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方法

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方法
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方法

助词“的、地、得”

1.作为助词的“的、地、得”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是分别作定语、状语、补语的标记。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2.助词“地”的误用

目前从质检书稿中发现最常见的错误是“地”的误用。有的编辑看见动词,就把动词前面的“的”改为“地”。

请注意:“地”是状语的标记,而不是动词/形容词的标记。状语是句子的一个成分,所以判断该用“的”还是“地”,要从句子来判断,而不是从一个词来判断。

动词/形容词作谓语时,它们前面的状语标记应该用“地”。但动词/形容词也都可以作主语或宾语,这时它们的前边有定语时,必须用“的”作标记。

例1 他地到来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句中,“到来”是动词作主语,主语前的定语应该用“的”作标记,所以正确的是“他的”。)

例2 她吃不了这样地苦。

(句中,“苦”是形容词作宾语,宾语前的定语应该用“的”作标记,所以正确的是“这样的”。)

例3 对要求和目标作出相应地调整。

(句中,“作出”是谓语,“调整”是宾语,宾语前的定语应该用“的”作标记,所以正确的是“相应的”。)

例4 具象造型是对客观实在的空间作直接地观察和描绘。

(句中,“作”是谓语,“观察和描绘”是宾语,宾语前的定语应该用“的”作标记,所以正确的是“直接的”。)

这种情况的例子还有:一年的努力巨大的变化他的批评年轻人的热情……总之,不要看到动词就在前面改“地”,要从整句话的句子成分来分析。

3.“的”的其他用法

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

无缘无故的,你着什么急?

——以上两例是“的”字结构,起代替、指代的作用。

冷冰冰像一根旗杆似的立在那儿。

鸡啄米似的狂点头。

两眼直棍似的对着帐篷顶出神。

——以上三例中,“似的”是一个固定的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所以不要看到后面是动词,就把前面“的”改为“地”,记住:“似的”是固定用法。)

4.一些比较纠结的情况

“啪的一声”还是“啪地一声”?

“这下没的玩了”还是“这下没得玩了”?

“真的很好”还是“真地很好”?

结构分析取决于句子的意思。

“啪的一声”,“啪”是声响,限定声响不是别的(砰、轰之类),作定语,应该用“的”。用“地”,作状语,说不通。

“没得玩了”,“得”不是结构助词,而是动词“得到”,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得不到可玩的东西了”。或者理解为方言,“没得”就是“没有”,句子的意思还是“没有可玩的东西了”。“没得”逐渐成为固定用语了。

“真的很好”,是一个倒装句,理顺以后应该是“很好是真的”,是两头都是名词性的短语。“真”,形容词,一般作定语,后边应该用“的”。当作状语是就词说词,在句意上很难解释通。

有时,同一个句子用不同的“de”,虽然从语法上来看没有错误,但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

有时,句子差不多,但助词在其中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别人知道的比自己多。(“的”字结构)

别人比自己知道得多。(补语标记)

试判断:我们需要认真( de)解决问题。

问题得到了认真(de)解决。

做这样的傻事,都是悄悄(de)。

慢慢(de),你也可能会变成这样。

日语助词用法总结

日语助词用法总结 1.1.1.提示助词[は] 在判断句中,[は]提示主语 [も]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主格助词[が] 格助词[が]格助词[が]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接续助词[が] 接续助词[が]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领格助词[の] [の]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终助词[か] [か]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形容词连用形[く]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接否定式[ない.(あり)ません]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肯定的比较对象,意为"比"。

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那么…"示感叹、赞同或质疑,[よ]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形容动词 ~だ→ ~なら + (ば) 动词 ~「う」段假名→ ~「え」段假名 + ば

动词连用形???? |-> そうだ(そうに·そうな·そうで) 形容词·形容动词词干 | (特例:よい·ない→ よさ·なさ + そうだ) 样态助动词「そうだ」的否定式比较特别,常用形式有「…そうもない」、「…そうにない」、「…そうにもない」,意为"一点没有…样子"、"根本不像…样子"。当「そうだ」接在形容词、形容动词之后时,有时亦可用「…そうではない」表示否定。

日语中助词用法整理

干货:日语助词完全整理总结篇(超全) 助词是没有活用(词尾变化)的附属词,接在其他词的后面,表示该词在句中的地位,或者表示该词与其他 词的关系,或者给该词添加某种意义。 1.提示助词[は] 在判断句中,[は]提示主语 2.提示助词[も] [も]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3.助词[が] (1)主格助词[が] [が]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が]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 语 (2)格助词[が] 格助词[が]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 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 (3)接续助词[が] 接续助词[が]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 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4. 领格助词[の] [の]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5. 终助词[か] [か]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6. 接续助词[て] 接形容词连用形[く]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7. 提示助词[は] 接否定式[ない.(あり)ません]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8. 接续助词[から] 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9. 补格助词[より] [より]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以为"比"。 10. 副助词[ほど] [ほど]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那么…" 11. 终助词[ね][よ]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ね]主要用于表示感叹、赞同或质疑,[よ]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12. 传闻助动词[そうだ] [そうだ]可以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后,表示传闻,其敬体形式为[そうです],意为"(第一人称)听说…" 13. 补格助词[に] [に]接在表示场所的体言后,表示存在的场所,意为"在"。[に]接在名词或动词连用形之后,(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日语单词本)且后续意为"来、去"的动词(如:[行く]、[来る]…)时,表示来去的目的。 14[か]接在疑问词后,表示不确定,意为"某(些)"、"若干"。 15. 并列助词[と] [と]接于体言之后,表示并列,意为"和"。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

1.1.1.提示助词[は] 在判断句中,[は]提示主语 1.1. 2.提示助词[も] [も]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1.1.3.助词[が]1.1.3.1. 主格助词[が] [が]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が]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1.1.3. 2.格助词[が] 格助词[が]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1.1. 3.3. 接续助词[が] 接续助词[が]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1.1.4. 领格助词[の] [の]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1.1.5. 终助词[か] [か]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

1.1.6. 接续助词[て] 接形容词连用形[く]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1.1.7. 提示助词[は] 接否定式[ない.(あり)ません]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1.1.8. 接续助词[から] 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1.1.9. 补格助词[より] [より]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以为"比"。 1.1.10. 副助词[ほど] [ほど]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那么…" 1.1.11. 终助词[ね][よ] 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ね]主要用于表示感叹、赞同或质疑,[よ]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

文言文结构助词

文言文结构助词 目录: 1、者、所 (1) 2、之、其 (5)

常用文言文的结构有“者”、“所”、“之”、“其”。在这四个助词中,“者”、“所”有较多的共性;“之”、“其”有较多的共性,以下分两组介绍。 一、者、所 主要通过:“者”、“所”的作用;与一般化自指;不同的特点等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者”、“所”的作用。 1、者 “者”的主要作用是用在谓词性词语的后面,构成者字短语,者字短语是体词性的。“者”前的谓词性词语,通常没有主语。这是因为: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正是该谓词性词语的主语表示的人、物等事体。者字短语常表示人,也可以表示物。例如: ○《孟子·滕文公下》: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御”的意思是驾马车,“御者”是指驾马车的人。这个“驾马车的人”相当于“御”的主语所表示的人。同样“射”是指射箭,“射者”是指射箭的人。“御”和“射”都是谓词性词语,加者后变成体词性词语。) ○《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老”也就是指人。)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是指水,水是“逝”的主语所表示的物。) 注意1:主谓短语也是谓词性的,所以“者”有时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后面,构成者字短语。这种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是给这个主谓短语做主语的那个大主语。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力不中”:主谓短语,加“者”后,指“力不中的人”。) ○《战国策·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毛羽不丰满”:主谓短语,加“者”后,指“毛羽不丰满的人”。) 注意2:基数词也是谓词性的,也能构成者字短语,这种者字短语常有总括的作用。例如:○《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达德也。 (“三者”是总括“知、仁、勇”这三种品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 (“五者”是总括前面的五种关系。) 注意3:者字短语给“似”、“似若”、“如”、“伪”等做宾语时,表示“假装……的样子”、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1.1.1.提示助词[用在判断句中,[总]提示主语 1.1. 2.提示助词[哲][t ]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1.1.3.助词[力*]1.131.主格助词[力*][力*]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 中,[力*]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 1.1.32格助词[力*]格助词[力* ]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1.1.3.3.接续 助词[力*]接续助词[力*]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1.1.4.领格助词[? ][? ]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1.1.5.终助词[力、][力、]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1.1.6.接续助词疋]接形容词连用形[< ]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1.1.7.提示助词仮]接否定式[肚—]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1.1.8.接续助词[力]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1.1.9.补格助词[^^ ][]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以为"比 H 。 1.1.10.畐働词[]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 (不)比…""没有??那么…" 1.1.11.终助词[相][/]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相]主要用于表 示感叹、赞同或质疑,[/]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日语中助词用法

干货:日语助词完全整理总结篇(超全)助词是没有活用(词尾变化)的附属词,接在其他词的后面,表示该词在句中的地位,或者表示该词与其他词的关系,或者给该词添加某种意义。 1.提示助词]在判断句中,[处]提示主语 2.提示助词[哲][哲]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3.助词[/] (1)主格助词[力*][力*]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力*]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 (2)格助词[力% ]格助词[力]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 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 (3)接续助词[力*]接续助词[力*]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4.领格助词[O][O ]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5.终助词[力、][力、]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6.接续助词[T]接形容词连用形[< ]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7.提示助词[?]接否定式[.(笳9)求乜人]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8.接续助词[力、5 ]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9.补格助词[]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以为"比"。 10.畐刖词[底^][]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 那么…" 11.终助词[fa][/]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fa]主要用于表示感叹、赞同或质疑,[/]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12?传闻助动词[㈠吃][㈠吃]可以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后,表示传闻,其敬体形式 为[],意为"(第一人称)听说…" 13.补格助词[]接在表示场所的体言后,表示存在的场所,意为"在"。[]接在名词或动词连用形之后,(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日语单词本)且后续意为"来、去" 的动词(如:[行<]、[来召]…)时,表示来去的目的。 14[力、]接在疑问词后,表示不确定,意为"某(些)"、"若干"。 15.并列助词[七][七]接于体言之后,表示并列,意为"和"。 16.副助词[壬][壬]介于体言之间,表示含言外之意的列举,意为"…啦…啦…(等等)"。 17.同位格[0][0]可以介于两个互为同位成分的体言之间,表示同位语。 18.宾格助词[总]介于体言和他动词之间,表示他动词的宾语。 19.宾格助词[T]接在体言之后,表示动作的场所,意为"在"。接在体言之后,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工具等,基本意义为"用",翻译时要灵活处理。 20.过去完了助动词[尢][尢]接在五段动词音便形、其它动词连用形、以及形容词连用形

状语后结构助词“地”的使用

描写性状语与非描写性状语 1)描写性的状语: ①在语义上描写动作者的状语: 此类状语的作用在于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表情、姿态以及形之于外的心理活动,即此类状语所描写的一般是人可以感知的,多出现于文学作品。主要有: 形容词(短语)激动、美滋滋、兴奋、愉快、很大方 动词(短语)犹豫、怀疑、踉踉跄跄、(像)…一样 固定短语热情洋溢、大摇大摆、兴高采烈 副词公然、暗自、偷偷、私自 此外,主谓短语也可以充任描写动作者的状语,如: 他脸色阴沉地说……。 ②描写动作的状语: 此类状语作用是对动作的方式等进行修饰描写,主要由以下词语充任形容词(短语)快、彻底、仔细、草草、慢慢、积极 象声词淅淅沥沥、哗哗、呜呜、怦怦 动词(短语)来往、来回、不住、不停 数量(短语)一把、一勺一勺、三拳两脚

名词(短语)[历史、主观主义、大声、快步] 固定短语滔滔不绝、斩钉截铁、当面锣对面鼓 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一直、断然、忽然、陆续] ③两类描写性状语都包含形容词、动词及固定短语,但功能作用很不同: ②描写动作的,主要描写动作进行的方式、状况等; 我们到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 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①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心情、态度、姿态、表情等等。 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真的吗?” 小李尴尬地点点头。 他犹豫地问:“这个办法行么?” 其次可从结构上加以区别,描写动作的状语,有时可以变换成对动作的表述,描写动作者的状语一般不能进行这样的变换; 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对我们的欢迎很热烈。 他把房间彻底打扫了一下。—把房间打扫得很彻底。 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对我说得很高兴。 妈妈温和地看了女儿一眼。≠看女儿看得很温和。

初级日本语助词用法总结

一.の的用法: 1.~~の~~用于连接n.与n.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也汉语的"的".例えば:旅行社の会社 東京大学の留学生 2.表示修饰关系 例えば:科学の本 日本の新聞 3.准体助词例えば:その辞書は王さんのです。 4.同位语的作用.稍微表示强调.例えば:昨日の日曜日 5.将动词名词化.相关句型为:~~のは~~です。 ~~のが~~です。 ~~のを~~ます。 例えば:野球をするのはおもしろいです。 私はテニスをするのが好きです。 歌を歌っているのが聞こえます。 李さんは空港で両替するのを忘れました。 子供のころこの木に登ったのを覚えています。 6.句子中的小主语时替换が. 例えば:私が好きな果物はりんごです。=私の好きな果物はりんごです。 これは純子さんがかいた絵です。=これは純子さんのかいた絵 です。 背が高い人は王さんです。=背の高い人は王さんです。二.か的用法: 1.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相当于汉语的"吗"あなたは王さんですか。 2.表示选择疑问的时候.例えば:靴の売り場は一階ですか、二階ですか。 3.表示惊讶、劝诱:例えば:そうですか。 ビールを注文しましょうか。 4.“何+助数词+か”相当于汉语的"几+量词",表示不确定的数量,不是疑问.例えば:私は日本人の友達が何人かいます。(我有几个日本朋友) 李さんはビールを何杯か飲みました。(小李喝了几杯啤酒)和此类似的还有"いつか?どこ?だれ?なに等+か"表示不确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 例えば:どこかへいますか。(去哪儿了?)注意:か和へ的位置. 部屋にはだれかいますか。(谁在屋子里?―有没有谁再屋子里?) 教室に先生と学生かいます。(教师和几个学生在教室里) 李さんはいつか日本映画を見てください。 か与を不可连用:例えば:今朝何か(を,一般省略)食べましたか。(今天 早上吃什么了没有) 三.も的用法: 1.表示"也..."类推 ~だって...表示"也..."(只用于口语) ――おじさんだって、おばさんだって行くんだから、私も行きたいわ。 カルチャー?センターには、語学の講座だって、絵画の講座だってあるよ。 2.“何+助数词+も”表示数量多,后续肯定叙述.

汉语结构助词-的得地练习题

的得地 1.保罗考试考()不好,妈妈很生气。 2.他买()烤鸭,被同屋吃()很干净。 3.小卖部什么都有,吃(),用(),玩()。4.他汉字写()很好。 5.他来()太晚了。 6.漂亮()张老师慢慢()走进教室。 7.明天他就要回韩国了,他高兴()睡了。 8.保罗跑()最快。 9.我有两个漂亮()包。 10.重要()事情一定要说三遍。 11.姑娘()理想是当一名牙科医生。 12.孩子看见妈妈来了,高兴()笑了。 13.老师说()对。 14.你翻译()很不错。 15.爷爷()新围巾是我给他买()。 16.老师说,“你做()很好”。 17.我明确()告诉你,我一定不会借给你钱。 18.这位是老师请()客人。 19.这件事情麻烦()很。 20.对新同学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21.他写()特别快。 22.妹妹的钱包丢了,她哭()很伤心。

23.为了通过HSK五级,我拼命()学习。24.七月、八月()天气比较热。 25.他们正确而流利()说汉语。 26.他们要研究花生()生长规律。 27.他又安静又慈祥()笑着。 28.我简单而明确()答复了她。 29.我们有成功和失败()经验。 30.她穿()又朴素又好看。 31.我们要提高听和说()能力。 32.那棵树长()又高又大。 33.他说()又快又准。 34.这个女孩()父亲和母亲都是我们的朋友。 35.我们爬()山叫西山。 36.他急()满头大汗。 37.学校邀请()教授来了。 38.暖水瓶里是我刚打()开水。 39.他语气柔和()给我解释这件事。 40.家乡变()我都快不认识了。 41.他意志坚强()克服了许多困难。 42.城市()马路都修()十分漂亮。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1、1、1、提示助词[は] 在判断句中,[は]提示主语 1、1、 2、提示助词[も] [も]表示兼提,有"也"得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1、1、3、助词[が]1、1、3、1、主格助词[が] [が]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が]只在疑问词做主语得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1、1、3、 2、格助词[が] 格助词[が]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得对象,故又称"对象格"。。1、1、 3、3、接续助词[が] 接续助词[が]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就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得作用。 1、1、4、领格助词[の] [の]表示所属,为"得"之意 1、1、5、终助词[か] [か]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得"吗","呢"之意 1、1、6、接续助词[て] 接形容词连用形[く]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1、1、7、提示助词[は] 接否定式[ない、(あり)ません]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1、1、8、接续助词[から] 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1、1、9、补格助词[より] [より]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得比较对象,以为"比"。 1、1、10、副助词[ほど] [ほど]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得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那么…" 1、1、11、终助词[ね][よ] 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ね]主要用于表 示感叹、赞同或质疑,[よ]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1、1、1 2、传闻助动词[そうだ] [そうだ]可以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后,表示传闻,其敬体形式为[そうです],意为"(第一人称)听说…" 1、1、13、补格助词[に] [に]接在表示场所得体言后,表示存在得场所,意为"在"。 [に]接在名词或动词连用形之后,且后续意为"来、去"得动词(如:[行く]、[来る]…)时,表示来去得目得。 1、1、14[か]接在疑问词后,表示不确定,意为"某(些)"、"若干"。 1、1、15、并列助词[と] [と]接于体言之后,表示并列,意为"与"。 1、1、16、副助词[や] [や]介于体言之间,表示含言外之意得列举,意为"…啦…啦…(等等)"。 1、1、17、同位格[の] [の]可以介于两个互为同位成分得体言之间,表示同位语。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的教学设计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的教学设计 苏州大学文学院姜晓 本课程所属学科:文学 专业类:汉语言文学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课程:现代汉语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对语言学知识感兴趣的学生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结构助词的地位和作用 结构助词是《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的第三节“虚词”中助词的一个教学内容。“的、地、得”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却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词语。随着网络语言的渗透,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随意地运用“的、地、得”,造成了三者使用混乱的局面。因此,仔细分析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重新认识三者的意义与作用,促使学习者在生活中养成规范使用结构助词的习惯。 2.教学内容的编排 本节课首先简述了助词的定义与分类,然后总述了结构助词的特点,接着分条阐述了“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特点与特殊用法,最后用一则笑话来提醒学习者不可忽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在分述“的、地、得”三者特点时,教师加入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辅以学习者理解,并希望最后那则幽默的笑话能唤起学习者对结构助词的重视,从而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结构助词。 (二)授课对象分析 1. 学生水平 课程面对的学习者均为苏州大学文学院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对《现代汉语》这样基础又专业的课程还有待适应,对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理论(如“配价理论”等)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阐释,并多配以一些新鲜活泼的例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态度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认真、参与度高,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多加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展开有效讨论,希望通过思考与问答,让学生融入课堂、领悟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 (三)教法分析 1.演绎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本节课首先选择了演绎教学法。“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都有自身独特的用法和特点,采用演绎法,较能提纲挈领地展示出三者的总体特征。同时,演绎法也能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结构助词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2.例证教学法 根据学生特点,本节课选择了例证教学法。在阐释“的、地、得”三者的特点时,教师例举了较多生活化、日常化的例子,让学生对三个结构助词有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感悟。最后加入的幽默笑话,更让学生在欢笑中意识到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对三者的理解又更加深了一层。 3.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的、地、得”的特殊用法,本节课选择了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抛出几个发散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在得到部分学生接近正确答案的回答后,教师再公布答案。这样的启发式引导,让学生对此部分理论有了较深的印象。公布答案以后,教师又紧接着阐述了得到这些答案的原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认知会更为扎实深刻。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共性 2. 掌握“的、地、得”的用法与特性 3. 理解结构助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的、地、得”三者的特点与用法特例 (三)教学难点 “的”字结构的多义性及其形成原因

日本语助词用法总结

「は」 1) ①私は李です。 ②私は朝六時に起きます。 ③桜はきれいです。 2) ①ニューヨークは今何時ですか。 ②日曜日は友達と奈良へ行きました。 ③私の会社は東京にあります。 ④資料はファクスで送ります。 「も」 ①王さんも中国人です。 ②この荷物もお願いします。 ③どちらも好きです。 ④何回もダイエットをし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⑤どこへ「も」行きませんでした。 ⑥何も食べませんでした。 ⑦だねもいませんでした。 「の」 ①あの人はLZTの李さんです。 ②これはコンプューターの本です。 ③あれは私の傘です。 ④これは日本の自動車です。 ⑤昨日の晩勉強をしました。 ⑥日本語の勉強はどうでしたか。 ⑦机の上に写真があります。 ⑧この漢字の読み方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⑨インドネシアのハンドンから来ました。 ⑩このかばんは佐藤さんのです。 ?これはどこのカメラですか。 ?もう少し大きいのはどうですか。 「を」 ①私はジュースを飲みました。 ②1週間旅行をします。 ③2時に子供を迎えに行きます。 ④昨日会社を休みました。 ⑤毎朝7時にうちを出ます。 ⑥京都で電車を降ります。 ⑦毎朝公園を散歩します。 ⑧あの信号を渡ってください。

⑨この道をまっすぐ行くと、駅があります。 「が」 A: ①私はイタリア料理が好きです。 ②小野さんは料理が上手です。 ③私は日本語が少しわかります。 ④細かいお金がありますか。 ⑤私は子供が二人います。 ⑥私はパソコンが欲しいです。 ⑦スキーができますか。 B: ①あそこに男の人はいます。 ②机の上に写真があります。 ③来月京都でお祭りがあります。 C: ①森さんは背が高いです。 ②東京は人が多いです。 ③私はのどが痛いです。 D: ①バスと電車とどちらが早いですか。 ②電車のほうが早いです。 ③スポーツで野球がいちばんおもしろいです。E: ①雨が降っています。 ②これに触ると水が出ます。 ③音が小さいです。 F: ①コンサートが終わってから、食事に行きます。 ②約束の時間に友達が来なかったら、どうしますか。 ③妻が病気の時、会社を休みます。 ④カリナさんが描いた絵はどれですか。 G: ①佐藤さんがワインをくれました。 ②誰がお金を払ってくれましたか。 「に」 A: ①私は朝6時に起きます。 ②3月25日(にち)に、日本へ来ました。 B: ①私は木村さんに花をあげました。 ②私は木村さんに花をもらいました。

日语中助词用法

日语中助词用法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干货:日语助词完全整理总结篇(超全) 助词是没有活用(词尾变化)的附属词,接在其他词的后面,表示该词在句中的地位,或者表示该词与其他词的关系,或者给该词添加某种意义。 1.提示助词[は]在判断句中,[は]提示主语 2.提示助词[も][も]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3.助词[が] (1)主格助词[が][が]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が]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 (2)格助词[が]格助词[が]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 (3)接续助词[が]接续助词[が]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4.领格助词[の][の]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5.终助词[か][か]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6.接续助词[て]接形容词连用形[く]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7.提示助词[は]接否定式[ない.(あり)ません]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8.接续助词[から]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9.补格助词[より][より]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以为"比"。 10.副助词[ほど][ほど]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那么…" 11.终助词[ね][よ]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ね]主要用于表示感叹、赞同或质疑,[よ]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12.传闻助动词[そうだ][そうだ]可以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后,表示传闻,其敬体形式为[そうです],意为"(第一人称)听说…" 13.补格助词[に][に]接在表示场所的体言后,表示存在的场所,意为"在"。[に]接在名词或动词连用形之后,(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日语单词本)且后续意为"来、去"的动词(如:[行く]、[来る]…)时,表示来去的目的。 14[か]接在疑问词后,表示不确定,意为"某(些)"、"若干"。 15.并列助词[と][と]接于体言之后,表示并列,意为"和"。 16.副助词[や][や]介于体言之间,表示含言外之意的列举,意为"…啦…啦…(等等)"。 17.同位格[の][の]可以介于两个互为同位成分的体言之间,表示同位语。 18.宾格助词[を]介于体言和他动词之间,表示他动词的宾语。 19.宾格助词[で]接在体言之后,表示动作的场所,意为"在"。接在体言之后,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工具等,基本意义为"用",翻译时要灵活处理。 20.过去完了助动词[た][た]接在五段动词音便形、其它动词连用形、以及形容词连用形(かっ)、形容动词连用形(だっ)后,表示过去时态或完成时态的简体形式。助动词[た]本身也有活用变化,但在现代日语中常用的仅有三种:终止形、连体形、假定形。出了这三种活用形外,偶尔可见[た]的推量形[たろう]的用法,但现在通常用终止形[た]后续[だろう]、[でしょう]的形式表示推测。[た]的终止形即[た]的原形,表示简体过去完了时态。可用于结束句子,但更多的是用于后续助词、助动词,为句子增添某种意义。 21.[た]的连体形亦为[た]的原形,用于修饰体言,作定语,亦可后续某些助词。 22.[た]的假定形[たら][た]的假定形为[たら],其后可以接[ば],但通常省略。[たら]所表示的假定条件,往往有强调以前项成立为前提的内涵,意为"倘若…(实现了)之后的话,…"。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文言虚词“之”是文言文中用法最为复杂多样的词汇之一,光 是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就纷繁多样,常使热爱古汉语的朋友晕头转向,难以应对。下面就文言虚词“之”的结构助词用法作一系统归纳,总凡十四种,以期对古汉语的阅读和教学有所帮助。 1、定语+之+中心语。“之”可译为“的”。例如: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主谓句为主谓短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例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伤仲永》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一个单句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例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宾语+之+动词。“之”前置宾语。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项羽本纪》 5、动词+之(于)+补语。这个补语补充说明对象或时间、处所等。例如: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6、壮语+之+中心语。“之”前后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苏武传》 7、中心语+之+定语。“之”为后置定语的标志。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日语助词大总结〗「は、が、で、に、の、を」的归类篇

〔が〕和〔は〕的用法 1、两个助词的不同定义 由于在句子中「が」和「は」经常处于类似的地位,有些人误认为这两个助词区别不大。孰不知这二者从助词种类上就不属于同一类型。「が」是主格助词,是格助词的一种;而「は」是提示助词,它不仅可以提示主语,还能够提示宾语、状语,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提示各种补语。因此,它们有时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但有时完全不相同。 -------------------------------------- 2、在主语和谓语的提问中的不同含义 请看下面两个例句(判断句): a:「ここは教室です。」 b:「ここが教室です。」 这两句话译成中文,都是“这里是教室。”但是,在日语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a句是说明这个地方是教室,而不是别的什么房间,如:不是教员室或实验室等等。是回答「ここはどこですか。」(这是什么地方?)或「ここは何の部屋ですか」(这是什么房间?)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已经知道了主语时对谓语提问的回答。 b句是强调说明只有这间是教室,别的都不是教室,如:旁边的或对面的都不是教室。是回答「どこが教室ですか。」(哪里是教室?)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已经知道了谓语时对主语提问的回答。 为什么形成这样不同的形式呢?从提示助词的特点来看,它只能提示具体的内容,不可能提示疑问词。因此,当疑问词在主语部分时,只能用「が」提问,而不能「は」提问;回答也是这样。 相反,疑问词在谓语部分时,提示的内容已经明确,所以用「は」,而不用「が」,回答也一样。所以有一句话说“「が」前「は」后”。这句话在表示疑问词的位置上来说,是可以应用的。 不仅是在判断句上,在其他类型的句子中也有相同的作用。 描写句 a 「ここは静かです。」译成“这里很安静。”是对这里是否安静的判断,不涉及别处,是「ここはどうですか。」(这里怎样?)的回答。(问谓语) b 「ここが静かです。」也译成“这里很安静。”但是在寻找安静地方时的答话,即对「どこが静かですか。」(哪里安静呀?)的答话。(问主语) 陈述句a「私は日本语を勉强しています。」译成“我在学习日语。”是说明我在学习日语,没干别的事情,强调的是我“做的事情”。是对「あなたは何をしていますか。」(你在干什么?)的回答。(问谓语) b「私が日本语を勉强しています。」也译成“我在学习日语。”但与上一句不同的是:是我在学习日语,而不是别人在学习日语。这里强调的是“我”在学习日语。是对「谁が日本语を勉强していますか。」(谁在学习日语?)的回答。(问主语)------------------------------------

{详细整理版}日语助词的分类和用法归纳

【总结】日语助词的分类和用法归纳 助词分类表 格助詞(かくじょし) 格助词主要接在体言或者相当于体言的词语后构成句素,表明该句素在句中的地位,决定该句素在句中与其他句素之间的关系。 がのをにでとからまでへより 接続助詞(せつぞくじょし) 接续助词是连接用言、用言性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助词。接续助词在句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示条件、因果、让步、转折、并列等各种逻辑关系。 て ながら し から ので ば と ては(では) が けれども(けれど、けど、だが、ですが) のに ても(でも) たって(だって) とも 並立助詞(へいりつじょし) 连接两个或以上的词语,使它们构成并列关系。 と や たり とか だの か なり に 提示助詞(ていじじょし) 与前面的助词不同,它不表达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而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并表明说话人的陈述态度。 は こそ

しか さえ すら も でも だって 副助詞(ふくじょし) 一般接在体言后,也可接在某些用言、副词、助动词后,增添某种意义。 ほど だけ ばかり くらい(ぐらい) きり まで ずつ など なんて か やら 語気助詞(ごきじょし) 在句中或句末用以表示各种语气。用于句末的时候表明了说话人的陈述方式。か かしら(ん) ね(え) よ な(あ) や こと わ ぞ ぜ い もの さ の かな(あ) な

第1节格助词 が が主要接在体言、相当于体言的词语后。 1、表示句子的主语 ①、表示判断、性质、状态、存在、动作、作用等主体。 表判断わしが噂の天外じゃ!(老身就是传说中的天外!) 表状态タイタン3の身長が一番高いだ。(泰坦3是最高的。) 表存在真ゲッターには未だ解明されていない謎が沢山眠っている。(真盖特身上还沉睡着许多未解之谜) 表动作月面で大規模な爆発が起こったらしい。(月面似乎发生了大规模爆炸) 表动作こらぁ!てめぇがぐずぐずしている間、敵が沢山やって来たじゃねぇかよ!(喂!在你磨磨蹭蹭的时候,敌人已经来了一大票了!) 表动作通信が入ったら直に報告しろ。(有通信来的话马上向我报告。) ②表示好恶、巧拙、能力、愿望、心理活动、需要等的对象 表好恶俺は君のことが好きだ(我喜欢你) 表好恶ナルト君は一人ぼっちになるのが嫌なんだろう。(鸣人君不喜欢孤单一人吧。)表巧拙サンジは料理が上手だ。(山治擅长料理) 表能力ロギア系能力者は自由に体を変形させることが出来る。(自然系能力者能够随意改变身体形态。) 表愿望ルフィーは肉がほしい。(路飞想吃肉) 表需要ここでお前ら全員を抹殺する必要があるようだ。(看来有必要在这里把你们全部“处理”掉。) 表心理活动金田の素晴らしいバイクが羨ましいな。(真羡慕金田那辆出色的摩托啊。)2、表示定语 这是文言文残留在现代日语中的用法,相当于の(的)的意思。基本没有掌握使用方法的必要,看到的时候能理解就可以了。 見よ、我が力を!(看吧,我的力量!) 龍が如く(如龙) 山高きが故に貴からず(来源于【山高故不贵,以有树为贵】) 另有一些类似わがまま(任意妄为)等用法,现在一般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不再单独解释が作为助词的意义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1.1.1. 提示助词[处]在判断句中,[处]提示主语 1.12 提示助词[哲][哲]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 …也没有" 1.1.3. 助词[力*]1.1.3.1. 主格助词[力打[力打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力*]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 1.1.32 格助词[力打格助词[力*]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1.1.33 接续助词[卅]接续助词[卅]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1.1.4. 领格助词[O][O]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1.1.5. 终助词[力、][力、]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1.16 接续助词[T]接形容词连用形[< ]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1.1.7. 提示助词[?]接否定式[肚X.(笳9)求乜人]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1.1.8. 接续助词[力、5]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1.1.9. 补格助词[]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以为"比 1.1.10. 畐刖词[底^][]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那么…" 1.1.11. 终助词[fa][/]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

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fa]主要用于表示感叹、赞同或质疑,[/]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1.1.1 2. 传闻助动词[㈠吃][㈠吃]可以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后,表示传闻,其敬体形式为[],意为"(第一人称)听 说…" 1.1.13. 补格助词迄][]接在表示场所的体言后,表示存在的场所,意为"在"。[]接在名词或动词连用形之后,且后续意为 "来、去"的动词(如:[行<]、[来召]…)时,表示来去的目的。 1.1.14[力、]接在疑问词后,表示不确定,意为"某(些)"、"若干"。 1.1.15. 并列助词[七][七]接于体言之后,表示并列,意为"和"。

“的地得”结构助词用法

“的、地、得”结构助词的用法 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对“的、地、得”用法是含糊不清。“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啓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一、“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中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0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二、“的、地、得”的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

所以也应该用“得”。 3、“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三、例句分析,明确用法 这里右一组含右“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四、小结: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 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五、“的、地、得”短语练习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这三个字在做助词时都念“de”,所以区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正确使用这三字,就必须先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的”是定语标志,用于“定+中”(即定语加中心语)一类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中。如:明亮的灯光微弱的灯光昏暗的灯光 这里,灯光是名词,是短语结构的中心,明亮、微弱、昏暗是对灯光这一主体事物的修饰,是定语。 “地”是状语标志,用于“状+中”(即状语加中心语)一类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中。如:不紧不慢地走慌慌张张地走急急忙忙地走 这些短语中,走是动词,是短语结构的中心,不紧不慢、慌慌张张、急急忙忙都是描摹走的状态,是修饰性成份,是状语。(动作怎么样,动作的状态,所以叫状语) “得”是补语标志,用于“动/形+补”(即由动词或者形容词加上补语构成)一类结构当中。如: 交代得清清楚楚摆放得整整齐齐安静得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 这里,交代、摆放是动词,安静是形容词,“”清楚楚清、“整整齐齐”、“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则分别是对它前面的动作、状态的补充说明,是补语。 观察上边的实例,我们会发现这三类短语虽然结构上、功能上都有不同,但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可归纳为“×de×”这一形式。“的、地、得”读音上的一致,使得一些对语言结构分析不太了解的人模糊了三者用法上的界线。要正确区分,除了掌握相关短语知识外,可做如下简单记忆: 1 在“×de×”结构中,如果后面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的”。 2 在“×de×”结构中,如果后面的“×”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地”。 3 在“×de×”结构中,如果前面的“×”是动词或者形容词,而后面不跟名词或名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得”。 后面的可视语法方面知识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看: 要正确使用“的、地、得”,首先必须掌握好词类、语法,要懂得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 一般来说,在句子中“的”衔接在名词前面,“的”的前面是这个名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或相应的词组充任,表示领属关系或表示被修饰的事物的性质,做句子的定语。例如:“灿烂的阳光”,“灿烂”(形容词)是“阳光”(名词)的定语;“我的书”,定语“我”是代词;“又高又大的建筑物”,采用的是联合词组“又高又大”作定语。“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名词、形容词、数量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