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实用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实用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实用课件)

个案护理_报告书写及其例子

个案护理报告书写及其例子 湘雅医学网(.xiangya.cc) 核心期刊·推荐发表全国最受欢迎的医学期刊网更新时间:2010-11-05 13:01 个案护理报告写作要求及格式 个案护理报告是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自己亲自护理过的一例或一类疾病的病例报告,这个病例一定是自己印象深、收获大,甚至对自己人生都有深远影响的案例,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对自己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意义。 一、个案护理报告容 (一)报告封面 报告封面含题目、,专业、班级、班号、指导教师等。 (二)报告正文及参考文献 1. 文题选题恰当,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2. 作者包括,如“芳”。 3. 病例介绍容包括:①患者一般情况及入院经过;②患者主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既往史;③治疗护理过程及其效果。 4. 护理措施及依据详细介绍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的所有护理措施及采用此护理措施的原因。 5. 护理体会总结该病例护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是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做错的或做得好的一件事、带教老师的某种行为、言语等带给自己的思考和影响;也可以是在临床护理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观点,具有临床改进和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 6.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最后一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角标,在正文最后按“温哥华格式”著录参考文献的目录(如无参考文献可以不写)。 (三)成绩评定表 成绩评定表包括指导教师评语、专业教师评审意见。

二、个案护理报告打印要求 论文封面及文稿一律大16开纸(A4规格的复印纸)打印,页码居中打印页码,左侧装订,正文段落行距1.5倍。 (一)报告封面以护理系网上下载为标准打印 (二)报告前置部分 1、文题项用3号黑体字打印报告题目。 2、作者项用5号楷体字打印 (三)报告正文部分 1、大段落标题包括病例介绍、护理措施及措施依据、护理体会等用4号黑体字打印。 2、小段落标题用5号黑体字打印。 3、正文容用5号宋体字打印。 (四)报告后置部分 1、“参考文献”标题用5号黑体字打印,著录的参考文献目录用小5号楷体字打印。 2、成绩评定表以护理系网上下载为标准打印 三、报告书写注意事项 (一)报告字数报告总字数一般在2000—3000字,其中病例介绍500字左右,护理措施约1000字左右,护理体会至少500字以上。 (二)完成时间护生从进入实习单位后即可收集临床资料,在实习期间按质按量独立完成个案护理报告,并请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带教老师指导、反复修改,实习结束后将报告交班主任,再由护理系专业教师评审认定。 (三)不得抄袭个案护理报告书写容一定要真实,独立思考。不得抄袭或下载他人容,同学之间不能撰写相同的报告。 (四)个案护理报告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案例: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个案

案例: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0:20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 3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2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 既往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病3年,高脂血症2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 化验室结果示:WBC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升高,AST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Ⅳ级 2、原发性高血压 3、糖尿病

4、高脂血症 二、治疗要点 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病人的食欲。 2、活动与休息发病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的24小时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情绪稳定,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第5~7天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患者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宜。若活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增加20~30次/分钟或15~20次/分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血压降低10~15mmHg以上或血压异常增高,心电图上表现出心律失常或ST段移动,患者主诉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心前区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3、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2~4L/min持续或间断的鼻导管吸氧。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 4、保持大便通畅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而患者年老体弱,胃肠

心肌梗塞护理个案报告

一例心肌梗塞病人的个案护理报告 盘县第二人民医院杨阳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使相应部位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病人无疼痛),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2011年7月,我科成功的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50岁。患者因胸闷、胸痛约1小时于2011年7月11日19时45分出诊接入院。入院症见:神志清,胸闷,胸痛,无咳嗽,气喘,无头晕头痛等症状。纳眠欠佳,二便调。查T 37°C,P102次/分,R20次/分,BP92/63mmHg。急查心肌酶,血常规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入科后给予急诊重症监护,吸氧。下病重通知,绝对卧床休息,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协助诊疗,给予镇静镇痛、改善心肌循环,营养心肌,并在无菌操作下插尿管并留置。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胸痛胸闷症状消失。 二、护理 1.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心肌梗塞患者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多发于清晨或安静时,常以窒息或烧灼样,伴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及频死感。护士应安慰患者,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并予硝酸干油静脉滴注。并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减少说话、进食、洗漱,翻身等。并畅通情绪,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缓解疼痛,防止病情加重。2.痒疗护理 遵医嘱予2-4L/min 持续鼻导管吸氧。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轻心脏负荷,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不受损,从而控制心梗范围。 3.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尿激酶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出血,一旦发生往往会很严重,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除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如发生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全面配合抢救工作。 4.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欠缺,而有焦虑恐惧的心理,应予心理安慰疏导。在治疗中,因病情变化,药物治疗不理想,患者有消极情绪,因此应强调治疗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医护合作,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不适,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个案

一般情况 床号:9+22 姓名:张教浩年龄:84岁性别:女 入院日期:2012年5月23日 入院诊断: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前侧壁+正后壁),急性左心功能不全②右下肺炎③高血压3级,极高危④甲状腺结节术后,甲减史⑤焦虑症 简要病史:入院前2日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且痰不易咳出,无发热,伴有轻度气急但能够平卧,入院前日晚上23时,突发胸闷、气促、端坐呼吸,前来急诊就医,当时面色紫绀,Bp:160/100mmHg,SpO2:68%,两肺闻及湿罗音,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并静脉应用呼吸兴奋剂和甲强龙、速尿,并且予以硝酸甘油点滴,心电图提示:V1、V2呈QS型、V3呈rS、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抬高0.1mV、V4-9ST段弓背抬高0.2~0.5mV。血象检查示:肌钙蛋白:0.29ng/ml,肌酸激酶:356U/L,肌酸激酶同工酶:104U/L,白细胞:10.6*109/L,PCO2:8.28Kpa,PO2:15.45Kpa,BEB:-8.6,SO2:95.7%。胸片报告示:右下肺炎症。以“急性下壁+前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Ⅲ级”收治入住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入科后测量体温37.8℃,HR:105次/min,BP:178/90mmHg。入院之初患者情绪烦躁,既往有焦虑症,极力否认病情严重,拒不遵从医护工作者安排,其体现为患者角色缺失。经对患者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心脏病常规护理、BIPAP无创呼吸机应用及配合强化抗凝、抗栓、降脂、抗心衰、营养心肌、抗感染、化痰、降压及抗焦虑药物治疗。患者目前状况稳定,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值,心理状况良好。 诊疗计划 2012-05-23遵医嘱予以一级护理,低脂流质软食,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记24小时尿量,BIPAP呼吸机应用 2012-05-24遵医嘱予以留置导尿 2012-06-03遵医嘱停止留置导尿,予以BIPAP呼吸机与氧气交替使用 2012-06-16遵医嘱予以二级护理,低脂半流质 2012-07-02遵医嘱予以氧气吸入,低脂普食 目前治疗 静脉:兰苏、疏血通、里尔统 口服:波立维、拜阿司匹林、优甲乐、异乐定、速尿、倍他乐克、络活喜、安体舒通、安博维、健朗晨、加斯清、万爽力、吉诺通、奇信、敏使朗、葡立、顺尔宁、阿普唑仑、可定 主要辅助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单个房性早搏34次,部分偶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房性早搏伴未下传1次,其后跟随交界性逸搏 脑血管多普勒(CDS):1.两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血流速减慢 2.右侧大脑中动脉轻度痉挛 颈动脉椎动脉下肢动脉下肢静脉超声多普勒:1.左侧颈动脉壶腹部内膜增厚伴多发硬化斑块形成 2.两侧下肢动脉内膜增厚伴多发硬化斑块形成 3.两侧腘静脉功能不全 心超:1.左房扩大 2.室间隔增厚 3.二尖瓣反流(轻度) 4.主动脉瓣钙化 血液检查:白蛋白:33g/L 血红蛋白:99g/L

一例心肌梗塞病人的个案护理

一例心肌梗塞病人的个案护理 桂平市中医院急诊科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使相应部位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病人无疼痛),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2011年7月,我科成功的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50岁。患者因胸闷、胸痛约1小时于2011年7月11日19时45分出诊接入院。入院症见:神志清,胸闷,胸痛,无咳嗽,气喘,无头晕头痛等症状。纳眠欠佳,二便调。查 T 37°C,P102次/分,R20次/分,BP92/63mmHg。急查心肌酶,血常规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入科后给予急诊重症监护,吸氧。下病重通知,绝对卧床休息,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协助诊疗,给予镇静镇痛、改善心肌循环,营养心肌,并在无菌操作下插尿管并留置。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胸痛胸闷症状消失。 二、护理 1.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心肌梗塞患者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多发于清晨或安静时,常以窒息或烧灼样,伴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及频死感。护士应安慰患者,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并予硝酸干油静脉滴注。并

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减少说话、进食、洗漱,翻身等。并畅通情绪,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缓解疼痛,防止病情加重。 2.痒疗护理 遵医嘱予2-4L/min 持续鼻导管吸氧。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轻心脏负荷,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不受损,从而控制心梗范围。 3.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尿激酶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出血,一旦发生往往会很严重,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除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如发生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全面配合抢救工作。 4.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欠缺,而有焦虑恐惧的心理,应予心理安慰疏导。在治疗中,因病情变化,药物治疗不理想,患者有消极情绪,因此应强调治疗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医护合作,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不适,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5.皮肤护理 由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所以要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并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的发生。

护理学导论案例

护理任务工作方式 病例分析 王伯伯,66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三年余,加重并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某日上午10:30抬送入院,门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入院后立即安置于CCU病房进行心电监护并抢救,护士小周24小时为其进行护理,对病人的病情密切观察并进行记录。遵医嘱为其进行吸氧,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等治疗。一周后病人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护士小周嘱其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平和稳定的心情,并为其进行有关饮食、用药、运动以及自救等方面的指导,病人自我感觉症状逐渐减轻,与医护人员交流后做好了出院的准备。 请思考: 1.上述情景中体现了何种护理工作方式 2.护士小周在为王伯伯护理时体现了哪些护理工作的内容 3.从上述情景中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护士的素质与角色 周老师,男,45岁。因咳嗽、气急腹胀,以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入院。入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病人肝功能异常,腹水加重,怀疑胆总管肿瘤。这天护士小高来为他换床单,开玩笑的对病人说:“周师傅啊,你这个病我们医生都没“高招”了。”病人听了心情郁闷,情绪非常低落,不愿吃东西,家属气愤的说:“你这个护士怎么这么不会说话,怎么能开这样的玩笑!” 请思考: 1.护士这么说对吗能开这样的玩笑吗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3.护士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护士的语言行为有哪些要求 4.护士小高现在体现了护士角色的那种功能 5.周老师入院了角色发生了什么改变 护理学基本概念 护士小王和小李在上学时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小王进入市里的一所大医院当护士,而小李则到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小王所在的内分泌科病人非常多,她每天都很忙。而小李的工作也不轻松,经常要在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前段时间,她在小区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时遇到了刘阿姨。刘阿姨今年69岁,平素自我感觉身体良好,极少去医院做体检。在和刘阿姨聊天时小李建议她去医院检查身体。后来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刘阿姨的血糖高,需要住院治疗以控制血糖。在住院期间小王作为她的责任护士对她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并给她讲了很多有关糖尿病的知识。1周后,刘阿姨的血糖降到了正常水平,她该出院了。在出院前小王联系到了刘阿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小李,和她一起制定刘阿姨出院后的护理计划。 出院后,因为已经知道了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再加上有小李的护理,刘阿姨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患糖尿病而收到太大的影响,她的血糖一直控制的很理想。 请思考: 1.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士工作范围的扩展,护理的服务对象发生了什么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