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成本论

西方经济学-成本论

(总分:1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总题数:3,分数:30.00)

1.机会成本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别的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解析:

2.隐性成本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性成本。)

解析:

3.经济利润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经济利润是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商的总收益与会计成本的差,也就是厂商在申报应缴纳所得税时的账面利润。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并不仅仅是会计利润,必须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投入要素的代价,其中包括自有资本应得利息、经营者自身的才能及风险的代价等。这部分代价的总和至少应与该资源投向其他行业所能带来的正常利润率相等,否则,厂商便会将这部分资源用于其他途径的投资而获取利润或收益。在西方经

济学中,这部分利润被称为正常利润。如果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性成本,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的概念,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上述各种利润关系为:

企业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会计利润-隐陛成本=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隐性成本)

解析:

二、简答题

(总题数:5,分数:50.00)

4.经济学家眼中的一个企业利润与会计师核算出来的该企业的会计利润有何不同?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利润是经济利润,即总收益扣除机会成本后得到的利润。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经济资源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成本不同,它不只包含了生产中直接支付的生产费用,而且把生产中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花费的隐性成本也包括在内。

会计师所核算的会计利润是指总收益除去会计成本后的利润。会计成本又称为显性成本,就是在生产中所花费的货币支出,包括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设备的费用,利息,保险,广告费以及税金等。

由上述定义就可以看出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经济利润包含了隐性成本,而会计利润则不包含。经济学之所以强调经济利润,是因为经济利润与机会成本有关。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求经济主体把每种生产要素用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用途上,即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否则,所损失的潜在利益将超过所取得的现实收益,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够合理,将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而会计师只从自身取取得的收益出发,并不考虑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

解析:

5.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不变的前提下,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存在着直接对偶关系。成本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相应地,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短期内,假定企业仅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其中,劳动的投入量是可变的,资本的投入量是不变的。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和要素的价格两者共同确定了短期总成本函数,即有:

其中,w·L(Q)为可变成本部分,r·K为固定成本部分,两部分之和构成短期总成本。根据上式,可以很

容易地由厂商的短期总产量曲线求得相应的厂商的短期总成本曲线。由短期总产量曲线推导相应的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具体做法是:在总产量曲线上,找到与每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L,再用

所得的L去乘已知的劳动价格w,便可得到每一产量水平上的可变成本。将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垂直移动

单位,就能得到总成本曲线。

从曲线的变动趋势来看,总产量曲线随投入要素数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平缓,而总成本曲线则随产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陡直。)

解析:

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均呈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其成因有何不同?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形,但二者形成U形的原因是不同的。(1)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之所以呈U形,即SAC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是因为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这是由于一开始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而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多,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即AVC曲线自此开始转入递增。

(2)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所以呈U形,是由规模的经济或不经济决定的。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大,长期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

解析:

7.试说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的关系。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具有密切的关系。规模扩大常常带来规模报酬递增,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是如此。在递增到一定点后,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保持不变,然后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发生递减的变化。当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必然会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显示出规模经济。根据同样原因,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平均成本不变;当规模报酬递减时,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显示为规模不经济。)

解析:

8.为什么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如图5—1所示,三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1、SAC2和SAC3各自代表了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在长期,厂商可以根据生产要求,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假定厂商生产Q1的产量,则厂商会选择SA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以OC1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而对于产量Q1而言,平均成本OC1是低于其他任何生产规模下的平均成本的。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2,则厂商会选择SA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OC2;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3,则厂商会选择SAC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OC3。

与短期不同的是,在长期生产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沿着图中所有的SAC曲线的实线部分,厂商总是可以找到长期内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的。由于在长期内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很多的,在理论分析中,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从而可以有无数条SAC曲线,于是便得到图5—2中的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显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

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

解析:

三、计算题

(总题数:7,分数:70.00)

9.已知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TC(Q)=0.04Q3-0.8Q2+10Q+5,指出其中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计算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和此时的边际成本值。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1)从企业的成本函数TC(Q)=0.04Q3-0.8Q2+10Q+5可得,固定成本为:TFC=5;可变成本为:

TVC=0.04Q3-0.8Q2+10Q;平均成本为:;边际成本为:。

(2)当平均成本最小时,,解得Q≈10.5,

最小平均成本为:AC min≈6.4,此时边际成本为:MC≈6.4。

,解得Q=10,

最小平均可变成本为:AVC min=6,此时边际成本为:MC=6。)

解析:

10.K=4,P K=4,P L=10。

(1)求L的产量函数:

(2)求总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函数;

(3)当总收益最大时,求产量。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1)由生产函数可得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即:

由生产者均衡条件可得,即。

将上式代入生产函数,可得L的产量函数为。

(2)总成本

边际成本

(3)总收益最大的均衡条件是。当K=4时,可得:。

。)

解析:

11.某公司有如下生产函数:Q(K,L)=3lnK+2lnL。若资本价格为4元,劳动价格为6元,问:

(1)若现在公司已经拥有资本K=1800单位,为了使生产成本最小,该公司应雇佣多少劳动力?

(2)若劳动为固定要素,资本是变动要素,厂商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1)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即:

根据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均衡条件,有:

当K=1800时,可得:L=800

即若现在公司已经拥有资本K=1800单位,为了使生产成本最小,该公司应雇佣800单位劳动力。

(2)

由生产函数Q(K,L)=3lnK+2lnL,可得:

可得:

则:

。)

解析:

12.L的价格W=1,K的价格r=3。

(1)试求长期总成本函数(LTC)、长期平均成本函数(LAC)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LMC);

(2)设在短期内K=10,求短期总成本函数(STC),短期平均成本函数(SAC)和短期边际成本函数(SMC)。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1)根据题意可建立模型:

minC=L+3K

令,分别对L、K和λ求偏导并令其为0,则:

联立方程①②可解得④

将④代入③中有:,解得

所以,。

(2)在短期内,由K=10,,得出

。)

解析:

13.设一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1/3K2/3,要素L与K的价格分别为4元与3元,求厂商的成本函数。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由厂商的生产函数可得出边际产量,可得:

根据生产者均衡条件,即有:

……………………①

成本方程为:TC=4L+3K…………………………………………………………②

结合生产函数:Q=L1/3K2/3…………………………………………………………③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TC=35/3Q,此即为厂商的成本函数。)

解析:

14.某企业以劳动L及资本设备K的投入来生产产品Q,生产函数为:

企业劳动投入量短期及长期均可变动,而资本设备只能在长期条件下变动,劳动工资率W=100,资本报酬率r=400。求:

(1)企业短期及长期总成本函数。

(2)Q=20时的最佳资本规模。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短期内资本不变投入量为,此时生产函数为:,解得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因此,企业的短期总成本为:

根据长期生产函数可得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分别为:

根据厂商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的原则即有:

整理得:。

将代入生产函数可得:,

解得劳动和资本的最优投入量分别为:。

故企业的长期总成本为:

(2)当Q=20时,由(1)中长期最优资本投入量的方程:,解得最佳的资本规模为:,又因为给定的条件中K≥25,所以,当Q=20时的最佳资本规模K=25。)

解析:

15.假如一个企业家拥有两个工厂生产相同的产品,两个工厂的生产函数均为q i

资本存量K1=25,K2=100。单位L和K的要素价格w和v均为1。

(1)企业家要使短期成本最小化,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

(2)企业家要使长期成本最小化,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1)短期内,每个工厂的固定投入的数量是确定的,所以它们的生产函数就变为:

于是两个工厂各自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工厂1边际成本为

工厂2边际成本为

由等边际法则SMC1(q1)=SMC2(q2),即有:

解得:,即产量在两个工厂之间分配的比例为1:4。设总产量为Q,则工厂1产量为,工厂2

产量为。

(2)长期内,由于两个工厂的生产函数相同,那么对于每一个单独的工厂而言,其成本最小化问题是:

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解得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需求函数为:

把要素需求函数代入目标函数式中得到单个工厂的长期成本函数:

这样企业的成本最小化问题就是:

易见,由于两个工厂的生产函数完全相同,故在长期,给定产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总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如何分配产量都不会影响企业的总成本。)

解析:

四、论述题

(总题数:2,分数:40.00)

16.证明一般行业短期边际成本曲线MC与平均总成本曲线A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相交,且交点为AC 和AVC的最低点。

(分数: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平均总成本曲线A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和边际成本曲线MC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函数方程为:

此函数方程表明,在短期内的总成本中,由于有一部分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边际成本(MC)随着产量的变动,只取决于可变成本(TVC)的变动量。而可变要素的边际报酬随其数量的增加会有先递增而后递减的变化。因此,MC曲线会有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化。

平均成本(AC)曲线由于是平均固定成本(AFC)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叠加的结果,其函数方程为:

因此,AC曲线必然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但是它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要晚于MC曲线。于是MC曲线必然会与AC曲线相交。根据两条曲线的不同性质可知,当MC<AC时,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比以前要小些,所以AC曲线是下降的;当MC>AC时,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比以前要大些,所以AC曲线是上升的。这样,MC曲线只能在AC曲线最低点与之相交。如图5—3所示,两曲线相交于B点,B点便是AC曲线的最低点。

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函数方程为:

AVC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同上,根据AVC曲线与MC曲线的性质可知,MC曲线只能在AVC曲线最低点与之相交。如图5—3所示,两曲线相交于A点,A点便是AVC曲线的最低点。

(2)AC、AVC和MC曲线关系的证明过程

①A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证明如下:

由于Q>0,所以当MC<AC时,AC曲线的斜率为负,AC曲线是下降的;当MC>ATC时,AC曲线的斜率为正,AC曲线是上升的;MC=AC时,AC曲线的斜率为0,AC曲线达到极小值点。

②V 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证明如下:

由于Q>0,所以当MC<AVC时,AVC曲线的斜率为负,AVC曲线是下降的;当MC>AVC时,AVC曲线的斜率为正,AVC曲线是上升的;MC=AVC时,AVC曲线的斜率为0,AVC曲线达到极小值点。)

解析:

17.请论证生产和成本理论的对偶性。

(分数: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是厂商理论中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给定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存在着对偶关系,具体体现为:短期内,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存在着对偶关系。如果说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下面以只有一种要素可以变动的情况为例,短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分别分析如下:

(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TC(Q)=TVC(Q)+TFC

=w·L(Q)+TFC

式中,TFC为常数。

由上式可得:

即:

由此可得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 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具体地讲,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MP L是先上升,达到一个最高点以后再下降,所以,边际成本MC是先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以后再上升。MP L曲线的上升段对应MC曲线的下降段;MP L曲线的下降段对应MC曲线的上升段;MP L 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

第二,由以上的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推知,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当总产量TP L曲线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凹的;当总产量TP L曲线下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凸的;当总产量TP 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得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 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前者呈递增时,后者呈递减;前者呈递减时,后者呈递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

第二,由于MC曲线与AVC曲线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MP L曲线与AP L曲线交于AP L曲线的最高点,所以,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 L曲线和AP 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3)总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由于边际成本是先减后增的,且反映了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因而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减阶段,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相反,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增阶段,增长速度加快。)

解析: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成本论习题

第四章 成本理论 【重难点提示】 本章重难点包括:成本概念;利润概念;短期成本;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 【内容精要】 一、成本、利润概念 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份,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当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 二、短期成本 1、基本概念 厂商短期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进的双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2、短期成本相互关系及特征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应得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边际成本即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总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成本曲线为先降后升的U 形曲线。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边际成本要比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敏感得多。平均成本的最小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因此边际成本曲线先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后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 三、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1、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的关系,MP L w MC / . ,表示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呈相反变 动。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五章 成本论

第五章成本论 一、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研究生产成本与产量间的关系,明确厂商各种成本的变动特点与关系,厂商收益变动特点,并结合两方面研究,分析利润最大化问题。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从产量变动与成本变动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各种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熟悉十种成本概念,各自曲线的形状,推导及关系。特别是MC和LMC曲线。 二、教学重点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LMC曲线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本章计划安排5个学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在上一章生产论中涉及了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示厂商的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本章的成本论将进一步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设计 重点讨论各种成本曲线的求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尽可能采取先分后合的讲授方式。引导做部分练习。 提出:讨论如此多种成本概念意义何在?利润最大化原理在企业现实中直接运用的障碍是什么? (三)教案内容 成本是企业、政府乃至消费者个人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理论也是以成本分析为基础的。本章将从厂商决策的角度讨论成本理论,并在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收益分析研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实际上这一章的成本分析是上一章的延伸和继续,又恰是上章生产函数分析的对称分析。即当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时,与投入一定量的各生产要素对应的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而与这些产量相对应的有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相对应有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厂商的生产成本一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时在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很明显,厂商货币支出总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 价格P。成本函数可记为:()P = C, Q f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一、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厂商将一定资源用做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

西方经济学成本论

~~01|05|2|1|0 ^^若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大于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则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都有可能 ^^C ~~01|05|2|1|0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D ~~01|05|2|1|0 ^^下面哪种农场投入对农夫而言最可能是不变成本() A、财产的保险费 B、化肥 C、用于灌溉的水 D、种子 E、额外的帮手 ^^A ~~01|05|2|1|0 ^^下列正确的是()。 A、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下降 B、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上升,则平均成本上升 D、边际成本上升,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B ~~01|05|1|1|0 ^^规模报酬不变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 A、上升的 B、下降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D ~~01|05|3|1|0 ^^在短期内,一般MC的变动出现变化时,AC的变动趋势是()。 A、不确定 B、上升 C、下降 D、不变 ^^D ~~01|05|2|1|0 ^^MC与A VC的交点是()。 A、收支相抵点 B、停止营业点 C、厂商均衡点 D、平均成本最低点 ^^B ~~01|05|1|1|0 ^^()的说法是错误的。 A、既定成本约束下的产量最大化未必满足MR=MC要求 B、生产者均衡未考虑产品的市场销售 C、利润最大化并不要求要素投入的组合最优 D、生产者均衡的意义在于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来调整要素投入组合^^C ~~01|05|1|1|0 ^^以下正确的是()。 A、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B、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不同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D、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 ^^A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习题

成本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 2、显形成本与隐含成本 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4、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5、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6、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二)难点 1、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2、固定成本与沉淀成本的区别 3 、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的区别 4、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 二、关键概念 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 成本函数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长期成本二、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 ) 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2、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 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D ) A. 1 元 B . 19 元 C. 88 元 D . 20 元 E.无法确定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A.外部经济问题 C.规模收益问题U型,是因为(A ) B ?内部经济问题 ?边际收益(报酬)问题

E.固定成本 4、 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A. 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B. 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 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假定两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 200公斤大饼,六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 400公斤 大饼(A ) B. 平均可变成本是上升的 C. 边际产量比平均产量高 D.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200公斤 E. 以上说法全不准确 6. 对于一个既定的产量,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比长期边际成本大 (B ) A. 长期平均成本在上涨 B. 长期平均成本在下降 C. 短期平均成本处于最小点 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E.只有C 和D 正确 7、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 固定成本 C 会计成本 8、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 LAC 曲线是( A 上升的; C 垂直的; 隐性成本 生产成本 下降的; 水平的 9、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 TC 的切点上,AC ( A ) A 是最小的; 等于MC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成本论习题

第四章成本理论 【重难点提示】 本章重难点包括:成本概念;利润概念;短期成本;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 【内容精要】 一、成本、利润概念 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份,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当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 二、短期成本 1、基本概念 厂商短期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进的双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2、短期成本相互关系及特征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应得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边际成本即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总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成本曲线为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边际成本要比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敏感得多。平均成本的最小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因此边际成本曲线先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后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 三、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习题

成本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 2、显形成本与隐含成本 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4、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5、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6、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二)难点 1、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2、固定成本与沉淀成本的区别 3、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的区别 4、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 二、关键概念 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 成本函数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长期成本 三、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2、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D )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E.无法确定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A )A.外部经济问题 B.内部经济问题 C.规模收益问题 D.边际收益(报酬)问题 E.固定成本 4、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D ) A.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B.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D 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假定两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200公斤大饼,六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400公斤大饼( A ) A.平均可变成本是下降的 B.平均可变成本是上升的 C.边际产量比平均产量高 D.劳动的边际产量是200公斤 E.以上说法全不准确 6.对于一个既定的产量,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比长期边际成本大. ( B ) A.长期平均成本在上涨

西方经济学-成本论

西方经济学-成本论 (总分:1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总题数:3,分数:30.00) 1.机会成本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别的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解析: 2.隐性成本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性成本。) 解析: 3.经济利润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经济利润是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商的总收益与会计成本的差,也就是厂商在申报应缴纳所得税时的账面利润。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并不仅仅是会计利润,必须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投入要素的代价,其中包括自有资本应得利息、经营者自身的才能及风险的代价等。这部分代价的总和至少应与该资源投向其他行业所能带来的正常利润率相等,否则,厂商便会将这部分资源用于其他途径的投资而获取利润或收益。在西方经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主要概念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参考教材P74) 生产函数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关系。(参考教材P75) 显成本 是指厂商在生产经营中购买或租用所用生产要素的实际货币支出,包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借入资本的利息、租用土地的地租、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运输等方面的支出。一般称显成本为会计成本。(参考教材P76) 隐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但不直接表现为现期货币支出的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应得的报酬。第二,固定设备折旧费。(参考教材P76)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参考教材P76) 会计成本----是指作为成本项目记入会计账的费用。(参考教材P77) 总成本(TC)----是指厂商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即上述的经济成本。TC=f (Q)(参考教材P77) 平均成本(AC)------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它等于总成本与产量 之比。(参考教材P77) 边际成本(M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参考教材P77) 不变成本(FC)----又称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的成本。包括折旧费、保险费和财产税等。(参考教材P77) 可变成本(VC) 是指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电费、直接工人工资及营业税等。(参考教材P77) 收益----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包括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参考教材P77) 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TR=P?Q(参考P77)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的收入。(参考教材P78) 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参考P78)利润-----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参考教材P78) 总产量:(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TQ=f(L,K)。(参考教材P79)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参考教材P80)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参考教材P80)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参考教材P83) 等产量曲线 若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增。(参考教材P93) 规模报酬固定 若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固定。(参考教材P93) 规模报酬递减 若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参考教材P94)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参考教材P95) 长期总成本(LTC)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LTC=f(Q)(参考教材P99) 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长期中平均单位产品的成本。(参考P101)长期边际成本(LMC) 是指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参考教材P103) 二、重难点辅导 1.生产要素 第一,劳动,即人的体力与智力。 第二,资本,指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包括实物形态与货币形态。 第三,土地,包括土地本身及地上、地下的一切资源。 第四,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与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2.生产函数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Q=f(X1,X2,....Xn) Q= f(L,K,N,E) Q= f(L,K)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成本论

2016年考研: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成本论 成本论 1.机会成本:当指单一资源有两种以上用途时,使用他的人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当指一项活动时,活动中所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的和。 2.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成本: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要素的总价格。例如,动用自有资金和土地,并妻子经营管理。 4.总成本:所有成本之和。公式: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5.企业经济利润:企业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是一种超额利润。公式: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6.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属于隐成本,不包括在经济利润中。 7.短期成本:在短期内,企业要达到目标产量,所需要的成本。短期内企业只能改变一部分要素投入而不能改变调整全部要素,所以短期成本划分为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 8.长期成本:在长期一切要素投入量均可改变,所以长期成本指长期内企业为达到墓边产量所用的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9.规模经济:也称内部经济。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10.规模不经济:也称内在不经济。当生产扩大到一定规模以后,再继续扩大规模,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11.外在经济: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以来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12.外在不经济: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以来的外界环境恶化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降低。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西方经济学第一次 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第一次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 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等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逐渐减少,导致边际收益递减。而规模报酬变动中,随着所有要素投入的增加,总产量的增加速度会发生变化,如果总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则呈现递增规模报酬,反之则呈现递减规模报酬。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变动都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但它们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是不同的。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 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都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和要素投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成本最小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利润最大化原则强调的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成本最小化原则则强调的是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在实践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短期边 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 变成本曲线(SAVS)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短期边 际成本曲线表示的是,当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生产量时,所需增加的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的是,当企业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时,每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短期可变成本曲线表示的是,当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生产量时,所需增加的可变成本。这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始终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的上方,当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低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当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高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在短期内,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和要素投入,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 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

西方经济学第6章--成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6章—成本理论2005.8 1.机会成本:例:对于某一块地,有以下几种方案供选择: a:种棉花,可获得收益550元 b:种水稻,可获得收益500元 c:种小麦,可获得收益450元 d:种土豆,可获得收益400元 →我们一定会选择a方案,而一旦选择了a方案,就必须放弃后面的三种方案。后面的三种方案中b 方案即:种水稻可获得收益500元,是其中最大收益的方案。因此,我们选择a方案的机会成本是500元。 2.外露成本:就是会计成本,包括: a工人工资 b管理人员工资 c贷款利息 d土地和厂房的租金 e机器、设备、工具的折旧 3.会计利润=总收益—外露成本 4.内隐成本包括: a业主自有资本应得的利息 b业主自己劳动应得的工资

→内隐成本本来是一个成本的概念,但是现在却被计算在利润里面,以利润的形式出现,我们把这部分利润叫正常利润。 →内隐成本=正常利润。 →会计利润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5.超额利润:又叫经济利润 超额利润=会计利润—内隐成本=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超额利润=总收益—外露成本—内隐成本 6.总成本=外露成本+内隐成本 →超额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7.经济学中的短期和长期: (1)短期内,厂商不能根据他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短期成本可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2)长期:是指厂商可以根据他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长期中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没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8.短期总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

9.各种成本的定义: 例:设某厂生产煤炭的短期成本函数如下: 22 3 STC+ - Q =(Q的单位为吨)计算: + Q 6 4 50Q (1)生产5吨煤的平均固定成本为多少? (2)生产10吨煤的平均可变成本为多少? (3)生产5吨煤的边际成本为多少? (4)生产20吨煤的平均成本为多少? 例: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Q MC,若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595,=Q - 8 32+ 100 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平

西方经济学1.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理论相关的经济范畴关系:他们是相互扶持,互相依赖的关系。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值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答: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要素价格)。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利润最大时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一般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答: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如图所示:

国开 西方经济学 形考一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答案

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TP)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MP)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TP)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TP)的变化与边际产量(MP)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下降时,总产量(TP)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为负值时,总产量(TP)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M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A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TP)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AP),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AP)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AP);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AP)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答: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利润最大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

第五章 成本论 在上一章生产论中涉及了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示厂商的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本章的成本论将进一步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和上章一样,本章仍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给定的。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企业的生产成本通常被看成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然而,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为此,他们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以及显成本和隐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辆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的生产的显成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否则,这个企业就不能购买或租用到这些生产要素,并保持对它们的使用权。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例如,为了进行生产,一个厂商除了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和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之外(这些均属于显成本支出),还动用了自己的资金和土地,并亲自管理企业。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既然借用了他人的资本需付利息,租用了他人的土地需付地租,聘用他人来管理企业需付薪金,那么,同样道理,在这个例子中,当厂商使用了自有生产要素时,也应该得到报酬。所不同的是,现在厂商是自己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就应该计人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成本。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三、利润 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

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 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是研究资源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成本的理论体系。它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理论几经演变和发展,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本文将从历史回顾、主要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进行探讨。 一、历史回顾 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被视为经济学成本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成本是资源的机会成本,即投入资源的最大牺牲。随后,进一步发展了边际成本概念的马歇尔对成本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他的理论框架中,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直接支付的费用,而隐性成本是指放弃其他最佳选择所产生的成本。此外,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理论,也为成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主要理论观点 1. 奠基于亚当·斯密的机会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将成本定义为投入资源与其他最佳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他认为,如果投入资源用于某项活动,就无法在其他活动中使用,因此存在了机会成本与投入资源的利用相对收益的较低因素。 2. 边际成本和总成本的关系

马歇尔将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并引入了边际分析的概念。他认为,在理性的资源配置过程中,边际成本是决策的关键因素。总 成本是各个边际成本之和,通过边际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可以得出 企业最佳资源配置的决策。 3. 机会成本与隐性成本的重要性 机会成本是衡量资源利用效率和决策优劣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资 源配置中牺牲的最佳选择。隐性成本则是指由于选择某项决策而放弃 其他可行选择所产生的成本。考虑机会成本和隐性成本对于正确分析 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际应用 成本理论在现实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首先,在企业经营决 策和成本管理中,合理计算和分析各种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和隐性 成本,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其次,在市场竞争分 析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成本理论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用于分析企 业的竞争优势和相对成本差异,并提出相应的调整策略。此外,在国 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考虑成本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政策的成本和 效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 总结起来,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本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成本理论可以指 导企业的决策制定和成本管理,为市场竞争分析和产业调整提供依据,

2021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精选试题)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 1、机会成本 2、显性成本 3、隐性成本 4、经济利润 5、正常利润 6、不变成本 7、可变成本 8、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1年之内 B.2年之内 C.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D.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成本的时期 E.以上均不正确

9、固定成本是指()。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D.厂商支付的工资 10、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A.高层管理者的薪金 B.生产工人的工资 C.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 D.库存费用 E.原料、燃料方面的支出 11、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A.5元 B.10元 C.15元 D.20元 E.以上均不正确

12、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土地的租金 B.折旧 C.财产税 D.营业税 13、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有可能增加,有可能减少以上均不正确 14、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A.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一直趋于减少 C.一直趋于增加不变 D.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 15、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按一定的固定比率在增加

D.保持不变 E.不按一定的固定比率在增加 16、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D.MC′>MP′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17、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处于最低点 E.以上都不正确 18、当A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哪一条是正确的()。 A.AVC=FC B.MC=AC C.P=AVC D.P=MC

西方经济学成本论考点归纳总结

第5章成本论 5.1考点难点归纳 5.1.1提纲挈领 机会成本 成本的概念显成本与隐成本 利润 TC=TFC+TVC AFC=TFC/Q AVC=TVC/Q AC=STC/Q MC=dSTC/dQ AC递减时,AC>MC 第5章成本论 AC与MC的关系 AC递增时,AC<MC 短期成本理论 AC最低时,AC=MC SMC呈U形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 MP的关系 MC与 L AP的关系 AVC与 L 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 长期成本理论 LTC,LAC,LMC曲线的推导 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5.1.2 内容提要 一、成本的概念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隐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性成本包含在内。 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例如,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的用于经营的房屋的租金等。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性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