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7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倪小丹)270

教学目标:

任何机械产品都是由若干零件和部件组成。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有关的零件接合成部件,或将有关的零件和部件接合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设计一般机器的装配工艺规程: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4种装配方法:以及能根据产品或部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并合理设计各零件的尺寸及其精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装配工艺性

2、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

3、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四种方法

案例导入

如图所示为车床装配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如何?怎样设计其装配工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装配?各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应怎样确定和保证?

图270 倪小丹

7.1、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装配工艺性是指设计的机器结构装配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装配工艺性好,是指装配时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7.1.1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对结构比较复杂的产品,通常根据其结构特点,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这些独立装配的部分称为装配单元。

零件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零件一般都预先装成合件、组件、部件后才进入总装,直接装入机器的零件并不太多。

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如装配式齿轮(如图6.2),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分成两个零件,在基准零件1上套装齿轮3并用铆钉2固定。为此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合装。

图6.2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合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机床主轴中的主轴,在基准轴件上装上上轮、套、垫片、键及轴承的组合件称为组件。为此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组装。组装还可分为一级组装、二级组装等。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合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

完整的功用。例如车床的主轴箱装配就是部装。主轴箱箱体为部装的基准零件。

产品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部件、组件、合件和零件而成的。

7.1.2 装配工艺系统图

在装配工艺规程制订过程中,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装配关系、装配流程及装配顺序的示意图称为装配系统图。每个零件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内容有零件名称、编号及数量,如图6.3所示。这种方框不仅可以表示零件,也可以表示合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图6.4为机器装配系统图,装配工艺系统图主要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

图6.3 装配单元的表示图

图6.4

7.1.3 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根据机器的装配实践和装配工艺的需要对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提出以下要求。

1、机器结构应分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为了最大限度的缩短机器的装配周期,有必要把机器分成若干独立的装配单元,以便使许多装配工作同是平行举行,它是评定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谓划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就是要求机器结构能划分成独立的组件、部件等。首先按组件或部件分别进行装配,然后再进行总装配。例如卧式四床是由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和床身等部件组成。这些独立的部件装配完之后,可以在专门的试验台上栓验或试车,待合格后再送去总装。

把机器划分成独立装配单元,对装配过程的好处有:

1)、可以组织平行装配作业,各单元装配互不妨碍,缩短装配周期,便于多厂协作生产。

2)、机器的有关部件可以预先进行调整和试车,各部件以较完善的状态进入总装,这样既可保证总机的装配质量,又可以减少总装配的工作量。

3)、机器局部结构改进后,整个机器只是局部变动,使机器改装起来方便,有利于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

4)、有利于机器的维护检修,给重型机器的包装、运输带来很大的方便。

另外、有些精密零部件不能在使用现场进行装配,而只能在特殊(如高度洁净、恒温等)环境下进行装配及调整,然后以部件的形式进入总装配。例如,精密丝杠车床的丝杠就是在特殊的环境

下装配的,以便保证机器的精度。

图6.5a 所示的转塔机床,原先结构的装配工艺性较差,机床的快速行程轴的一端装在箱体5内,轴上装有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和一个齿轮,轴的另一端装在拖板的操纵箱1内,这种结构装配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将快速行程轴分拆成两个零件,如图6.5b所示,一段为带螺纹的较长的光轴2,另一段为较短的附梯轴4,两段用联轴器3连接起来。这样,箱体、操纵箱便成为两个独立的装配单元,分别平行装配。而且由于长轴被分拆成两段,其机械加工也较前更容易了。

图6.6所示为轴的装配,当轴上的齿轮直径大于箱体轴承孔时(图6.6a)轴上零件需依次在箱内装配。当齿轮直径小于轴承孔时(图6.6b)轴上零件可在组装成组件后,一次装入箱体内,从而简化装配过程,缩短装配周期。

图6.5

图6.6

图6.7所示为传动齿轮箱的装配,图6.7a中各齿轮轴系分别装配在大箱体上,装配过程十分不便,如将大箱体改为图6.7b的形式,传动齿轮轴系装配在分离的小齿轮箱内,成为独立的装配单元。这样,既提高了装配的劳动生产率,又便于以后的维修。

图6.7

2、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和机械加工

多数机器在装配过程中,难免要对某些零部件进行修配,这些工作多数由手工操作,不仅要求技术水平高,还难以掌握工作量,因此,在机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工作量。

图6.8表示车床主轴箱与床身的装配结构,主轴箱如采用6.8a所示山形导轨定位,装配时,基准面修刮工作量很大,若采用图6.8b所示平导轨定位,则装配工艺得到明显的改善。

图6.8

图6.9所示为圆锥齿轮两种不同的轴向定位结构形式。其中图6.9a是采用修配轴肩的方式调整齿轮的啮合间隙,改为图6.9b所示由削面圆销定位结构后,只需修刮圆销的削面就可以调整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显然,图6.9b所示结构的修配工作量要比图6.9a所示的要少得多。

图6.9

图6-10表示两种不同的轴润滑结构,图6.10a所示结构需要在组合装配后,在箱体上配钻油孔,使装配产生机械加工工作量。图6.10b所示结构改在轴套上预先加工好的油孔,便可消除装配

时的机械加工工作量。

又如图6.11所示,将图6.11a所示的活塞上配钻销孔的销钉连接改为图6.11v所示的螺纹连接,从根本上取消了装配中的机械加工。

图6.11

3、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

机器的结构设计应使装配工作简单、方便。其重要的一点是组件的几个表面不应该同时装入基准零件(如箱体零件)的配合孔中,而应先后依次进入装配。

7.2 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导装配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设计装配工艺规程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短装配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有重要影响,它取决于装配工艺规程制订的合理性,这就是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目的。

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是:

(1)分折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

(2)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

(3)计算装配时间定额。

(4)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法和栓查工具。

(5)确定装配时零、部件的输送方法及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

(6)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夹具和专用设备。

7.2.1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及原始资料

1、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力求提高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

4)要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

2、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时,需要具备以下原始资料。

1)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标准产品的装配图应包括总装图和部件装配图,并能清楚地表示出,所有零件相互连接的经构视图和必要的剖视图;零件的编号;装配时应保证尺寸;配合件的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装配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明细表等。为了在装配时对某些零件进行补充机械加工和核算装配尺寸链,有时还需要某些零件图。

2)产品的生产纲领生产纲领决定了产品的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不同,装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艺方法、工艺过程的划分、工艺装备的多少、手工劳动的比例均有很大的不同。

3)生产条件应了解工厂的装配工艺装备、工艺方法、工人技术水平、装配车间面积等。

7.2.2 设计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根据上述原则和原始资料,可以按下列步骤设计装配工艺规程。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分析与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及组织形式

装配的方法和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结构特点(尺寸和重量等)和生产纲领,并应考虑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和设备。

装配组织形式主要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装配是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重量大、体积大的批量生产中。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用输送带或输送小车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地点工作的总和就完成了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根据零、部件移动的方式不同又分为:连续移动、间歇移动和变节奏移动3种方式。这种装配组织形式常用于产品的大批大量生产中,以组成流水作业线和自动作业线。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将产品划分为合件、组件及部件等装配单元是制订工艺规程中是重要的一个步骤,这对大批大量生产结构复杂的产品尤为重要。无论哪一级装配单元,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件。装配基准件通常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基准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有足够的支撑面,以满足陆续装入零、部件时的作业要求和稳定要求。例如,床身零件是床身组件的装配基准零件;床身组件是床身部件的装配基准组件;床身部件是机床产品的装配基准部件。

在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零件以后,即可安排装配顺序,并以装配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具体来说一般是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下后上、预处理工序在前。

4、划分装配工序

装配顺序确定后,就可将装配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其主要工作如下。

1)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2)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划分装配工序顺序的原则如下。

(1)预处理的工序先行,如清洗、去毛刺、防锈防腐等。

(2)“先里后外”、“先下后上”,保证先装部分不影响后续的装配并使重心稳定

(3)“先难后易”。保证难装的有较开阔的安装、调整、检测空间。

(4)带强力、加温或有补充加工的尽量先行,以免影响前面的装配质量。

(5)尽可能集中连续安排位于基准件同侧或使用相同工装、或有特殊环境要求的工序,便于提高生产率。

(6)易燃、易碎或有毒物质、部件的装配尽量靠后。

(7)合理安排电线、管道的装配工序。

(8)及时安排检测工序、保证装配质量。

3)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需专用夹具与设备,则应拟定设计任务书。

4)制订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变温装配的装配温度以及紧固件的力矩等。 5)制订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 6)确定各工序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只绘制装配系统图。装配时,按产品装配图及装配系统图工作。 成批生产时,通常还制订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艺卡,写明工序次序、简要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名称与编号、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项。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不仅要制订装配工艺卡,而且要制订装配工序卡、装配检验试验卡,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产品装配。

7.3 装配尺寸链(孙学强)276

7.3.1、装配链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机械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精度是由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与合理的装配方法共同保证的,应用装配尺寸链原理可以方便地研究装配精度和零件精度关系,从而使产品的质量能够在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最合理最经济地得到促证。

装配尺寸链是由各有关装配尺寸组成的尺寸链。其基本特征依然是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组合的封闭形式。如图12.3所示。装配尺寸链的封闭同样不具有独立的变化特性,它是装配后间接形成的,多为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精度指标。(如图12.3中的A ∑)。装配尺寸链的组民环是对装配精度有直接影响的相关零件上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图12.3中A 1 A 2及A 3)。 图12-3

装配尺寸链可分为三种类型:

1)线性尺寸链 由相关零件上互相平行的直线尺寸(距离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如图12.3所示。这种尺寸链最典型,求解也最方便,其它类型的尺寸链都可转化为线性尺寸链来求解。

2)角度尺寸链 由相关零件上或零件的位置关系(∥,⊥,◎等 )组成的尺寸链。它所涉及的都是相互位置精度问题,图12-4所示为铣床主轴轴线相对工作台台面的平行度要求∑α,对∑α有影响的有平行度1α、2α和3α及垂直度4α和5α,它们所组成的尺寸链就是角度尺寸链。这种尺寸链的特点是其组成环基本尺寸为零。

3)平面尺寸链是指在同一个或彼此平行的平面内,由成角度关系的直线尺寸构成的尺寸链。如图12.5所示为卧式车床溜板箱中大齿轮与床鞍中小齿轮的啮合关系示意图。其中x1,y1为小齿轮

o1的坐标尺寸,x2,y2为大齿轮o2的坐标尺寸,

'

1

r和'

2

r分别为两个齿轮的节圆半径,e为销孔和

过孔的轴线偏移量,

P为封闭环。解算平面尺寸链时将各环投影到水平和垂直两坐标上后,就可分解为两个线性尺寸链,然后按线性尺寸链进行解算。

图12-4 图12-5

2、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应在产品或部件装配图上进行,正确建立装配尺寸链,是分析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关系的基础。现结合图12-6所示双联转子泵的轴向装配关系图,说明建立装配尺寸链的方法与步骤。

图12-6

1)确定封闭环

建立装配尺寸链,首先要正确确定封闭环,一般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精度就是封闭环。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保证转子的正常运转,机体1与转子2之间的轴向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N=0.05~0.15

㎜,此间隙就是转子泵轴向装配精度,即封闭环A

2)查找组成环

为了迅速而正确地查明各组成环,必须分析产品或部件的结构,了解各个零件连接的具体情况。查找时以封闭环的两端为起点,沿着装配精度要求的方向,查找影响装配精度的各个零件,并在每个零件上只选取一个直接影响装配精度的尺寸,即组成环。直至找到同一零件为止(尺寸链封闭)。在图12-6中,按照此查找方法,以N的两端为起点,沿轴线方向查找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可以

找到外转子2的宽度尺寸A

4;隔板3的厚度尺寸A

3

;内转子4的宽度尺寸A

2

;壳体5的孔深度

尺寸A

(N)为封闭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

3)画尺寸链图及判别增、减环

方法与工艺尺寸链相同

以上方法与步骤同样适用于线性尺寸链及角度尺寸链,但是角度尺寸链中有时垂直度、平行度

同时出现,在建立装配尺寸链时可以将垂直度转化成平行度,因为在垂直度测量时原则上都可以利用直角尺转化成平行度来测量。例如图12-4的铣床主轴轴心线对工作台的平行度要求,在此角度尺寸链中封闭环1α、2α、3α,都是平行度要求,而4α、5α则为垂直度要求,在建立装配尺寸链时,须将4α、5α转换成平行度的要求,方可解算。

上面最困难的步骤是判别查找组成环,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封闭环的原则 在查找相关零件时,无论从封闭环按逆时针还是按顺时针查找,最后一定要封闭,否则将不成为尺寸链。

(2)环数最少原则 由尺寸链原理论可知,在装配尺寸链中,当装配精度既定时,组成环数目减少,则各组成环分配到的公差值就越大,零件的加工就越容易、越经济。因此在查找组成环时,应选取对装配精度有直接影响,且把前后相邻零件联系起来的尺寸或位置关系作组成环。将与装配精度有关的每个零件中的一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尺寸链,组成环的数目等于相关零件的数目,这就是装配尺寸链数最少原则(最短路线原则)。如图12-7为卧式车床尾座顶尖套装配图。由于后盖3的尺寸标注不同,可建立两个装配尺寸链。图12-7c 中较图12-7b 中多了一个组成环,其原因是后盖3有两个尺寸B 1、B 2同时列入尺寸链,这就违反了最少环数原则,故图12-4c 装配尺寸链是不合理的。

图12-7

3 装配尺寸链的特点

1)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多为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精度指标,而组成环都是某一零件或部件的尺寸(或位置关系),将机器拆开后,组成环依然存在。

2)一个零件只能有一个尺寸链列入装配尺寸链,这是判断所建立装配尺寸链是否正确的依据之一。

3)当一个结构在不同方向上都有装配精度要求时,应按不同方向分别建立装配尺寸链。如蜗轮副传动结构中,为保证正确的啮合,蜗轮副两轴线间的距离尺寸精度、垂直度及蜗杆轴线与蜗轮中平面的重合度均有一定要求。这是三个不同位置方向上的装配精度,须在三个方向上分别建立装配尺寸链。

4)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之间的连接都是零部件装配的联接面(基准面) 7.3.2、装配尺寸链的计算

装配尺寸链计算方法有两种:极值法和概率法 1、极值法

极值法是在各组成环的误差都处于极值的前提下,确定封闭环与组成环关系的一种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可靠,但在封闭环要求高,组成环数目的情况下,组成环公差过小。由于组成环误差同时出现极值的概率很小,所以此方法会造成零件的加工困难。极值法的解算公式与工艺尺寸链中相同,在此不详述。

2、概率法

当装配精度高,组成环的数目较多时,应按概率论的原理来计算尺寸链,即概率法。

在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是相关零件上的尺寸(或位置精度),它们是一些彼此独立的随机变量。由概率原理可知,当各组成环的尺寸均按正态分布时,则各组成环与封闭环的均方根偏差(平均差)的关系式为

∑σ=

∑-=1

1

2

n i i

σ

(7-1)

若不考虑系统性误差的影响,则各组成环公差中心与其尺寸中心重合,这时可取各组成环公差与均方根偏差的关系为

T i =6σ

则封闭环公差与各组成环公差的关系,经推导得

T ∑=

∑-=1

1

2

n i i

T

(7-2)

上述表明,当各组成环公差呈正态分布时,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若各组成环公差相等并等于平均公差,即T i =T M ,将此式代入上式,经推导得

T M =

1

-∑n T =

1

-∑n T 1-n (7-3)

将上式与极值法的平均公差T M =

1

-∑

n T 相比,明显看出,概率法可将组成环的平均公差扩大1-n 倍,使加工容易,成本降低,而且组成环数越多,1-n 值也越大。但应注意,用概率法解

尺寸链,在正态分布下,封闭环的公差T ∑的取值范围与各组成环相同,为6∑σ,即还存在0.27%的废品率。这部分废品率很小,生产中往往予以忽略。

用概率法解算尺寸链时,利用封闭环和各组成环平均尺寸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较为方便,见图12-8中的尺寸计算关系,左面为组成环尺寸的正态分布曲线,右面为组成环的公差带。由图可见,组成环尺寸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是重合的。

图12-8

此时,组成环的平均尺寸可按下列式计算

A iM =A i +

B M A i (7-4)

式中 A i -组成环的基本尺寸

B M A i -组成环的平均偏差,即公差带中心至基本尺寸的距离。 封闭环平均尺寸

A M ∑=∑=m i iM A 1

-∑-+11

n m iM A (7-5)

将公式12-4代入后得

B M A ∑=∑=m i i M A B 1

-∑-+11

n m i M A B

(7-6)

在求得B M A ∑及T ∑后可按下式求封闭环的上下偏差

B x A ∑=B M A ∑-

2

T (7-7) B s A ∑=B M A ∑+

2

T (7-8)

例7-1 图7-9为齿轮与轴的装配关系,已知A 1=30㎜,A 2=5㎜,A 3=43㎜,A 4=3005.0-(标准件);A 5=5㎜,装配后齿轮与挡圈的轴向间隙为0.1~0.35㎜,现采用概率法计算,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上下偏差。

解 计算步骤、方法如下

(1)确定封闭环 A ∑=035.010.0++

(2)画出装配尺寸链图,校验组成环基本尺寸。

A ∑=A 3-( A 1+ A 2+ A 5+ A 4)将各尺寸代入A ∑=0各组成环尺寸正确

(3)确定各组成环公差

各组成环平均公差按公式(12-3计算) T M =

161

625

.011--=--∑n n T ㎜≈0.11㎜

根据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大小与零件加工难易程度,以平均公差T M 为基础,从严选取各组成环

公差。T

1=0.14㎜;T

2

=0.08㎜;T

4

=0.05㎜(标准件);T

5

=0.08㎜。因为A

3

为轴类零件,与

其它组成环相比较难加工,T

3

可按式(12-2)计算,若计算值适合经济精度加工,则以上组成环公

差选取合适,若计算不合适,以上组成环公差值应重新选择、调整。A

3

也称为从属环。

T 3=)

(2

5

2

4

2

2

2

1

2T

T

T

T

T+

+

+

-

=)

08

.0

05

.0

08

.0

14

.0(

25

.02

2

2

2

2+

+

+

-㎜=0.16㎜

(4)确定各组成环上、下偏差

按单向入体原则确定组成环的上下偏差,即A

1=300

14

.0

-

㎜;A

2

=50

08

.0

-

;A

4

=30

05

.0

-

㎜;A

5

50

08

.0

-

㎜。

A

3

的上下偏差可计算得到:

B

M A

3

=B

M

A

+(B

M

A

1

+ B

M

A

2

+ B

M

A

4

+ B

M

A

5

)=[])04.0

025

.0

04

.0

07

.0

(

025

.0-

-

-

-

+㎜=0.05㎜

B

s A

3

=B

M

A

3

+

2

3

T

=(0.05+

2

16

.0

)㎜= +0.13㎜

B x A

3

= B

M

A

3

-

2

3

T

=(0.05-

2

16

.0

)㎜= -0.03㎜

所以A

3=4313.0

03

.0

+

-

最后可得各组成环为A

1=300

14

.0

-

㎜;A

2

=50

08

.0

-

㎜;A

3

=4313.0

03

.0

+

-

㎜;A

4

=30

05

.0

-

㎜;A

5

=50

08

.0

-

㎜。

7.4 装配方法及其选择(孙学强)

7.4.1 装配方法

生产中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1、互换法

互换法是指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修整、选择或调整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这时产品的装配精度主要取决零件的精度。互换法在确定零件的公差时有两种方法:极值法和概度法,对应的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和“不完全互换法“。

1)完全互换法 装配过程中,当各组成环误差都处于极值状态时,不需进行修配,选择或调整就可达到装配精度。各有关零件相关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装配精度,即满足下式

∑T ≥∑-=1

1

n i i T

所以完全互换法在解算装配尺寸链时,采用极值法公式计算。

2)不完全互换法 各有关零件公差值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装配精度,即满足下式

∑T ≥

∑-=1

1

2

n i i

T

不完全互换法在解算装配尺寸链时采用概率法。根据概率现论,封闭环公差∑T =6∑σ,从理论上讲,装配中将有0.27%的产品,达不到装配精度要求,所以不能完成互换。其原因是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误差都处于极值状态,这时只要在组成环中随意更换1~2个零件,即可改变极值误差集中的状态,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不完全互换法与完全互换法相比,其组成环平均公差可扩大1-n 倍,且组成环数目越多,扩大的倍数也越大,从而使零件加工容易,成本降低,特别适用天装配节拍不严格的大批大量生产中。

综上所述,互换法具有以下特点: (1)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 (2)装配质量稳定可靠。

(3)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扩大生产。

(4)便于组织流水作业用自动化装配,完全互换法尤其适用于装配节拍强的流水装配。 (5)备(配)件供应方便,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

(6)当装配精度要求高,特别是组成环数目较多时,零件难以按经济精度加工。 因此,互换法装配常用于“高精度少环数或低精度多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中。 2、选配法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且组成环数目不多时,若采用互换法装配,将对零件精度要求很高,给机械加工带来因难,甚至超过加工工艺实现的可能性,例如:内燃机活塞与缸套的配合,滚动轴承内外环与滚动体的配合等。此时,就不宜只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应采用选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选配法是将配合中的各零件(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进行适当选择,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选配法有以下三种:

1)直接选配法 装配工人从待装零件中,凭经验选择合适的互配零件装配,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如;发动机活塞和活塞环的装配常采用这种方法。装配时,工人将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内,凭手感判断其间隙是否合适,重新挑选活塞环,直至合适为止。直接选配法的特点是装配简单,装配质量和生产率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此方法适用于装配零件(组成环)数目较少的产品,不

适用于节拍较严的装配组织形式。

2)分组装配法是指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将产品中各配合副的零件按实测尺寸分组,装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例如;滚动轴承的装配,活塞与活塞销的装配均用此法。

图7-10a是活塞与活塞销的联接情况,用分组法装配。

图7-10

装配要求:活塞销孔与活塞销在冷态装配时应有0.0025~0.0075㎜的过盈量。据此要求,相应的配合公差公为0.005㎜。若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活塞销和销孔的公差(按“等公差配合“)只

有0.0025㎜。如果此配合选用基轴制,则活塞销外径尺寸d=φ280

0025

.0

-㎜;销孔D=φ280050

.0

0075

.0

-

-

㎜,

这样高的制造精度难以保证。故生产中采用分组装配法,将销和销孔的公差在同方向上放大四倍,

即活塞销d=φ280

01

.0

-㎜,可以在无心磨床上加工;销孔D=φ28005.0

015

.0

-

-

㎜,可以在金刚镗床上加工。

然后用精密量仪测量,并按尺寸分成四组,涂上不同标记,以便同组进行装配,具体分组情况见表7-4。

表7-4 活塞销与活塞销孔直径公组(㎜)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组的公差和配合性质与原装配要求相同,满足了装配精度。

实施分组装配法应满足下列条件。

(1) 相配件的公差相等,公差增大的方向要相同,增大的位数要等于分组数。

(2) 分组数不宜过多,只要零件件加工精度能较容易获得即可。否则将增加零件测量和分组的工作量,并使零件的贮存、运输及装配工作复杂化。

(3) 分组后应尽量使各组内相配件数目相等。否则会使某些尺寸的零件过剩,选成积压。为此,加工时尽量使相配零件尺寸公布为相同的对称公布(如正态分布)。

由上可知,公组装配法适用于配合精度要求很高、组成环(相配零件)数目少(一般只有两三个)的大批大量生产。

3)复合选配法 它是上述两种方法的复合,即零件预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在对应各组中凭工人经验直接选配。这一方法实质仍是直接选配法,只是通过分组缩小了选配范围,提高了选配速度,能满足一定的装配节拍要求,该方法具有相配零件公差可以不相等,公差放大位数可以不相同,装配质量高等优点。如:发动机气缸与活塞的装配多采用这一方法。

3、修配法

修配法是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在装配中,被修配的组成环称为修配环,其零件称为修配件。修配件上留有修配量,修配尺寸的改变可通过刨削、铣削及刮研等方法来实现。修配法的优点是零件只需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通过修配获得高的装配精度。其缺点是零件修配工作量大且不能互换,生产率低,不便组织流水作业,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但在装配精度高而且组成环数目多时,采用修配法就显示出了优势。修配法装配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1) 修配的方法 生产中常用的修配方法有以下三种。

(1)单件修配法。在多环尺寸链中,预先选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修配件,装配时对其进行修配以保证装配精度。例如:图12-11所示装配中,床身1与压板3之间的间隙 A 是靠修配压板3的C 面或D 面改变尺寸2A 来保证的。2A 为修配环。装配时经过反复试装、测量、拆卸和修配C 面(或D 面),最后保证装配间隙2A 的要求。

图12-11

(2)合并修配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合并为一个环作为修配环进行修配的方法。它减少了组成环的数目,扩大了组成环的公差。如图12-3所示车床尾座装配,为了减少总装时对尾座底板的刮研量,一般先把尾座和底板的配合面分别加工好,并配刮横向小导轨,再把两零件装配为一体,然后以底板的底面为定位基准,镗削尾尾座套筒孔,直接控制尾座套筒孔至底板面的尺寸,这样组成环2A ,3A 合并成32、A 一个环,使原三个组成环减为两个,达到减少环数的目的。

合并加工修配法虽有上述优点,但此方法要求合并的零件对号入座(配对加工),给加工、装配,组织生产带来了不便,因此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3)自身加工修配法。也称“就地加工”修配法。在机床制造中,由于机床本身具有切削加工能力,装配时可自已加工自已来保证某些装配精度,即自身加工修配法。

例如,图7-12所示的转塔车床,在装配后,利用在车床主轴上安装的镗刀,依次镗削转塔上

的六个刀具安装孔,经加工,产轴轴线与转塔各孔轴线的同轴度就可方便的获得。若再在主轴上安装一个可以自动径向进给的专用刀架还可以公别加工转塔上的六个面,以保证也与端面的垂直度。

图7-12

2)修配环的选择 修配环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便于装卸;

(2)形状简单,修配面小,修配方便;

(3)一般不取公共环。公共环是指那些同属几个尺寸链的组成环,它的尺寸变化会引起几个尺寸链中封闭环的变化。

3)修配环尺寸与偏差的确定 确定修配环尺寸与偏差的原则是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使修配量足够小且最小。采用修配法进行修配时,由于组成环(包括修配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精度进行加工,故各组成环公差的累积误差即封闭环的实际公差'∑T 超过规定封闭环公差∑T ,即'

∑T >∑T 之差即为修配环的最大修配量

∑-=∑∑∑-=-'

=1

1

max n i i T T T T Z

在确定修配环尺寸及偏差时,先要明确修配修配环时对封闭环尺寸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

如图7-13所示,图a 为修配修配环时使封闭环实际值max ∑

'A 变小,'

∑T 趋近规定封闭环公差∑T ;图7-13b 为修配修配环时使封闭环实际值min ∑

'A 变大,'

∑T 趋近规定封闭环公差∑T 。max ∑'A 变小时,应保证修配前封闭环的实际尺寸最小值min ∑

'A 等于规定封闭环的最小值min ∑A ,若max ∑'A >min ∑A ,则有一部分配件将无法修复。同理,min ∑

'A 变大时,应保证修配前封闭环的实际最大值max ∑'A 等于规定封闭环的最大值max ∑A 。

图7-13

∑∑=-+=∑-

=m i n m i i i A A A 11

1min max max

(7-9)

∑∑=-+=∑-

=m

i i

n m i i i A A A 1

1

max min min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98 一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98 一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 98 一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一)2010-05-1918:02最终编辑盛泳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一)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指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质量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从开箱起至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转为止的施工及验收,对必须带负荷才能试运转的设备,可至负荷试运转。第1.0.3条设备安装工程应按设计施工。当施工时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并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第1.0.4条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明。第1.0.5条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第1.0.6条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作出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第1.0.7条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第1.0.8条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施工条件第2.1.1条工程施工前,应具备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文件;对大中型、特殊的或复杂的安装工程尚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第2.1.2条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和机具及劳动力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比如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引用标准 (1)JB T5994 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 (2)GB 5226 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GB 6557 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 (4)GB 6558 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 (5)GB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6)GB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7)GB 9239 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 (8)GB 10089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9)GB 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10)GB 10096 齿条精度 (11)GB 11365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12)GB 11368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3 机械装配专业术语 3.1.1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 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 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3.1.4 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5 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 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7 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工作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8 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1.10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1.11 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3.1.12 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 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零部件的清洗 一,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二, 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1,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 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 2,对中,小型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3,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 4,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 5,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一喷联合清洗. 三, 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四, 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五, 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入深度应小于0.2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入.六, 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七,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螺栓,键,定位销的装配 一, 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 2,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3,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

搅拌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完)

搅拌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标准编号)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带搅拌器的磷酸搅拌机、主灰桶(槽)、预灰桶、渐进预灰桶、石灰孔搅拌机、糖膏分配槽、一(二)碳泥汁搅拌机、连续回溶机、糖糊混合机,以及石油化工装置立式搅拌器等相似设备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安装前,应掌握有关设备安装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参数表,施工图纸,供货商提供的安装或装备详图,安装运行和维护手册,基础要求、载荷、紧固件有关资料等; 2.1.2 有关施工标准,规范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96 (2)《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HG20203-2000 (3)《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HG20236-93 (4)《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H3514-2001 (5)《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94 (6)《搅拌传动装置系统组合、选用及技术要求》21563-95 2.2 作业人员 2.2.1 参加搅拌设备安装作业人员主要包括设备安装工程师、钳工、电工、电焊工、气焊工、起重工、架子工等,人员数量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期要求于配置。 2.2.2 上述各作业工种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相关作业的上岗操作证。 2.3 设备、材料 2.3.1 设备验收:安装搅拌设备前,应由厂家,业主(总承包商,工程监理)安装单位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将现场的实物与装箱清单核对。随机文件及配件应齐全,将破损件,缺件填写在开箱记录清单上。 2.3.2 施工用的辅助材料如型钢、电焊条、垫铁、地脚螺栓等,应使用厂家指定产品,非指定产品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的材质证明及合格保证。 2.3.3 搅拌设备润滑油(脂)等应按设备说明书要求选用,一般由建设单位供应。 2.3.4 搅拌设备备品备件应按原设备装配图型号选用,并应对材质外观质量、尺寸等进行测量检查。 2.4 主要机具 2.4.1 施工机具:吊机、卷扬机、桅杆等(根据设备重量、位置等选用)千斤顶、电焊机、电气焊工具,各类扳手、拉马、手锤、铜棒、台虎钳、挫刀、电钻等。 2.4.2 测量器具:水准仪、经纬仪、框式水平仪、游标卡尺、塞尺、钢板尺、千分表、百分表、线坠、连通管等。 2.5 作业条件 2.5.1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已进行,如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素质目标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6)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机械设备装配工艺过程及控制要点

机械设备装配工艺过程及控制要点 2009年09月04日星期五19:57 一、装配的概念任何一台机器设备都是有许多零件所组成,将若干合格的零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组合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合成机器设备,并经过调整、试验等成为合格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例如一辆自行车有几十个零件组成,前轮和后轮就是部件。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它是保证机器达到各项技术要求的关键。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装配的工艺过程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研究和熟悉装配图的技术条件,了解产品的结构和零件作用,以及相连接关系。(2)确定装配的方法、程序和所需的工具。 (3)领取和清洗零件 2.装配装配又有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之分,整个装配过程要按次序进行。 (1)组件装配将若干零件安装在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组件。如减速器中一根传动轴,就由轴、齿轮、键等零件装配而成的组件。 (2)部件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组件安装在另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部件(独立机构)。如车床的床头箱、进给箱、尾架等。 (3)总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组件、部件组合成整台机器的操作过程称为总装配。例如车床就是把几个箱体等部件、组件、零件组合而成。 3.装配工作的要求 (1)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2)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有跳动。 (3)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4)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 (5)试车前,应检查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置是否在合适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到高速逐步进行。 三、典型组件装配方法 1.螺钉、螺母的装配螺钉、螺母的装配是用螺纹的连接装配,它在机器制造中广泛使用。装拆、更换方便,易于多次装拆等优点。螺钉、螺母装配中的注意事项: (1)螺纹配合应做到用手能自由旋入,过紧会咬坏螺纹,过松则受力后螺纹会断裂。(2)螺母端面应与螺纹轴线垂直,以受力均匀。 (3)装配成组螺钉、螺母时,为保证零件贴合面受力均匀,应按一定要求旋紧,并且不要一次完全旋紧,应按次序分两次或三次旋紧。 (4)对于在变载荷和振动载荷下工作的螺纹连接,必须采用防松保险装置。 2.滚动轴承的装配滚动轴承的装配多数为较小的过盈配合,装配时常用手锤或压力机压装。轴承装配到轴上时,应通过垫套施力于内圈端面上;轴承装配到机体孔内时,则应施力于外圈端面上;若同时压到轴上和机体孔中时,则内外圈端面应同时加压。如果没有专用垫套时,也可用手锤、铜棒沿着轴承端面四周对称均匀地敲入,用力不能太大。如果轴承与轴是较大过盈配合时,可将轴承吊放到80~90℃的热油中加热,然后趁热装配。 四、拆卸工作的要求 1.机器拆卸工作,应按其结构的不同,预先考虑操作顺序,以免先后倒置,或贪图省事猛拆猛敲,造成零件的损伤或变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 关于发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8]9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计综[1987]2390号 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下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及《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1/98《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7/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上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组织,会同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总公司、化工部施工技术研究所、全国安装协会技术标准中心和重庆建筑大学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认真总结了原《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贯彻执行以来的经验,充分调查了解了我国机械设备安装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严格按照建设部修订标准规范的程序、步骤和要求的规定,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为8章、18节和20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将原设备安装工程“通用规定”,修改为全国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都适用的通用规范,扩大了规范的覆盖面。 2.增加了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的内容,如胀锚地脚螺栓、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减振垫、无垫铁安装、座浆法、液压、气动润滑管道,联轴器装配扩大至11个品种和类型,清洗、除锈和脱脂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检验更加明确。 3.原规范是70年代制订,其参数和技术要求科学性、实用性较差。随着我国产品和施工

装配工艺规范(20210130024917)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 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 ?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 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 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4、铆接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1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a)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 a)套件(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 的。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a)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 主轴组件。 a)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的。 如,车床的主轴箱。部件的特征:是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 的功能。 2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 3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 3.1装配精度: 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 (2)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 (3)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 3.2装配尺寸链 (1)装配尺寸链的定义: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称为装配尺寸链。 (2)装配尺寸链的分类: 1)直线尺寸链:由长度尺寸组成,且各环尺寸相互平行的装配尺寸链。 2)角度尺寸链: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组成的装配尺寸链。 3)平面尺寸链:由成角度关系布置的长度尺寸构成的装配尺寸链。(3)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 1)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封闭环; 2)确定组成环: 从封闭环的的一端出发,按顺序逐步追踪有关零件的有关尺寸,直至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即构成一个装配尺寸链。 (4)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极值法和统计法。前面介绍的极值法工艺尺寸链基本计算公式,完全适用装配尺寸链的计算。4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可归纳权为: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四大类。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通用规范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GB 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管子对接焊口应使内壁齐平;钢管内壁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 A、5%; B、10%; C、15%; D、20%; 答案:B(6.2.1) 2、管道敷设时,管子外壁与相邻管道的管件边缘距离不应小于() A、10mm; B、20mm; C、30mm; D、40mm; 答案:A(6.3.1) 3、管道的涂漆,描述不正确的是()

A、管道涂防锈漆前,应除净管道外壁的铁锈、焊渣、油垢及水分等; B、涂漆工作对于环境温度无特殊要求,涂漆后宜自然干燥;未干燥前应采取防冻、防雨、防污、防尘措施; C、管道的涂漆颜色和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涂层应均匀、完整,无损坏和漏涂; D、5 涂层应附着牢固、并应无剥落、皱纹、气泡、针孔等缺陷。 答案:B(6.5.3) 4、下列关于垫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斜垫铁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 B、平垫铁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或铸铁。 C、斜垫铁的斜度宜为l/l0~1/20;振动或精密设备的垫铁斜度可为1/40。 D、斜垫铁可单独使用,当使用成对的斜垫铁时应采用同一斜度。 答案:D(附录A) 5、垫铁组的使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承受重负荷或有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 B、每一垫铁组的块数不宜超过5块;

C、所有垫铁相互间应用定位焊焊牢; D、垫铁的厚度不宜小于2mm; 答案:C(4.2.3) 6、螺栓或螺钉联接紧固时,描述不正确的是() A、螺拴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的许用应力; B、多只螺栓或螺钉联接同一装配件紧固时,各螺栓或螺钉的拧紧顺序无特殊要 求。当有定位销时应从靠近该销的螺栓或螺钉开始拧紧; C、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 时,尚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 D、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3个螺距,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 件贴合;沉头螺钉紧固后,沉头应埋人机件内,不得外露; 答案:B(5.2.1) 7、高强度螺栓的装配,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强度螺栓在装配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和处理被联接件的接合面;装配 时,接合面应保持干燥,严禁在雨中进行装配; B、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和终拧应在同一天内完成

第十一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十一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一、填空题 1 、机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机器设计的正确性、零件加工质量和______________。 2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择法、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 、查找装配尺寸链时,每个相关零、部件能有___________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装配尺寸链。 4 、产品的装配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采用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调整法。 6 、装配尺寸链中,互换法:(1)极值法适用于___________场合,(2)概率法适用于________场合。 7 、机械的装配精度不但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互换法就是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 1 、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一个相关零件有时可有两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装配尺寸链。() 2 、一般在装配精度要求较高,而环数又较多的情况下,应用极值法来计算装配尺寸链。() 3 、修配法主要用于单件、成批生产中装配组成环较多而装配精度又要求比较高的部件。() 4 、调整装配法与修配法的区别是调整装配法不是靠去除金属,而是靠改变补偿件的位置或更换补偿件的方度。() 5 、协调环(相依环)是根据装配精度指标确定组成环公差。() 6 、采用分组互换法(即分组选配法),装配时按对应组装配。对于不同组,由于T 孔与T 轴不等,因此得出的最大与最小间隙也会不同,从而使得配合性质也不同()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 1 、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机器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的场合。 A 、大批大量生产B、高精度多环尺寸链 C 、高精度少环尺寸链D、单件小批生产 2 、装配尺寸链的出现是由于装配精度与___________有关。 A 、多个零件的精度B、一个零件主要零件的精度 C 、生产量D、所用的装配工具 3 、互换装配法一般多用于高精度___________环尺寸链或低精度的__________环尺寸链中。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 50231-98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指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质量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从开箱起至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转为止的施工及验收,对必须带负荷才能试运转的设备,可至负荷试运转 第1.0.3条设备安装工程应按设计施工。当施工时发现设备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并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 第1.0.4条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 第1.0.5条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第1.0.6条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作出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 第1.0.7条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 第1.0.8条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地脚螺栓与垫铁 第一节地脚螺栓 第2.1.1条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在预留孔里应垂直,无倾斜。 第2.1.2条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 第2.1.3条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

1/3~2/3。 第二节垫铁 第2.2.1条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臵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二、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三、相邻两组垫铁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四、每一组垫铁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 A≧C (Q1+Q2) ×102 R 式中:A——垫铁面积(mm2); Q1——由于设备的重量加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 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所分布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可取螺栓的许可抗拉力; R——基础或地坪混泥土的单位面积强度(Mpa),可取混泥土设计强度; C——安全系数,宜取1.5~3。 五、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第2.2.2条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勾头成对斜垫铁能用灌浆层固定牢的可不焊。 二、承受重负荷或有较强连续振动的设备,宜用平垫铁。 第2.2.3 条每一组垫铁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放臵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mm,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焊牢,铸铁垫铁可不焊。 第2.2.4条每一垫铁组应放臵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

机械装配工艺

机械装配工艺 第一节机械装配概述 一部机械产品往往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装配就是把加工好的零件按一定的顺序和技 术连接到一起,成为一部完整的机械产品,并且可靠地实现产品计的功能.装配处于产品 制造所必需的最后阶段,产品的质量(从产品设计,零件制造到产品装配)最终通过装配得 到保证和检验.因此,装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制订合理的装配工艺,采用有BR>效的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对保证很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 任何产品都由若干个零件组成.为保证有效地组织装配,必须将产品分解为若干个能进 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零件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机械装配中,一般先 将零件装成套件,组件和部件,然后再装至成产品. 套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而构成,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套件 中唯一的基准零件是为联接相关零件和确定各零件的相对位置.为套件而进行的装配称套 装.套件的主要因工艺或材料问题,分成零件制造,但在以后的装配中可作为一个零件,不 再分开.如双联齿轮.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组件中唯一的基准零件用于联 接相关零件和套件,并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为形成组件而进行的装配称组装.组件中可以 没有套件,即由一个基准零件加若干个零件组成,它与套件的区别在于组件在以后的装配中 可拆.如机床主轴箱中的主轴组件.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部件中唯一的基准零件 用来联接各个组件,套件和零件.并决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为形成部件而进行的装配称 部装.部件在产品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如机床中的主轴箱.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就成为整个产品.同样一部产品 中只有一个基准零件,作用与上述相同.为形成产品的装配称总装.如卧式车床便是以床身 作基准零件,装上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等部件及其它组件,套件,零件构成. 二,机械装配基本工作内容1,清洗 主要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 2,连接 装配中的连接方式往往有两类: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可拆连接指在装配后可方便拆 卸而不会导致任何零件的损坏,拆卸后还可方便地重装.如螺纹连接,键连接等.不可拆连 接指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若拆卸往往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如焊接,铆接等. 3,调整 包含平衡,校正,配作等.平衡指对产品中旋转零,部件进行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 以防止产品使用中的出现振动.校正指产品中各相关零,部件间找正相互位置,并通过适当 的调整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要求.配作指两个零件装配后固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 配铰等.亦有为改善两零件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配研及配磨等.配作一般需与校 正调整工作结合进行. 4,检验和实验 产品装配完毕,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对产品进行较全面的检验和实验工作,合 格后方准出厂. 装配工作除上述内容外,还有油漆,包装等. 三,机械装配精度 1,装配精度内涵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7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倪小丹)270 教学目标: 任何机械产品都是由若干零件和部件组成。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有关的零件接合成部件,或将有关的零件和部件接合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设计一般机器的装配工艺规程: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4种装配方法:以及能根据产品或部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并合理设计各零件的尺寸及其精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装配工艺性 2、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 3、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四种方法 案例导入 如图所示为车床装配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如何?怎样设计其装配工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装配?各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应怎样确定和保证? 图270 倪小丹 7.1、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装配工艺性是指设计的机器结构装配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装配工艺性好,是指装配时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7.1.1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对结构比较复杂的产品,通常根据其结构特点,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这些独立装配的部分称为装配单元。 零件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零件一般都预先装成合件、组件、部件后才进入总装,直接装入机器的零件并不太多。 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如装配式齿轮(如图6.2),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分成两个零件,在基准零件1上套装齿轮3并用铆钉2固定。为此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合装。 图6.2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合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机床主轴中的主轴,在基准轴件上装上上轮、套、垫片、键及轴承的组合件称为组件。为此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组装。组装还可分为一级组装、二级组装等。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合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新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一、填空: 1、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机器的质量最终是通过装配保证的。 2、装配系统图是。 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关系及装配流程的示意图 3、装配精度包括的内容是精度、精度和精度。 相互位置相对运动相互配合 4、保证产品精度的装配工艺方法有法、法、法和法。 互换法选配法调整法修配法 5、装配调整法保证装配精度时又有法、法。 固定调整法可动调整法 6.选择装配法有三种不同的形式:法、法和复合选配法。 直接选配分组装配 二、选择: 1、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B 。 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 B.要保证的装配精度 C.尺寸最小的环 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2、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 A 。 A.按互换法装配 B.以合并加工修配为主 C.以修配法为主 D.以调整法为主 3、在绝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但少数

产品有出现废品的可能性,这种装配方法称为 B 。 A.完全互换法B.概率互换法D.选择装配法B.修配装配法 4、在机械结构设计上,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法,可以使修配工作量从根本上 B 。 A.增加 B.减少 5、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环数最少)原则,即 A 。 A.“一件一环” B.“单件自保” 三、问答题: 1、什么叫装配尺寸链?它与一般尺寸链有什么不同? 答:在装配过程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 它与一般尺寸链的不同点是: 1)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一定是机器产品或部件的某项装配精度,因此,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十分明显的; 2)装配精度只有机械产品装配后才能测量; 3)装配尺寸链中的各组成环不是仅在一个零件上的尺寸,而是在几个零件或部件之间与装配精度有关的尺寸。 2、简述制订装配工艺的步骤是什么? 答: 1)将机械产品分解为可以独立装配的单元。装配单元即为各部件及组件。 2)选择确定装配基准件。它通常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 3)绘制装配系统图。

装配工艺规范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 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装配: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2、零件是组成机械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零件一般装配成合件、组件或部件后在装配到机器上。 3、合件也称为套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永久联接而成或联接后再经加工而成。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4、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零件的精度越高,装配出的机械质量,即装配精度也越高。零件加工的精度直接影响相应的装配精度。 5、产品的性能评定与质量标准 产品性能的评定包括: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指标。 产品质量的评定技术性文件:质量标准。 6、装配精度的概念: 装配质量:包括装配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 装配精度——装配的几何参数精度,包括:配合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 7、装配尺寸链:装配过程中,由参加装配零件的相关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 8、装配尺寸链的类型 直线尺寸链:尺寸的环均为长度尺寸且互相平行。 角度尺寸链:尺寸的环为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平面尺寸链:尺寸链为处于同一平面内成角度关系的长度尺寸构成。 空间尺寸链:尺寸链由三维空间的长度尺寸组成。 9、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 10、装配的分类: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装配 11、装配方法: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 12、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 (1)机械拆卸法 (2)液压法 (3)压油法 (4)温差法 13、齿侧间隙的检查:压铅丝检验法、百分表检验法 15、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联接、粘接、铆接、校正等。 16、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零件的装配有修配、调整、互换和选配4种配合方法。 17、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8、按照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类。 19、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

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论述(doc 10页)

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论述(doc 10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5—6 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505—1998)

要求,地面孔洞的位置、大小要符合图纸及规 范要求。 2.3.3 吊装机器的挂钩要符合设计要求。 2.3.4 若机器在地面上安装时,地面一定要抹 平、抹光。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 → → → 3.2 安装承重钢梁: 3.2.1 钢梁安装前要刷防锈漆(交工前再刷一 安装承重钢梁 安装承 重钢梁 安装曳引机和导向轮 安装发电机组 安装限速器 安装钢带轮

道)。 3.2.2 按安装图确定钢梁位置。 3.2.3 安装曳引机承重钢梁,其两端必须放于井道承重墙上(或承重梁),深入长度应与墙(或梁)外皮齐。如曳引机承重钢梁长度不足,其深入长度应保证至少超出墙(或梁)的中心线2cm 以上,且不应小于7.5cm。在曳引机承重钢梁与井道承重墙(或梁)间垫δ≥16mm,面积大于接触的钢板。 根据不同条件,选下列安装方法之一进行安装: 3.2.3.1 钢梁安在机房楼板下:在井道顶层高度能满足国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的条件下,钢梁宜安于楼板下,并将钢梁与楼板浇成一体(图5-68)。 图5-68 3.2.3.2 钢梁安在机房楼板上:审核机房高度,当钢梁安于楼板下顶层高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钢梁应装于楼板的上面。安装方法如下:首先确定轿厢对重的中心联线,然后按照安装图所给出的尺寸P及Q确定钢梁安装位置(图5-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