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血管

冠脉血管
冠脉血管

LA -Left Atrium左心房

RA -Right Atrium右心房

LV -Left Ventricle左心室

RV -Right Ventricle右心室

MitralValve二尖瓣

A.Aorta-Ascending Aorta升主动脉

D. Aorta-Descending Aorta降主动脉

SVC –Superior Vena Cava上腔静脉

IVC –Inferior Vena Cava下腔静脉

PA -Pulmonary Artery肺动脉

PV -Pulmonary Vein肺静脉

LMA -Left Main Artery冠状动脉左主干

LA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左前降支

LCX -Left Circumflex Artery左回旋支

LMB -Left Obtuse Marginal Branch 左边缘支(钝缘支) 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右冠状动脉

PDA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后降支ConusBranch右动脉圆锥支

LAA –Left AtrialAppendage左心耳

RAA –Right AtrialAppendage右心耳

CS -Coronary Sinus冠状窦

MCV –Middle Cardiac Vein心中静脉

GCV–Great Cardiac Vein心大静脉

PIVV –Posterior IntraventricularVein后室间静脉(心中静脉) PLVV –Posterior Left Ventricular Vein 左室后静脉

PLV –Posterior Lateral Vein左室后侧静脉(边缘静脉)

人体血管解剖图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含平滑肌、弹力纤维较多,有一定的弹性和舒缩性,可随心脏的舒缩、血压的高低而搏动,即在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与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来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并借此来维持与调节血压。 冠状动脉largeartery)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则较少,故又称弹性动脉 (elasticartery)。大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之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分界不清楚。 2.中膜成人大动脉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环形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中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 3.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逐渐移行为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动脉 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medium-sizdeartery)。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muscularartery)。中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2.中膜中动脉的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多数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小动脉 管径1mm以下至0.3mm以上的动脉称为小动脉(smallartery)。小动脉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支,也属肌性动脉。较大的小动脉,内膜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有几层平滑肌,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一般没有外弹性膜。 微动脉 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arteriole)。内膜无内弹性膜,中膜由1~2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La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冀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

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腹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淮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领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 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孟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大,关节孟下而浅,周缘有孟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2) 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肚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健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健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冠状动脉解剖学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左或后伸展,长度5~40毫米,然后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尚发出第三支血管,即中间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2. 左前降支:沿肺动脉前行至前间沟,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其主要分支包括: (1)间隔支动脉 室间隔穿支:几乎成直角发出,第一室间隔穿支较粗大,越接近心尖部越细小,且与前降支成角越锐利。 (2)对角支:成锐角发出,位于左心室表面,一般有2-6支,相互平行,自近端至心尖,逐渐变细小。偶然一支粗大的角支可以与前降支相似或更粗大。 右室前支左圆锥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左冠状动脉 3.左回旋支:绕向后于左心耳下到达左房室沟。其分支包括: 1)钝缘支: 1-4支,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一钝缘支较粗大,其分支后的左回旋支明显变细。 约10%的回旋支到达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称为后降支。 回旋支尚发出分支供应房室结,50%的窦房结动脉分支来源于左回旋支,还可发出左心房支提供大多数心房血供。左室前支左室后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右冠状动脉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右冠窦中部,也可发自近主动脉瓣或右冠窦-主动脉交接处。下行至右房室沟,绝大多数以一支传导血管至后室间沟。其分支包括: 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发自于右冠状动脉开口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瓣。 窦房结动脉:约50%的心脏窦房结动脉 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近端右上方, 与圆锥支径路相反。 以后分支常成直角发出, 供应右心室前侧壁或右心房。 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远端分为2支: (1)后降支: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 (2)左室后支:进入心肌呈U型,然后下行至心尖时发出 1~2·分支供应左心室后部。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注释: Ao(Aorta主动脉) MT(main Trunk左主干) Rc(Right coronary右冠状动脉) LAD(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左前降支) LCx( Left Circumflex artery左回旋支) Diag.(Diagnoal branch对角支) LMB(Left Marginal Branch左钝缘支) Spyder View(“蜘蛛位”) PLA(Posterior Left ventricle artery左室后支) PDA(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后降支) 四、关于冠心病的基本知识: 1、斑块形成分四个阶段:脂质沉积;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复合性斑块。 2、梗塞分心内膜下梗塞和透壁性梗塞,VCT表现为肌壁变薄,密度降低。 3、梗塞的并发症:室壁瘤、室间隔穿孔、左室乳头肌梗塞等。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梗和ST段无抬高的心梗)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是以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糜烂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其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而非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狭窄程度

正常人体解剖学 名词解释大全

系统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运动系统 1. 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所形成的切面。若沿人体前后正中线方向将人体切为左、右完全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则称为正中矢状面。 2. 骺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所留有的一线状痕迹,成为骺线。 3. 红骨髓:位于骨松质间隙内,有造血功能,呈红色,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 4.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的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5.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处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6. 翼点:位于颅外侧颞窝区,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H”形,为薄弱区,内有脑膜中A前支通过。骨折已引起颅内血肿。 7.骨盆:由骶骨、尾骨以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是胎儿分娩出的产道 8. 椎间盘:相邻两椎体之间的连接。最上一个在C2、C3之间,最下一个在L5与骶骨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之间。有连接椎体、承受压力、吸收震惊、减缓冲击和有利于脊柱运动的作用。 9. 腱鞘:套在长腱四周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手指掌侧、和足趾跖侧。有约束肌腱、减少摩擦作用。腱鞘损伤后,局部疼痛,临床上成为腱鞘炎。 10. 弓状线(半环线):在脐下4~5cm以下,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弓形。 11. 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12.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 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13.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14.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15.关节腔:由关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可润滑关节、减少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关节的稳定。 第二章消化系统 1. 咽峡: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往咽的门户。 2. 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 齿状线(肛皮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它是粘膜和皮肤的分界线,其上、下的组织来源、血供、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管理均不同,其上的静脉曲张称内痔,其下的静脉曲张称外痔。 4、Calot三角:是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肝固有动脉右支和胆囊动脉经过,是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5、腹膜:是贴附于腹、盆壁内面、膈下面和腹盆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可分为脏、壁两层,具有分泌、吸收、防御、修复、保护和支持作用。 6.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左侧连于肝门与胃小弯之间的部分称肝胃韧带,内有胃左、右血管、胃左、右淋巴结、神经和淋巴管等,右侧连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肝固有动脉、胆总管、肝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走行。 7.McBurne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为标志。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压痛。 第三章呼吸系统 1. 嗅区:指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有嗅觉功能。 2.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呈半环形的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点,即使深呼吸时,肺的下缘也不能深入其间。胸膜炎渗出液常积于此。

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

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 左、右冠状动脉是从主动脉发出的,也是极端重要的第一个分支,完全靠它向 心脏提供血液。它们的开口深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左、右主动脉窦内。若以主动 脉瓣附着缘连线为界,可将主动脉窦分为窦内和窦外,开口的绝大多数(80%~91 %)均处于窦内,其余的开口在窦外或窦线上。 一、左冠状动脉 初为一总干,长约0.1 ~ 2.8cm,埋藏在肺动脉起始部与左心耳之间心外膜深 层脂肪组织中,但也有极个别人无总干,此时的前降支和旋支并列分别开口于左主 动脉窦内。总干在左房室沟内分为前降支和旋支,42%的人在两支之间发出一对角 支,个别也有发出两个对角支的。 1.前降支和旋支 它们是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前降支沿前纵沟在心外膜下走向心尖,到前纵沟末 端向后绕过心缘终于心脏隔面的下三分之一附近,或与后降支发生吻合。提起左心 耳、可见心外膜下脂肪深部的旋支沿左房室沟左行绕过心左缘,到心脏的后面。有 的旋支甚短,只达心左缘,有的较长甚至分布到左室正后或部分右心室。前降支和 旋支之间形成一定角度(40~150度),但多呈直角。它们在途中又分出心房分支 和心室分支: 2.左房分支均来自旋支,计有: (1)左房前支于左心耳根部发自旋支的初始部,向上行走在主动脉根部和左 心房之间,分布到左心房前内侧壁。有时它还发出一较大的窦房结动脉,向上后至

上腔静脉终部并环绕上腔静脉口,且沿途发出许多小支到左、右心房之间,组成心 房动脉网络。 (2)左房中间动脉较恒定地起自心左缘处的旋支,分布到左心房侧后面。 (3)左房后支较小,发自旋支的膈面,分布左心房后壁。 3.左室分支大致可分为左室前和左室后两组,它们分别是: (1)对角支多起自前降支与旋支分叉处,有长有短,分布左室前壁,长者可 达心尖区。 (2)左室支沿前降支而下向左室前壁发出3~5支(最多可达9支),较大的 左室支,可分布到心左缘和心尖区,以及从旋支向下分出的左室前支,供应左室前 壁和侧壁血运。 (3)左缘支系由旋支在房室沟左缘处分出,一般较大,分布到左心缘侧壁,或它本身就是旋支的终末分布。 (4)室中膈前支系由前降支的深面发出较大的分支(12~17支),垂直进膈 ,分布其前三分之二区域,并在室间隔内与来自后降支的室中膈分支形成网络和吻 合。 (5)左室后支其大小来源变异较大,如旋支不发达,它可来自右冠状动脉。反之,如果旋支较粗长并进入后纵沟,则左室后支常由旋支发出,分布到左、右心 室的后面。 (6)前降支还发出较多的小分支,分布到前纵沟附近的右心室前壁。 二、右冠状动脉 起自右主动脉窦,在肺动脉始部与右心耳之间心外膜下脂肪深层沿右房室沟右 行,绕过心右缘到心脏膈面。在心后面房室交界处进入后纵沟转向下,走向心尖区 ,在后纵沟内的部分称为后降支。右冠状动脉沿途发出分支到右心室,右心房,室

冠脉血管解剖

掌握心脏的血管解剖,尤其是冠状动脉解剖是心血管科医生最基本的最起码要求。以下是虫哥制作的心脏动静脉模型 要是您觉得复杂,神经科医生笑了,虫哥经常CT室看见神经科医生对着重建的脑血管CTA发愣,尼玛,这哪里是血管,这些明明就是一堆草嘛,倒数第2堆,第3排那根草,叫狗尾巴草,供应左侧内囊,如果梗塞会引起右侧肢体偏瘫-----什么是专业这就叫专业,所以心脏就那么几根血管-----我们应该知足了

如果要说心脏的血管解剖复杂绝对是人为因素造成,虫哥总结的原因大致如下 1、传统教学方式和二维图片枯燥,内容乏味,简单的东西也让他们写复杂了,明白的东西让他们写糊涂了,基于我们智商上的优势咱不能对这帮人要求太高 2、同一根血管有不同名称,不同简称,在不同专科又有不同俗称,还有英文名字,英文简称 比如这个孩子他学名叫沈鹤,艺名叫小沈阳,简称羊仔英文名字叫xiao-senyaner,简称、XSY 俗称二狗子-----如果学医,以上你统统都得记住, 在学术讨论会时先发言的医生说,从心电图上看我觉得这个犯罪血管是二狗子,另一个医生说小沈阳的供血范围不应该影响到v5、v6,底下接着说xiao-senyaner如果做PIC一个支架可能不够,还有一个表示反对羊仔这种血管它一般都只放一个支架,靠近左主干例外,其实他们刚才讨论的都是学名叫沈鹤的那根血管,晕了吧,这个才一根血管的讨论,再多混搭几根看你晕不晕,什么叫折腾,这就叫折腾,中华文化就是博大精深“回”字还有八种写法呢,所以在中国学医,你只能认命 3、不同的插图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命名甚至以讹传讹造成混乱,图上的越多混乱,同一个部位,前一张图的名称跟后一张图说不定就矛盾了,大家可以翻翻以前的帖子 所以为了尽量避免犯上述错误,虫哥解决方法如下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B.筛窦后群C额窦 D.蝶窦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B.会厌软骨下端C.甲状软骨下角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B.纵隔胸膜C肋胸膜D.脏胸膜E. 胸膜顶

3.前庭裂界于哪两者之间(BC ) A.咽腔B.喉前庭C. 喉中间腔D. 声门下腔E. 口腔 三、填空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和_肺__两部分组成。 2.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是_上颌窦_, 并开口于_中鼻道_。 3.覆盖在固有鼻腔内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____嗅部____和_呼吸部__两部。 4.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分别于____第6肋___和___第8肋____相交。 5.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下方的一对称____声襞_, 此对结构间的裂隙称__声门裂_。 6.鼻旁窦包括额窦___筛窦____蝶窦、上颌窦四对,其中___上颌窦___最大。 7.下呼吸道包括___气管__、支气管_及其分支。 8.肺内侧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__肺门_,出入此处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__肺根__。 四、名词解释 1.肋膈隐窝 2.胸膜腔 3.肺门4.肺尖体表投影5.声门裂6.气管权 五、简答题 1.喉腔分为哪几部 2.简述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C 7、C 8、E 二、D型选择题 1、AE 2、AC 3、BC 三、填空题 1、呼吸道肺 2、上颌窦中鼻道 3、嗅部呼吸部 4、第6肋第8肋 5、声襞声门裂 6、筛窦上颌窦 7、气管,支气管 8、肺门,肺根 四、名词解释 1、壁胸膜不同部分,在移行处呈锐角转折,在转折处形成间隙,深呼吸时,肺也不能充满其间,胸膜腔的这些间隙称胸膜隐窝。其中最大的胸膜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2、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的浆膜腔隙,称胸膜腔。两侧胸膜腔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 3、肺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在肺门的附近还有支气管肺淋巴结。 4、经胸廊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5、喉腔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它可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分。 6、气管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第4、5胸椎之间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杈。 五、简答题 1.答:喉腔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2.答:鼻旁窦共有四组,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皆与鼻腔相通。额窦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冠脉血管

LA -Left Atrium左心房 RA -Right Atrium右心房 LV -Left Ventricle左心室 RV -Right Ventricle右心室 MitralValve二尖瓣 A.Aorta-Ascending Aorta升主动脉 D. Aorta-Descending Aorta降主动脉 SVC –Superior Vena Cava上腔静脉 IVC –Inferior Vena Cava下腔静脉 PA -Pulmonary Artery肺动脉 PV -Pulmonary Vein肺静脉 LMA -Left Main Artery冠状动脉左主干 LA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左前降支 LCX -Left Circumflex Artery左回旋支 LMB -Left Obtuse Marginal Branch 左边缘支(钝缘支) 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右冠状动脉 PDA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后降支ConusBranch右动脉圆锥支 LAA –Left AtrialAppendage左心耳 RAA –Right AtrialAppendage右心耳 CS -Coronary Sinus冠状窦 MCV –Middle Cardiac Vein心中静脉

GCV–Great Cardiac Vein心大静脉 PIVV –Posterior IntraventricularVein后室间静脉(心中静脉) PLVV –Posterior Left Ventricular Vein 左室后静脉 PLV –Posterior Lateral Vein左室后侧静脉(边缘静脉)

冠脉血管解剖

掌握心脏得血管解剖,尤其就是冠状动脉解剖就是心血管科医生最基本得最起码要求。以下就是虫哥制作得心脏动静脉模型 要就是您觉得复杂,神经科医生笑了,虫哥经常CT室瞧见神经科医生对着重建得脑血管CTA发愣,尼玛,这哪里就是血管,这些明明就就是一堆草嘛,倒数第2堆,第3排那根草,叫狗尾巴草,供应左侧内囊,如果梗塞会引起右侧肢体偏瘫-----什么就是专业这就叫专业,所以心脏就那么几根血管-----我们应该知足了

如果要说心脏得血管解剖复杂绝对就是人为因素造成,虫哥总结得原因大致如下 1、传统教学方式与二维图片枯燥,内容乏味,简单得东西也让她们写复杂了,明白得东西让她们写糊涂了,基于我们智商上得优势咱不能对这帮人要求太高 2、同一根血管有不同名称,不同简称,在不同专科又有不同俗称,还有英文名字,英文简称 比如这个孩子她学名叫沈鹤,艺名叫小沈阳,简称羊仔英文名字叫xiao-senyaner,简称、XSY 俗称二狗子-----如果学医,以上您统统都得记住, 在学术讨论会时先发言得医生说,从心电图上瞧我觉得这个犯罪血管就是二狗子,另一个医生说小沈阳得供血范围不应该影响到v5、v6,底下接着说xiao-senyaner如果做PIC一个支架可能不够,还有一个表示反对羊仔这种血管它一般都只放一个支架,靠近左主干例外,其实她们刚才讨论得都就是学名叫沈鹤得那根血管,晕了吧,这个才一根血管得讨论,再多混搭几根瞧您晕不晕,什么叫折腾,这就叫折腾,中华文化就就是博大精深“回”字还有八种写法呢,所以在中国学医,您只能认命 3、不同得插图质量参差不齐,有得命名甚至以讹传讹造成混乱,图上得越多混乱,同一个部位,前一张图得名称跟后一张图说不定就矛盾了,大家可以翻翻以前得帖子 所以为了尽量避免犯上述错误,虫哥解决方法如下

冠脉解剖

冠脉解剖介绍,请支持 冠状动脉解剖 一、冠状动脉的起源 1、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左右主动脉窦,或称氏窦(Valsalva窦)。三个窦分别称为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窦及无冠状动脉窦(后主动脉窦),三个瓣分别称为左冠瓣,右冠瓣和无冠瓣。 2、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口径范围:0.2—0.75厘米(0.5+0.1cm),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口径范围:0.2—0.7厘米(0.4+0.1cm) 3、冠状动脉口的异常 (1)冠状动脉口位置上移, 沿主动脉壁呈小于45度左右的锐角伸出,激烈运动后,产生主动脉扩张和心排出量增加,可进一步导致冠脉开口闭塞,影响心脏血液供应。通常导致猝死。(2)梅毒性升主动脉炎时,则易出现冠状动脉口狭窄 (3)左,右冠状动脉均发源于右乏氏窦约0.5%。 (4)左,右冠状动脉均发源于肺动脉,罕见 (5)副冠状动脉:45%(43.5—56.5%),副冠状动脉的开口位于右乏氏内,多数为1个,亦有2—3个,园锥动脉(漏斗支)多发源于副冠状动脉。 (6)单一右冠状动脉及单一左冠状动脉。 (7)前降支及左旋支分别起源于左乏氏窦内,0.6%。 (8)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右乏氏窦内,0.5%。 (9)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右乏氏窦内,0.5%。 (10)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左乏氏窦内。 4、冠状动静脉瘘(Fistulas of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 or Cor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 冠状动脉不经正常循环而直接流入右房(25%),右室(40%),左房,左室,肺动脉(15%)或冠状静脉窦(7%),92%流入右侧心脏。5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0%见于左冠状动脉,10%见于畸形冠状动脉。 5、冠状动脉瘤(Aneurysms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先天的,外伤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川畸(Kavasaki)病,风湿或梅毒等。 6、冠脉闭锁或发育不全,极少见 上述例子虽然少见,但是在冠脉造影时不警惕,可能会使一支造影失败或不显影,部分冠脉起源异常及开口小的患者,往往在剧烈运动后可引起室颤及猝死。 二、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其供血范围 1、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 ) 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 (1)右室前支(3—6支):第一支又称为左园锥动脉(Conas Branch),与右园锥动脉相吻合,形成立Vieussen 环,前降支狭窄或闭塞时,此环可以直接受主动脉血供,起着侧支循环的作用。主要给右室前壁供血。 (2)左室前支(4—6支):供应左室前壁,钝缘,一小部分隔面。 (3)对角支(Diagonal D) :供应左室前壁,前乳头肌。 (4)室间隔前支或前穿隔支(Septal S ) (8---17 支)供应室隔前部2/3。 左旋支(Left Circumflex, LCX ) (1)左室前支(2—3支)供应左心室前上部 (2)左室后支(不定)供应左室左后半部或后部。 (3)钝缘支持(Obtuse Marginal OM ) 供应侧壁及心尖部

人体解剖学试题-脉管系统(1)

第三篇脉管系统 第一章心血管系统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 1.心脏的位置: A.位于胸腔后纵隔下部 B.前方对胸骨体,后方平对6—9胸椎 C.后方与食管、胸主动脉和迷走神经相邻 D.约2/3在正中线右侧 E.两侧直接与肺相贴 2.卵圆窝位于: A.在室间隔上 B.在房间隔右房侧 C.左心房内 D.胎生时就存在 E.在右心室内 3.在右心室室间隔至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肌束称: A.室上嵴 B.肉柱 C.梳状肌 D.节制带 E.腱索 4.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逆流装置: A.二尖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D.肺动脉瓣和三尖瓣 E.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5.心室收缩时,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有: A.二尖瓣 B.三尖瓣和二尖瓣 C.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D.肺动脉瓣和三尖瓣 E.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6.心的传导系统: A.属于神经结构 B.心房肌由房室结控制 C.窦房结为心正常起搏点 D.房室结产生冲动控制心房肌 E.房室结于室间隔上 7.冠状动脉: A.是营养心的血管 B.起自肺动脉起始部 C.前室间支来自右冠状动脉 D.左冠状动脉发出后室间支 E.旋支营养右心房、右心室 8.右冠状动脉供应下列结构的血液,但应除外: A.窦房结 B.房室结 C.左心室后壁 D.室间隔前上2/3 E.右心室9.心: A.心尖平对第四肋间隙 B.心底与膈相贴 C.房间隔分为肌性部和膜部 D.右冠状动脉前室间支行于前室间沟 E.右心房、右心室位于左心房、左心室的右前方 10.有关心的静脉,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心大静脉与前室间支伴行 B.心中静脉与后室间支伴行

C.心小静脉在冠状沟内与右冠状动脉伴行 D.心前静脉起于右心室前壁 E.心的所有静脉均注入冠状窦 11.构成心外膜的是: A.纤维性心包 B.浆膜性心包的壁层 C.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D.胸膜壁层 E.胸膜脏层 12.冠状窦注入: A.右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室 D.上腔静脉 E.左心室 13.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应除外: A.椎动脉 B.胸廓内动脉 C.甲状颈干 D.肩胛背动脉 E.胸肩峰动脉 14.腹壁上动脉发自: A.腹主动脉 B.髂总动脉 C.胸廓内动脉 D.髂内动脉 E.颈外动脉 15.掌浅弓: A.位于掌腱膜的前面 B.位于掌腱膜的深面 C.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的掌浅支构成 D.发出掌心动脉 E.位于掌深弓的近侧约2cm 16.肝固有动脉分布于: A.肝、胆囊、胃 B.左、右半肝 C.肝、胆囊 D.肝、胃 E.肝、胆囊、胰头、十二指肠 17.营养胃底的动脉是: A.胃左动脉 B.胃右动脉 C.胃短动脉 C.胃网膜左动脉 E.胃网膜右动脉 18.胃左动脉和肝固有动脉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 A.胃右动脉 B.左结肠动脉 C.右结肠动脉 D.胃短动脉 E.胃十二指肠动脉 19.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闭塞,不出现血运障碍的部位是: A.空肠 B.阑尾 C.升结肠 D.横结肠 E.降结肠 20.睾丸动脉起自: A.髂内动脉 B.髂外动脉 C.髂总动脉 D.腹主动脉 E.肾动脉21.不属于静脉的特点是: A.壁薄 B.压力较低 C.数目较动脉多 D.静脉瓣 E.富有弹性 22.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前有何静脉注入? A.腰静脉 B.肝静脉 C.肾静脉 D.奇静脉 E.睾丸静脉 23.关于翼丛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血管外科其实就是血管解剖详解

血管外科其实就是血管解剖+器械应用+药物治疗。其中器械对于血管外科医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其他外科科室不仅要会手术操作,更要对器械应用,性能,规格,使用方法等熟练掌握。 下面倡议大家把你们医院的器械,向大家演示。 ①美国Bard公司的产品,如Luminexx血管支架、Conformexx颈动脉支架和用于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的Fluency血管覆膜支架。 ②美国Cordis公司产品,如Smart自膨胀支架、Palmaz球扩支架以及Smart Control自膨式支架等。 ③德国OptiMed公司产品,如Sinus超柔顺支架、Sinus主动脉支架(直径18-28mm)、Sinus-C arotid颈动脉支架和Sinus-TIPSS 40。支架等。 ④美国CooK公司产品,如Z型不锈钢自张式支架(主要用于腔静脉系统)、支架Zilver支架(主要用于肾动脉、颈动脉)和用于胸、腹主动脉瘤治疗的覆聚酯纤维膜的Zenith支架移植物系统(图5-8A、B)。 ⑤美国Boston公司产品,如常用于髂、股动脉和TIPS治疗的不锈钢自张式Wallstent支架和用于外周动静脉瘘和动脉瘤修补的Wallgraft。 ⑥美国EV3公司产品,如Prolege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动脉),用于肾动脉的Para-Mount球扩式支架和主要用于下肢腘动脉的IntraCoil缠绕型自膨式支架(图5-10)。 主要讲述个个厂家规格和性能。 血管介入诊疗的常用器材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常用器材应包括:导管、导丝、球囊扩张导管、血管内支架和内支架移植物、滤器以及各种穿刺器械等几大类。 1导管的选择 用于周围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导管种较多,可分为诊断用造影导管和治疗用导管。诊断用造影导管又可分为选择性造影导管和非选择性造影导管,其中,常用的非选择性造影导有:多侧孔猪尾造影管和多侧孔直头造影导管。其最高流量可达20-25ml/s。选择性造影导管又按用于不同部位的要求有着不同的形状,如常用于主动脉弓上几支动脉的导管有Headhunter I、Ⅱ、Ⅲ型等三种导管和Simmon I、Ⅱ、Ⅲ型等三种导管;用于肾动、静脉的RDC型导管及SimmonI、Ⅱ、Ⅲ型导管;用于髂动、静脉的Cobra I、Ⅱ、Ⅲ型导管和SHK 型导管。选择性造影导管多数不带侧孔,其最高流量可达7-8ml/s。不同外血管部位治疗所用导管的选择与前述的选择性造影导管基本相同,另外还有一种治疗所用的溶栓导管,为多侧孔设计,灌注段长度可达7.cm,可直接深入到血栓之中进行局部灌注治疗。另有一种可用于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导引导管(Guiding catheter),为同轴内芯设计,其壁薄而腔大,便于其他器械在其腔内的通过,外径可达到7~9F。其支撑力也较强,头端可视,便于定位。因其头端可设计成不同形状而用于不同的血管部位,如头颈动 脉、肾动脉、髂动脉以及多用途型。 2导丝的选择 导丝为进入人体外周血管的―先行者‖。其作用在于:①导入作用;②支撑作用;③开通作用;④交换作用。目前所用导丝其表面一般均覆有亲水膜,以保证其在血管腔内的润滑穿行。常分为普通(软)导丝、加硬导丝和专用微导丝。其中,普通(软)导丝为一般造影和治疗所用,直径多为0.035in (0.89mm),有一定的硬度和扭控力,长度可有145cm、180cm以及长为260cm的交换导丝。其前端可设计为不同长度(2一lOcm)的软头,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加硬导丝为需要极强支撑力的情况(如PTA治疗,置人支架和内支架移植物)而设计,导丝的直径有0.035in (0.89mm)和0.038in (0.97mm)两种,其长度有90cm、180cm 和260cm。头端为软头设计(长3-7cm),可呈弯型和直头型。微导丝主要用于肾动脉、头颈动脉成形术时,为超弹性记忆金属材料所制作,支撑力较强,头端带有铂金软头,容易穿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解剖 一、冠状动脉的起源 1、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左右主动脉窦,或称氏窦(Valsalva窦)。三个窦分别称为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窦及无冠状动脉窦(后主动脉窦),三个瓣分别称为左冠瓣,右冠瓣和无冠瓣。 2、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口径范围:0.2—0.75厘米(0.5+0.1cm),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口径范围:0.2—0.7厘米(0.4+0.1cm) 3、冠状动脉口的异常 (1)冠状动脉口位置上移, 沿主动脉壁呈小于45度左右的锐角伸出,激烈运动后,产生主动脉扩张和心排出量增加,可进一步导致冠脉开口闭塞,影响心脏血液供应。通常导致猝死。 (2)梅毒性升主动脉炎时,则易出现冠状动脉口狭窄 (3)左,右冠状动脉均发源于右乏氏窦约0.5%。 (4)左,右冠状动脉均发源于肺动脉,罕见 (5)副冠状动脉:45%(43.5—56.5%),副冠状动脉的开口位于右乏氏内,多数为1个,亦有2—3个,园锥动脉(漏斗支)多发源于副冠状动脉。 (6)单一右冠状动脉及单一左冠状动脉。 (7)前降支及左旋支分别起源于左乏氏窦内,0.6%。 (8)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右乏氏窦内,0.5%。 (9)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右乏氏窦内,0.5%。 (10)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于左乏氏窦内。 4、冠状动静脉瘘(Fistulas of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 or Cor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 冠状动脉不经正常循环而直接流入右房(25%),右室(40%),左房,左室,肺动脉(15%)或冠状静脉窦(7%),92%流入右侧心脏。5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0%见于左冠状动脉,10%见于畸形冠状动脉。 5、冠状动脉瘤(Aneurysms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先天的,外伤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川畸(Kavasaki)病,风湿或梅毒等。 6、冠脉闭锁或发育不全,极少见 上述例子虽然少见,但是在冠脉造影时不警惕,可能会使一支造影失败或不显影,部分冠脉起源异常及开口小的患者,往往在剧烈运动后可引起室颤及猝死。 二、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其供血范围 1、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 ) 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 (1)右室前支(3—6支):第一支又称为左园锥动脉(Conas Branch),与右园锥动脉相吻合,形成立Vieussen 环,前降支狭窄或闭塞时,此环可以直接受主动脉血供,起着侧支循环的作用。主要给右室前壁供血。 (2)左室前支(4—6支):供应左室前壁,钝缘,一小部分隔面。 (3)对角支(Diagonal D) :供应左室前壁,前乳头肌。 (4)室间隔前支或前穿隔支(Septal S ) (8---17 支)供应室隔前部2/3。 左旋支(Left Circumflex, LCX ) (1)左室前支(2—3支)供应左心室前上部

心脏冠状动脉和心静脉解剖图(干货)

心脏冠状动脉和心静脉解剖图 人体各组织器官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地搏动以保证血运.而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本身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和静脉,也称冠脉循环。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正常情况下,它对血液的阻力很小,小于总体冠状动脉阻力的5%,从心外膜动脉进入心壁的血管,一类呈丛状分散支配心室壁的外、中层心肌;一类是垂直进入室壁直达心内膜下(即穿支),直径几乎不减,并在心内膜下与其它穿支构成弓状网络,然后再分出微动脉和毛细血管。丛支和穿支在心肌纤维间

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供给心肌血液.......感谢聆听由于冠状动脉在心肌内行走,显然会受制于心肌收缩挤压的影响。也就是说,心脏收缩时,血液不易通过,只有当其舒张时,心脏方能得到足够的血流,这就是冠状动脉供血的特点。人心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很高,约为2500根/mm2,相当于每个心肌细胞伴随一根毛细血管,有利于心肌细胞摄取氧和进行物质交换。......感谢聆听 同时,冠状动脉之间,尚有丰富的吻合支或侧支。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占心排血量的5%,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营养,维持它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冠状静脉伴随冠状动脉收集代谢后的静脉血,归流于冠状静脉窦,回到右心房。如果冠状动脉突然阻塞,不能很快建立侧支循环,常常导致心肌梗塞.但若冠状动脉阻塞是缓慢形成的,则侧支可逐渐扩张,并可建立新的侧支循环,起代偿的作用。......感谢聆听

目前,冠脉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基于其造影,冠脉造影还被广泛应用于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价和估计,基于冠脉造影的冠脉血流储备测定

人体血管解剖图终审稿)

人体血管解剖图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含平滑肌、弹力纤维较多,有一定的弹性和舒缩性,可随心脏的舒缩、血压的高低而搏动,即在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与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来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并借此来维持与调节血压。

冠状动脉largeartery)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则较少,故又称弹性动脉(elasticartery)。 大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之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分界不清楚。 2.中膜成人大动脉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环形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中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 3.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逐渐移行为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动脉 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medium-sizdeartery)。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muscularartery)。中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2.中膜中动脉的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多数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小动脉

人体血管解剖图

动脉是由心室发岀的血管,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含平滑肌、弹力纤维较多,有一定的弹性和舒缩性,可随心脏的舒缩、血压的高低而搏动,即在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与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来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并借此来维持与调节血压。 人体全身动脉 分布图 冠状动脉largeartery) 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则较少,故又称弹性动脉 (elasticartery) 。大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 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之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性膜与中膜的 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分界不清楚。 2. 中膜成人大动脉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环形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中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 3. 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逐渐移行为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动脉 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medium-sizdeartery)。中动脉管壁 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muscularartery)。中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 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2. 中膜中动脉的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 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多数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小动脉 管径1mn以下至0.3mm以上的动脉称为小动脉(smallartery)。小动脉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支,也属肌性动脉。较大的小动脉,内膜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有几层平滑肌,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一般没有外弹性膜。 微动脉 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arteriole)。内膜无内弹性膜,中膜由1?2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