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轨道交通全规划出炉

大连地铁轨道交通全规划出炉
大连地铁轨道交通全规划出炉

大连地铁轨道交通全规划出炉

更新时间:2015-01-14 09:08:49 来源:大连天健网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2015年,是大连轨道交通建设承上启下的一年。从4月起,大连地铁一期工程将先后投用,大连交通路网进入新格局。据统计,目前大连已建成运营的轨道线路包括快轨3号线、九里支线和202路延伸线,合计105.3公里。在建轨道线路包括地铁1、2号线和金普北线,合计108.8公里。

地铁2号线一期今年4月试运营,1号线一期今年6月试运行,而1、2号线的二期工程紧随其后,2016年下半年将与一期贯通试运营。与此同时,地铁5号线、4号线和7号线开始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建设规划批复进展,大连市还将适时开工建设金普城际铁路延伸线工程……随着各条轨道线路进程的逐步明朗,未来5年大连轨道交通已呈现出网络互通之势,滨城市民的出行体验将更便捷。

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

1号线由姚家、经会展中心至河口,全长28.3公里,设车站22座(西安路、大连北站与2号线共站)。其中一期工程由姚家至会展中心,线路长17.7公里,设车站15座;二期工程由会展中心至河口,线路长10.6公里,设车站7座。

2号线由海之韵、经辛寨子至大连北站,线路长37.5公里,设车站29座。其中一期工程线路长20.7公里,设车站17座;二期工程包括东段海之韵至港湾广场和北段辛寨子至大连北站,线路长16. 8公里,设车站12座。

1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分段进行系统安装调试,部分区段已进入综合联调阶段并进行试运行,计划于2015年6月载客试运营。2号线一期工程正在试运行,计划今年4月试运营。

地铁1、2号线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全长27.4公里,共设车站15座。其中区间隧道全长19.76公里,已贯通16.79公里,完成85%;10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完工,完成66.7%。(上图中虚线部分为二期工程:1号线会展中心至河口;2号线辛寨子至大连北站。)

1号线网图

2号线网图

金普城际铁路延伸线计划2015年下半年开工

该线路起自大连北站,沿华北路、202国道、金州区胜利路、永安大道敷设。线路全长21.7公里,其中地下线长13.23公里,高架线长7.14公里,地面线长1.33公里,设车站8座。项目建成后与在建的金普城际铁路北线贯通运营,并在大连北站与地铁1、2号线及哈大高铁换乘,在后盐站与快轨3号线、地铁5号线换乘,在十九局站与3号线九里支线换乘。

目前,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已获得市发改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客流预测报告、沿线公交线路配套规划等风险评估6项专项报告已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公共安全预评价、地震灾害评估等5项专项报告编制也已完成,正在按程序报批。2015年,在国家批复新一轮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计划下半年择期开工建设。

金普城际铁路延伸线

地铁5号线串起青泥洼、梭鱼湾两大核心区

5号线南起虎滩新区滨海东路、虎滩路交叉口海洋广场,向西下穿虎滩公园后向西北沿解放路敷设至劳动公园东侧,下穿劳动公园后转入友好街向北敷设,后沿规划路至大连火车站,下穿海湾后进入钻石湾地区,沿甘井子路向北至泉水、后盐,下穿沈大高速后出地面,终点位于后关村,线路全长28.3km,设车站18座,停车场和车辆段各1处。

该线路为核心区东部南北向跨湾骨干线,构建核心区东部南北向快速通道,并与地铁1号线北延线贯通,兼具机场线功能,服务于大连新机场。线路北段设置后关村车辆段,也是新一轮线网规划新增线路的综合维修基地。

5号线串联起青泥洼、梭鱼湾两大城市功能核心载体,联系大连火车站、大连新机场两个对外交通枢纽,打破了海湾对青泥洼、梭鱼湾片区乃至老甘井子片区的阻隔,改变了甘井子片区过去出行单一向西的通道,为甘井子片区提供了新的出行途径。快轨3号线的运能已

经接近饱和,根据现状的客流断面分析,后盐至火车站是快轨3号线客流压力最大的区间,5号线在火车站和后盐与快轨3号线两次换乘,可以有效缓解3号线在核心区内区间的客流压力。

5号线线路图

地铁4号线串联交通线路换乘的关键点

当5号线纳入建设后,核心区的线网呈现“两纵+半环”的网络形态。从香炉礁峰腰以北,即核心区中部交通瓶颈以北,线网基本呈现“三纵”的格局,三线之间除地铁1、2号线在终点与大连北站换乘外,没有其他的相交换乘点,三线之间无法换乘,“网络”概念尚未形成。

4号线线路西起甘井子区营城子镇,东抵梭鱼湾副中心东侧龙头石。沿线经过营城子镇、

生态科技城、辛寨子住宅区、泡崖村住宅区、山东路住宅区、金家街住宅区、梭鱼湾城市公共中心等功能区,线路全长27.7km,设车站20座,车辆段和停车场各1座。4号线基本位于香炉礁蜂腰以北区域的中部,4号线在轨网中的重要作用就是串联各线,使得各线之间的换乘成为可能,使得在网络上的各站点周边的市民都能利用轨网完成出行。

4号线衔接大连核心区最大的经济适用房社区泡崖和较大的老小区金三角区域,通过4号线与地铁1、2和5号线的换乘,可以改善沿线居民上下班的出行条件,同时缓解早晚高峰因潮汐客流带来的道路压力。另一方面,4号线西接生态科技城,东接老甘子工业区改造地块,为规划期内两个建设开发重点提供最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也为周水子机场搬迁后的地块改造奠定基础。

地铁7号线贯通大连东西的主干线

7号线西起百合山庄,东至港湾广场,全长16.5km,共设车站17座。线路沿线经过百合山庄、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园、南沙、和平广场商业中心、会展中心、胜利路沿线、劳动公园、南山住宅区、三八广场、大连港、邮轮中心等。

7号线为核心区南部东西走向的骨干线路,构建了传统核心区与高新园区的直接联系。

根据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方案,在2020年前,我市除将建设地铁5号、4号线和7号线外,还将建设地铁1号线新机场延伸线、市域快线(机场至金渤海岸)。在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完成时,建设运营总里程将超过300公里,据国内二线城市前列。

北京地铁规划

北京地铁规划 昌平线二期全长10.6公里,将从南邵站向北延伸,依次经过昌平新区站、水库路站、昌平站、十三陵景区站,直达涧头西站,全部为地下线路,也真正进入到昌平城区。根据计划,昌平线二期2015年内开通,开通后从最南的西二旗站到最北的涧头西站,预计需要40分钟。 地铁14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连接东北、西南方向的轨道交通“L”形骨干线,线路全长47.3公里,途经丰台、东城、朝阳等区。目前西段(张郭庄站-西局站)和东段(金台路站-善各庄站)均已建成通车运营。即将开通的中段(西局站-金台路站)长20.3公里,规划在沿途设置了20座车站。

点击进入:北京地铁16号线车站设计方案展示(点击查看大图) 一、功能定位 西郊线连接了颐和园、南水北调公园、玉东、北坞郊野公园、万安公墓、植物园、香山等景点,是一条服务于西郊风景区,以旅游、休闲、观光为目的的旅游专用轨道交通线路。 二、线路方案 西郊线西起于香山路停车场,沿香山路向东,下穿西五环路香泉环岛后,右转进入旱河路,沿旱河路向南经过万安东路后右转,沿万安东路向东穿过茶棚村后进入规划玉泉郊野公园,线路经过北坞村路前转向南并下穿北坞村路,而后沿北坞村南街向东,在规划金河路路口转向南,再沿规划金河路向南,同时线路穿过规划南水北调公园北端,在规划金河路终点处线路右转从南水北调公园东侧上跨四环路和京

密引水渠进入巴沟路,终点进入巴沟车辆段与地铁10号线巴沟站衔接换乘。 西郊线全长约9.4公里,新建7座车站和1座巴沟车辆段。 图上所载站名为命名预案。正式命名方案,将在市规划委就车站站名做专题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并请示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作为一条房山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连接线路,地铁燕房线主线计划于2015年底实现线路基本贯通,力争在2016年底开通,并将在阎村北站实现和房山线的同台换乘。 主要服务房山新城居民 对于住在房山新城的居民来说,进出城一直是件难事。地铁房山线只开到苏庄站,从苏庄站下车,必须搭乘公交车回到房山新城。因此,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地铁燕房线,对于他们是个福音。 燕房线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自燕化产业区南段起,沿燕房路、京周路、大件路接入阎村北站;支线起自周口店地区,沿兴房大街、京周路在饶乐府站接入主线。 燕房线主线长度约14.4公里,设8座高架车站,分别为阎村北站、大紫草坞站、阎村站、星城站、顾八路站、饶乐府站、老城区北站和燕化站,并在阎村北站和西延的房山线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附图)

一、大连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概要 大连市城轨交通规划研究始于1982年。2005年,市规划部门会同相关专业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在OD调查与综合交通规划得基础上,编制完成大连市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为262、9公里,包括总长71、3公里中心城区地铁线与总长191、6公里组团间快轨线,并预留发展线。 (一)中心城区地铁线3条,总长71、3公里,分别就是: 1号线:南关岭-河口(旅顺南路-黄浦路-中山路-富国街-西安路-华北路-促进路-山东路-南关岭),为贯穿城市南北方向得地铁线,全长27、4公里。 2号线:东海公园-辛寨子-南关岭(南关岭-后革-张前路-红旗路-黄河路-五一路-中山路-人民路-东港),为贯穿西部南北与南部东西方向得地铁线,全长35、4公里。 5号线:站北广场-虎滩新区,为贯穿城市东南部得地铁线,全长8、5公里。 (二)中心区城区快轨线3条,总长147、8公里,分别就是: 3号线:大连站-金石滩,就是连接了中心城区与金港区方向得快轨线,全长49、1公里 4号线及旅顺北线:南关岭-旅顺,就是连接了中心城区与旅顺北线方向得快轨线,全长58、4公里。 旅顺南线:由河口-旅顺开发区,全长40、3公里。 (三)其它快轨线(金州区及机场联络线)3条,全长43、8公里,分别就是: 金州东线:3号线开发区站-金州区九里,线路长14、3公里。 金州西线:地铁2号线姚家站-金州区金渤海岸,线路长19、5公里(其中新机场支线长6、5公里)。 金州机场联络线:联接金州东线、金州西线至新机场,线路长10公里。

地铁1号线:

地铁二号线沿途路线: 工程拟建地铁正线长度21、174km,其中主线长18、104km,支线长3、070km,全部为地下线路。线路与南关岭车辆段连接线长度1、551km,其中地上地下过渡段长度1、013km,高架线长度0、390km,地面线长度0、148km。 共设置车站17座(含支线车站1座),分别为:姚家、南关岭、后盐(支线)、华北路、泉水路、中华广场、千山路、松江路、东纬路、促进路、春光街、香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兴工街、西安路、功成街、会展中心,平均站间距离1、264km,全部为地下站。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在南关岭。 4座换乘站个别层有双岛式设计 地铁有换乘站4座,南关岭换乘站:南关岭火车站位于华北路与东北路交口西侧,与国铁新大连站车站地铁2号线及规划4号线换乘,车站与哈大客运专线站房合建,采用地下一层双岛式站台形式。 地下一层为站台层,地上一层为综合换乘大厅,其功能一方面就是地铁客流出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铁与地铁及各地铁线之间得客流换乘。 东纬路换乘站:东纬路站换乘方案考虑本线车站为地下二层,规划4号线车站为地下三层,两线车站进行十字交叉站台换乘。 西安路换乘站:车站与地铁2号线车站岛一侧十字换乘,地下一层为公共站厅层及2号线站台层(侧式),地下二层为地铁1号线站台层。 后盐换乘站:本站为双层岛式车站,与既有3号线车站形成换乘,地上为站厅层,地下为本项目支线站台层。 80公里时速全天运行16小时 列车编组采用6辆编组。根据大连市居民乘车规律,考虑到中心地区地铁线路,确定运营时间为6:00~22:00,全日运行16小时,其余时间全线停运,进行设备检修与线路维护。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额定载客量为230~250人。全线设主变电站两座,分别位于松江路南400m山东路西侧与西南路与马栏河相交处东北角。项目共占地742亩,其中永久占地584、5亩,临时占地157、5亩;控制中心及主变电所占用城市建设用地约为45亩。由于起终点穿越市区,拆迁主要为房屋以及道路、电力、通信线路、给排水管线等改移。工程总投资979509、8万元。

大连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8790737.html, 大连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作者:牛瑞雪赵雨露史乙桐胡玉迪郝佳轩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10期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道路交通上拥堵已经是一个严 重的城市问题,各城市掀起了修建地铁热潮,使人们更多的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同时也使地铁客流量不断增加,风险发生时,后果无法估计,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大连地铁1、2号线运营安全风险为例,对大连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并对大连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因素;风险评估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的矛盾逐渐凸显,轨道交通的出现,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大连市地铁成为近年来主要发展的轨道交通形式,但由于地铁在地下封闭空间运行,不仅空间小,通风条件差,对救援人员的疏散也不利。此外,地铁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集会场所,客源更复杂,在事故发生时,会造成严重后果。在国内外地铁运行情况下,风险因素的运行安全系数增加,运营安全风险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全面降低运营安全风险,确保安全运行[1]。 1地铁风险要素分析 (1)人员因素。因地铁发展的迅速,同时其高便捷性是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地铁,其安全性与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地铁的任何一个部分都离不开人,设备需要人员操作,维护需要人员进行,管理需要人员卷管理,地铁初衷就是服务于人,所以乘客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 (2)设备因素。在地铁运营过程中,除去系统内外人员的因素后,设备的因素也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指标。地铁系统若想为乘客们提供出行服务,就需要控制系统,车辆,环控系统,以及自动停车装置等设施。 (3)管理因素。指地铁管理层按照地铁的运营方式,地铁运营安全等方面对地铁相关的人、设备、财产、信息等一定的必要资源进行管理的能力。管理的目的是让地铁更加安全,调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发挥管理能力,降低风险与应对风险。 (4)环境因素。包括内部环境和自然环境。前者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隧道、站厅、站台、噪音、标识等。后者是指地铁外部环境,这种环境因素是人暂时无法把把控的一种环境。此外时间和气候也是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2]。 2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1号线(一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 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

期的旧编号)。由于正式名称未对公众公布,也有人将这站称为地铁技校站。位于苹果园站西北方向福寿岭村,与地铁技校临接。本站作为地铁技校通勤车的停靠站,每个工作日早晚各有一班通勤车停靠。车站构造与古城站和苹果园站基本相同,目前地面出入口仅有一个尚可使用,其他三个入口中有两个被水泥和各种杂物封死,另外一个被从内部锁住。站内墙壁留下了很多地铁技校学生的涂鸦。入口处虽固定着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的警示牌,但除学生外,时常有以城市冒险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进入,目前尚未有因该行为违法而被处罚的实例。 高井站(北京军区站)编号为53#,101。由于该站的正式名称尚未公布,因此也有人将此车站臆称为北京军区站。本站坐落于西山中,一说已属于北京军区的管辖区内。由于进入的方法复杂并且较为危险,目前仅能从几张照片来了解站内设施及构造。该站与客运站的构造完全不同。站台比较狭窄,站内墙壁上涂抹白灰,顶部较低矮,照明设施也较为简陋。 黑石头站编号为54#。在地铁系统中没有编号,因此也被认为不包含在北京的地铁系统之内。本站为一地上车站,位于北京西山中的黑石头村附近,因此被大多数人称为黑石头站。 1号线现有换乘车站: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首都北京现有地

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 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在浦东塘桥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才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市区“乘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1983年初,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市计委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7月,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8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成立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石礼安兼任指挥。

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精)

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工程是大连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的三号线,线路起点位于大连火车站南广场西侧,向 北跨过大连铁 路客运站处铁 路和大连北货 运站,转向西 至香炉礁立交 桥,沿东北路 东侧向北穿椒 金山隧道,经 泉水小区后, 走振兴路北侧 进入开发区, 沿五号线南侧 向东,经高科 技园区至金石滩。线路主要从火车站沿着东北方向的现有公路,基本布置在道路一侧。全线联结了东南部的老城区与东北部的北市区、开发区,大致呈C形走向。线路全长约49.15km,其中地面线长26.48km,高架线长21.57km,隧道长1.1km。全线共设14座车站,其中地面站6座,高架站8座。车站均为侧式车站,地面车站为单、双层地面侧式车站;高架车站除火车站为三层高架侧式车站外,其余均为二层高架侧式车站。车辆选用B型车,设海湾车辆段和金石滩停车场。 本工程建设周期计划为4年,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从火车站至保税区,线路长30.9km,设9座车站(地面站2座),计划工期2年;二期工程从保税区至金石滩,线路长18.25km,计划工期2年。工程设计年限:初期为2007年、近期为2014年、远期为2029年。客流预测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初期为0.948万人、近期为1.402万人、远期为2.199万人。高峰小时的设计运输能力初期为0.950万人、近期为1.425万人、远期为2.280万人。本工程初期总投资估算为370170万元,其中外汇4722万美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7531万元。 大连市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工业和旅游城市,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本工程的修建可以带动大连市新市区的经济发展和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并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同时也为老企业改造、新市区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总体规划指出:2010年把大连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成为东北亚的金融、商贸、旅游和信息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将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共29章155节490页。 主编单位: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总指挥部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北京未来地铁规划图(2015)

2015北京地铁规划图 1号线(一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 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期的旧编号)。由于正式名称未对公众公布,也有人将这站称为地铁技校站。位于苹果园站西北方向福寿岭村,与地铁技校临接。本站作为地铁技校通勤车的停靠站,每个工作日早晚各有一班通勤车停靠。车站构造与古城站和苹果园站基本相同,目前地面出入口仅有一个尚可使用,其他三个入口中有两个被水泥和各种杂物封死,另外一个被从内部锁住。站内墙壁留下了很多地铁技校学生的涂鸦。入口处虽固定着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的警示牌,但除学生外,时常有以城市冒险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进入,目前尚未有因该行为违法而被处罚的实例。 高井站(北京军区站)编号为53#,101。由于该站的正式名称尚未公布,因此也有人将此车站臆称为北京军区站。本站坐落于西山中,一说已属于北京军区的管辖区内。由于进入的方法复杂并且较为危险,目前仅能从几张照片来了解站内设施及构造。该站与客运站的构造完全不同。站台比较狭窄,站内墙壁上涂抹白灰,顶部较低矮,照明设施也较为简陋。 黑石头站编号为54#。在地铁系统中没有编号,因此也被认为不包含在北京的地铁系统之内。本站为一地上车站,位于北京西山中的黑石头村附近,因此被大多数人称为黑石头站。 1号线现有换乘车站: 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比

大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瓦房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环境影响篇章简本 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2010年8月

目录 1 规划容 (1) 1.1 规划围与位置 (1) 1.2 规划性质与职能 (1) 1.3 规划规模 (1) 1.4 规划方案 (2) 2 规划协调性分析 (6) 3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9) 3.1 自然地理条件 (9) 3.2 社会经济条件 (11) 3.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2) 4 资源利用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13) 4.1 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13) 4.2 能源利用分析 (14) 4.3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15) 4.4 水环境容量分析 (16) 4.5 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17) 4.6 生态承载力分析 (17) 5 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 5.2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 5.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 6 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18) 6.1 功能定位评价 (18) 6.2 发展规模评价 (19) 6.3 总体布局评价 (19) 6.4 产业结构评价 (21) 7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规划调整建议 (22) 7.1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2) 7.2 规划调整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西侧,西濒渤海,东与普兰店接壤,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接壤,是辽东半岛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经济纽带、辽南地区的工业重镇、中国轴承工业的发祥地、国家重点果品生产基地。同时瓦房店市雄踞辽南渤海之滨,是渤海经济圈的扩散区域,处在都市区东西发展轴和东北哈大发展轴的交汇处,是东北地区进出市区的枢纽节点。包含沿海“五点一线”中的长兴岛节点,并位于长兴岛和花园口两大节点的联结轴线上。 在刚刚闭幕的市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全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思路,要在黄渤海沿岸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生态型城镇,使其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和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因此,适时制定发展策略、明确用地布局、配套服务设施、营造瓦房店城市特色、综合提高瓦房店市的竞争力成为了瓦房店市的迫切需求。 未来瓦房店市的发展,不但要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还应当对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全市资源环境效率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瓦房店市规划局于2009年12月委托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瓦房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瓦房店市规划局于2010年5月委托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开展《瓦房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次评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为瓦房店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思路,明确空间和产业发展方向,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建议,避免规划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将瓦房店市发展成为绿色产业的聚集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示区,建成一个农村城市化的先导区、为生态型城市提供支撑。

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部门预算

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部门预算 (2017年) 目录

第一部分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概况 一、主要职责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第二部分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2017年部门预算表 一、收支预算总表 二、支出预算总表 三、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四、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一般公共预算) 五、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 六、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财政专户) 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基本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第三部分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2017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概况

一、主要职责 (一)依法承担全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推动轨道交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纳入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预算单位: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本级)。 第二部分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部门预算表 (详见附件1) 第三部分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2017 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2017年收支预算 的总体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财政拨款收入万元,相比2016年增加13%,原因是工资调增及工伤保险比例增加。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万元,相比2016年减少4%,原因是失业保险比例减少;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万元,相比2016年增加7%,原

大连地铁轨道交通全规划出炉

大连地铁轨道交通全规划出炉 更新时间:2015-01-14 09:08:49 来源:大连天健网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2015年,是大连轨道交通建设承上启下的一年。从4月起,大连地铁一期工程将先后投用,大连交通路网进入新格局。据统计,目前大连已建成运营的轨道线路包括快轨3号线、九里支线和202路延伸线,合计105.3公里。在建轨道线路包括地铁1、2号线和金普北线,合计108.8公里。 地铁2号线一期今年4月试运营,1号线一期今年6月试运行,而1、2号线的二期工程紧随其后,2016年下半年将与一期贯通试运营。与此同时,地铁5号线、4号线和7号线开始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建设规划批复进展,大连市还将适时开工建设金普城际铁路延伸线工程……随着各条轨道线路进程的逐步明朗,未来5年大连轨道交通已呈现出网络互通之势,滨城市民的出行体验将更便捷。 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 1号线由姚家、经会展中心至河口,全长28.3公里,设车站22座(西安路、大连北站与2号线共站)。其中一期工程由姚家至会展中心,线路长17.7公里,设车站15座;二期工程由会展中心至河口,线路长10.6公里,设车站7座。 2号线由海之韵、经辛寨子至大连北站,线路长37.5公里,设车站29座。其中一期工程线路长20.7公里,设车站17座;二期工程包括东段海之韵至港湾广场和北段辛寨子至大连北站,线路长16. 8公里,设车站12座。

1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分段进行系统安装调试,部分区段已进入综合联调阶段并进行试运行,计划于2015年6月载客试运营。2号线一期工程正在试运行,计划今年4月试运营。 地铁1、2号线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全长27.4公里,共设车站15座。其中区间隧道全长19.76公里,已贯通16.79公里,完成85%;10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完工,完成66.7%。(上图中虚线部分为二期工程:1号线会展中心至河口;2号线辛寨子至大连北站。) 1号线网图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 国务院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4105平方公里陆域被纳入城市规划区大连城市规模向北扩大了 国务院不久前已对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按照这个规划,全市陆域面积13538平方公里中的4105平方公里,被纳入城市规划区。 大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城市规划区在金州以南为2600平方公里,此外还包括长海县、冰峪沟地区和碧流河库区等地。在城乡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山体等自然分隔,形成由中心城区、新城区、金州城区和旅顺口城区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我市为此将控制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发展规模,到2020年,市内4区加上旅顺口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355万人以内,同时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周围各组团转移。到2010年,这5个区的实际居住人口将被控制在31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262万平方公里以内。 大连城市规划特点 大连早期采用了欧洲古典及日式建筑风格,以广场、林荫大道、放射型道路为主要特征,街巷规模较小。建国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近年来,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了调整,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构成“蓝天、碧海、青山”的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的滨海园林旅游城市。 《发展规划》在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从大连实际出发,本着科学性、超前性和导向性的

原则,重点对城市功能、发展目标、城市规划范围、城市发展方向、城镇体系、航运中心和产业基地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调整。《发展规划》将大连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国际化、信息化、科教强市、协调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经济发展实行三步走的奋斗目标,2005年为实现城市现代化奠定基础,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还对中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控制,引导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新市区、次中心城市疏解。规划到2020年,大连市总人口数达8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85%。发展规划中对原规划区范围内未做调整,重点调整了城区范围。将城区范围扩大到金州以南的2567平方公里用地内,比原总体规划增加了2000平方公里。通过构筑“一个中心”,建成“四个基地”,全面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两区三带”(主城区、新市区;沈大高速公路经济带、大丹高速公路经济带、长山列岛及周边的海洋经济带)的产业体系总体布局。 1.城市功能 《大连城市发展规划》确定城市功能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2.城镇体系布局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主,合理发展卫星城,形成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群。 规划大连市将形成由一个中心城市、三个次中心城市、七个小城市、十一个重点镇、二十八个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网络,构成沿两条轴线(一条为渤海沿岸的长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一条为黄海沿岸的大丹高速公路)呈“V”形放射状组团式空间格局。 大连中心城市按照“西拓北进”的思路,西拓至旅顺、北进至金州,构筑“两城”的空间格局,“两城”即主城区与新市区。 3.港口规划空间布局 以“一岛三湾”港口为核心,以双岛湾、长兴岛深水港为重点,以瓦房店、普兰店、旅顺港口以及庄河、长海港口为支撑,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为环绕的港口集群,发挥区域性港口的集聚优势,带动渤海、黄海港口集群参与国际港口间的竞争。 大孤山半岛、大窑湾、大连湾、鲇鱼湾即“一岛三湾”是大连港口空间布局的核心港区。 4.交通规划 规划到2020年,大连市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以上,公路网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自然状况 第二节综合评价 第三节面临形势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主要目标 第四节战略任务 第三章主体功能区划分 第一节全市主体功能区类型 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四章优化开发区域 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 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 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 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

第一节农产品产区 第二节重点生态功能区 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主要区域政策 第二节实施与主体功能区对应的绩效评价第三节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 第四节监测评估 附表1 自然保护区表 附表2 风景名胜区表 附表3 森林公园表 附表4 地质公园表 附表5 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区表 附表6 水产种质资源表 附表7 一级水源保护区表 附图1 大连市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示意图附图2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区划图 附图3 大连市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布图 名词解释

序言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明确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完善区域开发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大连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针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性、战略性、约束性规划,是相关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土地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主要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的规划期是2014-2020年,规划任务是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规划范围为全市陆地国土空间以及毗连海域。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市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发布实施。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自然状况 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地处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分,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2分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全市陆地和岛屿总面积约13639平方千米。

已获批2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

城市轨道交通(Rail Transit)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包括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轻轨应是一种电气化铁路系统,由于轻轨的机车重量和载客量都较小,列车长度、宽度都不及地铁,使用的铁轨质量也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铁轨每米的质量为60公斤,由此得名“轻轨”。 我国现将轨道交通的重点放在地铁上,地铁主要是指“重轨”,它也是一种电气化铁路系统,运能与‘轻轨”相比较大。它必须有单独的道路;车辆由多节车厢组成,速度及加速都较快;有复杂的信号系统;并需有较高的站台上下客。行驶的道路可以在地面、地下和高架线上。国外“重轨”交通系统包括了市郊列车、地铁列车等。如上海地铁1号、2号及3号线都属于这一类。从运量来区分,地铁的运输量最大,单向每小时可运送4万至6万人次,轻轨可运送2万至3万人次,有轨电车的运量最小,只有1万人次。从能源使用的角度来说,大多数轨道交通工具都是用电驱动的。 目前我国已被获批运营、开建、筹划地铁的城市共有28个线网规划详解如下(图)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 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广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宁波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贵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合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大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昆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详细介绍

大连地铁规划高清图

大连地铁规划高清图 地铁1号线 地铁1号线为贯穿城市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北起南关岭,南至河口,线路全长约27.4公里,途经山东路、促进路、华北路、西安路、富国街、中山路、黄浦路、旅顺南路。主要经过南关岭新火车站、泉水居住区、中华广场公共中心、沙河口交通中心、兴工街、西安路商业区、会展中心、星海公园、大学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客流集散点。 工程拟建地铁正线长度21.174km,其中主线长18.104km,支线长3.070km,全部为地下线路。线路与南关岭车辆段连接线长度1.551km,其中地上地下过渡段长度1.013km,高架线长度0.390km,地面线长度0.148km。 共设置车站17座(含支线车站1座),分别为:姚家、南关岭、后盐(支线)、华北路、泉水路、中华广场、千山路、松江路、东纬路、促进路、春光街、香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兴工街、西安路、功成街、会展中心,平均站间距离1.264km,全部为地下站。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在南关岭。 4座换乘站个别层有双岛式设计 地铁有换乘站4座,南关岭换乘站:南关岭火车站位于华北路与东北路交口西侧,与国铁新大连站车站地铁2号线及规划4号线换乘,车站与哈大客运专线站房合建,采用地下一层双岛式站台形式。 地下一层为站台层,地上一层为综合换乘大厅,其功能一方面是地铁客流出入,另一方面是国铁与地铁及各地铁线之间的客流换乘。 东纬路换乘站:东纬路站换乘方案考虑本线车站为地下二层,规划4号线车站为地下三层,两线车站进行十字交叉站台换乘。 西安路换乘站:车站与地铁2号线车站岛一侧十字换乘,地下一层为公共站厅层及2号线站台层(侧式),地下二层为地铁1号线站台层。 后盐换乘站:本站为双层岛式车站,与既有3号线车站形成换乘,地上为站厅层,地下为本项目支线站台层。 80公里时速全天运行16小时 列车编组采用6辆编组。根据大连市居民乘车规律,考虑到中心地区地铁线路,确定运营时间为6:00~22:00,全日运行16小时,其余时间全线停运,进行设备检修与线路维护。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额定载客量为230~250人。全线设主变电站两座,分别位于松江路南400m山东路西侧和西南路与马栏河相交处东北角。项目共占地742亩,其中永久占地584.5亩,临时占地157.5亩;控制中心及主变电所占用城市建设用地约为45亩。由于起终点穿越市区,拆迁主要为房屋以及道路、电力、通信线路、给排水管线等改移。工程总投资979509.8万元。计划于2009年6月开始前期工作,2013年5月底建成完工,总工期约4年。 地铁2号线 地铁2号线为贯穿西部南北和南部东西方向的骨干线,北起哈大客运专线的南关岭站,东至海之韵公园,线路长度35.4公里。途经南关岭客运站北规划路、后革街、张前路、红旗路、黄河路、五一路、中山路、人民路、规划东港路。主要经过南关岭综合交通枢纽、体育中心、后革居住区、中革居住区、前革居住区、辛寨子居住区、红旗镇居住区、马栏广场文化商业点、西安路商业街、中山广场、青泥洼桥、港湾广场、

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

附件 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 (2015~2020年) 一、线网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12条市区线和10条市域线及1条支线组成,总长度908公里。预测2020年,大连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4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30%。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2015~2020年,新建1号线三期工程、4号线、5号线和R4线二期工程,补列R2线和R4线一期工程,总长度170.1公里。到2020年,形成8条运营线路、总长298.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1号线三期(北延)工程自姚家至新机场站,线路长13.2公里,设站3座,投资38.8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8~2020年。 4号线工程自营城子至龙头石站,线路长27.7公里,设站20座,投资185.0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5号线工程自虎滩新区至后关村站,线路长23.8公里,设站18座,投资157.3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R4线二期(南延)工程自十九局至大连北站,线路长19.7公里,设站8座,投资69.9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7年。 另,7号线应结合2号线客流情况和沿线开发进程择机建设,并根据需要适时建设应急指挥中心等设施。 (二)主要技术标准 1、4、5号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R4线采用B型车,初、近期4辆编组,远期6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12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四)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为529.0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51.28亿元,补列项目剩余投资77.76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8.8%,计258.28亿元,由大连市区两级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 (五)实施保障 本期建设项目由大连市政府组织实施,要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2线和R4线一期工程由大连市交通局负责投资建设,1号线三期工程、4号线、5号线和R4线二期工程由大连地铁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由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全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

大连地铁概况

大连地铁概况 AAAAA发表于2009年12月27日 16:08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 地铁1号线 地铁1号线为贯穿城市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北起南关岭,南至河口,线路全长约27.4公里,途经山东路、促进路、华北路、西安路、富国街、中山路、黄浦路、旅顺南路。主要经过南关岭新火车站、泉水居住区、中华广场公共中心、沙河口交通中心、兴工街、西安路商业区、会展中心、星海公园、大学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客流集散点。 工程拟建地铁正线长度21.174km,其中主线长18.104km,支线长3.070km,全部为地下线路。线路与南关岭车辆段连接线长度1.551km,其中地上地下过渡段长度1.013km,高架线长度0.390km,地面线长度0.148km。 共设置车站17座(含支线车站1座),分别为:姚家、南关岭、后盐(支线)、华北路、泉水路、中华广场、千山路、松江路、东纬路、促进路、春光街、香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兴工街、西安路、功成街、会展中心,平均站间距离1.264km,全部为地下站。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在南关岭。 4座换乘站个别层有双岛式设计 南关岭换乘站:南关岭火车站位于华北路与东北路交口西侧,与国铁新大连站车站地铁2号线及规划4号线换乘,车站与哈大客运专线站房合建,采用地下一层双岛式站台形式。地下一层为站台层,地上一层为综合换乘大厅,其功能一方面是地铁客流出入,另一方面是国铁与地铁及各地铁线之间的客流换乘。 东纬路换乘站:东纬路站换乘方案考虑本线车站为地下二层,规划4号线车站为

地下三层,两线车站进行十字交叉站台换乘。 西安路换乘站:车站与地铁2号线车站岛一侧十字换乘,地下一层为公共站厅层及2号线站台层(侧式),地下二层为地铁1号线站台层。 后盐换乘站:本站为双层岛式车站,与既有3号线车站形成换乘,地上为站厅层,地下为本项目支线站台层。 80公里时速全天运行16小时 列车编组采用6辆编组。根据大连市居民乘车规律,考虑到中心地区地铁线路,确定运营时间为6:00~22:00,全日运行16小时,其余时间全线停运,进行设备检修与线路维护。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额定载客量为230~250人。全线设主变电站两座,分别位于松江路南400m山东路西侧和西南路与马栏河相交处东北角。项目共占地742亩,其中永久占地584.5亩,临时占地157.5亩;控制中心及主变电所占用城市建设用地约为45亩。由于起终点穿越市区,拆迁主要为房屋以及道路、电力、通信线路、给排水管线等改移。工程总投资979509.8万元。计划于2009年6月开始前期工作,2013年5月底建成完工,总工期约4年。 地铁2号线 地铁2号线为贯穿西部南北和南部东西方向的骨干线,北起哈大客运专线的南关岭站,东至海之韵公园,线路长度35.4公里。途经南关岭客运站北规划路、后革街、张前路、红旗路、黄河路、五一路、中山路、人民路、规划东港路。主要经过南关岭综合交通枢纽、体育中心、后革居住区、中革居住区、前革居住区、辛寨子居住区、红旗镇居住区、马栏广场文化商业点、西安路商业街、中山广场、青泥洼桥、港湾广场、东港区、海之韵公园等客流集散点。 规划中的大连未来地铁2号线将在辛寨子、西山水库、马栏广场、西安路、人民广场、中山广场、港湾桥等重要交通路段设立站点。地铁车站的形式会根据周围情况的差别而建成地上站、地下站或半地上半地下站。 计划于2009年6月开始前期工作,2013年5月底建成完工,总工期约4年。 轻轨3号线 大连轻轨三号线全长49.15公里,共设11个站台,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快轨车型,东起大连最繁华的商业区间火车站,西至国家级旅游景点金石滩,沿线贯穿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开发区,日均客流量达到5万人次,旅游季节达到8万人次。 作为大连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三号线由大连火车站至金石滩,全长49.15公里,起点于火车站,终点至金石滩,沿线设金家街、泉水站、后盐站、大连湾站、金马路站、开发区站、保税区站、双D港等10个车站,经过20座桥梁和1座隧道,终点站设在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未来,大连快轨三号线将发展成为贯通大连市内四区至开发区、金州区、旅顺区等新城区的重要交通命脉。 轻轨3号线已于2002年11月8日试运营,现已运营。 地铁4号线 4号线为连接中心城区和旅顺口区的快速线,起于南关岭客运站,沿线经由梭鱼湾分区、椒金山分区、金家街、西南路、山东路、周水子机场、辛寨子、营城子、长岭子、三涧堡、水师营等重要经济城镇和客流集散点,终点为旅顺口区,线路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