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发表时间:2011-08-18T18:12:37.967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33期作者:田晓东

[导读] 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河南省息县二高田晓东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一、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

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提出:“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有助于课程总目标的实现,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总用。因此,对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之一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度重视是这一目标真正实现的前提条件。只有教育思想上的解放,才有更好的教学实践。

二、注重物理概念或理论的产生过程

可以对一些历史事实、理论形成、以及科学家的成长过程进行充分的挖掘。通过教师对其产生过程的详细地介绍和梳理将有助于学生清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与历程,使学生从物理学发展的脉络与历程中感受到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到一些著名物理学家执着追求科学巅峰的精神,同时也感受到成为一名科学家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消除对科学家的盲目崇拜。从而为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建立起敢于猜想、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搭起桥梁。

三、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过程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实践证明: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必然伴随着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庞大的方法群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https://www.360docs.net/doc/4917642789.html,place)曾说:“认识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研究方法常常是极富兴趣部分。”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物理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物理学家认识物质运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担负着发现、建立、检验、运用和发展物理规律的职能。因而它也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般科学方法的价值。

四、注重学生的活动探究过程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把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一并提出能力要求,明确了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关系。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一样,它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同时通过探究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标准》中阐释探究活动七个要素(包括: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而其中的“猜想和假设”是过去的物理教学活动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如果猜想与假设一旦能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它就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结论。因此,猜想与假设能帮助科学研究者明确研究的方向,指导科学研究沿预定目标展开。它为收集、分析、处理和解释信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因而使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有了必要的基础。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猜想与假设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理论,都来自于提出了正确的假设,如19 世纪对氢光谱谱线的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假设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 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 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 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 验,又叫体验性目标。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其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 对于“知识与技能”我们并不陌生,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双基”教学,就是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多大差别。其实在过去的教学中也客观存在。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有“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学生就采取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与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客观存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伴随一定的情态和态度,或充满兴趣,或感觉乏味:或积极参与,或消极接受。这都是情感和态度问题。价值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倾向,如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内化。 总之,三维的课程目标是客观存在的,而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而对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重视。课程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要防止淡化知识的现象。情感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情感发生,像是在表演。情由心生,情要动心,只有心动了才会产生真实的情感。 我认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一节课的具体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要从课标出发;第二,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呈现方式,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安排,根据所使用的教材来确定教学目标;第三,了解学生特点,知道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本节教材的关系,学生要经历什么

(三)生成性目标

(三)生成性目标 其理论源于美国杜威,认为课程目标不是先在的,而是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倡导和传播。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生成性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四)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遭遇中每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注重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的表现。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它与生成性目标有密切关系。 (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 教材91页中写明了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四有新人。 可见,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体现在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的特色,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 3、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并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纬度中。 第十四章课程与教学评价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做出价值判断的'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过程”。教学评价作为一项常见的工作,是收集教育系统各方面信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过程,也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的过程。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都作为教育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并不作严格的区分。要对这样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 实施 摘要:“过程与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三维教学的目标之一,其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培养,最终会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教学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需要老师有效的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下面,笔者就如何落实这一目标进行介绍。 一、使用情境,为过程与方法的落实搭建平台 一些难记的概念、抽象的符号和公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长了就不会形成学习障碍。因此,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需要教师使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障碍。 教学情境包括的内容较多,比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以及竞争情境等。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行

情境的设置。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同时启发学生从情境中使用数学的语言进行问题提炼。注意,情境子设立时不仅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举个例子,在进行“平行线”的授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组幻灯片,其中有铁轨以及泳道的隔栏。然后学生进行启发:这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平行线,大家能说出平行线的条件吗?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而不是直接灌输数学概念。 二、加强师生互动,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教师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引人入胜,内容丰富多彩,就必须加强师生互动,在一问一答的互动模式中完成教学。比如,在讲《可能性》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场:“我们班今天将会来一位主持人,这个主持人大家都认识,而且他的节目深受大家的欢迎。”教师此时可以拿出李咏的照片,学生此时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并且会说出“非常6+1”这个节目,以及里面的“砸金蛋”环节。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导入提问:“如果给大家一个金蛋,那么会砸出什么呢?”学生有的会说是“金花四溅”,有的会说出其他答案。通过这样的新课导入法,学生一定对新课感兴趣。在这个例子中,教师用“知识闯关”代替了传统的“复习导入”模式,让学生的兴趣大增,并在其中发现了乐趣。 三、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完整版)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

课程编制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的比较 目标模式基本思想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其基本立足点,反对“形式训练说”严重脱离社会与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以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为开发的基础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其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特别是她的工具主义知识观。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从行为目标的确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再到课程的评价,构成了目标模式的经典性程序,特别是行为目标的确立成为目标模式的逻辑起点。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2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回答这 四个问题,解决的正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四个问题。 惠勒对泰勒的目标模式加以改造,将直线型的目标模式改造为圆环形的目标模式,即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选择学习内容—组织、统合学习经验与内容—评价—调整目标、确定新一轮目标。 过程模式基本思想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斯坦豪斯立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强调培养儿童智慧和自由品质的教育观,注重理解与思维的价值的知识观。针对目标模式在课程编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的,是建立在目标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斯坦豪斯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儿童接受现成的东西,而是要儿童进行思考的对象,它不应成为必须达成的目标而去限制儿童,相反,应通过教育过程去促使儿童思考知识,从而解放儿童。他还认为改进实践的过程应依靠教师发现自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得以实现,而不是通过教师去执行远离实践的专家所设计的方案二实现的。他倡导一种立足于教育内在价值的,旨在培养儿童智慧、教养和自由品质的教育观,以及注重理解与思维的价值的知识观。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知识应重在理解,而不在于记忆。斯坦豪斯认为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增进人的自由及创造力,而教育的重要机制在于引导人们探索知识。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原理即方法的分析,从具有内在价值的只是结构中选择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作为课程内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儿童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教师是诊断者而不是评分者。 优缺点比较: 目标模式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设置课程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编制课程,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具体化的和结构化的操作程序。这样做能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设定目标的15个步骤和方法(精)

设定目标的15个步骤和方法 1热切的期待和欲望?问自己:“真的很希望得到吗?”强烈的愿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欲望越强烈,决心越大,而自己也才愿意付出代价。2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达到的,可以衡量的? 只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才可衡量,而只有可衡量的目标才可能达到。否则只可能是笼统、空泛的无意义的大话而已。3把目标写下来当你在书写时,你的思维活动在记忆中产生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象,它告诉你的潜意识:这是真的。我不相信我的记忆,我只相信我的笔记。4问自己:“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写出实现这个目标的理由,好处和意义理由或好处越多越好。这样做,有助于发现、认识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加实现目标的紧迫感,获得强大的驱动力。5规定实现目标的期限没有期限,就等于没有目标,就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期限,是衡量目标进展的尺度,是激发你向目标不断前进的动力。6分析你的起始点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起始点,就无从规划自己的航程;即使有了地图和指南针,仍然会无可奈何的迷失方向,只有明确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地图和指南针才能发挥作用。分析起始点,就是弄清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7确认实现目标的障碍,并依“难度”设定优先顺序人不是为了痛苦而活着,是为了幸福才活着,而痛苦却伴随着人生。确认障碍,是为;了有备无患,从容不迫。‘同时要记住:障碍是对我们的锻炼和考验,而不能阻碍我们的前进。每前进一步都会有障碍,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克服障碍的过程。8 确认达到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完善自己,作好知识和技能的充分准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9确认对实现目标有帮助的人和团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因素,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10找出克服障碍的方法对关键性障碍应找出不少于五个解决方案,其他每个障碍都有有克服的办 法。11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一但定了目标及实现目标(克服障碍的方法,就要制定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计划。计划,就是目标分解一览表。12将你的计划付诸行动,立即去做没有行动再好的行动也只是白日梦。不要拖延,不要“以后”,立即就做,现在就做。13将目标视觉化想象目标实现以后的情景,将自己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中。描绘一幅明晰的胜利景象,激发现实目标的动力和克服障碍的决心。14以坚定的信念支持你的目标任何事,

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践行

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践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每位一线教师都不断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同时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维度评价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让教师对课堂进行了重新的审视。过去在教学中,我们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而忽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教知识而教,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传授。通过不断学习,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过程与方程”这一目标的落实。 一、深入挖掘教材,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对教材的横向和纵向进行学习研究,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例如在教学“通分”这一节课时,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分母是原分母倍数的分数;除此之外,学习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两部分知识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本课重点落到了在理解通分的意义的基础上,如何通分的问题。教学难点是在通分时准确找到公分母。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我又会思考,学习通分有什么用呢?事实上,学生心中也有此疑问,这可以为分数的计算做好铺垫。所以作为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很好地践行三维目标。 二、经历学习过程,学生感受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而“过程和方法”是学生一生受用的。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是多大的一件乐事啊!例如:数学中有很多公式,学生如果死记硬背也能记得住,但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如果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虽然若干年后也许不能一下子说出公式,但通过推导的过程,也会很快得出结论。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会发现以前学习的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怎样求它的面积呢?开课时通过这一疑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学生会说:“以前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来研究,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来研究呢?”学生简单的一句话,却体现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割补法,以及数学的重要思想──转化思想,多了不起啊!如何来转化呢?又有学生想到了生活中切西瓜,切片越薄的时候,底面越接近于平面。那么如果把圆也平均分成若干等份,那么所分的份数越多,弧边就越接近于直边,之后拼组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看学生的想法多好啊!讨论过后,学生就可以动手实践,拼组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找到圆的各部分和拼组后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联系(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 径,一一对应后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动手实践过程中感 受着学习的快乐,以及成功的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成长着。 三、总结学习方法,学生受用一生 “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是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基础。在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总结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和积累。我所在的学校提出“五以三加”操作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质疑、解疑、创新的全方面发展。以学生预习为例,最初学生预习,我没有做什么特殊要求,只是让学生把看

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案例2]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 ——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镜头一] 第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①画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 ②观察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③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得出高线就是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的平分线; ⑤归纳出“三线合一”结论; 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定理的应用举例教学。 [镜头二] 第二位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①出示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用《几何画板》); ②画出同一边上的高线、中线、角平分

线,观察三线位置; ③慢慢地拖动三角形一顶点将不等边三角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同时观察三线位置的变化过程; ④让学生自己合作交流去发现三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归纳并证明发现的结论; ⑥让学生运用定理探究解决课本上的例题、习题。 [评析] 两节课采用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虽然都掌握了知识,但由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同、体验不同,前者失去“过程”,后者获得“过程”,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其对学生的影响有的是一个阶段,而有的却是一生。教师应该认识到,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一堂课如果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

提的“过程”,让学生来感受、探索,数学教学哪里还能创新? 专家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为此,教师必须把如何做“过程”,作为备课的首要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组织学生的思考过程、参与过程上,如何设计知识的重现过程上,如何研究和发现教材习题的功能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上等,真正让探索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一、问题提出 1、新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宽广舞台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对高中历史教育健康发展起到极大推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新课程目标落实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新的课程标准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因此“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作为彻底的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最广、可供探究的问题最多。 2、争议最多、误解最深、影响最大 一些教师在对“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实践上出现了错位,影响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误区:(1)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现在很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2)能力与方法相互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分析、思维等。而方法,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一定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设计的笼统化宽泛化。 许多设计是放之海内皆准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设计时,经常为节约时间,就简单写上教师的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探究法等。姑且方法是否合适不论,在这课的具体表现中如何去实施,具体在解决那一个问题时采取哪一种方法,怎样去实施讨论探究,等等方面流于形式。 因此,什么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怎样实施会更加有效?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涵义 1、谁的“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的“过程与方法”,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科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的过程。过去人们认为,

精品历史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

浅析历史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为何要将“过程与方法”当作目标 新课程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很多人感到不理解,甚至以为这是犯了逻辑错误: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结果,“过程与方法”是手段和工具,怎么会成为目标呢?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但它只道出了问题的一面。“过程与方法”既有工具属性,也有价值属性。也就是说,和学习的内容一样,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有其特定的存在价值,值得我们去努力追求。 西方法学界有句名言:“真相的发现虽是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目的,但决非唯一目的。”“真相的发现”追求的是“实质正义”(有过错者必受惩罚),而审判过程追求的则是“程序正义”。“沉默权”(有权保持沉默,不自证其罪)、“无罪推定”(在法庭做出最终审判之前,推定被告无罪)、公开审理等繁琐的法律程序,体现的是人权、公开、公正和公平等人类重要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与实质正义相比,没有高低之分。更何况,如果没有这些程序作保障,大搞刑讯逼供,不仅是对人权的极度践踏,还会导致冤假错案的产生,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双双缺失;而有了这些程序,即使输了官司,人们也会心服口服。 同理,在学习活动中,科学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蕴含着理性之光,这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养。在历史学习中,用史实说话,有几分史实说几分话,孤证不足为凭,不任意裁减史实,就是理性思维的最好注释。而这种理性,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做人,都是不无裨益的。 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必要前提。我们常说的历史,往往是两种涵义混用: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史;一种是人们对前种“历史”有意识地选择、复原和认识。人们在对历史进行选择、复原和认识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其立场、动机、倾向、学识的影响,从而掺杂进一些主观因素。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将这些主观因素辨析出来。 以例为证。讲《戊戌变法》变法时,很多老师都会引用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引用的目的是为证明戊戌变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种用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戊戌政变记》的成书背景。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处斩,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海内外的舆论中,大部分指责康、梁误国。在这种情况下,康、梁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他们还想争取海内外的舆论尤其是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所以,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就匆匆写成此书。 这样特定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话。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 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结论。和同时期的其他材料作比较,我们会发现,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这也是学术界公认的观点。而且,从

设定目标的个步骤和方法 七

设定目标的个步骤和方法七 设定目标的15个步骤和方法1)热切的期待和欲望? 问自己:“真的很希望得到吗?”强烈的愿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欲望越强烈,决心越大,而自己也才愿意付出代价。 2)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达到的,可以衡量的? 只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才可衡量,而只有可衡量的目标才可能达到。否则只可能是笼统、空泛的无意义的大话而已。 3)把目标写下来 当你在书写时,你的思维活动在记忆中产生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象,它告诉你的潜意识:这是真的。我不相信我的记忆,我只相信我的笔记。 4)问自己:“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写出实现这个目标的理由,好处和意义理由或好处越多越好。这样做,有助于发现、认识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加实现目标的紧迫感,获得强大的驱动力。

5)规定实现目标的期限 没有期限,就等于没有目标,就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期限,是衡量目标进展的尺度,是激发你向目标不断前进的动力。 6)分析你的起始点 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起始点,就无从规划自己的航程;即使有了地图和指南针,仍然会无可奈何的迷失方向,只有明确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地图和指南针才能发挥作用。分析起始点,就是弄清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7)确认实现目标的障碍,并依“难度”设定优先顺序 人不是为了痛苦而活着,是为了幸福才活着,而痛苦却伴随着人生。确认障碍,是为;了有备无患,从容不迫。‘同时要记住:障碍是对我们的锻炼和考验,而不能阻碍我们的前进。每前进一步都会有障碍,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克服障碍的过程。 8) 确认达到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完善自己,作好知识和技能的充分准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9)确认对实现目标有帮助的人和团体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因素,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在学校学习中,通过文字、符号等各种媒介,可以使学生迅速地获取前人积累的知识。然而,实践表明,其结果有可能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习过程中,还必须通过精心设计的、典型的、像前人那样的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反思主观认识的经历和体验,激活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怎样知道是什么”和“怎样认识为什么”的知识,即认知方法和策略的知识。 1.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收集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从新材料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 ▲区分作者对史实的客观描述和含有主观认识的表述、解释或评价。 ▲初步或基本懂得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和民族民俗学研究成果中的史料价值,汲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初步或基本懂得“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一手资料”与“转述资料”、“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主要区别,汲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初步或基本懂得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获取历史材料的常用途径和方法,以及由此所获历史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和证据价值。 ▲初步或基本懂得以时间(公元纪年,朝代和按生产工具、文化类型、经济特征、社会形态划分的时期)、空间(基础的自然地理区域与方位、重要的行政区域与方位)为经纬,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为类别,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整理历史信息。 ▲初步或基本懂得以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获得的考古资料属于一手资料和直接证据;★它们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和运用的正确性。 ★初步懂得因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原始材料尽管可靠,但特定情况下未必有效;“孤证不立”,间接证据的可靠性有赖于“证据链”的有效性与完整性。 2.体验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运用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在新情境中借助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或与之相关问题的方法。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社会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思想倾向、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或较全面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源流际会、基本特征、创新意义的视角,由表及里、 1在以下目标中,标“▲”者为初、高中阶段共同的目标。两个阶段的区别在于所学内容或掌握程度的不同;标“★”者为高中阶段的目标。

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而“过程与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抓住“过程与方法”,容易使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而得到具体的落实。把“过程”列为教育目标,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状态、心理情绪等因素,做到在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中孕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课程理念中,方法目标涵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而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发展能力,获得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特点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注重过程与方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注重师生的交往互动。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单元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观察对称图形的特点:课件演示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的特点,折纸,剪纸,认识折线就是对称轴,通过指导画对称轴、画对称轴的另一半图形加深理解对称的特点,发现普通的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活动中观察、思考,理解对称现象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达到了三位目标的统一。

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发表时间:2011-08-18T18:12:37.967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33期作者:田晓东 [导读] 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河南省息县二高田晓东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一、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 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提出:“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有助于课程总目标的实现,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总用。因此,对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之一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度重视是这一目标真正实现的前提条件。只有教育思想上的解放,才有更好的教学实践。 二、注重物理概念或理论的产生过程 可以对一些历史事实、理论形成、以及科学家的成长过程进行充分的挖掘。通过教师对其产生过程的详细地介绍和梳理将有助于学生清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与历程,使学生从物理学发展的脉络与历程中感受到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到一些著名物理学家执着追求科学巅峰的精神,同时也感受到成为一名科学家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消除对科学家的盲目崇拜。从而为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建立起敢于猜想、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搭起桥梁。 三、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过程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实践证明: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必然伴随着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庞大的方法群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https://www.360docs.net/doc/4917642789.html,place)曾说:“认识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研究方法常常是极富兴趣部分。”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物理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物理学家认识物质运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担负着发现、建立、检验、运用和发展物理规律的职能。因而它也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般科学方法的价值。 四、注重学生的活动探究过程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把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一并提出能力要求,明确了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关系。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一样,它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同时通过探究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标准》中阐释探究活动七个要素(包括: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而其中的“猜想和假设”是过去的物理教学活动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如果猜想与假设一旦能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它就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结论。因此,猜想与假设能帮助科学研究者明确研究的方向,指导科学研究沿预定目标展开。它为收集、分析、处理和解释信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因而使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有了必要的基础。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猜想与假设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理论,都来自于提出了正确的假设,如19 世纪对氢光谱谱线的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假设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过程与方法

一、什么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过程与方法贯穿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离开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成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被动的接受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没有主动性的教学,就成了一种机械性的传授形式,也就没有了交往,没有了学生的活动、探究、合作,自然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生就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和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质产生的工具,更谈不上做为人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新课程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更像一个动词,即知识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及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所以无论是从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培养,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化,新课程都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在过程中方法中完成上述两个目标,从而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人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这就显示出过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 二、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 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 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