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题中的“岳”是指______,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答案】

1.泰山填写“嵩山”“衡山”“恒山”“华山”任何一个均可

2.C

【解析】

1.考查对诗歌文学常识的理解。“岳”指泰山。中国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2.C错误,“层云”与“归鸟”是诗人“细望”中所见到的景色,不是登上之后看到的景色。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入黄溪闻猿

(唐)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1.第一、二句,诗人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写黄溪之景。

2.《三峡》中写道,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和渔者哀歌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

【答案】

1.视觉听觉(或所见所闻)

2.三峡中写的是古代渔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闻猿鸣而下泪,倍感其声凄厉。诗人理当“猿鸣三声泪滂沱”才是。然而诗人却说: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言下之意:孤寂的我早已被贬边州,申诉无效,前途无望;泪已流干,愁肠寸断;这哀猿声声,徒自空啸,我已经没有泪可流,没有肠可断了。所谓欲哭无泪,更深沉地道出了诗人难以言状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极度惆怅和痛苦。

【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一、二句翻译为:“黄溪的小路弯弯曲曲千里绵延,不知从哪儿传来了猿猴的哀鸣?”故“溪路千里曲”句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的。“哀猿何处鸣。”是从听觉粉的角度描写的。

2.要求学生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意思分析。本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作此诗时,在永州贬所已七年之久。诗人随永州刺史赴黄溪黄龙祠祈雨,中途听到猿猴哀鸣,遂有感而作。“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意思是“孤独无助的臣下早己衫湿泪尽,枉然徒劳发出凄哀断肠的悲声。”,写出诗人难以言状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极度惆怅和痛苦。“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二者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诗人是为了“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2.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赏析。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形势。有力烘托了诗人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突出其吊古伤今的悲愤。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

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是对百姓的担忧和同情。不是表现了作者对于古建筑的被破坏而感到十分的伤心。更为百姓在战争中的遭遇而伤心,因此更加伤心。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苦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4.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按要求答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上阕一个“________”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影和如虹的气势。

2.请对下阕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

1.卷

2.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3.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解析】

1.考查对诗句中关键字眼的提取能力。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关键。“千骑卷平冈”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所以可提取“卷”作为答案。

2.赏析诗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这种表现方法我们称之为用典,用典的好处是使表达含蓄而不浅露,表现出一种含蓄雅洁的风姿,内蕴比较丰富。还有就是言简意丰,以少胜多,能“寓万于一”,较好地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考查结句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句中的“挽”“望”“射”是三个顺序联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在这里感情达到了高潮,从而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这首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竹里馆①

王维

独坐幽篁②里,弹琴复长啸③。

深林④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⑤。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wǎng)川时期。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②幽篁:幽深的竹林。③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④深林:这里指“幽篁”。⑤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1.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悠然自得的月夜独坐图:诗人独自坐在茂密而幽深的竹林里,优雅的弹着琴,自在的长啸,周围静无一人,唯有月光心有领会的照耀着、陪伴着诗人。

2.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将它当知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面的能力。描绘画面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幽篁”“琴”“月”,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如

“幽”“深”“明”,以及诗人的行为“独坐”“弹琴”“长啸”等,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叙述和描写。

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要结合写作背景和关键词句分析。这首诗写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借景抒情,二是直抒胸臆。该诗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表现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将明月人格化,将它当知己,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6.阅读欣赏

醉著

韩偓①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②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①韩偓:晚唐诗人。②桑柘(sāng zhè):指桑木与柘木。

1.前代诗论家曾指出“唐人忌重迭用字”,但是本诗前两句却重迭使用“万里”“一村”两词。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这两处是诗人的有意重复,更能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连用两个“万里”,更能突出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连用两个“一村”,则表现了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

2.旷达超脱、平淡闲适,同时也流露出一些迷惘、孤独(悲凉)之情。

【解析】

1.考查重迭使用“万里”“一村”两词的作用。一定要把词语放入诗句或具体的语境中去解读。“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乘船行驶在万里的清江之上,天空辽阔。清江两岸的村落一个接着一个,炊烟袅袅升起。两个“万里”突出宽广的天空下也是同样宽广的江水。两个“一村”,则表现了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由此描绘了一幅安静的乡间冬日风景。“万里”“一村”两词,以白描手法勾摹广阔的天地,构图明晰,设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饱含诗意的水墨画卷。

2.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作者在诗中描绘了两幅画景。第一幅:宽广的天空下也是同样宽广的江水,清净明亮的静静流淌;在江边的村落里可以看到许多桑树柘树,有的人家已经升起炊烟,袅袅升起树间,一树轻烟。第二幅:江边的渔翁在静谧中睡着了,虽然到了中午却还不曾转醒,也没有人来唤醒他,却在午后漫天雪花的清冷中醒来。这两幅画的前后组合,在短暂的时间联系和强烈的对比中,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在情绪。从最末一句“过午”二字看来,这首诗在时间上只写了半天,上午还是清江万里,风光明丽,而中午却降下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来,风云变幻如此之快,真有些出人意外。这不单单是指自然风云。联系作者生活的晚唐和五代初期的情况看,那正是沧海桑田,朝野混乱之际,形势瞬息万变,这当中包含着作者对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深沉感叹。关于对这剧烈变化的政治风云作者的态度,作者又巧妙地从渔翁形象中作了暗示。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直至寒气逼得冻醒了,他看着满船积雪,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诗中流露的情绪虽然令人惊讶,但主要仍是平静、安详,处之泰然,这是十分超脱的态度。作者写此诗而以《醉著》为题,也暗中透露了这个消息。当然,其中也多少流露出一些迷惘和孤独感,甚至有“一切皆空”的意味,似乎暗示着作者处境的艰难和心情的悲凉。按以上分析整理答案即可。

【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

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凉州词

唐?王翰

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②阑:尽。③意气:情意。④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1.诗歌一、二句写出秦中地区__________,而塞外__________,将二者景物进行对比,突出了塞外天气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结合内容分析

.......,诗歌三、四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春色已尽(花鸟已阑、已是暮春时节、已至初夏),大风凛冽(风沙尤寒、尘沙漫天、冷酷严寒),寒冷恶劣

2.战士们在夜晚听到悲凉的胡笳曲《折杨柳》,不禁思念起千里之外的家乡长安。抒发了战士们在寒风飞沙的边塞荒凉之地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解析】

1.考查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找出诗句中的时间和地点,然后提取相关的形容词。第一句“花鸟已应阑”可知是秦中地区已是暮春时节;第二句中“风沙犹自寒”指出此时塞外还是风沙漫天,气候严寒的季节,一暖一寒形成对比,突出塞外气候的恶劣。

2.考查分析诗歌的情感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了解诗句的意思,诗的三四句写了战士们在夜晚因听到胡笳曲《折杨柳》,因而激起了对家乡长安的思念之情,然后结合全诗的意境,抒发他们在苦寒之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8.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

唐代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②,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③黄鹂语未成。

不道④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⑤减心情。

(注)①本诗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②发:开花。③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④不道:不是说。⑤衰病:衰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景象,最后两句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

B.颔联“乱点”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异曲同工,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

C.第四句中“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D.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抓住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来写,白雁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答案】(1)A

(2)以乐景写哀情。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蘋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的景象。渲染了清新明丽、生趣盎然的氛围。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仕途不顺的忧闷心情,以乐衬哀,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解析】

【详解】

(1)A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不准确,有喜爱,但主要表达的是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2)考查诗歌的抒情方式。读懂诗句大意的作答的基础。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八百里”描写了军营连成一片,极言广阔,体现了军容的威武、雄壮。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C.“梦回”二字表明词中所描写的战争场面和战斗情景是词人想象的,是虚写。

D.这首词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一个忠贞不二、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壮士形象。

2.“可怜白发生”一句抒发词人怎样的情感?简要分析。

【答案】

1.A

2.抒发了词人年岁渐老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解析】

1.“八百里”,牛的代称,写的是战前给养准备,并非描写了军营连成一片,极言广阔。故A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古诗鉴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地事物入手;②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③紧扣诗眼入手;④从意象入手;⑤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入手等。本题要求从思想感情方面进行赏析。赏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结合本诗写作背景分析,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所以“可怜白发生”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结合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简要分析。2.请从用典角度,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蕴含的情感。

【答案】

1.①用“黑”色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浓重的色彩刻画出敌军气焰的嚣张。②用“金”色表现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鲜明的色彩写出我军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③用浓重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2.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达将士们忘身报国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据此理解赏析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运用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经典内容,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既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又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据此理解作答。

11.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按要求答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浩瀚的荒漠上冰雪已经积得很厚很厚,天空中惨淡的愁云也好像凝固了一般。

2.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描述画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翻译为:山谷的阴面纵横散不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这惨淡的阴云。在描述所表述的画面时,要明确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然后运用恰当的词语去修饰。这句诗中写了“瀚海、冰、愁云”等景物,写了沙漠雪景。

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抒情方式。“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本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先描写了奇丽雪景带来的奇寒和雪景的雄伟壮阔及饯别宴会的盛况,再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作者在山势回环和道路盘旋曲折中送别友人,一个“空”字,将诗人孤寂的形象表现出来,而这与之前赏雪景、宴会热闹隆重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可知作者的情感表露。故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12.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3.“马”在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借“马”或表达积极性上的情感,或传达悲伤凄凉的情感,或对于平庸无能的慨叹……下列诗句中借“马” 传达悲伤凄凉情感的一项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

1.写了游子漂泊他乡,浪迹天涯(羁旅之苦)表达了思乡(孤寂、愁苦)之情

2.示例:作者选取了十个景物,以夕阳为大背景,形成不同的画面。用“小桥流水人家”这一温暖的画面,来反衬(对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这些景物所描绘的凄凉、萧瑟的画面,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凄凉、孤寂、思乡之情。

3.B

【解析】

1.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突出了作者凄凉、孤寂、思乡之情。

3.A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B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C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词人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的英雄形象。只有B项与此词“瘦马”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是一致的。

1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答张十一功曹①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张十一功曹:张署,韩愈好友,与韩愈一同在监察御史任上被贬。②筼筜(yún dāng),生长于南方湿热地带的大竹,高达数丈。③踯躅(zhí zhú),植物名,亦称映山红,春天开花漫山红遍。④恩波,指皇帝的恩泽。⑤斗,同“陡”。

1.“吟君诗罢看双鬓”中的“君”是指谁?理由是什么?

2.诗中有两处出现了数词,请分别指出其表意内涵。

3.本诗中哪个字词可以做“诗眼”,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指张署,从题目《答张十一功曹》可见。

2.两三家表明人烟稀少,突显被贬之地的荒凉;一半加描绘白发苍苍,表现内心的愁苦。3.“哀”,“闲”,“死”,“踯蹰”均可,联系流放荒地、命运未卜、报国无望、内心绝望等内容作答。

【解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合“答张十一功曹”分析可知“君”是指张十一功曹,即张署。

2.要求学生找出两句带有数字的诗句,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哀猿啼处两三家”的意思是“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写出了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扰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荒远冷僻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斗觉霜毛一半加”的意思是“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描绘出白发苍苍,内心愁苦的诗人。

3.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即可。“哀”,“闲”,“死”,“踯蹰”均可。如“闲”字:张十一寄给韩愈的诗中有“鲛人远泛渔舟火,鹏鸟闲飞雾里天”的句子,韩诗颈联的语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通过“闲”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14.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中“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颔联中作者通过描写莺莺燕燕的动态,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C.颈联中的“乱”字,描绘了暮春时节百花盛开、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这首诗写的是早春的西湖景色。“乱花”是指早春时节纷繁开放的花,不是“暮春时节”。故答案为C。

1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③。

(注释)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1.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首联: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颔联: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2.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诗歌的前两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的意思是: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突出其色美;颔联用陶令、罗含之典,突出了菊的味香,烘托菊花高贵品格。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诗歌的前两联突出“菊”的美好品质,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尾联则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尾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的意思是: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所以,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入朝的思想。

16.古诗词阅读

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根据上面两首《长相思》,说说“长相思”词的写作特点。

2.两首《长相思》都写到“山”“水”,但蕴含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

1.(1)一首36字(2)上下阙格式相同,一阙4句。(3)一韵到底,有叠韵。(4)取材上多写相思之情。

2.(1)白居易《长相思》以流水比人,暗喻少妇的心随着流水追随丈夫远去。“吴山点点愁”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地表现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2)纳兰《长相思》里提到“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这首词表达纳兰“思归”的委婉心境。

【解析】

1.分析词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从字数。上下阕的格式,押韵好和韵脚等方面分析。本题两首“长相思”的字数相同,都是36个字。两首上下阕的格式相同,四句18个字。都押韵。白居易词韵脚是“ou”,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纳兰性德词韵脚是“ing”,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

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白居易《长相思》他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绵绵的离情别绪,深沉的思念和由此而产生的怨恨情绪;外景中明明的月光,长长的流水,点点的远山,与思妇内心世界中悠悠的思怨,极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无

2.无3.无4.无5.无6.无7.无8.无9.无10.无11.无12.无13.无14.无15.无16.无

2020-2021语文图文转换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程图,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把图中“购买车票”的流程用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文连贯,不超过90字。 (2)从服务客户角度简要评析该软件流程图。 【答案】(1)用户先查询车票,若未售完可以购票,用户支付后购票结束。若车票售完则进行智能监控,此时,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若有余票则自动抢票,成功后通知用户购票。 (2)①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②使用便捷,为用户提供了票务查询与购买的功能,在车票已售完的情况下,具有抢票功能。 ③部分设计缺少人性化,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在无法购买车票的情况下,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解析】【分析】(1)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户先“查询车票”,有两种情况,一是车票售完,可以进行智能监控,检测到有余票,就可以自动抢票,然后“通知用户”,完成“购票”。如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二是车票没有售完,按照箭头指向,“购票”,然后“用户支付”,购票结束。 (2)要求评价流程图,可以结合该软件的功能评价,从流程图上来看,该程序可以查询机票或酒店,然后通过该软件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等;增添了智能监控,具有抢票功能,使用方便;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自动抢票”后“通知用户”,但是“无法购买车票”时,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故答案为:⑴用户先查询车票,若未售完可以购票,用户支付后购票结束。若车票售完则进行智能监控,此时,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若有余票则自动抢票,成功后通知用户购票。 ⑵①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②使用便捷,为用户提供了票务查询与购买的功能,在车票已售完的情况下,具有抢票功能。③部分设计缺少人性化,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在无法购买车票的情况下,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

六年级语文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培优测试卷 班别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我们chén jìn ()在书海里,shǔn xī()着知识的ɡān lín(),感受着人类文化的bó dà jīn g shēn ()。 二、按要求填空。(25分) 1、我们爱你——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桂林山水的、杭州西湖的,黄山、庐山的。古诗文中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句子也很多,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开,”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 ,浪淘风簸自天涯。” 2、古诗词中写景的句子很多,如“草长莺飞二月天,。”“,一枝红杏出墙来。”写出了春天的美景;如“明月别枝惊鹊,。”“接天莲叶无穷碧,。”也写了夏天的景象。 3、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这里把勇浪比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4、三国故事《草船借箭》一文写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人读来其味无穷,也品味了诸葛亮的聪明。三国故事你还读过那些(至少写3个) 。 三、默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 短文一(5分) 莫伯桑我拜师(节选)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贵在坚持”一词中的“贵”应取第种解释。() ①价格高;②评价高;③以某种情况为可贵;④地位优越。 (2)联系整篇文章,我们发现福楼拜是一位的老师。 ①孜孜不倦②诲人不倦 2、在这段文字中,福楼拜给莫泊桑讲了提高写作水平的四个要点。照样子,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其他三点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贵在坚持)—()—()—() 短文二(12分)

2020-2021语文扩展语段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海峡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经历多少风雨,①________,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②________,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③________,甚至彻底倾覆。 【答案】都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同胞分开;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 【解析】【分析】①前的句子为“不管……”,由此可知,①处的句子应当以“都”开头,前后两小句形成“不管……,都……”的条件关系。从①后的句子“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可知,“都”后的文字可以为“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同胞分开”。②前的句子为“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是从正面说,②处的句子可从反面说,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③前的句子为“没有……”,与③处的句子构成假设关系,议论否认共同的政治基础的危害,③处可填“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 【点评】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人们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良好的情绪既是维护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机能的前提,①________。研究表明,健康的精神状态是祛病延年抗衰老的要素,只有良好的情绪,才可能延缓衰老的过程。②________,如苦闷、沮丧、愤怒、忧愁、焦虑、抑郁、担心、多疑、忧思、悲伤、恐惧等,均可以导致气滞血瘀,阴阳失衡,脏腑不和。因此,③________。 【答案】又是防病抗衰的重要因素;人们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之中;调节情绪是人们抗衰防老的首要举措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题中①处关键词为“防病抗衰”,②处关键词为“不良情绪”,③处关键词“调节情绪”。 【点评】“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杨花即________,两首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 (2)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有这样的解释:“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根据王国维的论述分别找出两首诗体现“有我之境”的诗句,并作简要批注。 【答案】(1)柳絮;拟人 (2)“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飘动,加入了留春的队伍。诗人融情于自然,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借此启示珍惜春光,不失时机。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高绪。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把索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解析】【分析】(1)本题中杨花就是柳絮,是晚春时节特有的景物,诗人常用杨花入诗,表现春景,表达愁绪,惜春之情。这两首诗都用了杨花这一意象,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把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来写,写杨花“无才思”“惹春风”。(2)本题要求根据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来鉴赏情景关系。《晚春》中“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理解为“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杨花榆英都加入了留春的队伍。诗人融情于景,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柳》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解释为“又好像懂得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无语的柳树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的愁情,可见这愁非常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此句正是把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到景物中,把索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这两首诗中的景物描写都体现出了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关于情景之间关系的解说。

六年级语文培优班第一讲基础知识

第一讲基础知识(拼音、汉字) 强化基础 一、一锤定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 答应(yìng yìn)中(zhòng zhōng)弹掠(lùe lǜe)过拜佛(fófú)间(jiàn jiān)隔兴(xīng xìng)奋尽(jǐn jìn)管似(shìsì)乎游览(lǎn nǎn)堵塞(sèsài)临(lín líng)终山峰(fēng fōng)参差(cēncīcēnchā)不齐伴奏(zòu zhòu)脊(jǐjí)椎 二、联系语言环境,给下面句子中的拼音标上正确的声调。 在学习中,总会碰到一(yi)些困难,但只要我们不(bu)怕困难,迎难而上,一(yi)切困难都不(bu)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你说是不(bu)是?如果不(bu)信的话,你可以亲自试一(yi)试,通过实践,你会认识这一(yi)真理。 三、巧用同音字。 1、用音节都是“yi”的字组成词语。 友()战()回()意()()力适()翻()安()武()便()瘟()( )站2、写出下面的“ju”字。 恐()家()抗()凝()火()根()戏()语()相()临危不()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去错的) 一唱一和(héhè)深恶(wùè)痛绝挑(tiǎo tiāo)拨离间 打折(zhéshé)了腿系(xìjì)好衣扣露(lùlòu)出笑脸 五、下列各组中加点字“啊”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真难啊好美啊是谁啊 B、真苦啊你好啊白兔啊 C、大海啊亲人啊祖国啊 D、历史啊真大度啊史书啊 六、选字填空。 1、辨辩辫瓣 花()发()()析能言善() 2、骏俊峻竣 ()工险()()马英()潇洒 3、遍篇偏翩 ()章()爱普()()()起舞 4、愧槐魁魅 ()花()力()疚罪()祸首 七、错别字门诊。(划出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胜券再握()走头无路()源源流长()咳不容缓() 心弛神往()骑乐无穷()庞然大雾()出类拨瘁()

(完整)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一.看作者 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二.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以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向往为主。 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三.找意象。 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家国之情;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渔翁、鹦鹉洲喻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人 四.定感情。 ①喜:欣喜欢快、闲适愉悦、豪迈奔放、感奋振作 ②怒:愤懑不平、苦闷压抑、愤世嫉俗、蔑视愤怒

语文培优试卷及答案

中报附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培优试卷 高一语文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诗歌鉴赏-(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诗歌鉴赏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 1.(2018?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小学六年级语文培优题

培优训练:基础知识(词语、熟语) 强化基础 一、近义反义对对碰。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阻挠()()轻松()() 脆弱()()赞扬()() 朦胧()()镇定()() 宽阔()()敬爱()() 光明()()特殊()() 二、巧填量词。 一()圆月一()新月一()死水一()清泉 一()军舰一()手机一()电脑一()飞机 一()火车一()画卷一()碗筷一()工作一()阳光一()笑容一()心意一()热血 一()花一()花一()花一()花 一()水一()水一()水一()水 三、根据句意,填上不同的带“然”的词。(不重复) 天气预报今天有雨,下午()下起雨来。 经过几次尝试,小冬()没有成功,他有些失望。 才半年时间,毛毛()长得比妈妈还高一点。 小狗()闭着眼睛,但主人一唤,它立即跑过去。 人人都要讲究卫生,()会引起疾病传染。 刚刚还是艳阳高照,()刮起了大风,随即落下豆大的雨点。

四、我会分类。 团结勾结鼓励煽动执着固执顽固成果后果欣赏果断武断瞻仰卑劣希望失望急中生智手忙脚乱高瞻远瞩斩钉截铁鼠目寸光 自作自受自由自在视死如归自以为是花天酒地 褒义词: 贬义词: 五、我会排序。 1、顿号句号分号逗号 2、省乡村县 3、春节重阳清明端午 4、冷烫凉热温 5、昆虫苍蝇生物动物 6、陆军解放军炮手炮兵 七、选词填空。 精细精致精湛精密 这件工艺品造型独特,工艺(),堪称佳作。 这批()的实验仪器,是我国工人这件设计制造的。 简单简陋简朴简约 几经周折,麦隆内夫人终于在这个异常()的实验室里见到了居里夫人。 人们不禁惊叹,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 八、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不能重复) 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2、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3、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一下,就得花半天的时间。 4、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地球,发出由衷的赞叹。 九、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焕然一新()变本加利()再接再厉()不记其数() 走头无路()汗流夹背()名落深山()诡计多端

八年级语文培优试卷含答案一修订版

八年级语文培优试卷含 答案一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汉城国际学校八年级语文学科培优试题(一) 命题人:命题时间:2014年10月13日 姓名:班级:得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品尝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 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武汉大学在今年樱花盛开期间采取措施控制游客数量。 B近年来,全省各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的“不打烊书店”,成为人们夜间休闲阅读的主要方式。 D我市鲁峰和聂品华两位先进分子在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3.综合性学习(9分) 2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着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①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②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你认为哪组描述好为什么(3分) ③仿照例句写话。(3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含解析) 一、(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1-2题(7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 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4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 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二、(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残春旅舍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 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4分) 1.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 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 “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所以古人 认为其为”晚唐巧句“。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2.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 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 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 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 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 冠的心情。 三、(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 题。 醉翁操【1】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 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 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

六年级语文培优补差总结

-- 1 / 1 六年级语文培优补差总结 一、指导计划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了学习成绩,并培养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语文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了实处,发掘并培养了一批语文尖子,挖掘了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了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了较扎实的基础和阅读写话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了辅差活动,提高了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二、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成绩稳定在75分左右,并协助老师实施了辅差工作, 帮助差生取得了进步。辅差对象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语文考试这一基本的能力。 三、定内容: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了更多课外知识,尤其是散文化倾向方面,给他们一定指导,以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提高写话水平,定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了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写话能写得出,布置他们摘抄。仿写,后独立完成,保证了每个差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训练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创造了情境,让差生尝试说、敢于说、争取善于说。 四、主要措施: l .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了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了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进行了联系,协助解决了差生的学习问题。

2018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全国卷Ⅱ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全国卷Ⅲ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精卫词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幕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六年级语文培优辅差小结

六年级语文培优辅差 小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语文培优辅差小结 小甸中心校马红云 转眼间,学期将尽。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代语文、科学等多门课程,培优补差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这方面,我也挺注意,现将本学期的培优补差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于优秀生来说,重在培养其学习能力。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能力强,自觉性强,这都是他们成绩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尽管这样,在课堂上,他们可能是学习的高手,但在课下,他们却不一定会学习。特别是刚刚进入六年级,对学习方法的问题还并不是很明确。因此,应更多地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例如,在课堂上,从复习,练习,小结等方面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使他们养成会学习的习惯,能交给他们的交给他们自己解决,尽量培养他们较强的学习能力。课下,则对他们布置额外的任务,使他们在掌握基本的学习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培养其更强的学习能力。 二、对于中等生来说,重在培养其学习习惯。对于多说中等生来说,他们可能是课堂上学习的乖乖者,这是他们的优点,你交给他们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你让他们怎样做,他们就怎么做,而一旦离开老师的帮助,他们则变得不知所措。因此,培养其会学习,学好习的习惯尤其重要。本学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我在课堂上尤其重视学案的利用,给出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出学习的重难点,提供学生学习的素材,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会学习的习惯。同时,结合他们学习有余,灵活不足的特点,通过附加的学习素材,培养他们灵活的学习特点。 三、对于学困生来说,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一个班来说,学困生常常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成绩不好,常常与他们的基础不好、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对头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与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本学期,在这个方面,我更多的是做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基础差,但并不放弃,这样的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的鼓励,更需要老师的帮助。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与其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虽然脑子聪明,却并不珍惜,所以需要做更多的思想工作。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我发现,仅靠鼓励,帮助,对这部分学生是不够,必要时更需要严厉的批评,这样才可能使他们改变不正确的态度。同时,学困生转化并非一个所能为,所以,有时,我还常常通过各种解决的方法,以养成他们足能互帮的气氛。

六年级语文下册培优辅导

班语文培优记录

姓名: 二0一五年三月 第周 一、反义词 专心致志——()近——()热——() 二、多音字 zhu?() wai() jiāng()缴为将 jiǎo() w?i() jiàng() 三、选字填空 辩辨辫瓣 花()分()()论()子 四、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中画“√”。 1.问其故.。 A.原因,缘故() B.原来的() C.有意()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A.失掉() B.过去的() C.离() 3.思援.弓缴而射之。 A.引,拉() B.援助,求援() 4.使.弈秋诲二人弈。 A.出使,派() B.让()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一人,,。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若与?:。 2.《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学习上要。 3.两小儿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而日中时。”其理由是:日初 出,及日中则如,此不为小而大乎? 一儿以日初出,而日中时。其理由是:日初出,及其日中如,此不 为热而凉乎?

六、翻译 1.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孰为汝多知乎? 第周 一、看拼音,写汉字 qua hū kōng xū c?n c?n shān shān níng rán líng lì chì luǒ luǒ()()()()()()() 二、辨字组词 挪()蒸() 娜()拯()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空虚——()确乎——()伶俐——()徘徊——()【反义词】:空虚——()匆匆——()伶俐——() 四、多音字 cáng() kōng() sǎn() 藏空散 zàng() k?ng() sàn() 五、造句 1.确乎—— 2.伶俐—— 3.徘徊—— 六、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天黑了,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七、《匆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附答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附答案 1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②,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③,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②梦泽:云梦泽。③图障:图画。 (1)本诗怎样突出洞庭湖“漫漫”的特征?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 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县。 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简要概括。(4分)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南邻(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3分) 答: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答:

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以罗贯中《三国演义》为背景,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宋代诗人王质有一首《八声甘州》词: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1)上片中划线句子“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一句提到了哪几个人物?这中间有什么故事? (2)这首词道出了“英雄”的一生。请从词中所涉及的事件中任选一件(划线句子除外),简要概括时间的情节。 【答案】(1)三个人物:徐庶、庞统、诸葛亮。人物之间的主要故事(示例参考)有:徐庶走马荐诸葛;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江湖传言“卧龙凤雏,得其一足以安天下”。 (2)示例参考:“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句,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隆中对答,谋划天下大计。向东攻取荆州,向西掠地益州以为根基,然后连吴抗曹,最后谋求夺取中原,回复汉室。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上片中画线句子涉及到徐庶、诸葛亮、庞统师兄弟三人。他们三个人都是相知相识的好朋友和同学,他们三个人的才能都差不多,才能做到慧眼识英雄:徐庶举荐诸葛亮,诸葛亮推荐庞统,都说对方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徐庶投了曹营,但是一生不出一个计谋,帮助刘皇叔打败了过几次曹军。庞统可以说是用他的死,为刘皇叔换来攻占益州的借口和决心。诸葛亮出山后不负众望拿下荆州,攻占益州。刘备死后,又凭自己一己之力,保证了蜀汉延续十几年。据此归纳作答。(2)根据诗文内容,叙写词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作答。如:“杂耕渭上”指的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武功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对垒。魏军坚壁不出,诸葛亮即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和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作为久驻之计。再如“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折,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律·喜闻捷报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①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