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人生

张之洞的人生
张之洞的人生

晚清第一功臣——张之洞

关于张之洞的传记,仔细看过,他的确也是个人物,我想早期的清流唯他一人得以幸存非偶然,后来他所建立的铁厂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内迁,可见发挥了很多年的作用,而且在一个人人贪墨的社会里,能够做点实干的事情真的很难很难,从他后来不许后人从政可以看出他实在是受够了。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晚年自号抱冰。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可见其一生战功赫赫

张之洞是晚清重臣,19世纪80年代从保守的清流党转化并跻身洋务派行列,1889年就任湖广总督,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初期在湖北及武汉地区掀起了洋务事业的高潮,被称为“洋务运动的殿军”。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局、布纱丝麻四局等军民用机器工业的兴建,新军的编练、新式学堂的开办、游学生的派遣等耸动中外的实绩,都成就于这一时期;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开放思想,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

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与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战派不同,正确的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巨大野心,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舰”的正确主张,并历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观点:“战即不能胜,岂可尽扫诸军?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变中,他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指出:“自古乱民无以御敌,流言焉能兴邦”;“以中国之力与八国启衅,不败不已;八国乃联军入华,不胜不休”。这在当时是正确的主张。

毛泽东曾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芦汉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张之洞督办粤汉、川汉铁路之始。

在其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

虽然说张之洞这些积极的做法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张之洞作为当时的腐败王

朝清朝的重臣和封建地主阶层代表人物,其思想里仍然具有封建落后意识,并极力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这一点上确实存在局限性。但纵观历史的发展,张之洞带给历史的影响,主要还是积极地有利于历史发展的影响。他注重教育和治安,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也是由他开始主导。

观张之洞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对教育、实业的发展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他为南疆抗法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武汉成为中国近代重工业基地的奠基人;他兴建了贯穿中国的大铁路,兴办的各种学校和新式军队培养了大量人才,并直接孕育了武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他是当之无愧的晚清第一功臣。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_读后感_模板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_读后感_模板 洋务大臣张之洞 ——读《张之洞》有感 原创:马骝精 每逢乱世,我泱泱中华总是人才辈出,在时局动荡的晚清,中国出现了众多希望能救中国于水火的仁人义士,他们或改革、或维新、或革命,希望能找出一条令中国徐图自强的道路,而由满清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正是挽救清朝江山的一种尝试。说起洋务运动,人们大多联想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由曾国藩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开端,再由李鸿章、左宗棠加以发展,先从军队、军备上实行现代化改造,再到发展制造业,使受到两次鸦片战争重创的满清政府仿佛又重现一线生机,而说到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就不得不提张之洞。 说起张之洞,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他不像曾国藩那样功勋卓著而且自成一家之言,也不像李鸿章那样掌握晚清命脉几十年而且极富争论性,更不像左宗棠那样为保国土的完整而收复新疆大片失地,但晚清历史如果少了张之洞,那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大打折扣。 张之洞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进入内阁中枢,早年本排斥西洋事物,认为这些都是奇淫巧技,后来任两广总督,受两广开放风气的影响,同时也看到西洋科技的先进性,故转变成坚定的洋务派,并在两广大力提倡发展洋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两广一时间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桥头堡,但真正让他大展拳脚的,却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成众多莘莘学子出国留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技术,而且主导建造了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芦汉铁路,大大促进了中国内地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也使武汉这个位于中国中心的枢纽城市,成为近代的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今天武汉的发展,离不开张之洞打下的基础。可以说张之洞为中国近代的制造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汉阳造步枪,就是湖北枪炮厂制造的,由于湖北枪炮厂位于武汉三镇的汉阳,故称汉阳造。 在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认为发展洋务要”中体”为主导,即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为”中体”服务,”西学”即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并在其《劝学篇》中加以论述,使这篇洋洋洒洒几万字的鸿篇巨著名扬海内外。 张之洞在湖北开展洋务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当时清政府的国库连朝廷的日常开支都应付不了,更不要说划拨资金支持湖广发展洋务,因此张之洞通过向外国银行借款、向民族资本家筹款等方式不断地筹措资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将湖广地区,尤其是武汉打造成中国的工业重镇,尤其是汉阳铁厂,其规模和产量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连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参观完铁厂后都赞叹不已。 清末正是大变局时代,张之洞出任地方督抚之时,清朝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而且刚刚平定了太平天国叛乱,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加之慈禧太后的专横跋扈,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官场上贪污腐败,官官相护,卖官鬻爵严重,清朝的国势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虽然有曾国藩、李鸿章等有见地的官员开展洋务运动,但是落后的制度与先进的技术不能相互匹配,洋务运动在轰轰烈烈开展了近30年后,展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以中体西用为理论根本的张之洞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由于洋务企业都是官办企业,以政府为主导,因此冗员过多、官僚主义、效率低下、产值低下、产品没有竞争力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湖北工业的发展,而作为湖广洋务运动领军人物的张之洞虽然看到了种种缺点,但由于见识与思想的局限性并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中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人称张香帅,号抱冰老人,南皮人,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1909年(绪三十五年) 七十二岁。10月4日病逝,6日追谥文襄,晋赠太保。翌年归葬南皮。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 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开炉炼钢。炼铁厂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千人,外国技师40人,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又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此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又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大冶三石煤矿、道士茯洑煤矿、江夏马鞍山煤矿和江西萍乡煤矿(安源煤矿,太祖发迹的圣地)。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和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开了先河。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曾记否,汉阳步在八年抗日战争都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张之洞还是六君子之一——杨锐的老师。 1898年(绪二十四年),张之洞在省城东门外卓刀泉创建农务学堂。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1906年,农务学堂校址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地方(今湖北大学校园),开设高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实验场。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张之洞还在湖北铁政局内创建工艺学堂。课程有汽机、车床、绘图、竹器、洋脂、玻璃各项制造工艺。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矿务学堂(1892)、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7)、湖北农务学堂(1898)、湖北工艺学堂(1898)、湖北师范学堂(1902)、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女子师范学堂(1906)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

洋务运动张之洞

对xx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的思考 评价张之洞这个人,我想我是没有太大的资格的,只因为以我的学识,还没有达到能完整地评价一个人的地步。我这里想说的,只是关于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的一些个人的看法。 直接接触的有关洋务运动的文本,首先肯定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在第二章的第二节的第一小点的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系带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这里我曾有一个疑惑,在列举部分成员时,不是按照姓氏笔画为序。那么,编者又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来列举这些人的呢?按照他们在洋务派中重要地位?是他们的官位大小?还是仅仅是列举,没有做其他的考虑。我想这个问题在结束时可以解决。 后文还有一处提到张之洞,在列举1890年前洋务派兴办的近代企时,“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机炮厂。”这句话出现在所有被列举的军事工业之后。 此外,这本书再无关于张之洞任何描述。对于这章的内容,我的理解是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员,参与洋务派的洋务事业。 当然,了解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其人其事怎么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呢?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一书中,简要的介绍了他的生平。可以说他是一个官二代了,父亲是知府。他在十六岁高中乡试解元,后来会试取中为一甲第三名。此后,便开始了他的仕途,最初是在京中的翰林院供职。光绪七年十一月,补授他为山西巡抚。他在山西工 ①作三年后,也就是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令其取代两广总督张树声。其实中法战争对张之洞的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实授张之洞为两广总督那么简单,中法战争对张之洞内心触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做了六年的两广总督后,他被调补为湖广总督,自此一直坐镇武汉。

略论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及其影响_谢清溪

略论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谢清溪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之洞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清末新政中,不论在文教、军事、工商以及政治等方面,张之洞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他在清末新政中最突出的成绩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在他的努力之下,废除了科举制度,并使中国的近代教育制度得以确立,使学校教育迅速得到发展,使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播。 [关键词]张之洞清末新政作用影响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之洞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诸如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维新与清末新政、立宪运动等他都身历其中,特别是在清末新政中,张之洞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作一探讨和研究,以期对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能有所裨益,舛误之处,乞望专家斧正。 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被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扼杀以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从维新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觉醒,坚定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信念;另一方面,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人民大众的反帝斗争愈风起云涌;同时,维新派在变法失败后康梁等逃亡海外,由“保皇”而后转向立宪;清政府于庚子之役后,面对内外加剧的危机,亦深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1901年1月,清政府颁布维新上谕,指出“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欲求振作,须议更张。”诏书说:“世有万祀不易之理,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声言要“取外国之长”,“去己之短,” “壹意振兴。”并要求各军机大臣,各地督抚及出使各国大臣,“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条议以闻。”[1](P.4601-4602)这道上谕揭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张之洞积极地投入其中,成为清末新政的主角。 为了筹办新政,清政府于同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大臣”,“督办政务处”的主要任务是参酌中外政治,列成条文,汇编成典,供朝廷参考。是年7月,张之洞会同刘坤一,联衔上奏,提出其变法主张,先后上《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和《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合称“变法三疏”,亦即著名的“江楚会奏”。在“变法三疏”中,张之洞针对“上年京畿之变,大局几危”的严重形势,强调了变法的必要,指出“不变何以为国。”[2](P.10)在文教、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 改革文教,这是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最为显著的成绩,其中最主要的是废除科举制度和制定新的学堂章程。 张之洞在“兴学育才”过程中,深感科举制度对培养选拔人才的束缚,主张变革科举制度。他认为“救时必自求人才始,求人才必自变科举始。”“科举制度自明至今,行之已五百余年,文胜而实衰,法文而弊起。”[3]“今日国蹙患深,才乏文敝若非改弦易辙,何以拯此艰危。”[4](P.2-15)因此,他主张“将科举一事”,“酌量变通。”[5](P.2-15)在《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他提出了变革科举的办法:(1)设文武学堂。认为此乃“救时首务,振作大端。”(2)酌改文科,递减科举旧额。“将科举略改旧章,令与学堂并行不悖。”以“讲求实学,考取有据,休用兼赅,有裨时用。”(3)停罢武科。张之洞认为,武科落后于时代,“硬弓刀石之拙,固无益于战争弧矢之利,亦远逊于火器。”[6](P.2-19)主张选拔“晓枪炮火精”,“诸营阵之法”[7](P.2-19)的良将。根据张之洞的建议,清政府1901年8月宣布废除武科教育,取消“八股文程式”,在四书五经之外又增加了政治、时事策论等考试内容。尽管如此,科举取士仍为求取功名利禄的捷径,众所争趋,学校教育仍得不到很大发展。于是,张之洞会同袁世凯得不到很大发展。于是,张之洞会同袁世凯于1903年3月,再次奏请递减科举。他认为“致治必赖乎人才,人才必出于学校,”而“足以为学校之的而阻碍之者,实莫甚于科举。”[8](P.7-8)科举是“就已有之人才而甄拔之,未尝就未成之人才而敦成之。”[9](P.2-19)因此,只有大兴学校,才能培养以济时用的人才。对于科举制度,即使不能骤废,“亦当酌量变通”,“分科递戚”[10](P.7-8)。此折上奏后,未有覆议。同年11月,张之洞与茶庆、张百熙联衔上奏,再次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张之洞指出,各省学堂之所以未有大的进展,原因在于“经费难筹”,“经费所以不能捐集者,由科举未停。” “必须科举立时停罢,学堂办法方有起色。”他把科举与学堂分析对比后指出:“科举文字,每多剽窃;学堂功课,务在实修;科举但凭一日之短长,学堂必尽累年之研究;科举但取词章,其品谊无从考见,学堂兼重行检,其心术尤可灼知”;“各学堂课程,于中学尤为注重,凡中国向有之经史文理诸学,无不包举靡遗,凡科举之所讲习者,学堂无此不优为,学堂之所兼通者,科举皆未所备。”[11](P.24-25)因此,他建议“自下届丙午科起,每科分减中额三分之一”,计划十年即1912年减尽,以后生员皆出于学堂。他还对旧日举贡生员的安置,提出具体方案,以减少变革科举的阻力。但是,张之洞在变革科举的过程中发展,“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则“学堂决无大兴之望”,“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按清廷计划,十年后取士尽归学堂,科举停后,也须多年人才始盛。方今“强邻环伺,岂能我待”。因此,张之洞会同袁世凯,于1905年8月上《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折》,建议停罢科举,广兴学校。认为只有“广学育才,化成民俗”,才能“内定国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12](P.57-59)。在张之洞等人的倡议下,清政府于1905年下令:“自丙午(l906)科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3](P.57-59)这样,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科学制度终于废除。废除科举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张之洞对废除科举制度付出了巨大努力,其功绩不可磨灭。 张之洞对清末文教改革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参与制定新的学堂章程,制定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学制,即颁行全国的“癸卯学制”。 在“癸卯学制”之前,已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了1902年学制“壬寅学制”。但朝中大臣意见不一,于是清政府著令重新修订。张之洞素以“知学”著称,特别是在湖北“兴学育才”,名震遐迩,被称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14](P.21)清廷遂派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重订学堂章程。实际上,重订学堂章程的任务主要由张之洞承担,“癸卯学制”主要出自张之洞之手。经过张之洞重订,“癸卯学制”比“壬寅学制”更加完 【黑龙江史志2008.12】 史志鉴研究17

专题07 全国II卷论述题(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 全国Ⅱ卷论述题 【高考真题】 1.(2019·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6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见解: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理由: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并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是自然进程的快速发展。但在自然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文进程上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原子弹等新式武器,正是以自然进程的发展为前提。新式武器的运用使战争规模扩大升级,死伤惨重,经济严重衰退,还给世界人民带来不可愈合的心灵伤口。从人文进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退步。由此可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自然进程和文明进程的发展并不同步,但我们应该努力使两者协调发展。 示例二:

见解:在人文进程中应添加1917年十月革命。 理由: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社会主义苏联迅速的实现了工业化,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两极格局形成,对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在人文进程中应加上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明确自己的见解,赞成或者质疑,需要修改等,如“同意从自然进程或者人文进程的角度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在自然进程中增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文进程中增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等;其次,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发展的进程中谋求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对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力量变化起重要作用”;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 2.(2018·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 启示:引进外来科技与设备会大大推动现代化的发展。 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企业,也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在随后出现的建立企业的高潮中,民族资产阶级也学习了西方的先进经验。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科技,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央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这都大大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由此可见,引进外来的科技、设备和资金等可以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摘要:张之洞(1837~ 1909)中国近代教育家、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他重视兴学育才, 认为“经国以自强为本, 自强以储才为先”, 在40 多年的仕官生涯中, 没有中断过兴学育才的教育活动。他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纲领, 强调“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极力提倡学习西学西政、西艺、西史 ,倡办的各级各类学堂多具有资本主义近代学校的一般特点,教学内容增加外国语和天、地、兵、算、声、光、化电等近代科目。他注重师范教育,提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 关系至重”。派遣学生及学务官员出国留学或考察教育;和袁世凯奏请递减科举,张之洞忠于清王朝,却因积极倡导改革传统教育,大力发展新式教育,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掘墓人和近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晚年受命同张百熙、荣庆主持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他倡办新式学校的活动及其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思想;影响 张之洞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 ,后起的洋务派领袖。他在1898年著成的《劝学篇》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体系,成为清末教育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对教育的作用与宗旨的看法,随着时局和他的处境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保障满清皇朝利益为依归。他早期两任学政十年,教育宗旨是“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教育内容是“通经学古之学”,对象是培养少数士子,强调伦常名教,注重品行,不在求富求强,适应世变,此时出版的《輶轩话》和《书目答问》,极少涉及西学,甚至是用来抵制新学的。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认识到人才比武备更加重要,1885年上《筹议海防要策折》,指出“当时急务首曰储人才”,认为“战人较战具为尤急”,把教育局限于纯工具性的作用。及至甲午战争初期,看见日本教育成功之例,稍改看法,把教育的作用由战人战具的关系提高到立学立国的关系来看,《吁请修备储才折》提出教育救国的基本思想:“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1898年的《劝学篇》,更肯定“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同心》),认识到“自琼森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智以救亡,学以益智”,相信“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人不能残其种”(《利益》)。虽然如此,1898年5月所奏的《两湖经心书院改照学堂办法片》张

试论张之洞的为政之道

试论张之洞的为政之道 张之洞是一个让人产生困惑的人。阅读其在近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劝学篇》,再比较其本人的所作所为,会发现其中有诸多矛盾之处,颇为令人费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张之洞,从文化生命内核这个维度对张之洞进行了人文意义上的解读,以试图理解其看似矛盾而合理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上张之洞的本来面目。 标签:张之洞;中庸;为政之道 一、令人困惑的张之洞 张之洞是一个让人产生困惑的人。阅读其在近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劝学篇》,再比较其本人的所作所为,会发现其中有诸多矛盾之处。按照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解读文本、理解对象、体验生命”的思路来理解张之洞这个对象,似乎存在不少困难。说他是爱国者,为何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即将入京)之时,他和刘坤一等一道策划“东南互保”,出卖“粤汉”、“川汉”铁路权益?说他是封建王朝的卫道士,一个典型的忠君者,为何当朝廷需要他“北上勤王”时却宣布“东南互保”,置朝廷命令于不顾?再者,就忠君而言,他忠的是哪个君?是封建统治名正言顺的以光绪为代表的“帝党”之流还是对他曾有过赏识提拔之恩以慈禧为代表的“后党”之流?说他食古不化,他又主张“知变”,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文化;说他崇洋媚外,他又提出“器可变,道不可变”,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概言之,这是一个矛盾的人,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虽“盖棺”已久,但尚无“定论”。 二、张之洞的为政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一个普通的儒家士子以科举而进入官场,从不掌握实权而自命清高的“清流”到掌握朝政大权的“洋务派”,从力举和声援维新变法的开明官员到反维新、反义和团的中坚分子,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一点:张之洞是一个颇识时务的人。他对时局的把握和自身利益之间的关联之间的权衡,对一个儒家士人的固有坚持与适度的变通之间的把握,无不显示出一种儒家的精神已经深深渗入他的生命内核与骨髓,我们把此种精神概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语出《中庸》第二十七章,原文为:“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我们认为,这是对张之洞为官处世之道的最好概括,张之洞的所有看似矛盾之处均可于此处得到解释。那么何谓“中庸”呢?从古汉语习惯“中”字前置用法,似可理解为“庸中”,表面意思即为平常之中、平庸之中。但孔子把它称为“至德”,子思称之为“圣人之德”;自宋元以后,更被视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其意绝非如此简单。我们认为,“中庸”绝不是一种无能的平庸,而是一种内敛的高明;虽是一种高明之道,但它却通过平常表现出来。这正是所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 每逢乱世,我泱泱中华总是人才辈出,在时局动荡的晚清,中国出现了众多希望能救中国于水火的仁人义士,他们或改革、或维新、或革命,希望能找出一条令中国徐图自强的道路,而由满清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正是挽救清朝江山的一种尝试。说起洋务运动,人们大多联想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由曾国藩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开端,再由李鸿章、左宗棠加以发展,先从军队、军备上实行现代化改造,再到发展制造业,使受到两次鸦片战争重创的满清政府仿佛又重现一线生机,而说到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就不得不提张之洞。 说起张之洞,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他不像曾国藩那样功勋卓著而且自成一家之言,也不像李鸿章那样掌握晚清命脉几十年而且极富争论性,更不像左宗棠那样为保国土的完整而收复新疆大片失地,但晚清历史如果少了张之洞,那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大打折扣。 张之洞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进入内阁中枢,早年本排斥西洋事物,认为这些都是奇淫巧技,后来任两广总督,受两广开放风气的影响,同时也看到西洋科技的先进性,故转变成坚定的洋务派,并在两广大力提倡发展洋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两广一时间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桥头堡,但真正让他大展拳脚的,却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成众多莘莘学子出国留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技术,而且主导建造了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芦汉铁路,大大促进了中国内地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也使武汉这个位于中国中心的枢纽城市,成为近代的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今天武汉的发展,离不开张之洞打下的基础。可以说张之洞为中国近代的制造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汉阳造步枪,就是湖北枪炮厂制造的,由于湖北枪炮厂位于武汉三镇的汉阳,故称汉阳造。 在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认为发展洋务要"中体"为主导,即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为"中体"服务,"西学"即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并在其《劝学篇》中加以论述,使这篇洋洋洒洒几万字的鸿篇巨著名扬海内外。 张之洞在湖北开展洋务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当时清政府的国库连朝廷的日常开支都应付不了,更不要说划拨资金支持湖广发展洋务,因此张之洞通过向外国银行借款、向民族资本家筹款等方式不断地筹措资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将湖广地区,尤其是武汉打造成中国的工业重镇,尤其是汉阳铁厂,其规模和产量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连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参观完铁厂后都赞叹不已。

张之洞译文

张之洞《劝学篇》的西文译本 黄兴涛 张之洞写于戊戌维新关键时期的《劝学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部名著。以往,不少学者在评论此书时,多会提及它被译成西方文字的事。如冯天瑜先生在《张之洞评传》中就曾写道:“帝国主义对此书也深表欣赏,先后译成英、法文出版。1900年美国纽约出版的英文本,易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帝国主义分子丁题良的《花甲忆记》也选录了《劝学篇》。[①]”但有关此书被译成西文的具体情况,却未见有更多的中文记述。因此,对一般人来说,该书到底有哪几种译本,它何以被译成西方文字,又究竟受到怎样的评价,却不甚了解。 《劝学篇》的法文译本出现在1898年。译者为西班牙耶稣会士管宜穆(Jerorme Tobar, 1855~1917)。管宜穆1880年来华,曾任职于耶稣会江南教区,著有《中国与外国宗教》一书,并将开封犹太人的碑文译成法文。1898年冬,他在《中法新汇报》(I'Echo de Chine)季刊上连载了《劝学篇》的法文译本。是年底,该译本在上海由东方出版社作为“东方系列”的一种正式出版。《中法新汇报》的主编在译本的序言中称,管宜穆是“最早以外国语言翻译此书”的人。就译本的独立出版而言,应当说这一说法大体不差。1908年,该译本经过修订,又出了新版。新版对初版的翻译作了提炼,有所删节,同时补充了原本所漏掉的段落,在法国著名汉学家高第(Henri Cordier, 1849-1925)的帮助和指导下,该书的中文原文也随译文附在了每页下端。实际上,这是一种法文和中文对照本。 在1898年的法文译本序言中,译者对张之洞的爱国和所谓“慎重改革”精神,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赞赏。他指出,张之洞属于那种将爱传统同爱国视为一事,传统对他们来说即意味着祖国的那一类中国人。“人们常说在中国不存在爱国主义,这是经不起检验的。”序言还把当时中国主张改革的“爱国者”分为两类:一类以康有为等为代表,“希望骤然彻底地改变一切,将帝国一下子抛在改革的路上”;另一类则以张之洞等为代表,“更加慎重,步子迈得小些,以一种更持久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其所推重的显然是后一种改革态度和方式。序中还历述了张之洞在中国的铁路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声言“很久以来,西方人已经知道应还给张之洞精神以公正的评价”了。因此,序言最后认定,“无论如何,该书是鼓舞人心的”。1908年,该译本重版后,管宜穆在序言中依然保持了此种评价,但在表述上,似更加注意介绍该书的客观影响,亦即注重该书对于西方认识近代中国改革的“中国学”意义。同时,他也强调了该书的文学价值。序言写道: “《劝学篇》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对它的任何赞美都是多余的。本书的作者张之洞,因其超人的才华、担负的重任及为他的祖国所做的一切而闻名遐迩。他在书中所探讨的课题,即关于中国的革新,以及他所末取的方法和提出的建议,这一切都很自然地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我在此并不想谈作者那朴实、有力、引经据典而富于历史感的文笔,实际上,本文确实堪称现代文学的杰作。《劝学篇》的出现和它所产生的重大反响并不令人吃惊。它在很短的时间里多次再版,并被译成法文和英文。与此同时,一些详细介绍它和对它进行理性评论的文章,也相继在外国杂志土发表了……10年后,张之洞的《劝学篇》仍未失去其现实意义。它提醒欧洲读者注意中国在步入进步道路上的这一起点,并表明了北京政府想要达到的目标。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一些虚夸不实的改革方案所进行的修正。我们出版于1898年的译本早已销售一空,而读者们仍然渴望读到此书。因此,现决定将译文修订再版。” 如果就在杂志上开始连载的时间而言,《劝学篇》的英文翻译可能并不晚于法文。自1898

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综述

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综述 文章对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综述了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著作;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张之洞与百日维新;张之洞与清末新政;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界更好的了解研究的不足,推动对张之洞其人及思想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标签: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研究綜述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清末名臣,晚晴洋务派代表人物。近年来随着史学界思想的不断解放,对张之洞的研究突破了固定僵化的格局,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视野更加开阔,新的论点及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近三年来,关于张之洞研究的文章近百篇,另有5本专著出版。 一、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著作 关于张之洞其人综合性研究的主要有:胡克夫、陈旭霞、戴逸、吴剑杰等等,各有侧重。 胡克夫,陈旭霞的著作《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在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制度变迁,文化结构变迁,教育制度变迁,军事制度变迁,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变迁,思想领域变迁等这些方面为经,以燕赵近代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过程中的路径抉择与约束条件为纬,分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及其实践,以此揭示引发近代燕赵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由裂变向质变的主因。[1] 在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戴逸《清代人物研究》的书中,从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张之洞的历史功绩,张之洞从官脉络清晰,基本按时段分,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2] 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研究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研究张之洞其人的一个侧重点,许多学者如蔡红、石文玉等等进行了关于其中体西用思想实践的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有期刊和学位论文等。近三年来,一些学者也尝试从一些侧面挖掘其更深刻的内涵。 学者谢放从学术与政治文化层面比较梁启超与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异同,并认为不应过分强调两者思想的分野和对立。[3] 张勇从《劝学篇》这个角度认为,其主旨思想“中体西用”起到了汇通中西、平衡新旧的作用。张之洞所建构的“兼采中西而又调和新旧”的文化结构,在近代中国社会实际上演绎成一种文化实践,其重要价值在于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转型

《袁嘉谷先生生平简述》

《袁嘉谷先生生平简述》 【摘要】云南石屏袁嘉谷先生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在遥远的滇南之地,出了一位状元,本来便可令人啧啧称奇。在他66年短暂的春秋中,他不仅出任晚清学部编译馆馆长,在任期内追回了一部分敦煌经卷;又曾在浙江提学使任上妥善处置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学潮;辛亥革命后回到云南,曾出任蔡锷将军参议;在京时曾参与编纂《清史稿》,回乡后又多次参与编修地方志,为云南地方志的编修做出了重要贡献;晚年应东陆大学首任校长之邀在东陆大学、云南大学担任文科教授,主讲国学,座下弟子多为后来云南文史界之俊彦。本文将对袁嘉谷先生生平做一小小说明,书其大略,以志先哲。 【关键词】袁嘉谷生平简述 一、从滇南幼童到学部编译馆馆长 石屏袁氏,源于四川巴县,明清之交时为避战乱而入滇,原有四支源流。城内一支,城外陶村镇高坡村一支,宝秀镇一支,坝心镇袁家沟村一支。袁嘉谷先生一支,源起高坡村,后徙入城,今石屏县城南正街22号便为袁嘉谷故居。 据石屏袁氏后人回忆,袁氏十三代时,高坡村袁氏与城内袁氏联宗,并为一支。袁氏开族馆后,袁嘉谷在馆中受教。据资料记载,“袁嘉谷幼年聪慧好学,‘有异禀,

强记忆,龆龄嗜学’。他五岁时开始读书,由父亲口授《千字文》、《三字经》、《千家诗》、《大学》等。小小嘉谷能做到‘经耳无遗,触目成诵’,‘悉解字义’,让父亲心中欣慰之极。”[1]袁嘉谷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识,为乡人称道。 1887年,袁嘉谷参加科举考试,名列一等,补廪膳生员;1893年,应省科试,名列第一;“1894年,袁嘉谷应光绪辛卯、甲午并科贡试,名列第一。”[2]接着,“应光绪甲午科云南乡试,名列第二(是为举人)。”[3] 20世纪初,满清王朝实行“新政”,欲扶大厦于将倾。其中极重要的一条便是变八股取士为经济特科。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保和殿进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考试。所谓经济特科,前身为“博学鸿词科”,有清一朝,仅有三科。康熙十七年之状元为彭孙遹,乾隆元年之状元为刘纶,时人对“博学鸿词科”看法不一,如乾隆时期御史吴元安道:“荐举博学鸿词,原期得湛深经术、敦崇实学之儒,诗赋虽取兼长,经史尤为根柢。若徒骈缀俪偶,推敲声律,纵有文藻可观,终觉名实未称。”[4]于是,“下吏部议,定为两场,赋、诗外增试论、策。”[5] 光绪二十九年(1903)之时,又开经济特科,“皇太后诏举经济特科,命各部、院堂官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发表时间:2011-09-16T10:13:57.47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 5 [导读] 总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在试图阻碍历史的发展中,反而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李玉旭岳宁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摘要:“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之洞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劝学篇》。“中体西用”作为地主阶级的自救武器登上历史舞台,没能拯救濒危的封建王朝,却间接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关键词:张之洞;中体西用;劝学篇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中体西用”自“师夷”之风渐露端倪。先进地主阶级发展这一风气,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促进了学西历史潮流的形成。19 世纪60 年代以后,西学日盛,中学之根本无法撼及,两者间结合提上议程。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学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这种思想。1895 年4 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此,“中体西用”渐已成形。1898年4 月,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地论述“中体西用”思想。 二、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其《劝学篇》得到系统论述,为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提供理论支持。面对当时新旧冲突、西学渐盛、顽固势力抵制西学的局面,他作《劝学篇》“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张之洞将“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归结为“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此表现特别突出。他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学习“中学”的要求“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 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 西政之可以起吾族者取之。斯其有益而无害。”即以“中学”为先导,为本。“西学”是辅助,内容有西政、西艺和西史。书中写道“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点,西艺也”。文中还涉及游学、仿西设置学堂、改革学制、广译等。他引进西学的原则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也就是说,只要有益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和维护封建纲常的“西学”,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学习。即以“西学”为补充,为用。 在具体实践中,“中学”与“西学”是如何结合的呢?他指出:“十五岁以前诵《孝经》、四书、五经正文, 随文解义,并读史略、天文、地理、歌括、图式诸书及汉唐宋人明白晓畅文字有益于今日行文者。自十五岁始,以左方之法求之,统经史、诸子、理学、政治、地理、小学各门, 美质五年可通,中材十年可了。若有学堂专师,或以此纂成学堂专书,中材亦五年可了,而以其兼习西文。过此以往,专力讲求时政,广究西法。其有好古研精不骛功名之士愿为专门为学者,此五年以后博观深造,任自为之。” 他还强调“会通”即“中体西用”,“今日新学、旧学互相訾謷,若不通其意,则旧学恶新学,姑以为不得已而用之,新学轻旧学,姑以为猝不能尽废而存之,终古枘凿,所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而已矣。”在处理“中体西用”关系时,不仅表现了他极力维护封建传统文化,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考虑时局,希望通过“换个新装”达到预期教育目的,造就封建士大夫加会通外事的综合人才,最终实现保社稷之目的。 三、对“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幻想性和矛盾性,主张学习西政、西艺、西史,却要剔除里面关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成分,主张向西方看齐,却放不下封建伦理纲常。“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1)打破了顽固派思想禁锢,让西方先进文化得以传入,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得以流入,促进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2)在当时西学东进情况下,当时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3)“中体西用”思想主张自我改制,而不是依靠外部势力,体现了“自强”精神。(4)主张广设学堂、广泛翻译、广泛阅读,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中体西用”思想也有其不足。首先,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试图阻碍历史的进步。其次,对于当时的维新变法造成了很大打击。另外,后期它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总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在试图阻碍历史的发展中,反而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参考文献: [1]金燕.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5:183-184. [2]马治国.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20-23. [3]王瑞.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J].教育时空,2009:176. [4]苍向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J].Culture And History Vision(Theory),2008:53-54.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张之洞》读后感

《张之洞》读后感500字 《张之洞》读后感 打小就喜欢学历史,世界近代史的教材可以逐页背诵出来,没有其它确实真心喜欢。当年作为高中生我独独对中国近代史一无兴趣,一个坏女人,一个软皇帝,一帮蠢大臣,一片乱天下,学来让人心无斗志,徒生悲凉。时至今日,在我已步入中年之时,才知年少的无知。 从喜马拉雅上听曾国藩家书开始,我理解了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论时运多少不堪,上天都会不拘一格降奇才,因为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林、张之洞,这些名垂清史的人物,带着一身的硝烟,穿越时空,一一走进我的视野。 张之洞是我近期阅读清史人物小说中的第一位,书中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张之洞对于人性的洞察到了秋毫不差 的境界,晚年的他被慈禧委以重任,入阁拜相,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者,他的终极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当他意气风发的在大学士一任上试图一展抱负时,发现一切非他所想像。朝庭也并不指望他平定天下,只是把他养起来,虽然他并不能完全知晓统治者的用意,但这种异常之举引起了这位老政客的高度警惕,他调动起一切

可以调动的政治资源帮他拨开云雾见太阳,正如张之洞事前猜测,这其中必有事端——后院起火。大火正向他熊熊燃来,原来他升官后,在湖北的同僚窥探上了他两广总督的位置,与他的幕府同僚联手,利用查办他的小舅子贪污的案件整倒他,故而买通京城内的各方关系不让他回湖北。他的这种警觉实在令人佩服,多大的风浪冲击也不畏惧,回到督府后几个漂亮的回合,便打的敌人毫无还击之力了。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是一个政治家的襟怀和眼光,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王阳明心学的事上练,方能致良知,从张之洞的生平经历中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二十四年的封疆大吏,开矿、办学、经商、修铁路,桩桩件件都是开创新纪元的大事,也正是这些大事提供了他绝好的磨炼的机会,炼就了他的韬光慧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