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讲稿

针灸学讲稿
针灸学讲稿

《针灸学》课程讲稿

绪言

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只是古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哪么什么是针灸学?研究内容又是什么?

1、概念

简言之,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针刺和艾灸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

详而言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应用针刺和艾灸及其他刺激方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腧穴,通过调整经络脏腑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适应症门学科。

针刺等刺激是通过腧穴、经络来发挥作用的。

2、研究内容

针灸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腧穴——定位、解剖、作用、主治、操作。

(2)经络——循行路线、生理、作用、病理、病候。

(3)刺灸——有针和灸二方面。其中针涉及到针具、针刺手法、补泻手法、及其他各种针法。灸则包括艾灸的制作、施灸的方法。

(4)治疗——疾病的诊断、立法、处方、具体操作。

3、特点: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

4、针灸学形成与发展

起源:我国氏族公社时期,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整个新石器时代

针具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称为砭石,用来针刺腧穴治疗疾病。

灸的发明,是在人类知道运用火以后,与针一样,也是古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明的。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因为火的烘烤而缓解,出现了“熨而痛减”、“灼而快然”的情况,故认识到熏灼也可以治疗疾病。并逐渐认识到易于点燃,活力温和,芳香走窜的艾,作为灸材,发展成为艾灸。

拔罐,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兽角“角法”

理论形成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越来越精细,针具的制作也越越来越丰富,逐渐出现了竹针、骨针,铜针等,针具制作水平的提高,使针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逐渐上升到理论。

针灸学国际传播与交流

1、6世纪传到朝鲜、日本等,16世纪末、17世纪初入欧洲

1、WHO国际培训,援非,70年代

2、1987年11月北京成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针联”

5、学习要求

针灸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大家以身试针,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以后才会有真正的了解。鉴于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求

大家二人一组,在点穴、针刺试针中相互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会针灸的操作。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概论

一、经络、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

经,《说文》:“织从丝也。”从之义,《韩诗》云:“南北耕曰由,由即从也。”故“织之从丝曰经”,因而经当有上下直行的主干之义。又经通径,路径之义。络,《说文》:“絮也”,加工成线义,即今联络之义,也就是网络联系的意思。最初将经络联称者是口问篇,言:“经络厥绝”。由于《内经》非成于一人之手,故经络的名称也不相同,有称经隧者,如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既然经络是在气血筋脉基础上产生,而筋脉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当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

“络”指络脉,网络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编布全身

经络学说则是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一种学说。

二、经络的起源

经络的起源可以归为二方面:一是独特的医疗实践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基础,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偶然因素发现了针或火的刺激可以治疗疾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部位被固定下来,随着针灸、按摩经验的积累,治疗疾病的体表固定部位被发现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针灸所产生的“气行”反应也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故部位和部位之间的联系就逐渐被认识,由点至线的现实,就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基础。二是气血、筋脉概念的形成是经络名词出现的来源,古人通过对显示于体表的血管的认识而有了脉的概念,这一点从字的古字中可以看出,《说文》云:“血理分斜行体中者。”《说文系传》进一步说明为:“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由此他们有了血脉、筋脉的概念,如《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经络的名词出现在血脉、筋脉之后,是在前二者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故气血、筋脉概念是经络名词出现的来源。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的基础

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其年代相当久远,总而言之,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形成的,具体包括以下诸方面:

1、针灸等刺激及气功产生的经气感应和传导的现象观察

一是古代医家在针灸一定部位时,病人会有酸麻胀等感应,而且这些感应还会传导,此种传导可看成是经络的循行。如《内经》所言的“气至”、“气行”即是指此。

二是古人在气功练习时,常常觉得体内有气沿着一定的线路流动,这种线路也是经络感应的径路,故也是形成的依据之一。

2、腧穴主治功效的归纳分析,有序的排列

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腧穴的主治范围也越来越广,将其整理归类,可以发现主治范围相同或相似的腧穴常常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路,而这条线路上所出现的证候又同该线路腧穴的主治一致。因而由着腧穴功能的分类,以及相互间的联系而产生了经络联系的概念。

3、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当有的疾病发生时,在体表可出现一些线状的病理现象,如红丝疔真心痛。循经压痛、结节、丘疹、色泽变化等。这些病理现象是经络内外联系的典型反应之一,并由此推理而与经络联系,因此也是经络形成的依据之一。

4、解剖及生理现象的发现

虽然受古代礼教的限制,古代的解剖不会象现在这样普遍,但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解剖实践,如《灵枢。经水》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又如《灵枢。脉度》:“而古人最初对经络的认识是在筋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解剖也经络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见,经络的形成既有经气传导和腧穴功效的总结,也有解剖、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的推理。它们共同构成了经络形成的基础。

经络系统的内容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

经络系统这一名词出现的时间大约在五十年代后期或六十年代初,经络系统的内容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在建国后的第一本针灸学中,经络系统的组成与今天的内容有所不同,如经筋就没有出现在经络系统的组成中。即使今天也仍有不同,其差异主要是在对十二经筋、十二经别、皮部的归属上。一般教材中的经络系统组成内容如下: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二大部分,

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经筋、皮部。

十二经脉又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奇经八脉分为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脉;经别、皮部、经筋与十二经脉一样,也分别以手足之三阴三阳归类。

络脉分为十五络、浮络、孙络。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的总称。是联络内外的主体。如《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其中“节”字,是指腧穴而言,非关节之谓。哪么十二经脉是如何命名?分布规律如何?如何循行交接?经脉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详最初经脉的命名在二帛书中比较简单,其中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是以阴阳或部位来命名的,如肓脉、泰阴温等;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则是以四肢与阴阳结合部位来命名。如足阳明脉等。

随着十二经脉在《内经》中的出现,根据其循行所联络的部位,十二经脉的命名也较以前复杂,基本是以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结合来命名。其中的阴阳

是根据四肢、脏腑的阴阳属性。如肺经是手太阴肺经。三阴三阳的消长,也体现在其中。至于阴阳的消长,《内经》中也有不同观点,有言太阴为至阴者,有言少阴为至阴者,因此,不能单纯地以字面含义来理解十二经脉中阴阳的多少。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属络关系、交接规律及流注概况

1、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详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总规律:它们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凡与脏相联系

的称为阴经,行于人体的阴面;与腑相联系的称为阳经,行于人体的

阳面。其中的阴阳涉及躯干部的胸腹背部(如胸腹部为阴,背为阳)

以及四肢(如内侧为阴,外侧为阳)。

2、四肢规律:手之三阴在四肢内侧由前到后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

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太阴-厥阴-少阴手之三阳由

前到后则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阳明-少

阳-太阳足之三阴三阳基本

上也是按此顺序在下肢排列。

3、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

中,少阴。

2、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络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络腑,

阳经属腑主表络脏。

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阴阳相配,与脏腑之阴阳相一致,因此,它们的关系也是根据脏与腑的阴阳搭配来分表里,如肺与大肠相表里,则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以此类推,其他经亦是如此。互为表里的两经相联系,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3、十二经脉的循行与交接规律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言:“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但是十二经脉的循行不是无规律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基本规律是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实际上这只是《内经》中所载“经脉篇”中的经脉交接,该书中的其他循行方式如邪客篇所论是手之太阴与厥阴是从手走胸。

关于其交接,其特点是表里、同名相接,阴阳相承:

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在头面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A、手三阴接手三阳,手三阳接足三阳,足三阳接足三阴,足三阴又接手

三阴。

B、交接部位:手之阴阳经交接在手指末端,手之阳经与足之阳经在头面

部,足之阳经与阴经交接在足趾末端,足之三阴与手之三阴在胸腹部。

C、阴阳交接是表里经相接,阳经与阳经交接是同名经交接。

4、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通过阴阳表里、手足同名经的连接,从手太阴始至足厥阴,再复从肺经

诸经相接,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灵枢。营气篇〉则是在十二经交接的基础上,从足三阴又与督任二脉交接,然后再交接手三阴。

其交接是: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督脉→任脉)→手太阴。

二、奇经八脉

名称首见于〈难经〉。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因其既不与脏腑相联属,也无阴阳表里配合,与平常有异,且共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其中之“奇”字,一是异义,二是读基,指其无阴阳表里配合。如《难经本义》引虞庶注:“奇者,奇零之奇,不偶之义。谓此八脉系下正经,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奇经也。”

分布概况:

任脉:会阴-腹-胸-颏下正中线

督脉:尾骶-腰-背-头面正中线

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

带脉:胁下-环腰一周

阴维脉:小腿内侧,并肾、肝经上行,至咽喉合与任脉

阳维脉:足跗外侧,并胆经上行,至项后合于督脉

阴跷脉: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会合

阳跷脉: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会合

作用: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摄气血,协调阴阳

2、对十二经脉气血起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3、任、督二脉与十二经合成十四经

关于奇经八脉的作用,《难经。二十八难》则以比类取象的比喻来形容,说:“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

从此段文字不难看出,奇经八脉就象湖泊一样,接受由十二经脉气血盛时注入的气血,不足时可补充十二经脉,即对十二经脉气血起涵蓄作用,此其一也。既为十二经脉涵蓄气血,必与十二经脉相通,故又起到加强十二经脉联系的作用,此其二。又因其在十二经脉气血中的调节作用,因此,又有统率十二经脉的作用,此其三。如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称为阴脉之海,督脉称为阳脉之海,冲脉称为血海或十二经脉之海,带脉约束身体各经,阴阳跷则主持人体的阴气和阳气,阴阳维则维系人体的阴经和阳经。

又元滑伯仁在〈十四经发挥〉中将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故称之为“十四经”。该十四经均有腧穴。

实际上,在〈内经〉的记载中,其他奇经也有腧穴,如〈气府论〉:“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侠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阴阳跷各一。”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就是说人体的生成与经脉的关系十分密切,疾病的发生自然亦自经脉而来,医生治疗疾病宜从经脉而治,疾病的好转也

从经脉开始有起色,习医者要从经脉开始学习,医生的高明也表现在运用经脉的理论指导实践上。所以《灵枢。以脉》有言:“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可见,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何等的重要。哪么,经络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呢?病理变化又有哪些?有何临床作用?下面我们来进行简要讨论。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这就是说人体各部通过经络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经络纵横交错,通过多种形式和通路,把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体表与体表、脏腑与腑脏之间,以及机体的上下、内外、前后、左右各个部分之间紧密也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种联系,使机体各个部分之间保持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从而维持着人体的完整与统一。

前面告诉同学们,书中所言的经络系统,虽然有些内容相互之间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教材中对经络作用的总结实际上正是建立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即使皮部似不应属于经脉在体表的分部,但其发挥作用也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二十三难》云:“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而荣于身者也。”其中,运行气血是经络系统在人体的生命活动;协调阴阳则是运行气血所达到的功能。

气血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分之为二,合则为一。故《灵枢。营卫生会》:“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气血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名称。经络中运行之气,称之为经气,由原气、宗气、荣气、卫气组成。阴阳平衡是人体赖以正常生存的基础,如何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经络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经络运行气血,人体的阴阳就无法维系平衡,正是由于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才得以人体的阴阳保持平衡,因此,二者是紧密结合,不可分的。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卫气是否正常是人体抗御外邪的保障,由于经络具有运行气血的作用,使其中的营卫之气得以运行全身,从而起到抗御外邪的作用。人体功能正常的运转,是经络运行气血的结果,因为人体有赖于气血的濡养。

又疾病的传变也常从经络开始,然后传入脏腑。如《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实际上,这还是有赖于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经络既然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必然也相应的病理变化。这种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经络病候及其机制

如《灵枢。经脉》所言,每一条经脉及络脉都有相应的病候,经筋篇中记载的经筋也有病候,这些病候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是由以下四方面:

(1)虚实盛衰此指经络中营卫气血等的不足及因此而引起的功能低下。如十二经脉病候中的气盛有余或不足。

(2)郁滞闭结此指经气运行障碍的病理变化。由于经气运行迟滞,导致局部的营卫气血津液等的阻塞,脏腑体窍得不到营养而产生疾病。如《素问。

调经论》:“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一般而言,郁止多发生于络

脉,在体表有形可循;发生于脏腑可致功能异常,进而引起所属官窍发生病变。

(3)经气厥逆指经气运行紊乱而言。由于经脉中营卫气血津液等升降失常,分布运行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经络及相关脏腑的病变。如《素问。厥论》论述的六经厥逆所致的病变。

(4)经气竭绝是经脉中营卫气血津液竭尽而导致的经络及相关脏腑功能衰减甚至丧失的病理变化。由于各经气血多少不一,所以各经气绝的症候不一样,如太阳经气绝出现戴眼反折,少阳经气绝出现耳聋百节皆纵。

2、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由于经络里通外达,联络脏腑、四肢百骸,当机体正处于正虚邪实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如前引之《素问。缪刺论》的内容,指出外邪传入可通过经络由浅入深,而及脏腑。同时,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多种联络途径,因此经络也是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教材中所举之例。

由于经络在人体联系内外,故当内脏有病,可通过经络传注于体表,从而在体表出现相应的病证。故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又可反映疾病。

如《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

三、经络的临床应用

详经络作为中医的一种基本理论而存在,必然有其临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用于诊断疾病

经络学说是指导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可应用于望色、切诊、问诊。其中望色是根据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来判断是何经何腑出现病变。如临床上有些疾病可在经络循行线上出现一些病理现象,根据这些病理现象出现的部位可判断是何经病。切诊包括的内容比较多,除切诊所包括的内容外,还有循经络循行线切诊,以发现疾病。问诊是通过问诊,搞明白发病部位,与何经有关系,进而可判断与何脏腑有关。

2、指导临床治疗

针灸学说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针灸、药物应用中其指导意义尤为突出。

(1)指导辩证论治如辩证中的经络辩证。

(2)指导针灸选穴配穴根据疾病所涉及的经脉,可选用与该疾病有关的经脉腧穴来治疗,同时,也可选取相互表里经脉的腧穴来治疗。也可根据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或选取同名经,或选取相克相生经来治疗。

(3)指导药物归经如大家在中药学中的某药归某经。

可见,经络学说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第二章腧穴总论

一、腧穴的含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及其它一些外治法施术的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者也。”腧穴在《内经》中有许多名称,如节、会、气穴、气府、骨空、溪等。

腧,本写作输,输注之义。穴,则有洞、孔、隙之义。合起来就是气血输注的空隙。

大家在以后本课的学习或看《内经》的过程中会遇到有称输穴者,有称俞穴者,它们又

是指的什么呢?

在《内经》时期,腧、输、俞三字通。如《类经》卷九注:“输、腧、俞,本经皆通用。”都取“输注”之义。后来为了区分方便,三字就有了不同的含义。腧,指穴位的统称。输,指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俞,则专指背俞。

人体内部通过经络与体表紧密相连,因此,体内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即腧穴上来,这一点临床上有大量的例证可举。如胆囊炎可在阳陵泉处有压痛,也可在背部的夹脊或背俞有反应点。同样,也可以通过刺激体表的腧穴治疗内脏疾病。故我们不能把腧穴看成是孤立于体表的孔隙,而应把它看成是与人体内部组织器官有一定联系的、互相通道的特定部位。哪么腧穴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第一节腧穴的发展、分类与命名

二、腧穴的分类

(1)经穴:见教材。特点:有固定位置、名称、有一定的经属、主治作用广泛。

(2)奇穴:奇穴一名,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其中称作“奇输”,言:“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此一奇输实乃指治疗热病有特殊疗效的腧穴,是说治疗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的病症,针刺治诸热有奇效的腧穴,就如同脱衣一样迅速痊愈。故杨上善在《太素》中注云:“诸阳奇输,谓五十九刺。”与后世所言之奇穴不同。从所取的大杼、天府及手太阴经穴即可看出。

宋《奇效良方》设有“奇穴”,收有26个。《针灸大成》则专列经外奇穴一门,收有35穴。以后奇穴的数目越来越多,以至于达到了一个非常可观的地步。如七十年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中有奇穴1007个。对于奇穴中“奇”字的含义,也有不同解释,一是认为奇当读“QI”,即指有奇效。二是认为当读“JI”,指奇零的意思。由此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认为奇穴是没有归属十四经的腧穴,因其有奇效,故称奇穴。后者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的零散腧穴。教材之义实取二者的结合,即指没有归于十四经系统,又有一定位置和名称,疗效单纯而奇特的腧穴。其特点是没有归属十四经系统、疗效单纯奇特、有的是以组方形式出现等。

(3)阿是穴阿是一名,首见于《千金要方》,在〈玉龙经〉中称为不定穴,〈医学纲目〉中称为天应穴。至于阿的含义,一般多从颜师古〈汉书。东方朔传〉训为“痛”义,言按压其痛处,病人都会“阿”的一声,故名阿是。从孙思邈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一方法的源渊,在〈内经〉中即有,如〈灵枢。背俞〉中言背俞取法,除据脊椎而定外,还要“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及〈灵枢。经筋〉中的“以痛为输”。其特点是没有固定部位、名称。

第二节腧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既然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所输注的部位,哪么当人体的功能失调时,必然可在相应的腧穴上反映出来,对此,《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言,如:“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者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关于腧穴在诊断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扪穴的方法来诊断疾病,如书中所举诸例。二是通过一些近代发展起来的手段来诊断疾病,如教材中所言的诸法。

第三节腧穴的治疗作用

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所,针灸治疗就是通过刺激这些部位来发挥作用的。其治疗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它们均可治疗腧穴所在或邻近部位的疾病。如睛明治疗眼疾,中脘治疗腹痛等。

由于每条经脉的腧穴都具有这一特点,因此,应用经穴治疗局部或邻近部位的疾病,往往可以不受经脉循行线路的限制,而体现出横向、阶段性主治规律。

对于腧穴的近治作用,其理论基础就是气街、四海理论,气街、四海理论就是把人体分为上下四个阶段或四个不同的功能区,分而治之,其中所提出的具体腧穴仅是举例,不应认为只是这几个穴,实际上,在这些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与这四者有关的疾病。在临床上这一点可有大量的实例来证明,如针刺背部的夹脊穴及腹部的一些腧穴治疗内脏病。

2、远治作用

腧穴的远治作用,即腧穴可以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疾病。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远端取穴的论述,如《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一般认为,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可以治疗本经所过的远端部位的疾病。如合谷治疗牙痛,足三里治疗腹痛等。远治作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经脉所行,故有“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之论。由于经络在循行过程中往往几条经脉相互交会,故远端治疗作用除治疗本经所过部位的疾病外,还可以治疗与之相交会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教材中所举之例,又如三阴交除治疗与脾有关的疾病外,还可治疗与肝肾有关之疾病。

如何看待腧穴的近治与远治作用,对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四肢肘膝以下部位的腧穴具有远治作用,而且头面躯干部位的腧穴也同样有远治作用。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远治与近治。

中医认为,人体得病,都是与整体有关,并不是单纯一个部位有病而不影响其他部位,许多四肢疾病,实际上也是与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以标本而论,脏腑功能失调是本,四肢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只是标,治病求本,此时针刺背部的腧穴表面上看,是近治,实际上,最终也是治疗远端病。因此,近治与远治应辩证地看待,不能一味死看。如临床上治疗进行侧索硬化症,该病常见远端四肢无力,中医认为与脾气不足,不能濡养四肢有关,若单纯针刺四肢腧穴,效果并不理想,而针刺背部的夹脊穴效果要远胜于此。因此,此时的近治,实际上也不是单纯的近治,其中也包含着远治。这主要是因为脏腑气血是人体的根本,脏腑有病,不可能不影响到其他部位,故针躯干部腧穴并非单纯的近治。

另外,头面躯干部腧穴的另一主治特点是可以治疗多脏腑或多经脉疾病,在另一种意义上,这也是远治,而四肢部腧穴则不具备这种特点。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经脉在头面躯干部纵横交错。实际上,《内经》中为什么在谈到疾病的治疗时取穴多言取某某经而不言具体的腧穴,主要就是因为凡与该经有关的腧穴都可治疗与该经有关的疾病。

(3)特殊治疗作用

所谓的特殊治疗作用就是指某些穴具有的双向良性作用及治疗的特异性。针灸起作用与药物不一样,药的四气五味是固定的,不可能一味药既是寒性又是热性,它只能是或温阳或清热,不可能既温阳又清热。而作为人体组成部分的腧穴则非,同一个穴既可以治疗虚证,也可以治疗实证。如合谷穴既可以止汗,也可以发汗。此类例子很多,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经验已经证明,同一腧穴可以对不同的机能状态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不过,关于腧穴的双向调节应注意两点:一是补与泻是针灸的基本法则,其方法和作用是完全相反的,谈到腧穴治疗的双向性,应注意补泻手法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如临床上补合谷、泻三阴交,具有行气、活血、通经之效,对血滞经闭有效,故历代医家考虑其堕胎作用,孕妇禁用。而泻合谷、补三阴交与之作用正好相反,临床应用中常用来安胎。二是腧穴间的配伍加减也可明显改变处方的效应,如合谷穴,配曲池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而配以三阴交则可以理气活血,用于妇科治疗。

关于腧穴治疗的特异性,是指不同穴位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与合谷与列缺均可以治疗

牙痛,但效果则合谷明显优于列缺。又如对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针刺足三里时,多数病人出现胃酸分泌增加,而针刺公孙、内关、梁丘则出现胃酸分泌减少。当然,腧穴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它们之间有具有共同的治疗作用。如足阳明经的腧穴均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特定穴

概念----特定穴是指十四经脉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

内容:五输穴俞募穴原络穴八脉交会穴

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穴中,分布在肘、膝以下井、荣、输、经、合五类腧穴的总称。每经五穴,十二经脉共60穴。

俞募穴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

原络穴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是表里经联系之处。

十二经脉各有1个原穴和1个络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之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内关、外关、公孙、临泣、后溪、申脉、列缺、照海)

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聚会处的8个腧穴。

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躁位的腧穴。

十二经脉各有1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各有1个郄穴,共有16个郄穴。

下合穴----是指六腑合于下肢之阳经的6个腧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合部位的腧穴。

第五节腧穴的定位方法

在影响针灸疗效的诸多因素当中,取穴的准确如否是能否取得疗效的第一个因素,直接关系到治疗的预期效果。人体的腧穴很多,而且位置也不同,在不同的部位,其取穴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有以下方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概念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体表的各种解剖标志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体表标志法。如教材所言,俗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2、具体分类

体表标志法可分为固定标志法和活动标志法。

(1)固定标志法是依据人体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显特征的部位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很久以前就有,如《灵枢。》所谓的固定标志,就是指人体的毛发、指甲、五官、乳头、肚脐,及各部位由骨骼和肌肉形成的凹陷和隆起。由于这些解剖标志固定不移,故经常作为临床取穴的参照物,而且有利于腧穴定位的准确。如取神阙以脐中为标志;两眉中间取印堂,取十二经的井穴多以爪甲为标志;取胸部腧穴以肋间为标志;取阳陵泉以腓骨小头为标志。

(2)活动标志法就是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凹陷、突起或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灵枢。本输》中即已有之,如取中封、冲阳“摇足而得之”,取曲池“屈臂而得之”。这些取法皆是以关节的活动出现的一些标志为取穴方法。现在许多腧穴也是利用活动标志来取穴。如阳溪需拇指翘起时,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取养老时应掌心对胸,当尺骨茎突之桡侧骨缝中。

二、骨度分寸法

1、概念

骨度分寸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将人体不同部位规定出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并用来折量(按比例折算成等份,每一等分为一寸,以此取穴的方法。又称骨度折量定位法。

本法首见于《灵枢。骨度》,现代常用的骨度分寸是以该篇所记载的内容为基础,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进行修正后作为确定腧穴的主要依据。是目前临床上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取穴方法。

骨度分寸法不分男女老幼,体形的高矮胖瘦,均按比例折算成同等长度和宽度,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如前臂从肘横纹至腕横纹折作12寸。脊椎则不以尺寸作为督脉的取穴标准,而是以脊椎的数目来取穴。

详细的骨度分寸见书:

肾的位置

左肾的位置比右肾高(右肾上有肝胆,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左肾:上平第十一胸椎下缘,下平第二腰椎下缘。

左侧第十二肋斜过左肾中部,右侧第十二肋斜过右肾上部。

三、指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取穴的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法。

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部位之间是相互关联而生长发育的,因此,人的手指与身体的其他部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大小、长度上有相对的比例。这样,选定同一人体的手指的某一部分来作为取穴的长度单位,量取本身其他部位的长度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故称:“同身寸法”。

客观上讲,指寸定位法是用患者本人的手,但是,因部位关系多有不便,故用医者的手客观参照患者的身材。

本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指同身寸

将拇指与中指屈曲,以中指指尖抵在拇指指腹,显示出中指桡侧面,食指伸直,以其中指中节桡侧两横纹之间的长度为一寸,即为中指同身寸。

此法首见于《千金要方》。主要适应于四肢及脊背部作横寸的折量。

2、拇指同身寸

令拇指伸直,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为一寸来折量取穴的方法。

此法也首见于《千金要方》。主要适应于一寸间隔的取穴,即四肢横寸。

3、横指同身寸

将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量取四指的横度为三寸,并用折量取穴的方法。本法又称“一夫法”。

此法首见于《千金要方》。常用于下肢、腹部及背部横寸的折量。

指寸定位法在应用时较为便利,但准确性较差。故在应用时应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不可以指寸折量全身,否则会导致长短失度。明张介宾《图翼》中言:“人之长短胖瘦各不相同,而穴之横直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则人瘦而指长,人肥而指短,岂不谬误?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临床取穴应与骨度分寸结合运用。四、简便取穴法

顾名思义,就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取列缺,以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尽端即是穴。

风市,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中指尖下是穴。

章门,垂肩两臂下垂,平肘于胁部取章门。

其他还有劳宫、合谷、百会等。临床应用时还要与骨度会寸相结合。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前面已讲过,每一条经脉都有自己的循行路线,腧穴与经脉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经脉理论如何发挥临床上的指导作用,首先必须掌握其循行线路。同样,腧穴要发挥其临床上的治疗作用,必须明确其定位,所属经脉,及特殊主治和如何操作等内容。下面我们将逐条经脉进行讨论。

第一节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1、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在属络脏腑后,从中府出来,上行至云门,沿腋前至上臂内廉,行于手少阴、心包经前面,即上臂内侧前缘,向下至肘中尺泽穴,下行于前臂内侧前缘,经孔最、列缺至手腕部的太渊穴,沿鱼际行至大拇指爪甲内侧后的少商穴。

其分支,从列缺分出后,沿食指桡侧至食指之端。

2、主治概要

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要是与肺有关的疾病,古人的肺虽不是今天解剖意义上的肺,但包括了今呼吸系统的内容,因此其主治疾病除了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外,还主治相关脏腑即与肺有关的呼吸系统的疾病。

3、腧穴作用

本经腧穴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清热通络的作用。

4、本经腧穴

本经共有腧穴十一个,因时间所限,不能一一讲解,仅选其中常用者进行讲解,具体如下:

(1)中府

A、特定穴类别募穴

B、定位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一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C、功能调理肺气养阴清热

D、主治咳嗽气喘,胸中胀痛,胸痛,肩背痛

肺与支气管病常在此处出现压痛,肺结核可灸此处。

又此穴是手足太阴经交会的地方,故还可治疗与脾有关的食不下,呕吐等症。

E、配伍与膻中、定喘、内关相配治疗气管炎。

F、现代研究 1、实验表明,针刺中府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使肺的通气得以改

善,哮喘缓解。

2、有人用同位素血管内注射法,发现针刺中府穴可使肝血流量增加。

G、操作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本穴不宜向内斜刺,以免伤及肺,出现气胸。(2)1尺泽

A、特定穴类别:合穴

B、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C、功能:调理肺气清热和中

D、主治:呼吸、消化、运动、神经系统疾病。

E、配伍:配少泽治疗短气、胁痛、心烦。

配少商治疗咽喉肿痛。

配委中治疗丹毒、急性吐泻。

F、现代研究:1、针刺正常人尺泽可使阑尾运动增强,排空时间缩短。

2、治疗热带嗜酸性WBC增多症,可使之下降。

3、降血压。

4、治疗急性胃肠炎,进针0。5寸,留针10—30分。

5、治疗鼻,消毒,穴位上方0。2-0。3寸处进针,针尖斜向透刺,透过穴位0。2-0。3寸,泻法捻针3—5分。

6、放血治疗臂丛神经痛、桡神经痛、RED CELL增多症、HYPERTENSION危象、肺水肿。

7、尺泽透痛点治疗肱骨外髁炎。

G、操作:直刺0。8-1。2寸。勿作大幅度捻转提插。

(3)孔最

A、特定穴类别:郄穴

B、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C、功能:润肺止血清热理气

D、主治:见P40

E、配伍:1、配肺俞、膈俞治疗咯血。

2、配后溪治疗头痛。

3、配上髎治疗热病汗不出。

F、现代研究:1、针刺与口服氨茶碱对比,针组起效明显快于药组,且疗效持久。

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30号针,针刺时略向上进针,得气后,拇指向轻微缓慢捻针1—2分,至疼痛感减轻或消失,留针20分,每日一次,轻者1—2天愈。

G、操作:直刺0。5—1。2寸。

(4)2列缺

A、特定穴类别: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B、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C、功能:宣肺解热疏风通络

D、主治:外感头痛等。见P40。

E、配伍:配风池、合谷、大椎治疗外感头痛。

配照海治疗咽喉肿痛,嘶哑。

F、现代研究:1、针刺列缺治疗偏、正头痛,用30号针从列缺向上斜刺0。5—1。5寸,

针感向下传向拇指,或向上传至肘部,得气后捻转1-2分,至患者头痛减轻或消失,留针15—20M,每日一次,轻者1-2次愈。古人有头项寻列缺的说法。

2、夜针治疗咳嗽,3—3。5寸针从该穴平刺,然后将针身沿肺经埋入,针下沉紧,胶布固定,每日睡前治疗,次日晨起针,每日或隔日一次。

G、操作:向上或向下斜刺0。3—0。5寸。

(5)太渊

A、特定穴类别:原穴输穴八会穴

B、定位:在掌侧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

C、功能:调理肺气活血通脉

D、主治:呃逆(与还循胃口有关),直刺0。5寸,提插3—5M。

E、配伍: 1、配内关、神门治疗胸痛、心悸。

2、配人迎治疗无脉症。

3、配定喘埋针治疗哮喘。

F、现代研究:1、脉会:对血液运行失常及出血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观察针太湾对

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明显效应。

2、原穴:对肺功能有明显调整作用,经实验前后气道阻力的结果显示,吸气和呼气阶段气道阻力的增高都有下降,尤其是呼气时下降更为明显,说明心头肺通气的作用,使肺呼吸机能加强。

3、对血压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对3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G、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6)鱼际

A、特定穴类别:荥穴

B、定位:在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

C、功能:清泻肺热通利咽喉

D、主治:哮喘

E、配穴:1、配复溜治汗,其中补此二穴可治各种病引起的出汗(自汗、盗汗),泻此二穴

可治热病汗不出。

2、配郄门、太溪可改善因开胸引起的纵膈摆动,其效果远比肺门周围神经封闭的古老方法优越。

3、配少泽、乳根、足三里治疗乳腺炎。

F、现代研究:针刺鱼际具有平喘的作用,有人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哮喘病人和正常人

血将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浓度,发现哮喘发作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样,诱发豚鼠哮喘后,其肺组织中也较对照组(未诱发哮喘者)降低,表明哮喘的发作与血浆和肺组织中环—磷酸腺苷降低有关。针刺两周后,血浆环—磷酸腺苷含量及腺苷与鸟苷之比较针前明显升高,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哮喘音降低,肺最大通气量增加。

G、操作:直刺0。5—1寸。

3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 Yangming)

1、经脉循行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

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2、主治概要

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热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

3、腧穴作用

疏通经气、泄阳明邪热、调理肺气

4、本经腧穴

本经经穴分布于手指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面部。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20穴。(1)商阳

A、特定穴类别:井穴

B、定位:食指末节桡侧,距爪甲角一分(的爪甲根处)。

C、功效:清热消肿,开窍醒神

D、主治:咽喉肿痛、耳鸣耳聋、下齿痛、青盲、中风昏迷、热病无汗、腮腺炎

E、配伍:1、配少商、合谷治疗咽喉肿痛。

2、配人中、百会、内关治疗中暑、休克等。

3、配上关、承光、络却治疗青光眼。

F、操作:浅刺一分,或点刺放血。

(2)二间

A、特定穴类别:荥穴

B、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本穴偏于清热。现代研究显示二间可治疗麦粒肿。取病人双侧二间穴,每穴施灸3-5壮(米粒大),每壮自然熄灭,2次获效。

(3)三间

A、特定穴类别:荥穴

B、定位:微握拳,食指本节后,桡侧凹陷中。

C、功效:解热止痛,疏利关节。总体本穴偏于止痛。

D、主治:咽喉肿痛、齿痛、身热、腹胀、肠鸣、手指麻木及屈伸不利、用于急性腰扭伤。

E、配伍:1、透劳宫可治疗手指屈伸不利。

2、配下关、颊车可治疗齿痛。

3、配肺俞、不容、章门、商阳、窍阴、兑端治疗口干。

F、现代研究:1、针刺三间穴可治疗肩周炎。取病人患侧三间穴,用28号1。5寸针,快

速刺入皮下,继续徐徐进针约0。5—1寸,得气后平补平泻,活动患肢,力争正常范围活动,针感以能耐受为度,留针30‘,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

2、急性腰扭伤。

G、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4)1合谷

A、特定穴类别:原穴

B、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C、功效:疏风解表,镇痛通络

D、主治:1、五官病症。P43

2、Nerveous System Diseases:半身不遂,小儿惊风。

1、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发热无汗,多汗。现代研究发现,针合谷穴可明显增加

肺的通气量,减少呼吸道阻力,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水肿减轻,改善肺通气功能。

2、消化系统病症:胃痛、腹痛、呕吐、泄泻、菌痢等。

现代研究:(1)有人用X-RAY重复摄影,针刺合谷可使胃蠕动波幅升高,加强胃的蠕动,对胃分泌功能有高速作用,可使胃的总酸度、游离酸度、胃蛋白酶偏低的病人恢复正常。(2)针刺合谷治疗急性菌痢,疗效可靠。

5、妇科病症:经闭、痛经、滞产、胞衣不下、乳少等。现代研究:针刺合谷对性腺功能有一定影响,有人报道,针刺合谷、石门等穴,可使子宫位置改变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也有报道称针刺合谷、三阴交,留针30‘,可使孕妇子宫收缩而达到催产的目的。可能与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有关,经过实践也得到证实。针刺合谷、膻中等穴可使缺乳妇女血中催乳素增加,也证实与垂体后叶的催产素有关。

合谷配三阴交用于引产、催产,双合谷、三阴交,常规消毒,得气留针15‘,间隔5‘行针,日2次。

3、皮肤病症:瘾疹。

E、现代研究:1、可使早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人的脑血流图改善,可降低血管紧张性,

改善动脉弹力,提高搏动性衙血液供应强度。配太冲穴。

1、良好的镇痛效果,配内关----腹痛;配下关-----下颌关节痛;配三阴交----痛经;配颊

车、下关-----牙痛。

2、对血细胞有调整作用,尤其是对WBC

3、配复溜治疗汗证。补合谷泻复溜----发汗(发汗用合谷主要是因其穴具有清热走表的作

用,补之可发表托邪,随汗而解。泻复溜乃疏外卫之阳,而成其开皮毛之作用。

泻合谷补复溜----止汗(补复溜是因其属肾经,能温肾阳,升膀胱之气,使达于周身而卫外自实;泻合谷以清气分之热,热解则汗自止。

(5)配曲池: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

(6)配曲池、三阴交治疗皮肤病。

F、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

(5)阳溪

A、特定穴类别:经穴

B、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翘起时,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C、功效:清热散风,疏筋活络

D、主治: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6—9)偏历、温溜、下廉、上廉

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联线上。其中,腕横纹上3寸是偏历;上5寸是温溜;肘横纹下4寸是下廉;下3寸是上廉。上述四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病。

(10)手三里

A、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B、功效:清泄阳明,疏风活络

C、主治:见教材。

D、配阿是穴治疗软组织损伤,其中,手三里用泻法,阿是穴点刺加拔罐。配中脘、足三里

治疗腹泻。

E、现代研究:1、本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使皮肤痛阈增高,电针加灸手三里可治疗肩

周炎。

2、本穴长于治疗经络病。其针刺感应较强,且胜于曲池。临床上已作为高血压、淋巴结核的常用腧穴。

F、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此穴可用于穴注。

(11)2曲池

A、特定穴类别:合穴

B、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肱骨外上髁与尺泽连线的中点。

C、功效: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D、主治:见教材。扁桃体炎、腮腺炎、荨麻疹。

E、配穴:配足三里、风池治疗眩晕;配合谷、养老、支沟治疗疔痈;配臂、曲池治疗上

肢不遂。透臂可治疗瘰疬。

F、现代研究:1、本穴对高血压病人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对于血压不稳定的脑血栓患者,

降压时应先量血压,防止针刺巧合脑出血。

2、对于皮肤过敏造成的荨麻疹,针刺曲池配膈俞疗效可靠。

3、治疗半身不遂也是常用穴。

4、本穴对便秘、上吐下泻、痢疾、肠痈等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G、操作:直刺1—1。5寸,可灸。或透少海。针感可向上放射至肩部,向下可放射到食指。(12)肘髎

A、定位:在肘外侧,屈肘,曲池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B、功效:疏风通络

C、主治:局部经脉疾病。

D、操作:直刺0。8-1寸,可灸。

(13)手五里

A、定位: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的连线上,曲池上3寸。

B、功效:宁嗽止血,化痰消肿

C、主治:本经所过部位疾病、上肢麻痹、瘰疬、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D、配伍:配少海治疗肘臂疼痛。

E、现代研究:

F、操作:直刺0。8-1寸。可灸。针刺时注意避开动脉。

(14)臂

A、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当曲池与肩的连线上,曲池上7寸。

B、功效:理气消痰,清热明目

C、主治:除本经病外,还可治甲状腺机能亢进、角膜炎、结膜炎等。

D、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可灸。

(15)肩

A、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的凹陷中。

B、功效:散风清热,消痰止痒

C、主治:本经所过疾病、甲状腺肿大,高血压,肌肉萎缩等。

D、配伍:配养老治疗肩周炎、配条口透承山也治疗该病。肩三针之一。

E、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针感可在局部,也可向下放射。

(16)巨骨

A、定位: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中。

B、功能:理气消痰,镇惊定神

C、主治:瘰疬、瘿气、惊痫、吐血、肩背手臂痛。

D、配伍:要风池、悬钟,治疗头项强痛;配臂治肩背疼痛。

E、操作:直刺或微斜向外下方0。4-0。6寸,可灸。

(17)天鼎

A、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喉结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的中点。(扶突下

一寸)

B、功能:清热消肿,理气化痰

C、主治:咽喉肿痛、暴喑、气梗、梅核气、瘰疬

D、配伍:配合谷、承将、天容治疗音喑。配曲池、少商治疗喉痹。

E、操作:直刺0。5-0。8寸,可向咽部放射。可灸。

(18)扶突

A、定位: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B、功能:平喘宁嗽,理气化痰

C、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多发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贲门痉挛

症。

D、配伍:配天突、太溪、治疗喉鸣;配天突、合谷治音哑、咳喘;配合谷、颊车、外关治

疗痄腮。

E、操作:直刺0。5-0。8寸,针感可传导至手。可灸。

(19)禾

A、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B、功能:清肺利鼻

C、主治:口歪、鼻塞、鼻

D、配伍:配局部的腧穴治疗面瘫;配合谷、印堂、上星治鼻塞、鼻。

E、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20)3迎香

A、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上取之。

B、功能:散风清热,通利鼻窍

C、主治:鼻塞不通、口歪、鼻、面痒、鼻息肉。

D、配伍:配合谷治疗面痒、外感鼻塞;配印堂治疗鼻渊;配人中治疗鼻不闻香臭。

针尖透向四白穴可治疗胆道蛔虫。

E、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2-0。5寸,也可透向睛明穴。可灸。

三、足阳明胃经

1、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迎香),交中(鼻根的凹陷处),旁内太阳之脉(睛明),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与任脉的承浆穴相交),却循后(腮后)下廉,出大迎(大迎穴),循颊车(下颌骨或颊车穴),上耳前(下关穴)过客主人(上关穴),循发际(经头维),至额颅(额前骨部)。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经人迎、水突、气舍),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历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下挟脐(历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一、滑肉门),入气街中(历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

其支者,下至气街中而合(从胃口起,向下沿腹内,与前直行的经脉相合),以下髀关(从大腿前至髀关,髀,即股外侧。髀关或指股关节),抵伏兔(穴名),下膝膑中(历犊鼻),下循胫外廉(历足三里、上下巨虚、丰隆、条口)下足跗(历解溪、冲阳),下入中指内间(历陷谷、内庭、厉兑)。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交足太阴经的隐白穴)。

2、主治概要

胃肠疾患、头面疾患、神志病、本经所过处疾患。

3、本经腧穴

(1)承泣

A、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B、功能:明目祛风

C、主治:眼疾----急慢性结膜炎、近视、视N炎、视N萎缩、眼面肌痉挛。

D、配伍:有报道称针刺承泣可使心率减慢。

E、操作:固定眼球,紧靠眶下缘直刺0。5-1寸,忌作提插,不宜灸。

(2)四白

A、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B、功能:祛风明目

C、主治:面N麻痹、面肌痉挛、三叉N痛、目疾。

D、配伍:配涌泉、大杼治疗头痛目眩。配太阳、下关、合谷治疗三叉N痛。

E、现代研究:针四白治疗面肌痉挛,于承泣穴稍下以45度向下刺入,深0。8-1寸,得气

后,强刺激,使整个面部有较强的针感,每隔5‘捻针一次,留针30’,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F、操作:直刺0。2-0。4寸,可灸。

(3)1地仓

A、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B、功能:祛风活络,镇痛

C、主治:面N麻痹、面肌痉挛、三叉N痛、口角炎等。

D、配伍:配颊车治疗口歪、小儿流涎、中风流涎

E、操作:治面瘫、流涎向颊车方向刺0。5-1。5寸,治三叉N痛可向迎香穴透刺。

(4)2颊车

A、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有凹陷。

B、功能:祛风活络,开启牙关

C、主治:面N麻痹、面肌痉挛、三叉N痛、牙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

D、配伍:配下关、合谷治疗下颌关节炎、牙痛。配翳风、合谷治疗腮腺炎。

E、现代研究:1、针刺颊车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

2、针刺颊车对垂体—性腺功能有影响。三阴交、颊车、悬钟可使孕妇子宫收缩。

3、可使唾液分泌减少—流涎。

4、电针颊车---对三叉N痛有明显镇痛效应。实验证明,针刺对三叉N脊束核痛敏细胞的诱

发放电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证实电刺激中缝大核和蓝斑核的抑制作用,时间延长,比较稳定,其抑制时程延长效应,可能通过5---HT来实现。

5、颊车埋针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以2。5寸毫针从颊车向地仓进针,平刺2寸余,得气后

强刺激。

F、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5)3下关

A、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耳前一横指,合口有孔,张

口即闭)。

B、功能:祛风活络,开窍益聪

C、主治:下颌关节炎、牙痛、面N麻痹、面肌痉挛、三叉N痛、耳鸣耳聋

D、配伍:配阳溪、关冲、液门、阳关治疗耳鸣耳聋。配颊车、合谷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瘫、

三叉N痛、牙痛,可深刺1。5寸。

E、操作:直刺0。5—1。2寸。可灸。

(6)头维

A、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B、功能:清头明目

C、主治:头痛、目眩、眼睑动、视物不明、迎风流泪

D、配伍:迎风流泪---头维、睛明、临泣、风池。

E、现代研究:1、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针刺头维对胃电抑制效应为36。7%。

2、针刺头维对WBC有一定影响,可使WBC明显上升,中性也相应上升,对脾功能亢进而WBC减少的病人有同样效果。

3、可治疗膈肌痉挛。

F、操作:向后平刺0。5—1寸。可灸。

(7)人迎

A、定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B、功能:宽胸降逆,利咽化痰

C、主治:P51、甲亢、甲状腺肿大、内分泌病症

D、配伍:

E、现代研究:1、治脑血管病、偏瘫。

2、治疗呃逆—指压双侧穴,不宜用力过大。

F、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2—0。4寸,不宜灸。

(8)梁门

A、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上四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B、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C、主治:胃痛、胃炎、溃疡病、胃N官能症。

D、配伍:配中脘、足三里治疗胃脘痛。配内关、梁丘治疗胃N官能症。

E、现代研究:1、针刺梁门穴对肠功能障碍者,可有调整作用。

1、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电幅值有抑制作用

2、梁门透中脘---治疗胃下垂,用28号3寸毫针,从梁门穴进针向中脘穴方向透刺,得气,

行重捻转手法1分钟,留针1小时,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6次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即可见效。

F、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9-10)太乙、滑肉门

A、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是太乙;脐中上一寸,距前正中线2寸

是滑肉门。

(11)天枢

A、特定穴类别:募穴

B、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C、功能:和胃通肠,健脾理气,调经导滞

D、主治:消化系统:急慢性胃肠炎、菌痢、兰尾炎、。

妇科:月经不调、崩漏、闭经、不孕。

儿科:单纯性消化不良、蛔虫绕脐痛

E、配伍:配带脉、三阴交、天枢治疗卵巢炎。配志室、肾俞治疗食不化。

F、现代研究:1、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1、调节机体免疫。天枢、足三里可使IGA、IGG、IGM不同程度的增高。

实验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实验针灸学的定义: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 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 一个新的分支。 2.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三个方面”: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对失调的脏腑器 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三个特点”:整体性,双向性和良性调节。 “三大影响因素”:机体功能状态,刺激质量,穴位组选 ●针灸效应的机制 ●针灸的应用技术 ●实践及技能训练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1.穴位功能的双重含义:感受刺激和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刺激的三个特点: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症 【(电针最易,毫针不易)(皮肤触觉属于快适应感受器,肌梭和关节囊属于慢适应感受器)】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感觉阈不同 【电针<手针<艾灸】 3.反应病症:指脏腑病变时,常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穴位的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 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等形式。 4.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感觉异常: 疼痛---皮肤自觉痛,穴位压痛,痛觉过敏 知热感度变化---井穴或原穴, 赤羽氏指数<1.5,快,实证;赤羽氏指数>1.5,慢,虚证。 实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低; 虚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高。 ●组织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穴位局部皮肤色泽和形态的改变 ●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电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穴位皮肤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性。 热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温度要高0.5~1℃,正常人两侧同命穴温度差一 般在0.5℃以内。 光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差别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 其它:pH低于6即可引起疼痛,随着pH值的下降,疼痛加重。

针灸学速记歌诀备课讲稿

针灸学速记歌诀

考研针灸学速记歌诀 第一部分经络总论 详见中医基础部分的论述(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包焦胆肝藏)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第二部分腧穴总论 腧穴的概念,分类,治疗作用,主治规律,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 第三部分治疗总论 一.针灸治疗原则的含义及应用举例 1.补虚泻实(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3.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 4.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二、针灸的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三、处方选穴规律 1、近部选穴 2、远部选穴 3、辨证对症选穴 四、常用配穴方法 1、按经配穴法(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2、按部位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徐氏《针灸大全》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五、特定穴 (一)五输穴 1、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输”。

2、阴井木,阳井金(阴井荥输经合木火土金水,阳井荥输经合金水木火土) 3、《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井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井穴急救,荥穴热病,输穴肢节酸痛五脏病,井穴气喘咳嗽,合穴六腑病。 五输穴歌 井荥输经合五穴,系由肢端向肘膝, 按其脉气小到大,第一所出为井穴, 二溜为荥三注输,所行为经入为合。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手太阴肺经】 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手阳明大肠经】 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足阳明胃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足太阴脾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手少阴心经】 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足少阴肾经】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少厥阴心包经】 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手少阳三焦经】 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足少阳胆经】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足厥阴肝经】 (二)原穴、络穴 十二原穴歌 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 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培训资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定义: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针灸学的基本任务: 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 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科学研究中离不开科学假说,凡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就是科学假说。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 假说的特性: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假说建立的步骤:1产生初始意念2形成初步假说3不断完善假说 4、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 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经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 9.循经感传的特征:1) 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 3)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 1~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 4) 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0cm 或更宽。 5) 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 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 7) 感传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 8) 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9) 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脉和非经脉有什么不同特点?经脉具有电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学特性,磁学特性,沿经同位素迁移现象等。 压迫冷冻感传组织后有什么针效,对临床有什么启示?局部冷冻降温感传组织后对循经感传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它阻滞了循经感传所诱发的肌电反应或脏腑效应,并且阻滞针刺的效应,针效被阻滞的程度与相关部位组织温度降低程度的呈平行关系。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 ①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讲课稿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 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 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 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 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 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 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 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 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 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 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 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 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 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 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著最突出:腧穴学理论 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 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 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 处方特点 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 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 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 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 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 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 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 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 2.实验针灸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技术、针灸作用基本特点、针灸作用影响因素及针灸效应及机制。 3.肯定疗效、提高疗效是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临床是实验针灸学的生命所在。 4.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三大效应是针刺镇痛效应、免疫调节效应及针灸对器官功能的调整效应。 5.1983年实验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讲授;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麻学讨论会上已把实验针灸学列为针灸学的分支学科和针灸学的重要成就之一;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也正式成立。 6.穴位:是由神经、血管、肌肉、筋膜、肌腱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构筑”。 7.根据穴位的所在部位可以将穴位分:(1)肌肉运动点;(2)浅表神经汇聚处;(3)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 8.穴位针感的形成与穴位下的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血管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自主神经和血管平滑肌有可能参与了针感的形成。 9.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针刺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针刺肌肉多引起酸胀感。 10.穴位效应装置结构 (1)肌梭中的梭内肌与手下感有关: (2)穴位局部小血管与针灸效应相关。 11.目前倾向认为针感和镇痛信号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负责传递的;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出途径与神经反射性通路和神经-体液途径有关。 12.用现代思路说明针感的形成: 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等环节。针刺机体穴位,兴奋穴区感受器,针刺信号主要沿躯体感觉神经的二类,三类纤维上传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侧束传至脑干、丘脑,最后在大脑皮质形成针感,后索参与针感的维持。针感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功能的完整。 13.穴位病理反应的结构基础: (1)局部小动脉与穴区皮肤低电阻点有关; (2)局部循环不畅与穴位压痛有关; (3)局部血液循环与穴位皮下硬结有关。 13.经穴-脏腑相关:体表经穴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穴,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经穴,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称为经穴-脏腑相关。 14.牵涉型内脏痛:来源于内脏但感觉反映在体表,这种定位错误的躯体痛被命名为牵涉型内脏痛。 15.经络研究遵循“肯定现象、掌握规律、阐明本质、提高疗效” 16.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17.循经感传现象:指以针刺、电脉冲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的一种

针灸学教案

《针灸学》教案次页? 讲次:第4周/ 第4次 内容: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学时:3学时 章节: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 教具:Powerpoint、照片、挂图、动画等。 掌握内容:肺经、大肠经、胃经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其中30个右左常用的经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 熟悉内容:肺经、大肠经、胃经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了解内容:全面了解肺经、大肠经、胃经腧穴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 重点:肺经、大肠经、胃经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经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经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肺经、大肠经、胃经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其中30个右左常用的经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 难点:经脉的循行、重点经穴的定位方法。 拓展:各经经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激趣:腧穴主治作用的临床应用,古代医家腧穴运用范例。 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照片、挂图、幻灯等教学方法,展示肺经、大肠经、胃经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经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肺经、大肠经、胃经经脉腧穴及其临床应用。 35min 二、手阳明大肠经35min 三、足阳明胃经45min ?注:教案次页按每一讲次准备

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5 min 1.掌握肺经、大肠经、胃经的经脉循行。 2.肺经、大肠经、胃经重点腧穴的主治规律是什么? 3.如何理解“四总穴歌”? 4. 预习下次课内容:上篇针灸理论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四足太阴脾经五手少阴心经六手太阳小肠经 :

实验针灸学复习题.doc

复习题 绪论 1、实验针灸学定义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学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实验针灸学研究内容 3、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1)镇痛作用 (2)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 (3)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实验证明针灸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均能发挥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和多途径的调衡作用,从而可以分别获取诸如镇痛、抗休克、抗感染、止痉等不同的效果。 4、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5、影响针灸效应的基本因素 6、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7、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8、实验针灸学的在针灸教学中的作用 9、针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条件 两个基础和三个能力 两个基础即传统针灸学和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三种能力即继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10、学习实验针灸学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一)基本方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要进入积极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状态,并尽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如课题研究)中应用所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二)基本观点 1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的观点 3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析问题的观点 3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观点 5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11、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1-1 12、穴位的含义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 13、穴位的功能 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14、感受刺激的特点是什么 1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2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3 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15、穴位病理反应的定义穴位诊断法 穴位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 16、穴位病理反应的分类 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 分三大类: 1、感觉异常 1)痛觉过敏:穴位自发性疼痛、穴位压痛 2)知热感度异常: 上升或下降:上升,实证;下降,虚证 知热感度定义:脏腑病变相应经脉之井穴或原穴对热 的敏感发生变化。 2组织形态学改变 色泽、形态改变: 例如: 丘疹、白斑、脱屑、瘀点、局部血管扩张(红线) 凹陷、隆起、条索、硬结: 3 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1)电学特性变化 (2)热学特性变化 皮温↑↓→红外线热度检查↑实证↓虚证 (3)光学特性变化 (4)生物化学特性变化 17、针感感受装置、传入神经、脊髓传导通路等 1、感受装置 (1)针感点基本上分布在深部组织,偶见于皮下结缔组织中。 肌肉浅薄处、关节,针感部位较浅 肌肉丰厚处,针感部位较深; 例:足三里产生针感的部位 最浅0.7cm 最深3.5cm 皮下组织深度0.3-0.5cm (2)针感点可分布于穴区的各层组织中,以深部组织较为多见。 组织包括: 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肌腱、腱周结缔组织、神经干、血管壁、骨膜等 (3)几乎所有的针感点均有神经、血管分布。 产生针感的神经结构包括: 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支)、环层小体、肌索和血管壁上的传入神经和某些包囊感受器。 (4)针感的形成原因与上述结构均有关,但与神经关系密切。 (5)小神经束和游离的神经末梢是多数穴位的主要针感感受装置。 (6)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7)针感形成机制 针刺机械刺激——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破裂——释放组织胺、5-HT、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小神经束、其他感受器——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给躯体感觉神经——传给大脑 2、传入神经

针灸 经络总论

《针灸学》教案次页? 讲次:第2周/ 第2次 内容: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 学时:3学时 章节:第一章经络总论 教具:Powerpoint、照片、挂图、动画等 掌握内容: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熟悉内容: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了解内容: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了解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重点: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经络理论及其临床应用。使学生掌握十二经脉的基本概念、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 难点:十二经脉的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 拓展: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激趣:经络研究现状即进展。 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照片、挂图、幻灯等教学方法,展示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经络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历代医家临床运用针灸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针灸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对针灸临床运用的认识。 一、经络的概念:5min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5min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20min ?注:教案次页按每一讲次准备

二、奇经八脉10min 三、十五络脉5min 四、十二经别5min 五、十二经筋5min 六、十二皮部5min 第二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一、标本10min 二、根结10min 三、气街10min 四、四海10min 第三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5min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0min 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5 min 1.经络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什么是经络学说?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经络学说如何在临床上应用? 5. 预习下次课内容:上篇针灸理论第二章腧穴总论。 :

智慧树知到《实验针灸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实验针灸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实验针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法是 A:观察 B:实验 C:实践 D:论证 正确答案:实验 2、实验针灸学丰富了针灸学的内涵,促进了传统针灸学的进一步与现代实验医学的结合,这标志着传统针灸学正在自我完善,已从()过渡。 A: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 B:医学科学向朴素理论医学 C:实验医学向本能医学 D:朴素理论医学向经验医学 E:现代医学向朴素理论医学 正确答案: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 3、实验针灸学的受试对象可以是 A:动物 B:植物 C:人 D:毫针 正确答案:动物,人 4、实验是为了解决文化、政治、经济及其社会、自然问题,而在其对应的科学研究中用来

检验某种新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 )的技术操作行为。 A:明确的、具体的 B:可操作的 C:有数据的、有算法的 D:有责任的 正确答案: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数据的、有算法的,有责任的 5、针刺镇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用于外科手术获得成功这是我国西医医学与现代麻醉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实验针灸学是针灸学术理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分化出的一个新学科领域。它将与临床医学结合进入经典实验医学发展的新阶段,这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医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保守的学科。不断探求新的观念,以精典内容作为它永恒不变的规律,正是医学活力所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科学内部需求动力往往要大于外在自身动力,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应把继承传统经验作为实现自身学术发展的根本保证。 A:对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答案1

※<本科模拟试卷A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和两方面来考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腧穴特异性、得气和、、。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调节和含量、调节β-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轴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进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时间、和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现象。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A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性别 B.地区 C.年龄 D.民族E.职业 2.2Hz电针足三里,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影响,哪项正确() A.脑啡肽升高,强啡肽不变 B.脑啡肽不变,强啡肽升高C.脑啡肽升高,强啡肽升高D.脑啡肽不变,强啡肽不变E.以上都不是 3.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术。() A.数秒-数十秒 B.1-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以上都不是 4.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 A.70-120米/秒 B.2-14米/秒 C.数毫米-数厘米/分钟D.数毫米-数厘米/秒 E.以上都不是 (二)A2型题 5.下列描述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是() A.无痛 B.不易造成感染 C.机体适应很慢 D.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E.易造成极化 (三)B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个答案可被选1次或多次,或不选用。)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讲课稿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针灸学讲稿

《针灸学》课程讲稿 绪言 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只是古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哪么什么是针灸学?研究内容又是什么? 1、概念 简言之,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针刺和艾灸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 详而言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应用针刺和艾灸及其他刺激方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腧穴,通过调整经络脏腑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适应症门学科。 针刺等刺激是通过腧穴、经络来发挥作用的。 2、研究内容 针灸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腧穴——定位、解剖、作用、主治、操作。 (2)经络——循行路线、生理、作用、病理、病候。 (3)刺灸——有针和灸二方面。其中针涉及到针具、针刺手法、补泻手法、及其他各种针法。灸则包括艾灸的制作、施灸的方法。 (4)治疗——疾病的诊断、立法、处方、具体操作。 3、特点: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 4、针灸学形成与发展 起源:我国氏族公社时期,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整个新石器时代 针具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称为砭石,用来针刺腧穴治疗疾病。 灸的发明,是在人类知道运用火以后,与针一样,也是古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明的。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因为火的烘烤而缓解,出现了“熨而痛减”、“灼而快然”的情况,故认识到熏灼也可以治疗疾病。并逐渐认识到易于点燃,活力温和,芳香走窜的艾,作为灸材,发展成为艾灸。 拔罐,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兽角“角法” 理论形成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越来越精细,针具的制作也越越来越丰富,逐渐出现了竹针、骨针,铜针等,针具制作水平的提高,使针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逐渐上升到理论。 针灸学国际传播与交流 1、6世纪传到朝鲜、日本等,16世纪末、17世纪初入欧洲 1、WHO国际培训,援非,70年代 2、1987年11月北京成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针联” 5、学习要求 针灸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大家以身试针,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以后才会有真正的了解。鉴于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求

实验针灸学实验

第二章实验针灸学实验 实验一动物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学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 【实验对象】 2.0 -2. 5kg健康家兔。 【实验材料】兔台、动物秤,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注射器、银子、玻璃分针。 实验步骤】 1.称重:用动物秤称重,以千克(kg)计算。 2.麻醉:以20%氨基甲酸乙酯按5ml/ kg的标准,于耳缘静脉注射,实行全身麻醉。应注意: 1)在实验中,常选用耳外缘皮下静脉进行注射,拔去耳背外缘部分的毛,用手指轻弹血管,使静脉扩张。 (2)术者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近心端耳部,使静脉充盈,另一人用拇指和无名指固定兔耳的远端,并把住头部,避免家兔躁动。 (3 )术者手持注射器,尽量在血管的远侧端,与血管的角度呈15度左右,将针头刺入静脉。然后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中指将针头夹持固定在耳上,另一手缓缓推动注射器筒芯,将药物注入静脉。 (4 )如果注射阻力较大或出现局部肿胀,说明针头没有刺入静脉,应立即拔出针头,在原注射点的近心端重新刺入。 (5)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首先需将注射器内的空气驱尽,以免将空气注入静脉形成气栓。 (6)此外,注射速度应尽量缓慢而均匀,以免扰乱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而致家兔死亡。 3.手术: (1)将麻醉后的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于颈部正中,上腹部及大腿内侧剪毛。 (3)在颈部沿正中线切开皮肤5?7cm ,用止血钳于正中线分开肌肉,暴露气管,在气管两侧可见到与气管平行的左右颈总动脉,伴颈总动脉而行有神经束,其中包含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及减压神经。(粗细:迷走神经一交感神经一减压神经)要点:①分离颈神经时用左手托起颈部,使颈部组织充分暴露。②用止血钳、玻璃分针轻轻剥离组织,然后用四根线分别将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减压神经作以标记。 (4 )于剑突下3?4cm纵行切口,剥离空肠。 (5)于下肢股内侧纵行切口,剥离股动脉,坐骨神经。 (6)观察子宫(雌兔)。 4.处死:于耳缘静脉注射空气,造成气体栓塞致死。 【思考题】 1.在麻醉动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二针刺(灸)“素醪”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的调整作用【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针刺(灸)“素醪”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的调整作用,进而理解“素醪”穴用于急救的部分机理,并掌握动物血压测量的实验方法。

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课程讲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 授课教师: 授课期间: 计划学时:11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针推专业 学科概述 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只是古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那么什么是经络腧穴学,研究内容又是什么, 1、概念 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和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针刺和艾灸及其他刺激方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腧穴,通过调整经络脏腑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适应症门学科。针刺等刺激是通过腧穴、经络来发挥作用的。 2研究内容 经络腧穴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腧穴——定位、解剖、作用、主治、操作。 经络——循行路线、生理、作用、病理、病候。 3经络腧穴学形成与发展

(1)起源:我国氏族公社时期,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整个新石器时代,针具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称为砭石,用来针刺腧穴治疗疾病。 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出土了一根长约4。5CM的石针,经鉴定,确认是古代的针刺工具——砭石。 古代的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灸的发明,是在人类知道运用火以后,与针一样,也是古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明的。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因为火的烘烤而缓解,出现了“熨而痛减”、“灼而快然”的情况,故认识到熏灼也可以治疗疾病。并逐渐认识到易于点燃,活力温和,芳香走窜的艾,作为灸材,发展成为艾灸。 拔罐,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兽角“角法” (2)理论形成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越来越精细,针具的制作也越越来越丰富,逐渐出现了竹针、骨针,铜针等,针具制作水平的提高,使针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逐渐上升到理论。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主要记录了经络的循行,从文字气象看,该书应该早于〈内经〉。 到〈内经〉时期,通过当时医家的收集整理,写成〈内经〉一书,〈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实际上,除却其中的论述基本中医理论的内容,余下的针灸是 其中的主要内容。如汪机《针灸问对》所言:“《内经》 1 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实际上,作为《内经》,其中的立法及治疗多是针对针灸而言。因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奇恒之腑——脑、髓、女子胞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奇恒之腑——脑、髓、女子胞 同学们好,现在上课。 上一讲我们讲了六腑,重点要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具有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的功能,胆主决断是比较难的一个学习的内容。它的生理意义同学们掌握它和人的勇气有关就可以了。胃的生理功能受纳水谷、腐熟水谷,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人以胃气为本,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中医学强调胃气在生命当中的重要意义。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我们讲生理功能的时候分别讲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实际上受盛、泌别清浊可以包括在化物范畴,把这两个功能分别用八个字两个术语概括它,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来浓缩概括受盛化物就可以了。小肠受盛、化物,在化物的基础上来分清别浊的功能隶属于脾的运化功能。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导糟粕、吸收水液,它重在传导。而膀胱,膀胱(的)气化功能表现为贮存尿液和排泄尿液,膀胱的功能取决于肾脏气化功能。三焦在六腑当中是一个特殊的概念,我们在这里仅给同学们介绍三焦的概念,从功能角度论述三焦的内容。一、要求同学们掌握三焦部位的划分;二、掌握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排泄水液,运化水谷,排泄水液,三焦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为水液运行的通道,在此基础上,(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掌握三焦的三个生理特性。 第三节奇恒之腑 接下来我们讲脏象的第三部分,叫奇恒之腑。奇恒之腑的定义是

奇恒之腑是指脑、髓、骨、脉、胆等(的)合称,其中胆我们在六腑当中已经讲到了,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骨、脉我们将在形体这一节里面进行讲授,因此在奇恒之腑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脑、髓、女子胞。 一、脑 第一个介绍脑。脑,中医学又称髓海,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脑又称元神之腑。 第一、脑的生理功能。 脑的第一个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这里面首先要熟悉几个概念。一、元神,元旦的“元”,神明的“神”。元神,什么是元神?按照中医理论,形神之间的关系,中医学认为“形具而神生”,有形才能有神,将来同学们在学儿科学的时候会进一步讲,将来学习内经的时候还会进一步来阐述形具而神生,我们在这里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从形神的关系来说讲述它们形和神的关系来说明这个元神的概念。那什么叫元神呢?就是人出生之前,随形之俱,随形体的生成而产生的神谓之元神。“男女媾精,胎孕乃成”,胎孕在母体内经过十个月的发育成熟以后,形俱而神生。《内经》讲“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中医的儿科学关于胎儿的发育过程,形和神的发育过程讲述得非常细致,将来同学们可以读儿科学的总论这一部分,各种儿科学的专著以及现行的教科书儿科学都在这方面作了很多的讲述,在不同时候,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它是个什么样子,什么(个)形象都说得非常细致。也就是说胎儿在出生之前,随着形体

实验针灸学.

绪论 【名解】实验针灸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效应及机理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只考案例 【案例】找出所给实验设计的主要错误之处:有无随机分组,有无对照。如果是你会怎么设计。 第二章重点主要考简答题 【选择】穴位的结构:皮肤、皮下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筋膜、肌肉、肌腱 【简答】穴位的病理反应: 1.感觉异常(痛觉过敏(即穴位疼痛或出现压痛)); 2.组织形态改变(色泽(瘀点、白斑);形态(可见:凹陷、隆起、丘疹、脱屑。可触:皮下硬结、条索状反应物)); 3.生物物理化学特性改变(电学(井、原、耳穴的导电量增高、降低、左右失衡);光学(背腧穴发光分布不对称);经皮CO2释放量(左右失衡较大)) 【填空】穴位的功能:感受刺激、反映病证。 【名解】经穴-脏腑相关:刺激体表一定的经穴,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简答】同经异治与异经同治: 在躯干部,腧穴功能主治的神经节段特性表现为“分段”性特点,即同一条经脉的腧穴,由于所处神经节段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主治,表现为“同经异治”;虽属不同经脉,但其腧穴如在同一神经节段上,则其主治病症大体相同,表现为“异经同治”。 【判断、选择】单肌节与多肌节:只有少数肌肉是由单肌节组成的,e.g.头后小直肌、头斜肌、颏舌肌、甲状软骨肌均来自C1肌节,由C1节段来的神经纤维所支配。大多数肌肉是由多肌节合并而成的,当单独一条神经根损伤时,对多肌节合成的肌肉常不引起运动障碍,只显示功能减退。 【名解】经络现象: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感觉障碍和经物理、化学等手段检测出的循经现象等。 【名解】循经感传现象:针刺、电脉冲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的一种酸、胀、麻等特殊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