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大纲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大纲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大纲版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

一、选择题

1.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区气候资源变率较大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都有较大的变率。

答案:D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该地最小风频风向为东北风,即一年内东北风吹的次数最少。火电厂为大气污染严重企业,为减轻其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应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即城市的东北部。

答案:A

5.为了满足某地街道和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下图中设计正确的是()

解析:为使街道与建筑物有较好的采光条件,应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

答案:D

(2010·绵阳联考)若每个地区的气候资源类型用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6~7题。

6.X地区

可能是

()

A.海南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由图例对应图中各城市的位置可直接判读。

答案:C

9.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解析: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台风来临时会带来狂风暴雨,故应在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应急物品,

为安全起见应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由于台风中心附近天气状况为狂风暴雨,故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临时建筑物一般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风雨易使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故大风雨时不应躲在临时建筑物旁。

答案:B

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

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是()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干旱

解析: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出位置,从图中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出现的次数多,由此可推断该气象灾害为寒潮。

答案:B

11.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

B.受夏季风影响大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解析:甲地为四川盆地,其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是盆地地形,北部有山脉阻挡。

答案:A

12.该气象灾害在美国也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

解析:美国中央大平原南北敞开,内部没有东西向的高大地形阻挡,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以长驱南下,使美国常受寒潮侵袭。

答案:C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所造成的。

答案:A

14.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A.加强监测预报

B.植树造林

C.疏散重灾区人口

D.进行水利建设

解析:A、B、C均属非工程措施,D项进行水利建设为工程措施。

答案:D

15.(2010·重庆调研)台风,又称飓风,是破坏力极大的一种气象灾害。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测得的一

次台风过境时的风向风频变化图,据下图判断该台风在此时段的移动方向是()

A制;B制;

C制;D制。

(2)在我国这四个地区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时,若要充分利用各地区日照资源,街道方位与子午线的夹角应为。

(3)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城市建一个钢铁厂,则钢铁厂应布局在该城市的何处?

为什么?

(4)C地区为气候,D地区为气候;这两种气候区的分界线是。

解析:农业的耕种制度直接取决于当地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气候资源。通过分析可知,我国东

北平原和西北地区的无霜期相近,≥10℃积温相当,这两个地区的种植制度都为一年一熟;而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无霜期和≥10℃积温的数值均要高于上述地区,所以可推知这两个地区的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三熟。为了保证街道两侧房屋都要有一定的日照条件,街道走向应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影响城市规划的气候资源主要是风向,因为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稀释作用,又有输送扩散作用。故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季风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答案:(1)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三熟(2)30°~60°(3)应布局在该

(2)题,B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气象灾害【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 4-4 气象灾害 知识系统

课后巩固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B.11~12月 C.1~2月D.4~5月 2.TV 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充分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其中不包括() A.火电B.核电 C.风能发电D.水电 3.为了提高水质,TV 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A.修建抽水蓄能电站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C.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D.污染防治 【答案】1.A 2.C 3.A 【解析】 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应在雨季来临前,结合甲地区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8-10月份降水少,11月份开始进入雨季,较为合理的时间为9~10月,A对。11~12月、1~2月、4~5月降水量都较大,不属于提前留出库容,B、C、D错。所以选A。 2.TV 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充分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其中有火电、核电、水电,A、B、D包括。不包括风能发电,C不包括。所以选C。 3.为了提高水质,TV 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修建抽水蓄能电站,是为了稳定能源供给,不能提高水质,A不包括。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质,B、C包括。污染防治,能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质,D包括。所以选A。 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下面为极涡示意图。

高考一轮复习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测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林志胜 一、单项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气候统计资料,结合此表回答1~2题。 1.与该表气候特征相符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江南丘陵D.四川盆地 1.C从表上年平均气温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排除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从年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可知,该地位于江南丘陵。四川盆地多云雾,年日照时数较短。 2.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 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D.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 2.B由上题分析,该地位于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受丘陵地形影响,不宜大面积种植水稻。地带性土壤是红壤,比较贫瘠。 读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从东向西递减B.从西向东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4.与西安相比,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较小,其原因是() ①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影响大,降温剧烈②西安的纬度高,冬季气温比成都低,降温幅度小③成都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影响小,降温较小④成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深刻,降温幅度较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D从图上等次数线数值分布可以看出,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特点 4.C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受寒潮影响大,降温剧烈;并且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受寒潮影响小,降温较小。 读我国某类气象灾害出现频次图,回答5~6题。 5.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 6.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B.甲——3、4、5月 C.乙——5、6月D.乙——12、1、2月 5.A此图中,灾害频率较高的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地区,达到30以上,而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中下游地区,为干旱灾害分布。 6.B甲地区为华北地区,干旱多发在春季,以春旱为主,3、4、5月份,乙地区为长江流域,以伏旱为主,7月初到8月初。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读我国冰雹灾害多发区总体分布格局示意图和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回答7~8题。 7.春季是东南沿海冰雹多发的季节,其原因主要是 A.受单一冷气团影响,冷气团强烈上升 B.受单一暖气团影响,暖气团强烈上升 C.冷暖气流交汇,使冷气流强烈抬升。 D.冷暖气流交汇,使暖气流强烈抬升 8.下列不属于我国冰雹灾害多发地区 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南岭地区 7.D春季暖气团活跃,冷气团活动频繁,冷暖气流交汇,使暖气流强烈抬升,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导致冰雹产生。 8.A从我国冰雹灾害多发区总体分布格局示意图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不是冰雹灾害多发地区, 日光温室是解决青海高原地区冬季蔬菜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地农民增收和丰富群众菜篮子的主要生产设施,据此回答9~10题。 9.青海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瓜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文档2篇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文档2篇Emergency plan document for school meteorological dis aster prevention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文档 2、篇章2:学校遇有极端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文档 篇章1: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文档 各学区、区直各单位: 为切实有效应对这次暴雪灾害,防范、处置今后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我局制订了《**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参照制订本单位工作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20xx年11月)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 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 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气象灾害的预 防及应急处置。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 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 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 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高考地理必考地质灾害知识点汇编

高考地理必考地质灾害知识点汇编 1.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例如,云南小江流域近40 年来发生严重泥石流25 次,造成163人死亡,55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906 万元。1991 年9 月23 日发生于云南省昭通市头寨沟的滑坡,总方量1800 万m 3 , 造成216 人死亡。1989 年四川华莹山溪口镇的滑坡型泥石流造成221 人死亡。 3、地质灾害分哪些级别 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4.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 5.什么是滑坡 滑坡(也称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6.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也称蛟龙)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划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六章自然灾害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一些自然灾害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灾害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灾害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 校友会2019中国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类一流专业排名排名学校名称星级专业层次 1 北京大学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 2 北京师范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专业 2 兰州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专业 2 南京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专业 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星级中国一流专业

校友会2019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类一流专业排名排名学校名称星级专业层次 1 北京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专业 2 南京师范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专业 2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专业 2 北京师范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专业 5 武汉大学5星级中国一流专业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气象灾害 内容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 的措施。 核心素养目 标学业质 量水平 合格考(水平1 -2) 1.运用资料,说明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 灾害的成因。(综合思维) 2.根据给定区域信息,归纳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 空分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结合资料,说出主要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地 理实践力) 等级考(水平3 -4) 1.从自然地理要素,分析气象灾害的成因。(综合 思维) 2.运用资料,归纳气象灾害多发区的自然和人文地 理特征。(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45讲中国的自然灾害 考纲展示考点扫描切脉高考 1.我国地震、泥石 流、滑坡等地质灾 害的产生机制与发 生过程。 2.我国台风、寒潮、 干旱、洪涝等气象 灾害的形成原因。 3.我国自然灾害多 发区的自然环境特 点。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 下: 1.中国的地质灾害,如2013年山东 卷第33题,2013年浙江卷自选第12 题,2012年福建卷第40B题等。 2.中国的气象灾害,如2013年全国 新课标卷Ⅱ第43题,2013年安徽卷 第34(2)题,2011年山东卷第31题等。 3.中国的水文灾害,如2013年全国 新课标卷Ⅰ第43题,2012年安徽卷 第34(2)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我国地貌示意图和文 字介绍材料,考查对地质灾害类 型的分析、成因的探究及危害的 阐释能力。 2.常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图 中等高线、河流水系等特征,考 查洪涝灾害发生的月份及原因 分析。 3.常结合等值线示意图,考查 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成因 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P3~P8]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框图表示如下: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成灾人口集中省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 (2)农业灾情区域分异:东部受洪涝、干旱、冷冻、冰雹等影响,种植业灾情严重;西部受雪灾、旱灾、虫灾等影响,牧业灾情严重。 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灾害带范围主要灾害种类危害 海洋灾 害带 东部和南部海域台风、风暴潮、赤潮等 影响海洋渔业、石油平台、 船舶、港口东南沿 海灾害 带 连云港以南的东 南沿海地区 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 海水入侵等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 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教案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Article/Index.html>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有些气象灾害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并不断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预报 2.难点:台风的形成 3.疑点:无 4.解决办法:结合录像、图片讲述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启发式; 2.分析讨论法; 3.讲述法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台风、暴雨、寒潮和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 (2)认识到监测防御灾害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Article/Index.html>总结的能力 (2)能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性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3.德育目标 (1)知道应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 (2)提醒人们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害的产生 (二)整体感知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在学习了前面气候资源之后本节课将气候灾害列为专题讲述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气候资源同时清楚地阐述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入:通过对气候资源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种类很多本节课重点学习几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涝和干旱

(完整版)地理考点: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2005-2015年高考真题分类)

地理考点: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1956-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 1.(2015广东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 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 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 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 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答案】A【解析】冻融作用,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43°32′N —44°32′N)地区,冬季漫长,受到冻融作用的强烈影响,对建筑物的地基破坏大,而阳坡上,冬季白天受太阳辐射比阴坡多,日夜温差大,导致冻融作用在阳坡上比阴坡上大,所以居民点多分布在阴坡上;而阴坡为北坡,为西北风的迎风坡,气候寒冷;阴坡减少较少,且积雪较厚不利于牲畜越冬;阴坡采光条件差。故选A。 考点:中国气候和聚落分布。 2.[2014·广东卷]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答案:B【解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2014年高考上海卷)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读图回答问题。(10分) 3.据图概括2011年8月我国各类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状况。(4分) 答案: 暴雨主要分布于华北、陕南和陕甘交界地区且局部形成洪涝灾害;南方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区持续高温伏旱天气;旱灾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福建、台湾受到台风侵袭。 4.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说明2011年8月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4分)

学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宫里镇中心小学 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宫里镇中心小学抱着对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意识,为切实有效应对气象灾害,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制订本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总则 1、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2、工作原则 ①、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②、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学校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 ③、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1、领导小组 宫里镇中心小学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洪伟 副组长:王安森朱衍芹徐西珂王洪升 成员:全体教师 2、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①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②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③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对学校的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空调外机、外悬挂物、旗杆,以及围墙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查封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④加强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三、灾害分级和预警机制及应急响应 1、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灾害性天气。 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I级)、重大灾害(II级)、较大灾害(III级)、一般灾害(IV级)四级。气象灾害等级根据防汛和气象部门的预报为准。 2、预防和预警机制 ①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在灾害性天气前组织力量开展防灾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整改。 ②可能受降雨等恶劣气候影响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均应加强值班,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灾害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师生发布信息。加强对灾害隐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时采取预警、转移师生和财产等措施。 3、应急响应 ①一般气象灾害(IV级) 接到灾情消息时,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研究防御重点和对策,部署有关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学校传达预报、预警信息。

高中地理2.2地质灾害教案

地质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2.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方法 对第一个问题主要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第二个问题采用综合分析法,第三个问题以学生自学、教学归纳、引导为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或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4.6 地质灾害(板书) 一、主要地质灾害(板书) 1.地震(板书)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录像资料,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2)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3)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略) (教师补充)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4.24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地震的大小就是震极。一般情况下: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完整版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各学区、区直各单位: 为切实有效应对这次暴雪灾害,防范、处置今后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我局制订了《**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参照制订本单位工作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2009年11月)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区教育局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全区学校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区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区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各校建立相应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22自然灾害与防治AB卷含答案

第二十二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 A卷全国卷 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御 1.(2016·新课标全国Ⅰ,43,10分)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10分) 解析古乡沟上游地区沟谷堆积物数量大,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该地冰川量大,夏季消融,同时夏季降水量大,为泥石流的发生提高了动力条件。中游地区狭窄的河谷,坡度大,更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2.(2014·课标全国Ⅱ,43,10分)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10分)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每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且6月份最多。暴雨是诱发泥石流的重要原因,福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所以6月份最多,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地质灾害较少,而8月份东南沿海开始出现台风,所以8月较7月多。 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3.(2014·课标Ⅰ,43,10分)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10分) 解析地处断裂地带,岩石破碎,这里山高谷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此次地震造成岩体松动,降雨又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水文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御 4.(2016·新课标全国Ⅱ,43,10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10分) 解析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四周高,缺少入海河道,因此通过河道整治、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的建设等扩大河道的泄洪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预报、管理、保险、宣传教育等。 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职业学校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86 职业学校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 对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职业学校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 应对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工作思路 为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经常性做好应对风险、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指示精神,增强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学校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件的预案、机制和制度,以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制订《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是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础和关键。制订应急处理预案应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评估学校所面临的事故和危险,健全和完善师生安全培训和演练的制度与计划,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本应急处理预案的要点是:保证救灾应急工作有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1、本预案指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台风、暴雨、

(完整版)2018年高考地理练习题:的气象灾害-文档资料

高考地理练习题:中国的气象灾害 1.华北和东北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 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 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 1—2.解析: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降水区域也由南向北推进,若夏季风推进速度异常,则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涝的现象。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而旱涝灾害严重。 答案:1.A 2.C 3.关于干旱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的春旱、伏旱都是因为长时间受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各种干旱灾害的出现,都是冷、暖锋过境后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西亚、北非沙漠的出现,共同原因都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和寒流的影响 D.世界有许多地方干旱灾害日益严重,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和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关 答案:D

4.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强冷空气南侵 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解析:寒潮主要是冬春季节强冷空气南侵造成的大风、降温天气。 答案:A 5关于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和锋面系统 B.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 C.台风是由发展强烈的冷锋造成的 D.我国的各种气象灾害中,影响面积最广的是干旱 解析:形成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包括低压系统和锋面系统;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台风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在各种气象灾害中,由干旱引起的受灾面积占62%。 答案:D 6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是( ) ①全部实现耕作业向畜牧业的转化②改进耕作制度③营造防护林④整治河道巩固提防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

【优化指导】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练习人教

"【优化指导】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15 气候资源与气 象灾害练习人教版 " 一、选择题(4分×15=60分)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负责对当地气候情况作出调查统计,其中对该地全年风向的统 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若要在该地布局对大气有一定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图中的( ) 西北风西南风东北风东南风 13% 38% 41% 8% A.E处B.F处 C.G处D.H处 3.为了满足街道两侧建筑物都有较好的光照条件,a、b、c三条街设计合理的是( ) A.a、b B.a、c C.b、c D.都合理 解析:为了保证街道两侧的建筑物都有较好的光照条件,城镇街道应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答案:B (2012贵阳模拟)下图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频率)和雨量与风向关

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4~5题。 4.对该地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 B.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 C.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 D.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解析:由图可知,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答案:D 5.该城市建设化工厂的最佳区位在城市的( ) A.东北郊B.西南郊 C.东南郊D.西北郊 解析:该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对大气有污染的化工厂应建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答案:A 上海积极鼓励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新能源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倡导低碳生活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世博会期间也有7 000万人参加绿色出行。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符合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理念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开放私车额度 B.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C.居民区大力建设风力发电站 D.崇明岛大力发展潮汐能 解析: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经济、实用,便于操作,符合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理 念。 答案:B 7.上海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β(理论值)最大时为( ) A.夏至日B.冬至日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 应急预案 文档仅供参考 南城中心小学 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南城中心小学抱着对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意识,为切实有效应对气象灾害,防范、处理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制订本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为了有效防范、处理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切实保

障师生 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学校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理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 3、快速反应,果断处理。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 灾。 文档仅供参考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南城中心小学防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高少丽 副组长:杨育平 成员:各班班主任学校保安 (二)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日常工作职责 ①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②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经过短信、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超强复习提纲

自然灾害复习纲要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以自然异变为诱因;②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旱灾 成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少 特点:具有渐发性,持续时间长,影响的地域广 常发地区:非洲(最严重)、亚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中国四个旱灾中心:华北(春旱)、华南(夏秋旱)、西南(四季旱)、 江淮地区(伏旱) 应对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耕作制度,推广耐旱作物;节约用水;加强监测预报;人工降雨;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 思考:华北地区春旱特别严重,为什么? ①春季雨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降水少;②此时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又多大风 天气,水分蒸发快。③春季正值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需水量大;④华北地区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思考:华北地区冬季比春季降水少,为什么不说“冬旱”更严重? 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将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一般不影响小麦的收成,所以没有“冬旱”之说 2.洪水灾害 类型:暴雨洪水(危害最大)、融雪洪水、冰凌洪水 暴雨洪水的成因: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降雨持续时间长或暴雨集中 分布地区:河流中下游地区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南坡多,西坡北坡少 防治洪水灾害的措施:兴修水库;修建堤坝,裁弯取直、疏浚河道等;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湖、还林、还草;加大对洪涝灾害的预报、监测;增强人们对洪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思考:为什么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降雨多,暴雨集中;②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③东部季风区工 农业发达,城市密集,单位资产密度大;④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如围湖造田,滥砍滥伐,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⑤在河流下游的低洼地从事过多的经济活动,增加了洪灾的风险性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 一、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②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鼠害,蝗害。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 ①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二、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 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挖药材等破坏植被,致使北方大面积的地表裸露。③治理措施:a.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 严禁乱砍滥伐、滥挖、滥牧、滥垦; c. 开展防风固沙,改造沙漠的行动,大力植树造林,种草,营造“三北防护林;d. 退耕还林、还牧;e.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f. 禁止采伐发菜等 三、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区域一:黄土高原:A.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 ③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③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④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 ⑤工矿建设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 B.主要危害:①养分物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 ②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抬升、湖泊(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大。 C.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 ④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⑤小流域综合治理,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D.治理的意义: 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 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 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A.南方低山丘陵存在的重大生态问题是什么?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乱砍滥伐森林,强取耕地与薪柴。 措施:①封山育林;②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革新炉灶,节省燃料;④大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 B.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一节 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 一、选择题 1.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区气候资源变率较大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都有较大的变率。 答案:D 2.影响农业熟制的主要气候要素是()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解析:熟制主要取决于热量(积温)的多少。 答案:A 下图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频率)和雨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3~4题。 3.某地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正确的是() A.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 B.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 C.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 D.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解析:风向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距离中心点愈远,表明该方向的风频愈大;反之,风频则愈小。从甲乙两图中的相关分析可知,该地吹西风时,雨量最少,盛行东南风时,降雨量最多。 答案:D 4.该城市建设火电厂,最佳区位在城市的()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该地最小风频风向为东北风,即一年内东北风吹的次数最少。火电厂为大气污染严重企业,为减轻其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应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即城市的东北部。 答案:A 5.为了满足某地街道和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下图中设计正确的是() 解析:为使街道与建筑物有较好的采光条件,应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 答案:D (2010·绵阳联考)若每个地区的气候资源类型用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6~7题。 6.X地区可能是()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台湾西部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析:根据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对比,可知数字越大代表水分资源越多、热量资源越多、光照资源越丰富,由此可知X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光照资源很差,可判断为四川盆地。 答案:B 7.Y类型代号应为() A.1 2 4 B.4 2 1 C.1 4 3 D.2 2 2 解析: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降水很少,水资源匮乏,光照丰富,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是很丰富。 答案:A 地区 青藏 地区 X 南方 大部 华北 地区 西北 大部 东北 大部 塔里木 盆地气候资 源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完整版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 预案完整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各学区、区直各单位: 为切实有效应对这次暴雪灾害,防范、处置今后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我局制订了《**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参照制订本单位工作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2009年11月)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区教育局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全区学校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区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区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各校建立相应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二)主要职责 1、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