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设西餐烹饪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增设西餐烹饪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增设西餐烹饪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西餐烹饪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一、增设西餐烹饪专业的必要性

在政府拉动消费政策、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的影响下,日前从市统计局了解到,1月到6月该市餐饮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餐饮业销售额37.6亿元,同比增长4.7%,餐饮业正在逐步走出寒冬。据了解,我市餐饮业的拐点出现在2012年四季度,从那时开始全市高端餐饮消费大幅下降。2013年,全省开展了晋人、晋菜、晋味道的系列活动,引导高端餐饮向大众化餐饮转型,今年高端餐饮降幅呈收窄趋势。相关人士介绍说,我市餐饮行业还加强了团购、外卖、微信支付、刷卡消费等社交媒体和第三方平台应用,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推动了传统餐饮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必将刺激餐饮市场的蓬勃发展,而伴随着市场结构的不断调整,市餐饮企业的发展趋于多元、规模逐渐扩大,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呈现出梯次化的态势,不仅看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关注他们在创意、创新、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为西餐烹调和西点制作等方向的从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市职业中专学校烹饪专业具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一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办学,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需要转型开设西餐烹饪专业。

二、增设西餐烹饪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市职业中专学校申办的西餐烹饪专业,是在我校专业开烹饪设二十余年的基础上。在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制订方面,始终坚持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宗旨,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多次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主要是对当地人才服务中心和部分相关企业等单位调研,了解社会及媒体业、广告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掌握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的要求。多次召开专家及专业人员会议,虚心听取有关专家在教学计划设置和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方面的意见,并且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掌握企业对用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认为我校开办西餐烹饪专业具备以下优势:

(一)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我校建校以来,在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全校上下奋发努力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完备的教学设施。在专业开办的过程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并先后从其它高校和生产一线引进大批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目前专任教师1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总人数的5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

目前我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精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在专业办学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充实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具备完善的办学条件

根据开办西餐烹饪专业等相关烹饪专业的积累,我校现有烹饪实训室5个、演示室1个、操作间5个等,实验实训设备配套齐全,另有多功能视听大屏幕教室、语音室多处,能够满足教学计划设置的课程教学需求。

(三)注重实践教学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建立了相关专业基本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加强联合办学,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指导教师,我们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除从校内配备部分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外,还从行业内聘请经验丰富、技术一流的高级工程师和技师指导我们的实训教学。

(四)已有完善的制度和经费保障

为保证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行业专家组成。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实验、实习环节和就业定位等有关方面进行业务指导,保证本专业一方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经费投入方面,为每个专业建设投入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在资源配置方面,优先向专业教学一线分配,保证专业所需设备资料以及人才的及时到位。

(五)已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

根据社会需求的岗位要求情况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充分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我校经过充分准备,

广泛调研、多方征求各方面意见,已为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使其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选取合适的教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开出的课程要求,借鉴同类院校开设该专业选取教材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先选用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内容。我们还将结合自身情况,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专业工作岗位的目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自编讲义或教材。

三、办西餐专业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院际交流和校企合作,提高办学创新能力

通过校际交流,不断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了解人才市场需求走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真正办好西餐专业。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保证方面,明年将继续招聘硕士研究生,并对现有师资进行继续教育,使现有中青年教师中的30%能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学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聘任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技术人员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计划在今后三年中,加快

兼职教师队伍的发展,构建起兼职教师网络,其人数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总数的比例≥30%。

(三)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实验室建设

为保证本专业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我校两年内进一步完善本专业一切实验实训设施。同时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四)完善各类教学文件

我校将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制定我校西餐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选用和编写优秀教材,努力打造名牌专业。

市职业中专学校

二O一八年一月十三日

烹饪工艺学论文

保护工艺学——上浆挂糊 上浆挂糊是烹饪原料精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用一些佐助料和调料,以一定的方式,给菜肴主料裹上一层“外衣”的过程,故而又称“着衣”。上浆、挂糊又称保护性工艺,是指在经过刀工处理过的原料的外表加上一层保护膜或外壳,使原料在加热过程中起到对水分和风味物质的保护作用。其保护原理是利用了淀粉的糊化和鸡蛋蛋白的凝固形成外膜起保护作用,同时挂上一层粘性浆糊的原料后在烹调后能使菜肴达到酥脆、滑嫩、松软。 1基本概念 1.1 糊 由淀粉、面粉、蛋液或水等调制的稠度较大的用于包裹加工原料的半流体混合物 1.2 浆 由淀粉、蛋液或水调制的稠度很小的可粘附于原料表面的流动状液固混合物1.3 挂糊 将调制好的糊粘裹到经过处理的原料的表面的过程 1.4 上浆 将调配好的浆拌合到经过处理的原料表面的过程 2上浆挂糊的原理及作用 2.1上浆的原理 上浆是按菜肴特点的要求,将动物性原料在加热前用淀粉、蛋液等辅料拌和,加热后使原料表面形成浆膜的一种烹调辅助手段。上浆是炒、滑溜、软溜等烹调方法常用的技法,适合于质嫩、型小、易成熟的原料。上浆时经常使用的原料有淀粉、水、鸡蛋、食盐、小苏打、味精等。上浆时,由于调制粉浆所使用的原料不同,而使浆具有一定的差别 2.2上浆的作用 2.2.1缩短烹调时间 实验证明,上浆后再加热的原料,其成熟时间会大大缩短。第一,原料上浆后,其表面形成一种由变性蛋白质和糊化淀粉组成的密封膜,密封膜可以阻止原料受热后产生的蒸汽外溢,使原料受热的温度提高;第二,密封膜还可以阻止原料受热后的水分外流,使传热介质原有温度不至下降过多,从而相对提高了原料的受热温度;第三,上浆为原料补充了大量的水分,原料成熟速度加快。 2.2.2保持原料营养素 上浆后的原料在烹制时所使用的油温和水温一般都很低,不会对原料中的营养素起破坏作用。因此,利用浆膜将原料密封起来,以阻止原料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营养素向传热介质中扩散,使原料中的营养素能较多的保存下来。 2.2.3菜肴饱满滑嫩 上浆时,浆中的水分子会穿过细胞膜向高渗压一方细胞质渗透,使细胞逐渐充水。加热后这种充水导致菜肴形成饱满的感观和软嫩的质地。水分进入细胞后,浆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分子较大的物质无法进入细胞而停留在原料的表面。受热后,在原料的表面形成一层由糊化的淀粉和变性的蛋白质组成的溶胶膜。这个膜与芡汁结合又形成滑的触感。

烹饪专业建设及发展规划

中西餐烹饪专业 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6—2020) 登封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中西餐烹饪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中西餐烹饪专业成立于1993年,于2005年被评定为市级骨干专业。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共10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具有高级职称1人,占12%,双师素质教师6人,占75%,另有兼职教师42人,大多是行业大厨,形成了具有较强教学、企业实践与教研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双师比例及职称比例有待提高。 目前在校学生360人,近三年学生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100%。专业实习实训场地面积320余平米,拥有基本功训练实训室、面点实训室、中式热菜实训室、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实训室、多媒体示范教室等实训室,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专业实训室需加强建设。 登封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少林武术享誉海内外,郑州航空港的建设,是郑州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商品集散地。对服务业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对餐饮及相关服务的美食、酒店管理、饮食文化等庞大的职业岗位需求,尤其是郑州航空港的建设,登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为本

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 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总体目标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和行业教育特色,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人才。积极应对餐饮业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力争成为设置合理、设施先进、实力强大的特色专业,着力打造专业文化,努力造就一支道德高尚、业务优良、技艺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出一批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骨干、技能高手、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与企业需求对口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中西餐烹饪专业将依托学校多年办学优势和人才市场 对此类专业的极大需求,遵照“老专业做大做强、新专业特色鲜明”的要求,努力形成涵盖中餐、西餐、面点、冷拼雕刻、酒店管理等专业的专业群,按照专业质量标准要求,力争将专业在校生人数稳定在400人左右,发展成为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餐饮类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以职业教育现代化为指导,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

西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西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目录 一、专业名称 (1) 二、招生对象 (1) 三、学制 (1) 四、培养目标 (1) 五、职业范围 (1) (一)就业方向 (1) (二)主要就业岗位 (1) 六、职业资格证书 (1) 七、人才培养规格 (2) (一)知识 (2) (二)能力 (2) (三)职业素养 (3) 八、人才培养模式 (3) (一)校企融合 (4) (二)多元融通 (5) (三)“校企融合”与“多元融通”有机融合 (5) 九、课程体系 (6) (一)典型职业活动分析 (6) (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7) (三)课程内容说明 (10) 十、教学活动时间表 (14)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周) (14) (二)岗位实习安排说明(时间以周为单位) (15)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15) 十一、方案实施保障 (17) (一)校企合作保障 (17) (二)教学实施保障 (17)

(三)教学管理保障 (18) (四)评价机制保障 (19) (五)师资队伍保障 (20) (六)空间建设保障 (21)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西餐烹饪专业 二、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三、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宾馆、酒店等餐饮企事业单位,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能够从事企业西餐厨房岗位一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意思维。 五、职业范围 (一)就业方向 毕业生面向各级各类宾馆、酒店等餐饮企事业单位,从事西餐企业冷房厨师、热房厨师、饼房厨师、面包房厨师等工作岗位,负责原料加工、冷菜制作、热菜制作、西点制作、面包制作等工作和相关辅助工作。 (二)主要就业岗位 西餐冷房厨师、热房厨师、饼房厨师、面包房厨师等工作岗位。 六、职业资格证书

烹饪论文

浅谈烹饪调味原料对烹饪的影响 摘要:调味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赖以生存的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营养、方便、保健、安全的理念,对调味品提出更高要求。调味的突破对烹饪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调味料对食品烹饪效果的影响:先说明调味品的起源发展,然后是调味品的对食物作用、营养价值及其分类,再来是调味品在烹饪时的一般要求及常见调味方式,还有教大家怎样选购,鉴别和保藏调味品。最后对中国调味品市场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调味品,作用,调味规律,选购,保藏 1奇妙的调味品 1 .1调味品的起源发展 调味品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发展,我国调味品的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是我国文化渊源深厚的一个代表。从远古时候人类茹毛饮血的的生活,到神农时代盐的出现--调味品的问世,经历商周、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唐宋以及元明清时代的一步步演变与发展,才造就了今日调味品的盛世。调味品的发展使烹饪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创造许多精湛烹饪技艺,更有大量烹饪专著流传至今,影响世代。随着人们的需求将会出现更多的调味品革新。 1 .2调味品的分类 调味品的分类目前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下面的分类标准仅供参考。 按生产形态,可将调味品分为:酱类、油类、其他液体类、干制调味料、生鲜调味料、其他固体类。 按生产法师与原料分为:发酵制品、生鲜香辛料、水产鲜味料、中式、西式复合调味料、其他常用调味料。 按调味功能,也是我们通常使用的分类方法分为:咸味调料、甜味、酸味、辣味、增鲜味及酒香味。 1 .3调味品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烹”最早是指用柴火烧烤食物,“调”则是指厨师使用调味品使食物改变

西餐烹饪专业建设方案

西餐烹饪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社会需求 山东省经济高速增长和旅游业快速崛起,酒店业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山东省拥有星级饭店数量为全国第二。根据《山东省旅游业“十一五”计划与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预测,我省在未来三年内将新建四、五星级饭店180-200家,所需从业人员9.5万人左右,其中西餐厨师约2万人,餐饮管理人员约3000人。同时,省内各种业态的西餐企业星罗棋布,并呈良性快速发展的趋势,所需西餐厨师约1万人,餐饮管理人员约3000人。 行业人才稀缺,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数量上,而且突出地体现在“质量”的差距上。西餐厨师经过专业培训或学校培养的比例不足50%,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5%,一线操作人员多,成为管理人员的欠缺,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更加稀缺。 东营区职业中专是东营市唯一开设西餐烹饪专业的职业学校,本专业秉承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山东省西餐行业所需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山东省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大好环境下,餐饮业(特别是西餐行业)迅猛发展,但西餐市场的迅猛发展与西餐人才紧缺的矛盾随之加剧,特别是专业技能强、文化素养好、学历层次高的西餐人才成为“抢手货”,这也为高素质西餐人才的大力培养创造了难得的发展良机。 (二)专业现状 西餐烹饪专业开设于2009年,专业自开设以来,已培养400余名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状况好,2010届和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专业毕业生与专业对口率达70%(为全校第三),专业学生符合行业需求。 表1 西餐工艺专业建设基础一览表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1.定性指标 (1)专业发展定位 通过5年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构建、国际化办学和校企合作共赢等方面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东营市乃至山东省西餐人才的摇篮和西餐研究及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 (2)内涵指标 ①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指标 跟踪调研行业的人才需求,明确西餐烹饪专业人才的定位,构建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重点开展专业精品课程、校企合作编写教材等建设。 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指标 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教师、兼职教师、专家顾问团队五个层次的分项建设,形成一支“双师”型、层次分明、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指标

烹饪与营养毕业论文

烹饪与营养毕业论文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江苏省扬州市高等商务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对烹饪的学习与感受 姓名:王健 学?? 号: 专?? 业:烹饪工艺与营养 班? 级:115烹饪(2)班 教育层次:大专 指导教师:薛伟 [关键词]:烹饪的含义、烹饪对我的影响 摘要 (1) 关键词 (2) 引言 (4) 1.烹饪的含义 (4) 荤素搭配,望文生义 (4) 2.合理烹调 (5) 关于蔬菜 (5) 关于动物性原料 (5)

3. 烹饪的情况 (6) 食疗 (6) 食养 (6) 食冶 (6) 食补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摘要]: 要达到科学膳食,就必须通过一整套的烹艺工程,以满足人们摄入食物后,有足够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和增进健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烹饪工艺促进人体健康。运用丰富的营养学知识,对食品原料进行科学解剖,通过营养素互相配制,烹调技术的合理运用,才可达到“食疗,食养,食补,食冶”的功效,真正地做到合理膳食。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必须拥有精湛的厨艺,它是厨师立足之本。而在整个厨艺里,我认为刀工算是最为基础的了。尤其在中小学食堂厨师工作中,刀工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烹饪的含义、烹饪对我的影响 学校食堂主办的是师生日常食品,当以常用菜肴为主。在食品尤其是菜肴的加工过程中,刀工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刀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菜肴的色、香、味、形各方面的质量呈现。经过高超的刀技加工,能促使菜肴原料传热均匀,有利于调味,更好地美化菜肴形状,提高菜肴价值,引人食欲,促进消化。 此外,刀工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 1、便于食用。整只或整块原料是不便于食用的,必须进行改刀,切成丁、块、丝、片等形状,既利于烹调,又便于食用。 2、便于入味。整只或大块原料,在烹调时如果不经过刀工处理,加入调味品后,就不易渗入原料内部。通过刀工处理后,才容易入味,使菜肴味美适口。 3、便于烹调。根据菜肴原料的不同性质,通过刀工处理,才能适应烹调的需要。如果原料不通过刀工处理,就不利于烹调。 4、整齐美观。通过刀工处理后,能切出整齐美观的各种形状,使烹调出来的菜肴更加美观,使烹调出来的菜肴更加美观,使就餐者增进食欲。 因此,作为一名学校食堂的厨师,应该熟悉各种常用刀法。 刀法的种类主要有:切、片、斩、劈、剖、排、旋、剜、拍、剞等若干类。 下面重点谈谈切刀的运用。 切的刀工技术,使用于无骨原料,刀具都是利用大小方刀,刀面垂直推拉、上下运动作功,故称为切。这种刀法用途广、技术性强。必须掌握基本功,才能正确运用切的刀工技术。依据原料性质和烹调要求,切刀可分为:直切、推切、拉切、锯切、铡切、滚切、抖切等七种刀技。 1、直切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 建设实施案 撰稿人:秀香 校稿人: 审核人:斌 综合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案 (一)需求论证 安定区目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近1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00多家,目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2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1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可以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西水湾大酒店”及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面全新业绩。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西餐工艺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西餐工艺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社会需求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和旅游业快速崛起,酒店业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浙江省拥有星级饭店数量为全国第二。根据《浙江省旅游业“十一五” 计划与2020 年发展规划纲要》预测,我省在未来三年内将新建四、五星级饭店180-200 家,所需从业人员9.5 万人左右,其中西餐厨师约2 万人,餐饮管理人员约3000 人。同时,省内各种业态的西餐企业星罗棋布,并呈良性快速发展的趋势,所需西餐厨师约1 万人,餐饮管理人员约3000人。 行业人才稀缺,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数量上,而且突出地体现在“质量”的差距上。西餐厨师经过专业培训或学校培养的比例不足50%,大专以上学历的 不足5%,一线操作人员多,成为管理人员的欠缺,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更加稀 缺。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浙江省唯一开设西餐工艺专业的高职院校,本专业秉承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教学理念,以培养浙江省西餐行业所需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浙江全力打造旅游经济强省、杭州着力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大好环境下,餐饮业(特别是西餐行业)迅猛发展,但西餐市场的迅猛发展与西餐人才紧缺的矛盾随之加剧,特别是专业技能强、文化素养好、学历层次高的西餐人才成为“抢手货”,这也为高素质西餐人才的大力培养创造了难得的发展良机。 (二)专业现状 西餐工艺专业开设于2004 年,率先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教育质量认证,浙江省高职高专特色专业、浙江省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自开设以来,已培养400 余名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状况好,2010届和2011 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均达到100%。第三方(麦克思)调查结果显示专业毕业生与专业对口率达90%(为全校最高),毕业半年后月薪超过沿海省份高职院校25%以上,专业学生符合行业需求。

西餐烹调技术教学大纲.doc

《西餐烹调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西餐烹调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以烹调工艺流程为主线,以中高级西式烹调师岗位能力与知识为主要内容,研究西式菜肴的烹调原理、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餐饮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烹调工艺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西式烹调工艺理论知识,解决西式烹调工艺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级西餐烹调师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熟悉西餐厨房的格局个人员配备分工、西餐常见的菜式、原料、加工技术、少司调制、冷热菜制作方法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西式烹饪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一步达到中高级西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教学总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西餐的初细加工、少司调制和菜肴制作技能,掌握西餐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西厨房的格局和设置,具备从事西式烹饪人员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为更好的从事餐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中高级烹饪技术人才。 (二)、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掌握烹调工艺学的概念和研究 内容,理解烹调工艺学的学科属性。 2.了解烹调师的概念、岗位设置和基本素质,了解常用厨具设备的种类、特点,熟悉厨房环境,懂得烹饪原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原料加工工艺(初加工工艺、部位分卸工艺、剔骨出肉工艺、刀工工艺、整理成型工艺等)、组配工艺、烹制工艺、调和工艺、造型与盛装工艺等各工序的概念、意义、种类,掌握掌握其原理、 方法、原则和要求。 4.了解烹调方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每种烹调方法的概念、工艺流程、基本原理、技术关键、成菜特点、分类、代表菜品以及与类似烹调方法的异同。 (三)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四)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3.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基本内容 (一)西餐概述 1.西餐的基本概念 2.西餐的发展 3.西餐常见的菜式 (二)厨房 1、西餐厨房的设置 2、西餐厨房的主要设备和工具

基于java的美食网站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基于Java的美食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签名:(学号:) 年月日

目录

基于Java的美食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美食网站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了人们在生活中吃不好、伙食不对口味以及饮食不健康的问题。美食网站运用Java技术和mySql数据库技术,完成了对美食商品的展览,实现会员登录注册,人员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与查看及留言交流等功能。网站中提供一切美食的烹饪步骤和健康饮食攻略,同时美食网站还是一个交流中心,浅谈美食心得,分享健康饮食计划。 关键词:美食网站;Java;mySq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Website of Cate Based on Java 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the food web is to ea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is bad, wrong food tastes, and the problem of unhealthy diet. The website of cate is done with Java technology and mySql database technology . completed about food commodity exhibition, realize the member login registration, personnel information to add, delete, modify, and check and message communication, The site contains references to all food cooking steps guide and a healthy diet, food web site or a communication cen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to gourmet experience, to share a healthy diet plan. Key Words:The Website of Cate; Java; mySql 1.绪论 1.1 系统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网络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加入了网络的大部队。21世纪的今天,以前那种简单的商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这快节奏的经济现状,于是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强大了起来,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运用。放眼望去,当今世界,网络的发展突飞猛进,在这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下各种各样的网站发展壮大了起来,比如:旅游网站、购物网站、电子商城、美食网站等。由于各种网站、论坛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的在网上交流。其中,美食网站是一个集购物、学习制作美食、健康饮食交流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很少有时间去咨询饮食健康的问题。人们忙于工作、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强健健康的体魄,做什么事情都回事心有余力而气不足。只有吃好喝好身体好,工作才会事半功倍,生活质量才会提升。

17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130700) 专门化方向:中餐烹调、中餐面点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掌握现代烹调操作技术和营养膳食组配制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满足餐饮业需求的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8)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9)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10)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信息查询和常用文档处理的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具有运用食品安全生产知识执行规范操作的能力; ②具有烹饪基础刀工、勺功的应用的能力; ③具有烹饪原料鉴别及初加工的能力; ④具有菜点文化背景和中国饮食文化的讲解的能力; ⑤具有菜点、宴席的审美和设计的能力; ⑥具有运用烹调技法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素和营养标签设计、制作的能力; ⑦具有厨房生产成本控制和厨房管理的能力; ⑧具有现代烹饪设施设备操作及简单维护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①中餐烹调:具有运用不同烹调技法设计和制作菜肴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制作冷菜品种的能力;具有烹饪原料设计和制作造型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烹饪原材料选择合理刀工处理和烹调技法制作传统名菜的能力。 ②中餐面点: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中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西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面团选择合理成型手法和成熟技法制作传统名点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餐饮企业经营管理和餐饮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西式烹调工艺》课程标准

附件1: 《西式烹调工艺》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西式烹调工艺》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西餐方向)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综合了生物学、解剖学、烹饪化学、食品营养学、卫生学、烹饪美学、工艺美术、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的课程,具有技术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本课程的完成质量好坏与否是实现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 本课程根据烹饪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在本课程安排中,学生经过烹饪基础知识的认知、基本技能与综合技能的训练、基础菜品与特色菜品的烹制、各岗位工作任务的体验等内容的学习,从而具备相关岗位的各项职业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西式烹调工艺》课程内容根据烹饪行业各工作岗位任务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以行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组织和安排。其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前期课程,同步课程有《烹饪化学》、《西餐烹饪原料》,后续课程为《西式烹调工艺》、《西式面点工艺》、《烹饪营养配膳》、《西点制作》、《西餐装饰技术》。 (三)课程改革的理念 为适应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关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在本课程改革中:分析工作任务,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行动领域,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学习领域;根据项目内容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具体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项目选取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能够体现课程的职业指导性、实践性。同时,兼顾与后续课程的衔接,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把职业技术资格考核内容纳入教学中,加强实训、实习课的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就业实力。

餐饮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餐饮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一、成本预算控制 二、淡化价格,加强服务,形成差异化 这两年,餐饮业以及自助餐饮以价格为主旋律恶性竞争之风骤然兴起,而且愈演愈烈,给消费者普遍的感官感受是,价格是利好消 费者,然而自助餐厅相关人员的服务却也跟着下降了,消费者反而 诟病不断,许多餐饮经营者掉进“先降价格,再降服务”的恶性循 环中去。自助餐饮管理者需要认识到,竞争市场下,消费者需要的 是价廉的商品以及良好同等的服务。21世纪将是服务的时代,人们 在享受的同时,更看重的是服务,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深层 次的创新服务。注重服务质量管理,才能最终赢得客户和效益。自 助餐厅以牺牲服务质量来降价,是不可行的,这样会失去更多消费者。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加大服务的投入,给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 三、细处入手,加强沟通,把握客户心理 四、产品创新,建立成本优势 世界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创新。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是:创 新能够驱动发展,固守终将面临社会的淘汰。尤其对于当今消费者 餐饮需求的不断变化,消费口味的不断改变,消费者消费理念的不 断提升,餐饮业尤其是往往一成不变的自助餐饮业更需要不断创新,紧随消费者的动态需求。产品创新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②食材搭配创新:充分发掘食品原材料的不同种类的利用价值, 研究中西方不同菜式结合的风味,创造出美味可口的新菜式。 ③口味创新:第一,调料的创新,据消费者反映,大多消费者自 主选择调料,搭配不出自己想要的口味,总是差强人意,自助餐厅 可以在调料搭配服务上创新;第二,菜肴口味创新,依据季节周期性

不同,调整菜肴的口味,从原料本身和复合原料以及烹饪技术的不同,创新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的不同口味。 餐饮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乡土情结餐饮空间设计探讨 一、影响乡土情结形成的要素 二、体现乡土情结的餐饮空间设计原则与手法探讨 (一)乡土主题餐饮空间 在表现一个餐饮空间特定的主题时,整个设计的步骤都应围绕体现这个主题而实施,每个部分都应在渲染主题所表达的涵义。在体 现乡土情结在空间中时,同样需要我们在每个方向上把握乡土元素 的有机构成和排列组合,从而完成对乡土情结在餐饮空间中的完美 诠释。同时,要根据该项目所针对的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来确定整个 餐饮空间的档次和氛围。空间形态确定好之后,就要对具有乡土情 结的餐饮空间进行细部的装饰。 (二)体现乡土情结的餐饮空间设计构成原则 (三)体现乡土情结的餐饮空间设计手法 设计手法是确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所应该要考虑的因素,在餐饮空间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多花时间与业主沟通,了解该设计 项目的使用者类型、功能目的、空间需求、个性特征以及成本估价。将乡土建筑的内部空间运用到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在内部装饰上,应该结合空间的布局,来体现乡土社会人们生活所依附的生活空间。 (四)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体现乡土情结的餐饮文化中,餐饮空间的场景营造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不宜过多使用一些程式化的场景。勾起顾客的思乡情结 需要让可会看到故乡的特色元素,但是这些元素在使用中并不是越 多越好,过多的装饰会使得顾客感觉杂乱,往往只需要某一点的装 饰就能使得顾客在不经意的瞬间发现,并勾勒起顾客的会议,这样 才能达到表现乡土气息、体现乡土人文环境的目的。虽然目前室内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烹饪专业建设实施 方案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撰稿人:杨秀香 校稿人: 审核人:李斌 综合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需求论证 安定区当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近1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00多家,当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2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1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能够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西水湾大酒店”及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立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历届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市酒店管理经营、餐饮行业领军人物的优势,全力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采用“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专业方向、满足不同服务方向的企业人才需求。经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积极探索行业不同人才规格需求和岗位工种的细分,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构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各类餐饮人才培养培训的快速通道。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中餐烹饪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中、高级烹饪技术的人员,如中餐烹调师、中餐面点师。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从事烹饪岗位(红案、白案、中餐、西餐等)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1. 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有关饭店、餐饮经营基础知识和食品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掌握有关原材料选择、调配和加工处理的基础知识。 4. 掌握有关中、西餐烹调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技术。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 1. 具有熟练的中、西餐烹饪操作技能。 2. 具有熟练烹饪成本核算的能力。 3. 具有对厨房设备、工具进行使用和养护的能力。 4. 具有大胆创新意识和立业创业能力。 5. 逐步培养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教学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部分。 (一) 文化基础课程 1. 德育(180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4学时)

西餐烹饪专业顶岗实习大纲

西餐烹饪专业实习大纲 一、实习目的 顶岗实习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是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我校人才培养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 1、初步形成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2、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3、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技巧,提高社会适应性; 4、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5、与专业有关的学习和培养。 二、实习纪律与要求 1.思想重视,举止文明,注意安全,遵纪守法;虚心向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师傅学习;严格遵守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 2.实习内容应全面具体,实习过程中应踏实认真,并合理安排时间。 3.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收集资料,在分类整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撰写实习总结。 4. 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实习期间要请事假,必须经实习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去;严禁喝酒、吸烟、谈恋爱。 5.实习结束时,须取得实习单位的鉴定。 三、实习地点 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实行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原则上学校不接受学生自找单位顶岗实习。 四、实习时间 第五、第六学期,具体见实习方案。 五、实习内容 1. 西餐凉菜岗位工作。 2.西餐热菜岗位工作。 3.西餐切肉房岗位工作。 4.蔬菜部岗位工作。 5.西餐汁部岗位工作。

6.三文治和面包岗位工作。 5、与专业相近的其他工作。 六、实习具体安排 1、实习前准备 (1)每个同学在实习前要把二年来学过的知识复习、回忆一下,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尤其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2)每个同学实习之前要对自己实习的重点有充分估计和把握。 2、岗前培训 在实习前,必须用一周时间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以及实习岗位工作流程,使学生能尽快进入实习状态。 七、实习考核 专业实习评分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制,评分依据为学生出勤情况、实习单位指导人员鉴定、实习总结撰写情况。其中,各级评分依据为: 1、优秀 实习期间内按时出勤,未出现旷工现象;实习单位指导人员鉴定评价良好;专业实习总结1500字以上,内容真实丰富、资料详实,无抄袭杜撰现象。 2、良好 实习期间内基本按时出勤,病假、事假提前请假;实习单位指导人员鉴定评价良好;专业实习总结1500字以上,内容真实、比较丰富,无抄袭杜撰现象。 3、中等 实习期间内基本按时出勤;实习单位指导人员鉴定评价较好;专业实习总结1500字以上,内容真实,无抄袭杜撰现象。 4、及格 实习期间内基本按时出勤;实习单位指导人员鉴定评价一般;专业实习总结基本达到要求。 5、不及格 实习期间内未能按时出勤;实习单位指导人员鉴定评价不合格;专业实习总结未达到实习要求。 烹饪旅游系

烹饪技师毕业论文

烹饪技师毕业论文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中式快餐的发展策略 摘要: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式快餐业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却充分领教了西式快餐强大的市场攻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社会化的发展,我国快餐市场容量将进一步获得巨大的发展,本土化的快餐企业将获得崛起的机会;但是,外国餐饮巨头抢滩中国市场,对我国本土快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只有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直面市场机遇和威胁,借鉴外国成功快餐企业的成功经验,探求自身的发展之道,我国本土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才能获得新生。 关键词: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快餐连锁,快餐之“快”,企业创新 快餐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妇女的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是促使快餐业产生并兴旺的主要原因。现代快餐业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中国快餐业起步较晚。1987年肯德基家乡鸡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分店,从而将现代快餐概念引入中国。此后,麦当劳、必胜客、大快活等洋快餐纷纷登陆中国井在短短10年里扩展到各大城市。在外来快餐的刺激下,国内快餐业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我国餐饮业的一支生力军。 回顾我国中式快餐业二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快餐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和连锁网点的扩张速度,还是整个行业营业额的增长速度可谓惊人。但规模较大、营业额超亿元、有自己品牌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却寥寥无几。纵观全局,国内的快餐企业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经营或对外来快餐企业的形式模仿上,对于促使外来快餐企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套完整成熟的现代快餐经营管理模式,却缺乏了解。 一、中式快餐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1.我国传统餐饮工艺标准化程度低,是制约中式快餐发展的瓶颈。国外的食品比较单纯,汉堡包、三明治就是主食,种类比较少,而中国饮食品种太多,工艺复杂,这既是优势,也是制约中式快餐发展的障碍。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烤一烤,炸一炸,就这么简单。而中式快餐,煎、炒、炸……有不同的工艺。同一种食品,竟也千差万别,比如同为面条,就有酸菜面、甜酱面……北方人爱吃粗的,南方人爱吃细的,各不相同。快餐是快速组合食品,如何实现传统餐饮食品的标准化,需要探索。 2.相关政策与行业支持不配套、服务性机构发展缓慢,也是制约快餐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专业化组织与相关的社会性服务机构发展缓慢,尚无全国性的快餐专业组织,未能对行业与企业的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3.快餐业的发展还受到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有近300万个餐饮营业网点,但年营业额只有3199亿元,以12亿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不足300元城乡市场差别很大。 4.发展过程有偏差.现代西式快餐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办法。而我国发展中式快餐的历史才10多年,管理现代快餐企业的经验十分匮乏,对连锁理论及实践熟悉的人才,实在是少之又少。10年来,中式快餐企业照猫画虎,不断摸索,其实质是一个不断向洋快餐学习的过程。这当中避免不了这样或

烹饪专业建设规划

烹饪专业建设规划 (一)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先进 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烹饪专业是根据宿迁市以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烹饪从业人员强大需求而设置的。经过广泛的调研,并邀请餐饮业的行政总厨、厨师长、经理等担任烹饪专业的管理委员会委员,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最终确定烹饪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有中职知识水平,又有烹饪中级技能的,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是其核心,生产一线是其岗位。 学校各级领导对烹饪专业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1999年烹饪专业成立后,学校就引入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师承担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2004年被列入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预计投入200万元用于建设本专业实训基地,创造一流的实训与科研条件。 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根据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以及市、区政府的要求,先后制订了“烹饪专业五年建设发展规划(2006-2010)”,在办学规模、科研、教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目标,逐步落实,取得了预期的成绩。 由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在市、区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烹饪专业的建设目标逐步实现。目前有专任教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建立了设备齐全,环境良好的校内烹饪实训基地;专业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校本教材两本。

3.人才培养模式 烹饪专业以培养能适应社会餐饮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为目标,为宿迁及苏南地区培养大批烹饪中等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烹饪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 烹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分析职业需求,根据宿迁及苏南地区餐饮业的特点,以一步到位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以中式热菜、中式面点、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等任务为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烹饪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和大纲,以学生素质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教育重点,以就业需求为教学导向,以产业调整为教学改革动力,创造了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9.5%的良好成绩,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就业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 烹饪专业建立以来,得到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专业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师资队伍情况 烹饪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朱天晴老师从教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朱天晴老师极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先后考取了2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宿迁市中职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典范。 目前烹饪专业有教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的有1名,中级职称有8名,初级职称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1.8%,基本满足专业教学、科研的需求,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术梯队。近三年,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