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古诗词及翻译(最新)

陶渊明《归园田居》古诗词及翻译(最新)
陶渊明《归园田居》古诗词及翻译(最新)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翻译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翻译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翻译

离开山川湖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生的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向在这里打柴的人打听:这里过去的居民迁往何处了?

砍柴之人对我说到:全都已经去世了再无后人。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魏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翻译

我满怀失望的拄杖回家,崎岖的山路上草木丛生。山涧小溪清澈见底,可以用来洗去尘世的污垢。

滤好家中新酿的美酒,杀一只鸡来款待邻里。

日落西山室内昏暗不明,点燃荆柴来把明烛替代。欢乐时总是怨恨夜间太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归园田居·其六》

魏晋: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翻译

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我不求闻达心愿就这样,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归园田居》陶渊明(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6页,今天我们来学习30课诗四首。第一首《归园田居其三》,作者是陶渊明,上个单元里我们学过了他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41岁时,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诗人陶渊明共写了五首《归园田居》,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转身写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号五柳先生(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东晋著名诗人。 二、整体感知 带学生朗读诗文。 三、诗歌译文(上课时省略) 我在南山山坡下种了些豆子,杂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长得很稀少。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到住的地方。道路很狭窄而草木丛生,夜露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被打湿了不足以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思就行了。 四、品读诗文(以问题为主展开教学) 1、这首诗一共有8句,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文。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3、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了多长时间? 明确:锄草。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4、诗的前四句只记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是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就是“早早地起来”;“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肮脏,丑恶解)。第四句说回家已是晚上了。“荷”,担、扛(“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了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5、第五句中“道”指什么?(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借夕露沾衣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五、朗诵诗文 让同学齐读这首诗,然后试着请同学背诵。 六、板书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兴:起秽:田间杂草前四句: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荷:扛着长:茂盛后四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陶渊明《归园田居》古诗词及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古诗词及翻译 【本文概要】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下面是本文分享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古诗词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翻译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翻译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拼音版

归ɡu ī园yu án 田ti án 居j ū·其q í一y ī 【唐t án ɡ】陶t áo 渊yu ān 明m ín ɡ 少sh ǎo 无w ú适sh ì俗s ú韵y ùn ,性x ìn ɡ本b ěn 爱ài 丘qi ū山sh ān 。 误w ù落lu ò尘ch én 网w ǎn ɡ中zh ōn ɡ,一y ì去q ù三s ān 十sh í年ni án 。 羁j ī鸟ni ǎo 恋li àn 旧ji ù林l ín ,池ch í鱼y ú思s ī故ɡù渊yu ān 。 开k āi 荒hu ān ɡ南n án 野y ě际j ì,守sh ǒu 拙zhu ō归ɡu ī园yu án 田ti án 。 方f ān ɡ宅zh ái 十sh í余y ú亩m ǔ,草c ǎo 屋w ū八b ā九ji ǔ间ji ān 。 榆y ú柳li ǔ荫y īn 后h òu 檐y án ,桃t áo 李l ǐ罗lu ó堂t án ɡ前qi án 。 暧ài 暧ài 远yu ǎn 人r én 村c ūn ,依y ī依y ī墟x ū里l ǐ烟y ān 。 狗ɡǒu 吠f èi 深sh ēn 巷xi àn ɡ中zh ōn ɡ,鸡j ī鸣m ín ɡ桑s ān ɡ树sh ù颠di ān 。 户h ù庭t ín ɡ无w ú尘ch én 杂z á,虚x ū室sh ì有y ǒu 余y ú闲xi án 。 久ji ǔ在z ài 樊f án 笼l ón ɡ里l ǐ,复f ù得d é返f ǎn 自z ì然r án 。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译文及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译文及赏析 导读:《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原文 少无适俗韵1,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2,一去三十年3。 羁鸟恋旧林4,池鱼思故渊5。 开荒南野际6,守拙归园田7。 方宅十余亩8,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9,桃李罗堂前10。 暧暧远人村11,依依墟里烟12。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13,虚室有余闲14。 久在樊笼里15,复得返自然 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翻译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园田居·其一 1、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归园田居》(其一)一等奖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实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陶渊明的田园诗词《归园田居·其一》阅读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东晋·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注释 ⑴适俗:适俗韵:适,指逢迎、周旋;韵,是指为人品格、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指的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 ⑵尘网: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场。 ⑶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⑷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⑸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⑹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⑺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⑻荫:荫蔽。 ⑼罗:罗列。 ⑽暧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2、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归园田居陶渊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阅读训练附答案

归园田居陶渊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阅读训练附答 案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阅读训练】 一、 1.这首诗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7.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9.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 (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三、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目标: 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 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作品呢?(学生回答《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其三)) 师:谁能把这几首诗给大家背诵一下,这几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知人论世:略。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字音和节奏。 2、一生朗读。(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 3、学生再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 四、解题,把握思路。 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 学生明确:"归"字 师:也就是说“归”字是文章的题眼。那么我们就围绕“归”字来解读这首诗歌。 2、提问:请问诗人①从何而归?②为何而归?③归向何处?④归去如何?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后明确: 1、从何而归?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厌恶。 追问:还有哪一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中的“误”字,既写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赏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五首诗中的第三首。陶渊明,又名潜,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当时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为了做官不择手段。陶渊明也做了几年小官,可是他却不能忍受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毅然选择了退出官场,归隐田园。所以他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这首诗正是田园诗的代表。首先,从诗歌的语言方面看来,这首诗歌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优美的修饰,短短四句话,不过四十个字却将描绘出了一幅平静恬淡却不失美丽动人的农家生活图:南山下有我种下的豆苗,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夜晚顶着一轮圆月带着出头归来。乡间道路狭长,路旁草木长的郁郁葱葱,以致衣服也被露水沾湿。只是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要辜负了我的这片心意。而且诗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极为平常的“豆苗,南山,小路,杂草,夕露。。。”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却勾勒出了一幅恬淡优美,清新可人的图画,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眼前,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让人悠然神往。简明扼要,朴实无华的语言,虽然显得十分的“拙劣”,却真实的反应出了农家生活的恬淡与美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全诗突出一个“拙”字,陶渊明不善农作,所以有了“草盛豆苗稀”的景象,但能得归隐躬耕,其意趣正从中得来,言语之中透露着对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意与享受,自得之意,溢于诗外。其次,从此诗的结构方面来看,也可以领会到诗人的“匠心”。这首诗简短精小,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其中的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时间顺序上,前三句诗作者由早上写到傍晚,描绘了一整天的生活——除草。简单的勾勒,反应出作者生活的简朴清雅,轻松自由。给人平静安详的感觉,好似这就是一个不被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力量打扰的世界。而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便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认为衣服弄湿了并不可惜,只希望豆苗可以长得很好,不要辜负了诗人这一天的劳作。正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整首诗的主旨得到突出升华,诗人的”愿“不仅仅是简单的希望豆苗可以生长得好,更深的却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无线热爱,以及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之”愿”。再次,这首诗的写作手法也十分具有特色。比如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句诗,”,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在宁静的夜空中与之相伴,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此时,人,月,自然环境显得那样和谐,诗人通过艺术的手法描绘出一种崇高的诗歌美,自然美、精神美、并使这些美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晨兴理荒秽”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为实,后句为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再比如”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等语句,朴素平淡,没有任何的修饰之语,而作者却巧妙的将这些平淡的语句加入到诗歌之中,不仅没有让诗歌显得俗气,更是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恬淡清雅,同时也让这些朴素的语言获得了不一样的光彩,在这种醇美的意蕴中,口语上升为诗句,口语的平淡和营造的醇美意境和谐的统一了起来,这种特殊的手法,形成了陶渊明独特的艺术特色。总之,这首诗歌中没有华美繁复的辞藻,没有特殊的修辞,诗人就运用一些简单的事物,景象,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以及合理的结构安排将这些平平凡凡的事物进升华,不仅使诗歌显得朴素清雅,恬淡幽美,显现出一种天然之美,更在这种美好的意蕴中,整首诗歌的

归园田居陶渊明

归园田居陶渊明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着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赏鉴】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

归园田居-陶渊明

追悔落尘网庆幸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周芳亮周志恩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弃官归田原因的交代。“① _______ ”,是说世俗的阿谀奉承诗人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欢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这里写的是诗人向来的志趣,也表明他后来的出仕并非本愿。“适俗韵”,是指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适俗韵”前缀加“少无”,“丘山”前饰以“本爱”,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② _______ ”,是对自己仕宦生活的追悔。说自己进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是“误落”,表明自己是因一时迷了心窍,才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入仕的,心中有几多懊悔与感慨。说自己离开故园山林入仕竟然那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这里面包含了对故园山林的几多眷恋。“三十年”应是“十三年”,指作者出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官之后写此诗的这段时间。 诗的五、六句借“③ _______ ”、“④ _______ ”,比喻自己思恋旧居,不喜在外做官。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表明他厌倦官场旧生活、向往田园新生活。其中“羁鸟”、“池鱼”比喻不自由的仕宦生活,“旧林”、“故渊”比喻田园。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诗词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诗词赏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 场。 (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 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 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 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 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 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 自己愚拙的本性。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 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6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返自然:指归耕 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 田园,从此不再出仕。次年写了《归园田居 》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 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 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 也是对自己 弃官归田原因的交代。“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说世俗的阿谀奉承诗人 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欢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 大自然相通的。这里写的是诗人向来的志趣,也表明他后来的出仕并非本愿 。“适俗韵”,是指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适俗韵”前缀加“少无”, “丘山”前饰以“本爱”,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误落尘网 中, 一去三十年”, 是对自己仕宦生活的追悔。 说自己进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 是“误落”,表明自己是因一时迷了心窍,才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入仕的,心中有 几多懊悔与感慨。说自己离开故园山林入仕竟然那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这 里面包含了对故园山林的几多眷恋。 “三十年”应是“十三年”, 指作者出仕为 江州祭酒到辞官之后写此诗的这段时间。 诗的五、六句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比喻自己思恋旧居,不 喜在外做官。 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 表明他厌倦官场旧生活、 向往田园新生活。
2/6

从陶渊明《归园田居》观望真实人生论文

从《归园田居》看真实人生——陶渊明 [摘要]:《归园田居》以篇幅短小的五个片段,以简朴自然的语言,写出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闲适的田园生活,记录了陶渊明从官场转向乡村的人生历程,从中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真实人生,可以从中看到以贫傲世,猛志长存的陶渊明,也可以看到无奈走出官场的陶渊明,它以朴素的语言写出陶渊明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 [关键词]:《归园田居》、陶渊明 魏晋以来,全国处于分裂状态,面对着政权变换、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做出了反抗避世之举②。酣饮者以酒傲世, 佯狂者以狂傲世, 其本心, 都是藉此不与昏暗之世合流, 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魏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著名的兰亭之游、金谷宴游风流千古;特别是山水、田园诗派均风靡于此期。其中,陶渊明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是造化所钟的“尤物”、是六朝时代的宠儿,为了在一个世风衰微, 道义无存的社会里, 保持自己高洁的自我人格,他在暮年笃守固穷之节,用一种相当激烈的态度来刻意维护自我, 亦可称之为以贫傲世,较之嵇阮等前贤, 陶渊明所为, 可谓方式不同而其道一也。陶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故有“田园诗人”之称②。而自然与自由相关,渊明及魏晋士人对自然的渴望,实际上表征了他们对形体自由及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 晋安帝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陶渊明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他辞旧的别词,迎新的颂歌,诗中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②中做到以诗表情,情融诗中。他在诗中描绘的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常景, 却让人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他不是以鉴赏者那种搜奇猎异,见异思迁,以短暂浮泛的感情去玩赏,而是以一种乡土之思去体察,去颂赞。所以,他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中无言的伴侣,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从而令他以作诗来表达他对生活的发泄和憧憬,表达了他辞官归田的愉快心情和写出了乡居的乐趣,抒发了他的

中国古典诗名篇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

中国古典诗名篇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为陶渊明所作,共有五首。诗人描写了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恬淡质朴的躬耕生活;抒写了弃官归隐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通篇浑然一体,展示出宁谧和谐之美。在诗人的笔下,田园风光秀美而自然,徜徉于其间的诗人淡 泊宁静,志趣高洁。此情此景,构成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最高意趣。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诗歌鉴赏 归园田居·其一 首尾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归园田居·其二 本篇是《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话桑麻,也不是“杂言”。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 析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翻译 陶渊明 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归园田居 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通巅)户庭无尘 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 1.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2.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陶渊明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 羁(ji )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5.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 野:一作“亩”。际:间。 7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