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受损的情况报告

大足石刻受损的情况报告

大足石刻受损的情况报告

小组:6小组

小组组长:张喆皓

调查目的:了解大足石刻受损情况

调查对象: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圣迹像、牧牛图

调查方法:小组一齐在网上收集资料

大足石刻主要分宝顶山和北山两个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分宝顶山和北山两个石刻,如果时间有限就去宝顶山的那个,规模比较大一些。大足石刻199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从重庆市区前往大足石刻景区必须先坐车到大足县,然后再转车由大足县到大足石刻景区。 从重庆菜园坝汽车站坐车到大足县,早上9:10分有一班,两个小时到达大足汽车站,车费是35元/人。到达大足县后,由于在大足有两个汽车站,一个是长途汽车站,即从重庆过来车辆都到达此站,另一个是县内的汽车站,即是前往景区的汽车站,因此到达后,可以搭人力车(2元钱)前往另外的那个县内的汽车站,搭乘由大足前往宝顶的车前往景区(每半小时一趟车),票价是3元人/人,时间为二十分钟。不对号入座。到达景区门口需要先搭景区内的人力三轮车到售票处,费用大概是两元钱一辆车。 回程同样,景区门口有车回大足车站,再回到那个长途汽车站乘车回重庆。 建议从重庆去大足石刻早点出发,由于车辆经常搭乘当地人一站站停靠,因此在路上会用很长时间,去石刻游览不必住在大足,因此为了赶乘最后一班回重庆的车辆把时间应该尽量往前赶一些,如果有时间,就可以再去北山的石刻看看了。 门票:宝顶石刻,50元/人;宝顶圣寿寺,10元/人;北山石刻表40元/人 导游讲解费是80 元,建议还是请个导游为好,但是如果人数少的话,费用就太贵了,可以跟着其他的旅游团听讲解,大足石刻建于公元1179年至1249年之间,其保留完好,色泽自然新鲜,其中的故事和传说建议一定要听听讲解,不然光看,不能更好的理解和了解历史。 大足石刻最佳旅游时间 大足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宜耕。年平均气温17.9℃,年均降雨量997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218.8小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大足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偏少。 大足石刻平均气温(摄氏)一览表 月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温度6.0 8.5 12.5 18.6 23.2 24 28.5 29.0 27.5 23 17 6. 1、早上08:00起专车在市区内将游客接到统一发车点(长滨路),9:00左右出发,经成渝高速抵大足县,沿途可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约两个小时左右(130公里)到大足县,游览双佛寺。 2、午餐后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佛教文化胜地、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宝顶山大佛湾摩崖石窟,它是我国石窟艺术中表现“孝道”的典型作品;参观世界佛教艺术中的一大奇观——卧佛、华严三圣等; 3、下午乘车前往位于大足县城的百斯特刀具店,参观闻名全国的大足龙水刀(40分钟); 4、参观后乘车原路返回主城区(车程2.5小时左右)

重庆市a级景区市场吸引力的社会调查调查报告

重庆市a级景区市场吸引力的社会调查调查报 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重庆师范大学 课程报告 所在院系:地理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 任课教师:胡志毅 作业名称:关于重庆市5A级景区市场吸引力的社会调查 完成人:叶子程凌燕游嘉琪朱珊珊杨佳 学号: 243 241 240 237 233 2013年12月 目录 一、摘要 (3) 二、引言 (4) 三、调查成果 (4)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

1.主管影响因素分析 (4) 2.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8) (二)调查的限制条件 (18) 1.调查时间 (18) 2.调查范围 (18) 3.调查数量 (18) 4.调查方式 (18) 5.被调查信息 (18) (三)结论和建议 (20) 1.调查总结 (20) 2.建议 (21) 附录一:调查问卷 (26) 关于重庆市5A级景区市场吸引力的社会调查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他们更愿意在节假日或者闲暇时间出门旅游。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调查重庆市5A景区的市场吸

引力问题,从而了解重庆居民对重庆5A景区的看法态度,以及发现重庆5A景区的不足与优势,进一步更好地发展重庆市5A景区以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本次调查针对重庆市5A景区的市场吸引力问题,市场吸引力是一个由市场规模、市场成长率、历史毛利率、竞争强度、技术要求、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调查:被访者的旅游动机、景区的客观因素、被访者针对5A景区的建议与意见以及被访者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收入。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定量研究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法与网上调查法,共发放146份问卷,其中废卷5份,有效问卷141份,有效率为%,包括61份现场调查问卷以及80份网上调查问卷。由于时间地点资金的限制,我们无法到5A景区实地发放问卷,而选择在人流量多的三峡广场发放问卷,发放时间为2013年11月27日下午13点至14点三十分。另外,我们还在问卷星上投放问卷。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景区在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而景区的自然环境,特色项目,基础建设是游客关心的重中之重,景区管理部门应格外重视;另外,合理的门票价格,便捷的旅游交通,个性化的服务也是游客们看重的条件,景区与相关部门如物价部门,交通管理部门,旅行社等都应该致力于为游客提供良好条件方便出行。 引言

大足石刻导游词大全

大足石刻导游词大全 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大足石刻在重大足县,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全县有石刻40余处。下面是大足石刻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我得向大家说明一下,其实,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宝顶石刻。 宝顶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由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大足石刻图案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狱经变相"的"养鸡女"。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一系列的地狱石刻之后,对地狱里各种恐怖的人物和残酷的刑罚仍感到心有余悸。然而大家仔细瞧一瞧这个雕刻,会发现什么?养鸡女虽然眼睛瞎了,却坦然自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这就奇怪了,地狱里都是阳间犯罪来受罚的,而她为什么还显得十分幸福?

大足石刻(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大足石刻风景调查 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小学李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重点了解石刻的现在情况。 2、学习各类调查方式方法,撰写调查计划,并分工调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信息搜索技术,准确、高效、全面收集相关主题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技能与方法,增强团队意识。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分解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2、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及灵活运用word软件的嫩里。 3、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 2、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准确、高效、全面地收集相关主题资料。

【教学难点】:围绕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并综合运用相关软件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来观看一段录像片(课件:大足风光片) 2、我们重庆有许多这样漂亮的风景区,大足石刻就是其中之一,大足石刻是古代先民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我们如何去了解她,保护她,我们今天将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迹做出总结的贡献,同学们愿意吗? 二、新授: (一)网络调查,收集资料 1、撰写调查计划 师:同学们,你们要了解哪些关于大足石刻的信息,请你利用网络知识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在搜索前请撰写好总结的调查计划。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在小组中学会分工合作,信息共享。 (教学备注:信息搜索以网上搜索引擎的使用为主,对本机、相关联计算机内的资料收集也要重视。) 2、学生进行网络调查。 (教师随机巡视,并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3、汇报成果

大足石刻之——六道轮回图

大足石刻之——六道轮回图 大足石刻之——六道轮回图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佛教用这个观点来诠释世界、社会和人生,便出现了所谓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学说。六道轮回图即是这种学说的形象体现。 轮回之“轮”,是指车的轮盘;“回”指车的转动。“轮回”是譬喻众生的生死流转永无终期,犹如车轮旋转不停一般。 抱轮的蓝面巨人为转轮王,四川人称之为“无常鬼”。“无常”是佛教哲学范畴中的一个名词概念。如果我们把空间、事物缩到极限时就会发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刹那变化,刹那生灭

的,佛教把这种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叫做“无常”。这里把“无常”这个词人格化为“无常鬼”,让它来掌握生死轮回,以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不永恒。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长舒两臂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即:业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为转移。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 中心圈(第一圈):中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一切善恶行为都由思想意志所推动,发什么样的心,就导致造什么样的业。由于业力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各不相同,来世就会在不同境界之中轮回。在修行者的座下刻有猪、蛇、鸽子。猪表“贪”,蛇表“嗔”,鸽子表“痴”, 它们象征众生轮回之苦的根源。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因,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 第二圈;形象表示了六道,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上中为天道。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安宫殿,展示极乐世界;上左为阿修罗道。一三头六臂之神,手擎日月,侧有侍者,下有献供者,表示享天福而怀嗔心;右

旅投资料

旅投资料 “芭拉胡”,土家语,语意“峡谷”。 “芭拉胡”是重庆黔江的形象符号,代表黔江的山水和文化,是一种人文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旅游形象,是将所有的美好、所有的神秘、所有的人文聚集,形成的一个人格化、物格化的聚合体。 黔江区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2个镇、12个乡。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黔江区户籍人口53.6万人(常住人口44.5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3%。 重庆市黔江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黔江区国有独资重点企业,于2015年12月注册成立,现有注册资本金人民币2亿元。承担全区旅游产业开发、经营、管理职能。 全国5A级景区212家(2015)。江苏20个,位列第一。 游在黔江 北纬30度,武陵山腹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重庆市黔江区。她是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融瑰丽自然景观和绚丽人文风情于一体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是长江三峡和张家界这个世界级黄金旅游金三角的重要节点。有着“世界巴拉胡、中国峡谷城”和“峡谷峡江之城、清心清凉之都”的美誉。 民族风情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数民族达14个。在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各民族交错杂居,长期的经济交流、文化交往,风俗相染、语言相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创造了这里独特的文明史。 吹莽号 吹莽号:黔江的土家族、苗族,除了喜爱锣鼓、唢呐、咚咚喹等乐器外,还喜欢吹奏莽号。制作莽号的材料,有用金属的,也有用木料的,一般由莽哨和莽身两部分组成。过去土家族跳摆手舞之前,就吹这种高亢激昂的莽号,其他一些喜庆之时也有于唢呐配合吹奏,颇为独特。 打镏子 打镏子:土家族的打击乐,主要是鼓、锣、钹,二这些打击乐中,最使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是“打镏子”。打镏子是流传在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土家语称“家伙哈”或“五子家伙哈”,汉语叫“打挤钹”。 傩戏 傩戏也叫傩愿戏或傩堂戏。据有关史料记载,“傩戏”很早以前就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是在面具、歌、舞、道白等手段,装鬼扮神的戏剧元素基础上,逐步加入世俗的人物、情节和娱人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剧。粗狂古朴的仿古动作,狰狞凶恶、咄咄逼人的面具,使人联想到遥远的人类祖先刀耕火种、驱魔猎兽的生活情景。其面具工艺精巧,造型独特,栩栩如生。 毛古斯 毛古斯是土家族的一种原始戏剧活动的名称,原意是毛人的故事,反映了土家先民原始生存状态。毛古斯是土家族在跳摆手舞的间隙进行的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表演,与摆手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摆手舞是纯粹的舞蹈,毛古斯则重戏剧表演,也伴有歌舞,其表演具有具体人物上场,一般都有一个老毛古斯和若干小毛古斯,表演者全身裹着稻草或茅草(所以有的又叫茅古斯)。 土家摆手舞

大足石刻的简介

大足石刻的简介 大足石刻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敦煌、南大足” 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建于南宋,历时70多年,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宝顶山的石刻,在风格上和北山很不相同。这里的刻像,大都是用一组一组的雕像来连续表达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又有“天府灵山”的著称。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分南北两区域,南区多为晚唐、五代作品,北区则以两宋作品为主。 卧佛 重庆大足宝顶山的大足卧佛,是半身像。此雕像长31米,后半身隐于山石间,民间有此卧佛“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有“佛大不可度量”的意思大足卧佛群像借山石、山势而凿刻。 千手观音 这是我最喜欢的石雕,它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它的"千手"其实是1007只手,尤如孔雀开屏,分别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拿着各种法器,而且每只手掌中还有一只眼睛,因此又名“千手千眼观音”。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传说千手观音原来是印度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庄王有三个公主,大公主叫妙金,二公主叫妙银,三公主叫妙善。妙善自幼出家修行,父王不让她去,她坚决要去。她所在的庙子住了500个大和尚,妙庄王一把火把这庙子烧了,500和尚都被烧死在里面。她父王作了恶业,身上长了500个大脓疮,什么药都用了也无济于事。医生说非要亲骨肉的一只眼一只手作药,才能医好。大公主不愿意,二公主舍不得。只有修行的三公主妙善,听说要亲生骨肉的一只眼和一只手才能治好父王的病,自己就挖了一只眼,砍了一只手给父王作药。父王服药后,全身脓疮消失,身体康复。妙善的大孝行为感动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就召见妙善公主:“你这大孝子,舍了一只眼、一只手,我就还你一千只眼、一千只手。”这样,妙善公主就成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所崇敬。宝顶山的千手千眼观音也就成了历代香火鼎盛,与峨眉齐名的佛教胜地。 转轮经藏窟

地府里的

地府里的“法庭”:报冤分平邮和快递包拯曾任“快递公司”CEO 大足石刻的速报司(左一) 1924年6月,顾颉刚到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做调查,在一一抄写七十六司的匾额时发现,“见报司”(也写作“现报司”)和“速报司”的匾额最多,香火最旺。看守的道士解释,凡有失掉财物的人,或是被冤屈的人,都到见报司烧香,若要报得快一点,就加烧速报司的香。顾颉刚笑道:“烧见报司的香是寄平常信,加烧速报司的香是在平信邮资之外加贴邮票寄快信。只是见报司的司官,他必然因为另有速报司,不肯把他的公事快办了!”将东岳庙最“吸金”的两个职能部门“歪解”为平邮哥、快递哥,由此生发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此乃顾先生那一代知识分子对宗教信仰的理性主义“定见”。顾先生有所不知的是,从北宋开始,平邮哥就跟快递哥“在一起”了。

四川大足石刻的石篆山九号龛,开凿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地藏十殿阎王塑像之旁就立有现报司、速报司二位司官。大足宝顶山第二十号的《地狱十王变相》,左右也塑有文官形象的现报司和速报司。 大足石刻展现的因果报应流程是这样的——亡魂进入地狱,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判决书下达之后,就交由二司执行:左转进入现报司提供A餐“现世报”,右转速报司则是B餐“眼前报”。可以想见,有了A餐和B餐之后,购买“来世报”和“免堕六道轮回”套餐的信众自然就少了。北宋初的志怪小说《括异志》就记载了这样的冥府“新动态”:有一个不近人情的杨郎中,特别厌恶患上白化病的邻居儿子,给对方父亲五缗钱,令杀之,结果对方拿了钱之后连夜搬家,第二天杨郎中的独子突发急病而死。刚好同乡有人死而复生,透露“阴府新立速报司”,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杨氏所遭报应,正赶上这个阴府新部门的小试牛刀。 这么好的点子,从存世的文献来看,是由佛教贡献的。不过后来佛教的十王殿并没有普遍配置现报司和速报司,可能是因为二司的现世因果与“六道轮回”的佛教基本教义有着无法圆融之处。道教是偏向现世的宗教,佛教徒虔修功德要到来世才显现,道教徒却争一个此生此世成仙的结果。南宋初年的国民读本、劝善书《太上感应篇》就有一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那么谁来保证报应“如影随形”?当然是主管各种因果轮回的东岳庙。因此虽然《道藏》里面二司记载较佛教晚出,但是到了宋末元初,天下州府的东岳庙从七十二司扩展到七十五司、七十六司,现报司和速报司均是常设

大足石刻观后感

大足石刻观后感 出生农村的我可说从小跟着父母就游览过数不清的菩萨、佛之类的仙人或神庙,看到人们对它们的朝拜,然后愿佛愿观世音菩萨保佑他们升官发财等,又或者常听电视剧中的僧人们常说“佛光高悬,佛在心中,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才不免想到对仙人的信仰是从古人开始的,一直到今天这种传统的习俗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只是现代人对仙人的膜拜却成为了一种思想依赖。中国人有着跟风的习惯,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我的父母亦是如此,我虽不信佛仙之道,却不想打扰父母烧香拜佛的兴致。 长大后工作了,假日里常有同事相邀出门旅游,看着各类广告把大足石刻雕塑文化说得如何值得一去,但最终选择了去其他地方,似乎我与这石刻雕塑逃离不了干系,后来的工作波折居然让我到了大足工作,真是意料不到,而大足最有名的就是石刻文化,我们的公司项目又与这石刻联系紧密,公司还安排大足石刻的浏览学习课,那我一定好好领略它的风光。 6月5日在公司领导的驱车带领下前往北山,到了北山后老天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只见路面布满青苔和被修整过的园林,感觉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貌,不远处有一两排挨着的卖雕饰品的小铺,周围人群稀少,一路顺着台阶往上,一耸现代人修建类似古庙建筑的龙岗山呈现在我们眼前。 购完票后在一位年龄约38岁左右皮肤白皙的女导游带领下开始了北山石刻的游览。导游开始好生为我们介绍,声间婉转悠扬,感觉自己必须得竖起耳朵听,否则就跟不上节奏,我突起了贪念想把导游讲的内容全程录音,后来被抓了个现行,无奈只有认真听导游慢道:“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是唐宋文化极盛时期的产物。大足石刻据说在大足县境内,有70多处,石刻塑像多达五万余尊。最有代表性的两处,一是北山石刻,为唐代建造,主要是形态各异的大小观音菩萨塑像,被誉为“观音佛像陈列馆”。二是宝顶山石刻,这一

浅谈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开发利用

浅谈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开发利用 [摘要]为传承了千年的宗教摩崖石刻艺术作品群,大足石刻的存在不仅仅彰显着我国古代时期壁画雕刻艺术的巅峰,更忠实地记录了几千年来大足地区文化发展对壁画雕刻艺术的影响,是不可再生的亟待保护的珍稀旅游资源。本文聚焦大足石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和现状,深入分析了大足石刻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开发利用的合理 化建议。 [关键词]大足石刻;旅游资源;保护与再开发利用 文献综述 大足石刻是具有极高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早在大足石刻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国内学者对于大足石刻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例如在1996年,在全国第五届工程地质大会上,包括张赞勋、付林森、江 东云、姚金石等在内的几名学者就以《大足石刻风化物可溶盐形成及破坏作用机理》1为题提出了自己对于大足石刻旅游资源保护现状的研究与担忧,在深入分 析风蚀作用对于大足石刻旅游资源构成的破坏的同时,这几位学者从地质学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的建议。 在相关的研究进入讨论阶段后,随着我国学者李永德和朱明(2001)关于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的研究成果的发布2,利用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对石刻雕像等艺术作品进行科学复原的可能性大增,而且,在敦煌等地壁画的修复工作在相关材料的支持下,有关利用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对大足石刻的艺术品进行修复和保护的研究正式展开。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足石刻旅游资源,我国学者不仅仅研究出了用 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对大足石刻的艺术品进行修复和保护的方法,我 1张赞勋.付林森.江东云.姚金石.大足石刻风化物可溶盐形成及破坏作用机理[C].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 集[A].1996. 2李永德.朱明.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的研究(2)浸渍树脂[J].化学建材.2001(05)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 摩崖造像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之北而得名,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北山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公里,海拔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着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第51号三世佛龛、第52号阿弥陀佛龛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其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 重庆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2111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Beishan cliff statues in Dazu stone carving scenic spot in Chongqing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之北而得名,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北山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8.15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

大足石刻的评价和鉴赏

大足石刻的评价和鉴赏 艺术对于生活就像是催化剂,总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几分色彩。大自然创造的艺术总是能让人瞠目结舌,但人类的妙思巧手却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和含义。对于大足石刻我有着太多的情愫,爱着它那厚重的文化和那份少有的宁静,让人虔诚使人痴迷。 一、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陆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史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其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殿堂。 大足石刻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重庆唯一两个五A级景区之一,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 二、大足石刻的评价 (一)三大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走向衰落。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筑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 大足石刻之崛起,有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巴蜀相对安定,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入宋以后更是如此。经济的发展为文化、艺术、宗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足地处巴蜀地缘文化交汇之处,其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昌盛,9世纪末至公元1250年间,大足无大的战争,“内如世外桃源,外有战乱刺激”,人们有产生造像求神保佑的愿望。晚唐至宋有当地长官韦君靖、任宗易等的提倡、组织以及外地官员冯揖等捐资造像;有僧人赵智凤以一代宗师之坚毅营造宝顶山道场,等等,使大足石刻得以延续建造,渐具规模,走向顶峰。

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以佛教题材为主的宗教摩崖石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 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 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的体现。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是国内唯一真正的千手观音,约1006个,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国宝中的国宝”。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 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 宝顶山大佛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它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厌。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大足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被誉为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石窟艺术陈列馆。 大足石刻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见。毫无疑问,在渝西走廊这条旅游线路上,大足石刻犹如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杰出的艺术价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让它熠熠生辉。

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组员:XXXXXXXXXXXXX 班级:工商101 会计101 申报时间:2011年9月19日

目录 摘要.................................................................................第 1 页第一章: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第 2 页第二章: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第 3 页第三章: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及其实践研究意义.........第 4 页第四章: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及范围..............................第 8 页第五章:对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行保护措施与建议 (9)

摘要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标。而历史文化遗产有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恢复等复杂特性。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发展中创造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了名族的智慧,对我们现代城市的硬件和人民文化思想的软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就目前看来,我过的状况就城市现代化状况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矛盾还没得到良好的解决。就上海来说,具体表现有:许多优秀的上海近代史建筑被拆除;现村的一些文化建筑保护不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等等。 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标。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城市现代化离不开文化。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创造与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城市化的发展,文化古迹被摧毁不可避免吗?现代化进程中的保护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呢?

大足石刻导游词(10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10篇) 足石刻导游词第1篇: 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西北的足县,是世界八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文化符号,2016年国庆假期旅游“综合秩序最佳景区”。 以足区、潼南区、璧山区、铜梁区为范围,足区是重庆市市辖区,始建于唐乾元元年,以“丰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区,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先后构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八世纪中叶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足石刻,构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型石窟,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终的一座丰碑。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雕像五万余尊,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终的丰碑。 它从不一样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

价值。并以规模宏、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因为满足下列评定标准: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必须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礼貌或文化传统供给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宝顶山位于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千米处,海拔527.83米。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石刻同为足石刻中最石刻,位于足区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南山,古名广华山,位于足区城东南方向五华里处。山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石门山位于足区龙岗街道东20千米处的石马镇新胜村,海拔374.1米。石篆山位于足区龙岗街道西南25千米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 圆觉洞在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狮子造像在国外是呈自然状态的居多,而在我们中国,它蕴涵的人的意识和精神方面的东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圆觉洞深十二米,宽九米,高六米,是佛湾内最的洞窟造像。 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他们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遇到许多

大足石刻导游词6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一): 大足石刻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大足参观我们闻名中外的大足石刻,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请跟随我一齐欣赏这华美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摩崖石刻而出名。你们此刻所在的地方就是面积最大,佛像最多的宝顶山摩崖石刻。它始建于晚唐,兴于两宋 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大足石刻导游词600字导游。 从正门出发,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千手观音佛像前。大家都明白,只要有10只手以上的观音,就能够叫千手观音。而大足的千手观音,才叫真正的千手观音。她一共有1007只手眼, 分布在88平方米的石窟上。 关于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在南北朝时,妙庄王有三个公主,长女叫妙金,此女叫妙银,小女叫妙善。妙金和妙银都常年在宫中,只有妙善出家为尼。妙庄王命妙善回宫,但妙善不愿回家,妙庄王一怒之下赶走了僧尼,可这惊动了天神。他们让妙庄王身上长满了脓包。有一位大夫说,要用亲身女儿的手眼方可治好。于是,妙庄王求助于妙金和妙银,但两位公主都拒绝了。妙善明白后,便献出了手眼,治好了妙庄王的病。这件事让佛主明白了,便送给了妙善一千只手眼。所以,她就成了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 据说千手观音刻好以后,七仙女正好下凡,看见了千手观音。便在原先的手眼中又加上了 7只手和眼。能找出这七只手和眼的人,便可长命百岁! 本次参观圆满结束了,谢谢你们的光临,祝你们一路顺风! 大足石刻导游词(二): 大足石刻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大足石刻,这天将有我带领大家游览大足石刻。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温,大家能够叫我温导,也能够亲切一点二直接叫我小温,其次女人,我对各位来到这儿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存唐宋摩岩造像6万余尊,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保存冠好,艺术精湛,而且到达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我们正在往著名的宝顶山走去,让我们去一睹观宝顶山的风采。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有名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的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 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家想听吗?

游大足石刻有感

游大足石刻有感 这次出去考察,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大足石刻,可能在心理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又或者是解说阿姨令人陶醉的解说,因此对他的印象比较深刻。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以宝顶山摩崖造像最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这次我去了,我算是饱了眼福,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雕刻,因此情不自禁的照了一些照片,下面我就通过几幅图片来让大家了解一下石刻的主要内容吧。 下面这一幅图片是卧佛,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这尊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就叫它卧佛。佛经里没有这种叫法,应该叫释迦涅盘圣迹图。 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修行圆满,从生老病死以及各种欲望忧虑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入“不生不死”、尽善至美的理想境地。这也是众生皈依佛法后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因此,这幅图画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宁静的气氛,而没有惊恐慌乱的情景。所以当我看到这尊佛像的时候,突然也想睡觉了……其实在他的旁边,还有很多他的弟子坐在他的前方,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xx图 再下面这一幅图是牧牛图,宝顶大佛湾牧牛图,画面长27米,高5.5米,全图随着山岩地形的弯曲,巧妙地结合岩壁上的流水,刻出崎岖的山径,静美的林泉。在这大自然的美景里,刻出十个牧童放十条水牛。图中牧童或袒胸憩睡、或牧歌高奏、或并肩谈笑、或挥鞭打牛、或牵牛徐行;牛儿或卧、或息、或吃草、或饮水、或昂首舔食、或控勒不可遏制。这些逼真的造像,情景交融,风趣盎然,一牛一童,多么安逸的景象啊,古代曾有多少的诗人向往这样的生活啊,其实说实话,我还是不太喜欢这样的生活,不要以为我跟它合影是

大足石刻考察报告

大足石刻考察报告 大足石刻基本情况:比起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大足石刻算是保存得最好的,基本上没有遭受人为破坏。不 过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加之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洗礼,部分 石刻正遭受着风化、脱层等病害影响。这些现象已得到政府 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正积极保护、修复。总的来说,那种古 朴,苍伤,恢宏的气势,足以将这些瑕渍掩盖。既然是千年 古韵,那么那些历史见证,抹去了,反而不美了。右上图为 风化的石刻。 800多年来,“千手观音”造像因受风化等多种“病害” 侵蚀,曾多次修复。最近一 次大面积贴金是在清代光 绪15年,距今已100多年。其修复工程巨大,现已修复 完成。左图为修复后的千手观音。 考察过程,此次走访的是大足石刻中的 宝顶山石刻。此石刻是艺术民族化、生活化 的典范。。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 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 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 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 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 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 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 现。

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上图为卧佛 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 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 睹,令人触目惊心。 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 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 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 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 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 范。右图为九龙浴太子图。 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 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 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 百斤重的石塔历千。下图为华严三圣像

大足石刻导游词,重庆大足石刻解说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重庆大足石刻解说词 大家好,我叫魏金满,从现在起大家可以叫我魏导,今天我们来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在重庆大足县内,距重庆市区约160公里。是足石刻之乡。县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作品70余处。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兴起于唐代南宋时期达到鼎盛,以摩崖造像为主,是中国仅有的儒、道释三教造像并陈的石刻群。是大足石刻雕纤细、清透、潇洒、柔和、以其丰富的内容,宠大的规模和精湛的艺术,在宗教艺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现在我们来到最有名的宝顶山石刻。石刻内容丰富,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千手观音。

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像,这里有一个关于千手千眼观音美丽的传说。大家有兴趣听吗?请听好啰! 古时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金、妙银都在家里尽心侍候父母,唯有妙善从小虞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天神。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久治不愈。后来,有一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全药才能治好。他没有办法,只好求助妙金、妙银,但两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知道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为父亲全药治玻果然,妙庄王的病体不久就康复了。妙善公主大愿大德的孝行,使如来佛释迦牟尼佛深为感动,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释迦牟尼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此外,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