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绝缘材料的“强者”

电气绝缘材料的“强者”
电气绝缘材料的“强者”

电气绝缘材料的“强者”

摘要:六氟化硫是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常用气体作为绝缘介质,通常称为高强度气体,采用这些气体代替空气可以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

关键词:六氟化硫,电气强度,灭弧性能。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常用气体作为绝缘介质。但是,当电气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气体会失去绝缘能力,从而造成事故。虽然增加气压能提高空气的击穿电压,但若电压过高,则密封比较困难,给运行也带来麻烦,而且超过1mpa后,再继续提高压力,效果也越来越小。且容器本身造价高。另外空气中含有氧,高气压下易于因击穿时的火花引起绝缘物的燃烧,几十年来,人们发现,许多含卤族元素的气体化合物,如氟氯昂(ccl2f2)、六氟化硫(sf6)等,其电气强度比空气要高的多。sf6的相对电气强度为2.3—2.5。这些气体通常称为高强度气体,采用这些气体代替空气可以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

1900年sf6首次出现,1940年后,sf6作为绝缘气体使用于核物理高压研究装置。50年代末,它被用作断路器内部绝缘和灭弧介质。1965年出现sf6金属密闭式组合电器,这是一种将变压器以外的其他设备全部密封在接地金属外壳的气体变电所,室内充以0.3—0.4mpa的sf6作为相间和相对地的绝缘。此外sf6气体还作为绝缘介质,使用于电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套管、电力变压器、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国标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GB/T 2900.18-92 GB/T 2900.18-92代替GB 2900.18-82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辞汇IEV50(441)(1984)《开关设备、控制设备和熔断器》,并参照IEC947-1(198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一般规则》、IEC269-1《低压熔断器一般要求》、IEC755(198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等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名词术语。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器专用名词术语,包括一般术语、产品名称,结构与部件、设计参数和技术性能以及一般工作条件与试验要求等方面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低压电器产品及其标准制订、编制技术文件、编写和翻译专业手册、教材或书刊,供从事电工专业工作的生产、科研、使用和教学等有关部门的人员使用。 本标准所规定的术语中与GB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的有关部分内容相协调;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术语,需要时可在有关标准中给予规定。 2引用标准 GB2900-1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3一般术语 3.1低压电器 qpparatus 用于交流50Hz(或60Hz)、额定电压为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 及以下的电路内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简称电器)。 distributing apparatus 主要用于配电电路,对电路及设备进行保护以及通断、转换电源或负载的电器。 control apparatus 主要用于控制受电设备,使其达到预期要求的工作状态的电器。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开关电器以及开关电器和相关联的控制、测量、保护及调节设备的组合的通称,也指由这些电器有设备以3及相关联的内连接线、辅助件、外壳和支持结构件的组合体。

绝缘材料电气要求

1.目的 为绝缘材料选型提供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绝缘材料选型提供标准 3.要求 3.1根据国标GB2900.5,电阻率要求在109~1022Ω·cm范围内。 3.2绝缘测试:施加500V DC,绝缘达到550MΩ绝缘良好(绝缘达到20MΩ)。 3.3耐压测试:(电气强度测试)施加2倍的额定电压+1000V交流电压(或根据产品耐压标准施 加高压),泄漏电流在5mA以下。(耐压测试前后都要进行绝缘测试,绝缘测试不过不允许进行耐压测试,耐压测试属于破坏性测试,完毕后同样要测绝缘,确保被测品完好) 3.4耐电弧性:塑料等绝缘材料抵抗由高压电弧作用引起变质的能力,通常用标准电弧焰在材料 表面引起炭化至表面导电而电弧消失所需时间表示,单位是秒。部分塑料耐电弧性(仅供参 考) 度升高,而绝缘材料在比较高的工作温度下,必须具有良好的热态力学性

能。包括一定的强度,韧度等。 持不变的能力。且有短期耐热性和长期耐热性之分。 短期耐热性是材料短暂处于高温下软化变形及一些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常用热变形温度,热弹性,热稳定性,软化点,热冲击,软化击穿和热态性能(热态弯曲强度、热态击穿电压等)。而对于高分子材料,可用熔点,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和热分解温度来表示短期耐热性。 长期耐热性是指材料长期处于高温的热作用下,它的性能随时间发生不可逆变坏的情形,又称为热老化性能。我们公司目前大部分绝缘材料都要求耐高温105℃,耐低温-40℃。这还是比较笼统的概念,很有必要引进长期耐热性的概念,因为我们的电池系统大概可以用三年,如果绝缘材料只能撑一年,那之后两年会给我们的维护带来很大麻烦,所以绝缘材料防热老化性能很有必要 3.6阻燃性 3.7化学性能:化学性能稳定,工作环境中不易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耐霉菌,这样能够保证绝缘材 料在天气潮湿的时候能够保存稳定的工作性能。绝缘材料还要防虫鼠咬 3.8绝缘体材料中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所含的有害的物质在一定的控制范围之内(例如:铅、 汞、镉、六价铬、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联苯等) 3.9耐潮性:绝缘体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时,不会影响电流的正常传导,不会引起漏电等现象。通常的测 定指标用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来表示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的环境中的工作能力。3.10漏电起痕: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电解液的联合作用下逐渐形成导电通路的过程。相比漏电起 痕指数:材料表面能经受住50滴电解液而没有形成漏电痕迹的最高电压值。 耐漏电起痕指数:材料表面能够经受住50滴电解液而没有形成漏电痕迹的耐电压值

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1 总则 1.0.1 制订本规范的目的。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安装和验收,此适用范围与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电工术语”GB2900—18相一致。这些通用电气设备系直接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的,与成套盘、柜内的电气设备安装和验收不同。盘、柜上的电器安装和验收,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特殊环境下的低压电器(如防爆电器、热带型、高原型、化工防腐型等),其安装方法尚应符合相应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1.0.3 强调按设计进行安装的基本原则。 1.0.4 妥善运输和保管设备及材料,以防其性能改变、质量变劣,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运输、保管的具体规定不应由施工及验收规范制订,而应执行国家统一制订的有关规程。 1.0.5 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是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施工前做好设备及器材的保管工作便于以后的施工。 设备及器材的保管要求和措施,因其保管的时间长短而不同,故本条明确为设备到达现场后至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不超过一年。对需要长期保管的设备和器材,应按其专门规定进行保管。 1.0.6 凡未经有关单位鉴定合格的设备或不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地方或行业标准)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设备,均不得使用和安装。 事先做好检验工作,为顺利施工提供良好条件,首先检查包装和密封应良好。对有防潮要求的包装应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受潮影响施工。 每台设备出厂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明书、安装使用说明书,复杂设备带有试验记录和装箱清单等。 规格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附件、备件不全将影响以后的运行,故应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1.0.8 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技术规程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施工供用电规程”、“消防规程”等,都是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的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标准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1.0.9 为了避免现场施工混乱,加强施工的管理,实行文明施工,本条提出低压电器安装前,有关的建筑工程应具备的一些具体要求,以便给安装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条件,这对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避免损失、协调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的关系是必须的。 本条主要是防止二次装修时造成设备损坏,避免尚未进行设备交接、无人维护造成设备的丢失等,故应采取临时性防护。

绝缘与电气安全(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绝缘与电气安全(通用版)

绝缘与电气安全(通用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翻开历年《中国火灾统计年鉴》,人们会发现每年造成群众死伤数千人、直接财产损失数十亿元的火灾中,电气致灾占绝大多数。我们在2005年的《统计年鉴》中看到:2005年由于电器安装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定和电气产品质量低劣引起的火灾1598起,比2004年上升1.1个百分点,从2001年以来,已持续5年上升。在发生的206起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84起,占40.8%。2003年、2004年、2005年电气致灾分别占当年火灾的28%、26.6%和27.6%,都高居第一位。因此,从根本上减少电气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的一条捷径。 电气火灾原因从表面上看,可具体分为电气安装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定和电气产品质量低劣,而实际上都能归结到导线(也就是俗话说的电线)上,因为引起火灾最直接的原因主要有短路和漏电,保护导线的绝缘体就成为减少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没有绝缘体,就没有电气安全 人们都知道,在电气线路中传输电流的是电线中的铜蕊线,包在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1 总则 1.0.1 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0.3 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 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合产品技术 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 文件的要求。 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符合设 1.0.5 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备和器 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 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 [Irfcr 牌。 1.0.7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 1.0.7.1 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0.7.2 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0.7.3 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7.4 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0.8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9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0.9.1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9.2 低压电器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屋顶、楼板应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2) 对电器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 (3) 室内地面基层应施工完毕,并应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 (4) 环境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绝缘材料老化:电气火灾的罪魁祸首

绝缘材料老化:电气火灾的罪魁祸首 翻开历年《中国火灾统计年鉴》,人们会发现每年造成群众死伤数千人、直接财产损失数十亿元的火灾中,电气致灾占绝大多数。我们在XX年的《统计年鉴》中看到: XX年由于电器安装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定和电气产品质量低劣引起的火灾1598起,比XX年上升个百分点,从XX年以来,已持续5年上升。在发生的206起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84起,占%。XX年、XX年、XX年电气致灾分别占当年火灾的28%、%和%,都高居第一位。因此,从根本上减少电气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的一条捷径。 电气火灾原因从表面上看,可具体分为电气安装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定和电气产品质量低劣,而实际上都能归结到导线(也就是俗话说的电线)上,因为引起火灾最直接的原因主要有短路和漏电,保护导线的绝缘体就成为减少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没有绝缘体,就没有电气安全 人们都知道,在电气线路中传输电流的是电线中的铜蕊线,包在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外面的绝缘材料起隔电作用,它把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导体、金属构件及地面隔开,覆盖可能被人体接触的带电部位。它就像河流的堤岸一样,一方面引导和约束电流的方向,另一方面对金属带电体起到保

护作用。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电发明之后,科学家们急不可待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不导电的绝缘材料,来“管束”容易引起火灾和杀伤无辜的带电体——金属导线。 另外,在不同的电工产品中,绝缘体还长时间、连续性地从事着散热冷却,机械支撑和固定、储能、灭弧、改善电场分布等重要工作。 二、绝缘材料要经受许多考验 在电气线路安装时,绝缘体就要经受第一关的考验,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安装人员中不乏是假电工,或是对工作极不负责的电工。他们对待电线非常粗暴,胡乱地拉、扭、压、磨,这就要求绝缘材料要有很强的拉拉扭、抗磨损的能力。 其次,大多数绝缘材料一用就是十几年,守候在金属带电体身旁,长期处于很强的电磁中,其内部结构长期受到破坏作用,尤其是当几个带电体非常接近时,夹在中间的绝缘体就要承受很强的电场。 再次,电线铜蕊常常处于高温状态,特别是发生电线短路、漏电等事故时,带电体的温度骤升,很快达到一般可燃物体的着火点,这时如果绝缘体不具有足够的耐高温性能,再加上多数电线被装修材料隐藏起来,就很有可能引发火灾。 另外,有些绝缘材料夏天要顶着炎炎烈日,冬天要抵御阵阵寒风,一些特殊场所的绝缘材料长期受到潮、湿、霉、酸、碱的侵蚀。所以,这些绝缘材料要有较强的耐潮湿、耐

低压电器标准化

低压电器标准化 1.低压电器标准体系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从企业、产品、标准、检测等方面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我国低压电器标准体系依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体系建立,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完成同IEC标准的接轨。低压电器的国家标准基本以等同、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主,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如地理环境差异、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等因素制定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符合我国发展实情的技术标准。目前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共有国家标准62项,行业标准38项,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能够为企业提供设计、生产和认证依据,能够较好满足市场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2.低压电器标准化发展 ⑴现有专业技术委员会情况 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目前有4个全国性技术标委会和1个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都设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电科)。 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9)主要归口低压配电和控制电器,家用断路器及类似设备的标准,对口IEC/SC17B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SC23E家用断路器及类似设备等技术领域。;全国熔断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0)主要归口熔断器标准,对口IEC/TC32熔断器领域;全国熔断器标委会低压熔断器分技术委员会主要归口制定低压熔断器标准,对口IEC/SC32B低压熔断器技术领域;全国电器设备网络通信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1),主要归口电器设备与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通信规约等技术领域;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7),主要归口低压绝缘配合理论研究与应用标准,对口IEC/ TC109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技术领域。 这些专业技术委员会在国际标准的研究与参与、产品技术发展前沿动态的研究和传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标准宣贯、监督实施、技术咨询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上电科作为上述标委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长期承担了我国的低压电器标准化工作,现行的百余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绝大部分由上电科负责制修订,同时在国内外标准化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引领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在行业中的具有很高的威信。 ⑵低压电器标准化工作 ①标准制修订工作 标准制修订工作作为技术积累、技术创新成果 扩散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平台,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实质上就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作为在沪标委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上电科紧贴行业发展需求,本着为上海市、为长三角提供优质标准化服务的长远目标,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突出企业参与的原则,带领行业内企业有重点的开展了系列标准制修订工作,仅2008年一年,上电科就承担了32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并组织了40余家低压电器企业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参与到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中,完成了一批能够体现低压电器产品核心技术、满足低压电器行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的标准。

电气设备绝缘等级及防护等级

电器的绝缘等级和防护等级 电器的绝缘等级和防护等级 一、 1、电机绝缘等级划分依据是按电动机所用绝缘材料的允许极限温度划分的。有Y、A、E、 B、F、H、C等几个等级,各级的允许极限温度如下表。所谓允许极限温度是指电机绝缘材料 的允许最高工作温度,它反应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能。 2、表: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允许极限温度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 Y、A、E、B、F、H、C 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 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 主要因素之一。 二、 IP防护等级 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灯具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两个标示 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如表一及表二。 表一: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S第一个标示数字防护等级定 义 0 没有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防护 1 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防止 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 2 防止大于12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径大 12mm)的外物侵入。 3 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节小 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 4 防止大于1.0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节小 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

高压绝缘材料对比分析

高压变频器常用绝缘材料分析与对比 刘强 绝缘材料的定义 1.1广义定义:能够阻止电流通过的材料,俗称不导电材料。 1.2科学定义:能够建立强电场的物质,其绝缘电阻系数均应在 样的物质就称为电介质或绝缘材料。 二、绝缘材料分类 2.1根据国家机电行业统一标准,绝缘材料产品按形态结构、组成或生产工艺特征划分 为八大类,用一位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1 --- 代表绝缘漆、可聚合树脂和胶类; -2 ――代表树脂浸胶纤维制品类; -3 ――代表层压制品、卷绕制品、真空压力浸胶制品和引拔制品类; -4 ――代表模塑料类; -5 ――代表云母制品类; -6 ――代表薄膜、粘带和柔软复合材料类; -7 ――代表纤维制品类; -8 --- 代表绝缘液体类。 第3大类层压制品包括: 层压板、层压棒和层压管。我司目前使用的 3240环氧酚醛玻璃布层压板)属于层压制品中的层压板。 2.2绝缘材料型号的命名及表示内容 2.2.1产品命名=树脂+基材+形态(也可加修饰语) 例如:酚醛纸层压板、环氧玻璃布层压板、高强度酚醛棉布层压板、酚醛棉布层压板等 2.2.2 型号命名及表示内容(型号通常以四位数字表示) X X X X ? X 一 产品附加号(可以用字母或数字表示) --------- 同一人类,小类、参考丄作温度的产品庁号 -------------- 参考工作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大类的小类号 ■I 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类号 第一位数字:表示绝缘材料的类别,如“ 3”表示绝缘层压制品类 第二位数字:表示小类产品代号(0~8个数字) -0 有机补强材料层压板类(纸、棉布,如 3021纸板、3025棉布板) -1——真空压力浸渍制品类(原为石棉层压板类) -2 ——无机补强材料层压板类(玻璃布等, 3240环氧玻璃布板) -3——空号 -4 ――空号 -5 ――有机补强材料层压管类(纸、棉布等,如 3520纸管、3526棉布管) 10A 7欧姆? cm 以上,这 3240环氧板(全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816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6年12月1日 关于发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四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6]337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建设部(91)建标技字第6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四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第七篇“低压电器篇”、第六篇“硅整流装置篇”、第八篇“起重机电气装置篇”、第十六篇“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电力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六年六月五日 1总则 1.0.1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0.3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常用绝缘材料

一、常用绝缘材料 电阻系数大于10的9次方Ω.cm的材料在电工技术上叫做绝缘材料。他的作用是在电气设备中把电位不同的带点部分隔离开来。因此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即具有较高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强度,并能避免发生漏电、爬电或击穿等事故;其次耐热性能要好,其中尤其以不因长期受热作用(热老化)而产生性能变化最为重要;此外还有良好的导热性、耐潮和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工艺加工方便等。 二,绝缘材料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1、分类 电工常用的绝缘材料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无机具有材料、有机绝缘材料和混合绝缘材料。 (1)、无机绝缘材料:有云母、石棉、大理石、瓷器、玻璃、硫磺等,主要做电机、电气的绕组绝缘、开关的底板和绝缘子等。 (2)、有机绝缘材料:有虫胶、树脂、橡胶、棉纱、纸、麻、蚕丝、

人造丝,大多用于制造绝缘漆、绕组导线的被覆绝缘物等。 (3)、混合绝缘材料:由以上两种材料加工制成的各种成型绝缘材料,用做电器的底座、外壳等。 2、性能指标 电工常用的绝缘材料的性能指标如绝缘强度、抗张强度、比重、膨胀系数等。 (1)耐压强度:绝缘物质在电场中,当电场强度增大到某一极限时,就会击穿。这个绝缘击穿的电场强度称为绝缘耐压强度(又称介电强度或绝缘强度),通常以1mm厚的绝缘材料所能承受的电压KV值表示。 (2)抗张强度:绝缘材料每单位截面积能承受的拉力,例如玻璃每平方厘米截面积能承受140 千克。 (3)密度:绝缘材料每立方米体积的质量,例如硫磺每立方米体积有2克。

(4)膨胀系数:绝缘体受热以后体积增大的程度。 3、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 (1)Y级 绝缘材料:木材、棉花、纤维等天然的纺织品,以醋酸纤维和聚酰胺为基础的纺织品,以及易于分解和熔化点较低的朔料。 极限工作温度:90度。 (2)A级 绝缘材料:工作于矿物油中的和用油或油树脂复合胶浸过的Y级材料,漆包线、漆布、漆丝的绝缘及油性漆。沥青漆等。 极限工作温度:105度。 (3)E级 绝缘材料:聚脂薄膜和A级材料复合、玻璃布、油性树脂漆、聚乙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一章、总则 1.0.1 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 额定电压1200V 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 及以下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1.0.3 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 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0.5 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 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铭牌。 1.0.7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 1.0.7.1 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0.7.2 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0.7.3 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7.4 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0.8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9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0.9.1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9.2 低压电器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屋顶、楼板应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2)对电器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 (3)室内地面基层应施工完毕,并应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 (4)设备基础和构架应达到允许设备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基础槽钢应固定可靠。 (5)预埋件及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1.0.9.3 设备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门窗安装完毕。 (2)运行后无法进行的和影响安全运行的施工工作完毕。 (3)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损坏部分应修补完整。 1.0.10 设备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应做好防护工作。 1.0.11 低压电器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 2.0.1 低压电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2.0.1.1 设备铭牌、型号、规格,应与被控制线路或设计相符。 2.0.1.2 外壳、漆层、手柄,应无损伤或变形。 2.0.1.3 内部仪表、灭弧罩、瓷件、胶木电器,应无裂纹或伤痕。

低压电器国家标准

———GB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1404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14048.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14048.4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GB14048.5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GB14048.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2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GB14048.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1部分:辅助电器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 ———GB14048.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2部分:辅助电器铜导体的保护导体接线端子排———GB14048.9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2部分:多功能电器(设备)控制与保护性开关电器(设备)———GB/T14048.1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2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接近开关———GB/T14048.1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 ———GB/T14048.1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3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GB/T14048.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3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在故障条件下具有确定功能的接近开关(PDF)的要求———GB/T14048.14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5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具有机械锁闩功能的电气紧急制动装置———GB/T14048.15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6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接近传感器和开关放大器的DC接口(NAMUR)———GB/T14048.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8部分:旋转电机用装入式热保护(PTC)控制单元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 49422—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 4942.2—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4—20批准1993—12—01实施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 947—1(198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一般规则》,并参照采用IEC 529(1989)《外壳防护等级》等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和要求。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器(下简称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分级、标志、定义、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器外壳的防护分级。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器对机械损坏、易爆、腐蚀性气体或凝湿(例如由凝露所引起的)、霉菌、虫害等条件下使用的防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短路运行时所产生的应力效应。 2 引用标准 GB 2900.18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 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3 术语、符号、代号 3.1 术语 3.1.1 外壳enclosure 能提供一个规定的防护等级,来防止一定的外部影响和防止接近、触及带电部分及运动部件的部件。 注:对于为了防护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而设置的栅栏、孔洞形状以及其他设施不管是否附于外壳或是封闭设备组成部分,均被认为是外壳的一部分(那些不用钥匙或工具就能拆除的部件除外)。 3.1.2 防护等级degree of protection 按标准规定的检验要求,对外壳能防止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以及防止水进入壳内的防护程度。 3.1.3 1P符号IP code 表示防护等级的标志符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所组成。3.1.4 足够的间隙adequate clearance 指试验器具(试球、试指、金属线棒或探针等)应不能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的距离。 3.1.5 防止excluded 表示能防止人体的某部分,手持工具、金属线棒或探针进入外壳,即使进入,亦能与带电部分或有危险的运动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 3.1.6危险部件hazardous part 对接近或接触有危险的部件。 3.1.7 危险带电部件hazardous live part 有触电危险的导体或导电部件。 3.1.8 危险的机械部件hazardous mechanical part 除光滑旋转的轴外,对接触有危险的运动部件。 3.1.9 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 人或家畜与带电部件的接触。 注:①“带电部件”是指危险带电部件。 ②“接触”指不包括接近小于适当电气间隙的高压带电部件。 3.1.10 用外壳防止直接接触的保护protection provided by anenclosure against direct contact 防止人直接接触外壳内危险的带电部件的保护。 注:保护由外壳本身提供或作为外壳一部分的栅栏、与外壳的间距提供。 3.1.11 防止直接接触的适当的电气间隙adequate clearance for protection against direct contact 防止试验器具与危险部件之间直接接触的间距。 3.1.12直观探针access probe 以传统的方式用模拟人体某部分或工具或试验探针由人持着来验证其至危险部件的适当间距。3.1.13 (物体)探针object probe

绝缘材料标准

绝缘材料标准精选(最新) G1303.1《GB/T 1303.1-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定义、分类和 一般要求》 G1303.2《GB/T 1303.2-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试验方法》 G1303.3《GB/T 1303.3-2008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工业硬质层压 板型号》 G1303.4《GB/T 1303.4-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环氧树脂硬质 层压板》 G1303.6《GB/T 1303.6-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酚醛树脂硬质 层压板》 G1303.7《GB/T 1303.7-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聚酯树脂硬质 层压板》 G1303.8《GB/T 1303.8-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有机硅树脂硬 质层压板》 G1303.9《GB/T 1303.9-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聚酰亚胺树脂 硬质层压板》 G1303.10《GB/T 1303.10-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双马来酰亚 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G1303.11《GB/T 1303.11-2009 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 聚酰胺酰亚 胺树脂硬质层压板》 G1310.1《GB/T 1310.1-2006 电气用浸渍织物第 1 部分: 定义和一般要求》 G1310.2《GB/T 1310.2-2009 电气用浸渍织物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G1408.1《GB/T 1408.1-200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 1 部分:工频下试验》 G1408.2《GB/T 1408.2-200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 2 部分:对应用直流电压试验的附加要求》 G1408.3《GB/T 1408.3-2007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1.2/50 μs脉冲试验补充要求》 G1409《GB/T 1409-2006 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电容率和介质 损耗冈数的推荐方法》 G1410《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1411《GB/T1411-2002干固体绝缘材料: 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G1913.1《GB/T1913.1-2005未漂浸渍绝缘纸》 G1981.1《GB/T 1981.1-2007 电气绝缘用漆第 1 部分: 定义和一般要求》 G1981.2《GB/T 1981.2-2009 电气绝缘用漆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G1981.3《GB/T 1981.3-2009 电气绝缘用漆第 3 部分:热固化浸渍漆通用规范》G1981.4《GB/T 1981.4-2009 电气绝缘用漆第 4 部分:聚酯亚胺浸渍漆》 G1981.5《GB/T 1981.5-2009 电气绝缘用漆第 5 部分:快固化节能型三聚氰胺醇酸浸渍漆》 G2536《GB 2536-2011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4109《GB/T 4109-2008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4207《GB/T 4207-2012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G4588.12《GB/T4588.12-2000预制内层层压板规范》

电气绝缘材料分类 命名及型号

电气绝缘材料分类.命名及型号 电气电气绝缘材料产品按大类、小类、温度指数及品种的差异分类。电气绝缘材料产品形态结构、组成或生产工艺特征划分为8大类,用一位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在类代号在产品型号中为型号的第一位数字。 大类代号 类别 1 漆、可聚合树脂和胶类 2 树脂浸渍纤维制品类 3 层压制品、卷绕制品、真空压力浸胶制品和引拔制品类4 模塑料类 5 云母制品类 6 薄膜、粘带和柔软复合材料 7 纤维制品类 8 绝缘液体类 各大类电气绝缘材料产品中按应用范围、应用工艺特征或组成划分小类。用一位阿拉伯数字代表。小类代号在产品型号中为型号的第二位数字。前六大类的小类代号见下表,小类空号供今后发展新型材料用。 大类代号 大类名称 小类代号 小类名称 有溶剂漆 1 无溶剂可聚合树脂 2 覆盖漆、防晕漆、半导电漆 3 硬质覆盖漆、瓷漆 4 胶粘漆树脂 5 熔#粉末 6 硅钢片漆 7 漆包线漆、丝包线漆 8 灌注胶、包封胶、浇注树脂、胶泥、腻子 1 漆、可聚合树脂和胶类 9 —— 0 棉纤维布 1 —— 2 漆绸 3 合成纤维漆布、上胶布 4 玻璃纤维漆布、上胶布 5 混织纤维漆布、上胶布 6 防晕漆布、防晕带 7 漆管 8 树脂浸渍无纬绑扎带 2 树脂浸渍纤维制品类 9 树脂浸渍适形材料 0 有机底材层压板

1 真空压力浸胶制品 2 无机底材层压板 3 防晕板及导磁层压板 4 —— 5 有机底材层压管 6 无机底材层压管 7 有机底材层压管 8 无机底材层压管 3 层压制品、卷绕制品、真空压力 浸胶和引 拔制品类 9 引拔制品 0 木粉填料为主的模塑料 1 其他有机填料为主的模塑料 2 石棉填料为主的模塑料 3 玻璃纤维填料为主的模塑料 4 云母填料为主的模塑料 5 其他有机填料为主的模塑料 6 无填料塑料 7 —— 8 —— 4 模塑料类 9 —— 0 云母纸 1 柔软云母板 2 塑型云母板 3 —— 4 云母带 5 换向器云母板 6 电热设备用云母板 7 衬垫云母板 8 云母箔 5 云母制品类 9 云母管 0 薄膜 1 薄膜上胶带 2 薄膜粘带 3 织物粘带 4 树脂浸渍柔软复合材料 5 薄膜绝缘纸柔软复合材料 薄膜漆布柔软复合材料 6 薄膜合成纤维纸柔软复合材料 薄膜合成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 7 多种材质柔软复合材料 8 —— 6 薄膜、粘带和柔软复合材料类 9 ——

低压电气验收规范73635

低压电气验收规范 xuchengyu555上传于2011-09-29|(45人评价)|3357人阅读|215次下载|暂无简介|举报文档1 总则 1.0.1 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0.3 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 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0.5 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 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1.0.7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 1.0.7.1 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0.7.2 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0.7.3 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1.0.7.4 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0.8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1.0.9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0.9.1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1.0.9.2 低压电器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屋顶、楼板应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2)对电器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 (3)室内地面基层应施工完毕,并应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 (4)环境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5)电气室、控制室、操作室的门、窗、墙壁、装饰棚应施工完毕,地面应抹光。 (6)设备基础和构架应达到允许设备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基础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国家职业标准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使用工艺装备、仪器、仪表进行高低压电器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以及具备必要的实验设备、测试仪表和工具的实践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