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分析论文精华

经济学分析论文精华
经济学分析论文精华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学分析 (1)

对论文抄袭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9)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 (14)

关于房价问题的初步分析 (17)

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23)

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课程论文 (31)

关于人大超市内伊利“大果粒”酸奶市场的分析 (39)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4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学分析

【摘要】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商品供给需求机会成本

【正文】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 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

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成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而大学生就业,则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对产品要有需求;二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提供符合人力资源使用主体需要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的。在双向选择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

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

(一)需求方面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来源,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41.7%下降到39.5%。经济的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再者,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比较高,在这种价格水平下,用人单位不愿意支付相应的工资来雇佣大学生。

(二)供给方面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各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毕业之时,大学生纷纷找工作,所以,商品的供给是很多的。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用人单位用人很少,也就是说提供的就业机会少,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替代效应

一些私营企业主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工作经验,对工作待遇要求较高,因而他们宁愿雇佣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下岗人员,以减少培训成本;受用人指标限制,对大学生聘用成本高,因而,他们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

(四)机会成本

随着民办高校和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批能力较强、经验丰

富的知识分子(如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退而不休、业余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隐性就业以其“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而挤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加重大学生失业现象。

(五)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比较差,企业如果提供一定的培训班机会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会花费很的的人力、物力,而且,经过培训后的大学生也不一定长期在本企业工作,当该大学生去别的企业工作时,这家企业就不花费任何成本获得了一个有经验的人才,而这家企业也不会支付给另家企业培训费。这就出现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所以,一般的小型企业不会雇佣大量的大学生,也不会对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进行准也技能培训。

(六)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

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大学生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劳动力供需出现了错位,使得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从地区看,大学生青睐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愿到西部偏远的省份和基层单位去。于是出现了一些大城市人才高消费现象,同时大量的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却面临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严重短缺。另外,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而这些工作单位和行业恰恰是市场竞争最激烈,招人最少的一些单位。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招生规模连续扩大,自01年起六年间毕业生增长了近4倍,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长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可见,要想根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输出合

格的人才,提供有效供给。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暴露出了高等教育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构建与时代发展、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

(三)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只要有订单就一定有销售额,而高校毕业生却不同,高校毕业生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的区别是具有自主决定性。尽管用人单位有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不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造成"有业不就"。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

(四)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具有“逐利”性质,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造成我国大学生在东部大中城市的集聚,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这样,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大学生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意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处于失业状态。另外,就业空间的扩大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降低大学生过度教育率。

(五)学生要做的工作

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是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同时利用有限的时间、机会多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一些调查表明,同等学历下,企业往往会优先录用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此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很好,可让他与别人交往,却连谈话都会脸红,这说明个人的心里素质差,这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求职。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再者,毕业生要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四、总结

以上介绍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当今就业难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可知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也会影响千百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定,会给社会和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

[2]时事报告,(2007增刊)时事报告杂志社.

[3]别业舫,张惠兰,陈明金.择业与创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4]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社.

[5]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

微观经济学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

对论文抄袭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刘平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 110034

[摘要]从经济学角度,对现今大学校园中屡见不鲜的论文抄袭现象进行论证、分析。文中

应用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利润=收益-成本、机会成本、外部性以及

外部性的内在化等原理,旨在说明该现象产生的经济原因、所引起的负面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权衡取舍激励成本、收益、利润机会成本外部性外部性的内部化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copy article

Liu ping

Abstract:Through economics, we carry on a serie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more and more college copy the articles .In this article, we use some principles, such as people face tradeoffs,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profit=revenue-cost, opportunity cost, externality and 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 we also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 phenomenon, the bad effects of the phenomenon and the solutions.

Key words:tradeoffs incentives cost revenue profit opportunity cost externality 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

身处大学校园,能深刻感受到“抄袭”这个词的流行之广。许多大学生将

这一词奉为撰写论文的无敌法宝,造成论文抄袭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泛滥成灾。大

学是神圣的精神殿堂,容不得半点污秽的存在,抄袭这一现象的泛滥,是对它极

大的侮辱。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抄袭”这种

可耻的行为本应深恶痛绝,但为何却成为了它的俘虏呢?笔者试从经济学角度,

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抄袭还是不抄袭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就是做出决策通常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1]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有抄袭论文想法的学生可能会面临抄袭与不抄袭之间权衡取舍,他们需要考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如果他们选择抄袭论文,结果有两种可能:

第一:批阅论文的老师没有发现抄袭行为,论文获得“优秀论文”的荣誉。

第二:批阅老师发现该论文是抄袭的,不仅论文被判零分,抄袭者还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如果选择不抄袭论文,结果也有两种可能:

第一:自己撰写的论文质量低劣,没有被评为优秀论文。

第二:自己撰写的论文十分优异,深受老师喜爱,被评为优秀论文。

一些人选择抄袭论文,因为愿意承担论文被判零分、受到严厉处罚的风险。如果批阅老师没有发现他们的抄袭行为,他们便在赌局中获胜,这种选择就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他们的目地也就达到了。否则,这种选择带来的结果就是极为不利的,他们会因此付出双倍的代价。

另一些人选择不抄袭论文,是考虑到了抄袭所需承担的风险太大。他们害怕因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后果,以至于不仅没有达到他们的目地,反而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他们觉得自己撰写的论文即使没有被评为优秀,也不至于被判零分的同时自己还要受到的严厉处罚。

二、抄袭论文,动机何在

(1)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2]一些人之所以抄袭论文,原因之一是诱使抄袭行为发生的激励的存在。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往往意味着论文作者能够获得大量的荣誉和利益。同样,在大学里,如果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就意味着能获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能够受到老师们的欣赏,能让别人对自己羡慕不已。这些激励的存在本来是有利的因素,能够促使大学生写出更多有想法,有见的,有深度,有创意的优秀论文。但

是一些大学生却被利益和虚荣心所迷惑,为了达到目的,使用了“抄袭”这一可耻的手段。

(2)成本、收益、利润

抄袭论文,原因之二是因为与自己撰写论文相比,抄袭论文需要付出的成本很低而获得收益和利润很高。这个特点正好迎合了那些追求自身所获利润最大化的人的心理,他们企图用这种弄虚作假的方式不劳而获。

我们知道,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必须使自身所投入的成本尽可能地低,所获得的收益尽可能地多。利润是收益减去成本,这就是:利润=收益-成本.

考虑抄袭与不抄袭两种不同选择需要付出的成本有何不同。为了获得一篇与自己所拟题目和内容相符的优秀论文,选择抄袭的人需要在网上进行搜索、在刊登经济学论文的期刊杂志进行查找或者利用其它方式。在寻找到合适的文章后,可以对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再将它抄写或打印出来就可以了。整个过程所需做的工作相当少,因此付出的成本相应也就很少了。

而自己撰写一篇论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检索资料、编写内容、校稿。做好这些工作是写好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也就是说,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通过比较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论文抄袭需要付出的成本远小于自己撰写一篇论文需要付出的成本。

再考虑两种不同选择获得的收益有何不同。只要批阅老师没有发现抄袭行为,抄袭而来的论文极有可能被评为优秀论文,抄袭者因此便达到了他们的目地,获得了所希望得到的收益。

而自己撰写的论文,可能被评为优秀论文,也可能没被评为。如果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选择自己撰写论文的学生便得到了他们所想要的收益,否则,他们便没有达到目地。

由此我们得出第二个结论:论文抄袭所获得的收益大于或等于自己撰写一篇论文所获得的收益。

因为论文抄袭需要付出的成本远小于自己撰写一篇论文需要付出的成本,而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或等于自己撰写一篇论文所获得的收益,应用公式“利润=收益-成本”可以计算出,论文抄袭获得的利润远大于自己撰写论文所获得的。

上述结论的得出,是以批阅老师没有发现抄袭行为为前提的,如果前提条件改变,则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笔者试图论证抄袭行为产生的动机何在,也就是分析抄袭行为带来的益处,因此对因为前提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其它结果暂不考虑。

(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该行为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3]

撰写一篇论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投入大量的成本。当你全身心投入到论文的创作中时,势必会减少你对其它事情的投入,也许你还要放弃做其它的一些事情。想一想,为了抓紧时间,你放弃了与女友约会;为了集中精力,放弃了与朋友打网球;为了节约开支,你放弃了吃一次“水煮鱼”。你放弃的这许多东西,都是写论文的机会成本。与自己撰写论文相比,抄袭论文的机会成本是很低的。因为不必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投入的成本少,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也相应少了。当大多数人还没有完成论文的时候,论文抄袭者已经在做其它的事情了。

三、抄袭的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如果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4]抄袭论文的行为,产生的往往是负外部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抄袭他人的作品,是严重违背道德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被抄袭人的利益。

第二:欺骗自己、欺骗老师、欺骗同学,导致社会应有的诚信观念彻底沦丧。

第三:败坏良好的道德风尚,腐蚀良好的学习风气,造成抄袭行为的泛滥。

第四:造成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退化,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

外部性的内在化,就是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外部效应。[5]抄袭论文现象产生的负外部性使大学校园各个方面深受其害,必须采取措施,将这些负外部性内在化。

第一:思想教育是关键,要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深刻认识抄袭行为的利害之处。

第二:加强对学生论文的检查工作,对论文的选题、内容、质量严格要求,铲除造假的土壤。

第三:对学生论文中引用部分要求严格注明其文章的来源,既有利于规范论文的写作,又能对学生产生约束作用。

第四:制定规范化的奖惩制度,对优秀的论文予以奖励,对抄袭论文者给以严厉惩处。

参考文献

[1] [2 [3] [4] [5]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评语:

本文作者运用了经济学的交易、动机,机会成本,外部性,等原理,比较客观透彻的分析了抄袭论文这一屡禁不止的现象,选题很有意义,对经济学原理运用恰当,深入浅出,逻辑严谨。

王志文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

【摘要】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腐败行为经济分析对策

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专职的公共权力行使者时就已产生。关于腐败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等都从不同的角度给腐败下过不同的定义。例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是这样来定义腐败的,“腐败,即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财富的交换”。美国经济学家A·谢莱法和R·韦欣尼则把腐败定义为“公职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出售政府财产”。国际基金组织把它定义为“滥用政府权力以谋求私人利益的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腐败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特殊经济行为。学术界对腐败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地剖析,然后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探讨腐败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遏制腐败行为的具体对策。

一、腐败发生的相关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进行解析,发现腐败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公职人员社会角色的双重性

一般而言,公职人员是腐败的主体,因此分析腐败要从公职人员的特点入手。公职人员同时具有双重的社会属性,一方面,公职人员是政府机构的公务员,代表政府行使公共权力,这是公职人员的“政治人”属性。另一方面,公职人员也有其物质、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这是公职人员的“经济人”属性。“政治人”属性集中表现为“为公众谋福利”;“经济人”属性集中表现为“为个人谋私利”。对一般公职人员来说,经济倾向往往更为现实,一旦时机合适,他们便极有可能摒弃“政治人”属性,采取腐败行为。

2、混合经济是腐败的客观基础

现代经济的一般形态为混合经济,即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政府干预是克服市场失灵的必要措施,但同时也为腐败提供了机会。当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直接接触并交叉运行时,由于公职人员社会角色的双重性和人类自利的本性,腐败行为的发生便难以避免了。混合经济的特征越明显,即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越深,则公职人员腐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3、“政府产品”是腐败的载体

腐败实质上就是以权谋私,表现为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挪用或贪污公款及占有使用公物等。以权谋私并不是权力和私利的直接交换,因为权力本身是无形的,它需要

借助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政府产品”。在这里,“政府产品”并不是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而是指政府颁布的各种资格证书和证件(例如进出口许可证、营业执照、通行证和合格证等)以及各种信息、服务和人事任免,还有政府制定的各种有关经济的法规制度、优先发展计划、行业保护政策以及奖励评估和授权。这些均是微观经济主体需要或被迫购买的“商品”。政府产品的种类越多,公职人员腐败的机会就越多。

4、制度的缺失是腐败的根本原因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旧制度体系因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在很大程度上被废弃了,而取代它的新体系还必须经过不断的摸索实验才能建立起来。在此过程中对公共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就产生了,公职人员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谋私利而被发现的概率较小,从而增加了公职人员采取腐败行为的动机。同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新的财源和权力渠道。新的财源往往具有产权不清晰的特点,而新的权力渠道往往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行政体系的约束或者监督。通过缺乏监督的权力来侵占产权不明晰的财富只需很小的成本,于是具有双重属性的公职人员在权衡了收益和成本之后,就更偏向选择腐败作为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手段。

二、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

上述只是腐败发生的各个相关因素,它是否真实发生还要依赖于公职人员对其成本收益所作的分析。这是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其实是一种基于理性选择的经济行为。

1、腐败的成本

从个人角度看,腐败成本包括腐败的现实成本和机会成本。腐败的现实成本指腐败一旦暴露所付出的代价,可以分为:腐败的惩罚成本,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开除公职、判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等;腐败的道德成本,包括腐败实施后的心理负担和暴露后的舆论攻击;腐败的对策成本,包括收买执法人员、转移赃款赃物和给上级送礼等对付“反腐”的费用。

腐败的机会成本指腐败的公职人员由于实施了腐败行为而可能失去的正常情况下的最大收益。这包括:政治成本,即失去的升官机会及其社会地位所带来的利益;经济成本,即失去的正常职位的收入及各种各样的福利。

2、腐败的收益

腐败的收益指公职人员由于实施了腐败行为而得到的种种好处,包括非正常收入、各种福利等。腐败的收益并不是创造出来的新价值,而是现有社会财富的不正当分配。所以,腐败的收益对腐败者来说是有利的,对社会来说则是有害的,这也是惩治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3、腐败实施者的成本与收益比较

理性的公职人员在面临腐败的诱惑时,自然会进行效益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只有在他认为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腐败才会发生;在他认为成本超过收益时,他可能会放弃腐败。这说明,预期收益越大,预期成本越小,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此,预期收益是个变量,在犯罪人的自我选择下,总希望其尽可能的大,以便“值得”犯罪。所以,防止腐败的重点应放在提高预期成本上,使之尽可能大于预期收益,让犯罪者觉得成本太大而终止犯罪。当然,公职人员的比较分析往往是主观的,并无精确的数理计算。在他们的主观预期中,腐败的暴露率是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暴露,腐败的各项成本就等于零;如果被侦破抓获,腐败成本中的惩罚成本就是一个由党纪国法来衡量的量,即法定惩罚成本。所以,腐败的暴露率和法定惩罚成本大小是预期成本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三、遏制腐败行为的具体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腐败是和公共权力相伴而生的,只要公共权力存在,腐败就不会自行消亡。因此,反腐败的政策目标就不应当是如何彻底消除腐败,而应该是如何最大范围和最为有效地遏制腐败。

1、加快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混合经济的存在是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因此,要减少腐败,就必须降低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尽可能减少“政府产品”。为此,首先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解决权力尤其是审批权力过多、过于集中的问题。其次,进一步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还权于企业,还权于社会;转变和限制政府的职能及其工作范围,贯彻“管少、管好、管活”的精神,通过体制创新,科学合理地设置权力,切断以权谋私的纽带。再次,尽快消除在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缺位或错位,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总之要从体制上、机制上和法制上清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堵塞权钱交易的漏洞,杜绝“官商”和“商官”现象。

2、提高腐败的成本,使腐败成为一种不合算的行为

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能使腐败成本增大到超过腐败收益,则可以有效地抑制公职人员进行腐败的动机,从而达到遏制腐败的目的。

(1)要加大惩罚力度,增加腐败的现实成本。通过立法加大对腐败者的惩罚力度,不仅要对其实行经济性的罚金处罚,更要对其实行社会性的资格处罚,限制和剥夺腐败者的职业资格。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执法必严”,一旦查处,就要一追到底、决不姑息。因此,必须把惩罚落到实处,如彻底清缴非法所得、取消所享有的一切待遇(包括养老金、公积金和退休保险金)等,从而使腐败者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律上的罪人,经济上的穷人”。通过实行重典治腐,提高腐败的现实成本,使公职人员在权衡利弊得失

后,不敢妄自进行腐败。

(2)要提高公职人员的合法收入,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增加公职人员的合法收入,有利于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对职业的自豪感,也会减少腐败的发生。从理论上看,适当提高公职人员的合法收入可以增加对诚实行为的激励,进而遏制腐败,但是这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来实施。

(3)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加腐败的道德成本。腐败作为一种犯罪行为,在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还要接受道德法庭的审判,承受来自社会舆论的谴责。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公职人员形成将国家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道德情操和秉公办事的敬业精神。

3、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对腐败行为的制度约束

孟德斯鸠指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是人类政治实践中得出的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要解决传统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一是要理顺监督体系,把行政机关的监督、执法部门的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创造良好的监督环境。二是要大力开展监督的机制创新和体系创新,改变监督机关受同级政府或党委领导的架构,使监督机关真正享受不受干预的独立监督权。三是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财经纪律监督。通过深化改革和强化监督,实现权力的有效制衡。四是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制度约束,大力推进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依靠制度来约束公职人员行为,加大惩治力度,使腐败者大大降低对腐败的预期收益。五是要增加权力和决策的透明度,把每一次决策都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实行源头防腐。只有这样,腐败发生的可能性才会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3]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4] 邹薇: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治理[J].学习与实践,2006(10).

[5] 牛宝德:论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及对策[J].经济评论,2002(4).

[6] 马惠琴等:关于治理腐败若干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6)

关于房价问题的初步分析

引言:近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这样盛产亿万富翁,各种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富豪连年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业每年都是“第一名”。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状况。房地产的问题,在开发商,政府,购房者三者来看,就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博弈。而这场博弈的焦点则是房价问题。如果说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是围绕“土地”这个关键词,那么整个房地产市场则在价格上开展了新一轮的对峙。先是开发商与购房者在房价涨跌上僵持不下;再有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土地成本论;最后则是关于房地产是否归为暴利行业的争执,“价格”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房价的构成因素,至今仍然是不透明的。公布房价成本成为另政府极为头疼的一件事。房价成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集合体,并且项目间差异性较大,同时还有软资产、品牌等组成部分,特别是现在的商品房,追求品质、功能完善以及个性化成本构成越来越难衡量。

写作目的:通过对一系列影响房价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在一定层面上分析房地产如此暴利的因素。当然笔者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全面的分析这一问题。仅仅就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写作方法:理论分析及计量分析方法,将会用到Eviews软件进行帮助分析。

关键词:房价成本拟合优度

现在我们以2003年的数据,选取30个省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在Eviews软件中选择建立截面数据。现在我们以2003年的数据,选取31个省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令Y=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万元)X1=各地区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X2=各地区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人)X3=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元/人)X4=各地区人均住宅面积。(平方米)X5=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数据如下:

Y X1 X3 X2 X4 X5 12698521 4254.800 569767.0 129961.0 24.77140 13882.62 5208402. 1465.800 238957.0 147063.0 23.09570 10312.91 7799313. 4748.300 989317.0 70048.00 23.16710 7239.060 5401279. 1313.300 591276.0 89151.00 22.99680 7005.030

2576575. 1450.700 265953.0 61074.00 20.05310 7012.900 10170794 3957.100 966790.0 82496.00 20.23510 7240.580 3469281. 1626.800 303837.0 77486.00 20.70590 7005.170 4401878. 2181.300 441518.0 68033.00 20.49200 6678.900 11958034 3609.200 505185.0 153910.0 29.34530 14867.49 27949354 17730.00 2727006. 100569.0 24.43530 9262.460 31272779 16183.90 2429352. 127430.0 31.02330 13179.53 6227073. 4017.600 910691.0 66407.00 20.75480 6778.030 5493441. 2952.100 553611.0 108288.0 30.29870 9999.540 3593356. 2750.900 574705.0 70826.00 22.61980 6901.420 14813618 9139.800 2072530. 60728.00 24.48080 8399.910 6345217. 3433.600 932901.0 66056.00 20.20090 6926.120 8729958. 4840.800 1048763. 81761.00 22.90280 7321.980 8188402. 4969.700 1119106. 74553.00 24.42580 7674.200 15163242 8105.000 1492820. 101932.0 24.93280 12380.43 2818466. 1721.600 353700.0 77472.00 24.17320 7785.040 394053.0 121.5000 61210.00 55361.00 23.43200 7259.250 5862095. 4939.600 817997.0 69432.00 25.72440 8093.670 12253374 8784.600 2070534. 59748.00 26.35850 7041.870 2122907. 980.3000 293310.0 72152.00 18.19430 6569.230 3967957. 2248.700 522470.0 69238.00 24.92940 7643.570 293427.0 121.3000 36593.00 73205.00 19.92990 8765.450 4404362. 1580.000 410311.0 93212.00 21.75050 6806.350 2236860. 1327.200 449409.0 46857.00 21.11380 6657.240 747325.0 242.9000 101501.0 61046.00 19.10550 6745.320 1080546. 578.7000 88225.00 61459.00 22.25500 6530.480 3196774. 1450.800 203375.0 95835.00 20.78110 7173.540

先用Eviews软件进行White检验: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2.779810 Probability 0.049670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2/05 Time: 21:50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

c

Prob.

C 6.08E+12 2.29E+13 0.265539 0.7960

X5 1.64E+08 3.88E+09 0.042370 0.9670

X5^2 87293.54 453712.3 0.192398 0.8513

X5*X4 38067124 3.56E+08 0.106810 0.9171

X5*X3 1363.555 6160.070 0.221354 0.8293

X5*X2 -17464.36 50393.75 -0.346558 0.7361

X5*X1 -453312.2 1215201. -0.373035 0.7169

X4 -9.71E+11 1.83E+12 -0.531486 0.6067

X4^2 4.28E+10 6.46E+10 0.661720 0.5231

X4*X3 -1905048. 1949296. -0.977301 0.3515

X4*X2 -19010403 17319142 -1.097653 0.2981

X4*X1 4.23E+08 4.15E+08 1.020801 0.3314

X3 -13869460 34509844 -0.401899 0.6962

X3^2 41.81843 22.62540 1.848296 0.0943

X3*X2 517.0981 231.1954 2.236628 0.0493

X3*X1 -14772.93 8469.467 -1.744258 0.1117

X2 1.51E+08 3.45E+08 0.438853 0.6701

X2^2 2050.261 1851.410 1.107405 0.2940

X2*X1 -67170.59 50453.24 -1.331343 0.2126

X1 7.80E+08 6.17E+09 0.126430 0.9019

X1^2 1246362. 746355.0 1.669932 0.1259

R-squared 0.847552 Mean dependent var 1.17E+12

Adjusted R-squared 0.542656 S.D. dependent var 1.78E+12

58.69986

S.E. of regression 1.21E+12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1.46E+25 Schwarz criterion 59.67127

Log likelihood -888.8478 F-statistic 2.779810

Durbin-Watson stat 1.809921 Prob(F-statistic) 0.049670

结果显示为没有异方差。

DW值为1.809921,没有自相关。

做多重共线性检验:

X5 X4 X3 X2 X1 X5 1.000000 0.686513 0.279851 0.836241 0.418307 X4 0.686513 1.000000 0.477886 0.540881 0.538697 X3 0.279851 0.477886 1.000000 0.125029 0.960871 X2 0.836241 0.540881 0.125029 1.000000 0.271375 X1 0.418307 0.538697 0.960871 0.271375 1.000000

可以看出有多重共线性。

采取逐步回归法:

第一次回归,我们可以根据T检验值和可决系数看出:X1的效果最好: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2/05 Time: 21:16

Sample: 1 31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

c

Prob.

X1 1651.403 87.67703 18.83508 0.0000

C 903234.0 502408.2 1.797809 0.0826 R-squared 0.924432 Mean dependent var 7446408. Adjusted R-squared 0.921826 S.D. dependent var 7227629. S.E. of regression 2020815. Akaike info

criterion

31.93824

Sum squared resid 1.18E+14 Schwarz criterion 32.03076 Log likelihood -493.0427 F-statistic 354.7601 Durbin-Watson stat 1.93076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依次加入X2,X3,X4,X5:

可得,加入X2后的效果最好: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2/05 Time: 21:16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

c

Prob.

X2 60.57577 9.136899 6.629795 0.0000

X1 1547.354 57.83197 26.75604 0.0000

R-squared 0.970594 Mean dependent var 7446408. Adjusted R-squared 0.968493 S.D. dependent var 7227629. S.E. of regression 1282914. Akaike info

criterion

31.05893 Sum squared resid 4.61E+13 Schwarz criterion 31.19771 Log likelihood -478.4134 F-statistic 462.0886

中国企业效率的经济学分析论文4500字

中国企业效率的经济学分析论文4500字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其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经济效率。改革以来,随着各项企业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效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总体上说,国有企业的效率取得了一定的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给国有企业自身运行机制带来的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发展使配置效率提高给国有企业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促使其提高产出效率;尤其是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崛起所形成的国有、私营以及三资企业平分天下的局面,对国有企业以及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么,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到底如何?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引起效率增长的源泉在哪里?与非国有经济成分相比,国有企业的效率水平是高是低?这些问题值得分析。 一、企业效率的经济理论基础 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的理论集中在“厂商理论”部分。所谓厂商是指能做出独立生产决策的单位,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在研究生产者行为时,一般的理论假定是,企业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在既定的产量下实现成本最小,或者在既定的成本下达到产量最大。厂商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理论。主要研究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即如何配置资

源,使生产要素既定时产量最大,或者说使产量既定时投入的生产要素最少。(2)成本理论。主要研究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厂商只有在扣除成本后,才能谈得上利润的最大化。(3)市场理论。市场有不同的结构,即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不同。它研究的是当厂商面对不同的市场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企业只有处理好以上三方面问题,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是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实际上,现代经济学家的进一步分析认为,厂商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例如美国经济学家W·鲍莫尔分析了厂商以销售量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家K·加尔布雷斯则把稳定与增长作为大公司这样的厂商的目标,它们追求的是适度利润。但是,在一般的微观经济理论中,仍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假设,本文的分析也不例外。 在研究企业问题时,国内普遍使用的“效益”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并没有对应的理论。西方经济学中,一般使用的是“效率”概念。虽然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等主要关注的是实物量,但关注的不是总量,而是比率(ration)以及比率的变化率。例如,关注的不是总产量,而是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关注的不是总收益,而是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关注的不是总成本,而是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关注的不是总劳动量,而是劳动生产率等。因此,研究企业状况时使用“效率”作为指标顺理成章。

经济学案例分析(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从《卖疯了的iPhone4,背后的秘密!》谈商品效用的特点 苹果品牌作为时尚电子系列产品的领航者,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其中,iPhone系 列手机的更新换代在国内引发的消费热潮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从今年来看,iPhone4S 在国内一经上市就成为了消费市场的领头军。消费者为了第一时间获得新款的iPhone 手机,纷纷熬夜排队等候,甚至不惜花高昂的价格去收购、竞拍。那么一款iPhone手机到底有何特殊之处,能够如此吸引消费者? 对此,有网友称:“在中国,拥有苹果产品,拥有iPhone手机,象征了一个人的身份。大多数人在看到手上拿着一部iPhone手机的人,往往会露出一种羡慕的眼光,而大部分拥有iPhone手机的人就是为了享受这种眼光,让自己可以炫耀!“在这里,“炫耀”这个词间接揭示了一部iPhone手机的本质属性。往往,能够禁得起人们炫耀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奢侈品“,奢侈品的消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 而在经济学中,我们把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定义为”效用“。 商品效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主观性。主观性是一种心理感觉,是一种完全取决消费者本人的感觉。也 就是说,效用有很多不确定性,效用的度量也只对消费者个人的心理体验而言。 (2 ) 相对性。相对性说明效用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消费者,商品的效用也有着相应的变化。 由此可见,一部iPhone手机的真正价值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它的使用价值上。换言之,虽然能够上网、发微信、刷微博、听歌、看电影、玩游戏的手机早已屡见不鲜, 但是iPhone手机之所以能够在与其他手机品牌的竞争中崛起,是因为它的效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iPhone手机被赋予了高端、时尚、个性、奢侈等内涵。这些内涵的追加不是单纯靠研发生产所能带来的,更多是体现在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消费者认为iPhone手机能够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它的效用就在不知不觉中由一个通讯工具转变为满足消费者虚荣心的时尚奢侈品。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使用iPhone手机,部分消费者甚至对人们痴迷iPhone 手机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iPhone手机的诞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孤立了使用非智能手机的消费人群。因此,对于购买iPhone手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再次说

经济学小论文

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一经济现象 贪污犯罪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近年以来,各类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贪污的钱款数目也日趋庞大。贪污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注意。贪污罪属于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同时还降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特别当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直接冲突时,人民群众就不拥护我们的党,不信任我们的党。这种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廉吏十一,贪吏十九。”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杜绝贪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每个人都有自利性,每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经济人会在预算的限制下,最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最大效用和利润,或者在固定效用或利润下实现最小的成本。政府官员们之所以进行贪污是因为他们认为进行贪污所获得的效益大于其他方式所获得的效益,另外他们抱有一种侥幸心理。我们有理由相信贪污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对每一项犯罪进行分析,特别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应该考虑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犯罪成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是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在犯罪学中的反映。主要由现实的犯罪成本和惩罚成本构成。其中现实的犯罪成本是指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犯罪、贿赂、逃避侦查、逃跑

等所支出的费用;惩罚成本是指犯罪分子应犯罪受到惩罚而遭受的损失。(有关概念来源于资料)贪污犯罪实施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为了逃避罪责或者贪污更多的钱,有些政府官员会进一步贿赂领导干部,这应该也属于现实的犯罪成本。贪污腐败分子在进行贪污前后所经历恐惧、悔恨等心理成本也属于惩罚成本。对于犯罪收益主要来源于直接的金钱收益。当一些政府官员有了足够的钱,他们会尽情挥霍享受,自己和家人过着浮华的生活,以最大限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望。贪污腐败分子也必然给他周围的人带来一定的利益,往往贪污事件的败露不是由于犯罪分子本身被揭发而是周围得到便利的人过于招摇,典型的就是‘官二代’,‘富二代’。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人们的各种欲望是通过各种偏好表现出来的,而偏好又具有非饱和性,即同一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经济人更喜欢数量多的商品或商品组合,他们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是多多益善的。一些人有求于政府官员,他们便抓住政府官员喜欢更多的钱这一特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贿赂数目庞大的金钱。由于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数量越多,他的满足或对重复刺激的反映能力越弱,这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之一,所以贿赂分子在进行下一次贿赂相比前一次贿赂需要送更多的钱以维持政府官员对金钱总的效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政府官员的胃口越来越大的缘故。对于犯罪收益的分析还应包括团伙勾结的规模收益。规模收益表示所有要素投入成比例变化时,产出比例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查出一个人贪污应该可以拉起一整条犯罪链条才对。因为犯罪分子联合在一起,会有一种安全感,降低了罪责感,心理成

关于XX经济学的论文

关于XX经济学的论文 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财经类、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的最早的专业基础课,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跟高中课程比较,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大转折点,其理论性强,专业程度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经济理论和大量的经济模型的大学新生,学生们普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都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同时也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形成的,比如,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就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应用数学分析工具来经济学论题是很常用的方法。西方经济学在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为 __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高中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自我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且担任过四年 班主任,经过与学生接触,发现我院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普遍有以下特点: 1、数学基础薄弱。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普遍具有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由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该课程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设,其他专业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而学生大一的时候仅仅学了高等数学,概率和统计还没接触,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普遍不愿进行定性分析,一看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从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 2、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我院学生对老师授课课程中关于经济学家的逸闻趣事很感兴趣,而一旦讲到图形、表格、函数公式推导等内容时则表现得较迷茫。经济学分析中的实证分析方法需要用到数学思想,理性成分相对较多。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笔者在第一次课的时候会提出学习三步骤的要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习题。但是在后面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在学习上非常被动,没有预习的同学上课大多都听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

本科计量经济学论文

本科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与工具。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推荐的本科计量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本科计量经济学论文一:计量经济学论文 摘要 内容摘要:回归分析方法是数量统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Eviews、Excel、spss这三种计量经济软件,然后通过实例,分别用这三种软件进行回归并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计量经济软件;回归分析 1 Eviews、Excel、spss的简介 简介 Eviews是美国QMS公司于1981年发行的第1版的MicroTSP的Windows 版本,通常称为计量经济学软件包,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计量经济学软件之一。它的本意是对社会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技术进行观察。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设计模型、收集资料、估计模型、检验模型、运用模型进行预测、求解模型和运用模型。Eviews是完成上述任务得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Eviews 拥有数据处理、作图、统计分析、建模分析、预测和模拟六大类功能,可应用于科学计算中的数据分析与评估、财务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拟、销售预测和成本分析等。正是由于Eviews 等计量经济学软件包的出现,使计量经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成为实用与严谨的经济学科。 Eviews 除了可以应用于经济领域,还可以应用于金融、保险、管理、商务等领域。Eviews中的数据处理、作图、统计分析功能以及伯克斯3杰廷斯的时间序列建模方法等则可以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的各个领域。所以,Eviews 软件适用范围广泛。 Spss简介 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世界最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该软件包理论严谨,各种统计分析功能齐全,其内容覆盖了从描述统计、探索性数据分析到多元分析的几乎所有统计分析功能,目前已经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Spss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线

经济学论文1000字

浙江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的“民营经济”全国皆知,拥有全国最多的民营企业。我国的民营经济与改革开放同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限制、取缔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作用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并且日益成为推动市场改革的主要动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并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经营环境。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更加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2004年宪法修改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写入了宪法,国家的政策对其也由“引导、监督和管理”,变为“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政策给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拓宽了空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行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享受同等待遇”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了新的重要政策依据。现阶段,民营经济基本上已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对象。所以,浙江更应该发展民营经济。 在浙江,对民营经济更流行的称呼是“百姓经济”,政府官员如是说,大小老板如是说,普通民众更是对此津津乐道。最近,学者又为这一说法换上一个更有理论内涵的概念——“民本经济”。在“十五”规划中强调发展民营经济,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全民创业”、“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巢湖市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近几年浙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浙江的整体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加大,但浙江民营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过去几年发展的势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对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经济学分析论文精华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学分析 (1) 对论文抄袭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9)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 (14) 关于房价问题的初步分析 (17) 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23) 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课程论文 (31) 关于人大超市内伊利“大果粒”酸奶市场的分析 (39)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4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学分析 【摘要】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商品供给需求机会成本 【正文】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 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

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成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而大学生就业,则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对产品要有需求;二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提供符合人力资源使用主体需要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的。在双向选择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

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选题原则说明: 经济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654个)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论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从安徽市场看扩大内需的途径★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 ★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改革探讨 ★论优化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意义 ★论“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 ★论当前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对我国银行业控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理性思考 ★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及解决的对策 ★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初探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 ★计算机软件业反垄断的经济学研究 ★论市场机制对我国医疗行业体制改革的意义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论差异分析 ★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风险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影响分析 ★论如何避免城市流动人口低收入的代际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原因与对策分析 ★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布局研究 ★安徽省城市能源消费问题及对策 ★基于DEA的安徽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城市化对经济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现状与对策分析 ★粮食种植面积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分析——以安徽、江苏两个样本为例 ★安徽省各地区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DW统计量小样本分布的Montercarlo模拟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发展战略

计量经济学论文研究主题选取

1、政府间策略性博弈中的FDI区位选择研究 (1)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结构分析 结合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运用Moran指数、Moran 散点图、Moran’I、Geary’C、局部Moran、局部Geary与LISA等指标从全域与局域两个层面考察我国FDI的区域空间及产业空间的关联性,包括FDI的区域分布、FDI的产业分布是否存在地理上的结块效应,以及这种集聚特征的时空跃变规律。 (2)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策略性博弈行为分析 基于空间经济分析理论,本部分将总结归纳某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其它政府支出决策之间的关系,即影响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决策的因素应包括:自身预算约束、其它政府的同期博弈、其它政府的跨期博弈。在此基础上,拟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尤其是在财政政策上的竞争和博弈行为,包括同期外溢效应、时间滞后效应与跨期外溢效应。 (3)地方政府间策略性博弈行为影响FDI区位选择的理论机制 基于“第三方效应”理论,构建由某地方政府、其它政府与外资企业三方参与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试图阐明地方政府间策略性博弈行为影响FDI区位选择的机理:①政府间相对竞争的强弱会影响两区域内外资企业的相对生产成本,影响外资企业的生产决策;②政府间竞争的外溢效应会改变本区域外资企业生产总成本;③不同产业对于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引致的生产成本变化的敏感性差异,会导致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 (4)地方政府间策略性博弈行为影响FDI区位选择的经验检验 基于上述模型分析,结合FDI区位选择理论,采用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空间计量模型,建立地方政府间策略性博弈行为影响FDI的实证模型,验证地方政府竞争的同期外溢效应、时间滞后效应与跨期外溢效应对FDI流入及FDI产业结构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不同的“距离”范围,考察这种影响效应的差异性。

关于经济学论文的写作

关于经济学论文的写作 一、优秀经济学论文的特点 (a)选题 选题应该可以解释关系较多人利益的现实活动,如用激励理论研究中国农业咨询题。 解释范围太狭隘的选题写作意义也别大,但能够作为小品文,如研究清华北大占位咨询题,复旦大学门口的小吃摊咨询题。 [参见: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 (b)内容 利用简单而深刻的经济学模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c)写作形式 形式规范,内容才干规范。如必须有理论综述部分,就要求真的要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度。必须有模型的假设,就必须设计出故意义的假设。必须有规范的实证检验,就别能随便排列一些数据,而必须寻到真的可以支持自己论点的证据。二、经济学论文写作的思维方式 一切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构造要紧主体的利润函数和约束条件,求最大化解。 三、典型的三段式经济学论文 (a)基础理论,包括理论综述、现实意义 手段:具体钻研某一特定领域。 (b)模型,包括假设、界定函数式、求解均衡解、模型的推广怎么提高模型:经典模型,了解其思想精髓。 手段:《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 (c)实证分析 手段:《计量经济学》四、写作建议 (a)选题:知道现实的咨询题,然后给以经济解释。建议了解实际,最好工作两年;或者了解学术前沿未解决的咨询题或者加工完美那些差不多存在但还粗的模型。建议修博士学位。同时要具体钻研某一特定领域,个人认为至少需要3年时刻,樊纲认为需要10年。注意别要选错了领域,人一辈子可没有太多的3年可用于“试错”。 (b)学透《高级微观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恐怕要花3年时刻。 (c)一具工具只用于解决一具目标(丁伯根法则),保持文章的主线。一篇论文只要解决一具咨询题就能够了,假如要解决所有咨询题,就可不能有论证力度,也可不能有学术性。事实上,一篇好的经济学论文,一定是用最少的篇幅,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信息。Skywalker:脱离经济学研究来谈论经济学论文的写作是没故意义的,论文能够看成是对目前研究工作的一种总结,即便别是最终成果也应当是时期性成果。固然上述定义排除了两类经济学论文,一类是反映前沿研究的论文,另一类是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论文。假如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经济学研究,或者尚未做好任何预备,那么就尚未具备撰写论文的条件。如今的咨询题就转移到怎么样开展经济学研究,我推举一本书《应用经济学研究办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该书关于怎么样开展经济学研究有详细论述,同时还附有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论文出处(作者): 优秀论文的五大特征 毕业论文致谢辞

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

《经济学》课程论文 1、××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的调查 2.关于居民户教育支出的调查报告。 3、便利店和大型超市定价差异化的比较分析。 4、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问题研究 5、论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6、休闲消费问题研究 7、城市就业问题研究 8、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约束的思考 9、论企业清洁生产 10、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11、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12、论制度创新与企业发展 13.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14.对小型企业家族式管理的利弊分析 15.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方向浅析 16.如何保持珠三角地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7.国内发达省区的新农村建设 18.农业的不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19.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小企业如何加快发展自己 20.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效率 21.我国粮食生产安全问题 22.土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3.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分析 24.中小企业失败原因的分析 24.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改革途径 25.中小企业在振兴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的作用 26.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指导作用

27.现代农民的消费行为分析 28.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 29.农户兼业化分化问题研究 30.农产品品牌经营问题研究(可进行个案分析) 31.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32、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 33、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学分析 34、广东省创业扶持体系研究 35、创业经济学研究动态 36、创新经济学研究动态 37、国外创业政策比较研究 38、技术创新的传导与扩散机制研究 39、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企业主体性研究 40、企业非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研究 41、创新型企业研究 42.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合理性分析 43. 家族企业产权开放模式分析 44.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45.经济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研究 46.珠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47.珠海市海岛经济研究 48. 珠海市旅游经济研究 49.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50、珠三角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51、区域发展进程中的招商引资问题研究。 52、论发展珠三角地区特色农业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53、关于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54、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优势之比较。 55、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分析。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篇一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提出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创新管理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商业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这标志着美国开始进入新经济时期。此后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新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新经济即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是在实现低通涨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它具备了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和可持续化几大特征。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人才资源成为新经济的主体。新经济时代所需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一般需要如下几个类型: (一)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再要求我们有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造能力。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科学家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 世纪初为5%——20%,70年代至9o年代为

微观经济学实际分析小论文

微观经济学实际分析小 论文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关于人大超市内伊利“大果粒”酸奶市场的分析酸奶一直是学生消费者中的热销品。在人大各个超市内,都设有专柜销售酸奶。每天购买酸奶的学生也是络绎不绝。而酸奶之中,伊利“大果粒”又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备受学生的追捧。伊利“大果粒”的售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维持在4.00元人民币,期间春季学期开学时曾一度涨到6至7元,但很快回落到4元。近期,人大各超市内“大果粒”酸奶的价格微升,达到了4.50元人民币。 考察伊利“大果粒”酸奶价格上升的因素,我们首先考虑到学生对该酸奶需求的变化。某商品价格的提高,一般反应了该商品需求的增加。时值三四月之交,春天已至,天气渐暖,而这几天北京的温度更是上升得尤其快。冬天里因畏惧寒冷而放弃喝酸奶的销售阻力已不存在,偶尔热辣的阳光更是让人有想借酸奶解暑的欲望。显然,整个酸奶市场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这也是伊利“大果粒”酸奶价格上升的一个市场大环境。再考虑其他因素,我们注意到新学期开始以后人大各超市的酸奶柜中的“大果粒”不算不再是伊利独树一帜,蒙牛“大果粒”酸奶也粉墨登场。而从价格上来比较二者,蒙牛“大果粒”的价位在6到7元不等,比伊利大果粒酸奶贵得多。依照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对彼此的影响,相对高价位的蒙牛“大果粒”酸奶的出现必定使人们减少对蒙牛“大果粒”酸奶的需求,进而使伊利“大果粒”酸

奶的需求增加。而从人们的消费心理上来分析,相对高价位的蒙牛“大果粒”酸奶的出现使人们对同类产品伊利“大果粒”的好感增加,认为其物美价廉,随之便增加了对该产品的购买,导致该产品需求上升。这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对商品需求量、进而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再考虑到酸奶市场的供给。春季酸奶的需求量增加,供给量一般也有相应的增加。从理论上来说,供给量增加了,价格不应该上升才对,但事实上价格却上升了。那是因为酸奶市场中各个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共同变化的,供给增加的同时,需求也在增加,并且它们增加的幅度不同。酸奶需求的增长快于供给的增长,使得酸奶市场供给缺口加大,进而促进了酸奶价格的上升。因此,酸奶市场供给与需求增长的相对不平衡是伊利“大果粒”酸奶价格上升的另一个市场大坏境。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伊利“大果粒”酸奶价格的上升是由其需求与供给的变化造成的。造成其需求量上升的因素有气候的变化、替代品蒙牛“大果粒”的上市和消费者自身消费心理的变化。而供给的影响表现在其与需求变化的相对差异。 分析了伊利“大果粒”酸奶价格上升背后的影响因素,我们再来考察其后期的价格变化趋势。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认为“大果粒”酸奶的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大。首先,酸奶并非生活必需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不高,人们会根据其价格变化调

经济学基础课程论文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基础 课程论文 题目:经济现象分析

经济现象分析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经济学基础这门学科,一个学期下来,对经济学有了基本的了解。经济学是人类关于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当今世界经济全国化,国家经济发展快速,我们要学好经济学知识和智慧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在这里,我对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分析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宝店,天猫店交易额为571亿元,在双11这天购物节,大部分“剁手党”将前些天收在购物车的宝贝进行下单,这一天内,大部分人通过手机,电脑进行购物,在进入双11这天时,一份十一秒之内交易额突破一亿,三分钟便突破10亿元,五分十七秒时突破二十亿,十四分零二秒突破五十亿元,三十八分二十八秒的时候突破了一百亿。这一天内,快件达五亿多件,14家快递125万快递员进行收件,打包,运输,派送。五亿多件可以看出来我国国民的需求量大,消费能力,购买能力强,消费金额高。购买力促进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分析:调查显示,65%的消费者认为价格较低,吸引其购买。44%的消费者确实有需要购买的物品,等待双11优惠的到来。62.5%的消费者认为双11的价格可以接受。其次,有抽奖活动,吸引购物者抽奖消费。高消费额是因为需求量大,国民消费购买力强。购物街的趋势让商品畅销,购买者心情愉悦。

二、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产品价格决定性因素有获取利润收益,占领市场,国家调控。商品的定价因素是以下几点,一是商品价值,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价格高低,二是商品的成本,成本是商品价格构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贮存运成本,机会成本。商品的市场因素也影响定价售价,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市场竞争,还有就是消费者行为心理因素,在消费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种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支配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所以,产品价格定价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制定。 三、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思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只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第一,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第二,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只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了,宏观经济才能正常进行,经济增长才能顺利实现。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出现商品普遍供不应求、物价全面上涨,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就是抑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并适当减少出口,同时鼓励增加供给,适当增加进口;如果社会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出现商品积压、生产下降、物价下降、失业增加,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刺

经济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个

经济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654个)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论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从安徽市场看扩大内需的途径★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 ★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改革探讨 ★论优化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意义 ★论“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 ★论当前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对我国银行业控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理性思考 ★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及解决的对策 ★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初探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 ★计算机软件业反垄断的经济学研究 ★论市场机制对我国医疗行业体制改革的意义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论差异分析 ★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风险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影响分析 ★论如何避免城市流动人口低收入的代际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原因与对策分析 ★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布局研究 ★安徽省城市能源消费问题及对策 ★基于DEA的安徽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城市化对经济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现状与对策分析 ★粮食种植面积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分析——以安徽、江苏两个样本为例

经济学论文3000字

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评析 电子商务152 倪舒颖2015014622 摘要:作为一个大学生,同时在市场中也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消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并且,能否合理的消费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对于《消费者行为》这一章节,我们将要来通论隐藏在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的动机,与此同时,研究如何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研究从而使得消费者效用实现最大化,进而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并且进一步分析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学以致用,所以,最关键的是,还要来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来使合理理性的消费,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规避风险。 关键词:效用,序数效用论,风险, 为了分析消费者在许许多多的不同的消费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的方式,经济学家提出了“效用”这个概念。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的时候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由于这句概念中的主语其实是有两个,消费者和某种商品,所以从中不难看出,其实效用不仅仅是取决于所消费的商品,同样取决于消费者。因此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或者效用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是否具有满足消费的欲望的能力,也就是说,那个商品是否是消费者心仪的满意的,还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该商品或服务的欲望,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内心是否想要,以及消费者对其满足程度的自我感受。所以,从中可以知道,效用很大程度上和消费者有关系,因为消费的心态的欲望都是主观的,都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而商品在选定以后,它的质量和形态大多是不发生变化的,所以影响效用的因素大部分在消费者身上。例如:同样的一个冰淇淋,今天消费者吃的很高兴很满意,而第二天就不喜欢了,不再购买了。难道一天的时间,冰淇淋的口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吗,不是的,很有可能是消费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了别的更好的选择,或者是因为身体原因,再或者是天气原因,等等等等,影响消费者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我们得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效用既然是用来衡量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那么,如果消费者消费了某一商品以后,他到底可以从中得到多大的满足感呢,这就引出了概念满足程度,也就是效用大小的度量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种是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另一种则是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为了和这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相对应,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也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基数效用论采用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另一种则是序数效用采用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在了解分析方法前,首先需要了解两种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基数是指1、2、3......普通整数,所以,基数可以进行运算,例如加减求和。因此,基数效用论是在假定效用可以用基数计量的基础上的,然而这个假定又是以人们可以说出每件商品的效用为前提的,但是效用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所以每个人对同一件商品的评价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件商品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所以,不难看出,从基数效用理论来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根本不需要弄清楚商品的效用到底是多少,因为,影响效用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在购买前根本无法确定商品的具体效用,所以,消费者只需要知道哪件商品可以使自己得到较大的满足就够了,即只要可以排出自己的偏好次序就可以了。因此,基数效用论的假定太过于严格,很难合乎显示,在现实情况下的应用也太过于麻烦。而序数效用的概念中,序数是指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次序或者等级的数,即序数表示的是两个事物的先后顺序。在序数效用的概念中,效用的大小是无法用单位进行具体衡量的,只能通过顺序或者等级表示。例如:买零食和买玩具,只需要考虑

技术经济学论文篇

摘要: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 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经济,而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经济建设,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生产力的综合论证。技术经济学把研究的技术问题置于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各种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技术经济学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技术经济学在研究中采用两种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 较,并在分析比较中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关键词:技术,经济,方案……参考文献:网络博客,名人言论。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也涉及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具体内容有: 1,为国家和部门制定各各技术方案,和经济依据。 2,研究技术上的的最优方案。 3,研究并提出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从全局的范围来看,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效果、结构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佳关系问题;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合理转移问题;投资方向、项目选择问题;能源的开源与节流、生产与供应、开发与运输的最优选择问题;技术引进方案的论证问题;外资的利用与偿还,引进前的可行性研究与引进后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技术政策的论证、物资流通方式与渠道的选择问题等等。从部门和企业范围看,技术经济学研究厂址选择的论证,企业规模的分析,产品方向的确定,技术设备的选择、使用与更新的分析,原材料路线的选择,新技术、新工艺的经济效果分析,新产品开发的论证与评价,等等。从生产与建设的各个阶段看,技术经济学研究试验研究、勘测考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综合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与评价,等等。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系统综合,即采用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对技术的研制、应用与发展进行估计;方案论证,即技术经济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套经济效果指标体系,对完成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方案的计算、分析、比较;效果分析是通过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对比分析,效益与费用的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是效果最大原则。技术经济学将伴随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需要而不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经济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的论证与评价;生产力布局、转移的论证与评价;经济规模的论证与评价;资源开发利用与有效配置的论证与评价;企业技术改造的论证与评价;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经济分析与技术引进的论证与评价;企业技术创新、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的论证与项目评价;企业技术经济潜力的分析、论证与评价;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论证与评价等等。技术经济理论方法也将应用于环境研究领域中,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估算,绿色GDP核算体系,环境政策与管理的经济分析。在资源技术经济领域,将研究节能技术的经济评价,替代能源及新能源技术开发的经济分析,重大能源项目的经济分析。人力资源配置,技术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