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 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 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 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

高压并联电容器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编委会人员名单:张丽英余卫国李向荣熊幼京曾海鸥李龙沈力袁骏刘铭刚崔吉峰王国春王钢薛建伟张启平孙旦卢放张伟房喜丁永福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高宏伟王多刘学仁胡拓乔丽芳郑海涛李玉明王维洲邓中

前言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确立的把公司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为了认真落实公司“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规范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在对近5年输变电设备评估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等12类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简称《技术标准》);《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等10类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简称《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等11类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简称《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等10类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简称《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预防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等7类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简称《预防设备事故措施》)。

《技术标准》是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的设计选型和管理工作的基础,《技术标准》同时对设备选用、订货、监造、出厂验收、现场安装和现场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对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中的设备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和故障处理、技术管理和培训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是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依据。

《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规定了输变电设备检查与处理、检修基本要求、检修前的准备、大修内容及质量要求、小修内容及质量要求、输变电设备检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检修报告的编写及检修后运行等内容,是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依据。

《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拓展了技术监督专业的范围和内容,进一步加强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工作,规范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运行水平,以专业技术监督为基础,以开展设备技术监督为手段,实现对电网和设备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监督。

《预防设备事故措施》是各单位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是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手段,这些措施是针对输变电设备在运行中容易导致典型、频繁出现的事故而提出的预防性措施,主要包括预防输变电设备在安装、检修、试验和运行中的事故,以及预防发生事故的技术管理措施等内容。

为了方便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使用,现按具体的输变电设备进行分册,每一分册基本包含了《技术标准》、《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预防设备事故措施》等五方面的内容。

本管理规范是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国家电网公司享有其专有知识产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翻印。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提出、归口解释。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西北电网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高宏伟、王多、刘学仁、胡拓、乔丽芳、郑海涛、李玉明、王维洲、邓中。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批准。

6kV~66kV并联电容器

运行规范

关于印发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的通知

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

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规范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运行水平,公司总部组织各区域电网公司编制完成了《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等10类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以下简称《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公司总部生产技术部反映。本《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2.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3.高压开关设备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4.110(66)kV~500kV互感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5.10kV~66kV干式电抗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6.10kV~66kV消弧线圈运行规范(另册出版)。

7.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8.110(66)kV~750kV避雷器运行规范(另册出版)。

9.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即为本册)。

10.72.5kV及以上电压等级高压支柱瓷绝缘子运行规范(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国家电网公司(印)

二00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目次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三章设备验收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

第五章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

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第八章培训要求

第九章技术管理

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管理中的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6kV~66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 11025—1989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

GB 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

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Jl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02—19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

DL 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DL/T 628—1997 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

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

第三章设备验收

第七条电容器在安装投运前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检查。

(一)套管导电杆应无弯曲或螺纹损坏;

(二)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

(三)外壳应无明显变形,外表无锈蚀,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第八条成组安装的电力电容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三相电容量的差值宜调配到最小,电容器组容许的电容偏差为0~5%;三相电容器组的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其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应不超过1.02;电容器组各串联段的最大与最小电容之比应不超过1.02。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二)电容器构架应保持在水平及垂直位置,固定应牢靠,油漆应完整;

(三)电容器的安装应使其铭牌面向通道一侧,并有顺序编号;

(四)电容器端子的连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母线及分支线应标以相色;

(五)凡不与地绝缘的每个电容器的外壳及电容器的构架均应接地;凡与地绝缘的电容器的外壳均应接到固定的电位上。

第九条电容器的布置和安装。

(一)电容器装置的构架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更换设备,分层布置不宜超过三层,每层不应超过两排,四周及层间不应设置隔板,以利通风散热;

(二)构架式安装的电容器装置的安装尺寸不应小于表1数值。

器之间应设置网状遮栏。电容器构架与墙或构架之间设置检修通道时,其宽度不应小于1000mm。

(四)单台电容器套管与母线应使用软导体连接,不得利用电容器套管支承母线。单套管电容器组的接壳导线,应由接线端子的连接线引出。

第十条在电容器装置验收时,应进行以下检查。

(一)电容器组的布置与接线应正确,电容器组的保护回路应完整、传动试验正确;

(二)外壳应无凹凸或渗油现象,引出端子连接牢固,垫圈、螺母齐全;

(三)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符合设计规定;

(四)电容器外壳及构架的接地应可靠,其外部油漆应完整;

(五)电容器室内的通风装置应良好;

(六)电容器及其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电缆经试验合格、容量符合设计要求。闭锁装置完好。

第十一条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应进行下列外观检查:支柱及线圈绝缘等应无严重损伤和裂纹;线圈应无变形;支柱绝缘子及其附件齐全。在运到现场后,应按其用途放在户内、外平整、无积水的场地保管。运输或吊装过程中,支柱或线圈不应遭受损伤和变形。电抗器外露的金属部分应有良好的防腐蚀层,并符合户外防腐电工产品的涂漆标准,并符合相应技术文件的要求。油浸铁芯电抗器无渗漏油及附属装置齐全完整。

第十二条串联电抗器应按其编号进行安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三相垂直排列时,中间一相线圈的绕向应与上下两相相反;

(二)垂直安装时各相中心线应一致;

(三)设备接线端子与母线的连接,在额定电流为1500A及以上时,应采用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螺栓,而且所有磁性材料的部件应可靠固定。

第十三条串联电抗器在验收时,还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支柱应完整、无裂纹,线圈应无变形;

(二)线圈外部的绝缘漆应完好;

(三)油浸铁芯电抗器的密封性能应足以保证最高运行温度下不出现渗漏;

(四)电抗器的风道应清洁无杂物。

第十四条电容器装置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一)设计的资料及文件,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二)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三)调整试验记录;

(四)备品、备件清单。

第十五条电容器组安装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预防性试验(包括交接试验)项目,试验结果应符合《预防性试验规程》中相关部分。

(一)极间(极对地)绝缘电阻;

(二)tanδ及电容值;

(三)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

第十六条电容器装置必须按照有关消防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并设有总的消防通道。

第十七条电容器室不宜设置采光玻璃,门应向外开启。相邻两电容器的门应能向两个方向开启。

第十八条电容器室的进、排风口应有防止风雨和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第十九条运行中的电抗器室温度不应超过35℃,当室温超过35℃时,干式三相重迭安装的电抗器线圈表面温度不应超过85℃,单独安装不应超过75℃。

第二十条运行中的电抗器室不应堆放铁件、杂物,且通风口亦不应堵塞,门窗应严密。

第二十一条电容器组电抗器支持瓷瓶接地要求:

(一)重迭安装时,底层每只瓷瓶应单独接地,且不应形成闭合回路,其余瓷瓶不接地;

(二)三相单独安装时,底层每只瓷瓶应独立接地;

(三)支柱绝缘子的接地线不应形成闭合环路;

油浸式电抗器的运行执行电抗器设备运行管理规范。

第二十二条电容器组电缆投运前应定相,应检查电缆头接地良好,并有相色标志。两根以上电缆两端应有明显的编号标志,带负荷后应测量负荷分配是否适当。在运行中需加强监视,一般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在检修时,应检查各接触面的表面情况。停电超过一个星期不满一个月的电缆,在重新投入运行前,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第二十三条电力电容器允许在额定电压±5%波动范围内长期运行。电力电容器过电压倍数及运行持续时间如表2规定执行,尽量避免在低于额定电压下运行。

表2电力电容器过电压倍数及运行持续时间

电流不应超过±5%。

第二十五条电力电容器运行室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40℃,外壳温度不允许超过50℃。

第二十六条电力电容器组必须有可靠的放电装置,并且正常投入运行。高压电容器断电后在5s内应将剩余电压降到50V以下。

第二十七条安装于室内电容器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进入电容器室应先开启通风装置。

第二十八条电力电容器组新装投运前,除各项试验合格并按一般巡视项目检查外,还应检查放电回路,保护回路、通风装置应完好。构架式电容器装置每只电容器应编号,在上部1/3处贴45℃~50℃试温蜡片。在额定电压下合闸冲击三次,每次合闸间隔时间5min,应将电容器残留电压放完时方可进行下次合闸。

第二十九条装设自动投切装置的电容器组,应有防止保护跳闸时误投入电容器装置的闭锁回路,并应设置操作解除控制开关。

第三十条电容器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不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43倍选择。

第三十一条投切电容器组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分组电容器投切时,不得发生谐振(尽量在轻载荷时切出);对采用混装电抗器的电容器组应先投电抗值大的,后投电抗值小的,切时与之相反;

(二)投切一组电容器引起母线电压变动不宜超过2.5%。

第三十二条在出现保护跳闸或因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允许温度,及电容器大量渗油时禁止合闸;电容器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避免投入操作。

第三十三条正常运行时,运行人员应进行的不停电维护项目:

(一)电容器外观、绝缘子、台架及外熔断器检查及更换;

(二)电容器不平衡电流的计算及测量;

(三)每季定期检查电容器组设备所有的接触点和连接点一次;

(四)在电容器运行后,每年测量一次谐波。

第三十四条电容器正常运行时,应保证每季度进行一次红外成像测温,运行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测温,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三十五条对于接入谐波源用户的变电站电容器组,每年应安排一次谐波测试,谐波超标时应采取相应的消谐措施。

第五章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

第三十六条正常巡视周期。

(一)多班制的变电站除交接班巡视外,每四小时巡视一次;

(二)两班制的变电站除交接班巡视外,每值各巡视一次;

(三)无人值班变电站每周定期巡视一次;

(四)当班值班长当值期间巡视一次;

(五)变电站站长每周巡视一次;

(六)每星期夜间熄灯巡视一次。

第三十七条特殊巡视周期。

(一)环境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并应每2h巡视一次:

(二)户外布置的电容器装置雨、雾、雪天气每2h巡视一次。狂风、暴雨、雷电、冰雹之后应立即巡视一次;

(三)设备投入运行后的72h内,每2h巡视一次,无人值班的变电站每24h巡视一次。

(四)电容器断路器故障跳闸应立即对电容器的断路器、保护装置、电容器、电抗器、放电线圈、电缆等设备全面检查:

(五)系统接地,谐振异常运行时,应增加巡视次数;

(六)重要节假日或按上级指示增加巡视次数;

(七)每月结合运行分析进行一次鉴定性的巡视。

第三十八条正常巡视项目及标准见表3。

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第四十条电力电容器停用时:应先拉开断路器,再拉丌电容器侧隔离开关,后拉开母线侧隔离开关。投入时的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第四十一条电力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第一次合闸不成功,必须待5min后再进行第二次合闸,事故处理亦不得例外。

第四十二条全站停电及母线系统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电力电容器组断路器,再拉开各馈路的出线断路器。全站恢复供电时,应先合各馈路的出线断路器,再合电力电容器组断路器,禁止空母线带电容器组运行。

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第四十三条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

(一)外壳鼓肚变形;

(二)严重渗漏油;

(三)温度过高,内部有异常音响;

(四)爆炸、着火;

(五)单台熔丝熔断;

(六)套管闪络或严重放电;

(七)触点严重过热或熔化。

第四十四条电容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5。

(一)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允许强送电。过流保护动作跳闸应查明原因,否则不允许再投入运行;

(二)在检查处理电容器故障前,应先拉开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然后验电装设接地线;

(三)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因此有一部分电荷有可能未放出来,所以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应戴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方可动手拆卸。对双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线及多个电容器的串接线,还应单独放电。

第四十六条遇有下列情况时,应退出电容器。

(一)电容器发生爆炸;

(二)接头严重发热或电容器外壳试温蜡片熔化;

(三)电容器套管发生破裂并有闪络放电;

(四)电容器严重喷油或起火;

(五)电容器外壳明显膨胀,有油质流出或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5%以上,以及电容器或电抗器内部有异常声响;

(六)当电容器外壳温度超过55℃,或室温超过40℃时,采取降温措施无效时;

(七)密集型并联电容器压力释放阀动作时。

第四十七条变电站全站停电或接有电容器的母线失压时,应先拉开该母线上的电容器断路器,再拉开线路断路器;来电后根据母线电压及系统无功补偿情况最后投入电容器。

第八章培训要求

第四十八条应熟悉电容器无功补偿的原理及作用。

第四十九条应熟知电容器的结构。

第五十条应熟知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的作用及配置原则。

第五十一条应熟知电容器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五十二条应熟知电容器装置巡视项目及运行注意事项。

第五十三条应熟知电容器装置事故处理预案。

第九章技术管理

第五十四条设备档案。

电容器设备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备招标的技术规范文件、鉴定证书、型式试验报告、定期试验报告、总装图、基础图、出厂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等;

(二)出厂试验报告、交接试验报告、预防性试验报告等;

(三)运行巡视记录、异常及缺陷记录、缺陷处理及缺陷消除记录等;

(四)设备运行评估分析报告;

(五)安全评估报告。

第五十五条评估分析。

(一)按国网公司颁发的“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运行单位应根据运行巡视、停运检查及预防性试验结果对电容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

(二)电容器运行状态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缺陷,及时消除缺陷,提高电容器健康运行水平,使电容器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确保安全运行;

(三)电容设备评估是指对电容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试验、检修、技术监督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的设备质量状态水平;

(四)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是电容器设备管理的归口部门,在设备评估中对于发现带有全局性和基层单位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及时研究并向上级单位的生产部门反映。

第五十六条检修周期及项目。

电容器设备不规定具体的检修周期,通过运行巡视、停运检查及预防性试验判断电容器的运行状态并在发现缺陷后按缺陷处理办法进行检修处理。

第五十七条预防事故措施、安全性评价的整改落实。

运行单位应根据上级主管单位下发的反措要求积极进行检查整改。

运行单位还应认真对待上级主管单位组织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于安评中发现的电容器问题,运行单位应积极进行整改。

6kv~66kV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第一章总则

本规范对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中的设备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设备评估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提高电容器的安全运行水平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引用标准

本规范被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都有更新的可能,如无特别说明,所列引用标准均为最新有效版本。

第三章设备验收

主要在GBJ 147—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基础上根据高压并联电容器实际运行经验进行了补充。为了突出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整体性,在此对串联电抗器验收内容进行了规定。

第十五条电容器组安装及检修后应进行的预防性试验(包括交接试验)项目是必须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时,应执行《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及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

本章主要是在GB 50227—19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T 840—2003《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基础上,根据现场运行维护经验进行了补充完善。

第十六条电容器装置消防设施规定中消防通道是针对室内电容器组。

第二十二条关于带负荷后应测量电缆负荷分配是否适当是指投运后进行项目。对于“停电超过一个星期不满一个月的电缆,在重新投入运行前,应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此条,由于很多地区无功设备投退受季节性负荷影响较大,故只是建议结合实际进行。

第二十三条关于允许运行电压,规程中规定“不能在高于1.10倍额定电压下运行,不超过1.30倍额定电流下运行(对于具有最大电容偏差的电容器,可达到1.43倍)”,为了避免给运行人员监视控制及保护定值计算带来技术困扰,根据运行实际进行了明确,并要尽量避免在低于额定电压下运行。

第二十五条关于电力电容器运行室温度,是根据GB 3983.2—1989《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规定上、下限环境空气温度分别为40℃、45℃、50℃、55℃(类别A、B、C、D)及

+5℃、-5℃、25℃、-40℃、-50℃,此处最高取40℃,最低取-25℃,是因为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中较易发热,运行环境及温度的要求应相对较高,故相应规定外壳温度不允许超过50℃。

第二十八条中关于电容器是否贴试温蜡片,各地区运行规定不尽相同,但在很多运行实际中,蜡片对于电容器内部故障过程的反映是比较有效的,故应统一规定。

第三十一条投切电容器组时的技术核算,应规定为调度人员进行,因为运行人员无法进行系统核算,规定这一条是为了规范电容器组投入时的系统无功优化和平衡。

第三十三条正常运行时,运行人员应进行的不停电维护项目中“在电容器运行后,每年测量一次谐波”是指运行人员应督促测试人员进行。

第五章设备的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正常巡视周期及特殊巡视周期是根据《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及各地区运行巡视规定而进行了完善。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正常、特殊巡视项目及标准主要是根据各主要高压并联电容器厂家使用说明书及GBJ 147—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补充得来。

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是根据电气设备操作一般规定及各主要高压并联电容器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了归纳。

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是根据各主要高压并联电容器厂家使用说明书及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实际经验进行了归纳。

第八章培训管理

主要是对变电运行人员应该熟知和掌握的电容器无功补偿的原理及作用、电容器的结构、串联电抗器及放电线圈的作用及配置原则、电容器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电容器装置巡视项目及运行注意事项、电容器装置事故处理预案等进行了规定。

第九章技术管理

对并联电容器设备技术档案、设备评估、检修周期及项目、预防事故措施及安全性评价的整改落实等进行了规定,各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生产技术管理的实际进行细化和补充。

国家电网公司计量现场施工质量工艺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计量现场施工质量工艺规范 1 总则 1.1 为确保电能计量、用电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落实电能计量装置、采集系统建设质量管理要求,提升计量装置、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的现场安装质量和工艺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规定了计量箱(柜)、电能表、互感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试验接线盒等设备及连接导线的现场施工质量、工艺要求。 1.3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计量现场施工质量、工艺过程控制和检查验收。 2 计量现场施工一般要求 2.1 计量现场施工应遵守Q/GDW 1799的规定《国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定》。 2.2 计量现场应按照计量箱(柜)安装(检查)、箱(柜)内设备安装、导线敷设、设备连接、检查、封印的顺序进行施工。 (1)计量箱(柜)安装(检查):高压计量柜(高供高计),低压计量柜(高供低计),直接接入式三相动力表箱,经互感器接入式表箱,配变出口表箱,单相表箱。 (2)箱(柜)内设备安装: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刀闸开关,试验接线盒,电能表,采集终端,采集器,集中器,断路器,接线端子等。 (3)导线敷设:互感器至试验接线盒,试验接线盒至电能表,电能表至采集终端。先强电,后弱电安装,先安装采集器、集中器电源线,安装采集终端、采集器至电能表的通信线,安装采集终端天线。 (4)设备连接:

(5)检查:核对计量倍率,接线是否正确,是否专用计量绕组,导线连接是否可靠,电能表是否清零,标识和档案资料是否齐全等。 (6)封印:互感器二次端钮盒、试验接线盒、电能表端钮盖、采集终端、计量箱柜门。 2.3 计量装置、采集终端配置应满足GB/T 16934、DL/T 448、Q/GDW 347、 Q/GDW 11008及其他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2.4 施工前应对设备外观进行检查。设备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 2.4.1 设备外观完整、无破损、变形现象; 2.4.2 计量箱(柜)应有永固铭牌、有电气原理接线图、条码等必要信 息;各类信息正确、字迹清晰,无缺失或脱落可能,如图1、图2所示; 2.4.3设备资产号、型号、规格应与SG186系统的任务单、图纸一致; 2.4.4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封印应齐全、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计量准 确度等级应符合DL/T 448规定的要求。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电流互感器(JJG1021:电磁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10年,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4年,JJG313/314是2年检定周期)。 电能表: 图1 计量箱外壳标识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 计量箱内部标识安装位置示意图 2.5 施工后应满足如下要求: ; ; 3 设备施工要求 3.1 安装前(后)应重点检查计量箱(柜)下列项目: ,柜门、铅封设施及防误操作安全联锁装置应完备、好用; 3.1.2各单元之间宜以隔板或以箱(盒)组件区分和隔离; ,并配置电能表、采集终端安装支架;

GB50061-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66kv or under over-head electrical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GB 50061-9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6月1日 1 总则 1.0.1 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1.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发展规划,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 艺和新结构。 1.0.4 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0.5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路径 2.0.1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0.2 市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线路路径走廊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 2.0.3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减少与其他设施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其交叉点不应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

2 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表2.0.3 架空电力线路与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注: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 3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区域。架空电力线路与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规定。 4 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原始森林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 5 不宜跨越房屋。 2.0.4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5m。35KV和66KV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林区主要树种的生长高度。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个别树木,应砍伐。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或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本规范表11.0.11的规定,在不影响线路施工运行情况下,可不砍伐通道。 2.0.5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 2.0.6 耐张段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 35KV和66KV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5km; 2 10KV及以下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km。 3 气象条件 3.0.1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10-20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气温宜采用+40℃。 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冰计算。 3.0.2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2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3.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或地线的覆冰厚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可取

国家电网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20160410)

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一法律 1 2009年第3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 2014年第9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1996年第7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4 2010年第39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 2011年第4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 2013年第8号主席令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7 1999年第1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 1999年第2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9 2014年第1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版) 10 2002年第74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 2002年第77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评法 12 2004年第2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3 2004年第3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4 2008年第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5 2009年第1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6 2014年第 4 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二法规 (一)行政法规 1 1984年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2 1987年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 理办法 3 1993年120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4 1998年239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5 1998年253号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 2000年279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 2003年393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8 2005年432号国务院令电力监管条例 9 2006年466号国务院令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1.0.3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发展规划,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结构。 1.0.4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0.5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路径 2.0.1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0.2市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线路路径走廊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 2.0.3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减少与其他设施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其交叉点不应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 2、架空电力线路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表2.0.3架空电力线路与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注: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3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区域。架空电力线路与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规定。 4、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原始森林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 5、不宜跨越房屋。 2.0.4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5m。35kV和66kV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林区主要树种的生长高度。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个别树木,应砍伐。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或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处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本规范表的规定,在不影响线路施工运行情况下,可不砍伐通道。 2.0.5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 2.0.6耐张段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35kV和66kV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5km; 2、10kV及以下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km。

GB50173-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方案D类表格

表D.0.1 路径复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线记1 桩号杆 塔 型 式 档距(m) 线路 转角 塔位高程 (m) 桩位移(m) 被跨越物 (或地形凸起点) 备 注设 计 值 实 测 值 偏 差 值 设 计 值 实 测 值 设 计 值 实 测 值 方 向 位移 值 名 称 高程 m 与邻杆塔最近距 离 塔 号 桩号距离m 备注1.请注明直线转角 2.仪器名称:仪器编号:检验证书号: 现场技术负责人 专职 质检员 施工 负责人 监理 工程师

表D.0.2普通(掏挖)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线记2 设计桩号杆塔型基础型施工日期年月日呼称高施工基面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结果备注 1 转角杆塔角度设计值: 1′30″允许偏差:1′30″ 2 直线杆塔桩 (mm) 横线路:50 3 基础根开 及对角线尺寸 mm 设计值 AB BC CD AB BC AC DA BD CD DA ±2‰ AC BD 4 基础坑深/mm 设计值: A B C D +100 , -50 5 基础坑 底板断面尺寸 设计值: A B C D -1% 6 拉线基础坑 位置(mm) 设计值: A B C D ±1%L E F G L 7 拉线基础坑 坑深(mm) 设计值: A B C D +100 E F G L 8 拉线坑马道 坡度及方向 符合实际要求 备注1.L为拉线基础坑中心至拉线固定点水平距离。 2.仪器名称:仪器编号:检验证书号: 3.掏挖基础尺寸不允许有负偏差

现场技术负责人 专职 质检员 总包专业 工程师 监理 工程师表D.0.3地基基坑(槽)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线塔3 设计桩号杆塔型基础型施工日期年月日呼称高施工基面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号检查(检验) 项目 性质质量标准(允许偏差)检查结果 检查 结论 1 基坑(槽)底土 质类别 关键符合设计要求 A B C D 2 地质基坑草图: 施工单位代表:年月日 3 总包核查意见:设计核查意见:监理鉴定意见:

国家电网公司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附件11: 10kV~66kV干式电抗器 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

目 次 1.总则 (1) 1.1目的1 1.2依据1 1.3内容1 1.4适用范围1 1.5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1 1.6电抗器的型式1 1.7选型原则2 1.8关于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说明2 1.9引用标准2 1.10使用条件3 2.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4) 2.1基本要求4 2.2.引用标准4 2.3.使用条件4 2.4.技术要求4 2.5.工厂监造和检验10 2.6试验11 2.7.制造厂应提供的资料16 2.8备品备件16 2.9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16 2.10包装、运输和保管要求16 2.11技术服务16 2.12干式电抗器性能评价指标17 附录A制造厂应提供的技术数据178 10k V~66k 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编制说明22

1.总则 1.1目的 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要求,加强干式电抗器技术管理,保证干式电抗器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1.2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和国际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报告、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现场运行经验制定。 1.3内容 本标准对10kV~66kV干式电抗器的设计选型(运行选用)、订货、监造、出厂验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现场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4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66kV干式电抗器,包括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抗器(含并联补偿电抗器、调谐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阻尼电抗器、限流电抗器、分裂电抗器)。 1.5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0k V~66k V干式电抗器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经受过运行考验的干式电抗器。 1.6电抗器的型式 1.6.1按电抗器有无铁芯分为三类: (1)空心电抗器:由包封绕组构成、不带任何铁芯的电抗器。 (2)铁芯电抗器:由绕组和自成闭环的铁芯(含小气隙)构成的电抗器。 (3)半芯电抗器:在空心电抗器的空心处放入导磁体芯柱的电抗器。 1.6.2按电抗器接入电网方式分为两大类: (1)并联电抗器:主要用于补偿电网中的电容性电流等。 (2)串联电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涌流及抑制谐波等,包括限流电抗器、阻尼电抗器、调谐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等。 1.6.3按相数分类:分为单相电抗器和三相电抗器。

10kV线路典型设计(架空线部分)说明

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有: 1.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 1.2《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87 1.3《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1.4《环型混凝土电杆》GB396-1994 1.5《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 1.6《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 1.7《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 1.8《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 1.9《广东省广电集团公司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导则》 2.图集内容 2.1杆塔图 2.2机电图 2.3部件图 2.4铁塔基础图 2.5铁塔加工图 3.气象条件 3.1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 3.1.1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见表一: 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组合表(表一) 3.1.2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的确定应注意以下情况:如果沿海及跨海峡地区风速超过35m/s,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 3.2广东省山区气象条件 3.2.1广东省山区分为Ⅰ、Ⅱ类气象区,气象条件见表二: 山区气象条件组合表(表二) 3.2.2山区气象条件的确定还应注意以下情况: 山区覆冰超过10mm、风速超过25m/s的特殊情况,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对于当

地不同的气象条件,可分别以最大风速和覆冰厚度相对应,选出大致相当的气象条件。对于相差较大的气象条件,可参照以下定值: a)电杆强度计算大致以aCdL p V2为定值进行参照计算。 其中:a----风速不均匀档距折减系数,取值为:1.0(V<20m/s),0.85(20m/s≤V<30m/s), 0.75(30m/s≤V<35m/s),0.7(V≥35m/s); c----导线风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2(d<0.017m),1.1(d≥0.017m); d----导线外径或覆冰的计算外径,单位为m; L p ----水平档距,单位为m; V----计算风速,m/s; b)横担强度计算大致以γ 3AL V 为定值进行参照计算。 其中:γ 3 ----导线自重加最大覆冰重的比载,N/(m.mm2); A----导线截面面积,单位为mm2; L V ----垂直档距,单位为m。 c)城区设计风速按《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d)山区风速可按不高于25m/s考虑。 4.架空线路 4.1导线的选择 导线一般应选用钢芯铝绞线。主干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结合各地10kV配电网的发展规划,主要采用LGJ-150/20、LGJ-185/25、LGJ-240/30等几种;分支线导线截面按安全载流量和电压降选择,主要有LGJ-50/8、LGJ-70/10、LGJ-95/15、LGJ-120/20等几种。 4.2导线的安全系数 4.2.1广东省角钢组装塔、砼杆及钢管杆安装导线的安全系数见表三: 导线的安全系数取值表(表三) 4.2.2如果导线的平均运行应力上限超过导线拉断力的22%,要考虑防振措施。 4.3导线的排列 单回路导线采用三角形及垂直排列两种方式,多回路采用垂直排列方式。铁塔部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为1000mm,双回路铁塔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1800mm,四回路铁塔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1000~1600mm。直线砼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基本为800mm,单回路耐张砼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为1000mm。 4.4档距及线间距离 4.4.1档距 城镇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取40~50米,郊区及农村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取60~100米,高差较大的地区取60~200米,线路耐张段长度不宜大于1千米。市区及县城的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控制在3千米以内,近郊地区控制在 5千米以内。 4.4.2线间距离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详见表四: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表四) 对于表四,应注意以下几点: a)表中所列数值适用于导线的各种排列方式。 b)为满足变电所出口短路时的要求,在变电所的出口处的终端杆塔线间距离一般增加到 0.85m。 c)当变电所出口短路容量较大时,应采用综合措施。 d)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如为双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m,距下排主干线横担为0.6m。 4.5杆塔

10KV_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10KV 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第一章总说明 1.1 概述 10K V 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包括架空配电线路的气象条件、导线型号的选取及导线应力弧垂表、多样化杆头布臵、预应力及非预应力直线杆的选用、无拉线转角杆及带拉线转角杆的选用、金具及绝缘子选用、绝缘导线防雷、柱上开关及电缆头布臵、耐张及分支杆引线布臵等。 1.2 气象条件 典型设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以下A、B、C 三种气象条件,见下表。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用气象电线路典型设计用气象区表1-1 10KV 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用气象区气象区最高最低覆冰大气温度最大风安装外过电压内过电压年平均气温最大风覆冰风速安装外过电压内过电压覆冰厚度(mm) 冰的密度(kg/m 3) A -10 +10 0 +20 35 B +40 -20 -5 -5 -10 +15 +10 25 10 10 C -40 -5 -15 -5 30 15 17.5 5 10 15 10 0.9×10 3 10 15 10 导线选取和使用 1.3 导线选取和使用 1.3.1 导线截面的确定 (1)10K V 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可以采用50、70、95、120、150、185、240mm2 等多种截面的导线。 (2)同杆架设的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可以采用50、70、95、120、150、185 mm2 等多种截面的导线。 (3)使用时应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3~4种常用截面的导线,可使杆型选择、施工备料、运行维护得以简化。导线型号选取、导线适用档距、 1.3.2 导线型号选取、导线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1)出线走廊拥挤、树线矛盾突出、人口密集的城区、集镇推荐采用JKL YJ 系列交联架空绝缘铝线;出线走廊宽松、安全距离充足、空旷的乡村地区均可采用裸导线。 (2)导线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使用到的最大档距,实际运用中要结合电杆的使用条件最终确定导线的使用档距。 (3)考虑到绝缘导线多用于城区、乡镇,其适用档距不超过80m。 (4)裸导线最大使用至100m,超过100m 的使用档距不在本典型设计考虑的范围之内。 (5)为减少小截面裸导线的断线几率,95mm2 及以下的裸导线均采用LGJ 钢芯铝绞线。

66kV与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97 条文说明 主编单位: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 1 总则 1.0.2 原规范的适用范围为35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负荷的增大,原规范的适用范围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本规范确定为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1.0. 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包括线路安装设计和线路杆塔结构设计两大部分。线路安装设计包括路径设计、杆塔定位设计、架线设计、防雷设计和附属设施设计。线路杆塔结构设计包括杆塔及其基础的设计。条文中的共性要求,即针对上述设计内容制定。对新技术应持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这是根据电力线路不同于其他建筑设施的特点而制定的。1.0.4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是当前国际上结构设计较先进的方法。这种方法以结构的失效概率来定义结构的可靠度,并以与其对应的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

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结构可靠度的实质,使概念更科学和明确。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标准》 (GBJ68—84)的要求,本规范杆塔结构设计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架空电力线路架线设计是以导线或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同时作为控制条件进行计算的;而连接导线或地线的绝缘子和金具是以安全系数设计法进行选型计算的。这些均属于定值设计法。 2 路径 2. 0. 1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架空电力线路的造价和安全性、适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工农业设施、市政设施的不断发展,线路路径的选择越来越困难。因此在选择线路路径时,应认真进行调查。对各种影响因素,如地理条件、地形条件、交通条件、运行和施工条件等,应进行综合比较。 对影响路径选择的重要环节,应在选线时即进行比较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 2.0.2 市区线路路径的选择具有与一般地区完全不同的椿点,其中最首要的依据就是规划。城市的总体规划均包括电力线路走廊及各种管线位置的安排,旧市区改造和电力负荷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1 总则 1.1本通用要求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计量用单相多功能载波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商务、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通用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通用要求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卖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通用要求。如有异议, 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通用要求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卖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本通用要求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供方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号及其有关内容,并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GB/T 15284-2002 《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 17215-2002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T 18460.3-2001 《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第3部分:预付费电能表》 DL/T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DL/T 830-2002 《静止式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使用导则》 GB/T 17442-1998 《1级和2级直接接入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验收检验》 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 3 术语和定义 3.1静止式载波电能表 应用于低压电网,测量单元由电流和电压作用于固态(电子)器件而产生与电能成比例的输出量,并对该输出量具有记录、存储以及通过电力线进行数据交换能力的电能表。 3.2CPU卡 配置有容量很大、类型不同的存储器和逻辑控制电路及微处理(CPU)电路,能多次重复使用的IC卡。 3.3CPU卡预付费电能表 用CPU卡作为预购电费的传输介质实现先付费后用电的电能表。 3.4ESAM模块 嵌入式安全存取模块,用于对IC卡进行认证和数据交换的模块,由电力公司发行,安装在仪表中。 3.5剩余金额 在电能表中记录的可供用户使用的金额值,该值应大于等于零。

kV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组成及杆上设备详解

1. 何为配电线路 输送电能的线路一般称为电力线路,其中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的线路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为输电线路,架设于变电(开关站)与变电站之间;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的线路为配电线路。故输电或者配电线路不能按电压等级来区分,只有看其功能作用,在一些地区110kV线路是分配给用户的配电线路,但在一些农村地区35kV也属于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的输电线路。电力线路又分架空电力线路与电缆电缆线路,故配电线路又分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又分高压架空配电线路(35kV、110kV)、中压架空配电线路(20kV、10kV、6kV、3kV)、低压架空配电线路(220V、380V),本次小编介绍的主要是中压架空线路,部分涉及低压架空线路,下列阐述的架空配电线路主要指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小编不再重复说明。 ▲电网示意图 架空配电线路是采用电杆将导线悬空架设,直接向用户供电的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每条线路的分段点设置单台开关(多为柱上)。为了有效的利用架空走廊,在城市市区主要采用同杆并架方式。有双回、四回同杆并架;也有10kV、380V上下排同杆并架。架空线路按在网络的位置分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在主干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成分支线路(大分支线路),在分支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又形成分支线路(小分支线路)。主干线和较大的分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一般为120-240mm2,分支线截面一般不少于70mm2。

架空线路具有架设简单;造价低;材料供应充足;分支、维修方便;便于发现和排除故障等优点,缺点是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供电可靠性较差;影响环境的整洁美观等。架空配电线路主要由电杆、横担、导线、拉线、绝缘子、金具及杆上设备等组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结构 架空线路最常见的有放射式和环网式两类。农村、山区中架空线路由于负荷密度较少、分散,供电线路长,导线截面积较少,大多部具备与其它电源联络的条件,一般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低压架空线路也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 城市及近郊区中压配电线路一般采用放射性环网架设,多将线路分成三段左右,每段与其它变电站线路或与本变电站其它电源线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 架空配电线路的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绝缘子、杆塔、拉线、基础、横担金具等,还包括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安装的附属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等。 与电缆线路相比,架空线路的优点是成本低、投资少、施工周期少、施工周期短、易维护与检修、容易查找故障。缺点是占用空中走廊、影响城市美观、容易受自然灾害(风、雨、雪、盐、树、鸟)和人为因数(外力撞杆、风筝、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

规章制度编码:国网(基建/3)186-201 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深化应用标准工艺,持续提升输变电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全面创建优质工程,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标准工艺,是对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工艺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成熟经验、有效措施的总结与提炼而形成的系列成果,由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典型施工方法”、“标准工艺设计图集”等组成,经公司统一发布、推广应用。标准工艺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于推广等特点,是工程项目开展施工图工艺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工艺选择等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公司依据“统一研究、集中发布、全面推广、严格考核”的原则进行标准工艺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建设管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出线工程)的标准工艺管理,其他工程参照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 (一)负责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的归口管理。 (二)负责组织开展标准工艺的深化研究、成果发布。 (三)指导标准工艺应用与实施工作。对省公司级单位标准工艺的应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价、考核。 (四)负责组织标准工艺应用培训,组织召开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第六条省公司级单位(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建设公司,以下同)基建管理部门管理职责 (一)负责所辖区域标准工艺应用管理工作。 (二)在年度质量管理策划方案中编制标准工艺应用专篇,明确标准工艺管理目标及措施。 (三)负责对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具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省公司级单位、地市供电企业、县供电企业,以下同)标准工艺实施管理的督导、检查、考核工作,负责组织在本单位投资或建设管理的输变电工程中全面应用标准工艺。 (四)负责组织标准工艺应用培训,组织召开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五)负责标准工艺研究项目的初审和申报,以及标准工艺更新建议的汇总、审核、上报。 (六)负责组织标准工艺研究成果的初审、上报。 (七)开展本单位标准工艺应用管理工作的自评价。 第七条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部)管理职责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1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SG/T XXXXX.XX 电网企业门户系统认证 设计和管理规范 Portal authentication for electric grid enterprise Desig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初稿) YYYY-MM-DD发布YYYY-MM-DD实施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 SG/T XXXXX.X 2 目次 1范围(5) 2规范性引用文件(5) 3术语和定义(5) 4电网企业门户系统认证框架(7) 4.1认证的概念(7)

4.2认证的方式方法(8) 4.2.1故障转移cookie (8) 4.2.2CDSSO 标识标记(8) 4.2.3客户机端证书(9) 4.2.4表单认证(用户名和密码)(9) 4.2.5SPNEGO(Kerberos)(9) 4.2.6基本认证(用户名和密码)(9) 4.2.7HTTP 头(9) 4.2.8IP 地址(10) 4.3电网企业认证的范围(10) 4.4电网企业认证实施的步骤(11) 5认证标准的具体内容(11) 5.1用户安全域体系的建立(11) 5.2用户身份的统一管理(12) 5.3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授权(12) 5.4用户身份ID编码规则(13) 5.4.1定义原则:(13)

5.4.2用户ID编码遵循以下原则:(13) 5.5用户身份认证技术规范(13) 5.5.1认证过程简介(13) 5.5.2认证过程概述(14) 5.5.3受支持的会话数据类型(14) 5.5.4受支持的认证方法(14) 5.5.5HTTP头认证管理(15) 5.5.6数字证书认证管理(16) 5.6用户管理流程(16) 5.6.1总体流程(17) 5.6.2添加用户(17) 5.6.3删除用户(19) 5.6.4信息变动—不跨域(19) 5.6.5信息变动—跨域调动(19) 5.6.6管理员变更――超级管理员变更(20) 5.7统一域名管理(20) 5.8附录(21)

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第三章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第一节导线和避雷线 架空线路的导线、避雷线架设在野外,常年在露天情况下运行,不仅经常承受自身张力作用,还受各种气象条件的影响,有时还会受大气中各种化学气体和杂质的侵蚀。因此导线和避雷线除了要求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外,还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对导线的具体要求,一是导电率高;二是耐热性好;三是机械强度好;四是具有良好的耐振、耐磨、耐化学腐蚀性能;五是质量轻,价格低,性能稳定。 一、架空导线的分类 1.裸导线 (1)铜导线 铜导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γ=53m/(Ω·mm2)]和较高的机械强度(σ=382N/ mm2),耐腐蚀性强,铜的密度为9.8g/cm3,是一种理想的导线材料。但由于铜在工业上用途极其广泛,资源少而价格高,因此,铜线一般只用于电流密度较大或化学腐蚀较严重地区的配电线路。 (2)铝导线 铝导线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不及铜导线,铝和铜比较,铝的导电系数[γ=32m/(Ω·mm2)]比铜小1.6倍。铝的机械强度(σ=157N/ mm2)也比较小,抗化学腐蚀能力也比较差。但铝的质量小,铝的密度为2.7g/mm3,并且铝的储量高而价格低,因此,铝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导线材料。铝的性质决定了铝线一般用于档距较小的架空配电线路,但在沿海地区或化工厂附近不宜采用铝线。 (3)钢芯铝绞线 为了充分利用铝和钢两种材料的优点以补其不足,而把它们结合起来制成钢芯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它所承受的机械应力是由钢芯线和铝芯共同承担的,并且交流的集肤效应可以使钢芯线中通过的

电流几乎为零,电流基本上是由铝线传导的。因此,钢芯铝绞线的导电和 机械性能均比较良好,适用于大档距架空电力线路。钢芯铝绞线的结构见 图3-1 所示。 通型LGJ、轻型LGJQ和加 强型LGJJ钢芯铝绞线三种。 普通钢芯铝绞线,铝钢截 面比S L:S G=5.3:6.1; 轻型钢芯铝绞线,铝钢截 面比S L:S G=7.6:8.3; 图3-1 钢芯铝绞线结构加强型钢芯铝绞线,铝钢 截面比S L:S G=4:4.5; (4)防腐型钢芯铝绞线(LGJF) 防腐型钢芯铝绞线(LGJF),其结构形式及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与普通 钢芯铝绞线相同,它可分为轻防腐型(仅在钢芯上涂防腐剂)、中防腐型(仅 在钢芯及内层铝线上涂防腐剂)和重防腐型(在钢芯和内外层铝线均涂防腐 剂)三种。这种导线用于沿海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地区。 (5)钢芯稀土铝绞线(LGJX) 钢芯稀土铝绞线(LGJX)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和广东台山电缆厂共同研制的节能新产品,其产品规格与GB1179—1983 的相同,其特点是在工业纯铝中加入少量稀土金属,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制 成铝导线,并经上海电缆研究所和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等单位检验, 其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均达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6)钢芯铝合金绞线(HLGJ) 钢芯铝合金绞线HLGJ,是先以铝、镁、硅合金拉制成的圆单线,再将 这种多股的单线绕着内层钢芯绞制而成。抗拉强度比普通钢芯铝绞线高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说明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及气象条件设计依据本设计主要依据下列标准和规程进行设计:对表l,应注意以下几点:对有的地区覆冰超过 10 mm或风速超过 30 m/s的特殊气象条件,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对当地不同的气象条件,可分别以最大风速和覆冰厚度相对应,选出大致相当的气象条件。对于相差较大的气象条件,其参照定值如下:1) 电杆强度计算大致以aCdLPv2为定值进行参照计算。其中:a-----风速不均匀档距折减系数,取值为,,;c-----导线风载体型系数,取值为; d-----导线外径或覆冰的计算外径,m;LP----水平档距,m;S-----计算风速,m/s;2) 横担强度计算大致以γ3ALv为定值进行参照计算。其中:γ3-----导线自重加最大覆冰重的比载,N/(m·mm2); A-----导线截面面积,mm2; III 40 -10 -5 -5 25 10 0 5 30 10 0 5 25 10 0 10 -20 -20 -5 -5 30 10 0 10 -40 IV 《66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1997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1987 《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1979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工程验收规程》DL/T602-1996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

20XX 《农村电网节电技术规程》DL/T738-20XX 《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范》气象条件根据全国气象情况及电杆、横担等的计算控制条件,本典型设计具体分为4种气象条件,如表l所示。表1 4种典型气象条件最高最低导线覆冰最大风最大风导线覆冰风速(m/s) 最高最低气温时冰厚(mm) 冰的比重(×103kg/m3) 大气温度 (℃) I II Lv----垂直档距,m。需注意:对于以上电杆和横担部分的换算说明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最终确定的依据。城区设计风速按SD206-19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山区风速可按不低于30m/s考虑,该部分的设计已包含在本典型设计中,可查阅杆型一览表中。 2.设计技术条件导线截面及安全系数本设计裸导线型号最大为LGJ-185型,在标称截面为70 mm2以上时,建议采用铝绞线。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常用的导线有钢芯铝绞线、铝绞线、绝缘线、集束导线等,对于有条件的地区推荐采用稀土导线。导线的安全系数见表2。表2 导线截面及安全系数导线型号LJ-50 LJ-70 LJ-95 LJ-120 LJ-150 LJ-185 安全系数导线型号 LGJ-35 LGJ-50 LGJ-70 LGJ-95 LGJ-120 LGJ-150 LGJ-185 安全系数表3 配电线路的档距单位:m 线路电压地区城镇郊区高差大的地区低压 40~50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 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导线和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 基础、拉线和接地装置等。如图所示。 图架空输电线路 一、导线和避雷线 导线是用来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的元件。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架空裸导线,每相一根,220kV及以上线路由于输送容量大,同时为了减少电晕损失和电晕干扰而采用相分裂导线,即每相采用两根及以上的导线。采用分裂导线能输送较大的电能,而且电能损耗少,有较 好的防振性能。 (一)架空导线的排列方式 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对单回线路可采用上字形、三角形或水平排列,对双回路线路可采用伞形、倒伞形、干字形或六角形排列,见图4—1。

图4-1导线在杆塔上排列方式示意图 导线在运行中经常受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必须具有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质量轻、价格低、耐腐蚀性强等特性。由于我国铝的资源比铜丰富,加之铝和铜的价格差别较大,故几乎都采用钢芯铝线。 避雷线一般不与杆塔绝缘而是直接架设在杆塔顶部,并通过杆塔或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避雷线的作用是减少雷击导线的机会,提高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次数,保证线路安全送电。 (二)导、地线分类 导、地线一般可按所用原材料或构造方式来分类。 1、按原材料分类 裸导线一般可以分为铜线、铝线、钢芯铝线、镀锌钢绞线等。 铜是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能抗腐蚀,但比重大,价格高,且机械强度不能满足大档距的强度要求,现在的架空输电线路一般都不采用。铝的导电率比铜的低,质量轻,价格低,在电阻值相等的条件下,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左右,但缺点是机械强度较低,运行中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后,导电性能降低,抗腐蚀性差,故在高压配电线路用得较多,输电线路一般不用铝绞线;钢的机械强度虽高,但导电性能差,抗腐蚀性也差,易生锈,一般都只用作地线或拉线,不用作导线。 钢的机械强度高,铝的导电性能好,导线的内部有几股是钢线,以承受拉力;外部为 多股铝线,以传导电流。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电流主要在导体外层通过,这就充分利用了铝的导电能力和钢的机械强度,取长补短,互相配合。目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几乎全部使用钢芯铝线。作为良导体地线和载波通道用的地线,也采用钢芯铝线。

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月1日 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 61一83(试行) 国水利电力部 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日 金具 跨越

线路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线路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线路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工程特点,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线路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不占良田,少占农田。 用于工业、交通、电力、邮电、财贸、文教等各行业35千伏及以下新建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制架空电力线路和按专用标准设计的架空线路(如铁路信号自动闭塞线路、电车线路等),以及有金属护层的架空电力线路。线路设计,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路径选择 线路路径、导线截面选择和在城市规划区预留走廊等,可根据5-l0年用电负荷的发展规划确定。 线路路径和杆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 对邻近设施如电台、弱电线路等的影响; 施的交叉; 、易燃物和可燃液(气)体的生产厂房、仓库、贮罐等; 刷地带以及易被车辆碰撞等处; 困难;

。 第三章气象条件 线路设计所用计算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对35千伏架空电力线路,一般采用15年一遇的数值;对10千伏及以下典型气象区接近,可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 的架空电力线路,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离地面15米高、15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值;对10千伏及以下的架空电力线路,应采用离地面10米高、10年路采用的最大设计风速,如无可靠资料,不应低于25米/秒。 设计风速,如无可靠资料,一般采用附近平地风速增加10%,且不应低于25米/秒。 线路通过城市或森林等地区,如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2/3时,其最大设计风速宜减小20%。 峰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的地带,其最大设计风速应适当增大。 第四章导线、绝缘子和金具 线路采用的导线、避雷线和绝缘子,应符合现行的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用铜线。 线及其它复合成的导线,应按综合抗拉强度计算。 全系数kd,应按下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