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专题二物质的分类

第23讲专题二物质的分类
第23讲专题二物质的分类

第23讲专题二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2014,泰安)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B) A.水属于氧化物B.干冰属于单质

C.硝酸铵属于盐D.乙醇属于有机物

2.(2013,呼和浩特)“分子足球”C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D)

A.混合物B.化合物

C.金属单质D.非金属单质

3.(2014,潍坊)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B)

4.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B)

5.(2013,锦州)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D)

A.石墨、氯酸钾、石油

B.钢、氧化镁、铁锈

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D.液态氧、干冰、空气

6.下列家用物品中,都用到的材料是(A)

A.合成材料B.天然纤维

C.金属D.玻璃

7.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C)

A.一氧化碳B.硫酸铜

C.空气D.铜

8.(2013,百色)下列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C)

A.烧碱、盐酸、食盐B.纯碱、火碱、硫酸

C.硝酸、熟石灰、纯碱D.盐酸、纯碱、碳酸钙

9.(2013,安徽)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D)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10.(2014,东营)某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

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上述说法正确的是(D)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

C.③⑤⑥D.①③④

11.下列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2.(2014,无锡)小瑾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关系错误的是(B)

13.(2013,潍坊)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C)

A.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类

B.合金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C.氯化钠和氯化铵都属于盐类

D.葡萄糖和碳酸钾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14.(2013,河南)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醋酸和干冰都属于有机物

B.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

C.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D.锌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15.(2013,株洲)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D)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B.③④

C.①⑤D.②④

16.(2013,孝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7.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D)

①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只有①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8.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生铁;③铁粉;④氯酸钾;⑤液态氧;⑥水;⑦氯化钾;⑧石灰水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②⑧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①③④⑤⑥⑦__;属于单质的是__③⑤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①④⑥⑦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①⑥__。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

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1)B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__18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D__(填物质序号),属于有机物的是__CH 4__(填化学式)。 (3)一个C 分子是由__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__构成的。

(4)写出反应A +D →B +C 的化学方程式:__CH 4+2O 2=====点燃

CO 2+2H 2O__。

20.(2013,泰安)分类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请按照物质的用途、组成两种分类标准,将下列物质:①甲烷;②铁;③碳酸氢铵;④水;⑤硫酸;⑥氢氧化钠,按要求的顺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每种物质只能选填一次,只填写序号)。

(1)物质用途的分类

(2)物质组成的分类

21.(2014,宜宾)掌握化学用语和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表格。

(2)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对应类别空格上。(注:未提供对应类别物质的,空格不填)

物质:金刚石,氮气,三氧化硫,氧化铝,硫酸镁,醋酸,氢氧化钾,铜,氦气 ①单质?????非金属单质?????气体: N 2

、He ;固体: C ;

液体: ;

金属单质: Cu ;

②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Al 2O 3 ;非金属氧化物: SO 3 ;

③酸:__CH 3COOH__;碱:__KOH__;盐:__MgSO 4__。

22.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所学物质的分类归纳,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纯净物?????单质:Al 、He 、N 2

化合物???

??A MgO 、CO 2

、H 2

O 2

B HCl 、H 2

SO 4

、NH 4

HCO 3

C NaOH 、Cu (OH )2

、Fe (OH )3

D Na 2

CO 3

、NaHCO 3

、KMnO

4

(1)写出C 组物质所属的类别__碱__。

(2)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NH 4HCO 3__。 (3)选择分类物质中的一种,写出一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所需物质不受所列物质限制)__2KMnO 4=====△

K 2MnO 4+MnO 2+O 2↑__。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19 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教学过程

钠氯气氯化铁溶液硫酸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钠葡萄糖 1、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成导体和绝缘体。 2、从物质的状态分类:可将物质分成气体、液体和固体。 3、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质分为易溶、能溶、微溶、难溶。 4、酸性氧化物:CO 2、SO 2 、NO 2 、SiO 2 、N 2 O 5 、SO 3 碱性氧化物Na 2O、MgO、CuO、Fe 2 O 3 问题解决2、SO 2是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 2 和足量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 2+2KOH=K 2 SO 3 +H 2 O MgO是碱性氧化物,请写出MgO和足量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 2SO 4 =Mg SO 4 +H 2 O 课后练一练: 1、Na 2CO 3 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 A.Na 2CO 3 是碱 B.Na 2 CO 3 是盐 C.Na 2 CO 3 是钠盐D.Na 2 CO 3 是碳酸盐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C) A.石灰石B.Ca(OH) 2C.CaCO 3 D.CH 4 3、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碱的是(D)

A .Na 2CO 3 B .甲烷 C .乙醇 D .Cu (OH )2 4、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D ) A .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微粒 C .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5、“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C ) A .氧化物 B .盐 C .金属或合金 D .碱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C ) A .洁净的空气 B .食盐水 C .浮有冰块的水 D .糖水 7、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中,不符合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AD ) A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B .澄清石灰水、液氮 C .石油、液氢 D .碘酒、干冰 8、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纯净物的一组是 ( C ) A .碘酒、干冰 B .石油、液氧 C .Na 2CO 3 ·10H 2O 、Na 2CO 3 D .石灰石、盐酸 9、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B ) A .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 .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 2 C .酸 硫酸 H 2S D .盐 纯碱 NaOH 10、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B )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盐类 D .非金属单质 11、据报道,2003年12月26日,重庆开县发生了天然气矿井“井喷”事件,喷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硫化氢(H 2S)、氰化氢(HCN)等多种有毒气体,造成290多人中毒死亡。你认为喷出的气体是 ( D ) A .一种纯净物 B .全部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 .全部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 .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放置。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下图。某同学取用KOH 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D ) 13、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三组物质分别为:(1)O 2、F 2、S 、N 2;(2)Fe 、Na 、A1、Si ;(3)NO 、CO 2、SO 2、P 2O 5。

最新物质的量-高考题汇总

高考题汇总---物质的量 1.(2015·新课标I )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2.(2015·新课标II 卷)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 .1L 0.1mol·L -1的NaHCO 3-溶液中HCO 3-和CO 32- 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 .235g 核素U 发生裂变反应:U+n Sr+U+10n 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 A 3.(2015·四川)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gH 218O 与D 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 B 、常温常压下4.4g 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 C 、标准状况下,5.6LCO 2与足量Na 2O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 A D 、50ml 12mol/L 盐酸与足量MnO 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4.(2015·广东)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3g Na 与足量H 2O 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 个H 2分子 B .1 mol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 个SO 3分子 C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H 2混合气中含n A 个原子 D .3mol 单质Fe 完全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 5.(2015·海南)下列制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 [多选] A .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 .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C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 和NO 含有的质子数 D .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6.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 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235 92235921090 38136 5410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练习题

二、基础梳理 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意义: 物质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不可能逐一研究。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再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则容易找到有关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2.物质分类的方法: (1)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2)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若按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则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若按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4)按混合物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等。 说明: ①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很多,按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类别。以后还要继续学习其他的分类方法。 ②类别名称只是为了标识不同分类结果的一种定义。但要搞清关系。 ③注意分类依据和分类的对象、类别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区别。 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先选定一类物质,预测它可能和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然后选出各类物质的代表物,探究它们之间是否发生反应。 (2)化学性质: ①金属的化学通性: ②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说明:i、多数酸性氧化物与水可以直接化合(SiO2不能);少数碱性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可溶性碱。ii、酸性氧化物也叫对应酸的酸酐。iii、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例如Mn2O7金属氧化物,但却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酐,如CO。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2 课时) 长铁一中 谭惠平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 3.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 4.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课型:探究式、启发式 思路: 分散系及其分类 常见的胶体 Fe(OH)3胶体的制备 [问题1]怎么证明制得的分散系就 是胶体而非浊液或溶液 [科学探究1]: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①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溶液没有[问题2 为什么?] ②分散质粒子大小关系:浊液> 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浊液的比较 练习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1] 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 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 [归纳与整理1] 相同点: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得到的混合体系。(引出分散系定义) 溶液(溶液)澄清透明且无论放置多久都均一稳定; 不同点:CuSO 4 泥浆水(浊液)浑浊不透明,静置后分层。(引出分散系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组成 ①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②组成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系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溶液(CuSO4溶液)和浊液(泥浆水)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豆浆属于哪类分散系呢?] 2.分散系的分类 溶液:澄清、透明且均一、稳定 ( 实例:食盐水) Ⅰ)分散系胶体:澄清、透明且较均一、较稳定 ( 实例:豆浆、牛奶) 浊液:不澄清、不透明且不均一、不稳定 ( 实例:泥浆) [思考与交流2]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 [归纳与整理2] Ⅱ)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Ⅰ)常见的胶体 牛奶、豆浆、墨水、血液、果冻、蛋清、胶水 Ⅱ)胶体性质的探究 胶体的制备 ①Fe(OH) 3 [实验步骤]取一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1~2mL。继续煮沸,待液体呈红褐色后,立即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 3

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胶体,离子反应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理解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简单运算。 掌握物质的量的含义,能后进行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含义,熟练的运用计算公式。 【练习】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氢的物质的量是3mol ②小米的物质的量是1mol 到底用多少粒子作为一个集合体最为合适呢?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1.定义: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2.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例如:1molO2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2molC中约含有1.204个碳原子 1molH2SO4中约还有6.02×1023个硫酸分子 1.5molNaOH中约含有9.03×1023个Na+和9.03×1023个OH-; 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粒子的集合体,与0.012Kg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把6.02×1023mol-1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也就是说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合体都称为1mol。 【思考】由以上举例可知,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微粒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 物质的量(n)微粒总数(N) 1molO2 1×6.02×1023 2mol O2 2×6.02×1023 3mol O2 3×6.02×1023 ……………………………………………………………….. n mol O2 n×6.02×1023 结论:微粒总数(N)=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3.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和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是:n=N/N A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微粒数或物质的量。 (1)0.1mol碳约含有个碳原子

九年级科学上册2.4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第4节物质的分类 1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新设计 在“物质分类”的教学中。事先,布置学生寻找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单质、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等,按照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开展教学,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知识的回顾,又是一种知识的补充。再结合一些现实物质的分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科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一项充满活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科学的内在价值,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学情分析 物质分类是根据事物研究规律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归纳方法。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能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从而要求学生对物质的微观世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纯净物的分类可有多种依据,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但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关系,故寻找较为科学的分类依据――以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是本节课的核心。从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学生在八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但对纯净物的分类还未了解,而对酸、碱、盐却已经在第一章的学习中认识,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又是熟悉的,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氧化物的分类、化合物的分类进一步的认识,因而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也是一种知识的总结。从学习能力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有一定的分类意识,但对进一步分类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了提升的机会,应而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能力,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4重点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正稿)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主备人陆郁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法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用分析归纳法认识“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实践活动对分类法进行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分类法运用的实践活动,体验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先学后教 1.分类法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和。 2.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元素和元素;其中Na、Mg、Al、Fe等属于元素,O、S、P、N等属于元素。 3.根据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和。而化合物又可根据其性质分为、、和。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一些化学反应分为、、和四种基本类型。 【知识点一】:交叉分类法 1.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2.某些碱的交叉分类 Na2CO3 钠盐NaOH 强碱 Na2SO4 钾盐KOH 弱碱 K2SO4硫酸盐Mg(OH)2 可溶性碱 K2CO3碳酸盐Ba(OH)2 难溶性碱 NH3·H2O 【知识点二】:树状分类法

固固: 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 气气: 金属单质: 物质(1)单质(3) 非金属单质: 一元酸________ 酸(5)二元酸_____________ 纯净物(2)三元酸______________ 难溶碱_________ 碱溶碱_________ 化合物(4)正盐________ 盐酸式盐______________ 金属氧化物_______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______ 以学定教 例1:常温常压下以下物质:①水②硫酸③氧化铜④空气⑤碳酸钙⑥水银⑦二氧化硫⑧石灰水⑨氢氧化钠⑩氨气。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_____; (2)属于化合物的是__ ______; (3)属于是氧化物的__ _____________; (4)属于气体的是______ ________; (5)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2: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物质找出来。 (1)NaCl KCl NaClO Na2S 分类依据1:2: (2)HClO3KClO3Cl2NaClO3 分类依据1:2: (3)H3PO4H4SiO4HCl H2SO4 分类依据1:2: 例3.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反应类型分类依据 ① H2+Cl2=== 2HCl↑ ( ) 高温 ②CaCO3===CaO+CO2↑ ( ) ③Zn + H2SO4 ===H2↑ + ZnSO4 ( )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HCl + NaOH === NaCl + H2O ( )

2010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专题要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础的主干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们涉及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它们相互转化的方式,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从化学视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复习本考点是应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转化条件;要理解各个化学用语的的实际含义,掌握反应的条件与本质,正确、科学、规范的进行运用。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从09年和08年高考考题来看高考题除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还考查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等方面渗透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元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用语,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而且融入其他专题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 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 10.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教法指引】 复习此专题时要做到―准确‖、―系统‖、―灵活‖,可以从三点入手: 1.以高考的热点、考点、难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复习内容和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注 重方法、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 2.加强区别相似概念的异同,理顺不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g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 C.“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H2的质量是1 g B.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1 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氢 B.1 mol O C.1 mol 二氧化碳 D.1 mol水 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0.4 mol NH3B.4℃时5.4 mL水C.10 g氖气D.6.02×1023个硫酸分子5.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5×1019个B.2.5×1022个C.5×1019个D.5×1022个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1 mol 12C的质量是12 g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就是1 mol D.1 mol O2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7.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1 mol H2B.0.5molNH3 C.6.02×1023个的CH4分子D.0.3molH3PO4 8.0.1 mol NaHCO3中含有() C.6.02×1023个O D.0.1 mol H A.0.2 mol Na+B.0.05 mol CO 2 3 9.1g O2和1g O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相同B.所含原子数相同C.所含原子数不同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10. 2.16 g X2O5中含有0.1 mol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1.6 B.28 C.14 D.31 11.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64 B. 32 C.96 D.32 12.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1/n 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13.①1molH2O约含个H2O;②1molO约含个e-;③2molH+约含个H+; ④3×6.02×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e-;⑤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14.5mol的CO2与8mol的SO2的分子数比是;原子数比是;电子数比是。 16.多少molH2SO4分子与1.806×1024个水分子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17.4.5g水与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其中氢原子数之比是。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 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Ne 、C、 He 、Kr…… 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 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 2.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 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

Fe、Ga。 5. 同位素 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31H(氕、氘、氚)。 6. 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 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 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为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基(羟基):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根(氢氧根):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9.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重要内容。 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言]“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杨振宁语)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秘无穷。下面我们一些来看一组图片。 [展示]:教材的几幅图片。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 [师]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请各位同学在纸上写出一些实例,再进行小组交流。 自己完成实例后,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水、氧气、金属、碳、塑料、二氧化碳、汽油、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师]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获得生活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并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为人类服务,化学家们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转

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如何来分类呢?

[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给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生1]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有:空气和食盐水;纯净物为: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 [生2]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有:铜、、碘、氢气、石墨;化合物有:乙醇、硫酸铵。空气和食盐水是混合物。 [生3]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为:空气、氢气;液态为:乙醇、食盐水;固态为:硫酸铵、铜、碘和石墨 [生4]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易溶、微溶、难溶。 易溶为:乙醇、食盐水、硫酸铵;微溶为:碘;难溶为:空气、氢气、铜、石墨 [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非常好。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说明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 [板书]物质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形式的结果各不相同。 [展示]老师在此也提出一种分类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共享。 [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Ca) 氯气(Cl2) 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2.目前,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型的C60分子融进足球型的Si60分子中,使外面的Si原子与里面的C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D.Si60分子的体积比C60分子大 3.现有①液态氧;②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⑥石油。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①⑤ D.混合物——②③⑥ 4.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 A. 重水 B. 氨水 C. 水银 D. 水晶 5.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6.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 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高中化学必修: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过滤、结晶、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课前准备] 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盐来自于海洋,如何才能从海水中获得纯净的能够供人食用的食盐呢?需要经过什么样的一系列步骤? [学海导航]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有关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一)过滤 1、原理或适用范围: 利用物质的差异,将液体和分 离开来。 2、装置及仪器 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操作及注意事项 过滤时,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的______,使滤纸紧贴 _____________。滤纸边缘应略________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 体的液面应略__________滤纸边缘。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___________,烧杯尖嘴处应与玻璃棒_________,玻璃棒下端应________________,漏斗颈末端应__________________。 4、实例与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蒸发 1、原理或适用范围: 一般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________不断挥发,析出________ 的过程。 2、装置及仪器 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操作及注意事项 蒸发皿可以直接_________,倒入蒸发皿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

专题二——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考纲解读】 专题二——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 .了解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定义和分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及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知识网络】 醱性氯化物 臓性氧化捌 两性氧化物 、 不成盐氧 化物 f 非金犀暫化物 技廻成分 2 I 金屈氧化物 r 咅氧醱 无氧酸 化合物 菠睦韶出疋个數』二元醛 丨 寥元酸 物质 \盐 悬蝕瘦 按龄的沸点彳 按酸的电高程度 "挥发性酸 -不挥提性釀 强醱 X. r 正盐 Y 饑式盐 碱式盐 一元碱 按电离出的 QJT 个敎』二元 碱 I 察无區 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 学案编号:04 编写人:李春林 谭宇鹏 审核人:杨素玲 编写时间:2012.09.05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基础知识精讲】 1 .元素: (1)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2)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游离态和化合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属于游离态。 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属于化合态。 (3)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女口:氧气和臭氧; 白磷和红磷; 金刚石、石墨和 C 60等 判断的关键看两点:一是看是否含有同种元素,二是看是否是单质 证明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方法:一是确定两种单质含有相同的元素,二是确定两种单 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证明含有相同元素通常的方法:燃烧产物相同或者二者能相互转化 证明具有不同的性质的方法: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或者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2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核裂变、核衰变、克隆、合成生命体等不属于化学变化研究的范畴 3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核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故核素(或原子)的种类多于元素的种类。 厂 ①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同位素的特点 v '②在天然存在的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原子所占的百 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物质的量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物质的量综合题汇编 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1)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H2O 和 H2SO4,其质量之比为_____,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把 3.06 g 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 100 mL 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 3.36 L H2。 计算:①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_____。 ②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_________。 ③反应后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假定反应体积仍为 100 mL)。 (3)由 CO2与 CO 组成的混和气体对 H2的相对密度为 20,则混和气体中 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 C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9:49 1:1 1:4 0.06 mol 1.44 g 3.0 mol·L-1 75% 1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n (H2O)= n (H2SO4) ,m (H2O):m (H2SO4)= n (H2O)×18:n (H2SO4)×98= 9:49; N H(H2O) :N H(H2SO4)= n (H2O)×2:n (H2SO4)×2=1:1; N O(H2O) :N O(H2SO4)= n (H2O)×1:n (H2SO4)×4=1:4; (2)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二者混合物的质量为 3.06=24x+27y;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系数比:Mg~2HCl~H2,2Al~6HCl~3H2,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3.36 L,n (H2)=0.15mol,列式x+1.5y=0.15,解方程x=0.06 mol,y=0.06 mol,故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0.06×24=1.44g,反应后溶液中Clˉ(盐酸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镁和氯化铝)的物质的量 =0.06×2+0.06×3=0.3mol,溶液体积100mL,Clˉ的物质的量浓度c=n V =3.0 mol·L-1; (3)由CO2与CO组成的混和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20,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g/mol,设1mol混合气体中有xmol CO,CO2ymol,故 x+y=1,28x+44y=40,则x =0.25mol,y =0.75mol,同温同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混和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75%,CO的质量分数=0.25×28/40=17.5% 2.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I.(1)给定条件下的下列四种物质: a.10g氖气 b.含有40mol电子的NH3 c.标准状况下8.96LCO2 d.标准状况下112g液态水 则上述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专题复习一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提纯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和分离提纯 一、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1.分类的依据:①物质的组成②物质的导电性③物质的状态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等。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还应注意:①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②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③晶体与非晶体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⑤溶液、浊液与胶体等 3.经验总结:化合价有变化的考虑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变化的考虑酸碱之间的反应。 例1今有均处于常温、常压下的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写出挑出的物质的写化学式,指出挑选的依据: (1)O2、H2、C、N2;(2)Fe、Na、Al、Si(3)NO、CO2、SO2、Fe3O4 分析:思路一:依据聚集状态分类 思路二:依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思路三:依据物质的用途分类 答案: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 B、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离子但只能是带同一种电荷 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E、酸不可能与酸反应 F、通过化合反应不能够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铁 G、弱酸不会制取强酸 答案: 例3下列4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写出你熟悉的化学方程式,说明其观点的错误 分析: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普遍规律,也要记住个性化的内容。 [巩固练习一] 1.下列物质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A、纯净物、混合物 B、氧化物、化合物 C、盐、正盐 D、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为弱电解质的是() A、硫酸,硫酸镁 B、碳酸,碳酸镁 C、食盐,酒精 D、碳酸氢钠,醋酸 3.想一想,NaOH(固)、P2O5(固)、无水CaCl2(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 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碱石灰D.生石灰 4.在历史上,人们曾经认为有机物只能由生物的细胞在一种特殊力量—生命力的作用下才

物质的分类 (最新教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属于典型的化学核心观念知识。第一章已经从化学研究手段学习了化学实验验观和定量分析观,这一章旨在从化学学科观念(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离子反应观、氧化还原观)出发,引领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因此,本节内容的主要功能与价值在于:1). 将已有较为零散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和已有知识上升到较为系统的化学思想方法——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 2).元素观、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寻找、认识纷繁多样的化学物质; 3).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学习、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 4).丰富对物质认识的角度,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重要视角。 2.课标及学情分析 课程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生已有知识:1).对物质的初步分类; 2).生活中的分类及其作用(感性认识)。 学生已有能力:1).能利用分类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初步的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学生可能的发展障碍点:1).熟练地根据物质性质及组成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 2).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的形成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 初步认识较为系统的核心分类; 3. 复习、整理酸类物质的通性。 (二)过程与方法(重难点) 1. 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 2. 熟悉从类别角度预测、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步骤; 3. 初步掌握不同类别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讨论活动,认识到分类的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关键在于分析组成和性质差别;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从分类角度寻找、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 问题及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推荐中考化学九年级总复习练习册第23讲专题二物质的分类

第23讲专题二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2014,泰安)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B ) A.水属于氧化物B.干冰属于单质 C.硝酸铵属于盐D.乙醇属于有机物 2.(2013,呼和浩特)“分子足球”C60发现之后不久, 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 D ) A.混合物B.化合物 C.金属单质D.非金属单质 3.(2014,潍坊)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B ) 4.(2015,淮北市二模)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B ) 5.(2013,锦州)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D ) A.石墨、氯酸钾、石油 B.钢、氧化镁、铁锈 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D.液态氧、干冰、空气 6.(2015,合肥市三模)下列家用物品中,都用到的材料是( A )

A.合成材料B.天然纤维 C.金属D.玻璃 7.(2015,安徽省模拟卷)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 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C ) A.一氧化碳B.硫酸铜 C.空气D.铜 8.(2013,百色)下列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C ) A.烧碱、盐酸、食盐B.纯碱、火碱、硫酸 C.硝酸、熟石灰、纯碱D.盐酸、纯碱、碳酸钙 9.(2013,安徽)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D )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10.(2015,安徽省独秀初中预测卷)下列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1.(2014,无锡)小瑾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