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黄土地》分析

电影《黄土地》分析
电影《黄土地》分析

自然真实与深刻含蓄的交响

——评影片《黄土地》的创作特色

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是一部隐喻性较强的影片。导演运用了多种独特的电影手法,使影片显现出真实又深刻的风貌,在这深刻的背后更难免让我们心灵震撼,内心感到酸楚。

《黄土地》运用了看似平实又笨拙的顺叙的结构方法,讲述了成长在厚实、古老的黄土地上的翠巧受封建“娃娃亲”的思想束缚,在延安文艺工作者顾青的启发下毅然东渡黄河的故事。流畅、自然的故事情节符合历史的时间性,能真实再现历史,深刻地揭示了在蒋介石地方政府控制下,贫苦人所遭受的压迫,也深刻表现了封建与民主的碰撞。影片的段落层次清晰,大部分写顾青住在翠巧家,为他们帮忙,与他们交流,传播着民主、文明的思想;故事在延安的安塞腰鼓声中达到高潮,后面则是简写: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变了,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影片还大胆地运用了固定镜头,这种镜头的成功运用为影片增色不少。例如翠巧为在田野里耕地的父亲、顾大哥、弟弟送饭的画面,他们坐在地上一起吃饭,用的就是固定镜头,大叔站起来是把镜头上下摇的,像一张照片,上面人能站起的感觉。镜头还多次独自拍了翠巧的固定镜头,如婆家送来衣物后,父亲在讲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时,镜头一直对准翠巧,只有父亲那无奈的声音,这时的翠巧就像一座雕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是这座雕像还有复杂的思想,她内心的难处,具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再一个镜头是翠巧坐在门口做活,顾青在屋内,拍的是翠巧的一个全景,他们二人的对话及翠巧表情的变化。这个镜头暗示出翠巧内心要当公家人的思想萌动,为后面她渴望参军做了很好的铺垫。固定镜头真实再现了翠巧从受封建思想毒害到渴望奔向光明的思想转变全过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影片的另一特色是具有地方色彩的陕北民歌贯穿全片。黄土地虽然没有美丽的花朵和绿绿的草地,但不少空镜头的运用,让观众了解了炎黄子孙的起源地——黄河流域。在这视觉得到满足的同时,又不时传来铿锵有力的陕北民歌,从而导致视听统一的效果——大自然与社会的民族风情被融合在一起。

影片中多次出现景深镜头,画面前景是厚实、突兀的黄土地,后景部分是天,中景是人,这样,就有了远在天边的感觉。这些镜头的运用,是导演独具匠心的结果,表现出的是这厚重黄土地对人的压抑,对人的深刻影响:那天空就是希望。延安人民在打鼓,用的是摇的运动方式,这种方式把人们欢快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这一组镜头也唤起观众的深思:黄土地上的人们要像翠巧一样,挣脱牢笼去争取自由快乐的生活。

真实感也来源于导演的纪实风格和非职业演员的运用。一群土包子的形象跃然脑中,真实完美地丽丽了黄土地人艰难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导演让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来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当顾青刚进入翠巧家,翠巧的一举一动及顾青跟憨憨分别的场面等,都具有不经意的美感。这一切都充满了人情味,演员的表演不做作,生活化的动作和语言强烈地打动着观众,使反璞归真的艺术境界被烘托出来。娶媳妇、求雨、家中生活的场面等,都恰到好处地传达着镜头内的信息,让观众感受到镜头外的意韵。

影片含蕴的创作特色给观众极大的思考空间。翠巧东渡黄河后接着是流淌着黄河水的空镜头,翠巧的结局没明确交代;还有憨憨往回跑,不时招着手,是否他会跟顾青相遇,把姐姐的交代转达给顾青,也没有直接表现。这也许就是导演的过人之处。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导演通过以上的特色化表现,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还给我们带来足够的思考空间。

凝固中见浮动

——评影片《黄土地》的创作特色

《黄土地》这部影片以抗战胜利前文艺军人顾青到陕北地区收集民歌为线索,以电影化的手法用简洁而饱满的画面语言向观众讲述了那个时期老百姓的贫困、落后与挣扎。虽然那大片大片近乎凝固的黄土地令人窒息,但其中涌现出的丝丝浮动又给人以希望。

影片在镜头的运用上别具匠心。开头时千沟万壑的黄土地的远景、大全景向观众交代了陕北人民生活的那种凝固的生活环境。也只有在这种凝固的环境下,人们在听顾青说话时才会只是麻木地“哦”;同

样只有在这种凝固下,封建礼仪、封建思想才能肆无忌惮地蔓延。影片中几次特写的运用也很恰当。在开始结婚时对红门帘前灰色墓牌的特写,暗示了那种由父母作主的封建婚姻的腐朽,在我看来这似乎也昭示了导演希望它即将灭亡。特写盘中的木鱼以及木桶内的黄水,则道出陕北人民生活的困苦。

影片在声画蒙太奇的处理上也相当巧妙。当顾青被引见到翠巧家时,画面上出现的是一个有着暗黄灯光的窗户,而周围都是冷色调,预示着顾青的到来给处于黑暗里的翠巧家带来一线希望。顾青和翠巧爹谈到延安女子读书写字以及那里婚姻自由时,画面上是翠巧的近景,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把翠巧心中对美好、自由生活的那份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等到翠巧爹对翠巧说婚事时,翠巧的近景也告诉了观众她中心的那份哀伤与失望,从而不知不觉中勾起观众对翠巧的同情,以及对封建婚姻的不满。这种声画蒙太奇的运用又说明翠巧在顾青的指引下,心中那颗原来凝固的心已开始慢慢浮动。这也为翠巧后来要渡过黄河找八路军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影片的颜色主要是凝固的土黄,而陕北人民头上的白头巾又道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结婚时的红轿、红盖头在大片的黄土地中形成一种跳动,也预示着人们的希望。导演在翠巧的衣着安排上更是匠心独运。鲜红的衣服、红头绳把翠巧对生活的热爱鲜明的表达出来。而翠巧也终于成为影片的希望,她打破了那种封建礼教,绞下辫子也正预示着她与封建礼教的决裂。翠巧无疑成了影片凝固中的最大浮动。

也可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一大线索,而这一线索也正有力地反映出翠巧一家由于顾青的到来而发生的内心变化。从翠巧打水时唱的“女儿可怜”到送顾青时唱的共产党歌,再到渡船过黄河时唱的“镰刀、斧头、老镢头”;从憨憨的“尿床歌”到顾青教他的“镰刀、斧头、老镢头”;从翠巧爹的不唱歌到唱出心中的歌。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说明共产党已开始走进他们内心,他们向往的幸福与光明已大有希望。如果说民歌是他们艰难日子的见证,那么他们的这一改变也正说明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这是一种浮动,这种浮动必定会给他们带来光明。

影片《黄土地》演绎了陕北人民凝固生活下的艰苦与挣扎,指出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影片最后,穿着红肚兜的憨憨拨开拜龙求雨的人群向顾青奔去,尽管走得如此艰难,但他那坚定的举动已向观众阐明他要对抗这种封建礼教,而他身上的红肚兜也把观众心中的希望再度点燃。

沉静中等待的爆发

——评《黄土地》的艺术特色

没有什么复杂的矛盾冲突,也没有什么摧人泪下的场面,《黄土地》以一种低沉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共文艺工作者顾青到陕北去收集民歌,认识了翠巧一家,并与其生活数月。影片通过声音、画面、镜头的巧妙运用,表现出深刻的主题思想。黄土地上的人深受苦难的压迫,但新生力量又在不断冲破着苦难的束缚。影片发人深省,使观众为之思考。

导演陈凯歌以大气、悲凉著称,此片也不乏此特点。影片在声音方面表现既具有真实色彩,又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又有助于升华主题。影片在开头向我们展示了黄土地的宽阔与荒凉,几声乌鸦叫与风的声音,更增添了些许伤感的气氛。影片在表现迎亲的锣鼓声与延安的安塞腰鼓声时,都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声音由弱到强的真实再现,使影片写实色彩增强。黄河边的号子声、黄河水声,都真实地再现了那片土地上中华儿女的沉重生活。影片多次运用音乐,特别是在表现翠巧这一人物内心时,总会伴有哀愁的音乐,翠巧的随乐演唱更能使观众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面对滚滚黄河水,翠巧在河边挑水,唱着“女儿可怜……”更为影片埋下伏笔,让人们对翠巧的命运进行思考。影片表现出陕北人对民歌的重视,称之为酸曲儿。片中不论翠巧、翠巧的爹或是憨憨,都演唱了陕北民歌,表现出他们这些看似麻木的人物内心的火热,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影片虽以音乐的贯穿赋予全片以动感,但在画面表现上的特点更显得突出,充分体现出导演的匠心独运。影片以一种土黄色调表现为主,表现以黄、青色为主的黄土高原,表现灰黄色的黄河水,以及黄土地上那一张张黄黑色的脸,一件件破旧的黑棉袄。一切都是那么的毫无生气,真实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闭塞的环境造就出闭塞的人群。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翠巧的花衣服、出嫁人的花轿、红盖头、红门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又更加表现出那里人们的苦难,使观众感到那里的人们需要内

心的极度释放。

电影对观众来说是一种视听上的享受。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担任本片的摄影工作,使影片以多种摄影手段来表现主题。镜头语言可谓丰富多彩,例如影片开头采用摇镜头表现出天地的空阔,运用叠化的手段来表现顾青的旅程艰辛和时间的推移。影片多次采用了特写的拍摄手法,例如有三四次关于红门帘的特写。喜庆的红色此时是那么的沉重,红门帘被关上就意味着一个女人一生便被此束缚,甚至可以想像到红门帘后面一个女人的命运会是怎样。还有对人物的特写:翠巧47岁的爹的脸部特写,让人觉得那是一位74岁的老人。小油灯与父亲放在一起,更表现出人类生命的脆弱,犹如油灯如豆的灯光。在表现顾大哥教憨憨唱歌时,中景、远景的相互运用,表现出顾大哥与憨憨之间关系的密切,以及憨憨这一人物内心的活跃。此片选景黄土地,当然张艺谋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美好的画面。影片有这样一个片断:顾青帮翠巧家耕完田后,四人一起在黄土地上席地而坐。此时黄色的土地、白色的河、绿色的远山,画面被这三色而三分,四个人点缀着黄土地。此景是凄美的,向我们展示出这样环境下人物是那么渺小,命运是那么无法自己掌握。影片着重表现翠巧这一人物,但她的命运又是可悲的。一只乌黑特写的大手掀开了翠巧的红盖头,这时,人物命运的悲惨便被表现到了极致。

影片《黄土地》以其独特的创作特色,前后呼应的结构安排,表现出陕北中北部地区人们的苦难。但片末延安农民热情演绎着安塞腰鼓,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量。这样的力量将不断扩大,翠巧的家乡同样会爆发出此种力量。片末憨憨的举动更说明那里正在迸发出一种新的力量。

黄土地,让人既恨又爱的黄土地,这里包含了导演多少复杂的思想情感啊。

真实·悲壮·感人

——评《黄土地》的创作特色

虽然有意地去播撒火种,期待着成为人们的指路明灯,但却没意识到它会迅速化成熊熊烈火,融化人们的心灵枷锁,燃起勇猛的斗志。《黄土地》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青年艺术八路军顾青来到陕北一带收集陕北民歌,即遇到陕北一带农民思想的守旧,也遇到翠巧勇于冲破封建束缚,英勇死去。影片感人至深,呈现出一派真实的陕北风貌。

影片中导演的构图很巧妙,既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陕北,同时也象征着一种社会状态。顾青的出场是夹在天空和黄土之间的,这是高原特有的景观。天空象征着思想的解放,黄土地则象征着人们守旧的思想,巧妙的是黄土地占了近三分之二的空间,全景拍摄的顾青显得格外渺小,这象征了封建思想的顽固和顾青力量的微弱。影片中还有两处构图也很独到。翠巧第一次挑水时三分之二是蓝天,第二次时三分之二的蓝天中又夹杂着绿叶的绿意。蓝天所占空间的扩展代表翠巧正在一点点冲破封建束缚,那点绿意更是翠巧憧憬自由的象征。

在音乐方面,影片中夹杂着许多陕北民歌,既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又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它既可以是人声也可算音乐。翠巧在撑船过黄河去投靠八路军时,唱起了陕北民歌,唱得婉转、凄凉、高吭、坚定。这歌声中既包含了与亲人的依依不舍,也包含了自己勇敢无畏的心情,还透出自己心意的坚定。除了民歌的贯穿,声音的动静结合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如翠巧在黑漆漆的河面上放声高歌,但却嘎然而止,声断象征着人死,这一动静的结合无声地暗示了翠巧生命的结束,给观众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使观众为之动情。

影片中多次运用叠化的手段,更是使影片出彩不少。顾青与黄土、丘陵、沙漠的交融表明他走进了陕北,也走进了封建礼教统治的王国当中,同时也交代了他肩上的重任——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投身革命。从拍摄角度来讲,叠化的运用让人感觉顾青的此行不凡。另外,影片的最后:憨憨从向上奔涌的人群浪潮中向下跑,而且仅他一人,此处导演运用了高速镜头,放慢了时间来突出下坡的艰难。人群的上涌代表着守旧势力的强大,憨憨的下坡代表他也正在努力冲破封建礼教,但却充满障碍。并且,他一个人更象征了敢于打破守旧思想的人太少了,需要鼓励更多的人起来与封建思想作斗争。不过,小孩子却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希望,让人对封建礼教的瓦解充满信心,同时也为憨憨的勇敢而顿生敬佩,心生感动——他不愧是翠巧的弟弟。

影片还有一个巧妙之处就是:两次娶亲运用了相同的拍摄方法——用全景拍摄浩浩荡荡的娶亲队伍,分别对唢呐、锣鼓、轿顶运用了特写。以此象征陕北妇女共同的命运,更反衬了陕北守旧的思想,不禁

让人同情、可怜她们,并引起对其不幸原因的深思。

导演用他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细腻的拍摄手段,不仅反映了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何守旧,而且也展示了人们如何冲破封建束缚去寻找自由、投靠革命的感人故事,沁人心脾,让现代的观众有所深思。

一曲黄土地的旋律

——评《黄土地》的创作特色

影片《黄土地》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向我们展示了陕北中北部人民在黄土地上的生活图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终年萦绕着信天游的旋律,几位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结队而来又分散开去,寻找着陕北民歌的源头。在此过程中,影片以广阔黄土地的摇镜头为切入点,运用多种技巧将黄土地上人民生活的贫困和受封建桎梏的深刻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导演用独具匠心的手法很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翠巧作为封建桎梏的受害者,自小经爹爹的手订下“娃娃亲”,而看似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对社会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疑惑,她心里复杂又无奈,但最终在延安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的教育引导下,点燃了心中的火把,在完婚后逃出家门,选择了要当“公家人”,东渡黄河而去。在翠巧要求跟顾青一块走的那个段落中,女孩身穿红棉袄,充满了青春火热的激情,她的那种执著,那种坚定被导演刻画得惟妙惟肖。

其次,影片还大量运用空镜头,这既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同时相当成功地表达了主题。在众多空镜头中,层出不穷的黄土地与天相接,使画面构图有很强的立体感,有时黄土地映衬于画面的大部分,有时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这种变化使空镜头产生了“不空”的效果。黄土地的那种厚重、沉闷无疑给观众一种很强的压抑感,渗透出陕北人民特有的民俗。他们受封建礼俗毒害之深,就像黄土地的那种厚重一样,这条路似乎永远都走不完。

影片不仅多次使用空镜头,部分画面还以蒙太奇方式和简约的镜头语言传达了丰富的内涵。在憨憨在人群中穿梭奔向顾大哥的那个段落中,憨憨充满希望地伸手,他看到了站在天地相接处的顾大哥,他那幼小的身躯显得那么坚强,而顾大哥似乎正在那头等待着他。这种交叉式蒙太奇的运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对新生活的希望,这似乎是他纯洁心灵在迷信的封建礼俗中的解脱。

同时,影片中景深镜头的运用,表现了陕北黄土地上人民的的一种特殊的生活环境氛围。景深镜头中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对于主题的表现及人物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片中两次出现老汉与顾青坐在炕上谈话的前景和翠巧拉风箱烧水的后景,顾青对老汉思想的教育并没有打动老汉,而内心充满激情的翠巧却体会到了很多。她的思想在一步步转变,最终违背了父亲,违背了整个封建礼教对人心的束缚。这种景深镜头的运用,将年轻一代向往新生活、反抗封建枷锁的冲动表现得十分含蓄另外,每当音乐响起时,情节总是以长镜头的方式推进。抒情而感伤的陕北民歌在愁怅中唱和,里里外外都浸透了无奈与酸楚。站在高远的黄土地上,翠巧唱着自己心中的无奈,遥望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她只有忍受那种没有自由的生活。而当她划船离开这片束缚着她的黄土地时,她的内心如滚滚黄河在奔腾,这时她唱起延安人民的劳动民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整个黄土地上荡漾,她心中的火把在音乐声中燃起。

总之,导演正是通过以上各种艺术手法,相当成功地表达了主题。黄土地上萦绕着一曲曲震撼人心的陕北民歌,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十分钟的心弦拨动,它让我们思考更多,也争取更多。影片的确带给了人们心灵的震撼,不失为一部好影片。

浅析影片《黄土地》

浅析影片《黄土地》 刘洋 【内容摘要】电影《黄土地》讲述的是处于陕北地区的一个贫苦女孩翠巧,在听一位来采集民歌的延安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讲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后,决然逃出夫家东渡黄河,去追求新生活,最终被冰冷的黄河水所吞噬的故事。影片中运用大量的黄色和不平衡的构图,来体现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思想封建,愚昧。 【关键词】黄土地陈凯歌张艺谋色彩构图画面视觉冲击 一、电影《黄土地》的简要介绍 电影《黄土地》是陈凯歌的处女作,也是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一部代表作。 电影《黄土地》中主要人物有四个:翠巧、翠巧爹、憨憨、“公家人”顾青。《黄土地》的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顾青,从延安到山区采风,寄宿一家贫苦的农家,其女儿翠巧因葬母和为弟弟订婚,要和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订了娃娃亲。而顾青讲述的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使翠巧萌发了新的憧憬。翠巧爹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在顾青离去时,老汉为顾青送行,唱了一曲倾诉妇女悲惨命运的歌。翠巧结婚前夕,逃出夫家,驾小船冒死东渡黄河。河面上黄水翻滚,终于将翠巧吞没在滚滚的黄河水中。两个月后,顾青再次下乡,翠巧的憨憨冲出求神降雨的人群,向他奔来。顾青来到黄河边,只见安详而深沉的黄河仍缓缓向东流去……故事由此而结束,这是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悲剧,恶劣的地理环境使这片土地贫瘠荒芜,使这里的人民落后愚昧,翠巧是这片古老土地上年青一代追求光明的殉道者。 二、电影中的色彩和构图 导演陈凯歌选择这样一个不算独特的题材,我觉得在电影的情节上并不占任何优势,但他并不是想要过分的强调故事的情节和冲突,没有过多的对白,而是用影像来叙述故事、用色彩来抨击思想的封建与迂腐。古老寂寞的黄土高原,最难以表达的就是它的变化,但陈凯歌导演却为电影选取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表达角度,他运用了大量的静态镜头来表现这片土地的亘古不变,用远景来表现人物不明晰的活动,以显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这恰恰解释了当地人民思想封建、愚昧无知的原因。 担任电影《黄土地》摄影部分的张艺谋,他的大部分影视作品与众不同的是:他的电影作品,构图新颖、画面华美、色彩绚丽、色彩效果极度夸张、冲突强烈、形式感异常强烈。就是这样擅长用浓墨重彩的画面给人以视觉震撼的张艺谋这次也不例外,在电影《黄土地》的拍摄中,他用黄色的土地占去画面大半的空间,地平线推得极高,而把蓝色的天空逼得很窄,天地交际间出现的人物局促地活动在窄小的空间里,显得是那么卑微。把色彩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对人物场景空间的色彩布局和构成、视觉气氛的渲染、画面构图的经营、色彩运动的变化使观众感受某种超出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认为:“一般来说,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像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中引起震动。”色彩是情感的象征,它渗透了电影人的主观意念,会对观众产生某种激情,电影作品的色彩是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应用。很多人对张艺谋的大部分影视作品的色彩赞誉有加,电影《黄土地》也帮他赢得了第五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黄土地》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之一,它在整体的美学追求上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迹:影片中极强的视觉因素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进行深刻揭示和沉重反思。“黄土地”作为影片的主体意象,象征着厚重、封闭、隐忍的中国内陆文明,而这些通过电影的构图得到了反复

《黄土地》――腰鼓舞与祈雨的镜头分析

《xx》——腰鼓舞与祈雨的镜头分析 本部影片是以一个八路军来陕北采集民歌为线索,讲述了陕北黄土地上人民艰苦和落后的生活状况,反映了黄土高原上农民封建落后的思想和文化,以及新一代对传统思想的反叛。 本片摒弃了旧影片单调的表现形式,开创了电影的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全片对白简约,完全用影像来表现剧情,充分的调动摄影手段,采用多种摄影艺术技巧。“腰鼓舞”和“祈雨”是最为突出和称赞的段落。 影片为传达腰鼓舞这一寓意,采用了多种镜头技巧: 广角镜头、静镜头、长镜头的静态摄影,摇甩镜头,晃镜头、、 广角镜头即采用远景拍摄,大范围的展示镜头内容,以使景致远而深。腰鼓舞就是大面积的采用广角镜头,才释放了画面巨大的感染力。一群白头巾、藏青棉袄的陕北汉子在腰鼓舞中激情的跳着,震天响的锣鼓敲的天崩地裂,在极为压抑、恶劣的环境下,所展现的是陕北农民的顽强毅力。人民在浑朴、雄伟的黄土地的养育下,有着与生俱来的活力与激情,是一种不受拘束,尽情欢畅,天地为之动的精神力量。 长镜头的静态摄影即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且机位不动。 片中有小节是腰鼓舞方队从坡下整齐的走到坡上,镜头便是采用的黄土坡的静态摄影。镜头始终是黄土高原的一个大的斜坡,而这个斜坡也占据了画面的一半多,腰鼓舞阵对锣鼓喧天,盛情激昂的走上坡来,慢慢的出现在画面上,慢慢的走进镜头。这种气势磅礴的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震撼和力量。反映了黄土地上的人们潜在的伟大力量和最终战胜束缚,赢来光明的勇气。 甩镜头,是快速地将镜头摇动,极快地转移到另一个景物,从而将画面切换到另一个内容,而中间的过程则产生模糊一片的效果,这种拍摄可以表现一种内容的突然过渡。

《黄土地》中的电影技巧赏析

《黄土地》中的电影技巧赏析 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土地》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首次合作的作品。影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特技效果,没有什么大批资金投入。《黄土地》如何能屡次赢得各大国际奖项并受到观众的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当你看完《黄土地》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是十分具有艺术性的,绝对比那些用钱堆出的一堆貌似电影的文化泡沫要好得多。 《黄土地》讲述的是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段故事:下乡采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这里。此时,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他见到的新娘,竟是个十二、三岁的女娃。然而,贫困、愚昧的庄稼人都沉浸在难得的欢乐之中。突然,眼前一件红衣一闪,顾青在一片黑棉袄的缝隙中,发现了一双注满了哀伤与愤懑泪水的眼睛。后来顾青才知道,她是当地出色的民歌手翠巧。翠巧妈早年亡故,姐姐也已嫁人。现在,她和饱经风霜的爹爹及年幼的弟弟憨憨住在单家独户的窑洞里。当晚,顾青被引到翠巧家落脚。顾青从白天所见的童婚,谈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翻身做了主人的新生活。虽然这些话在老汉身上没有什么积极的反响,却使翠巧心中漾起了波澜。由于顾青在土地上熟练地耕作,翠巧一家才开始把他当作自己人。然而,善良、忠厚又贫穷、愚昧的翠巧爹,却要因袭世世代代“庄稼人的规矩”,让女儿在四月里出嫁完婚。

但翠巧心里却对这种指腹为婚很是反感。顾青要走了,翠巧想让顾青带她一起走,可是顾青还得回去请示上级才能带翠巧离开。按照千百年来的规矩,翠巧终于要出嫁了。完婚之日,憨憨挑起了姐姐用过的水桶来到黄河边,不料遇到了逃婚出来的翠巧。翠巧给爹留下了一丝长发并给爹挑了最后一担水,把为顾大哥做的鞋垫交给弟弟,便连夜东渡黄河而去。六月里,顾青又来到这里。在庄稼人求雨的队伍中,他找到了憨憨,憨憨发疯一样地奔向顾青。远处的背景依旧是滚滚的黄土和蓝蓝的天。 仅从《黄土地》的故事性上说,这是一部情节简单的影片。但能在简单的情节下仍能运用出神入化的电影技巧,将大主题蕴于小故事中,更能看出实力来。最值得称道的是影片中的光的运用。在这部电影里光的运用是很具代表性的。影片大部分场景运用高反差照明的低调光,背景暗而深。如在顾青走的前晚,翠巧爹唱歌的场景,窑洞内油灯的火光十分微弱,正好照亮翠巧爹的脸,这样就看清了他脸上如枯树藤蔓的皱纹——一张典型的黄土地人的脸。在布光上也多常采用非标准布光技巧如窑洞内的阴暗对比布光,翠巧坐在门前做鞋子,顾青回来的画面就用了剪影布光,主体黑暗而背景明亮。当然影片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进行平调布光,营造影片的真实感和自然化。同时,也是影片中的人物更加立体化。 另外,影片中色彩的运用也极具特色。色彩是影视画面的抒情符号,能够传递感情和表达情绪。在电影《黄土地》中,运用最普遍的色彩主要是黄、红、黑三色。这三种色彩各有其独特的代表意义。黄色,代表着黄土地和黄土地养育着的人们,黄土地既有高能量色彩的展示,比如早晨的橘黄色,给人深沉宽容的厚重感,也有着低能量色彩的表现,如傍晚时分的灰

赏析电影《黄土地》

赏析电影《黄土地》——色彩和光线的运用 2013级播音4班-郭航 我认为,电影《黄土地》色彩光线使用独特,突出主题: 电影《黄土地》的影调打破了传统电影色彩的束缚,以黄、灰、黑为主,塑造了黄土地的厚重和贫瘠的外在形象,同时也透露出黄土地上的农民愚昧落后、向命运屈服的消极心态,也用光线来变现人物内心世界激荡。 影片中唯一的亮色就是红色。与一般影片红色代表了希望和喜悦的气氛不同,影片中红色又有了新的含义。一方面,翠巧身上的红衣服表现了她对于自由的热爱和对于新生活的渴望之情,红色与周围色彩强烈的对比,也暗示着她对于旧的制度的反叛,另一方面,影片开头的画面里面,一顶红色的轿子在蜿蜒的山峦中缓缓前行,唢呐上垂下的一段红色的布条,和黄色的土窑肮脏的墙壁上一块红布,红色占有的比例很小,始终处于弱势,也暗示着像翠巧这样千千万万的农村女孩的悲惨命运。红色成为封建制度包办婚姻束缚人的象征,红色仿佛人的鲜血的颜色,以翠巧为代表的农村女孩成为了表面繁荣热闹婚庆场面的牺牲品。 黄色的土地几乎覆盖掉整个镜头,黄色的河水和黄昏融合在一起。黄色成为整部影片里面最为主角的颜色。与红一样,黄色在这部电影里面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形象,土地之黄,永远是一附昏暗迷蒙的状态,河水之黄,永远一种阴沉的气息,一切都仿佛笼罩着一种无法言说的伤楚。 影片的色彩多为昏暗深沉的大背景色,而点缀的运用如红色等亮色,突出了影片的悲剧色彩,与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人民艰难的生活,如荒凉的大片黄土地上,翠巧一个红色的身影点缀其间,突出了其少女的生机与黄土地贫瘠的对比,反差。如影片多用夜晚来叙事,色调暗黑深沉又如翠巧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打破传统也是夜晚的黄河上。 本片在光线的使用上也十分独到。例如在在顾青刚到崔巧家时,顾青和翠巧爹在炕上对坐。由于只有一盏煤油灯,油灯照到的地方就比较亮,而背着油灯的

黄土地观后感

黄土地观后感 这部影片描述了在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出身贫寒的翠巧注定也将重复着寻常农村女孩的命运,没有自己的选择。可一切都在顾青到来之后一点一点发生着改变…… 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因为下乡采集民歌而来到了这里。在当时的背景下,翠巧一家对于顾青的到来显得十分不适应。顾青向翠巧一家讲起延安的种种,尽管对翠巧爸没有多大作用,可却让翠巧十分向往!于是,她开始估量着自己,审视起自己的未来。也由于顾青熟练地耕作,翠巧一家开始把他当作自己人。顾青要走的时候,翠巧爸为了使顾青不至于搜集不到“歌曲”而被“撒差”,老汉居然也唱了一曲。在他的歌声中,暗示着翠巧那和寻常妇女一样悲惨的命运!翠巧追上已上路的顾青,说出想要一同去工作的心愿,可是顾青还得回去请示上级。就这样,顾青踯蹰难行,而翠巧敞开她那嘹亮甜美的歌喉为他送行。再后来,经历了种种波折,翠巧逃婚,东渡黄河而去…… 影片展现了陕西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作者对于封建农村女孩命运的同情。我们为翠巧惋惜,可大多数女孩也在重复着翠巧的命运。更或许,她们没有翠巧那样的勇气,逃婚奔向自由。翠巧是幸运的,她遇见了顾青。在那样的一个背景下,那样大的压力与舆论中,换做今天的我们,可能也没有那样的勇气,选择自己的命运。 我不想从什么电影表现手法或者摄影及技巧来分析这部电影,因为我不是学电影的,我对这些都一概不懂。我知道这部电影是张艺谋摄影的,陈凯歌导演的,这也是他们合作的第一部电影。陈凯歌是第五代导演,这部电影也是陈凯歌处女作,因此也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思的经典之作了! 影片的色彩就如影片的名称一样——黄土地。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最多的颜色就是黄色。高高的陕北的黄土高坡,在影片的开头,我们看见的山很低,我们看见的土很高。这是一种很压抑的视觉,或者说很沉重的视觉。而在影片的最后,我们则看到了很高的很广阔的天,很低的黄土。这是自由与希望的象征,就像最后憨憨奔向顾青,他奔向的不仅是顾青,更是新的思想,新的环境,新的文化,新的世界! 影片以故事为外壳,实现土地、民俗文化与人物的三者统一,表达了创作者对民

评《黄土地》之翠巧形象

封建牺牲品,自由觉醒人 ——评《黄土地》之翠巧形象 影片改编自珂兰的《深谷回声》,由第五代导演陈凯歌为执导,荣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该影片以八路军战士顾青在陕北的见闻为线索再现了黄土地上人民穷苦的精神状态,又以“先锋性”的视听语言,塑造了一个令人悲悯又令人欣慰的翠巧形象。 翠巧是封建思想的典型代表者。影片开场采用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展现翠巧形象,引起观众的关注并暗示翠巧即将成为下一个封建牺牲品;在翠巧打黄河水时采用声画合一的方式表现了翠巧内心悲伤的情绪,又以特写的景别镜头展现桶中黄河水的浑浊,表现了翠巧内心思绪繁杂的精神状态;在翠巧得知要嫁人时,采用封闭式构图和逆光效果,给观众以视觉冲击感和心灵的触动,展现了翠巧内心的悲痛,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 翠巧是自由思想的萌生者。在顾青与翠巧父女谈话时,采用特写的镜头展现翠巧的面部表情,引导转移观众的注意力,暗示翠巧向望自由思想的萌生,又以一个中近景镜头使翠巧低头动作的幅度和表情的感染力增强;表现出翠巧复杂的心理活动,暗示翠巧受封建思想摧残之深,同时又更能反衬出萌生自由思想的难能可贵;在顾青离别之时,翠巧服饰变为红色,象征着勇敢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又与在遭到拒绝后绝望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将翠巧渺小、可怜和悲伤的形象展露无遗,将翠巧的宿命感得以深化,给观众以心灵的触动,从而达到入情入戏的效果。 翠巧是抨击封建思想的勇敢斗争者。在翠巧离开时对弟弟的谈话,采用弱光的方式拍摄,使人物模糊不清,从而反衬翠巧勇敢,不屈服于命运、不愿再为黑暗所侵蚀的精神状态,将翠巧形象的塑造更加鲜明;在翠巧渡黄河时,采用俯视镜头的拍摄方式,展现出翠巧的孤独、顽强的精神状态,同时又将翠巧的牺牲作下了铺垫,进一步细腻地刻画了翠巧性格的英勇斗争精神;在影片的结尾采用声画分离的方式出现翠巧的语言,象征着勇敢斗争精神的延续和对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美好生活的向望,增强了观众印象,起到了刺激思考的效果,同时又以音乐的形式呼应,展现了时代特色和地域待色,给观众以亲切感,又通过抒发革命斗争之情与观众产生共鸣,令观众为主叹息和敬畏,又给 观众以声音上的触动。 总之,翠巧用生命延唱了对渴望自由的声音,虽为封建的牺牲品,却能在最后得以自由的觉醒并能进行勇敢的斗争,这一点无疑不是令人欣慰的,在这片黄土地中,翠巧的歌声将是永恒的。

_黄土地_电影的美学研究

[摘 要]《黄土地》通过对镜头、场景、画面、造型、色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美学处理和表现,形成了与众不同 的艺术风貌,使影片呈现或浓郁或清丽的特点,带给人们特殊的审美体验。本文对张艺谋摄影作品《黄土地》的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分析《黄土地》这部电影中的影像,包括静止的和流动的画面,研究了张艺谋电影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关键词]黄土地;张艺谋;电影美学;意境 ■ 龚晓青(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一、《黄土地》中的美学表现形式 电影以其特殊的视听语言,通过逼真的影像,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震撼感。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写到:“电影艺术的特征之一是:我们不仅能从一个场面中的各个孤立的‘镜头’里看到生活的最小组成部分和其中所隐藏的奥秘(通过近景),并且还能不漏掉一丝一毫”,“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绝不让他的观众随便乱看场面的任何哪一部分。他按照他的蒙太奇发展线索有条不紊地导引我们的眼睛去看各个细节。通过这种顺序,导演便能把重点放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这样,他就不仅展示了画面,同时还揭示了画面。一个电影制作者的创造性也就是表现在这种地方。”《黄土地》这部电影就是通过对镜头、场景、画面、造型、色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美学处理和表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使影片呈现或浓郁或清丽的特点,带给人们特殊的审美体验。简言之,赖以制造《黄土地》的美学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场景构图、色彩、镜头的运用等方面的。 二、《黄土地》中的意象及其意蕴 1.《黄土地》中的构图之象及其意蕴 电影在诞生之初,由于其具有的直接表现性特点,被人们看做是摄影与绘画的延伸,因而构图在电影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在某种程度上直接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匠心。影片构图主要是指:“通过画面的结构编排,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画幅中,有序地、有目的地表现无限空间中的事物,并为表达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效果,把被表现对象以摄影的造型元素,如形状、光影、色彩、线条、影调、透视、角度、画幅等有机地分布在画面之中,形成画面形式,它是一个从思维到实践的过程,表达作者的情感,激发观者情绪,产生视觉效果。”而构图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表现主体形象,体现被摄对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性质。” 张艺谋担任电影《黄土地》的摄影,在他所展示的画面当中流露出无尽的象中之意以及象外之意。影片的开头,大量的环境造型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从大全景“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庄严地沉默着”开始,运用一组黄土地的镜头,这里大全景的黄土地概念发生了质变,给观众以一种新的感受,产生了一种象征意味,确实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效应。在画面的整体构图中,黄土地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天空与人物很小,用以表现土地之浑厚和沉重,更深地挖掘土地和人的关系。运用这种环境造型镜头,就将人与黄土地的亲情喻示出来:黄土地就像母亲一样,滋养着人们,但同时又以黄土地特有的气质,制约着人们,要改造我们的民族,首先要改造这块贫瘠而温暖的黄土地。虽然《黄土地》以许多质朴的镜头记录了陕北高原山川土地和风俗文化的真实画面。但是,《黄土地》更是写意的,它饱含着电影创作者对于民族生活的历史的沉思。在这种造型处理中,我们可以发现“画之当以意,不在形似”的神韵,对画面不是进行具体的描述,而是一种概括的表现;不求形似,尊崇写意,以气韵生动的描写取代表象,在纪实当中追求表现性,抒发内心,表情达意,表现出天之广漠,地之沉厚,人之命运,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人们从原始的蒙昧中焕发而出的呐喊和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2.《黄土地》中的色彩之象及其意蕴 色彩,在视觉世界里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是自然美的一种最生动的属性,当电影由黑白片进入到彩色片时代,电影的空间表现有了质的变化,色彩已成为电影空间构成的重要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中的色彩占据了电影空间构成的主体位置,因为它不仅具有还原物象客观面貌的再现功能,而且更多地具有传达不同主观情感的表现功能。电影色彩具有传达人的情绪信息、心理感受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使人的内部世界外化的作用,它和电影的接受主体之间产生勾连的实质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语言形式完成的。 影片《黄土地》对色彩的成功处理让张艺谋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担任摄影的他为了突出影片的历史反思主题,在色彩上作了大胆尝试。虽说土地和黄河的颜色就是黄色,但在谈到此片的色彩运用时张艺谋说到:“陕北的土地干旱而痔薄,在刺目的阳光下,呈现为发白的浅黄色,给人一种烦躁的感觉”,“碧蓝的天空和发白的浅黄色土地,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假如按这种实际色彩拍,就会拍出类似美国西部片的粗犷的味道。有一阵儿我也曾想做这种尝试,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强烈的有气度的东西。后来与导演、美工师不断交换意见,感到这样拍不行。因为陕北的黄土地虽然贫瘠,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它既是贫瘠的,又透着母亲般的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因而作品大多数外景都是采用早晨和傍晚的光效,经过加工处理,作出温暖柔和的黄色,体现土地的沉稳本色与温暖气氛。这样的处理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人与土地的关系,这片土地孕育出了古老文明,但同时又隐含着人们生活的艰辛和思想的愚昧。经过处理后的色彩触动着人们的心弦,使观者震撼于中华民族所背负的苦难,但更为古老土地上从未消失的希望所感动。 3.《黄土地》中的镜头之象及其意蕴 汪流主编的《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对镜头的解释:“镜头是构成影片的基本元素。在拍摄时,一个镜头是指 《黄土地》电影的美学研究 风格与特色

影评《黄土地》

有人说,第五代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那么,毫无疑问,陈凯歌就是缔造这神话的最重要作者之一。在我看来陈凯歌的电影生涯中,《黄土地》可谓是处女作,《霸王别姬》是其巅峰之作,《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西去好莱坞归来后的首部作品。虽然三部作品代表了陈凯歌不同时期的导演风格,代表了不同时期陈凯歌对于电影的理解程度,但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自己影片中的一个导演。下面我就借助陈凯歌的巅峰之作《黄土地》来浅谈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 电影《黄土地》作为陈凯歌的处女作,他用电影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并不新奇却震撼人心的故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生活在陕北的少女翠巧在延安干部顾青的影响下,为了逃离不幸的婚姻,追求自由和幸福,在一个大浪滔天的夜晚驾船出走,最后被吞没在滚滚的黄河水中。这是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悲剧,恶劣的地理环境使这片土地贫瘠荒芜,使这里的人民落后愚昧,翠巧是这片古老土地上年青一代追求光明的殉道者。跟随着导演的镜头,观众的视线穿越了将近半个世纪,体会了西北信天游的粗犷和不羁;更加感受到那种传统的世俗婚姻与新文化的强烈冲击感。电影中也给我们呈现了西北文化的精彩,例如:腰鼓、秧歌。 谈起其开山之作《黄土地》之前不得不提及陈凯歌的身世,陈凯歌出身于艺术家庭,少年时期经历过文革和插队,参军复员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其后赴美国进修,正是拥有这样错综复杂的的经历,使得陈凯歌的电影作品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具有风格化的视觉形象,新颖的画面结构,寓言化的电影语言和深沉的批判力量。1984年,一

部气势宏大而又思想深邃的中国电影征服了许多从来不看电影的中国观众,人们为那漫天黄土之下透出的激情所震撼,被创作者大手笔的历史勾画所折服,这就是《黄土地》。 在电影中,有许多的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东西;而且在电影中,许多信息都是用画面而非语言来传达的。影片中腰鼓和求雨的民俗仪式,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加之《黄土地》的空间造型感很强,也很极端,最典型的构图是把黄土作为主体,占据了一块银幕的四分之三以上,而人被寄放在画框的边缘,被压缩的极其渺小。《黄土地》的视觉风格是令人震撼的,影片中贫瘠的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成了主角,把人物挤到了银幕的边缘。人物造型一静态为主,每一个画面看似构图完整,但又充满了意蕴丰满的画外空间,所以说使得全片动静结合辉映。有评论说《黄土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呆镜头”唱的令人窒息,看过之后确实有同样的感觉。张艺谋就在《“就拍这块土”——<黄土地>摄影体会》中说到“希望以此表现出在近乎凝固的生活状态中,人的挣扎与渴望,而生命在过于缓慢与不变之中,便不能耐,便有宣泄之欲,便存迸发之势”。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创作者的压抑感和宣泄的欲望。 影片的主旨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既颂扬这个民族身上坚韧而伟岸的生存能力,也批判其身上的劣根性。同时在色彩上,以黄土高原,黄河为基调,服装道具是以黑、红为主。在叙事风格上没有塑造丰满的人物性格,淡化了矛盾跟冲突,具有象征性。写意性的诗化风格,充满沉郁、深邃的哲学思考。 有人认为《黄土地》也致力于表现群体性的力量,“腰鼓”与“求雨”构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暗示: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潜在力量,但是这种力量有可能转化

影评范文赏析:《黄土地》

影评范文赏析:《黄土地》 人文思考的深度与艺术表达的强度是《黄土地》震撼人心的主要原因所在。此前,中国电影的道德关注与社会评判是电影的主要支撑,正误好坏的认知左右着中国艺术的发展。《黄土地》将创作者的关怀扩展到沉默无语的黄土沟壑和终年劳作的百姓、高悬冷酷的天际与仰首叩拜孜孜以盼的臣民、周而复始无爱无恨的仪式婚约与隐约驿动的个人情感。千百年来的土地规则富含哲理,却沉重地桎梏着人的心灵跃动,八路军公家的新生活带来了冲破传统的希望,却没有按照电影叙事的惯例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顾青擦身而过,放弃了拯救女孩子翠巧,翠巧的希冀与怨恨如同黄土地上的所有民生一样,只有寄托在沟谷中久久难以散去的“信天游”中,令人心碎。这正如影片中顾青问翠巧爹的话:“陕北的民歌千千万万,怎能记下?”翠巧爹说:“日子艰难了,自然就记下了。”这既说明了民歌是陕北人唯一的心灵寄托,也说明了艺术和一切创造的真谛。不可抗拒的传统、无形的土地上规矩、人的悠久生存状态,成为没有决断的宏阔展示对象。天人合一的关系思辨,生命哲学的形象思考,文化探寻的注目眼光,成为《黄土地》难以分离的主要内涵。关注这片土地上人的无声命运是影片厚重感的主要体现。 影像语言的自觉把握把是《黄土地》另一艺术价值。传统中国电影对影像本体的自觉程度远不如对社会内容来得重视,声画语言自身的造型因素与独立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挖掘。第五代电影人的重要功绩就

是为归还电影本体的价值做出重大贡献。本片的影像语言凸显出独立的意义。包括注重色彩的表意作用的开创性,构图对内涵意义的突现,影像表现的文化意味的寄托等等。注重色彩的表意作用这一开创性贡献是前所未有的。大片黄土地的色块,婚礼铺排的红色和乡民黑色的组合,构成创作者所要表现的文化内涵。构图上对正在主角黄土地与人的关系处理为土地占据巨大空间,人只是天际线上的渺小存在。画面已经显示了内涵。影像表现的文化意味无处不在,尤其是婚礼、祈雨、腰鼓的段落饱满扎实令人震撼。祈雨的仪式化场面表现人与天的旧有关系,安塞腰鼓展示勃发的生命力量,预示着人与土地关系的变迁,和全片稳重的镜头语言形成差异的动感镜头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内在跃动感,与憨憨逆着人流向顾青跑去的镜头一起,呈现出突破厚重寻求顽强生机的希望。 虽然在电影理论上,我知道影片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并不一定就是制片人员(譬如导演、编剧和监制)的使命,这自然导致电影解读的多义性,似乎何种解读都变得无可厚非,但看《黄土地》的时候,我还是有种想哭的感觉。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沉重。 《黄土地》中,情节的发展由红色政权的文艺工作者顾青搜集“信天游”这一陕北民歌形式贯穿,内中亦是掺杂着红色政权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和冲突(当然,导演的处理是温和化的),而整部影片所要找寻的无疑是

黄土地影评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 姓名:仲秋月 学号:20092131133 专业:汉语言文学 黄土地的原始与觉醒 《黄土地》是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开创性作品,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黄土地》将沉痛而焦虑的目光投向了贫瘠而有生机的黄土地,通过镜头将民族的灾难、现代化进程的艰难与国民性相联系,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去探索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人生底蕴。引发人们从更深的层次上对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以及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反思。腰鼓和祈雨片段是尤为精彩的部分。 有人认为影片想要表达的是,原始与觉醒。姑且借用这一说法。而这里强调的两者都是中华民族性格的成分,也是这片“黄土地”上生成的民族文化的必然的两面。在影片结尾,憨憨在求雨的人流中逆向奔跑的情景,正象征着他在投向一种新的人生,似乎也在暗示着那种长期被压抑在古老黄土之下的年轻的生命力必定有被唤醒并迸发而出的一天。影片没有采用常规电影中常见的流畅的运动镜头,而是大量运用静止镜头,通过摄影机的静止,表现一种历史的陈旧凝滞感,有意矫正中国电影中摄影机乱动、变焦距滥用的弊端。影片也没有采用常规电影中频繁使用的正反打镜头切换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关系,而是用单镜头来表现。比如影片一开始,铺天盖地的黄土就先声夺人地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即在视觉诉求上先入为主地。以影片中的红色为例,在常规电影中,红色往往象征着奔放和热烈,但在《黄土地》中几次出现红色,每次都给人迥然不同的感受。从《黄土地》中暖色调拍出的温暖的愚昧代表了陈凯歌对民族文化传统怀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舍情结。体现了陈凯歌对农民的生存及心理的负面的忧伤的关怀,以一个冷静的民族寓言嵌入对人类生存状态及终极意义的深层思考,展示艺术家所承载的生命之重。 翠巧的婚礼后那只黑色的大手伸过来,翠巧的惊讶、紧张、害怕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感到紧张压抑。突然,震耳欲聋的腰鼓声冲出银幕。明丽的晴空下,暧昧的环境(缺乏具体指向)里,众多整齐地穿着黑棉袄、戴着白羊肚手巾、束着红腰带的农民,令人振奋地打着红腰鼓。从高处看,一个个扭动的人们幻化为一个整体,在强烈的诉说。这个镜头通过摄影机的摇甩推拉来表现画面,用广角镜头来夸张地表现当地人粗犷豪放的形象,极具视觉冲击力和精神力度,冲击观众的感官与灵魂,反映了从贫瘠的黄土地中生发出来的荡气回肠的生命之声。这一热烈欢腾的不无夸张、强调意识(视觉经验的主观改变)的写意场景,形象地表现了翻身农的喜和激动,象征了我们民族中觉悟了的掌

电影《黄土地》分析

自然真实与深刻含蓄的交响 ——评影片《黄土地》的创作特色 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是一部隐喻性较强的影片。导演运用了多种独特的电影手法,使影片显现出真实又深刻的风貌,在这深刻的背后更难免让我们心灵震撼,内心感到酸楚。 《黄土地》运用了看似平实又笨拙的顺叙的结构方法,讲述了成长在厚实、古老的黄土地上的翠巧受封建“娃娃亲”的思想束缚,在延安文艺工作者顾青的启发下毅然东渡黄河的故事。流畅、自然的故事情节符合历史的时间性,能真实再现历史,深刻地揭示了在蒋介石地方政府控制下,贫苦人所遭受的压迫,也深刻表现了封建与民主的碰撞。影片的段落层次清晰,大部分写顾青住在翠巧家,为他们帮忙,与他们交流,传播着民主、文明的思想;故事在延安的安塞腰鼓声中达到高潮,后面则是简写: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变了,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影片还大胆地运用了固定镜头,这种镜头的成功运用为影片增色不少。例如翠巧为在田野里耕地的父亲、顾大哥、弟弟送饭的画面,他们坐在地上一起吃饭,用的就是固定镜头,大叔站起来是把镜头上下摇的,像一张照片,上面人能站起的感觉。镜头还多次独自拍了翠巧的固定镜头,如婆家送来衣物后,父亲在讲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时,镜头一直对准翠巧,只有父亲那无奈的声音,这时的翠巧就像一座雕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是这座雕像还有复杂的思想,她内心的难处,具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再一个镜头是翠巧坐在门口做活,顾青在屋内,拍的是翠巧的一个全景,他们二人的对话及翠巧表情的变化。这个镜头暗示出翠巧内心要当公家人的思想萌动,为后面她渴望参军做了很好的铺垫。固定镜头真实再现了翠巧从受封建思想毒害到渴望奔向光明的思想转变全过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影片的另一特色是具有地方色彩的陕北民歌贯穿全片。黄土地虽然没有美丽的花朵和绿绿的草地,但不少空镜头的运用,让观众了解了炎黄子孙的起源地——黄河流域。在这视觉得到满足的同时,又不时传来铿锵有力的陕北民歌,从而导致视听统一的效果——大自然与社会的民族风情被融合在一起。 影片中多次出现景深镜头,画面前景是厚实、突兀的黄土地,后景部分是天,中景是人,这样,就有了远在天边的感觉。这些镜头的运用,是导演独具匠心的结果,表现出的是这厚重黄土地对人的压抑,对人的深刻影响:那天空就是希望。延安人民在打鼓,用的是摇的运动方式,这种方式把人们欢快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这一组镜头也唤起观众的深思:黄土地上的人们要像翠巧一样,挣脱牢笼去争取自由快乐的生活。 真实感也来源于导演的纪实风格和非职业演员的运用。一群土包子的形象跃然脑中,真实完美地丽丽了黄土地人艰难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导演让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来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当顾青刚进入翠巧家,翠巧的一举一动及顾青跟憨憨分别的场面等,都具有不经意的美感。这一切都充满了人情味,演员的表演不做作,生活化的动作和语言强烈地打动着观众,使反璞归真的艺术境界被烘托出来。娶媳妇、求雨、家中生活的场面等,都恰到好处地传达着镜头内的信息,让观众感受到镜头外的意韵。 影片含蕴的创作特色给观众极大的思考空间。翠巧东渡黄河后接着是流淌着黄河水的空镜头,翠巧的结局没明确交代;还有憨憨往回跑,不时招着手,是否他会跟顾青相遇,把姐姐的交代转达给顾青,也没有直接表现。这也许就是导演的过人之处。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导演通过以上的特色化表现,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还给我们带来足够的思考空间。 凝固中见浮动 ——评影片《黄土地》的创作特色 《黄土地》这部影片以抗战胜利前文艺军人顾青到陕北地区收集民歌为线索,以电影化的手法用简洁而饱满的画面语言向观众讲述了那个时期老百姓的贫困、落后与挣扎。虽然那大片大片近乎凝固的黄土地令人窒息,但其中涌现出的丝丝浮动又给人以希望。 影片在镜头的运用上别具匠心。开头时千沟万壑的黄土地的远景、大全景向观众交代了陕北人民生活的那种凝固的生活环境。也只有在这种凝固的环境下,人们在听顾青说话时才会只是麻木地“哦”;同

下列对电影《黄土地》的评析,正确的是()。

[单选]下列对电影《黄土地》的评析,正确的是()。 A.这是一部节奏很慢的电影。 B.这是一部对声音比较吝啬的电影。 C.这是一部视觉感非常浓烈的电影。 D.以上都对 ?[单选]电影在数字化与高科技阶段的代表导演是()。 A.巴赞 B.卡梅隆 C.王尔德 D.汉德逊 ?[判断题]《建国大业》《建党大业》是主旋律电影,《十月围城》是贺岁电影。 A.正确 B.错误 ?[单选]()1951年,成为正式电影演员的奥黛丽·赫本出演了人生第一部影片是? A.《天堂笑语》 B.《神秘客》 C.《双姝艳》 D.《蒙特卡罗宝贝》 ?[单选]下列哪部电影是关于南北朝鲜问题造成骨肉分离的题材?() A、《金刚山的姑娘》 B、《春香传》 C、《血海》 在线电影免费看 电影抢先看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a14484623.html, 免费电影网址 电影在线

D、《金姬银姬的命运》 ?[判断题]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习设置矛盾与冲突的技巧(“戏”)。 A.正确 B.错误 ?[单选]()年开办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纪录片的发展。它的传统项目是“国际竞赛单元”和属于“亚洲纪录片人聚会”的“亚洲新浪潮”。 A.1956 B.1978 C.1989 D.1998 ?[单选]下面哪一部电影不是反映美国精神的:() A、《淘金记》 B、《乱世佳人》 C、《铁皮鼓》 D、《阿甘正传》 ?[单选]()以下何人被选为百年影史“一百名银幕英雄与坏蛋”头号银幕英雄,荣获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 A.克拉克·盖博 B.马龙·白兰度 C.格里高利·派克 D.加里·格兰特

电影《黄土地》电影观后感

电影《黄土地》电影观后感 电影讲述的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贫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父亲作主定下娃娃亲。八路军文工团团员顾青(王学圻饰),为采集民歌来到翠巧家,一段时间后,与翠巧家彼此仿佛自家人般。顾青讲述起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翠巧听后,心生向往。 父亲虽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顾青行将离去,翠巧要随去延安,顾青有心无力。翠巧弟弟憨憨跟着顾大哥,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一座山梁,顾青看见翠巧站在峰顶上,她用甜美歌喉唱歌送别,顾青深受感动。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日,心有不甘决然逃出夫家,划船渡河去追求新的生活,可惜湍急的河水吞没了她。顾青来找翠巧和憨憨时,憨憨正随大家在河边求雨,他扯下头上的树叶子编成的头箍,逆向从人群中向顾青跑去。 张爱玲说过,年轻人的生命三五年就是一生,老年人的生命十年八年只是一瞬。电影中的老年人、年轻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被《黄土地》感动,是因为导演的投入和摄影的艺术感染力。其中,电影中很多细节的把握都让我佩服。比如婚宴上,除老肥肉,另一道荤腥,就是仅仅作为“摆着是个意思”的“木鱼”。这“鱼”,不能供人用

嘴来享受,而只能饱人“眼福”,因为它就是锯成鱼形盛在餐盘中的木头。 电影《黄土地》虽然是八十年前,一个年轻人热烈追梦的故事,但是追梦在古往今来任何历史地理背景下,都是激动人心的。翠巧这个角色就是个追梦的人。这部片子并不是可以表现对“父权社会”、“包办婚姻”的愤怒,也不是对国民思想愚昧进行简单批判,更不是在贬低黄土地上落后生态,同时为革命者大唱赞歌。 导演只是在千里走陕北之后想讲述一个见闻:在一种残酷生存之道下,梦想是如何被唤醒、又是如何死亡的。让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是:杀死梦想的,从根本上来讲,正是养育你的黄土地。温暖而贫瘠的黄土地!它养育你,赐福你;它也禁锢你,杀死你。这里面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层悲哀:带着镣铐的新生,最终还是猝死于简单而残酷的生存法则。 “生存”,是导演想表达的核心,民以食为天,只有黄土地,才是真正的主人。在黄土地面前,所有人都是做不得主的。而在这种残酷生存之道励练出的人的韧性,导演则持有一种苦涩的肯定态度。 革命者顾青是代表先进观念的闯入者,但是始终是无法深刻进去。一开始他描述南方男女平等的美好情景,他

分析黄土地之构图

分析《黄土地》之构图 一、影片的基本信息 1、拍摄年代:1984年,上映时间:1985年9月10日(加拿大) 2、导演:陈凯歌摄像:张艺谋 3、片长:89分钟 获奖信息: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 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二、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1939年初春,在陕北黄土高原闭塞的生存环境下,生活着一群愚昧无知麻木的人们,这里的人们封建迷信麻木冷漠,天旱了会祈雨,刚十几岁的女孩就会让她们嫁人,不管对方如何的丑陋恶心以及年龄上的差距。而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翠巧便是此种文化下的牺牲品,下乡采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了这里,并借住在翠巧家中。翠巧从顾青口中得知了“公家人”的新生活。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翠巧选择逃婚来与命运抗争,最终淹没在滚滚黄水中。当顾青再次来到这里时,憨憨不顾一切的逆着人群奔向顾青,也代表着奔向光明的希望 三、影片构图 1、趣味性和趣味点的位置

图一 图三 图二 注释:图一图二图三均采用井字形构图法,摄像师将这些人物放在黄金分割点上,同时也是趣味点,引人注目,突出醒目。 图一:翠巧出嫁,憨憨在轿边呆呆的凝望,眼神中透露出不舍、无奈。近景镜头,人物占据画面,很有冲击感,形象展示了一个孩子的思绪和内心情感 图二:翠巧在门边望着别人家娶亲的场面,看着年幼的新娘以及丑陋的新郎,想到自己的命运,眼神中透露着恐惧与不甘以及与命运抗争的欲望、对自由的渴望 图三;翠巧的爹蹲在黄土地地上,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愚昧、贫困 2、中央位置 图一图二 注释:图一和图二都位于中央位置,所透露出的是严肃、庄严的气氛,更体现了黄土高原人们封闭的生态文化格局

黄土高原教学案例分析

黄土高原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1.黄土高原的录像(VCD)剪辑;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四.课件设计思路: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

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五.教学实施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投放视频:黄土高原概况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学生:根据视频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 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 (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黄土地》鉴赏论文

看完电影《黄土地》之后,对电影的赏析又进一步地得到了提升。下面,就针对电影《黄土地》的剪辑,拍摄,蒙太奇应用和叙事手法谈一下对本电影的赏析。 对于《黄土地》的拍摄方法,电影中善于运用广角镜头来表现画面,如电影中最后,众村民求雨,使用大镜头,让大量的村民出现于同一镜头当中,使得视线开阔,深深地表现出村民为求雨所做的努力之大,决心之深。同时,最后顾青出现在沙漠之中,先由广角镜头引入,进而画面转至憨憨发现了顾青,再缩小镜头到顾青,再回到憨憨,这样连续切换镜头,顾青的镜头由远及近,进而从茫茫沙漠中出现顾青,隐喻茫茫中出现希望,同时跟求得雨互相呼应。电影中甩镜头的使用也比较多,通过用甩镜头来表现画面的震撼性与感染力。如当描绘延安打鼓情景,通过运用大量的甩尽头来表现打鼓的气势与震撼。电影中刻画对话则主要采用连续切换画面,对说话人的表情及神情进行特写拍摄。如顾青第一次与翠巧父亲碰面进行交谈,通过对两个人对话的拍摄,通过对翠巧父亲的特写拍摄,可看出了贫困人民人生活艰苦及生活的各种磨难。同时,电影善于运用色彩表现法,对不同的场景赋予不同的光线色彩,烘托了气氛,为故事的展开更做了一层铺垫。如描绘顾青和憨憨父子犁地的那个场景,光线是十分温暖、柔和的自然光,十分温暖,表现了一种劳动的喜悦和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于《黄土地》的剪辑技巧,电影关于音乐方面的剪辑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各种陕西民谣来衬托情节。典型的如翠巧打水的时候唱民谣,翠巧打线的时候唱民谣,翠巧送走顾青的时候唱民谣,分别通过民谣来表现了翠巧多重的内心。表现女子不愿嫁,想根据自己意愿来行事的态度。同时也看出了翠巧对顾青的爱慕之情。也暗喻了最终翠巧未能等到顾青。开头中,有人唱民谣庆婚庆也是同一个技巧,表现了婚姻当天的喜庆。同时,翠巧爹与憨憨都有歌声的描述,翠巧爹的歌声憨厚浑重,体现出陕北农民朴实与墨守陈规的特性。而憨憨的歌声清脆响亮,体现了儿童淳朴,天真的人物特点。总之,影片中的歌声紧扣情节的发展,在凸显人物性格的同时也展现出黄土地人民独特的风格。这些都将影片的主题表达得入木三分,令人深思。 对于《黄土地》的蒙太奇应用,电影中采用的蒙太奇手法较多。如运用了对切的手法,电影中描述了顾青和憨憨在黄土地上唱歌玩闹的场景,一会出现顾青的身影,一会出现憨憨的身影,说明顾青已经和憨憨之间已经有较好的感情,为以后两人感情的深入作铺垫。同时运用了了色彩蒙太奇,其中,黄土的颜色,黄是全片的总体色调,但在几个段落中,大量拍摄红色;如结婚时候的红轿帘、红盖头、红腰带,陕西打鼓画面的红腰鼓、红花、红马充满画面的红色!强化了视觉冲击力,造成了情绪上的变化,引起思考。 对于从电影《黄土地》里面的拍摄风格及各种表现手法,可以看出来陈凯歌的一些个人拍摄风格及表现手法。如电影中重复使用的广深镜头,他习惯追求古典主义含义,追求细节的完美和严谨,他的场景设计带有舞台表现形式的夸张,充满了象征意义。电影中的那场的求雨场景。场面非常压抑,无数瘦弱的村民跑向尽头,传达出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场景象征着力量,集中了中华民族性格的成分,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不折不挠,表现对旱情的奋斗,是这片黄土地上生成的民族文化的必然面。高度角色化的人物造型是陈凯歌电影的另外一个特点,电影中通过对翠巧的领过塑造,从一开始,描述翠巧对婚嫁事宜的反面态度,由一开始画面对翠巧神态的抓取,表现了翠巧对轿子的厌恶,从翠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