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3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编制组

二零一四年六月

项目名称: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

项目统一编号:2013-94

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编制组主要成员:申文明、肖如林、付卓、熊文成、史园莉、曹飞、於方、贾倩、杨茂华、林星杰、白飞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朱静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应蓉蓉

目 录

1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编制过程 (1)

2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 (3)

2.1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3)

2.2督促落实尾矿库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有力保障 (3)

2.3指导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环境安全监管职责的迫切需要 (3)

3标准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4)

3.1标准编制的依据 (4)

3.2标准编制的原则 (5)

4标准技术方法确定 (6)

4.1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6)

4.2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的研究 (8)

4.3相关调研与交流 (21)

4.4专家意见征集 (22)

4.5实践验证与应用 (22)

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4)

5.1标准适用范围 (24)

5.2术语和定义 (24)

5.3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准备 (25)

5.4环境风险预判别 (26)

5.5评价指标体系 (26)

5.6评估方法 (30)

5.7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危险因素识别 (32)

5.8环境风险分析 (32)

5.9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文件编制 (32)

6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33)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尾矿库是矿山选矿厂重要的生产设施,同时也是一种具有高势能、高危害性的危险源与环境风险源。其尾矿及尾矿水中常含有重金属、化学药剂等有毒有害物质,一旦事故,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人群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是尾矿库大国,各种自然、人为的不利因素时刻威胁着尾矿库的安全,同时也对周边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是加强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与监管,提高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但目前在环境保护领域,尚未建立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级分类的技术方法。为了能更准确的掌握尾矿库的环境风险状况,指导尾矿库企业和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与监管,提高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有必要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建立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以及基于环境风险的分级分类方法。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3〕154号),将《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统一编号为2013-94,项目由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持承担,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协作承担。项目开展过程中得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大力支持。

1.2编制过程

2011年5月,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委托下开展了“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分类技术方法研究”项目研究,旨在指导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掌握尾矿库环境风险信息,并在分级分类基础上进行差别化管理。

2011年底前,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单位在总结国内外技术指南和方法、赴尾矿库现场调研、咨询专家等基础上,编制形成了《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分类技术方法》初稿。

2012年5月,以张家口市尾矿库环境风险信息试填报为基础,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实践,并对《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分类技术方法》的相关指标和参数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完善。2012年8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分类技术方法(讨论稿)》进行评审,并做相应修改。

一方面为使本标准的名称与内容更贴切,另一方面与环境影响评价中风险评价相区分,经过多次会议的交流讨论,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及相关领域专家一致建议将本标准的名称由“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改为“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为此,2012年10月,在总结全国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活动中尾矿库情况的基础上,将名称修改为《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并规定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由尾矿库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同时作为指导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行差别化、科学化监管的依据。

2012年11-12月,先后深入河北、内蒙古、贵州、陕西、云南、江西等多省区进行尾矿库现场调研,听取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尾矿库企业代表关于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加强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对《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做进一步修改。

2013年2月-6月,根据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经过多次交流讨论和反复修改完善,形成《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初稿)》。2013年6月14日组织召开了专家咨询会,进一步根据专家意见修改。

2013年7月-9月,围绕指标选取、指标权重、指标评分等多方面内容,征求了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试评稿)》。

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河北承德、湖南郴州、广西河池等地,按照《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试评稿)》对典型尾矿库进行了试评估,并根据相关试验情况对技术方法进行修改完善。同时,按照201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要求,对技术方法进行了修改完善。

2014年3月,在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所的组织下,邀请了管理应用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等对技术方法进行了开题论证。与会专家对《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和指导,肯定了技术方法,并给出了相关修改建议,尤其是对其中关于技术

方法与管理部门的结合、技术方法的名称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了相关意见。

2014年3-4月基于开题中专家的相关修改建议和意见,对技术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和试验验证(广西)。

2014年4月,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的组织下召开司务会讨论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征求意见稿)》。

2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

2.1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尾矿库企业应当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这些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在相关技术方法的指引下,深入分析尾矿库环境风险,充分了解尾矿库危险因素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因此,制定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是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的重要基础。

2.2督促落实尾矿库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有力保障

当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于尾矿库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要求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技术规范或标准,导致部分尾矿库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突出表现为只关心安全,不关心环保,对环境安全保障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频繁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还有部分企业虽对强化尾矿库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在日常工作中不知道从何着手做好环境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等。为此,有必要制定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督促落实尾矿库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

2.3指导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环境安全监管职责的迫切需要

部分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监管力量有限,尾矿库的管理工作应全部由安监部门负责,对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甚至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尾矿库放任不管,导致突发环境事件频发。还有部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应当重点监管的尾矿库和监管范围把握不清,把干滩长度、浸润线是否符合标准等本应安监部门监管的

内容纳入到环境监管中,导致职责不清,监管不到位。因此,十分有必要制定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明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尾矿库和监管范围,指导地方切实履行环境安全监管职责。

3标准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3.1标准编制的依据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5085.3-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T 14848-9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HJ 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 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 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 616-20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

HJ/T 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 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338-200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T/T 299-200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AQ 2006-2005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主席令第6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第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劳动部令第4号)

《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国家环保局令第11号)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环办[2010]138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2标准编制的原则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在综合考虑:1)适用性、可操作性原则,2)科学性、先进性原则,3)经济技术可行性原则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着重采取了以下原则:

(1)突出环境管理特点

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尾矿和尾矿水成分、周边环境敏感点情况以及环境保护各项要求落实情况是关注重点。因此,本标准的技术方法对环境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作为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

(2)统筹应急管理要求

对环境保护部自2006年以后发生的54起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分析发现,有80%是由于安全生产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坝体、排洪系统、输送系统等损毁而引起的。因此,本标准的技术方法将尾矿库安全度等别、防洪设施类型、堆尾方式、排尾方式等易引发事故的环节设为评估指标。

(3)注重与相关部门尾矿库技术规范有效衔接

建设部门《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按照尾矿库全库容和坝高将尾矿库划

分为5个等别,安监部门《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体稳定性等将尾矿库安全度划分为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四级。尾矿库等别反映了污染因子的规模,安全度等级反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技术方法直接引用了相关部门的评价结果,相关内容实现了有效衔接。

(4)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

本标准的技术方法在指标及权重设置时,注意发挥各指标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可以帮助尾矿库企业充分认识自身存在不足,明确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方向,并指导尾矿库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降低环境风险等级。

(5)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本标准的技术方法确定的评估指标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涉及到的数据源容易获取、方法容易实现,便于尾矿库企业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操作。

4标准技术方法确定

4.1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流程图

本标准的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是在文献调研、方法实验与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确定的。开展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调研,主要是为了保证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中采用方法的科学

性、有效性。开展方法实验与应用实践,主要是为了保证技术方法结果的可靠性。

图2 技术路线图

4.2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的研究

4.2.1国外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发现,发达国家在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上起步较早,环境风险管理较为成熟,但是专门针对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文献很少。

(1)欧盟尾矿堆场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2006年,European Neighborhood and Partnership Instrument (ENPI)编写了“尾矿堆场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这项方法虽然未形成相关的制度,但是提供了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主要是用来确定环境风险的级别、环境接受程度以及修复措施。

1.风险评估要素及模式——“源头-路径-受体”模式

尾矿库属于复杂的系统,因此,风险评估的三要素包含多种内涵。污染物来源包括污染物类别、污染物浓度、处理时间及位置等;路径包括污染物迁移介质、迁移速率和迁移时间等;受体包括受体的类型、数量、敏感度以及对污染物的耐受浓度等。三要素是风险构成的必要条件,只有三要素同时存在,才能构成风险(图3)。

图3风险评估各要素整合

2.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尾矿库风险评估的复杂性,他们制定了分步进行、逐级深入的评估程序。风险评估分为三个阶段:初步风险评估(Preliminary risk assessment)、一般定量风险评估(Generic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详细定量风险评估(Detailed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初步风险评估包括确定风险评估内容和目标、收集尾矿库和周围环境的相关信息、形成环境风险三要素的详细信息、确定潜在不可接受风险的可能性等。随后的一般定量和详细定量评估,对风险进行量化,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标准作为评判依据。通过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的来源以及风险后果的程度。虽然每种评估的基本内容相似,包括建立污染物源数据库、分析不可接受风险的可能性、预测风险后果的量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能否接受,但三者呈现了一种递进的关系,使对风险的认识更加具体和准确。

尾矿库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尾矿库的管理提出减少风险发生的建议。因此,此方法的最后一步是对修复方法的提出和对其可行性的评价。主要包括:提出可行的修复选择、对修复技术进行详细评估、建立合理的修复策略。图4展示了该方法进行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的总体流程。

图4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总体流程

(2)欧盟e‐Ecorisk项目

“e-Ecorisk”项目由欧盟组织的18个研究机构承担,旨在为尾矿库风险预测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区域性的网络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撑体系,降低尾矿泄露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潜在受影响地区的风险信息的整合和分析,以及尾矿泄露对环境、社会等的风险及潜在影响的确定、特征分析、定性及评估。最终采用来自4个国家的尾矿库(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信息和数据建立并验证了系统。

评估系统涉及的基本参数包括终端用户需求、场地数据收集、远程数据分析、坝体破坏和表层水外排模型、社会经济影响、成本分析、风险分析、管理信息、决策-支撑系统等。同时,采用卫星观察和场地信息分析了解尾矿库下游的环境和社会情况,确定地形、地面特征、以及控制溢出液扩散的因素。

项目首先建立尾矿泄露事故数据库,包括坝体特征、损坏的原因和类型、污泥行进的距离和影响区域。针对考察对象,利用地形、环境和社会相关数据,模拟坝体损坏和废水外溢时水流的分布情况,预测排放路径和洪水参数、沉淀物在下游的分布程度。最后,对尾矿外溢对下游区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并评估事故危害性、环境脆弱性、可能的后果,以改善风险管理。

(3)欧盟采矿废物设施分类报告

2006-2007年,欧盟委员会DG Environment组织开展了“采矿废物设施分类”(Classification of mining waste facilities)项目研究,依据European Waste Catalogue 对包括勘探、采矿、采石、物理化学矿物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并形成最终报告,表1展示了欧盟的废物名录分类。该体系包括三种废物类型,即非危害类、“Absolute Entries” (存在危害废物,无论是否高于限值)、“Mirror Entries” (只有高于限值才认为有危害)。其中,硫化矿加工产生的可产酸的尾矿被认为“天生”地具有危害性。

表1 欧盟废物名录分类(第一组)

“Absolute Entries”有害废物,无论是否高于临界浓度 A “Mirror Entries”有害废物,仅当其高于临界浓度M

01 来源于勘探、采矿、采石、矿物的物理化学处理过程的废物

01 01 来源于矿石挖掘的废物

01 01 01 来源于金属矿石挖掘的废物

01 01 02 来源于非金属矿石挖掘的废物

01 03 来源于金属矿石的物理化学加工过程的废物

01 03 04 硫化矿加工产生的产酸尾矿 A

01 03 05 含危险物质的其他尾矿M

01 03 06 除01 03 04和01 03 05之外的尾矿

01 03 07 含有来源于金属矿石物理化学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废物M

01 03 08 除01 03 07 之外的灰尘和粉尘废物

01 03 09 铝生产中产生的赤泥

01 03 99 其它未提及的废物

01 04 来源于非金属矿石的物理化学加工过程的废物

01 04 07 含有来源于非金属矿石物理化学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废物M

01 04 08 除01 04 07 之外的砂砾、废石

01 04 09 废砂石和泥土

01 04 10 除01 04 07 之外的灰尘和粉尘

01 04 11 苛性钾和石盐加工产生的废物

01 04 12 除01 04 07 和01 04 11之外的清洗矿石产生的尾矿和废物

01 04 13 除01 04 07之外的矿石切割产生的废物

01 04 99 其它未提及的废物

01 05 钻探泥浆和其它钻探废物

01 05 04 自来水钻探泥浆和废物

01 05 05含油钻探泥浆和废物M

01 05 06 含有害物质的钻探泥浆和废物M

01 05 07 除01 05 05 和01 05 06之外的含重晶石的钻探泥浆和废物

01 05 08 除01 05 05 和01 05 06之外的含氯化物的钻探泥浆和废物

01 05 99 其它未提及的废物

根据该报告建立的分类标准,尾矿库可分为A类(高风险)和非A类(低风险)。主要评价依据包括三方面:结构完整性丧失或错误操作引发严重后果、危害废物的含量、危险物质或配置剂含量。只要从任何一方面被评价为A类,尾矿库的整体评价即为A类。

(4)澳大利亚尾矿库管理手册

2007年澳大利亚的工业、旅游与资源部组织专家、企业、非政府机构和政府机构编写了尾矿库管理手册(Tailings Management)。该手册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尾矿管理为主旨,重点讨论了尾矿管理体系和加强管理的相关技术,其中,也涉及到采矿企业的风险管理内容。

通过分析近几十年发生的尾矿库安全事故,手册总结了尾矿库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缺少对尾矿库的水平衡和建筑主体的控制、对安全管理控制的忽视,以及尾矿库的不稳定、漫顶、渗漏等。同时指出,在全生命周期中,尾矿库都应该控制在低风险水平,包括尾矿库的

设计、施工、运行、闭库以及修复等各个阶段,低水平风险控制也是尾矿库管理的基础。手册将尾矿库风险分析总结为两方面主要原因:运行阶段和闭库阶段,并主要采用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的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2004)进行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建立评估内容、识别危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以及处理选定的风险。同时,手册认为,矿业企业会应依据采矿规模及公司策略,采用定性、半定量和定量、计机分析等不同的风险评估方法。

(5)美国环境风险管理

美国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已形成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主要与化学品事故防范、环境应急管理和石油类泄露事故等相关。美国EPA颁布了《化学品事故防范法规》,法规中列出了77种有毒物质与63种易燃物质的控制清单与临界量值,要求生产、使用、存储这140种物质并超过临界量标准的企业必须提交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其中,物质临界量值采用毒性等级因子法确定,通过评估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以及化学品泄漏后的扩散因子来确定化学品的毒性等级因子。同时,美国EPA依据风险分析、辨识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对风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基于风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将企业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从一级到三级风险水平依次提高。根据企业风险分级的结果,详细规定了处于不同风险水平的企业制定、提交、修改及更新风险管理计划的具体要求。

(6)欧盟塞维索指令

1982年,由于1976年6月在意大利塞维索发生的化学污染事故,促使欧盟出台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82/501/EEC),即《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欧盟先后两次对《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进行了修订,于1996年12月和2003年分别出台了《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欧盟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管理主要以《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主。

《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具有双重目的。其一,防止危险物质重大事故灾害的发生。其二,由于事故确实还会发生,这项指令旨在限制此类事故的后续影响,不仅针对人的安全和健康方面,也针对环境。

《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适用范围为危险物质存在之处。它既包括工业

“活动”,也包括危险化学品的仓储。指令可以被认为在实践中提供了三个级别的控制。在《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附录中,规定了30种(类)化学品的临界值。如果一家公司的危险物质数量低于指令规定的低临界值,则不受此指令约束。如果公司的危险物质在数量上高于低临界值但低于高临界值,则受指令规定的基本要求约束。如果公司的危险物质数量超过指令规定的高临界值,则受此指令中所有要求的约束。

(7)德国清单法

“清单法”是德国联邦环境局发展出来的一种对工业设施安全进行检查和评级的方法,致力于降低企业的风险,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利用它可以评价企业、地区和国家重大危险事故发生的风险大小。“清单法”以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为基础。评价时,首先划分工艺单元,对风险物质进行评价,计算水风险指数(WRI);其次,从18个清单中选择合适的清单对不同的工艺单元进行检查和评价,再对清单求平均值得出企业的平均风险(ARPi);最后,根据水风险指数(WRI)和企业平均风险(ARPi)计算得出企业的真实风险值(RRPi)。

(8)加拿大环境应急管理

加拿大于2003年8月颁布了《环境应急条例》。该条例规定了174种化学品物质及对其组份浓度与物质数量清单,其中,组分浓度要求以物质的质量百分比表示;物质数量的规定是指该化学品单独存储的数量要求,或是该物质作为组份之一,其混合物质的数量要求。达到限制规定的化学物质应按要求列入应急管理范围。对涉及清单中化学物质的企业,加拿大环境应急法规规定了其风险信息提交和认证的内容和程序,要求其利用该信息编制、实施和测试环境紧急计划,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通报和汇报应急处置预案等。

(9)其他

除了上述国家、联盟外,其它国家也在环境风险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日本在1973年颁布了《关于规定化学物质的审查及生产等的法律》,即《化审法》。法规规定工业化学物质的通报和评估体系,目的是防止由这些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损害。此后,《化审法》在1986年和2003年进行了再修订,使得法规的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从1997年开始,日本环境省开始试点进行风险评估项目,筛选关注的化

学物质并进行风险评估。

意大利以欧盟《塞维索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基础形成了国内法律Law238/05对风险企业进行分级,该法律列举了危险的工业类型和工艺过程目录,对含有目录中规定的工业类型或工艺过程的企业,如果其所含有的危险物质超过规定的危险物质的量低临界值但低于高临界值,则判断为A类风险源,如果超过高临界值则判断为B类风险源。

荷兰环境风险管理框架由荷兰房屋、自然规划和环境部(NMHPPE)于1989年提出,其关键是应用阈值(决策标准)来判断特定的风险水平是否能接受。该框架利用不同生命组建水平的风险指标,如死亡率或其他临界响应值,用数值明确表达最大可接受或可忽略的风险水平。

瑞典和芬兰以尾矿坝失败引起的后果为分类依据,同时考虑坝体的上下游以及尾矿运输和有害物质的滤除,建立了瑞典RIDAS系统(Swedish RIDAS system )。这是一个自愿的系统,矿主可以自行安排分类,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采取安全措施。分类需要详尽的分析和对尾矿特征、化学特性及其他信息的掌握,包括地理位置、坝体类型、坝高等。

西班牙根据尾矿库大小和影响程度两个分类系统的结合来评估尾矿库的风险;葡萄牙和斯洛伐克则采用基于一系列参数的评分制,如排水质量、坝高、状态等,根据总分将尾矿库风险水平分为不同水平。

4.2.2国内

(1)管理领域

我国的环境风险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制定了不少于防范环境风险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明确使用环境风险概念、规定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却很少。

目前,我国明确规范环境风险的法律主要有:《突发事件应对法》,《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

其中,《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是2004年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环境风险评价相

关政策规范。导则中规定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2009年,为了推进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示范工作,环保部组织开展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2010年1月,《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氯碱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颁布,此后又发布了造纸企业、合成氨、硫酸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针对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评估及分级分类管理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初步的工作,如张家口市根据尾矿库规模等级、污染物排放量的多少、环境风险高低、所处位置环境敏感程度等,实行分级管理。对涉及重金属等危险废物排放的尾矿库列入一类管理,对铁矿、煤矿所属的尾矿库列入二类管理,对只开采不选矿、环境风险较低的列入三类管理。该分级分类思想相对简单,未考虑管理因素,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够明确和具体化。

(2)学术研究领域

除了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环境风险相关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增多。研究方向由最初的综述和应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发展到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如海域重大船舶溢油、洪水灾害、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化工园区重大事故预防与管理等。同时,随着环境风险研究的发展,尾矿库环境风险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也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

1.环境风险研究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的环境风险研究主要围绕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应急措施等六项内容展开。

1)环境污染的事故风险评价

事故风险评价是指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一般认为,事故风险评价是沿着三条线发展的:一为概率风险评价,在事故发生前预测环境风险。二为实时后果评价,研究事故发生期间有害物质的迁移轨迹及实时浓度分布。三为事故后果评价,研究事故停止后对环境的影响。

总体来说,事故风险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方法主要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此类方法容易理解,过程简单,但由于往往依靠经验,带有局限性,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定量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对一些定量指标进行计算,得出评价结果,主要有概率风

险评价法、破坏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模糊数学、灰色系统、非线性回归、随机过程和可靠性系统工程等理论与方法。还有一些学者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提出过一些模型和方法,如高英巍等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缺少对区域环境的分析,在对石化行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加入区域环境风险敏感性的分析。在传统的计算风险度之前,先计算区域的环境风险敏感度;陈曦等在对石化企业环境突发事故风险源普查的基础上,针对一般石化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价评价因子不够全面、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从风险源、人员、管理、环境等因素出发构建了石化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形成了完善的突发环境事故风险等级评价体系。

2)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是描述人类暴露于环境危害因素之后出现不良健康效应特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40、50年代,环境污染引发的中毒事件逐渐增多,毒理学家和环境专家开始用毒物鉴定方法进行健康影响分析,主要进行定性的健康风险评价。直到60年代,毒理学家才采用一些定量的方法进行低浓度暴露条件下的健康风险评价。到80年代,出现了生物运转模型和肿瘤生物学模型,使得小剂量外推模型的分析更加客观和科学。到90年代,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方法(QSARs)成为健康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并逐渐应用到环境化学、农药化学中。从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现在,健康风险评价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其评价程序相对固定,包括危害判定、剂量-反应评估、暴露量评、风险表征、风险管理。

3)综合风险评价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学者认识到健康风险评价和事故风险评价的孤立发展带来的缺憾,提出应采用“综合风险评价”。综合风险评价定义其“基于科学的方法,在一个评价下统一对人类、生物区和自然资源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并给出评价框架。因此人们对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的范围超出了单纯的事故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开始关注政策和人类活动失误所带来的政策风险和战略风险等综合风险。

2.尾矿库环境风险研究概述

目前,我国的尾矿库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大多为上述第一种环境风险评价,即环境污染的事故风险评价。学者主要关注尾矿库的环境风险因子识别、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预防管理等几个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可以进一步将其细分为针对某一具体的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和针对多个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1)针对某一具体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导则 大气环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2006-12-30

目 录 1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1) 2 主要技术依据 (2) 3 修订原则与总体思路 (2) 4 标准编制单位 (3) 5 标准编制过程 (3) 6 修订主要内容 (4) 6.1标准框架 (4) 6.2适用范围 (4) 6.3规范性引用文件 (4) 6.4总则 (4) 6.5污染源调查和统计 (5) 6.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 6.7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5) 6.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6.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 6.10报告书附图、附表及附件要求 (7) 6.11推荐模式清单 (7) 7 与93版大气导则对比 (7) 7.1评价级别的差异 (7) 7.2同等评价级别工作量的比较 (9) 7.3推荐模式的功能比较 (11) 7.4小结 (12) 附件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网站提供电子资料清单 (1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编制说明 1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199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称“93版大气导则”)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范围和技术方法。通过大气导则的实施,提高了大气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及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更加有针对性。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国际上环评技术方法的更新,93版大气导则从适用范围、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法上均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目前正在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为了符合修改后的总纲的要求,大气环境导则也要与之相适应。 修改的大气导则主要内容有: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污染源调查和统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与93版大气导则相比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改动较大的是推荐了预测模式部分。 93版大气导则推荐的环境质量预测模式基于60~70年代的大气边界层理论,已落后于当今国际主流的环境质量预测模式所应用的80~90年代的大气边界层理论。93版大气导则推荐的环境质量预测模式假定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在空间上遵循高斯分布,考虑地面和混合层顶均为不可穿透的平面;按照Pasquill稳定度分类方法将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度分为六类,扩散参数由稳定度、扩散距离和时间决定,因此,采用的稳定度分类和扩散参数是不连续的。这不仅在理论上与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特征的连续变化相违背,也与近几十年对湍流扩散的研究成果不符,尤其是在对流条件下。 93版大气导则推荐的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a)不稳定条件下,对于中等及以上有效高度的排放源,其地面浓度预测值和实测 值之比,明显偏低; b)未能反映浮力烟羽抬升到混合层顶部附近的实际扩散过程,地面浓度预测值误 差较大; c)扩散参数和大气稳定度不连续; d)没有考虑建筑物下洗问题。

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一览表

工程名称: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10和11层装饰装修工程 工程地点:北京金融街 工程类别:房屋建筑工程 建筑面积:约3200平米 设计图纸状况:满足施工要求 二、工程招标范围 第二节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目的:本工程提供完整的、纲领性的技术文件,用以指导该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和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施工程序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 2、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ISO9001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3、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好文明施工。 4、实行施工、设计和建设单位三结合,做好施工部署。

5、采用分段的流水施工方法和进度计划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6、注重人力、机械、技术等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力争均衡生产。 7、充分利用现场机具设备资源,扩大机械化施工及工厂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控制。 8、施工期间,积极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科学地确定详尽周密的施工方案。 9、9、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本工程项目所使用的材料、设备、施工均达到国家现行或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 三、编制依据 (1)项目工程招标文件、答疑澄清文件及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 (2)业主提供的关于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资料; (3)根据ISO9001体系质量标准相关文件及企业ISO9004体系管理标准。 (4)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 (5)依据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资料。 四、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及法规 我公司在本工程的深化设计、制造安装、性能材料等方面除必须符合合同文件中技术说明外,还严格遵守适用的规范和标准配套执行。我公司保证采用的一切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是全新的,并且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方案设计,采取必要的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 《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陕西省地方标准《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是2017年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的标准项目。本标准由陕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得到陕西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智慧社区服务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丽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目的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养老服务现状是标准制定的现实需求。 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预计202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达到2.43亿,占人口总数的18%。我们将面临着养老市场庞大需求的压力,加强养老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的工作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逐渐增多,家庭独自承担老年人的照顾问题越来越不现实。老龄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养老”成为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整合全社会各种资源,共同应对老龄化问题。因此,智慧养老应运而生。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

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提供相关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满足不同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有必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这一标准的制定将为实现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目标,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以及为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推进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是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要任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要求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上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标准的制定以国家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为重要依据,该标准也将成为规范养老服务的基础依据。 (三)以规范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与管理为目的。 社区智慧养老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 ××××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文号),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 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 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 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说明)

(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 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重要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 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 (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强制性标准要详细说明强制的内容及理由)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必要项)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选填项)

(消防培训)消防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最全版

(消防培训)消防工程概况 及编制说明

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壹、工程概况及特点 (壹)工程概况 吴江市永康路步行街2-A楼工程位于吴江市永康路步行街上,由盐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框架结构,地下壹层为车库,地上三层,局部四层为商场。建筑面积约10000㎡。 本工程招标工期为2003年11月30日至2004年5月31日,我司投标工期为2003年11月30日至2004年5月31日,计184日历天。工程质量达优良标准,其中消防设施保证通过苏州市消防检测部门及苏州市消防支队的检测和验收,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二)工程特点 1、本工程为吴江市步行街现代化商场设施,对本项目的防火安全要求较高,各个系统安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所有设施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施工安装的各程序必须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2、给排水管道采用PP-R管、UPVC塑料管敷设、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管敷设,安装中不允许到处打洞,对预留预埋要求较高。 3、消防广播、警报器、防火、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装工程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对综合技术人员的施工素质要求严,施工安装、检测、测试质量是本设计安全运行的关键。 4、本项目设施设有吊顶,所有水电工艺设施在顶上分层次明敷,各专业工种标高统壹协调,统壹布置才能保证层面顶部整齐美观。 5、本安装工程系统复杂,前期必须和土建紧密配合,后期和装

修配合密切。各工种主体交叉必须采用流水施工,施工期间应主动接受业主和监理的统壹协调,在全面透彻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和控制手段,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质保量完成本工程招标范围内的管道、电气和设备安装。二、招标内容 吴江市永康路步行街2-A楼安装工程含水、强电、弱电、消防、设备等。具体施工范围根据招标文件包括下述安装内容: 1、管道的预埋和安装 1)上水管。 2)下水管。 3)强电电线管。 4)弱电电线管(含公共广播、火灾报警系统)。 5)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管道预埋和安装。 2、管内穿线 1)强电系统(含照明、插座、设备用电)。 2)消防、火灾报警穿线。 3、设备安装 1)卫生设备(含卫生间洁具)。 2)消防设备 3)防雷避雷系统。 三、吴江市永康路步行街2-A楼主要安装工程量见下表。 吴江市永康路步行街2-A楼主要安装工程量表表1-1

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 贫困退出实施规范》

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实施规范》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一、编制背景 2015年11月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6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作为2017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一补”即补短板,其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到了千载难逢的最好机遇、也是最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最艰巨的历史性时期。一方面,党中央将扶贫脱贫定位到“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中国目前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而“十三五”是最关键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贫困退出机制的构建均作了原则性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 年4月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建立贫困退

出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 2017年9月3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印发《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实施办法(试行)》。陕西省响应国家政策部署,于11月4日颁布了《陕西省贫困退出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贫困退出应坚持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自愿、有序推进的原则。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为更好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过程中,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退出,促进贫困退出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在省扶贫办等相关单位的共同推动下,省质监局于2017年9月25日下达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实施规范》项目制订计划,项目编号SDBXM 189—2017,标准编制工作由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承担。其中,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是全省唯一的权威的标准化技术研究机构,具有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雄厚标准化技术研究实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团队长期从事贫困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贫困退出对农户生计和农民增收脱贫的影响、贫困退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研究,具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积累。 二、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调研及资料搜集 标准编制组前期对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宝鸡市麟游

GB16171-201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3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修改背景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自发布实施以来对控制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并推动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处理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原环保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环水体〔2016〕186号),明确排污许可制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为进一步推进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制的实施,针对GB 16171-2012中有关洗煤、熄焦和高炉冲渣等水质监控位置,以及苯并(a)芘及多环芳烃的排放管理控制要求等问题进行调整修改,在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防范环境风险的基础上,以更加符合行业企业水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保证排放标准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此外,2017年12月,原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名录中共包含22项化学品,“萘”(CAS:91-20-3)为其中之一。在对优先控制化学品

提出的风险管控政策和措施中提出,一是纳入排污许可制度管理,要求排放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对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2018年,为贯彻落实《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关于“推动落实优先控制化学品风险管控措施”的要求,生态环境部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建议,其中包括:建议修订《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增设废水中萘排放标准,纳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因此,有必要在标准中增设废水中萘的排放控制要求。 二、行业发展情况及废水处理现状 据统计,截止2018年底,我国焦化企业数量约500家,焦炭总产能约6.5亿吨,实际产量约4.4亿吨。按焦炉类型分,传统焦化企业产能约5.6亿吨;热回收焦炉焦化企业产能约0.18亿吨;半焦(兰炭)企业产能约0.7亿吨。按企业类型分,独立焦化企业约400家,其数量和产能占比分别约为80%、75%。按熄焦方式分,目前钢铁联合企业内的焦化厂基本均采用干熄焦方式,而独立焦化企业之前基本均为湿熄焦,近5年山西、河北等地要求进行干熄焦改造,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未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的炼焦项目属于限制类项目,因此新建焦化项目均要求配套干熄焦装置。 焦化工业废水包括酚氰废水、循环冷却水排水、生活污水等,其

国家标准啤酒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啤酒》(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于2014年12月下达的63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啤酒》国家标准被列入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142737-T-607,由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啤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于2017年3月1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啤酒》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会议,共有来自啤酒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以及小微啤酒酿造企业的22家单位24位代表参会。会议针对《啤酒》标准修订技术和指标要点进行专题探讨,重点围绕产品标准修订、分类原则以及指标调整等问题开展讨论。同时,秘书处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对工作组整体情况做出安排,明确分工,并就工作内容、时间进度等提出要求。 2017年3月-4月,秘书处组织标准起草工作,并以网络办公形式,通过电子邮件收集汇总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相关标准动态、产品抽样检测数据以及政策法规等,并于2017年6月完成标准修订初稿。 2017年7月19日,标准起草工作组于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第二次现场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上,工作组主要完成了标准修订初稿的审议工作,并形成标准讨论稿。 截止至2017年10月31日,经过工作组内逐条讨论,反复修改意见,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指标依据和对主要条款的说明 1、指标原则

①确保食品安全; ②与国际接轨,指标及其对应的分析方法要积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③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④要结合国情和产品特点; ⑤与相关标准法规协调一致; 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技术进步。 2、主要条款的说明 ①产品定义 在原“啤酒”产品定义的基础上,调整了关于泡沫和酒精度的描述。结合目前国内啤酒市场上多元化产品分类情况,突出产品共性和标准包容性,将“起泡”调整为“形成泡沫的”文字描述,并取消“低酒精度”文字描述。 ②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结合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和主流产品的实际情况,修改了原标准中关于“生啤酒”“特种啤酒”“干啤酒”“冰啤酒”“小麦啤酒”“低醇啤酒”“无醇啤酒”的产品定义,去掉了“鲜啤酒”的产品定义,同时增加了“艾尔啤酒”“拉格啤酒”“白啤酒”“司陶特(世涛)啤酒”“皮尔森(比尔森)啤酒”“酸啤酒”“黑啤酒”以及“工坊啤酒”的定义,同时修改了部分反应产品共性质量特征的术语描述。 ③产品分类 通过行业调研,结合我国啤酒产品生产和研发趋势,综合考虑啤酒产品的生产特点和技术条件,保留原标准中按颜色分类的产品分类方式,同时新增了浊度分类(包括清亮啤酒、浑浊啤酒)、按杀菌工艺分类(生啤酒、熟啤酒)和按酵母类型分类(上面发酵啤酒、下面发酵啤酒、混合发酵啤酒);取消“特种啤酒”,改为“按其他特性分类”。 3、要求

《行业用水定额》(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43-2014)

行业用水定额 陕西省质量监督局发布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4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所规定的原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萍、毛小惠、冯缠利、贾亚平、马孝义、高旭艳、聂卫波、龙正未、刘永刚、鱼晓利、杨建宏、王栋、孙琦、王光社、甘学涛、李宏革、薛亚丽。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行业用水定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及公共建筑和设施用水的定额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省域内水资源规划、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管理、节约用水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等工作。本标准中未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其用水定额可参照相近行业、相近产品的定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17367 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 CJ 42 工业用水考核标准及计算方法 SL 13 灌溉试验规范 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水利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新水量 quantity of first used water 取自任何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3.2

用水定额 water consumpion quota 指每计量单位需要的新水量标准。 注:计量单位指人、床、次、d、t、m2、m3、100m、kg、台、辆、头等。 3.3 工业用水定额 industry water quota 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综合用水量。工业用水定额根据项目性质分为定额A和定额B。 注:定额A代表先进用水定额,主要用于新建、改扩建、再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定额B代表通用用水定额,主要用于已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综合用水包括生产区域内的生产和辅助性生产用水总量。 3.4 生活用水定额 domestic water use quota 包括居民生活和城镇公共两大类。居民生活用水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水指除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外的城镇用水。 3.5 灌溉定额 irrigation quota 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多年生作物以一年为期),单位面积上各次田间净灌溉用水量之和,以m3/亩表示。 4 主要行业用水定额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编号、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浙卫便函〔2011〕48号通知函要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以下简称地标)列入2011 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订计划项目,受浙江省卫生厅委托(委托协议书编号2011004),舟山市卫生监督所主要承担该标准制订工作,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市咸亨酒店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瑞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协作单位参与制订。 (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地标主要起草人:陈忠伟、顾仲朝、梅宏舟、周震海、王萍亚、杜俐、史翠英、宋瑞忠、徐静波、郭宝达,其中陈忠伟担任起草负责人。起草人员主要负责标准制订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标准送审等。起草负责人在地标制订期间未担任或兼任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主要起草工作。 (三)简要起草过程 1、标准任务下达后,舟山市卫生监督所制定了地标制订方案,并于2011 年10月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由舟山市卫生监督所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参照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广泛调研了浙江省调制即食水产品企业水产、标准执行和应用现状,初步形成包含感官、安全限量、质量指标以及检验方法的标准基本框架。2011年10月份,起草工作组召开会议对标准框架进行研讨,并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征集省内专家的制标建议,形成标准初稿。之后,各起草单位针对标准初稿中制订的指标判定值,调取了近几年产品的检测数据,并组织抽样对指标、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工作,积累了检验数据。 3、起草工作组依据研讨会、对比验证及其他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初稿进行修改,于2012年3月上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12年4月至5月,起草工作组向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检测机构、食品监管机构和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03份,收到修改意见14份,经过整理分析,与6月召开专题研讨会,采纳了部分意见,并于2012年6月底形成标准送审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 地标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结合近年来我省对该类食品监督抽检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充分考虑本省水产企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并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予以制订。本标准引用或参照了现行的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 2733-2005《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NY 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T 1712-2009 《干制水产品》、NY 5328-2006《无公害食品海参》和NY/T 1514-2007《绿色食品海参及制品》等标准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并充分考虑到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其中对水产品制品污染物指标作了限量规定,本标准也进行了参考。而致病菌限量的国标尚处于制订过程,直接引用还不现实,本标准直接引用了GB 10144的限量指标。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修订(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简要修订过程 (一)任务来源、修订单位、主要修订人 1、任务来源: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度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修订立项计划>的通知》(沪卫食品〔2019〕6号),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承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31/2026—2014)修订工作。 2、修订单位: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 3、主要修订人:秦玉青、李妍、宋亦馨、施锦、朱建新、章寅、石春红、李自芳。(二)简要修订过程 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申报地方标准修订立项后,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技术标准,结合上海市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标准修订的时间进度,并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组。修订期间,工作组通过会议讨论、征求意见、现场调研、专家评审等形式形成标准文本修订送审稿。 二、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一)主要修改条款共计25项。原文、修改后的条款及相应的修改依据见下表格。 1、原前言 原文: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修改为: 本标准代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 31/2026-2014)。 本标准与DB31/2026-201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框架;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包装间洁净等级; ——修改了包装间环境温度控制要求,并增加了脱离冷藏条件的时间控制要求; ——取消了销售包装份量规定; ——修改了禁止品种; ——修改了附录A“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原料检验、环境监测、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要求”。 修改依据:按照标准修订的实际内容进行修改。 2、原条款1范围

γ-氨基丁酸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γ-氨基丁酸》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又称氨酪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在哺乳动物体内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恢复脑细胞功能和活力,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促使精神安定、健脑益智、营养神经细胞、延缓衰老、健肝利肾、降低血压、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等;因而其在功能性食品及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国外,GABA作为现代营养健康食品的理想配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果酱、糕点、饼干、调味料和药品等制品中。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一系列的GABA食品,如Gabaron茶,富含GABA的米胚芽、米糠、发芽糙米、含GABA的奶酪以及高浓度的GABA粉末。2009年9月27日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2号批准γ-氨基丁酸为新资源食品,准予在食品加工中使用。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只是部分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内部有企业标准,但不同企业的γ-氨基丁酸产品标准所控制的项目和标准值有所不同,个别指标相差较大,无法作为统一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标准化的工作开展,能及时获得大量标准制定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计划名称为《γ-氨基丁酸》,计划编号为2010-2876T-QB。 (二)简要起草过程 1. 2010年11月工信部标准制修订计划下达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于2011年4月8日召开了标准启动工作会议,和有关起草单位一同针对制定《γ-氨基丁酸》行业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牵头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福建安溪茶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组长单位,负责写出标准文本草稿(第一稿)。起草成员单位吸纳了科研及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等部门,能代表全国的情况。 2. 启动会后,起草工作组收集国内外标准资料以及相关实验方法,综合各种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处理后,6月底前由福建安溪茶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标准文本(草稿),通过电话、邮件与其它各起草单位沟通、探讨,确定标准文本(初稿)。2011年7月19日组织召开了第二次起草小组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各项指标要求和检验方法。 3. 第二次起草会后,收集各单位γ-氨基丁酸样品并完成送检工作,对样品采用盲样测试方式,进行了检验,完成数据汇总。2012年4月17日进行第三次起草小组工作会

装饰装修工程编制说明

常州市青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楼装饰工程 工程量清单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9387平方米,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交通运输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等须各家投标单位认真考察熟悉现场。 二、招标范围 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装饰工程,详见图纸及招标文件(空调及消防工程除外)。 三、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江苏新华东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常州市青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楼装饰工程”图纸; 四、投标人在投标时应按招标文件要求规定的统一格式,提供:“投标总价封面”,“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五、主要材料品牌说明 1、乳胶漆(白色/彩色)…………………………………常州光辉(三标段使用) 2、乳胶漆(白色/彩色)…苏州立邦(中档\除三标段其他标段均使用本品牌) 3、轻钢龙骨(50系列/75系列)…………………………港星或龙牌(中档) 4、纸面石膏板………………………………………………拉法基、龙牌(中档) 5、细木工板、夹板、饰面板………………………中档(与徐达牌同类档次) 6、开关、插座…………………………………………中档(与松下同类档次) 7、电线………………………………………………中档(国标与金牛同类档次) 六、有关施工要求的说明 1、所有轻钢龙骨吊顶采用50型(不人型)热镀锌龙骨,主龙骨壁厚为㎜,副龙骨壁厚㎜,副龙骨间距为400×600; 2、所有木基层板(如三夹板、细木工板等)均须采用柳桉芯材质; 3、乳胶漆做法为801胶白水泥批腻子三遍,白色(或彩色)乳胶漆三遍; 4、所有木龙骨及基层板均刷防火涂料三遍;

七、暂定价说明 以下主材费项目采用甲方暂定价,请投标单位在报价时列入投标总价。暂定价部分不作投标让利。施工时由甲方确定品种、规格和价格,结算时仅调整该确定价格与暂定价的差价,且该差价不再计取任何费用。 1、成品件暂定价(此暂定价成品为全费用单价) 1)成品实木单开门(850*2600含门五金免漆门套)…1000元/樘(成品价) 2)成品实木双开门(1800*2600含门五金免漆门套)…2000元/樘(成品价) 3)成品不锈钢楼梯栏杆……………………………………600元/m(成品价) 4)成品蹲坑防水板隔断……………………………………850元/个(成品价)2、材料主材暂定价(此暂定价成品为全费用单价) 1)150宽石材门套线线条,浅啡网纹大理石……………210元/m(主材费) 2)200宽石材门套线线条,浅啡网纹大理石……………280元/m(主材费) 3)浅啡网纹大理石…………………………………………420元/㎡(主材费) 4)灰麻花岗岩………………………………………………320元/㎡(主材费) 5)皇室啡花岗岩……………………………………………420元/㎡(主材费) 6)米黄大理石………………………………………………400元/㎡(主材费) 7)热带雨林大理石…………………………………………480元/㎡(主材费) 8)黑木纹石材………………………………………………400元/㎡(主材费) 9)复合地板…………………………………………………60元/㎡(主材费) 10)地毯………………………………………………………120元/㎡(主材费) 11)800×800地砖……………………………………………55元/块(主材费) 12)600×600地砖……………………………………………30元/块(主材费) 13)800×800墙砖(含6mm抽缝磨边)………………………65元/块(主材费) 14)600×600墙砖(含6mm抽缝磨边)………………………35元/块(主材费) 15)600×120地砖踢脚线(含切角磨边)……………………8元/块(主材费) 16)300×600墙砖(含6mm抽缝磨边)……………………13元/块(主材费) 17)300×450墙砖……………………………………………7元/块(主材费) 18)成品硬包、软包…………………………………………150元/㎡(主材费) 19)工艺墙纸…………………………………………………15元/㎡(主材费)

贵州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山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酿酒葡萄种植标准》 一、任务来源、标准制订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国民对葡萄酒的消费量日益增加,葡萄酒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入世后对葡萄酒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截止目前为止,本省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来指导酿酒葡萄的种植生产,为了规范山西产区酿酒葡萄生产,推进酿酒葡萄栽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栽培,生产出优质的葡萄原料,特制订本标准,以指导本省酿酒葡萄生产。 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其他省外标准的制定发布情况 在酿酒葡萄方面的国家标准分别有三个方面的标准:理化检验有2003年修订发布的GB/T 8302~8314等13项单项检验方法标准(其中1项标准已有2008年修订版)、感官审评有GB/T 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和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2项标准、检验条件有GB/T 18797-200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标准。行业标准只有感官审评方面2项标准:NY/T 787-2004《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和SB/T 10157-1992《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关于规范企业检验活动的独立的地方标准未见发布,只是在浙江省的DB33/T 627-2007 《茶叶生产企业场所与设备条件》标准中提出了检验设备(施)要求,而未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管理进行规定。另外,国家“食

品生产许可”制度对茶叶检验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还未制定关于综合规范企业检验活动的标准。本标准旨在对茶叶企业检验的设施条件、人员要求和检验管理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三、主要工作过程、主要成员、参加成员 (一)主要工作过程 2011年05月30日,山西省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召开《山西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编制方案论证会,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内容和拟制定、修订的标准,并进行分工,确定戎子酒庄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山西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编制工作,技术中心负责具体编制工作。 (二)标准编制主要成员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及内容的说明 (一)、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共分为8章: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广西地方标准桂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广西地方标准《桂通》(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广西肉桂”系国家,而桂通又是广西肉桂中的主要产品之一。由于广西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生产农艺和加工工艺,形成了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亦使之成为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广西肉桂保有面积16.7万公顷,桂皮产量2--3万吨,皮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50%,桂皮和桂油均有多种用途,桂皮在日本、欧美诸国磨粉后主要用于配制糕点、饼干、咖喱粉、五香粉等食品工业原料,中东次大陆和非洲用于饮料、泡酒和调味品。在医药上桂皮具有散寒、止痛、化淤、活血、健胃和强壮功效。肉桂由于其天然、保健特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肉桂的国际需求将越来越大。由于目前尚无有关桂通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亟需制订该产品的相关标准,作为组织生产、质量检验、贸易及仲裁的依据。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 (1)任务来源 2013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桂质监函[2013]635号文, 由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桂通》广西地方标准的制定任务,项目编号:2013-1713,起止年限为2013年5月~2014年12月。 (2)主要工作过程 ①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接到标准的制定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 ②查阅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本标准编制组查阅、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桂通的标准方法及各种文献资料,建立了桂通产品的标准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方法标准制定拟采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 ③组织成员讨论,确定标准制订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为使标准更具代表性和适用性,参与编制标准小组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京桂香料有限公司,广西防城那梭香料厂,三家单位的技术人员开会讨论共同参与标准的实施和制订工作,并做出项目的工作计划安排。 ④研究建立标准方法,进行标准方法论证试验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方法标准编制组按照合同要求,以及项目组讨论的意见,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1.1 编制依据 1、依据某市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2、依据招标单位提供的某市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图及设计说明。 3、依据某市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介绍及现场实地踏勘所了解的情况。 4、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省、市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5、依据我公司实际技术力量、机具设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6、依据我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各项管理制度。 7、依据省、市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防噪、质检、监理等的相关规定。 1.2 编制原则 1、本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施工安全、确保施工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创一流管理的指导思想进行编制。 2、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用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具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和安全保证等。

3、在机械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和劳动生产力,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提供有力的物资条件。 4、在工程施工上,仔细分析,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不断加快工程进度。 5、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规范化、标准化,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工期。 6、精心进行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组织文明施工,搞好环境保护。 7、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有关操作技术规程,加强生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工期和施工安全。 8、实施“精品工程”战略,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优质、创信誉,向业主交一个质量合格,用户满意的工程。 1.3 编制说明 1、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并本着对业主资金的合理利用和对工程质量高度负责进行编制。 2、编制的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技术先进。 3、本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使工程质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附件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编制组 二一一年一月 〇

项目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 项目统一编号:292 承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编制组主要成员:赵欣丰、杜啸岩、李敏、宋若晨、梁刚、李忠华、郑韶青、刘彩凤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李晓倩、何俊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赵国华

目 录 1 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编制过程 (1)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 2.1贯彻环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2.2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 (2) 2.3提高环评质量的要求 (2) 3 标准制订的依据与原则 (2) 3.1制订依据 (2) 3.2制订原则 (3) 4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情况介绍 (3) 4.1美国 (3) 4.2日本 (3) 4.3台湾地区 (4) 4.4印度尼西亚 (4) 4.5斯里兰卡 (4) 4.6巴西 (4) 4.7澳大利亚 (5)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5) 5.1适用范围 (5) 5.2总则 (5) 5.3公众的范围 (5) 5.4公众参与计划 (6) 5.5信息公开 (6) 5.6公众意见调查的内容 (6) 5.7公众意见调查方法 (6) 5.8公众意见的汇总分析和信息反馈 (7) 5.9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篇章的编制要求 (7) 5.10关于本标准附件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后,其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要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从业人员公众参与方面的经验较少,迫切需要出台相应的技术导则来促进环评法的实施。另外,中国当时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许多工作需要与世界接轨,在这一背景下,评估中心接受世界银行赠款,开展了题为“中国加入WTO后环评能力建设”的世行合作项目,其中内容之一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相关指南的研究工作。该项目成果为后来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部门行政法规,2006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侧重于规范环评中公众参与的范围、程序和组织形式等内容,无法过多涉及公众参与的具体细节和操作方法。因此,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以《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文向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下达了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的任务,项目统一编号为292,本导则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1.2 工作过程 1.2.1 项目启动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在未正式下达编制任务前,就启动了编制工作。2007年11月13日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召开了导则编制讨论会,分析了现阶段公众参与存在的显著问题,并就具体技术细节征求了与会代表的意见。会议明确了导则编制的思路和方向。 (2)课题组对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充分调研,2008年2月完成初稿编织工作后,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反复征求了部分环评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前后三次对初稿进行了重大调整,涉及公众参与工作等级、被调查人数、调查内容等公众参与核心内容。至形成征求意见稿,共经历8次修改。 1.2.2 文献调研 (1)调阅了国内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现在国内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内容、采用的方法和报告书中公众参与篇章的结构和内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 (2)收集了世界银行《环评业务指南》、亚洲开发银行的《环境评价业务指南-公众咨询和信息公开》、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影响评价议条例》和日本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其中公众参与的要求和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3)通过文献,了解了美国、澳大利亚、瑞典、英国、法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巴西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 (4)收集了若干国家的公众参与指南或研究报告,如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局的《分享良好实践经验》、国际金融合作组织的《良好实践手册》、澳大利亚的《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公众参与部分、世界银行的《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咨询:一个战略方法》、美国的《保护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英国环境交通部的《地方环境决策中的公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