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单元知识点

声音 单元知识点
声音 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是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能听到各种声音。第一课《听听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用同样的力击打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大音叉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3、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个物体,轻轻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弱,重重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强。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5、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的振动就没有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7、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例如锣面虽然停止敲击,但是锣面还在振动,)。

8、声音有强弱、高低、长短的不同。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

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字母dB表示。

10、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用字母Hz表示。它表示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11、小常识:

①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②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橡皮筋绷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③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④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⑤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2、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试验一: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的预测:尺子伸出越长,音高可能越低,越短音高可能越高。

实验过程: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再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顺序依次进行试验。

实验现象:振动尺子——我听到的看到的观察记录表

实验结论: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尺子伸出越短,音高越高。

第五课《声音的传播》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14、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

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第六课《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16、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耳三部分。

17、耳朵结构示意图

①耳廓:收集声波②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

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④听小骨:传递振动到耳

⑤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⑥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18、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9、耳朵离声源越远,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小,听到的声音就弱;耳朵离声源越近,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就强。

20、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清楚。

2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22、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

23、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2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我们称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我们称为噪音。

25、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26、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27、一旦人的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28、在电影院、医院、图书馆、课堂等地方,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声音,尽量要保持安静。

29、人们在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植树,戴耳罩,捂住耳朵,安装汽车消声器,建造隔音墙等。30、“土”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答:“土”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把声音传播到耳朵里的。

31、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低。

32、(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的液体,可以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住灰尘和小飞虫等。因此,我们不要经常掏耳朵。

33、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如下图),用小棒(相同的力)敲击杯口。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得出结论: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三、声音

1、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越少,越小,越紧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传播》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三单元 1、音叉是一种( )仪器,用来( )和( )。音叉上有( )和( ),字母代表的是( ),数字代表的是( )。 2、一个物体在( )的作用下,不断( )做( ),这种运动称为( )。 3、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 4、声音的( )可以用( )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音量的单位是( )(dB ) 5、声音的( )可以用( )来描述,( )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 越( );物体振动的越(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当(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 )、( )、(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8、耳朵由( )( )( )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 )。耳廓的作用( ), 耳道的作用( ), 鼓膜的作用( ), 听觉神经的作用( )。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的慢。鼓膜很薄,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 9、( )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或( )。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 )。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 14、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 ),拉得松,声音就(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 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 ),轻轻拨,声音就( )。 14、什么是振动物体?答:( ),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 15、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 )而产生的。 17、怎样描述音高?答:( )。音高的单位是( )(Hz )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18、伸出桌面的尺子的( )。 23、(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20、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 ) 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1、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答:( )戴上保护装置。 22、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想早点知道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么?答:( ) 24、( ) 里面就成了 真空 .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 物质,所以听不到声音. 25、在月球上,没有 空气 ,即没有( ) ,宇航员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 ( ) 设备. 26. 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回引起水的 振动 ,这说明( )是可以传播 .27. 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 和 ( ) 传播 .28. 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 振动 而发声,这主要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29. 声音能在 ( ),( ), 气体中传播.不能在 ( )中传播 .3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 米,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米.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是( ) 米 31、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 试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我制定的研究方案: 实验结论:( )28、填出耳的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三单元、判断题 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 )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 4、我们听到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的。 (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 ) 7、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 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答案1到5: 错 错 对 对 对。 6到10:错 对 对对错. 11到12:对对 耳朵分为三部分:( )、( )( )。 外耳:( ) 耳道:( ) 中耳:鼓膜:将( ) 听小骨:( ) 内耳:耳蜗:( ). 听觉神经:将( )传递到大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一、认字 融(róng)(融化)(融入)(融雪) 伐(fá)(伐木)(砍伐)(伐树) 锯(jù)(锯树)(锯木头) 切(qiē)(切开)(切块)(切分) 燃(rán)(燃放)(燃烧)(燃灯) 缩(suō)(缩小)(畏缩)(退缩) 吞(tūn)(吞下)(吞并)(囫囵吞枣) 悲(bēi)(悲惨)(悲哀)(悲伤) 咽(yàn)(吞咽)(咽气)(咽下) 宣(xuān)(宣布)(宣告)(宣传) 处(chǔ)(惩处)(处罚) 诱(yòu)(诱惑)(诱人)(引诱) 强(qiáng)(强大)(强健)(自强) 介(jiè)(介绍)(简介)(介入) 宗(zōng)(祖宗)(宗旨)(宗法) 召(zhào)(召开)(召唤)(号召) 孝(xiào)(孝顺)(孝敬)(孝心)

二、会写的字 冷(冷静)(寒冷)(冷漠) 离(离别)(离开)(距离) 等(等待)(等候)(等级) 剩(剩下)(剩余)(剩饭) 斧(斧头)(斧子)(鬼斧神工) 砍(砍树)(砍伐)(砍断) 谷(谷子)(谷物)(稻谷) 柴(柴草)(柴火)(火柴) 煤(煤炭)(煤气)(烧煤) 油(油灯)(汽油)(火上浇油) 刚(刚才)(刚刚)(刚强) 流(流动)(流汗)(流水) 泪(泪水)(眼泪)(泪珠) 算(打算)(暗算)(计算) 接(接近)(接受)(接见) 旅(旅行)(旅途)(旅客) 三、多音字 答:(dā)答理几:(jī)几乎稍:(shào)稍息(dá)回答(jǐ)几个(shāo)稍微切:(qiē)切开骨:(gū)骨碌应:(yìng)答应

(qiè)一切(gǔ)骨头(yīng)应当 四、辨字组词 谷(谷物)煤(煤矿)油(柴油)睁(睁开) 各(各自)媒(媒体)抽(抽水)挣(挣钱) 旅(旅游)咱(咱们)管(管理)拼(拼写) 族(民族)自(自己)官(官员)饼(月饼) 五、近义词 寒冷——冰冷朋友——好友融化——融解 必须——务必难受——难过舒服——舒坦 努力——尽力调皮——淘气费力——吃力 照样——照旧依旧——依然也许——大概 大吃一惊——大惊失色争先恐后——力争上游 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六、反义词 旧——新强——弱足——亏 处罚——奖励朋友——敌人融化——凝固 非常——平常悲哀——欢乐集合——解散 消失——浮现犹豫——果断可惜——幸好

最新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导数知识点归纳 1 一、基本概念 2 1. 导数的定义: 3 设0x 是函数)(x f y =定义域的一点,如果自变量x 在0x 处有增量x ?,则函数值y 也4 引起相应的增量)()(00x f x x f y -?+=?;比值x x f x x f x y ?-?+=??)()(00称为函数)(x f y =在点0x 5 到x x ?+0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如果极限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存在,则称函数6 )(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 7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记作x x f x x f x f y x x x ?-?+='='→?=) ()(lim )(00000 8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9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x f y =在点))(,(0x f x 处的切线的10 斜率,也就是说,曲线)(x f y =在点P ))(,(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0'x f ,切线方程为11 ).)((0'0x x x f y y -=- 12 3.基本常见函数的导数: 13 ①0;C '=(C 为常数) ②()1;n n x nx -'= 14 ③(sin )cos x x '=; ④(cos )sin x x '=-; 15 ⑤();x x e e '= ⑥()ln x x a a a '=; 16 ⑦()1ln x x '=; ⑧()1l g log a a o x e x '=. 17 二、导数的运算 18 1.导数的四则运算: 19

声环境知识点

环评师考试声部分知识点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变化和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施工期、运行期两个时段评价。 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 max)。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详细评价,二级为一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

声环境现状调查:

Pe为有效声压,某时间段内的瞬时声压的 ; 阻抗,单位为瑞利,即 ; f2为上限频率, 关第: A声级一般用来评价噪声源,对特殊噪声源在测量A声级的同时还需要测量其频率特性,对突发噪声往往需要测量最大A声级L Amax及其持续时间,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A声级和脉冲周期。 等效连续A声级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 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L eq——在T时间段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dB(A);

L A(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A); T——连续取样的总时间,min。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ECPN或W ECPNL,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仅用于评价航空噪声: 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声压级、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连续感觉 噪声级。获得噪声源数据的途径:类比测量法、引用已有数据。 对引用已有的数据要注意:①引用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经过专家鉴 定并且是按有关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②报告书应当指明被引用数据的来源。 测量量:①环境噪声测量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频发、偶发噪声,非稳态噪声测量量还 应有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飞机噪声的测量量为等效感觉噪声级(L EPN),然 后根据飞行架次计算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L)。②声源的测量量为A声功 率级(L AW),或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 W);距离声源r处的 A声级[L A(r)]或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压级[L P(r)];等效感觉噪 声级(L EPN)。 测量时段:①应在声源正常运行工况的条件下选择适当时段测量;②每一测点,应分别 进行昼间、夜间时段的测量,以便与相应标准对照;③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 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时次数。其测量时段应 具有代表性。 测量记录内容:①测量仪器型号、级别,仪器使用过程的校准情况;②各测量点的编号、测量时段和对应的声级数据(备注中需说明测时时的环境条件);③有关声源运行情况(如 设备噪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运行工况、运转台数,道路交通噪声包括车流量、车种、车速等)。

【知识点归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名师课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名师课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字音 1.易读错的字 篆.(zhuàn)匈.(xiōng)诣(yì)隶(lì)域(yù)蜀(shǔ)枇(pí) 刊(kān)祀(sì)蜷(quán)甥(sheng)供(gōng)模(mó)籍(j í)皋陶 ..(gāo yáo) 2.易混的多音字 yìng(应声) kàn(看见) dōu(都是) jué(咀嚼)应看都嚼 yīng(应该) kān(看守) dū(首都) jiáo(嚼碎) 知识二:词语听写 祭祀趣味信息量悠久规范报刊狩猎纤细铸刻繁琐楷模造诣途径搜集奠定蕴含涌现古往今来笑而不答力所能及源远流长威名远扬举世闻名规范报刊狩猎纤细铸刻繁琐楷模造诣途径搜集奠定古往今来遨游应声 祭祀趣味信息量悠久蕴含涌现威名远扬举世闻名笑而不答力所能及 知识点三:词语精讲 1.近义词 强盛——强大侮辱——欺侮吩咐——嘱咐欺骗——哄骗规矩——规则 纯洁——纯净凝视——注视招待——款待迎接——欢迎浓厚——深厚 乘机——趁机聪惠——聪明温柔——温情猛烈——强烈 2.反义词 聪惠——愚蠢侮辱——尊重故意——无意 小心翼翼——漫不经心了如指掌——一无所知 3.量词 一(张)长桌一(截)蜡烛一(阵)敲门声一(盏)油灯 一(级)楼梯一(场)虚惊一(束)百合花

4.词语搭配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仔细)地研究(创造)文字 (奠定)基础(治疗)创伤(查阅)书籍(搜集)资料 (古老)的文字 (漫长)的演变过程 (独特)的艺术 (著名)的书法家 5.词语拓展(描写书法的词语) 龙飞凤舞龙蛇飞动铁画银钩方刚圆柔 笔酣墨饱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6.谐音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知识点四:汉字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字体,具体如下: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商周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春秋、战国金文青铜器、石秦小篆石战国隶书竹简、帛魏晋楷书东汉末年行草帛、纸。 知识点五:课文理解 1.《字谜七则》中根据字的形状、拆字解意和会意等方法猜字谜。 2.《有趣的谐音》中有六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3.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5.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6.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有:一是(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二是(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三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7.《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含四个部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知识点六:单元知识链接

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导 数 知识要点 1. 导数(导函数的简称)的定义:即)(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注:①x ?是增量,我们也称为“改变量”,因为x ?可正,可负,但不为零. ②以知函数)(x f y =定义域为A ,)('x f y =的定义域为B ,则A 与B 关系为B A ?. Ps :二阶导数,是原函数导数的导数,将原函数进行二次求导。一般的,函数y=f (x )的导数y '=f '(x )仍然是x 的函数,则y '=f '(x )的导数叫做函数y=f (x )的二阶导数。 2.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与点0x 处可导的关系: ⑴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是)(x f y =在点0x 处可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⑵如果)(x f y =点0x 处连续,那么)(x f y =在点0x 处可导,是不成立的. 3. 导数的几何意义: 就是曲线)(x f y =在点))(,(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也就是说,曲线)(x f y =在点P ))(,(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0'x f ,切线方程为).)((0'0x x x f y y -=- 4.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v u v u ±=±)(...)()()(...)()(''2'1'21x f x f x f y x f x f x f y n n +++=?+++=? ''''''')()(cv cv v c cv u v vu uv =+=?+=(c 为常数)

)0(2''' ≠-= ?? ? ??v v u v vu v u 注:①v u ,必须是可导函数.②若两个函数可导,则它们和、差、积、商必可导;若两个函数均不可导,则它们的和、差、积、商不一定不可导. 例如:设x x x f 2sin 2)(+ =,x x x g 2 cos )(-=,则)(),(x g x f 在0=x 处均不可导,但它们和=+)()(x g x f x x cos sin +在0=x 处均可导. 5.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x u f x f x ??=或x u x u y y '''?=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可推广到多个中间变量的情形. 6. 函数单调性: ⑴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可导,如果)('x f >0,则)(x f y =为增函数;如果)('x f <0,则)(x f y =为减函数. ⑵常数的判定方法; 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I 恒有)('x f =0,则)(x f y =为常数. 注:①0)( x f 是f (x )递增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如32x y =在),(+∞-∞上并不是都有0)( x f ,有一个点例外即x =0时f (x ) = 0,同样0)( x f 是f (x )递减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②一般地,如果f (x )在某区间有限个点处为零,在其余各点均为正(或负),那么f (x )在该区间上仍旧是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的. 7. 极值的判别方法:(极值是在0x 附近所有的点,都有)(x f <)(0x f ,则)(0x f 是函数)(x f 的极大值,极小值同理) 当函数)(x f 在点0x 处连续时, ①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x f >0,右侧)('x f <0,那么)(0x f 是极大值; ②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x f <0,右侧)('x f >0,那么)(0x f 是极小值.

(完整版)声音的特性知识点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 频率:物理学中,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Hz. ☆计算公式:T n f .其中f——频率,n——振动次数,T——振动时间。 ☆物理意义: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不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一致。 3. 声——次声波、声音、超声波。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类能听见的范围(20~20000Hz)叫做声音。 ☆为什么蚊子从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 ,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 。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 1. 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物理量。 2. 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3. 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三、音色——声音的特色、品质 1. 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结构、材料)决定。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依据音色辨别; 2.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 (3)区别碗(瓷器)是否有裂纹、男女生、乐器的种类等。 ☆典型例题 1. 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 2.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男低音的音调低、响度大;女高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3. 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幅度_。 4.(1)如雷贯耳说明声音的: 响度大 ;(2) 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 音调高 。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一、声音的产生 一、填空: 1、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我们可以通过(敲)、(拍)、(抖)、(摇)等方法使保鲜袋发出声音。 3、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有(吹口哨)、(拍手)、(跺脚)、(说话)、(敲腿)等。 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发现尺子在颤动,并发出声音。)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发现豆子在跳动,鼓发出声音。) 3、空瓶里放些盐,吹瓶口。(发现盐粒在跳动,瓶子里的空气发出声音。) 4、用手摸喉咙,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音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 (发声时,手感觉到麻,停止发声后,手不麻了。) 5、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答:音钹振动时,手有点麻,按住后,不麻了;音钹也不发出声音了。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6、通过以上实验,你能找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了吗? 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一、填空: 1、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固体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2、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周传播的。 3、“伏罂而听”的意思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二、实验回答: 1、当把烧瓶中的空气抽走后,再要烧瓶里的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不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按照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 答:沙子传声最好、其次是水、最差是空气。 3、做一个“土电话”,拉直棉线轻轻说话,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答:声音由空气——棉线——空气——人耳。 4、怎样可以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答:办法有:装满豆子、装满水、轻轻摇、瓶子外面包厚毛巾等。 三、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填空: 1、人是这样听到声音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都可能让人听着不舒服;有些人爱听的摇滚乐,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就是噪声。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 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二、回答: 1、填出耳朵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2、你听过哪些不舒服的声音? 答:电锯声、挖掘机的声音、电焊声等。 更多精品文档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0括号里只有(0)不能填。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第三单元:统计】 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2、平均数:①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 题目: 1、一组同学,5人浇水、4人挖土、三人运树苗,一共植了36棵,平均每人植几棵?列式:36÷(5+4+3) 2、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明收集了14个,小亮收集了12个,小兰收集了11个,小红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列式(14+12+11+15)÷4 注意: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 注意:书44页第2题,问的是一周的平均气温,很多孩子只注意到了。

最新整理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篇一】 基础知识整理 一、字 1.我会认生字(共16个): 窟窿叼劝缠魏弦悲惨愈嘱审肃晌 悦诲 2.我会写生字(共36个): 寓则窟窿狼叼街劝悔盘缠硬弓魏 射箭猎雁弦悲惨愈痛裂叮嘱排靠 幅审肃晌悦熟悉诲 (一)字音 1.平舌音:两则、悲惨、严肃 2.翘舌音:盘缠、叮嘱、审视、半晌、熟悉 3.易错音:拉弦(xián)一幅画( fú) 愈合( yù) 4.多音字:圈、更 (二)字形: 1.易错字:窟、窿、叼、肃、魏、雁、街、弓、嘱 2.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二、词: 1、我会读、会写词语9~11课,共38个词语,书168页。(会读、会写、会应用)

2. 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要会背、会写。 三、句子: 1. 比喻句: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 反问句变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去掉反问词(难道、怎么、岂能、岂)和语气词(吗、呢),句尾标点符号也应改为句号。 【篇二】 课文知识整理 九、《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亡:丢失补:修补牢:羊圈;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修补羊圈。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2、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他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3、《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行。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4、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边走。”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易读错的字 融(róng)化剩(shèng)下睁(zhēng)大 摇晃(huàng)缩(suō)小根茎(jīng) 拆(chāi)开咱(zán)们嚼(jiáo)着 稍(shào)息几(jī)乎答(dā)应 拼(pīn)命嘀(dí)咕禁(jìn)令蹭(cèng)来蹭去二、易写错的字 剩:第十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睁:右边的“争”第四笔横要写得长一些。 诉:右边的部分有“丶”,不要丢掉。 旅:右下角是“”,不要写错。 怜:右边是“令”,不是“今”。 算:部首是“”,中间是“目”。 三、重点词语 寒冷离开等待剩下斧子砍倒山谷 火柴原野告诉睁眼接着一定煤油灯 发生树根村子灯火旅行咱们可怜 刚才救命拼命扫地管理胃口来得及 流泪打算要好草堆作声答应做梦 马上当然消化知觉光亮眼泪大吃一惊 四、多音字

切?????(qiē)(切开)(qiè)(一切) 倒?????(d ǎo)(倒下)( dào)(倒立) 难?????(nán)(为难)( nàn)(苦难) 调?????(diào)(调动)( tiáo)(调剂) 答? ????(dá)(回答)( dā)(答应)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卷?????(ju ǎn)(卷起)( juàn)(试卷) 几?????(j ǐ)(几个)( jī)(几乎) 稍?????(shāo)(稍微)( shào)(稍息) 处?????(ch ǔ)(处罚)( chù)(到处) 五、形近字 ?????等(等着)寺(古寺) ?????剩(剩下)乘(乘车) ?????砍(砍树)吹(吹风) ?????由(由于)油(石油) ?????睁(睁眼)争(争气) ?????并(并且)拼(拼命) ?????泪(泪水)汨(汨罗江) ?????喊(叫喊)减(减法) ?????刚(刚才)钢(钢铁) 六、近义词 美丽—漂亮 满意—满足 舒展—伸展 周围—四周 悲哀—悲伤 分散—分开 七、反义词 寒冷—温暖 难受—舒服 高大—矮小 舒展—收缩 悲哀—欢乐 分散—集中 八、词语搭配 【形容词搭配】 (很远很远)的地方 (寒冷)的冬天 (细细)的根 (高大)的树 (开心)的样子 (小小)的阳台

重点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导数知识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 1. 导数的定义: 设0x 是函数)(x f y =定义域的一点,如果自变量x 在0x 处有增量x ?,则函数值y 也引起相应的增量)()(00x f x x f y -?+=?;比值x x f x x f x y ?-?+=??)()(00称为函数)(x f y =在点0x 到x x ?+0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如果极限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存在,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 ()f x 在点0x 2 函数)(x f y =的切线的斜率, ②()1;n n x nx -'= ④(cos )sin x x '=-; ⑤();x x e e '= ⑥()ln x x a a a '=; ⑦()1ln x x '=; ⑧()1l g log a a o x e x '=. 二、导数的运算 1.导数的四则运算: 法则1:两个函数的和(或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的导数的和(或差), 即: ()()()()f x g x f x g x '''±=±????

法则2: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以第二个函数,加上第一个 函数乘以第二个函数的导数,即:()()()()()()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 ?? ?? 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常数乘以函数的导数:). ( )) ( (' 'x Cf x Cf=(C 为常数) 法则3:两个函数的商的导数,等于分子的导数与分母的积,减去分母的导数与分子的积,再除以分母的平方: () () ()()()() () () 2 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 ??'' - =≠ ?? ?? 。 2.复合函数的导数 形如)] ( [x f y? = 三、导数的应用 1. ) (x f在此区间上为减函数。 恒有'f0 ) (= x,则)(x f为常函数。 2.函数的极点与极值:当函数)(x f在点 x处连续时, ①如果在 x附近的左侧)('x f>0,右侧)('x f<0,那么) (0x f是极大值; ②如果在 x附近的左侧)('x f<0,右侧)('x f>0,那么) (0x f是极小值. 3.函数的最值: 一般地,在区间] , [b a上连续的函数) (x f在] , [b a上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函数) (x f在区间上的最值 ] , [b a值点处取得。 只可能在区间端点及极 求函数) (x f在区间上最值 ] , [b a的一般步骤:①求函数) (x f的导数,令导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总结

姓名:_________ 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是无论我们在 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能听到各种声音。 第一课《听听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用同样的力击打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大音叉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3、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个物体,轻轻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弱,重重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强。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5、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的振动就没有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7、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例如锣面虽然停止敲击,但是锣面还在振动,)。 8、声音有强弱、高低、长短的不同。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 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字母dB表示。 10、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用字母Hz表示。它表示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11、小常识: ①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②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如:橡皮筋)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如:橡皮筋)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③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④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⑤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2、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 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试验一: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的预测:尺子伸出越长,音高可能越低,越短音高可能越高。 实验过程: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再

(精心整理)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14. 导 数 知识要点 1. 导数(导函数的简称)的定义:设0x 是函数)(x f y =定义域的一点,如果自变量x 在0x 处有增量x ?,则函数值y 也引起相应的增量)()(00x f x x f y -?+=?;比值x x f x x f x y ?-?+= ??) ()(00称为函数)(x f y =在点0x 到x x ?+0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如果极限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存在,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 记作)(0'x f 或0|'x x y =,即)(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注:①x ?是增量,我们也称为“改变量”,因为x ?可正,可负,但不为零. ②以知函数)(x f y =定义域为A ,)('x f y =的定义域为B ,则A 与B 关系为B A ?. 2.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与点0x 处可导的关系: ⑴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是)(x f y =在点0x 处可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可以证明,如果)(x f y =在点0x 处可导,那么)(x f y =点0x 处连续. 事实上,令x x x ?+=0,则0x x →相当于0→?x . 于是)] ()()([lim )(lim )(lim 0000 00 x f x f x x f x x f x f x x x x +-+=?+=→?→?→

初二物理--声音-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声音的总结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教学提纲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9、《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饮酒》。 二、特殊词义 【一词多义】 [志] 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 [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 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 [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 [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 [作] 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 [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三、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四、迁移拓展 1、与本文有关的成语: (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联系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怡然自乐:快乐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5)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6)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一、文学常识: 二、按原文填空: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写潭中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主旨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注音: 篁(huáng)竹清冽(liè)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 为嵁(kān)参(cēn)差(cī)披拂佁(yǐ)然不动 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犬牙差(cī)互 寂寥(liáo)无人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龚(gōng )古 四、(一)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