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名词解释

一、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天气:指一定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况(风、云、雨、雪、冷、暖、晴、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三、气候:某地多年某一时段(30年)内的大气统计状态。
四、太阳常数:当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在地球大气上界投射到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五、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六、地面辐射差额: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也称地面净辐射。
七、光补偿点: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八、光饱和点:但光照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即使光照度继续增大,光合作用也不再增加,此时的光照度叫做光饱和点,也叫饱和光强。
九、容积热容量:在一定过程中,物体温度变化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热容量。
十、气温年较差:指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绝对年较差是一年中极端最高气温与极端最低气温之差。
十一、农业界限温度: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着某些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转折或终止的日平均温度。
十二、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积温。
十三、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十四、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问温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来表示,用来表示空气潮湿程度。
十五、露点温度: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和水汽压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十六、干湿度:某地某时间段内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十七、水分利用率:指作物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能合成干物质的重量,取决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水分蒸散两大过程。
十八、地转风:由于地转偏向力与水平其他梯度力相平衡而使风向与纬线相平行的风。
十九、梯度风:运动过程中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惯性离心力相平衡的风。
二十、季风: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这两种风向的性质(主要是湿度)和它们所带来的天气现象都有所差别的风,叫做季风。
二十一、 气团:指气象要素水平分布均匀,垂直分布基本一致的大范围空气团。
二十二、 霜冻:在作物生长季内,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气层的温度降到零℃以下,引起植物体冻伤害的现象。
二十三、 大陆度:大陆度指数的简称,表示某地的气候受大陆影响的程度。大陆度越大,表示气候受大陆影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