。 图1.31建立刀具半径补偿 (2)刀具半径补偿一般只能平面补偿,其补偿运动情况见图1.32。 图1.32 刀具半径补偿运动 (3)刀具半径补偿结束用G40撤销,撤销时同样要防止过切,如图1.33。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在进行数控编程时,除了要充分考虑工件的几何轮廓外,还要考虑是否需要采用刀具半径补偿,补偿量为多少以及采用何种补偿方式。 数控机床的刀具在实际的外形加工中所走的加工路径并不是工件的外形轮廓,还包含一个补偿量。 一、补偿量包括: 1、实际使用刀具的半径。 2、程序中指定的刀具半径与实际刀具半径之间的差值。 3、刀具的磨损量。 4、工件间的配合间隙。 二、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1、G42、G40 G41:刀具半径左补偿 G42:刀具半径右补偿 G40:取消补偿 格式:G41/G42 X Y H ; H:刀具半径补偿号:范围H01—H32;也就是输入刀具补偿暂存器编号,补偿量就通过机床面板输入到指定的暂存器编号里,例:G41 X Y H01;刀具直径为10㎜,这时在暂存器编号“1”里补偿量就输入“5”。 1、G41:(左补偿)是指加工路径以进给方向为正方向,沿加工轮廓左侧让出一个给定的偏移量。 2、G42:(右补偿)是指加工路径以进给方向为正方向,沿加工轮廓右侧让出一个给定的偏移量。 3、G40:(取消补偿)是指关闭左右补偿的方式,刀具沿加工轮廓切削。 G40(取消补偿)G41(左补偿) G42(右补偿)切削方向 G40(取消补偿)G42(右补偿) 切削方向 G41(左补偿)工件轮廓 三、刀具半径补偿量由数控装置的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实现。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编程时,不需要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坐标值,而只按工件的轮廓进行编程,补偿量输入到控制装置寄存器编号的数值给定,编程简单方便,大部份数控程序均采用此方法进行编制。加工程序得到简化,可改变偏置量数据得到任意的加工余量。即对于粗加

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教学内容: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的学习。 教学目标:通过刀具半径补偿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和应用。重点:刀具半径补偿的运用。 难点:使用刀具半径补偿进行编程和加工。 教学流程:旧课复习→新课导入→例题讲解→习题与例题对比→机床实操→布置作业→教学总结 一、旧课复习(5分钟) 1、按照轮廓加工,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小(大)一个直径。 二、刀具半径补偿G41、G42、G40 (15分钟) 1、刀具半径左补偿G41 说明:沿刀具前进方向的左边进行左补偿,如下图 2、刀具半径右补偿G42 说明:沿刀具前进方向的右边进行右补偿,如下图 总结:假设人站在加工的起点上,眼睛沿着加工方向观察,刀具在人的左面叫左补偿,刀具在人的右面叫右补偿。 3、G41、G42程序格式

G41 X_Y _D _ G42 说明:①X_Y _表示加工到达的终点坐标 ②D _表示半径补偿值的寄存器位置,共100个,分别是D0~D99 4、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值G40 例:应用刀补指令进行以下图形轮廓加工加工深度2MM ,刀具为φ12。 1、加工路径:H →F →B →C →D →E →H 2、计算坐标点: H(-70,-50)E(-60,-50)B(-60,40)C(60,40) D(60,-40)F(-70,-40)H(-70,-50) 3、加工程序: O0002(程序名) G90 G40 G21;(加工前G 代码准备) G00 Z20;(提刀至安全高度) M03 S1800;(主轴正转,转速1800r/min X-70 Y-50;(快速定位O→H) Z2;(快速接近工件表面) G01 Z-2 F600;(下刀深度) G41 G01 X-60 D01;(01=6)(H→E建立刀具半径左补偿) Y40 ;(E→B) X60 ;(B→C)(执行刀具半径左 Y-40 ;(C→D)补偿加工轮廓) X-70 ;(D→F) G40 G00 X-70 Y-50 ;(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Z20 ;(快速提刀至安全高度) X0 Y0 ;(快速退刀) M05 ;(主轴停转) M30 ;(程序结束)

数控刀具补偿原理

3.3 刀具补偿原理 刀具补偿(又称偏置),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数控加工中没有补偿的概念,所以编程人员不得不围绕刀具的理论路线和实际路线的相对关系来进行编程,容易产生错误。补偿的概念出现以后很大地提高了编程的效率。 具有刀具补偿功能,在编制加工程序时,可以按零件实际轮廓编程,加工前测量实际的刀具半径、长度等,作为刀具补偿参数输入数控系统,可以加工出合乎尺寸要求的零件轮廓。 刀具补偿功能还可以满足加工工艺等其他一些要求,可以通过逐次改变刀具半径补偿值大小的办法,调整每次进给量,以达到利用同一程序实现粗、精加工循环。另外,因刀具磨损、重磨而使刀具尺寸变化时,若仍用原程序,势必造成加工误差,用刀具长度补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刀具补偿分为2种: ☆刀具长度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 文献《刀具补偿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工具技术,2OO4年第38卷No7,徐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提到在数控加工中有4种补偿: ☆刀具长度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 ☆夹具补偿; ☆夹角补偿(G39)。 这四种补偿基本上能解决在加工中因刀具形状而产生的轨迹问题。 3.3.1 刀具长度补偿 1.刀具长度的概念 刀具长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在对一个零件编程的时候,首先要指定零件的编程中心,然后才能建立工件编程坐标系,而此坐标系只是一个工件坐标系,零点一般在工件上。长度补偿只是和Z坐标有关,它不象X、Y平面内的编程零点,因为刀具是由主轴锥孔定位而不改变,对于Z坐标的零点就不一样了。每一把刀的长度都是不同的,例如,我们要钻一个深为50mm的孔,然后攻丝深为45mm,分别用一把长为250mm的钻头和一把长为350mm的丝锥。先用钻头钻孔深50mm,此时机床已经设定工件零点,当换上丝锥攻丝时,如果两把刀都从设定零点开始加工,丝锥因为比钻头长而攻丝过长,损坏刀具和工件。此时如果设定刀具补偿,把丝锥和钻头的长度进行补偿,此时机床零点设定之后,即使丝锥和钻头长度不同,因补偿的存在,在调用丝锥工作时,零点Z坐标已经自动向Z+(或Z)补偿了丝锥的长度,保证了加工零点的正确。 2.刀具长度补偿指令 通过执行含有G43(G44)和H指令来实现刀具长度补偿,同时我们给出一个Z坐标值,这样刀具在补偿之后移动到离工件表面距离为Z的地方。另外一个指令G49是取消G43

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技巧

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技巧 [摘要]在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中,刀具半径补偿以及新工艺思路的巧妙应用往往可以简化很多典型问题、甚至可以解决很多工程实例中的难题。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数控技能人才。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数控技能竞赛的出题特点和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的典型课题分析,做了一些加工观念的论述。 [关键词]数控铣削加工刀具半径补偿应用分析 随着现代数控加工技术的飞跃发展,引领了各行各业不断的提高,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的进步。现代数控加工技术将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传统的机械制造方法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已经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因为它有效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多变的零件加工问题,能满足社会生产中对机械产品的结构、性能、精度、效率等提出的较高要求。因此,作为年轻一代学习数控技术的我们,要掌握这门技术、灵活应用这门技术,让它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笔者从事数控加工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已有四个年头,总结了一些数控铣削加工编程中刀具半径补偿及新工艺的应用技巧,在此以实例分析解说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一、圆孔的加工: 如图1(下页)所示,对于此类的圆孔,孔径尺寸不大不小(一般指φ20~φ40)、孔深不是太深(一般不超过20mm)、精度要求也不是太高

(一般指IT7级)。在数控铣床上可直接用一把立铣刀完成。 工艺及编程分析: 1、刀具的选择:对于此类的圆孔,工件材料若为45#钢调质处理,可选一把硬质合金立铣刀,刀具的直径要根据孔的直径来确定。刀具直径太小,那么刀具走一整圆下来可能中间还有一定的残料铣不到,刀具直径太大,可能刀具在这个小范围内连刀补都建不起来。假定孔径为φD、刀具直径为φd、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 D/3 <d <D/2 分析计算后发现可以在φ12和φ14中选一种,刀具直径越大、铣削效率当然就越高,所以最终确定选φ14的三刃立铣刀。 2、由于数控铣床良好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滚珠丝杆采用双螺母调隙,不存在反向窜刀的现象,从提高刀具耐用度和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角度考虑,一般优先采用顺铣。按传统的铣削工艺,加工内腔需先钻一个工艺孔、再扩孔,那么,钻孔、换刀、建坐标系(主要是Z轴长度设定)、编程等会浪费一定的时间,我们可以以“少吃走快”的方法,即每次慢下刀0.5mm左右、主轴转速尽量高、走刀速度尽量快(此时的切削要素主要由刀具性能决定),这样以来刀具主要是受高转速下的离心力,切削力的影响已经不大。而且加工的铁屑均为颗粒状,加上冷却液的冲刷可以带走大量的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该方法下切削加工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反而省去了大部分的辅助工作时间。 3、编程路径的确定: 注意一定要采用圆弧过度的切向切入和切出法,过度圆弧的半径r必须大于刀具的半径、且小于圆孔的半径,否则刀具路径就不是我们想要的那样。选择r=8mm,刀具实际的中心轨迹

数控车床刀具半径补偿G40G41G42 1教学内容

数控车床刀具半径补 偿 G40G41G42 1

精品文档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G40,G41,G42
当编写数控轨迹代码时,一般是以刀具中心为基准。但实际中,刀具通常
是圆形的,刀具中心并不是刀具与加工零件接触的部分,所以刀具中心的的轨
迹应偏离实际零件轨迹一个刀具半径的距离。简单的将零件外形的轨迹偏移一
个刀具半径的方法就是 B 型刀补,这样的方法虽然简单,但会出现一定的问
题,如产生过切现象。而且由于刀尖圆弧的影响,实际加工结果与工件程序会
存在误差,而
C 型刀补可实现刀具半径补偿解决上述问题、消除上述误
差。C 型刀补的基本思想是并不马上执行读入的程序,而是再读入下一段程
序,判断两段轨迹之间的转接情况,根据转接情况计算相应的运动轨迹(转接
向量)。由于多读了一段程序进行预处理,故 C 型刀补能进行更精确的补
偿、消除圆形刀具其中心不在刀尖上带来的误差,从而能实现精密加工。如图
所示。
刀尖圆角 R 造成的少切与过切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使用
C 型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就必须先理解下列
几个相关的基本概
假想刀尖概念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下图中刀尖 A 点即为假想刀尖点,实际上不存在,故称之为假想刀尖(或 理想刀尖)。假想刀尖的设定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刀尖半径中心设定在起始位置 比较困难,而假想刀尖设在起始位置是比较容易的,如下图所示。与刀尖中心 一样,使用假想刀尖编程时不需考虑刀尖半径。
图 1-1 刀尖半径中心和假想刀尖 注:对有机械零点的机床来说,一个标准点如刀架中心可以将其当作起点。从 这个标准点(起点)到刀尖半径中心或假想刀尖的距离就设置为刀具偏置值。 将标准点当作起点,从标准点到刀尖半径中心的距离设置为偏置值就如同将刀 尖半径中心设置为起点,而从标准点到假想刀尖的距离设置为偏置值就如同将 假想刀尖设置为起点。为了设置刀具偏置值,通常测量从标准点到假想刀尖的 距离比测量从标准点到刀尖半径中心的距离容易,所以通常就以标准点到假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数控铣编程中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

数控铣编程中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 【摘要】刀具中心轨迹与工作轨迹常不重合。通过刀具补偿功能指令,数控铣床系统可以根据输入补偿量或者实际的刀具尺寸,使数控铣床自动加工出符合程序要求的零件。刀具半径补偿即根据按轮廓编制的程序和预先设定的偏置参数,实时自动生成刀具中心轨迹的功能成为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关键词】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长度补偿 1.刀具半径补偿 由于数控加工的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而是偏移轮廓一个刀具半径值。在进行外轮廓加工时,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零件的外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加工内轮廓时,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内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这种偏移习惯上称为刀具半径补偿 数控铣床刀具类型0-9种,这些内容应当事前输入刀具编制文件。刀具半径补偿的轮廓切削。刀具半径补偿的灵活应用,灵活应用的思路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的发展都经历了B(Base)功能C极坐标法,法、矢量判断法。刀具补偿技术和C功能刀具半径技术。目前,数控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是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技术。 2.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的基本思想 数控系统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的硬件结构由缓冲寄存器CS、工作寄存器AS和输出寄存器OS等部分组成。在C功能刀补工作状态中,数控铣床装置内部总是同时存储着三个程序段的信息。进行补偿时,第一段加工程序先被读入BS,在BS中算得的第一段编程轨迹被送到CS暂存后,又将第二段程序读入BS,算出第二段的编程轨迹。接着对第一、第二两段编程轨迹的连接方式进行判别,根据判别结果,再对CS中的第一段编程轨迹进行相应的修正。修正结束后,顺序地将修正后的第一段编程轨迹由CS送到AS,第二段编程轨迹由BS送入CS。随后,由CPU将AS中的内容送到OS进行插补运算,运算结果送到伺服驱动装置予以执行。当修正了第一段编程轨迹开始被执行后,利用插补间隙,CPU又命令第三段程序读入BS。随后,又根据BS、CS中的第三、第二段编程轨迹的连接方式,对CS中的第二段编程轨迹进行修正。 3.功能刀具补偿类型及判别方法 通常数控铣床装置中能控制加工的轨迹通常只有直线和圆弧。所有编程轨迹一般由四种轨迹转接方式,你直线与直线转接、直线与圆弧转接、圆弧与直线转接和圆弧与圆弧转接。根据前后两段程序程序轨迹交角外在工作侧的角度(矢量的夹角)的不同,有伸长型、缩短型和插入型三种过渡(转接)类型。图2为直线转接情况;

刀具半径补偿圆弧接圆弧设计资料

1.刀具半径补偿的原理 1.1刀具半径补偿的坐标计算 在机床数控技术中已经讲述了刀具半径补偿的编程指令,刀具半径补偿建立和取消时刀具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本节将要介绍刀具半径十限的坐标计算,在轮廓加工过程中,刀具半径补偿分三个过程:①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③刀具半径补偿的进行;③刀具半径补偿的取消。在这三个过程中,刀具中心的轨迹都是根据被加工工件的轮廓计算的。通常,工件轮廓是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加工直线时,刀具中心线是工件轮廓的平行线且距离等于刀具半径值,加工圆弧时,半径之差是刀具半径值,本节将要介绍的半径补偿计算是计算刀具半径补偿建立和取消时刀具中心点与工件轮廓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关系;工件轮廓拐角时刀具中心拐点与工件轮廓拐点的位置关系。由于轮廓线的拐点可是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的交点;拐角的角度大小又不同;又由于刀具半径补偿可是左侧(c41)或右侧(跳)偏置,因此,计算公式很多,下面仅介绍部分计算公式: 1.2直线两端处刀具中心的位置 若用半径为r 的立铣刀加工图3—20中的直线45,刀具中心的轨迹在刀具左例偏置时(G41方式),是ab 直线;右侧偏置(G42方式)时是cd 线,只要计算 出端点a,b 或c,d 的坐标值,就可使刀具准确移动。由于直线Aa =Ac =r , 过A 点垂直于AB 线,Bb =Bc =r ,过B 点垂直于AB 线,A 点和B 点的坐标值 B B A A Y X Y X 、、、已由零件程序中给出,因此:a 点:a A X X Ag =- a A Y Y ga =+ b 点:b B X X Be =- b B Y Y eb =+ c 点:c C X X Ah =+ c A Y Y hc =- d 点:d B X X Bf =+ d b Y Y fd =- 由图1.2.1可知:agA ?、beB ?、chA ?、dfB ?都与AMB ?相似;B A AM X X =-, B A MB Y Y =- cos AM a AB = = (1-1) sin MB a AB = = (1-2) 因此:

刀具半径补偿计算程序的设计

1.刀具半径补偿的原理 1.1刀具半径补偿的坐标计算 在机床数控技术中已经讲述了刀具半径补偿的编程指令,刀具半径补偿建立和取消时刀具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本节将要介绍刀具半径十限的坐标计算,在轮廓加工过程中,刀具半径补偿分三个过程:①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③刀具半径补偿的进行;③刀具半径补偿的取消。在这三个过程中,刀具中心的轨迹都是根据被加工工件的轮廓计算的。通常,工件轮廓是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加工直线时,刀具中心线是工件轮廓的平行线且距离等于刀具半径值,加工圆弧时,半径之差是刀具半径值,本节将要介绍的半径补偿计算是计算刀具半径补偿建立和取消时刀具中心点与工件轮廓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关系;工件轮廓拐角时刀具中心拐点与工件轮廓拐点的位置关系。由于轮廓线的拐点可是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的交点;拐角的角度大小又不同;又由于刀具半径补偿可是左侧(c41)或右侧(跳)偏置,因此,计算公式很多,下面仅介绍部分计算公式: 1.2直线两端处刀具中心的位置 若用半径为r 的立铣刀加工图3—20中的直线45,刀具中心的轨迹在刀具左例偏置时(G41方式),是ab 直线;右侧偏置(G42方式)时是cd 线,只要计算 出端点a,b 或c,d 的坐标值,就可使刀具准确移动。由于直线Aa =Ac =r ,过A 点垂直于AB 线,Bb =Bc =r ,过B 点垂直于AB 线,A 点和B 点的坐标值 B B A A Y X Y X 、、、已由零件程序中给出,因此:

图1.2.1 直线两端刀具位置 若把式(3—18)中的r 值的符号改为负号,则和式(3—17)完全一样,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只用式(3—17)计算直线端点处的刀具中心位置,在G41方式下r 取正值 在G42方式下r 取负值。 式(3—15)、(3—16)、(3—17),适合于各种不同方向的直线,当A B A B Y Y X X --、为负值时,ααsin cos 和为负值,当AB 线平行于X 轴时,0sin ,1cos ==αα,当AB 线平行Y 轴时1sin ,0cos ==αα。 1.3转接矢量计算 工件轮廓有拐角时,拐点可是直线与直线交点,如图3—22、3—23、3—24所示。直线拐角时拐角的大小等于两直线矢量的夹角;直线与圆弧连接时拐角的大小是直线矢量与拐点处圆弧切线矢量的夹角;圆弧与圆弧连接时是两圆弧在交点处切线矢量的夹角,由于两矢量夹角不同以及G41,G42偏置方向不同,使刀具中心轨迹的转接方式有所不同,共有三种转接方式: 1.3.1缩短型 在G41方式下两矢量夹角。在 180~0在α之间;在G42方式下两向量夹角在 360~180之间,是缩短型,如图3—22、3—24a ,b 及图3—23c ,d 所示,刀具中心在c 点转折,没有到达由式(3—17)算出的B 点,比只加工OA 直线时少走CB 的距离,也比单程加工AF 直线少走DC 的距离。 1.3.2伸长型 在G41方式下,两矢量的夹角 360~270在α之间;在G42方式下,两向量的夹角 90~0在α之间,是伸长型,如图3—22d 、3—23a 及

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G40.G41.G42

具前进的方向观察,刀具偏在 工件轮廓的左边。如下图所 示: 具前进的方向观察,刀具偏在 工件轮廓的右边。如下图所 示: ●G40 刀具半径补偿取消指令,该指令与G41或G42配合使用,使用该指令后,使 与其配合使用的G41或G42指令无效。 ●<1>给上刀具半径补偿指令格式

? G00 G41 1)(G17) X_Y_D_; ? G01 G42 ? G00 G41 2) (G18) X_Z_D_; ? G01 G42 ? G00 G41 3) (G19) Y_Z_D_; ? G01 G42 ●<2>取消刀具半径补偿指令格式 ●G00 ●G40 X_Y; (X_Z_;) (Y_Z_;) ●G01 (5)刀具半径补偿指令格式说明: ●<1>刀具半径补偿用G17、G18、G19命令在被选择的工作平面内进行补偿。比如当 G17命令执行后,刀具半径补偿仅影响X、Y轴的移动,而对Z轴没有作用。 <2>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1或G42只在G00和G01模式下有效,不能在G02和G03模式下给出刀具半径补偿G41或G42,否则机床报警。 <3>D_是刀具补偿号,其具体数值在加工或试运行前已设定在补偿存储器中,D_是续效代码。 <4>刀具半径补偿必须在程序结束前取消,否则刀具中心将不能回到程序原点上;刀具半径补偿必须在G00和G01模式下取消,在G02和G03模式下机床将会报警。 <5>取消刀具半径补偿除可以用G40指令外,还可以用D00指令,即”G00(G01)X_Y_D00;”也可以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6>刀具半径补偿除方便编程外还可以用改变刀具半径补偿值大小的方法 来实现同一程序进行粗加工、精加工,故有: ●粗加工刀补值=刀具半径+精加工余量 ●精加工刀补值=刀具半径+修正量(若刀具尺寸准确或零件上下偏差相等,修正量为 零) (6)使用刀具半径补偿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情况下刀具半径补偿号要在刀补取消后才能变换,如果在补偿方式下变换 补偿号,当前句的目的点的补偿量将按照所换补偿号的新值给定,而当前句开始点补偿量则不变。 ●<2>若刀具半径补偿所在的程序段之后的两个连续程序段中轴的移动都为Z轴移 动,补偿照常进行,但将发生过切而机床不会发出报警信号。如下列程序段将产生过切: ●G00 Z100.0; ●G41X88.0Y85.0D01;

刀具半径补偿原理(详细)

刀具半径补偿原理 一、刀具半径补偿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刀具半径补偿 根据按零件轮廓编制的程序和预先设定的偏置参数,实时自动生成刀具中心轨迹的功能成为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二)刀具半径功能的主要用途 (1)由于刀具的磨损或因换刀引起的刀具半径变化时,不必重新编程,只需修改相应的偏置参数即可。 (2)加工余量的预留可通过修改偏置参数实现,而不必为粗、精加工各编制一个程序。 (三)刀具半径补偿的常用方法 1.B刀补 特点:刀具中心轨迹的段间都是用圆弧连接过渡。 优点:算法简单,实现容易。 缺点: (1)外轮廓加工时,由于圆弧连接时,刀具始终在一点切削,外轮廓尖角被加工成小圆角。 (2)内轮廓加工时,必须由编程人员人为的加一个辅助的过渡圆弧,且必须保证过渡圆弧的半径大于刀具半径。这样:一是增加编程工作难度;二是稍有疏忽,过渡圆弧半径小于刀具半径时,会因刀具干涉而产生过切,使加工零件报废。 2.C刀补 特点:刀具中心轨迹段间采用直线连接过渡。直接实时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的转接交点。 优点:尖角工艺性好;在加工内轮廓时,可实现过切自动预报。 两种刀补在处理方法上的区别: B刀补采用读一段,算一段,走一段的处理方法。故无法预计刀具半径造成的下一段轨迹对本段轨迹的影响。 C刀补采用一次对两段进行处理的方法。先处理本段,再根据下一段来确定刀具中心轨迹的段间过渡状态,从而完成本段刀补运算处理。 二、刀具半径补偿的工作原理 (一)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 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分三步。 1.刀补建立 刀具从起点接近工件,在编程轨迹基础上,刀具中心向左(G41)或向右(G42)偏离一个偏置量的距离。不能进行零件的加工。 2.刀补进行 刀具中心轨迹与编程轨迹始终偏离一个偏置量的距离。 3.刀补撤消 刀具撤离工件,使刀具中心轨迹终点与编程轨迹终点(如起刀点)重合。不能进行加工。 (二)C机能刀具半径补偿的转接形式和过渡方式 1.转接形式

刀具半径补偿

工材硬铝,在零件外围加工一个类似矩形的壁厚4mm 的等距轮廓,且外轮廓边缘倒半径2mm 的圆角。经过工艺分析,确定主视图正方形中心为X、Y坐标轴编程原点,水平向右为X 轴正向,向上为Y轴正向,Z轴零点在工件顶面上;外轮廓和倒圆加工选择Φ12mm高速钢立铣刀,等宽内轮廓选择Φ8mm高速钢槽刀,则用FNNUC0i 编写外轮廓加工程序如下。 O0001;(主程序,d12mm立铣刀) G40G80G49G21G94G17G16;(初始化) G90G54G00X0.Y0.S1200M03;(建立工件坐标系) G43Z100.H01; Y-62.5; Z5.0 M08; G01Z-9.0 F200; D01M98P8011F120(分层粗铣外轮廓) G01Z-18.0; D01M98P8011F120(分层粗铣外轮廓) /G91G28Z0.; /G91G28Y0.; /M01;(选择性停止)

G90G00Z5.0; G01Z-18.0F200; D11M98P8011F80;(精铣外轮廓) G00Z200.0; M30; O8011(子程序,外轮廓轨迹) G41G01X15.; (建立刀具半径补偿) G03X0.Y-47.5R15.;(圆弧切入) G01X-47.5,R10.; Y-14.,R9.0; G03Y4.R9.0,R9.0; G01Y47.5.,R10.; X-4.0,R9.0; G03X14.R9.,R9; G01X47.5,R10.; Y-47.5.,R10.; X0.;

G03X-15.Y-62.5R15.; (圆弧切出) G40G01X0.; (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M99; 其中,在外轮廓粗切时,刀具半径补偿D01输入“6.2”,外轮廓精切时,实测工件尺寸计算修正量,刀具半径补偿D11输入“6+”修正量。在内轮廓加工时,只需修改程序头和结尾的进退刀路线,把刀具半径补偿变量D01设置为“-(4.2+4)”,就可对内轮廓进行粗加工,内轮廓精加工时只需把D11改为“-(4+4+修正量)”即可。由此可知,采用刀具半径补偿后,同一程序只需改变进退刀路线和刀具半径补偿值,即可实现对等壁厚零件的内外轮廓的粗、精加工。 2.变刀具半径补偿编程实例 依然是上述加工实例,如果希望采用变刀具半径补偿的方式编制加工程序,那么首先要从工艺上分析外轮廓倒圆加工。由于圆角半径仅2mm,余量不大,因此为提高加工效率,粗精加工合一,选用Φ12mm平底立铣刀。由于使用变刀具半径补偿编程的关键,是建立加工曲面截断面曲线与刀具半径补偿变量之间的规律数学关系,经分析,建立如图3所示的变刀具半径补偿几何计算模型。图中点A为SE圆弧上任意一点,设#1变量表示刀具半径,#2变量表示倒圆半径,#11为循环变量[0,90],#4表示变刀具半径补偿变量,#3表示刀心到倒圆圆心的距离,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截断面圆弧曲线上任一点A的刀具半径补偿值: #4=#3-#2=#2*COS[#11]+#1-#2,由于A 点的任意性,该公式即为加工曲面截断面曲线与刀具半径补偿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因此,根据图3所示的几何关系,可求出A点位置刀心的Z轴坐 值:#5=#2*[sin[#11]-1]。 根据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点A自下而上运动等高环切的加工路线,循环调用外轮廓轨迹子程序进行等高加工,编制变量程序如下,即可实现轮廓倒圆加工。若表面精度高,可选择球刀,道理相同.O0002;(Φ12mm立铣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