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降水指数

标准降水指数
标准降水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或Z )

原理和计算方法

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 )是先求出降水量Γ分布概率,然后进行正态标准化而得,其计算步骤为:

1)假设某时段降水量为随机变量x ,则其Γ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βγγγβ/1)

(1)(x e x x f --Γ=,0>x …………………… (3) ?∞--=Γ0

1)(dx e x x γγ …………………… (4) 其中:0>β,0>γ分别为尺度和形状参数,β和γ可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得:

A A 43

/411?++=γ (5)

γβ

?/?x = ........................ (6) 其中∑=-=n i i x n x A 1lg 1lg (7)

式中i x 为降水量资料样本,x 为降水量多年平均值。

确定概率密度函数中的参数后,对于某一年的降水量0x ,可求出随机变量x 小于0x 事件的概率为:

?∞

=<00)()(dx x f x x P …………………… (8) 利用数值积分可以计算用(3)式代入(8)式后的事件概率近似估计值。

2)降水量为0时的事件概率由下式估计:

n m x P /)0(== (9)

式中m 为降水量为0的样本数,n 为总样本数。

3)对Γ分布概率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即将(8)、(9)式求得的概率值代入标准化正态分布函数,即:

?∞

-=<02/0221

)(dx e x x P Z π (10)

对(10)式进行近似求解可得:

.1))(()(123012+++++-=t d t d t d c t c t c t S Z …………………… (11) 其中 21

ln P t =,P 为(8)式或(9)式求得的概率,

并当5.0>P 时,P P -=0.1,1=S ;当5.0≤P 时,1-=S 。

515517.20=c ,802853.01=c ,010328.02=c ,

432788

.11=d ,189269.02=d ,001308.03=d 。 由(11)式求得的Z 值也就是此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 等级划分

由于标准化降水指标就是根据降水累积频率分布来划分干旱等级的,它反映了不同时间和地区的降水气候特点。其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具有气候意义,不同时段不同地区都适宜。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的干旱等级

等级

类型 SPI 值 出现频率 1

无旱 -0.5

轻旱 -1.0

中旱 -1.5

重旱 -2.0

1、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简介

考虑到降水不足对于地表水、库容水、土壤湿度、积雪量以及地表径流等存在着不同的影响作用,Mckee等于1993年建立了标准化降水指数(SPI)。SPI设计用于度量多种时间尺度上的降水不足。这些不同时间尺度反应了干旱对于多种可用水资源的影响。土壤湿度条件在极短的时间尺度上反映降水异常,而地表水、径流量和库容水则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反映了降水异常。基于这些原因,Mckee等最初在1993年计算了3、6、12、24个月的SPI指数。

2、降水百分位指数PDECI简介

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相似,但更直观和易于理解的是降水百分位指数(PDECI)。将逐年降水量从最低到最高进行排列,并从分布的累积频率中确定十分位数的范围,如第一个十分位数代表最低的10%的降水值,第二个十分位数代表10%~20%之间的降水值,依此类推,第十个十分位数代表降水量中最高的10%。严重的干旱相当于干旱期在3个月或以上的时期,降水量不超过第五个十分位数,极端干旱则出现在3个月或以上时期的降水量不超过第一个十分位数。降水量百分位数也有类似的意义,用降水量百分位数与降水距平百分比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3、该公式包内置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与旱涝等级表

表1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与旱涝等级表

标准化降水指数

(SPI) 旱涝等级

<-1.96 极端干旱

-1.96~-1.48 严重干旱

-1.48~-1.0 中等干旱

-1.0~-0.5 轻微干旱

-0.5~0.5 正常

0.5~1.0 轻微湿润

1.0~1.48 中等湿润

1.48~1.96 严重湿润

>1.96 极端湿润

4、该公式包内置的降水百分位指数(PDECI)的旱涝等级表表2 降水百分位指数(PDECI)的旱涝等级表

降水百分位指数

(PDECI) 旱涝等级

<-40 严重干旱

-40~-25 中等干旱

-25~-10 轻微干旱

-10~10 正常

10~25 轻微湿润

25~40 中等湿润

>40 严重湿润

5、错误提示

该公式包内置错误检查机制,当输入的数据不符合计算或者格式要求的时候会在输入公式的单元格中给予用户错误提

示,现将有可能出现的提示做适当解释。

表3 错误提示表

错误提示对应的错误解释

错误:不能一次选择多行、多列该公式包一次只能计算一行或者一列的SPI或者PDECI值,要计算多行或者多列的SPI(PDECI)值请使用Excel内置的智能填充功能实现。错误:系列中有非数字值降水系列中有不是数值的单元格,请检查该系列中是否有空格、以文本形式存储的数字以及字符。

错误:系列中有负值所有降水值必须为非负值。

错误:在系列中找不到目标值SPI和PDECI指数都是用于降水分析的指标,不能预测一个原本未发生的降水值在系列中的SPI或者PDECI值。所以,公式中的观察值必须在系列中出现。

错误:H值不在取值范围该错误较少出现。如出现该错误则应联系作者

WMO推荐的极端气候指标

世界气象组织在1998至2001年的气候变化监测会议中提出了一套极端气候 指数,并成为了气候变化研究的统一标准。其中有27个指数被认为是核心指数。 它们由日气温和日降水数据计算而得,具有弱极端性、噪声低、显著性强等特点。 各指数的定义如下: WMO推荐的极端气候指标 代码名称定义单位 FD 霜冻日数日最低气温(TN)< 0 ℃的日数 d ID 结冰日数日最高气温(TX)< 0 ℃的日数 d TXx 最高气温年、月的最高气温的最大值℃ TNx 最低气温极大值年、月的最低气温的最大值℃ TXn 最高气温极小值年、月的最高气温的最小值℃ TNn 最低气温年、月的最低气温的最小值℃ TN10p 冷夜日数日最低气温(TN)< 10%分位数的日数 d TX10p 冷昼日数日最高气温(TN)< 10%分位数的日数d TN90p 暖夜日数日最低气温(TN)>90%分位数的日数d TX90p 暖昼日数日最高气温(TN)>90%分位数的日数d WSDI 暖日持续日数每年至少连续6天日最高气温(TX)> 90% 分位数的日数 d CSDI 冷日持续日数每年至少连续6天日最高气温(TN)<10% 分位数的日数 d SU 夏天日数日最高气温> 25℃的天数 d GSL 生长期长度至少6日平均日平均气温>5℃的初日与 <5℃的终日间的日数 d TR 热夜日数日最低气温(TN)>20 ℃的日数 d DTR 是平均温差日温差的平均值℃ PRCPTOT 年降水量≥1 mm降水日累积量 mm SDII 降水强度年降水量/≥1mm日数 mm/d CDD 连续无雨日数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 d CWD 连续有雨日数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d R25 大雨日数日降水量≥25mm日数 d R10 中雨日数日降水量≥10mm日数 d Rx1day 日最大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 mm

降水计算公式

一、潜水计算公式 1、公式1 Q k H S S R r r =-+-1366200.()lg()lg()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 R 为引用影响半径(m); r 0为基坑半径(m)。 2、公式2 Q k H S S b r =--1366220.()lg()lg()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 b 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 r 0为基坑半径(m)。 3、公式3 Q k H S S b r b b b =--????????1366222012.()lg 'cos ()'ππ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 /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 b 1为基坑中心距A 河岸边的距离(m);

b 2为基坑中心距B 河岸边的距离(m); b ' =b 1+b 2; r 0为基坑半径(m)。 4、公式4 Q k H S S R r r b r =-+-+1366220200.()lg()lg ('')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 R 为引用影响半径(m); r 0为基坑半径(m); b ''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 5、公式5 Q k h h R r r h l l h r =-++--+--136610222 000.lg lg(.) h H h -=+2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 /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R 为引用影响半径(m); r 0为基坑半径(m); l 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h 为基坑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深度(m); h - 为潜水层厚与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m)。

标准降水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或Z ) 原理和计算方法 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 )是先求出降水量Γ分布概率,然后进行正态标准化而得,其计算步骤为: 1)假设某时段降水量为随机变量x ,则其Γ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βγγγβ/1) (1)(x e x x f --Γ=,0>x …………………… (3) ?∞--=Γ0 1)(dx e x x γγ …………………… (4) 其中:0>β,0>γ分别为尺度和形状参数,β和γ可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得: A A 43 /411?++=γ (5) γβ ?/?x = ........................ (6) 其中∑=-=n i i x n x A 1lg 1lg (7) 式中i x 为降水量资料样本,x 为降水量多年平均值。 确定概率密度函数中的参数后,对于某一年的降水量0x ,可求出随机变量x 小于0x 事件的概率为: ?∞ =<00)()(dx x f x x P …………………… (8) 利用数值积分可以计算用(3)式代入(8)式后的事件概率近似估计值。 2)降水量为0时的事件概率由下式估计: n m x P /)0(== (9) 式中m 为降水量为0的样本数,n 为总样本数。

3)对Γ分布概率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即将(8)、(9)式求得的概率值代入标准化正态分布函数,即: ?∞ -=<02/0221 )(dx e x x P Z π (10) 对(10)式进行近似求解可得: .1))(()(123012+++++-=t d t d t d c t c t c t S Z …………………… (11) 其中 21 ln P t =,P 为(8)式或(9)式求得的概率, 并当5.0>P 时,P P -=0.1,1=S ;当5.0≤P 时,1-=S 。 515517.20=c ,802853.01=c ,010328.02=c , 432788 .11=d ,189269.02=d ,001308.03=d 。 由(11)式求得的Z 值也就是此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 等级划分 由于标准化降水指标就是根据降水累积频率分布来划分干旱等级的,它反映了不同时间和地区的降水气候特点。其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具有气候意义,不同时段不同地区都适宜。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的干旱等级 等级 类型 SPI 值 出现频率 1 无旱 -0.5

黄淮海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干旱时空动态格局分析_基于标准化降雨指数

第33卷第3期2011年3月 2011,33(3):468-476 Resources Science Vol.33,No.3Mar., 2011 https://www.360docs.net/doc/4814390855.html, 文章编号:1007-7588(2011)03-0468-09 黄淮海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干旱时空动态格局分析 ——基于标准化降雨指数 赵林1,2,3,武建军1,2,3,吕爱锋4,刘晓晨1,2,3,刘明1,2,3 (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本文根据中国气候区划图将黄淮海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4个气候子区域,利用该区域气象站点1961 年-2008年的降水数据计算出子区内各站点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雨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简称SPI );通过各子区站点的SPI 差异分析了研究区内发生干旱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格局。结果表明:在3个月尺度上,A 区、B 区发生严重、极端干旱的频率较高,然而整个研究区发生总体干旱的频率没有明显区别;在6个月尺度上,A 区、B 区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C 区、D 区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较低,其中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等级干旱的频率较高;在12个月尺度上,A 区、B 区发生总体干旱的频率较高,C 区、D 区发生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的频率较高;就季节性干旱而言,在3个月尺度上,4个子区域发生各等级干旱的频率也存在较大差别。此外,从12个月尺度SPI 值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来看,1962年-2008年全区干旱有轻微加重的趋势,且整个研究区及其各子区域干旱变化趋势处于波动中,全区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有明显加重趋势,70、8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有减缓的趋势。 关键词:干旱;黄淮海地区;SPI ;时空格局 1引言 干旱是指在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的气候背景下,由于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1-3].干旱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世界范围内在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中,气象灾害引起的损失约占85%,而干旱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0%左右[4]。中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约0.20~0.27亿hm 2,每年因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在100~200亿kg ,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5]。中国北方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地区,仅2000年全国受旱面积高达4054万hm 2,其中北方15省(市、区)受旱面积占全国的70%[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降水时空分布的时空不均匀性加剧,全球陆地上干旱区的面积增加了一倍多[10]。1950年-2000年间,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干旱面积 呈扩大趋势,特别是华北等地干旱面积扩大迅速,而且极端年份干旱面积显著扩大[8]。如何应对不断严峻的干旱形势,减少干旱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开展区域干旱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深入探讨区域干旱发生及其变异规律,对于提高干旱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区域干旱时空动态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既有基于站点的观测法[11-16],也有基于遥感的大尺度反演方法[17-22]以及基于气象数据的模型方法。气象指数法因其算法一致性高、计算简便快捷、对干旱反应灵敏、时间序列长、时间尺度灵活、数据稳定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时空尺度上干旱动态的研究。帕默尔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简称PDSI )和SPI 指数是最常用的气象干旱指数。 收稿日期:2010-06-10;修订日期:2010-12-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NSFC40601091,NSFC408012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C18B06)。作者简介:赵林,男,重庆市江津区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干旱灾害风险研究。E-mail:zhaolin@https://www.360docs.net/doc/4814390855.html, 通讯作者:武建军,E-mail:jjwu@https://www.360docs.net/doc/4814390855.html,

标准化降水指数及降水百分位指数公式包使用说明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降水百分位指数PDECI公式包 安装使用说明 Code by 金晨曦付奔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处 rotary520@https://www.360docs.net/doc/4814390855.html,

该公式包的意义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降水百分位指数PDECI作为水文及气象部门分析降水变化趋势重要的两个指数,被相关部门所普遍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并且,气象部门引入的CI综合干旱指数的重要基石之一就是标准化降水指数。但是,SPI及PDECI指数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使用人工或者常规Excel计算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在对多站点、多年降水系列使用常规方法计算的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本着增加我处雨情、墒情分析手段,规范相关指数计算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普及相关指数的方针,我们编写了该公式包及本说明文档,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方便、快速、准确地使用相关指数对日趋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水文、气象决策部门提供支持。同时,该公式包严格遵循标准ActiveX控件规范编写,可以很方便地被集成在任何水、旱情平台中,拥有广阔的用途。 一、安装 其中, PDECI”的四个Excel函数:SPI、PDECI、SPILEVEL、PDECILEVEL。该公式包为Excel COM加载项,故与Excel高度集成,使用方便,在Excel中加载一次,即可运行。 1、系统需求: 操作系统需求:Windows XP Windows 2003 Windows 2000 Excel需求:Excel 2003、Excel 2007、Excel 2010三个版本中任一即可,其余Excel版本未测试过,理论上高于Excel 2000的版本均可运行。 2、安装方法: 这里将分别介绍Excel 2003、Excel 2007、Excel 2010的安装方法。 (1)在Excel 2003安装: ①打开Excel 2003,点击“工具”菜单下的“加载宏”项,如图1:

标准化降水指数在黑河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第34卷第3期2017年9月 黑龙江气象 HEILONGJIANG METEOROLOGY Vol.34 No.3 Sept. 2017 文章编号:l〇〇2-252X(2017)03-0019-02 标准化降水指数在黑河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起山山,王志国,孙波 (黑河市气象局,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对黑河地区6个气象站1967-2015年的逐月降水数据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 SPI指数的时间序列特征,探讨了 SPI指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SPI指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下, 对降水量的敏感性各有不同,较长时间序列指数能够更好的表现阶段性的干旱与雨涝持续时间。 (2)在适用性方面,SPI在评价过程中比p a指数更加敏感,评价等级相对较高,而SPI指数和土壤 墒情指数结合使用对判断旱涝分布评价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适用性 1引言 干旱指数,一直是干旱监测、预测和研究中的重 要工具。黑河市气象部门目前主要采用降水距平百 分率和土壤田间持水量来表征各地区的旱涝变化情 况。在土壤田间持水量测定过程中人为操作误差及 采样随机性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干旱监测容 易受到人力和物力等多种因素制约,难以大范围的 进行旱情评估。而基于降水资料的S P I指数计算简 单,稳定性好,具有多时间尺度和时空适用性等优势[1],且不涉及具体的干旱机理,在国内外的干旱监测 中广受应用。 2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表1旱涝等级划分标准 等级类型降水量距平指数(%)Pa SPI指数值 1极涝90

基于多时间尺度SPI的闽江流域干湿变化与洪旱事件识别_王跃峰_陈兴伟_陈莹

32卷第1期52 57页 2014年1月 山地学报 M O U N TAIN RESEARCH Vol.32,No.1pp52 57 Jan., 2014收稿日期(Received date ):2013-07-14;改回日期(Accepted ):2013-08-17。 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 ):2012年福建省公益所专项(N002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9015)。[ Supported by the Projection of Public Welfare of Fujian Province (N0.0298)and the Projectio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50979015).] 作者简介(Biography ):王跃峰(1987-),男(汉),山东临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学。[Wang Yuefeng (1987-), male (han ),born in Linqing Shandong ,graduate student ,major i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E -mail :wyf2046@163.com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陈兴伟(1963-),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Chen Xingwei (1963-), professor ,major in water resource and water environment.]E -mail :cxwchen215@163.com 文章编号:1008-2786-(2014)1-52-06 基于多时间尺度SPI 的闽江流域干湿变化 与洪旱事件识别 王跃峰1,陈兴伟1,2,3*,陈莹 1,2,3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福州350007; 3.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为分析闽江流域气候干湿变化及其径流响应,以闽江流域25个气象站1960—2006年逐月降水资料以及 竹岐水文站月径流资料为基础,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简称SPI )和Pearson 相关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时间尺度的SPI 在分析气候干湿变化上更具实用性,更能清楚反映长期干湿变化特征;2.短时间尺度(1 3个月)SPI 与径流存在高相关性,其中2个月时间尺度的SPI 与径流的相关性最强;且短时间尺度上二者的相关性有季节差异,表现为春、夏季(R>0.75)相关性高于秋、冬季(R<0.7);3.2个月尺度SPI 序列能够较精确地识别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事件和主要旱灾,对流域性特大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关键词: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时间尺度;水文响应;洪旱事件;闽江流域中图分类号:P333.1 文献标志码:A 干旱和洪水灾害的发生主要受降水强度及其空 间分布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1-2] 。但由于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性,干旱标准的 界定也不尽相同,各国学者根据地区特点提出了若 干用于评价干旱的指标[3] 。目前已得到普遍认可的有:PDSI 指数、 Z 指数、SPI 指数等[4-6]。相比之下,SPI 计算简便,鲁棒性好,具有多时间尺度性,能够识别到更多极端事件 [7-9] ,因此该指数已被国内 外学者广泛用于气象干旱监测[10-12] 。近几年有学者开展了多时间尺度SPI 与地表水资源(径流、水库 蓄水量)的相关分析研究,用以探讨多时间尺度SPI 在地表水资源管理、极端洪旱事件识别中的应用,目 前国外已有少数学者开展类似研究[12-13] ,国内还鲜见报道。 闽江流域位于亚欧大陆东南边缘,属东亚季风 交汇频繁区域,年降水量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 变率大,洪旱灾害时有发生。近些年,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闽江流域气候要素及其干湿变化,张章新[14] 分析了闽江流域降水、蒸发和水文要素变化,探讨了典型暴雨洪水的成因,指出80%的暴雨形成 于梅雨季节;张星等[15] 采用线性估计法分析了闽江流域1960—2005年11个气象站的降水、气温和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各要素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陈莹等[16-17] 采用非参数方法分析了1961—2006年气候要素变化趋势,结果发现降水和气温均有上升趋势,并基于12个月尺度SPI 分析了近50a 福建省干湿变化,发现有干向湿转变的趋势。总体来看,上述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研究的时间尺度较为单一,基本限于年,且对流域内干湿变化与极端洪旱事件关系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

国家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简介

国家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简介 4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4.1 综合气象干旱等级 表6 综合气象干旱等级的划分 4.2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是利用近30天(相当月尺度)和近90天(相当季尺度)降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以及近30天相对湿润指数进行综合而得,该指标既反映短时间尺度(月)和长时间尺度(季)降水量气候异常情况,又反映短时间尺度(影响农作物)水分亏欠情况。该指标适合实时气象干旱监测和历史同期气象干旱评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的计算见(5)式: 30 90 30 cM bZ aZ CI ++= (5) 式中: 30Z 、90Z ——分别为近30和近90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计算方法见附录C ; 30 M ——近30天相对湿润度指数,由(3)式得; a ——为近30天标准化降水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30Z 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30Z 值,平均取0.4; b ——近90天标准化降水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90Z 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 90Z 值,平均取0.4; c ——近30天相对湿润系数,由达轻旱以上级别30M 的平均值,除以历史出现最小 30 M 值,平均取0.8。 通过(5)式,利用前期平均气温、降水量可以滚动计算出每天综合干旱指数CI ,进 行干旱监测。

4.3 干旱过程的确定和评价 4.3.1干旱过程的确定 当综合干旱指数CI连续十天为轻旱以上等级,则确定为发生一次干旱过程。干旱过程的开始日为第1天CI指数达轻旱以上等级的日期。在干旱发生期,当综合干旱指数CI连续十天为无旱等级时干旱解除,同时干旱过程结束,结束日期为最后1次CI指数达无旱等级的日期。干旱过程开始到结束期间的时间为干旱持续时间。 4.3.2干旱过程强度 干旱过程内所有天的CI指数为轻旱以上干旱等级之和为干旱过程强度,其值越小干旱过程越强。 4.3.3 某时段干旱评价 当评价某时段(月、季、年)是否发生干旱事件时,所评价时段内必须至少出现一次干旱过程,并且累计干旱持续时间超过所评价时段的1/4时,则认为该时段发生干旱事件,其干旱强度由时段内CI值为轻旱以上干旱等级之和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