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点的定理及辅助线

有关中点的定理及辅助线
有关中点的定理及辅助线

有关中点的定理及辅助线

一、遇到中线想到线等、联想到三线合一

二、遇到中线想到面积等

例:用不同的方法把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

例: 在图12—1至图12—3中,已知△ABC 的面积为a .(1)如图12—1,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使CD =BC ,连结DA .若△ACD 的面积为S 1,则S 1=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12—2,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使CD =BC ,AE =CA ,连结DE .若△DEC 的面积为

S 2,则S 2=____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在图12—2的基础上延长AB 到点F ,使BF =AB ,连结FD ,FE ,得到△DEF (如

图12—3).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3,则S 3=____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并运

用上述(2)的结论写出理由.

发现:

像上面那样,将△ABC 各边均顺次延长一倍,连结所得端点,得到△DEF (如图

12—3),此时,我们称△ABC 向外扩展了一次.可以发现,扩展一次后得到的△DEF 的

面积是原来△ABC 面积的 倍.

应用:要在一块足够大的空地上栽种花卉,工程人员进行了如下的图案设计:首先在△

ABC 的空地上种红花,然后将△ABC 向外扩展三次(图12—4已给出了前两次扩展的图

案).在第一次扩展区域内种黄花,第二次扩展区域内种紫花,第三次扩展区域内种蓝花.如

果种红花的区域(即△ABC )的面积是10平方米,请你运用上述结论求出:(1)种紫花

的区域的面积;(2)种蓝花的区域的面积.

三、遇到中线想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如图BD 、CE 是△ABC 的两条高,M 、N 分别是BC 和ED 的中点。求证:MN ⊥ED

练习:(1)、在三角形ABC 中,AB=AC ,BD 平分角ABC ,过点D 做DE 垂直于BD 交BC 于点E , 求证:CD=1/2BE

(2)、如图,过矩形ABCD 的顶点A 作一直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F 是AE 的中点,连接FC 、FD 求证:∠FDA=∠FCB

四、遇到中线加倍延

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点E 在AC 边上,BE 交AD 于点F ,且AE=EF

求证:AC=BF

练习:(1)已知△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分别紧AB 边,AC 边为直角边各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求证:EF=2AD

(2)已知:如图,AB=BC=CE ,AD 为△ABC 中BC 边的中线,求证:∠1 =∠2

(3)BC 平分∠EBD ,AF 平行于BC ,F 是ED 的中点 求证:EG=AD

12

五、多中点想到中位线

1、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1)、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都是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 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 直角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

(2)O 是ΔABC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连接OB ,OC ,并将AB ,OB ,OC ,AC 的中点D ,E ,F ,G 依次连接,如果DEFG 能构成四边形:(1)如图,当O 点在ΔABC 内部时,证明四边形DEFG 是平行四边形。(2)当O 点移动到ΔABC 外部时,(1)的结论是否还成立?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3)若四边形DEFG 为矩形,O 点所在位置应满足什么条件?试说明理由。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且AC=BD ,

求证:OM=ON.

(4)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E 是AD 的中点,求证:FC=2AF.

(5)已知,如图,AD 为△ABC 边的高,∠B=2∠C ,M 为BC 的中点.求证:DM=2

1AB

2、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1)、已知等腰梯形的中位线和腰长相等,都等于8cm ,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

A 、16 cm

B 、32 cm

C 、24 cm

D 、40 cm

(2)、已知四边形ABCD 是高为10的等腰梯形,AB=DC ,AD ∥BC ,又AC ⊥BD ,求中位线EF 的长。

1、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E 、F 分别交BD 、AC 于点G 、H ,求证:

GH=2

1(BC-AD). (3)直线l 过口ABCD 的顶点B ,AA ’⊥l ,CC ’⊥l ,DD ’⊥l,

试证明AA ’+ CC ’= DD ’

垂径定理—知识讲解(提高).

垂径定理—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对称性; 2.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3.学会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有关的计算、证明和作图问题.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垂径定理 1.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推论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要点诠释: (1)垂径定理是由两个条件推出两个结论,即 (2)这里的直径也可以是半径,也可以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线段. 知识点二、垂径定理的拓展 根据圆的对称性及垂径定理还有如下结论: (1)平分弦(该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4)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要点诠释: 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 【典型例题】 类型一、应用垂径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1. 如图,⊙O的两条弦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E,且AB=CD,已知CE=1,ED=3,则⊙O 的半径是.

【答案】5. 【解析】作OM⊥AB于M、ON⊥CD于N,连结OA, ∵AB=CD,CE=1,ED=3, ∴OM=EN=1,AM=2, ∴ 【点评】对于垂径定理的使用,一般多用于解决有关半径、弦长、弦心距之间的运算(配合勾股定理)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O两弦AB、CD垂直相交于H,AH=4,BH=6,CH=3,DH=8,求⊙O半径. 【答案】如图所示,过点O分别作OM⊥AB于M,ON⊥CD于N,则四边形MONH为矩形,连结OB, ∴ 1 2 MO HN CN CH CD CH ==-=- 11 ()(38)3 2.5 22 CH DH CH =+-=+-=, 111 ()(46)5 222 BM AB BH AH ==+=+=, ∴在Rt△BOM中,OB== 【高清ID号:356965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2-例3】 【变式2】如图,AB为⊙O的弦,M是AB上一点,若AB=20cm,MB=8cm,OM=10cm,求⊙O的半径.

专题: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做法及典型例题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总结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一、截长补短法(和,差,倍,分) 截长法:在长线段上截取与两条线段中的一条相等的一段,证明剩余的线段与另一段相等(截取----全等----等量代换) 补短法:延长其中一短线段使之与长线段相等,再证明延长段与另一短线段相等(延长----全等----等量代换) 例如:1,已知,如图,在△ABC中,∠C=2∠B,∠1=∠2。求证:AB=AC+CD。 2,已知:如图,AC∥BD,AE和BE分别平分∠CAB和∠DBA,CD过点E.求证:(1)AE⊥BE;(2)AB=AC+BD. 二、图中含有已知线段的两个图形显然不全等(或图形不完整)时,添加公共边(或一其中 一个图形为基础,添加线段)构建图形。(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延长,平行)例如:已知:如图,AC、BD相交于O点,且AB=DC,AC=BD,求证:∠A=∠D。 三、延长已知边构造三角形 例如:如图6:已知AC=BD,AD⊥AC于A ,BC⊥BD于B,求证:AD=BC D C B A 1 10 图 O A B C D E O

四、遇到角平分线,可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个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对折”全等) 例如:已知,如图,AC 平分∠BAD ,CD=CB ,AB>AD 。求证:∠B+∠ADC=180。 五、遇到中线,延长中线,使延长段与原中线等长(“旋转”全等) 例如:1如图,AD 为 △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 。(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小 于其他两边之和的一半) 2,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 3,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且CD=AB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2AE. E C B D A 六、遇到垂直平分线,常作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到线段两端的连线(可逆 :遇到两组线段相等, 可试着连接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例如:在△ABC 中,∠ACB=90,AC=BC,D 为△ABC 外一点,且AD=BD,DE ⊥AC 交AC 的延长 线于E,求证:DE=AE+BC 。 七、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或延长加倍法(“三线合一”“对折”) A D B C C A E B D

三角形常见的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 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所考知识点常常 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 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应用:1、(09崇文二模)以ABC 的两边AB 、AC 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ABD 和等腰Rt^ACE , ? BAD = ? CAE = 90 (1)如图① 当 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AM 与 DE 的位置关系是 线段AM 与DE 的数量关系是 (2)将图①中的等腰Rt'ABD 绕点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二(0<二<90)后,如图②所示,(1 )问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改 变?并说明理由. 连接DE ,M 、N 分别是 BC 、DE 的中点?探究: AM 与DE 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 例1、已知, 例2、如图, 例3、如图,

九年级数学上册专题八与垂径定理有关的辅助线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专题八与垂径定理有关的辅助线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一 连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 教材P83练习第1题) 如图1,在⊙O 中,弦AB 的长为8 cm ,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3 cm ,求⊙O 的半径. 图1 变形1答图 解:作OE ⊥AB 于E ,连接OA ,则AE =12AB =12 ×8=4(cm),OE =3 cm ,∴OA =AE2+OE2=42+32=5(cm). 【思想方法】 求圆中的弦长时,通常连半径,由半径﹨弦的一半以及圆心到弦的距离构成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 如图2,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于E ,已知CD =12,BE =2,则⊙O 的直 径为( D ) A .8 B .10 C .16 D .20 【解析】 如图,连接OC ,根据题意,得CE =12 CD =6,BE =2.在Rt △OEC 中,设OC =x ,则OE =x -2, 故(x -2)2+62=x 2,解得x =10,即直径AB =20. 图2 图3 “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壁中,

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如图3所示,CD 为⊙O 的直径,CD ⊥AB ,垂足为E ,CE =1寸,AB =1尺,求直径CD 长是多少寸.”(注:1尺=10寸) 解:∵AB ⊥CD ,∴AE =BE .∵AB =10,∴AE =5. 在Rt △AOE 中,∵OA 2=OE 2+AE 2,∴OA 2=(OA -1)2+52,∴OA =13,∴CD =2OA =26(寸). 二 作弦心距巧解题 (教材P90习题24.1第10题) ⊙O 的半径为13 cm ,AB ,CD 是⊙O 的两条弦,AB ∥CD ,AB =24 cm ,CD =10 cm ,求AB 和CD 的距离. 解:第一种情况:如图(1),两弦在圆心的同一侧时,已知CD =10 cm , ∴DE =5 cm.∵OD =13 cm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OE =12 cm.同理可求OF =5 cm ,∴EF =7 cm. 第二种情况:EF =OE +OF =17 cm. 【思想方法】 已知弦长和圆的半径,常作弦心距,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是常用方法. 如图4,⊙O 的半径为17 cm ,弦AB ∥CD ,AB =30 cm ,CD =16 cm ,圆心O 位于AB ,CD 的上方,求AB 和CD 的距离. 图4 变形1答图 解:如图,过点O 作OE ⊥AB ,交CD 于F ,连接OA ,∵A B ∥CD ,∴O F ⊥CD . 在Rt △OAE 中,∵OA =17,AE =BE =12 AB =15,∴OE =8,同理可求OF =15. ∵圆心O 位于AB ,CD 的上方, ∴EF =OF -OE =15-8=7(cm), 即AB 和CD 的距离是7 cm. 如图5所示,若⊙O 的半径为13 cm ,点P 是弦AB 上一动点,且到圆心的最短距离为5 cm ,则弦AB 的长为__24__cm. 【解析】 点P 到圆心的最短距离即点O 到弦AB 的垂线段的长度,当点P 是AB 中点时,连接OA ,则AB =2AP =2OA2-OP2=2132-52=2×12=24(cm).

2017中考全等三角形专题(8种辅助线的作法)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得辅助线得作法【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瞧,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瞧。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得高,利用“三线合一”得性质解题 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 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 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与等于第三条线段得长, 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得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 7、角度数为30、60度得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得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得另一边作垂线,目得就是构成30-60-90得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得长度与角得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得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得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得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得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得长度与角得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得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得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得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得就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得相等,二个角之间得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得高,利用“三线合一”得性质解题,思维模式就是全等变 换中得“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遇到三角形得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得思 维模式就是全等变换中得“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得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得某一点向角得两边作垂

垂径定理练习题

一 ?选择题(共7小题) 1. ( 2014?凉山州)已知O O 的直径CD=10cm , AB 是O O 的弦,AB=8cm ,且AB 丄CD ,垂足为M ,则AC 的长为 ( ) A ?瓦 J cm B ?:?.,tm | C . - cm 或*J 3cm | D . _ ;cm 或 *Jm cm 2. (2014?舟山)如图,O O 的直径CD 垂直弦AB 于点E ,且CE=2 , DE=8,则AB 的长为( ) A . 2 B . 4 C . 6 | D . 8 AB 是O O 的直径,弦 CD 丄AB 于点E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OE=BE B . ':=■ 11 C . △ BOC 是等边三角形 D . 四边形ODBC 是菱形 5. (2014?南宁)在直径为 200cm 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以后,截面如图.若油面的宽 AB=160cm ,则油的最 大深度为( ) I — 160 f A . 40cm B . 60cm C . 80cm | D . 100cm 6. (2014?安顺)如图,MN 是半径为1的O O 的直径,点 A 在O O 上,/ AMN=30 °点B 为劣弧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A+PB 的最小值为( ) 3. (2014?毕节地区)如图,已知O O 的半径为13,弦AB 长为24,则点O 到AB 的距离是( A . 6 B . 5 C . 4 D . 3

7. (2014?沛县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在第一象限,O A 与x 轴交于 B ( 2, 0)、 C (8, 0)两点, 与y 轴相切于点D ,则点A 的坐标是( ) 10. (2009?长宁区二模)如图,点 C 在O O 的弦AB 上,CO 丄AO ,延长CO 交O O 于D .弦DE 丄AB ,交AO 于 F . (1) 求证:OC=OF ; (2) 求证:AB=DE . C . (5, 3) (3, 5) O 的直径为10cm ,弦AB=8cm , P 是弦AB 上的一个动点,求 OP 的长度范围 . 9. (2014?盘锦三模)如图, (1) 求AB 的长; (2) 求O O 的半径. CD 为O O 的直径,CD 丄AB ,垂足为点F , AO 丄BC ,垂足为E ,二二 B O (4, 5) 二?解答题(共7小题) & (2014?佛山)如图,O 0 D

全等三角形常用辅助线做法

五种辅助线助你证全等 姚全刚 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时需添加辅助线,对学习几何证明不久的学生而言往往是难点?下面介绍证明全等时常见的五种辅助线,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截长补短 一般地,当所证结论为线段的和、差关系,且这两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时,通常可以考虑用 截长补短的办法:或在长线段上截取一部分使之与短线段相等;或将短线段延长使其与长线段相等. 例1.如图1,在△ ABC 中,/ ABC=60 ° , AD、CE 分别平分/ BAC、/ ACB .求证: AC=AE+CD . 分析:要证AC=AE+CD , AE、CD不在同一直线上.故在AC上截取AF=AE,则只要证明 CF=CD . 证明: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 ?/ AD、CE 分别平分/ BAC、/ ACB,/ ABC=60 ° ???/ 1 + Z 2=60 ° ,A Z 4=Z 6= / 1 + Z 2=60 ° . 显然,△ AEO ◎△ AFO,?/ 5= / 4=60 ° ,?/ 7=180° — (/ 4+ / 5) =60 ° 在厶DOC 与厶FOC 中,/ 6= / 7=60°,/ 2= / 3, OC=OC ???△ DOC ◎△ FOC, CF=CD ? AC=AF+CF=AE+CD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作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 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 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例2:如图甲,AD// BC 点E在线段AB上,/ ADE=/CDE / DC=Z ECB 求证: CD=AD F BC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的知识:截长法或补短法。 2)解题思路:结论是CDAC+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CD上截取CF=CE,只要再证DF=DA即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解答过程: 证明:在CD上截取CF=BC如图乙 6 = CS CE= CE ???△ FCE^A BCE(SAS, ???/ 2=Z 1。 又??? AD// BC ???/ ADG-Z BCD:180°, ???/ DC+Z CD=90°,

初中几何常见辅助线作法50种

初中常见辅助线作法 任何几何题目都需分析题目条件和结论找到解题思路,本讲从常见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说明50种辅助线作法,分三角形部分、四边形部分、解直角三角形部分、圆。每种辅助线作法均配备了例题和练习。 三角形部分 1.在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线段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 边构造三角形,使结论中出现的线段在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边关系定理及不等式性质证题. 例:如图,已知D 、E 为△ABC 内两点,求证:AB +AC >BD +DE +CE . 证法(一):将DE 向两边延长,分别交AB 、AC 于M 、N 在△AMN 中, AM + AN >MD +DE +NE ① 在△BDM 中,MB +MD >BD ② 在△CEN 中,CN +NE >CE ③ ①+②+③得 AM +AN +MB +MD +CN +NE >MD +DE +NE +BD +CE ∴AB +AC >BD +DE +CE 证法(二)延长BD 交AC 于F ,延长CE 交BF 于G , 在△ABF 和△GFC 和△GDE 中有, ①AB +AF >BD +DG +GF ②GF +FC >GE +CE ③DG +GE >DE ∴①+②+③有 AB +AF +GF +FC +DG +GE >BD +DG +GF +GE +CE +DE ∴AB +AC >BD +DE +CE 注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证题时,常通过引辅助线,把求证的量(或与求证 有关的量)移到同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去然后再证题. 练习:已知:如图P 为△ABC 内任一点, 求证: 1 2 (AB +BC +AC )<P A +PB +PC <AB +BC +AC 2.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 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证题. 例:已知D 为△ABC 内任一点,求证:∠BDC >∠BAC 证法(一):延长BD 交AC 于E , F G N M E D C B A

垂径定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14?凉山州)已知⊙O的直径CD=10cm,AB是⊙O的弦,AB=8cm,且AB⊥CD,垂足为M,则AC的长为.cm cm C cm或cm D.cm或cm 2.(2014?舟山)如图,⊙O的直径CD垂直弦AB于点E,且CE=2,DE=8,则AB的长为() 3.(2014?毕节地区)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3,弦AB长为24,则点O到AB的距离是() 4.(2014?三明)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5.(2014?南宁)在直径为200cm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以后,截面如图.若油面的宽AB=160cm,则油的最大深度为() 6.(2014?安顺)如图,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点B为劣弧AN的中点.P 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 7.(2014?沛县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A与x轴交于B(2,0)、C(8,0)两点,与y轴相切于点D,则点A的坐标是() 二.解答题(共7小题) 8.(2014?佛山)如图,⊙O的直径为10cm,弦AB=8cm,P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求OP的长度范围. 9.(2014?盘锦三模)如图,CD为⊙O的直径,CD⊥AB,垂足为点F,AO⊥BC,垂足为E,, (1)求AB的长; (2)求⊙O的半径. 10.(2009?长宁区二模)如图,点C在⊙O的弦AB上,CO⊥AO,延长CO交⊙O于D.弦DE⊥AB,交AO于F. (1)求证:OC=OF; (2)求证:AB=DE.

11.(2009?浦东新区二模)一根横截面为圆形的下水管道的直径为1米,管内有少量的污水(如图),此时的水面宽AB为0.6米. (1)求此时的水深(即阴影部分的弓形高); (2)当水位上升到水面宽为0.8米时,求水面上升的高度. 12.(2008?长宁区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O过点B、C,且交边AB、AC于点E、F,已知∠A=∠ABO,连接OE、OF、OB. (1)求证:四边形AEOF为菱形; (2)若BO平分∠ABC,求证:BE=BC. 13.(2007?佛山)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且AB=AC=13,BC=24,求⊙O的半径. 14.(2007?青浦区二模)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图中的弧AB),点O是这段弧的圆心,点C是弧AB上的一点,OC⊥AB,垂足为D,如AB=60m,CD=1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方法总结

数学: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 典型例题 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 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例1:如图,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垂直于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的应用 2)解题思路:要求证BD=2CE,可用加倍法,延长短边,又因为有BD平分∠ABC的条件,可以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结合起来。 解答过程: 证明:延长BA,CE交于点F,在ΔBEF和ΔBEC中, ∵∠1=∠2,BE=BE,∠BEF=∠BEC=90°, ∴ΔBEF≌ΔBEC,∴EF=EC,从而CF=2CE。 又∠1+∠F=∠3+∠F=90°,故∠1=∠3。 在ΔABD和ΔACF中,∵∠1=∠3,AB=AC,∠BAD=∠CAF=90°, ∴ΔABD≌ΔACF,∴BD=CF,∴BD=2CE。

专题提升5与垂径定理有关的辅助线

专题提升5与垂径定理有关的辅助 线 i如图所示为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若水面水管底部到 水面的距离为 2 cm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C) 【解】连结OA过点O作OC L AB交AB于点D 设该输水管的半径为r(cm). ■/ AB宽为 8 cm ,??? AD= 4 cm. ?/ DC= 2 cm,「. OD= (r — 2) cm , r2= (r — 2)2+ 42, ? r = 5(cm). T CD= 8, OC= 5,「. 0D= 3. 2 2 2 由已知,得CDL AB贝U AD= 5 — 3 , 解得AD= 4. ? AB= 8. 3.已知O O的直径CD= 10 cm , AB是O O的弦,ABL CD垂足为M且AB= 8 cm,贝U AC的长为(C) A. 2 i15 cm B . 4 .'5 cm C. 2 '5 cm 或 4 ''5 cm D . 2 :3 cm 或 4 '3 cm 【解】连结AO当点C的位置如解图①所示时,易得AC= 'AM+ ClM= ,'42 + 82 = 4 ■'5(cm); 当点C的位置如解图②所示时,易得AC= ,;22+ 42= 2 : 5(cm). (第3题解) 4.如图,O O的直径为10 cm ,弦AB为8 cm, P是弦AB上一点.若OP的长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D) A. 3 cm B. 4 cm (第1题) C. 5 cm D. 6 cm AB宽为8 cm,输2.如图,石拱桥的桥顶到水面的距离 A. 4 m B. 5 m 【解】连结0A C. 6 m D. 8 m OC为5 m,则水面宽AB为(D)

(word完整版)三角形常见辅助线做法总结,推荐文档

数学专题一一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 典型例题 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全等三角形辅助 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 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例1:如图,△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90,BD平分/ ABC交AC于点D, CE垂直于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 (2)若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可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例2:如图,已知△ ABC中, AD是/BAC的平分线,AD又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 ABC是等腰三角形。

li (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 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 “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 质定理或逆定理。 例 3:已知,如图,AC 平分/ BAD CD=CB AB>AD 求证:/ B+Z ADC=180。 ① 关于角平行线的问题,常用两种辅助线; (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 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例4:如图,△ ABC 中,AB=AC E 是AB 上一点,F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连 EF 交BC 于D,若EB=CF 求证:DE=DF B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微专题垂径定理有关的辅助线随堂练习含解析新版浙教版

微专题__垂径定理有关的辅助线 一 连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 (教材P78作业题第2题) 如图1,在⊙O 中,半径OC ⊥AB 于点D .已知⊙O 的半径为2,AB =3,求DC 的长(精确到0.01). 图1 教材母题答图 解:如答图,连结OA . ∵OC ⊥AB ,∴AD =12AB =12×3=32, ∴OD =OA 2 -AD 2 =22 -? ?? ??322 =72, ∴DC =OC -OD =2- 7 2 ≈0.68. 【思想方法】 求圆中的弦长或其他线段长时,通常连半径,由半径、弦的一半以及圆心到弦的距离构成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 [xx·呼和浩特]如图2,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垂足为M ,若AB =12,OM ∶ MD =5∶8,则⊙O 的周长为( B ) A .26π B .13π C.96π5 D.3910π5 图2 变形1答图 【解析】 如答图,连结OA ,设OM =5x ,MD =8x ,∴OA =OD =13x ,又∵AB =12,由垂径定理可得AM =6,∴在Rt △AOM 中,(5x )2+62=(13x )2 ,解得x =12,∴半径OA =132,根据周长 公式C =2πr ,∴⊙O 的周长为13π. 如图3,已知⊙O 的半径为5,点A 到圆心O 的距离为3,则过点A 的所有弦中,最

短的弦长为( C ) 图3 A .4 B .6 C .8 D .10 已知⊙O 的直径CD =10 cm ,AB 是⊙O 的弦,AB =8 cm ,且AB ⊥CD ,垂足为M ,则 AC 的长为( C ) A .2 5 cm B .4 5 cm C .2 5 cm 或4 5 cm D .2 3 cm 或4 3 cm 【解析】 如答图,连结AC ,AO . ∵⊙O 的直径CD =10 cm ,AB ⊥CD ,AB =8 cm , ∴AM =12AB =1 2×8=4(cm),OD =OC =5 cm. 当点C 位置如答图①所示时, ∵OA =5 cm ,AM =4 cm ,AB ⊥CD , ∴OM =OA 2 -AM 2 =52 -42 =3(cm), ∴CM =OC +OM =5+3=8(cm), ∴AC =AM 2 +CM 2 =42 +82 =45(cm); 变形3答图 当点C 位置如答图②所示时,同理可得OM =3 cm , ∵OC =5 cm ,∴MC =5-3=2(cm). 在Rt △AMC 中,AC =AM 2 +MC 2 =42 +22 =25(cm).故选C. 如图4,用一块直径为a 的圆桌布平铺在对角线长为a 的正方形桌面上,若四周下垂的最大长度相等,则桌布下垂的最大长度x 为( B ) A. 2-12a B.2-24 a C .(2-1)a D .(2-2)a

垂径定理—知识讲解提高

垂径定理—知识讲解提高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垂径定理—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对称性; 2.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3.学会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有关的计算、证明和作图问题.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垂径定理 1.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推论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要点诠释: (1)垂径定理是由两个条件推出两个结论,即 (2)这里的直径也可以是半径,也可以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线段. 知识点二、垂径定理的拓展 根据圆的对称性及垂径定理还有如下结论: (1)平分弦(该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4)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要点诠释: 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 【典型例题】 类型一、应用垂径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1. 如图,⊙O的两条弦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E,且AB=CD,已知CE=1,ED=3,则⊙O 的半径是. 【答案】5. 【解析】作OM⊥AB于M、ON⊥CD于N,连结OA , ∵AB=CD,CE=1,ED=3, ∴OM=EN=1,AM=2, ∴OA=22 2+1=5. 【点评】对于垂径定理的使用,一般多用于解决有关半径、弦长、弦心距之间的运算(配合勾股定理)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O两弦AB、CD垂直相交于H,AH=4,BH=6,CH=3,DH=8,求⊙O半径. 【答案】如图所示,过点O分别作OM⊥AB于M,ON⊥CD于N,则四边形MONH为矩形,连结OB,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 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 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 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 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 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 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 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最新圆的垂径定理试题(附答案)

2013中考全国100份试卷分类汇编圆的垂径定理 1、(2013年潍坊市)如图,⊙O 的直径AB=12,CD 是⊙O 的弦,CD ⊥AB ,垂足为P ,且BP :AP=1:5,则CD 的长为( ). A.24 B.28 C.52 D.54 2、(2013年黄石)如右图,在Rt ABC V 中,90ACB ∠=o ,3AC =,4BC =,以点C 为圆心,CA 为 半径的圆与AB 交于点D ,则AD 的长为( ) A.95 B. 245 C. 185 D. 52 3、(2013河南省)如图,CD 是O e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G ,直线EF 与O e 相切与点D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AG =BG B. AB ∥BF C.AD ∥BC D. ∠ABC =ADC 4、(2013?泸州)已知⊙O 的直径CD=10cm ,AB 是⊙O 的弦,AB⊥CD,垂足为M ,且AB=8cm ,则AC 的长为( ) A. cm B. cm C. cm 或cm D. cm 或cm 5、(2013?广安)如图,已知半径OD 与弦AB 互相垂直,垂足为点C ,若AB=8cm ,CD=3cm ,则圆O 的半径为( ) A. cm B. 5cm C. 4cm D. cm 6、(2013?绍兴)绍兴市著名的桥乡,如图,石拱桥的桥顶到水面的距离CD 为8m ,桥拱半径OC 为5m ,则水面宽AB 为( )

A. 4m B. 5m C. 6m D. 8m 7、(2013?温州)如图,在⊙O中,OC⊥弦AB于点C,AB=4,OC=1,则OB的长是() A. B. C. D. 8、(2013?嘉兴)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结EC.若AB=8,CD=2,则EC的长为() A. 2 B. C. D. 9、(2013?莱芜)将半径为3cm的圆形纸片沿AB折叠后,圆弧恰好能经过圆心O,用图中阴影部分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为() A. B. C. D. 3 2 10、(2013?徐州)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CD=8,OP=3,则⊙O的半径为() A. 10 B. 8 C. 5 D. 3 11、(2013浙江丽水)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则截 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是 A. 4 B. 5 C.6 D.8 12、(2013?宜昌)如图,DC 是⊙O直径,弦AB⊥CD于F,连接BC,D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常见三角形辅助线口诀

常见三角形辅助线口诀-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初二几何常见辅助线口诀三角形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线段和差及倍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线段和差不等式,移到同一三角去。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倍长中线得全等。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问题巧转换,变为三角或平四。 平移腰,移对角,两腰延长作出高。 如果出现腰中点,细心连上中位线。 上述方法不奏效,过腰中点全等造。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 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 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 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

一、截取构全等 如图,AB证:BD=2CE。 分析:延长此垂线与另外一边相交,得到等腰三角形,随后全等。 四、角平分线+平行线 如图,AB>AC, ∠1=∠2,求证:AB-AC>BD-CD。 分析:AB上取E使AC=AE,通过全等和组成三角形边边边的关系可证。 由线段和差想到的辅助线 五、截长补短法 AC平分∠BAD,CE⊥AB,且∠B+∠D=180°,求证:AE=AD+BE。

分析:过C点作AD垂线,得到全等即可。 由中点想到的辅助线 一、中线把三角形面积等分 如图,ΔABC中,AD是中线,延长AD到E,使DE=AD,DF是ΔDCE的中线。已知ΔABC的面积为2,求:ΔCDF的面积。 分析:利用中线分等底和同高得面积关系。 二、中点联中点得中位线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BA、CD的延长线分别交EF的延长线G、H。求证:∠BGE=∠CHE。 分析:联BD取中点联接联接,通过中位线得平行传递角度。 三、倍长中线 如图,已知ΔABC中,AB=5,AC=3,连BC上的中线AD=2,求BC的长。 分析:倍长中线得到全等易得。 四、RTΔ斜边中线

垂径定理—知识讲解(提高).docx

垂径定理一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 理解圆的对称性; 2 .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3 ?学会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决有关的计算、证明和作图问题.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垂径定理 1.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 推论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要点诠释: (1) 垂径定理是由两个条件推岀两个结论,即 直径1 J平分弦 垂直于弦j n j平分弦所对的弧 (2) 这里的直径也可以是半径,也可以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线段. 知识点二、垂径定理的拓展根据圆的对称性及垂径定理还有如下结论: (1)平分弦(该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4)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要点诠释: 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平分 的弦不能是直径) 【典型例题】 类型一、应用垂径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的半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O=如图,。O的两条弦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 E,且AB=CD ,已知CE=1,ED=3 ,则Θ O

【答案】 【解析】 【点评】 举一反三: .5. 作OM 丄AB 于M 、ON 丄CD 于N ,连结 OA , T AB=CD , CE=1 , ED=3, ??? OM=EN=I , AM=2 , ? OA= . 22+12=,5. Y B 对于垂径定理的使用,一般多用于解决有关半径、弦长、弦心距之间的运算 题? (配合勾股定理)问 【变式1】如图所示,Θ O 两弦AB CD 垂直相交于 H AH= 4, BH= 6, 【答案】如图所示,过点 MO=HN O 分别作OML AB 于M ONL CD 于 N,则四边形 1 =CN -CH CD -CH 2 1 1 (CH DH ) -CH (3 8) -3 = 2.5 , 2 2 1 1 1 BM AB (BH AH ) (4 6) =5 , 2 2 2 在 Rt △ BOM 中 OB =? BM 2 OM 2 = 55 . 2 【高清ID 号: 356965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 【变式2】如图,AB 为Θ O 的弦,M 是AB 上一点, C :例2-例3】 OM= 10Cm 求Θ O 的半径.

三角形和四边形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和类型(绝对经典)

D C B A E D F C B A 三角形和四边形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和类型(绝对 经典) 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例1、(“希望杯”试题)已知,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例2、如图,△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 与EF 的大小. 例3、如图,△ABC 中,BD=DC=AC ,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 E D C B A 二、截长补短 1、如图,ABC ?中,AB=2AC ,AD 平分BAC ∠,且AD=BD ,求证:CD ⊥AC C D B A

E D C B A D C B A P Q C B A 2、如图,AD ∥BC,EB,EA 分别平分∠CBA,∠DAB ,CD 过点E ,求证;AB =AD+BC 注意:三角形中位线与梯形中位线 3、如图,已知在ABC 内,0 60BAC ∠=,0 40C ∠=,P ,Q 分别在BC ,CA 上,并且AP , BQ 分别是BAC ∠,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BA,AD =CD ,BD 平分ABC ∠, 求证: 0 180=∠+∠C A

P 21 D C B A 5、如图在△ABC 中,AB >AC ,∠1=∠2,P 为AD 上任意一点,求证;AB-AC >PB-PC 三、平移变换 例1 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直线MN ⊥AD 于A.E 为MN 上一点,△ABC 周长记为A P ,△EBC 周长记为B P .求证B P >A P . 例2 如图,在△ABC 的边上取两点D 、E ,且BD=CE ,求证:AB+AC>AD+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