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五章 机械能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五章 机械能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五章 机械能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五章机械能第4课时课时作业

一、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1. (2018海南卷)如图,用长为的轻绳悬挂一质量为M的沙箱,沙箱静止。一质量为m的弹丸以速度水平射入沙箱并留在其中,随后与沙箱共同摆动一小角度。不计空气阻力。对子弹射向沙箱到与其共同摆过一小角度的过程()

A. 若保持m、v、不变,M变大,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变小

B.若保持M、v、不变,m变大,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变小

C.若保持M、m、不变,v变大,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变大

D.若保持M、m、v不变,变大,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变大

答案:C

2.(2018武汉毕业调研)如图(甲)所示,固定的粗糙斜面长为10 m,一小滑块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滑块的动能E k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小滑块的重力势能E p 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上述信息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小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C.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

D.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解析:小滑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F合x=ΔE k,由图

(乙)的斜率可求得合力F 合=ΔE k

Δx =2510 N =2.5 N ,小滑块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 p

=mgx sin θ,由图(丙)的斜率可求得mg sin θ=

ΔE p

Δx =10010 N =10 N ,F 合=mg sin θ-F f =mg sin θ-μmg cos θ=ma =2.5 N ,则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 可以求出,因小滑块的质量m 未知,故斜面的倾角θ、小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的大小无法求出.

3.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h 高处以加速度g 3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13mg 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13mg h

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13mg h

D .重力做功13mg h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mg -F =mg 3,所以F =23mg ,物体下降h 时,

重力做的功为mg h ,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 h ,所以A 、D 错误;由动能定

理可得,W 总=ΔE k ,即ΔE k =13mg h ,所以物体的动能增加为13mg h ,B 正确;物

体下降h 时,外力做的功为-Fh =-23mg h ,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减少23mg h ,C 错

误.

答案:B

4.(2018天津卷)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 ,从滑道的A 点滑行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 下滑过程中( )

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C

二、摩擦力做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5.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端上方,用水平恒力F将A拉到B 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W1,生热Q1;第二次让B在光滑水平面上可自由滑动,F做功W2,生热Q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W1

C.W1

A解析:在A、B分离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A相对于B的位移是相等的,而热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因此Q1=Q2;在A、B分离过程中,第一次A的对地位移要小于第二次A的对地位移,而功等于力乘以对地位移,因此W1<W2,所以选项A正确.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某物体轻轻放置在传送带底端,第Ⅰ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第Ⅱ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运动至其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Ⅰ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Ⅱ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第Ⅰ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Ⅰ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第Ⅰ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Ⅰ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D.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做的功

专题八 机械能

专题七机械能 第五章错误!机械能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2)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3)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时,动能一定变化。() (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动能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要点一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多角练通] 1.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B.合外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合外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 D.动能不变,则物体合外力一定为零 2.(多选)如图5-2-1所示,电梯质量为M,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B.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大于 C.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 要点二动能定理的应用 [典例]泥石流是在雨季由于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虽然只有很短时间,但由于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某课题小组对泥石流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5-2-2甲所示,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5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 随位移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g取102。 (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 (2)在距出发点多远处,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大? [针对训练] 1.相同材料制成的滑道,其中段为曲面,段为水平面。现有质 量为m的木块,从距离水平面h高处的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B点 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木块通过B点后继续滑行2h距离后, 在C点停下来,则木块与曲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为() A.B.C.D. 2.如图5-2-4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功能关系和机械能 第1课时 功和功率习题

第5章功能关系和机械能第1课时功和功率 1.功和功率Ⅱ 2.动能和动能定理Ⅱ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Ⅱ 4.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功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变力做功的分析. 2.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3.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以及电磁学知识相综合,难度通常较大. 4.本章知识常与生产、生活及新科技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一、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公式. W =Fl cos _α_ (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3)功是标量. 3.功的正负. (1)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 (2)α>9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 二、功率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1)P =W t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P =Fv cos _α_(α为F 与v 的夹角).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1.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2.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3.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4.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5.P =Fv 中的v 指的是物体的速度.(×) 6.发动机功率表达式为P =Fv ,其中F 为机车所受合力.(×)

【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时作业练习题全套

13 猫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猫整天那么无yōu()无lǜ()。它的性格有些古怪,有时候很tān()玩,在外面玩一天一夜不回,有时候 又是那么尽zhí(),一连几个钟头也要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二、分辨带点字的读音。 解闷.(mèn mēn)开辟.(bìpì)屏.(bǐng píng)息凝视三、填一填。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和它满月时的()。

【答案】 一、忧虑贪职 二、(mèn√)(pì√)(bǐng√) 三、性格古怪可爱、淘气 14 母鸡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tǎo yàn hěn dúchénɡjìjǐnɡjiè ()()()() 二、形近字组词 侮()讨()雏()掘() 海()付()雄()倔()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讨厌()理由()反抗()啼叫()细声细语() 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2.防敌袭击和侦察的警卫措施。是战斗保障的内容之一。 ()

3.堤岸旁边的田地。() 4.指令人厌恶恼恨及憎恶。() 5.预先准备。() 【答案】 一、讨厌恶毒成绩警戒 二、(侮辱)(讨厌)(雏鸟)(发掘) (大海)(付出)(英雄)(倔强) 三、(厌恶)(原因)(抗争)(鸣叫)(轻声细语) 四、1.细声细气 2.警戒 3.田坝4.可恶 5.预备

第二课时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本文是()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A.老舍 B.丰子恺 2.课文以作者的()变化为线索,(A,空间B,情感)由对母鸡的()转变为(),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 二、动脑筋,找伙伴。 嗅啼嘶吼嚎啸鸣叫 狼()鸡()猿()狗() 虎()狮()马()鸟() 三、我会选择修辞方法。 拟人比喻夸张反问设问 1.下蛋的时候,它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就是聋子也会被 它吵得受不了。()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时作业及答案

11 蟋蟀的住宅 第一课时 一、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面画上“”。 毫.(háo hǒo)米慎.(zhēn shèn)重挖掘.(jué jüé)倾.(qīnɡ qínɡ)斜 抛.(pāo páo)出优良.(lánɡ liánɡ)搜.(suō sōu)索布置.(zhí zhì) 二、看拼音,写词语。 zhù zhái lín shí xuǎn zé dì zhǐ yōu liánɡ ()()()()() dònɡ xué kè tīnɡ wò shì zhuān mén qián zi ()()()()() 三、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躲避隐蔽)所藏身。它们的(躲避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珍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谨慎)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暖和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舒适)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四、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2.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蚂蚁的巢xué()一般xuǎn()zé()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2.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客tīng()和wò()室宽敞明亮,wèi()生间干净整洁,尤其是lín()时设置的小书房环境liáng()好,能让我zhuān()心读书。 二、词语综合运用。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1. 构成“蟋蟀”一词的两个字都带有“”旁,带有这个偏旁的字一般都和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微专题44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备考精炼

44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方法点拨] 通过分析实验题设要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是哪一段,以及研究对象受到的合外力是“谁”,合外力的功如何测量. 1.(2018·铜山中学模拟)如图1所示,是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装置.第一次由一根橡皮筋提供牵引力使小木块在某处由静止弹出,然后分别改用2根、3根……相同的橡皮筋,使小木块从同样的位置弹出. 图1 (1)小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力,应将长木板______(填“左”或“右”)端适当垫高作为补偿. (2)只用1根橡皮筋作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50 Hz的交流电源,则小木块被弹出时的速度为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2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测量的几组数据,请选取合适的物理量和单位,在图3中作出图象以便找到做功与小木块动能的关系. 图3 (4)如果本实验中没有进行第(1)步的操作,则上述所画的图线( )

A.仍为原图线B.向上平移 C.向下平移 D.倾斜程度会发生变化 2.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长直木板一端垫起,另一端侧面装一速度传感器,让小滑块由静止从木板h高处(从速度传感器所在平面算起)自由下滑至速度传感器时,读出滑块经此处时的速度v,如图4所示.多次改变滑块的下滑高度h(斜面的倾角不变),对应的速度值记录在表中: 图4 要最简单直观地说明此过程动能定理是否成立,该同学建立了以h为纵轴的坐标系,你认为坐标系的横轴应该是________,本实验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________(填“是”或“否”).3.(2017·南通市第三次调研)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合外力与速度的关系.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绕过定滑轮及动滑轮将滑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实验中改变动滑轮下悬挂的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利用速度传感器测出从同一位置P由静止开始释放的滑块经过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大小v,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P与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滑轮的质量都很小. 图5 (1)实验中钩码的质量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2-F图象,下列图象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

2018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课时规范训练

第2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 =E k2-E 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的W 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 B .公式中的W 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功,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先求每个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 C .公式中的E k2-E k1为动能的增量,当W >0时动能增加,当W <0时,动能减少 D .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但不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但不适用于变力做功 解析:选BC.公式W =E k2-E k1中的“W ”为所有力所做的总功,A 错误,B 正确;若W >0,则E k2>E k1,若W <0,则E k2<E k1,C 正确;动能定理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均适用,D 错误. 2.如图所示,AB 为1 4圆弧轨道,BC 为水平直轨道,圆弧对应的圆的半径为R ,BC 的长 度也是R ,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 从静止开始下落,恰好运动到C 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A 1 2μmgR B .1 2mgR C .mgR D .(1-μ)mgR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mgR =W f AB +W f BC ,W f BC =μmgR ,所以W f AB =(1-μ)mgR ,D 正确. 3.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互成60°角的大小相等的两个水平恒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获得的速度为v ,在力的方向上获得的速度分别为v 1、v 2,如图所示,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其中一个力做的功为( ) A.16mv 2 B.14mv 2 C.13 mv 2 D.12 mv 2 解析:选B.在合力F 的方向上,由动能定理得W =Fl =12 mv 2 ,某个分力的功为W 1=F 1l cos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课课练(含课时作业、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4、《四个太阳》课课练 第一课时 课堂作业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ánɡ ____ián ____ánɡ ____án 尝甜忙颜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道.路(dǎo dào) 香.甜(xiānɡxiān) 应.该(yīnɡyīn) 温暖.(nuǎn luǎn) 三、看拼音,写词语。 tài yánɡyīn wèi qiū tiān j īn sè ()()()() 参考答案: 一、ch t m y 二、dào xiānɡyīnɡnuǎn 三、太阳因为秋天金色 第二课时 课堂作业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落叶( )的太阳

( )的季节 二、选词填空。 温暖暖和 1.阳光( )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2.春天来了,天气渐渐( )起来了。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1.我画了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画了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 ________________。 四、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1.“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 )。 A.冬天 B.秋天 2.为什么把春天的太阳画成彩色的呢?因为春天是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黄色红红丰收 二、1.温暖 2.暖和 三、1.蓝蓝的太阳奶奶 2.他黑黑的手套老师 四、1.B 2.多彩的季节 3.B 4.提示:画的太阳要有意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作业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单元课时作业题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1、有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 3、尝试完成第4页第一题。 4、读一读含有两级的数,有什么困难,与同桌交流。 5、练习设计: (1)读出下面各组数,想想每组的两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区别? 35和350000 读作:和 3006和读作:和 350和读作:和 3060和3060000 读作:和 (2)填空 48007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读作 .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它是()位数 万位的左边第一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位(3)读出下面各数 24000 读作 读作 3 读作 1065385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第二课时《根据数级写数及两级数的写法》 1、写含有两级的数,你觉得怎么写又对又快? 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 三千零八十万写作: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 2、有“零”的数的写法,你会吗有什么困难(小组里交流) 3、 4、练习设计: (1)写一写 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 最大的八位数是(),最小的八位数是() 比59999多1的数是(),比59999多1万的数是()(2)连一连 六千五百零二百 六千零五万二千 六千万五千零二十 六千零五十万零二 (3)写出下面各数 1、二百零五万零四十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四千零八十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千零一万五千三百四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千万零二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百二十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五千零七十万零三百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物理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单元测试(A组)

高一物理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单元测试(A 组)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别 姓名 学号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质量为m 的铁球在真空中从t =0时刻由静止自由释放,则在t =t 1时刻重力的功率是(设重力加速度为g ) A.2112mg t B.21mg t C.2211 2 mg t D.221mg t 2.质量约为0.5kg 的足球被脚踢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向前运动约50m 后停止。假定运动员踢球时脚对球的平均作用力为300N ,足球在地面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其重力的0.06倍,则运动员踢球时脚对足球做的功为下列哪一个数值? A.0.5J B.15J C.250J D.15000J 3.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 后,获得动能为E k ;如果要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时间t 后获得的动能为2E k ,可以采取 A.质量不变,力变为2F B.力不变,质量变为 2 m C.力不变,质量变为2m D.将质量和力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4.物体以100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的A 点沿斜面向上滑行,第一次经过B 点时,它的动能比最初减少了60J ,势能比最初增加了45J ,则该物体返回出发点A 处的动能为(不计空气阻力) A.50J B.75J C.40J D.10J 5.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A.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物体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和 D.物体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差 6.A 、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A m :B m =1:2。用质量不计的弹簧把它们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物体靠在固定板上,如图所示。用力向左推B 物体,压缩弹簧,当外力做功为W 时,突然撤去外力。从A 物体开始离开板以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A. 3 W B.2W C.23W D.W 7.物块A 在斜面体B 上,斜面体在水平恒力F 拉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过程中,A 相对B 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江苏专用)202x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 专题突破六 力学“两大观点”的综合应

专题突破六 力学“两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命题点一 静、动力学与能量组合型问题 专题设置背景 江苏高考近几年计算题中常出现的类型,一般涉及几个物体组合成的连接体临界与极值问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等,综合考查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功能关系的应用. 例1 (2018·南京师大附中5月模拟)如图1所示,小球M 用长度为L 的轻杆连接在固定于天花板的轴O 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旋转,通过与O 等高的滑轮用轻绳连接物块m .滑轮与轴O 的距离也为L ,轻杆最初位置水平.滑轮、小球、物块的大小可以忽略,轻绳竖直部分的长度足够长,不计各种摩擦和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 图1 (1)若用外力拉着m 使轻杆从最初位置缓慢下降,直至撤去外力后小球保持静止,轻杆与水平方向成θ=60°角,求M 与m 的质量之比. (2)若M 与m 的质量之比为2∶1,使小球从最初位置静止释放,在小球向右摆动的过程中,求轻杆与最初位置的最大夹角θ. (3)若M 与m 的质量之比为2∶1,使小球从最初位置静止释放,当小球向右摆动到O 点正下方的位置时绳突然断裂,求整个过程中m 上升的最大高度. 答案 (1) 3 (2)120° (3)2+425 L 解析 (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知Mg =3mg ,即M m =3

(2)如图乙,小球和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则MgL sin(180°-θ)=mg ·2L sin θ2 解得cos θ2=m M =12 ,得θ=120°; (3)设小球在O 点正下方时,m 向上运动的速度为v ,M 速度水平向右为v ′,如图丙,由速度关系得v ′=2v , 如图丁,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得MgL -mg 2L =12Mv ′2+12mv 2,解得v 2=22-25 gL , 随后m 还能继续沿竖直方向上升h ,由机械能守恒得mgh =12 mv 2, 解得h =v 22g =2-25L ,故整个过程中m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h +2L =2+425 L . 变式1 (2018·盐城市三模)如图2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光滑圆柱体B 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左侧有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半圆柱体A ,右侧有质量为m 的长方体木块C ,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推木块C ,使其缓慢移动,直到圆柱体B 恰好运动到半圆柱体A 的顶端,在此过程中A 始终保持静止.已知C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图2 (1)圆柱体B 下端离地高为R 2 时,地面对半圆柱体A 的支持力大小;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第2课时动能定理及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第五章第2课时动能定理及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2017·福建师大附中期中)将质量为m 的物体在高空中以速率v 水平向右抛出,由于风力作用,经过时间t 后,物体下落一段高度,速率仍为v ,方向与初速度相反,如图所示.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力对物体不做功 B .风力对物体做的功(绝对值)为mg2t2 2 C .风力对物体做的功(绝对值)小于mg2t2 2 D .由于风力方向未知,不能判断风力做功情况 解析:C[对物体从开始抛出到速度再次等于v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W 风+W G =12mv 2-12mv 2 =0,可 知|W 风|=W G =mgh

第2课课时作业

第2课冷战的开始 班级姓名 1.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A. 罗斯福新政 B. 新经济政策 C. “冷战”政策 D. “孤立主义” 2. “铁幕”演说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些说明他 A. 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 B. 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 C. 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 D. 唯美国马首是瞻 3. 柏林墙修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 “柏林危机”的产物 B. 冷战时代的产物 C. 两德对峙的产物 D. 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4.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表明 ①美国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 ②遏制苏联 ③以意识形态的对立掩盖其强权政治 ④美国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③华约的成立 ④北约的成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①④ 6. 斯大林曾说:“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2020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课时作业及答案

2020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课时作业及答案 Unit 1 Part A 第一课时 一、听录音,判断听到的单词与所给的图片是(T )否( F )相符。 ()()()()() 二、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 1. A. I have a new room. B. I have a new classroom. 2. A. What’s in your classroom? B. Really? What’s in your classroom? 3. A. Let’s go and see! B. Let’s go and play! 4. A. —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window. B. —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desk. 5. A. What’s in your desk? B. What’s in your classroom? 三、听录音,给句子选择相应的汉语翻译。 1. A. 你的教室里有什么? B. 你的新教室里有什么? 2. A. 我的铅笔盒在哪里? B. 我的铅笔盒在这里。 3. A. 我们有一间新教室。 B. 我有一间新卧室。 4. A. ——我的钢笔在哪里?——在你的书包里。 B. ——我的钢笔在哪里?——在你的书桌上。 5. A.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B. 我们一起去玩吧! 四、英汉互译。 1. 一间新教室________________ 2. 我的画________________ 3. 在窗户附近________________ 4. Where is it? ________________ 5. Let's go and see! 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 机械能 第2讲(学生版)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 k =1 2 m v 2. 3.单位:焦耳,1 J =1 N·m =1 kg·m 2/s 2. 4.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 5.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ΔE k =12m v 22-1 2m v 12.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ΔE k =E k2-E k1=12m v 22-1 2m v 12. 3.物理意义:合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 如图1所示,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至水平面;小球由内壁粗糙的圆弧轨道底端运动至顶端(轨道半径为R ). 图1 对物块有W G +W f1+W f2=12m v 2-1 2m v 02 对小球有-2mgR +W f =12m v 2-1 2 m v 02 自测1 (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 =E k2-E 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中的W 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 B.公式中的W 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功,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先求每个力的

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 C.公式中的E k2-E k1为动能的增量,当W>0时动能增加,当W<0时,动能减少 D.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但不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但不适用于变力做功 自测2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B.合外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合外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 D.动能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命题点一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定理表明了“三个关系” (1)数量关系: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但并不是说动能变化就是合外力做的功. (2)因果关系:合外力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3)量纲关系: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2.标量性 动能是标量,功也是标量,所以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式,不存在方向的选取问题.当然动能定理也就不存在分量的表达式. 例1(多选)如图2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图2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 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201X年度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第1讲功和功率课时达标训练

1 功和功率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1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甲对乙的滑动摩擦力对乙做了负功,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 ) 图1 A .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B .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但不可能不做功 C .可能做正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负功 D .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 解析 若甲固定不动,乙在甲表面滑动,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不做功;若乙向右运动的同时甲向左运动,则甲、乙间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均做负功;若水平地面光滑,静止的甲在乙的滑动摩擦力带动下做加速运动,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做正功,所以只有选项A 正确。 答案 A 2.同一恒力按同样的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时,恒力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 1、P 1和W 2、P 2,则二者的关系是( ) A .W 1>W 2、P 1>P 2 B .W 1=W 2、P 1<P 2 C .W 1=W 2、P 1>P 2 D .W 1<W 2、P 1<P 2 解析 由功的定义W =Fl cos α可知,W 1=W 2,由于沿粗糙地面运动时加速度较小,通过相同位移所用时间较长,所以根据P =W t 可知,P 1<P 2,故B 正确。 答案 B 3.(2017·安徽期中测试)A 、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 ∶m B =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 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 、B 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 A ∶F B 与A 、 B 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 A ∶W B 分别为( )

第二章平面向量课时作业人教A版必修四第2章2.4.2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若a =(2,-3),b =(x,2x ),且3a ·b =4,则x 等于( ). A .3 B.13 C .-13 D.-3 解析 3a ·b =3(2x -6x )=-12x =4,∴x =-13. 答案 C 2.已知A (1,2),B (4,0),C (8,6),D (5,8)四点,则四边形ABCD 是( ). A .梯形 B.矩形 C .菱形 D.正方形 解析 ∵AB →=(3,-2),DC →=(3,-2),∴AB →綉DC →,又AD →=(4,6),∴AB →·AD → =3×4+(-2)×6=0,∴AB →⊥AD → ,∴四边形ABCD 为矩形. 答案 B 3.(2012·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一月考)已知平面向量a =(2,4),b =(-1,2),若c =a -(a ·b )b ,则|c |等于( ). A .4 2 B.2 5 C .8 D.8 2 解析 易得a ·b =2×(-1)+4×2=6,所以c =(2,4)-6(-1,2)=(8,-8),所以|c |=82+(-8)2=8 2. 答案 D 4.已知a =(3,3),b =(1,0),则(a -2b )·b =________. 解析 a -2b =(1,3),(a -2b )·b =1×1+3×0=1. 答案 1 5.设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且a =(3,3),2b -a =(-1,-1),则cos θ=________. 解析 b =12a +12(-1,-1)=(1,1),则a ·b =6. 又|a |=32,|b |=2,

∴cos θ=a ·b |a |·|b |=66=1. 答案 1 6.若平面向量b 与向量a =(1,-2)的夹角是180°,且|b |=35,则b =________. 解析 ∵a 与b 共线且方向相反, ∴b =λa (λ<0),设b =(x ,y ), 则(x ,y )=λ(1,-2), 得??? x =λ,y =-2λ. 由|b |=35,得x 2+y 2=45, 即λ2+4λ2=45,解得λ=-3, ∴b =(-3,6). 答案 (-3,6) 7.(2012·南昌期末)已知平面向量a =(1,x ),b =(2x +3,-x ),x ∈R . (1)若a ⊥b ,求x 的值; (2)若a ∥b ,求|a -b |. 解 (1)若a ⊥b ,则a ·b =(1,x )·(2x +3,-x )=1×(2x +3)+x (-x )=0,即x 2-2x -3=0,解得x =-1或x =3. (2)若a ∥b ,则1×(-x )-x (2x +3)=0,即x (2x +4)=0,解得x =0或x =-2. 当x =0时,a =(1,0),b =(3,0),a -b =(-2,0),|a -b |=2. 当x =-2时,a =(1,-2),b =(-1,2),a -b =(2,-4),|a -b |=4+16=2 5. 能力提升 8.已知向量OA →=(2,2),OB →=(4,1),在x 轴上有一点P 使AP →·BP → 有最小值,则点P 的坐标是( ). A .(-3,0) B.(2,0) C .(3,0) D.(4,0) 解析 设点P 的坐标为(x,0),则AP →=(x -2,-2),BP →=(x -4,-1).AP →·BP → =

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5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4平抛与圆周运动组合问题的分析

专题四 平抛与圆周运动组合问题的分析 考纲解读 1.掌握运用平抛运动规律、圆周运动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方法.2.掌握程序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考点一 平抛运动与直线运动的组合问题 1. 一个物体平抛运动和直线运动先后进行,要明确直线运动的性质,关键抓住速度是两个 运动的衔接点. 2. 两个物体分别做平抛运动和直线运动,且同时进行,则它们运动的时间相等,同时满足 一定的空间几何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邻近平台 的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 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 =0.8 m ,重力加速度取g = 10 m/s 2,sin 53°=0.8,cos 53°=0.6,求: (1)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 0;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 ; 图1 (3)若斜面顶端高H =20.8 m ,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到达斜面底端?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小球落到斜面上并刚好沿斜面下滑,说明此时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否则小球会弹起,如图所示, v y =v 0tan 53°,v 2 y =2gh 代入数据,得 v y =4 m/s ,v 0=3 m/s. (2)由v y =gt 1得t 1=0.4 s x =v 0t 1=3×0.4 m =1.2 m (3)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a =mg sin 53°m =8 m/s 2 初速度v 5 m/s H sin 53°=v t 2+12 a 2 2t 代入数据,解得t 2=2 s 或t 2′=-13 4 s(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t =t 1+t 2=2.4 s. 答案 (1)3 m/s (2)1.2 m (3)2.4 s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五章 机械能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五章机械能第4课时课时作业 一、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1. (2018海南卷)如图,用长为的轻绳悬挂一质量为M的沙箱,沙箱静止。一质量为m的弹丸以速度水平射入沙箱并留在其中,随后与沙箱共同摆动一小角度。不计空气阻力。对子弹射向沙箱到与其共同摆过一小角度的过程() A. 若保持m、v、不变,M变大,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变小 B.若保持M、v、不变,m变大,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变小 C.若保持M、m、不变,v变大,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变大 D.若保持M、m、v不变,变大,则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变大 答案:C 2.(2018武汉毕业调研)如图(甲)所示,固定的粗糙斜面长为10 m,一小滑块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滑块的动能E k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小滑块的重力势能E p 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上述信息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小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C.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 D.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解析:小滑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F合x=ΔE k,由图

(乙)的斜率可求得合力F 合=ΔE k Δx =2510 N =2.5 N ,小滑块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 p =mgx sin θ,由图(丙)的斜率可求得mg sin θ= ΔE p Δx =10010 N =10 N ,F 合=mg sin θ-F f =mg sin θ-μmg cos θ=ma =2.5 N ,则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 可以求出,因小滑块的质量m 未知,故斜面的倾角θ、小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的大小无法求出. 3.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h 高处以加速度g 3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13mg 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13mg h 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13mg h D .重力做功13mg h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mg -F =mg 3,所以F =23mg ,物体下降h 时, 重力做的功为mg h ,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 h ,所以A 、D 错误;由动能定 理可得,W 总=ΔE k ,即ΔE k =13mg h ,所以物体的动能增加为13mg h ,B 正确;物 体下降h 时,外力做的功为-Fh =-23mg h ,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减少23mg h ,C 错 误. 答案:B 4.(2018天津卷)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 ,从滑道的A 点滑行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 下滑过程中( )

五年级英语第四单元课时作业

五年级英语第四单元课时作业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完成下列单词拼写。 ( )1. c__dle A. an B. en C. ar ( )2..h__se A. ur B. or C. ir ( )3. doct__ A. er B. ir C. or ( )4. Sat__day A. ir B. ur C. or ( )5. chi__en A. k B. ck C. c ( )6. fr__d A. ein B.ien C.ie ( )7. fa__ly A. mi B. im C. ni ( )8. l__n A.rea B. are C. ear ( )9. hospi__ A. tel B. tal C.tol ( )10.blackb__d A. oai B. aor C. oar 二、英汉词组互译。 1.买东西 _____________2. Pumpkin lanterns 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家人 ___________4. Here’s your change. __________________ 5.边唱边跳 ___________6. On Sun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骑自行车 ___________8. Follow 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Learn the song ________10. 在英语课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 ) Is there your football ? Yes , _______ A. it isn’t B. it’s C. it is 2. ( ) _________ , what’s the time , please ? It’s two. A. Excuse B. Sorry C. Hello 3. ( ) ——__________ are they ? ——They are forty yuan .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How old 4. ( ) What ________ do you need ? A. other B. else C. anything 5. ( ) ____________ is your brother ? He’s about nine. A. How old B. How many C. How 6. ( ) They would like _______some masks. A. buy B. to buy C. buying 7. ( ) I buy a card ____________my friend. A. for B. to C. in 8. ( ) ——Shall we buy some things? ——__________. A. Right B. OK C. That’s all right 9. ( ) I ______ go to school on Sundays. A. am not B. don’t C. doesn’t 10. ( ) Ben likes talking __________his friends. A. and B. with C. of 四、找出栏中相配的句子。 ( )1. Can you help you ? A. It’s three o’clock. ( )2. Do you like it ? B. Yes, I do. ( )3. What’s the time? C. It’s three yu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