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诺贝尔奖

科学精神与诺贝尔奖
科学精神与诺贝尔奖

科学精神与诺贝尔奖

摘要: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其本质是非实用、非功利地探索知识、追求真理.诺贝尔奖鼓励人类在科学精神引导下探索自然界的深层规律,它以促进人类深入理解自然为目标,不追求直接的应用价值.中国未能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功利主义科学观在科学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全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由此导致的急功近利思想侵蚀了科学应有的品格.我国要想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必须从塑造科学精神开始.关键词:科学精神;诺贝尔奖;功利主义;科学文化

诺贝尔奖对20世纪科学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李政道所说:“诺贝尔奖把人类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1901年诺贝尔奖创立到2000年,全部六个奖项已有700人获奖;其中3项科学奖获奖总人数469人,占总获奖人数的67%.但是在获奖者中只有6位华裔,仅占获奖人数的0.86%,与华人在世界人口中所占比例极不相称,而且他们的工作没有一项是在中国做的.为什么中国不能在本土产生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不少学者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如赵红州认为我国与诺贝尔科学奖绝缘有4点原因:①科学知识积累不够;②科学研究时间不足;③缺乏科学家群落;④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速选机制.但除了这四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缺乏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科学传统的一部分,是人类在从事科学活动时所体现的精神,是理想主义科学观的体现.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为求知而从姿学术,并无任何实用国的,即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求智慧,这是求知的最高境界.他认为高级学术并不是一门“制造学术”,“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在他的思想影响下,产生了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学术的理想主义科学观.这种“爱智”精神的实质是非实用、非功利的,它显示了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古希腊哲人倡导的这种精神通过文艺复兴在欧洲复苏而绵延数百年,至今仍是酉方理解科学的主导观点,其精髓就是对宇宙万物之“发生”的惊讶心态和由纯粹好奇心所驱动的探究精神.

科学精神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自由探索的精神.爱因斯坦把科学家的自由分为两种,即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外在自由主要指一是有发表和交流科学思想的自由,二是有从事科学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精力.内在自由也称为内心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自由探索不仅体现了科学家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执著精神,而且体现了追求过程中所采取的自由开放和独立思考的学术态度.勇于批判的精神.人们对任何科研成果都应该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也就是说,“对于科学知识,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都应该持续地仔细检查可能的事实错误或论证的矛盾.任何合理的批判性的评论应当立刻公布于众.这项规范在科学共同体内使证实的程序制度化,要求全体科学家有严密的智力训练和严格的批评标准.在交流和研究经费申请的同行评议中,在科学会议的非正式讨论的传统中,在所有其它的对发现结果的鉴定过程中,都是明显的”.波普尔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进一步强调和突出了科学的批判精神,他强调科学方法是批判的方法,批判是任何理智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精神要求对一切学说保持开放态度,要求在理性批判主义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完善,甚至超越自身所建构的一切.科学的活力,就在于它具有一种自我改进机制.要敢于怀疑权威的观点,同时慎重思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原理;既要敢于批评他人的错误,也要勇于自我批评.大胆创新的精神.齐曼说:“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这就是说,科学研究成果总应该是新颖的.一项研究没有给充分了解和理解的东西增添新内容,则无所贡献于科学.这项规范强调科学认识论中的发现因素.它迫使科学家们要有不同形式的‘创造性的’行为和‘富有想象力’的思想.”

科学如果失去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新的理论和假说诞生,科学将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严谨求实的精神.科学需要有实证精神,实证精神意味着科学的严格性,表明任何科学理论或假说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检验,都必须有充分的实证依据.科学发展过程中凡事皆求证明,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除此,还有毫无私利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等.

2科学精神失落

中国古代是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国度.应用科技发达,思辨与逻辑落后.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严重制约了科学家的理性思维,他们缺乏以物为本的精神,主、客体不分,普遍相信天人感应理论,因而从根本上怀疑深层自然规律的存在与稳定.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学”的目的不是把握客观事物本质,而是人的教化.儒家教育哲学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知识增进,道德完善,但在求真与成德关系中,强调以成德为目的,求真只是手段,严重忽视了科学知识教育和向外开拓进取.胡适认为东方文明抛弃、拒绝了求知欲,是一种畏难的懒惰,是自暴自弃的不思不虑.杨振宁指出,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中抗拒吸收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

中国近代科学是伴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情打进中国的,并非传统文化的自然产物.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实用理性发达,理论理性薄弱,难以酝酿出现代科学.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科学并非自觉自愿,而是受外部环境逼迫,与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历史主题相联的,缺乏科学理性精神的铺垫和引导;对科学的理解也是从“器”与“技”开始的,学习西方技术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导致中国学习现代科学的不正常心态.中国人学习任何知识,必须能立见其用,否则一场拒绝,这种心态是滋生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沃土.隋末唐初以后,我国学校教育一直实行科举名度,它把学校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是学习的唯一目的,这一制度滑系到清朝,已积弊很深,科学精神在中国未得到培育,科举制度要负主要责任.教育与政治结合科学萄种便难以形成,教育只有摆脱政治羁绊,超过党派利益,才能对社会、对民族发挥巨大作用.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阐明教育只有摆脱政党控瞩,才能完全实现教育的全部目的,即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其潜能,造就自由人格.教育与政治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于政党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制造一种清H 民的群性,抹杀个性;它只求近功,不顾远利.违背被对是百年大计的根本.政权更迭,教育方针区之改变.教育“成果”便化为乌有.中国政治不仅影响教育.还终身束缚科学家的思想自由.中国古代本不存力真正的科学传统,只存在科学萌芽及几千年的“注男式”学术传统,近代隐约可见的一点科学精神也是由早期欧美留学生从西方引进的.建国后,仅具经月的科学传统又遭受政治因素影响,对知识分子进五的历次思想改造运动,是两千多年前“以直为师”现代翻版,导致科学精神丧失殆尽.

我国现代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么学生3识结构单一,不能融会贯通,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区好奇心、想像力和创造力都受到压制.大学科学有单纯重视科学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槽神培养.堂教学偏重讲解科学原理和概念;实验教学注照规范的实验程序验证已有的定律和现象;学业考”核侧重知识的再认和重现.贝尔纳曾经指出,科学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基础,二是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于探索及检验知识的方法.第二方面恰好是我国科学教育最大的失败.我国学校教育强调效率和整齐划一,导致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这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由于上述原因,科学精神从未在中国扎过根,致使科学文化的灵魂从中国飘逝.

3功利主义在中国

中国科学基本是循依功利主义科学观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是一种很强的工具主义科学观,它注重科学的工具价值、技术价值和功利价值.并以科学的效用来评价科学.因此,“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把科学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知识”.功利主义科学观由来已久,17世纪初,“培根已经在他的‘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的基本目的是增进人类财富’这些格言中唱出了功利主义的调子”.但是,培根的功利主义科学观是富于远见的,他认为从长远看,科学作为一个整体将会、也应当会大大造福于人类.他不宣扬任何目光短浅的观点,例如那种认为每项科学研究无论开始或结柬时都应当根据其实际效果来评价的观点.相反,他告诫世人,这种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只会败坏自己,正像阿塔兰塔在赛跑中由于停下来拾金苹果而失败一样饲.由于科学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功利主义科学观在当今社会传播非常广泛并居于支配地位.

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局限性在于它有可能导致科学的片面发展,例如只重视应用科学的研究和开发,而忽视基础科学的深层探索与发展.以致最终妨碍科学的前进.极端功利主义科学观狭义地解释功利规范,对科学强加限制,认为只有当科学直接可获利时才是可取的.有用性一旦变成科学成就的唯一标准,具有内在科学重要性的大量问题就会遭到排斥.因此,功利规范限制了科学潜在生长的可能方向,威胁了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社会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萨顿认为,科学的主要目的和它的主要报酬是真理的发现,而科学已经产生的和正在产

生的无穷无尽的财富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已.将科学的价值仅仅归结为功利价值,正如将艺术价值仅仅归结为商品价值一样,是相当肤浅的.科学最宝贵的价值是科学精神,它比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物质利益更加宝贵,是科学的生命.

科学是一种高品位的学术活动,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逻辑,外部因素对科学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正如默顿所说:“特定的发现和发明属于内部科学史的范围.并且大量地独立于非科学的因素.”科学作为一种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非功利的,因为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提出科学思想或科学理论.首先,科学思想或科学理论往往并不能同社会对技术的需要直接挂钩,它们同实际应用往往存在很大距离;其次,科学理论往往具有超前性,即在眼前看来不一定是“有用的”,只是在几代人之后才有可能导致某种实用结果;再次,有些科学理论的提出和证明其意义甚至只是理论上、认识上或智力上的,也许永远不可能“有用”,因此不能用功利主义观点来评价它们的意义.所以.过分强调科学的功利性,必然导致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研究的忽视,从而影响科学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发展奉行的实用主义策略己将功利主义科学观推至极端,它所倡导的“致用”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应用,更多的是政治功利性和整个社会所追求的急功近利.中国不关心科研成果实际用途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纯科学研究项目很多,而是这些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其“用途”就是为了烘托教授、学者和名目繁多的奖项,真正的应用价值本不在考虑之列.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生于内忧外患之时,兴于改革开放之际,其整个发展过程都因肩负“强国”使命而具有工具理性色彩,在“博学穷理”与“学以致用”之间后者是当然之选,因而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便放在专业教育和应用开发研究上,这不仅使高等教育近乎专业训练,甚至出现了实用性凌驾学术性的不良倾向.中国科教界的功利主义非常严重,从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政策到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心态,从学校制定的学科与教育发展规划到学生选择专业的倾向,无不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量利而行”、“惟利是图”已成为普遍的行为取向.这种对待科学与教育的功利性态度,不仅使我国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少、科研后备力量薄弱、科研水平低下等,还彻底侵蚀了科教界应有的学术品格与精神.

中国学术重“术”轻“学”,只从科学的物质成就去了解科学,从根本上忽视了科学精神.功利主义科学观固然有其重要意义,但中国不缺乏功利主义,强大的外部动力足以促使科学研究主体朝这个方向发展,可是外部动力却难以惠及基础科学研究,公众和社会集团意识不到统科学的意义,他们只需要现成的技术和产品,很少关心技术的源泉,因此,在中国大力培育科学精神并无丧失科学功利价值之虞.

4诺贝尔奖的启示

二十世纪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分别获得56和36项诺贝尔奖,名列全球之冠.分析这两所大学的成功经验发现,科学精神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剑桥大学的学术渊源是古希腊强调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的自由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强调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是教育的唯一和最高目的,反对教育有其它功利主义目的和为某种职业做准备.具体表现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发展智力重于获得知识;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在性,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反对教育外在的功利目的.重视学术性专业与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培养知识面宽的博学家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作为确定内容的标准;在教育目的上,强调理性原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等.在这种办学理念引导下剑桥大学形成了注重学术深博与自由、重视知识内在价值,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的传统.自由教育思想及由此而形成的剑桥学术传统熏陶了历代剑桥学子,使他们学术功底深厚,各种能力,尤其是质疑创新力出类拔草.作为美国的“剑桥学院”,哈佛大学不仅保留了剑桥自由教育思想的传统,而且美国自由、宽松与务实的环境使其教育更具融通性.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坚持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相融合的办学思想,对哈佛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承认大学的职责是报效养育自己的社会,但同时也坚持外部环境不应迫使大学牺牲其独立性而参与政治斗争,或者要求大学作一些有损于学术公开性和自由的事情.因为公开性和自由是学习和研究必不可少的特性.1991年就任的哈佛校长陆登庭指出:“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大学更应该注重基础研究;并且不是怀着实用的心态,而是在对自然、人性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

可见,大学要想获得重大成就,产生出杰出的学术大师,必须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只追求真理和

科学而不问其实际功利的氛围与品格以及多种学科广泛会通与交叉的知识底蕴.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诺贝尔奖摇篮.其根源就在于它们历来不为外部环境所左右,不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独特的自由教育传统,从而使不同学科能够按照内在的逻辑发展相互会通、结合和渗透,逐渐在校内形成了博大恢弘、兼容并蓄.视野广阔、富于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

诺贝尔奖并不青睐功利主义者,只有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获此殊荣.纵观100年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名单发现,诺贝尔奖通常不奖励应用技术或产品的发明家,90%以上的奖项都被授予在基础科学方面取得重大发现与理论成就的科学家.公众一般对实用技术类科学成果有切身感受,而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与理论由于与经济和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往往不能引起人们重视,但它们却是技术的基础和源头,对于保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诺贝尔科学奖偏爱基础科学成果的传统,对于激励科学家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使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无疑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美国之所以取得诺贝尔奖优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科学家具有创新和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他们敢于、乐于向权威挑战,总是对旧观点提出质疑.中国科学家则不敢怀疑权威和书本,因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学理论只是通过严密的逻辑体系对客观世界描述出了具有一定精密度的对应,作为某个时期的思想产物,它只是人类漫长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对它进行发展、怀疑、批评、纠正以及部分原理的否证等都是天经地义的,甚至整个理论的否证都可能出现.创新就是要标新立异,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敢于怀疑,善于怀疑,才会钻研,才可能创新.我国大部分科学研究都属于常态科学研究,有成功的案例可效仿.在常态科学研究中,基本要求科学家“教条”地对待它所依据的范式.这只能产生常态科研成果,但是要产生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或得诺贝尔奖,仿效性的工作和“教条”地对待科学研究是没有指望的.

科学家的创造活动深受科学传统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中国现在要做的不是刻意追求诺贝尔奖,而是培育良好的学术传统和创新意识,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总之,诺贝尔奖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杰出成果的体现,科学精神在每位获奖者身上都得到集中反映,我国要想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首先必须从遏制功利思想、铸造科学精神开始.

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诺贝尔奖的由来: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在瑞典国家银行成立三百周年之际,该银行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 诺贝尔奖奖章 那么在了解一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有一句熟悉的格言是:“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但爱因斯坦的理论不是这一哲学式陈词滥调的重复,而更是一种精确的用数学表述的方法。此方法中,科学的度量是相对的。显而易见,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依赖于观测者本身。 那么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有什么关系呢? 在20世纪700人(次)的诺贝尔奖颁奖历史当中,恐怕爱因斯坦获奖时引起的麻烦最多,而获奖原因更是奇怪得独此一家。很早就不断有人提名他为侯选人,但由于种种几乎无法置信的理由却一直没有成功。1922年,他才终于获得了补发的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9年10月,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推荐理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伟大贡献。以后他又于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爱因斯坦。那时反对相对论的势力很强,评奖委员会没有把奖给爱因斯坦情有可原。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林斯海姆推荐爱因斯坦(推荐理由还是他在相对论方面的成就)为获奖候选人时,写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我相信诺贝尔奖委员会很少有机会为一件具有类似意义的工作而颁奖。” 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来看,普林斯海姆的话非常准确。但令人遗憾和惊讶的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却千真万确地没有因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之一——相对论而颁奖给爱因斯坦。恐怕无论怎么说,这也是诺贝尔奖颁奖史上的极大缺憾。 1919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J. J.汤姆逊(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郑重宣称:“(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是牛顿时代以来最重要的进展,是人类思想上最高的成就之一。”

读《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有感

合作与双赢——读《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有感 国庆期间我读了《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一书,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诺奖得主们在研究与探讨之间的合作精神。 我曾在“动物世界”中看过有关狮子的介绍,那些威风凛凛、雄踞草原的百兽之王,却不似深山中的那些老虎独来独往,而是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联合在一起捕猎,它们具有系统合理的分工协作,从而在草原上所向披靡。 这就是合作。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世界上名目繁多的学科就如同一片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在这些科学领域上,能够傲视群峰的伟大学者,没有一个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他的壮举。也只是凭着他们的团结与智慧,他们才能在科学领域,攀登到这样的高度。 在历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不乏以合作获奖,共享科学奖的例子。从1902年的荷兰塞曼与洛伦兹共获物理奖开始,到最近的法国科学家Serge 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David J. Winland共获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合作。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都是不同的——譬如本届物理奖得主二人,一位法国人,一位是美国人。鉴于个人的生活、学习以及文化环境的差异,他们两人的思想、学识与逻辑思路的积淀都迥然不同;而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几乎已经没有用单一的思想便能轻松解决的问题。所以,合作,是一种能力的互补与增进。 这就是合作,当今科学时代所急需的一种集体协作方式。它更能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世界上没有两片重复的树叶,人也一样,在任意时刻都不会有两个思考着同样事物的人。正是因为这种完全不确定性与多元性,才有可能创造出各种机缘巧合,为科学发现提供肥沃的土壤。 第四组周宇璇

中国难以产生诺贝尔奖的各种原因

中国难以产生诺贝尔奖的各种原因 中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土壤 中国又一次无缘2006年诺贝尔奖了,于是有很多愤青要求抵制该奖,认为是对国人有歧视.可笔者认为不然,诺贝尔奖是没有歧视的,而且无国界的.那问题出在哪呢? 早在1978年夏,兰州大学生物系的一位研究生就向来访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询问过同样的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当时这名学者回答"因为中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土壤." 这句话也许会让愤青更加愤怒,但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有其因果,就象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根主要需要土壤提供养分,成长肌体.但是,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环境不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教育和科研的功利性,产生的只会是商人和唯利是图者.放眼望去,教育本是教书育人,可现在把教育当成了赚钱的机器.急功近利的科研,把科研重点转移到了能很快获得回报的短平快项目,而基础项目无人问进津.科研经费也无人投入,连简单的科研都很困难,获诺贝尔奖简直是痴人说梦.再说到那位学生的经历,1980年代到美国的生物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取得了一些成绩,可以获得绿卡,也做过获诺贝尔的梦,1985年怀着报国之志回国,但是回国后接到通知:要他自己挣钱,养活带的研究生和工作人员,然后叫他找项目赚钱.他底下的学生纷纷做赚钱的心脏病药\米业\兰草\化妆品等,做为博士生导师,面对教育的悲哀他一愁莫展,一晃就到了2006年,他也到了花甲之年,回想诺贝尔奖的梦想,他还是明白了土壤的道理. 诺贝尔奖的核心是发现和创造 不是劳动奖状,不是鼓足干劲就能够获得的,它的标准是发现和创造人类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思想,绝对不是剽窃抄写和重复. 可是看到现在的中国,学术腐败猖獗,博士学位答辩也只是网上下些文章,拼拼凑凑写出的论文.没有用心去研究,那来的学术成果. 在国家最高的中国科学院,评定一个院士至少需要200万元的评定费,而不是他的真才实学.笔者知道,当有一届院士评定时,许多企业家也爱上了院士,要花钱买个院士当当.科学的殿堂都成了这样,我们还能指望与诺贝尔有缘吗? 当博士生导师造假,教授学术造假,当教育沦为金钱的奴隶时,我们还是不要奢求什么诺贝尔奖了,因为诺贝尔奖是不被金钱贿赂的. 大学是大师构成的,不是大楼构成的 早年在云南参加西南联大启示录的报道,在这个极其简陋的战时大学面前,我震惊了,这么个破破烂烂的校舍里,产生了60多个院士,包括杨振宁和李远哲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士. 我在想,1938年国破山河,正是民族危亡时期.那样一群来自燕京,北大和清华的教育者们,以及流亡的学生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样的冲天之志为着中华民族的存亡而发愤读书的? 当时的校长梅贻奇的夫人在昆明街头卖饼;周思源每天骑马半小时上课;费孝通则住土屋;闻一多也是贫困交加.西南联大的教室是铁皮顶的简陋屋子,由梁思成和林微因设计,考虑的是在尽量少的经费里完成工程.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大多没有被子盖,是在报国的激情中的度过了四个春秋. 大学应该是有魂的,国家也是有国魂的!可是大学的魂不是大楼构成的.记得现今的北大提出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就是每年向国家讨要200亿元人民币!笔者扼然,北大的魂不是修多少大楼,而是有多少大师.北大需要的是教育家而不是商人和政客.历史上的京师大学堂是有灵魂人物的,现在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李趁201211012910 教育技术学 【摘要】本文通过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现状进行概述,并阐明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意见及看法。 【关键字】中国科学家;自然科学;诺贝尔奖 1.诺贝尔奖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概述 1.1 诺贝尔奖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概念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物学奖,自从1901年设立以来,已届百年,各国共有380多位在以上学科有重要发现和发明,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荣获此项举世瞩目的权威性国际大奖。 1.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现状 从1901年至2014年这114年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家共授予575人次、572名科学家;亮度获奖的科学家有3人,分别是法国的M·S·居里(1903年物理学奖和1911年化学奖得住)、英国的F·桑格(1958年和1980年化学奖得住)、美国的J·巴丁(1956年和1972年物理学奖);其中,物理学奖项颁发111次,获奖人数199人(次);化学奖颁发110次,获奖人数169人(次);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109次,获奖人数207人。 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科技政策、科学精神和科学传统的综合反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分布,是国家自然科学发达水平的标志。根据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和日本学者汤浅的研究,英国、德国曾经是科学的中心,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分比很高。战后,美国成了世界科学的中心,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几乎占了整个获奖数的一半。 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国家,不仅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科技大国,也有一些相对较小的国家,比如瑞士,意大利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也有一些海外华人,他们是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丁肇中,崔琦、高行健、钱永健等,但他们都是以外籍华人的身份获奖,他们从事的研究是在国外进行的。严格地说,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花园中,中国至今还是一个空白。

关于爱因斯坦一生的20个问题

关于爱因斯坦一生的20个问题

关于爱因斯坦一生的20个问题 据国外媒体报道,1955年4月18日,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享年76岁。 1915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终审稿出版,这是继狭义相对论之后,近代科学的又一个重大成就。 1921年,爱因斯坦因其1905年发表的论文"光电效应",即狭义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的相对论理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之一。 对于这位伟人,我们究竟知道多少。以下是国外媒体归纳的你该知道的有关爱因斯坦的二十件事。 1 童年的爱因斯坦学习迟钝? 小的时候,爱因斯坦学说话很慢。事实上,爱

因斯坦把所有的句子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觉得没问题了才说出来。有记载显示,爱因斯坦直到九岁之后才不继续这么做。因此,爱因斯坦的父母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甚至还为此咨询过医生。 他还对抗权威,导致一位中小学校长将他开除。他取笑历史,说他从来不需要知道这么多。但这些特点让他成了天才。大多数成人都认为,他对权威的过度轻蔑让他怀疑常规的至理名言。 他说话慢让他对普通事情特好奇,比如时空。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给了他一个罗盘,以至于让他在晚年时还苦苦思索磁场的自然属性。他更喜欢想图像而不是文字。 2 爱因斯坦学习不行? 一些研究人员声称发现了爱因斯坦童年时表现出轻微的孤独症症状,也叫艾斯伯格症候。剑桥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的主任西蒙-巴伦-柯洪(Simon Baron-Cohen)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文章中声称,孤独症患者通常"有着很强的系统思维能力,但是情感比较冷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类型的人在数学、音乐或者绘画等学科中的系统思维能力突出。 但是这看起来并不可信。爱因斯坦十几岁的时候就有很亲密的朋友,他们之间感情很好,爱因斯坦同样热衷参与大学组织的讨论,有很好的言辞交流,总之对待朋友很热情友爱。 3 爱因斯坦的数学不及格?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爱因斯坦学生时代数学很差,经常不及格。这个说法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用于激励学习不好的学生的书籍和网站。它通常这样开头,"大家都知道"。如果在Google搜索"爱因斯坦数学很差"的关键词可以得到超过50万的条目。这个说法甚至出现在一个著名的报纸专栏——Ripley 的"信不信由你"。 是的,爱因斯坦童年确实有很多(对传统教育)

Haldane大叔的猜想诺奖深度解析(之三)

图1: S=1 的AKLT 模型基态。每个S=1 的自旋(图中的椭圆)可以拆成两个S=1/2 (图中的黑点),两个S=1/2 又可以组合成一个自旋单态。系统在体内是自旋单态的直积,在左右边界上各有一个S=1/2 的边界态。 Haldane这个猜想为什么如此有名呢?原因有三。其一,80年代以前,人们还沉浸在 Landau的对称破缺理论中,还是习惯于从对称性破缺和长程序来区分物质的不同形态或者相,而 Haldane的猜想犹如一声惊雷,让人们开始关注没有对称破缺的物质形态,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未开垦的王国,即拓扑物质形态,或拓扑相;其二,整数和半整数自旋的区别完全是量子力学的效应,是量子的威力在宏观的强关联多体系统中的体现,没有经典的物理对应;其三,Haldane预言的量子相在实验上被实现,其猜想的正确性也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Haldane还研究了海森堡相互作用中存在各向异性的情况,阐明能隙的存在是很稳定的,不受 XXZ类型或单离子或其他类型的各项异性项的影响。由于整数自旋(特别是S=1)的反铁磁链中的能隙不受微扰的影响,这个稳定存在的有能隙的量子态构成一个非平庸的量子相(其基态没有对称破缺,但因为存在边界态,而与平庸的有能隙的直积态有本质区别),后来被称为 Haldane phase。 Haldane有着过人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物理直觉。其猜想是从准经典的角度,在磁有序的经典基态上考虑量子涨落,并在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取连续极限,通过场论的分析而得到的。由于其理论相对比较晦涩,这些我们放到本文后半部分讲解,这里先说说 Haldane猜想对后来研究产生的影响。 在 Haldane大叔提出 conjecture之后不久,Affleck-Kennedy-Lieb-Tasaki四位大佬提出了后来以其名字命名的 AKLT模型Affleck et al. [1987](其基态可以严格的得到,如图1所示),简洁而漂亮阐述了S=1的自旋反铁磁链的基态,即 Haldane phase,并证明了其(1)没有反铁磁长程序;(2)具有有限的能隙;(3)具有自旋S=1/2的边界态。其中第三条是 Haldane phase最异乎寻常也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可惜的是 Haldane本人没有意识到整数自旋链具有半整数自旋边界态这个奇特性质,后来才被 Tai-Kai Ng从场论角度解释清楚Ng [1994]。看来 Nobel奖级的大人物的思维也有断电的时候:-);亦或是 Haldane大叔宅心仁厚,给后人分一杯羹。

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期末复习要点考试范围.docx

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期末复习要点考试范冃 第一章诺贝尔与诺贝尔科学奖 1、诺贝尔奖项与颁发机构 诺贝尔设置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五个奖项。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负责颁发,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由皇家卡罗琳医学院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学士院负责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议会负责颁发。 2、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的特点 (1)重视探测手段的创造性研究 (2)非常重视对基本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3)特别重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4)重视实践(包括实验)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检验 (5)名师指导是获奖的重要途径 (6)公正性、权威性和分布的集中性 3、诺贝尔科学奖的作用与意义 (1)全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建制化进程 (3)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对科学奖的关怀 (4)有效地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第二章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1、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 (1)科学体系结构的专业化和整体化 (2)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 (3)科学发展的加速化和数字化 (4)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 2、科学研究的类型 (1)基础研究 (2)应用研究 (3)开发研究 3、科学研究的层次 (1)科学发现 (2)科技发明 (3)科学理论 (4)哲学思辨 4、科学伦理的基本范畴 (1)核与生化武器伦理 (2)计算机与网络伦理 (3)生命与医学伦理

(4)生态与环境伦理 (5)纳米等“新材料”的科学伦理问题 第三章诺贝尔奖得主的大学时代 1、“诺贝尔奖大学”及其教育理念 (1)强调实验,注重能力培养 (2)强调知识广度,注重学科交融 (3)强调名师指导,注重形成人才链 (4)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发挥集体作用 第四章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历程 1、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能力结构分析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诺贝尔奖获得者突出的表现出金字塔形的知识结构一一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与精深的专业方向。从能力结构的角度来说包括科学洞察力、科学想象力、科学记忆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 2、诺贝尔得主的成长与教育(影响因素) (1)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 (2)良师益友的启蒙 (3)名师卓有成效的引导 3、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功法则 (1)立志,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前提 (2)合作,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群体经验 (3)求实,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基石 (4)坚持,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坚实保障 (5)创新,诺贝尔奖得主成功的关键 第五章诺贝尔科学奖成果对社会的影响 诺贝尔科学奖成果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1、诺贝尔科学奖成果加快了社会物质文明的步伐 2、诺贝尔科学奖成果优化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3、诺贝尔科学奖成果间接推动社会的变革 4、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激发了人们的科学研究热情 5、诺贝尔科学奖成果展现了求真务实的价值取向 6、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激励了人们拼搏奋斗的人生理想 第六章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才从人们探索自然的历史中逐渐演变来的,是科学方式方法、科学思想、科学家的气质及行为规范等凝结在人的精神层面的综合结果。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要有阐述) 1、求真与务实精神 2、开拓创新精神

一个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地中国人

一个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不管活着还是去世,他始终不为人知,因为他的名字和他的工作一样,是国家的最高。他不仅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巨星,更是值得中国人敬仰的英雄!在西南郊,我国重要的核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片毫不起眼的树林中心,静静地树立着一位老人的铜像,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然而当翻开一本神秘的历史老档案,他的履历却让我们为之震惊。因为,他是今天媒体人很少提及的国功臣,中国核武器发展幕后最神秘的男人,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位研究成果被外国人剽窃抄袭,三次遗憾错失诺贝尔奖的科学泰斗,中国当之无愧的“核武器之父”“原子弹之父”,他的名字连苏联人听了都闻风丧胆!但国人却很少有人提及。他,就是王淦昌。今天,我们必须解读这位科学巨匠,去给每一位国人讲诉他的故事。王淦昌的名字始终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紧紧联系在一起:探测中微子、宇宙线研究、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两弹突破、大型X光机、惯性约束聚变……对于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评论说:“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无疑,他是一位学界泰斗、科学大师。01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在省常熟市。父亲精通医术,是当地有名的郎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王淦昌4岁时,父亲因病离世,13岁时,母亲因为过度劳累得了肺病,也离世了。幼小的王淦昌一下子成了孤儿。成为孤儿后,王淦昌一度靠放羊来维持生计、补贴生活。但王淦昌的外婆是一位有远见的老人,她鼓励王淦昌去读书。“中国不缺放羊娃,但是缺少有学问的人!”正是这位农村老人的淳朴思想,使得王淦昌脱离了放羊娃的命运,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后,王淦昌随一位远房亲戚到浦东中学读书。在小学的时候,王淦昌就痴迷于数学题;中学时,他最感兴趣的学科仍是数学。以至于他中学阶段就学完了大学的微积分。1925年夏天,清华学堂筹办大学本科,天资聪颖的他不出所料的考上了清华大学,成为了清华第一届大学生!清华大学的经费比较充裕,设备条件比国其他大学好很多,王淦昌一进清华,就对化学实验着了迷,甚至连吃饭做梦也在背元素周期表。可是一年后的分系,王淦昌既没有选择从小就擅长的数学,也没有报化学系,而是选择了物理系。选择物理,对于王淦昌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师从叶企和忠尧这两位物理大师的门下,王淦昌在学术界的辉煌人生就此开幕!02在清华的学习中,王淦昌愈发深感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1926年春天,日本军舰在天津大沽口炮轰驻防此地的中国国民军部队,蓄意挑起了践踏中国主权的“大沽口事件”。作为游行学生中的一员,王淦昌亲眼看见无数同学倒在军警的枪口下,一片血泊!这件事带给王淦

诺贝尔奖与科学精神---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级2班 摘要 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科学贡献对于诺贝尔奖绝对是受之无愧的。然而,众所周知,在1921年授予爱因斯坦物理学奖时,诺贝尔委员会给出的说辞是“为了表彰他在理论物理学上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把爱因斯坦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关键字:诺贝尔奖相对论光电效应科学革命 Sunmmaries: Albert Einstein as one of the greatest scientist of the 20th century, his scientific contribution for richly deserved the Nobel Prize is absolutely. However, as is known to all, in Einstein's physics prize, awarded in 1921 the Nobel committee of rhetoric is "in appreciation of his research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n particular, discovered the law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In 2000, the United States "time magazine" named Einstein in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characters. Key word:Nobel Prize Relativity Theory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Science Revolution 引言 诺贝尔奖已经成立了百余年,至此诺贝尔奖仍被视作世界上最高荣誉之一,能拿到这个奖项,不仅是个人的骄傲,也是这个国家的骄傲。然而,纵观国内外,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虽不在少数,但我国国内获此奖项的仅只一人。而美国华裔科学家中就有杨政宁,李政道,丁肇中等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表明中国人民是聪明能干、认真钻研的。[1]本论文通过爱因斯坦的诺贝尔故事来攫取激励中国人民进行艰苦科学探索,摘取诺贝尔奖金冠的精神力量。一、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关于量子假说,这是普朗克在黑体辐射的实验中做出的一个大胆的尝试,但是它的量子概念仅限于辐射的发射和吸收。真正对量子理论做出推广应用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总结了光学发展史中微粒说与波动说两种理论,他创新应用量子化理论合理的解释了这两种观点所不能解释的问题,于是,他大胆的将这一观点公之于众,发表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文中不仅阐述了这一理论,同时给出了两个相关公式,光子能量公式:E=hv(v是光的频率,h是普朗克常量)和能量守恒原理:eV=hv-W(e为电子电荷,V是遏 止电压,W是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做的功)。[2] 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历届诺贝尔奖

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为细胞化学做出了贡献 科塞尔发现核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物。他小心地水解核酸,得到了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的物质和磷酸。确定了核酸这个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物质在大分子中的比例,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斯托伊德尔( H. Steudel )找到了前一个问题的答 案。通过分析,他发现单糖、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的比例为 1 : 1 :1。科塞尔及 其同事发现,如果小心地水解核酸,糖基团与含氮的基团是连在一起的。科塞尔还对核酸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有些物种的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比较紧密,有些则比较松散。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951年,美国一位23岁的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他也受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同他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分子结构的合作研究。他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结果不足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和一幅插图的短文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在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以谦逊的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的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 的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的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意义:(1)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 Matthew Meselson )和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 W. Stahl )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2)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3 )它能够说明基因是如何突变的。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精神特质和与境

是这种基础研究带来大量的回报。 但作为工业实验室,无疑是以赢利为目的,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走向市场。贝尔实验室的光子和电子技术研究部主任G1 布隆德尔( Greg Blo nder) 曾说过“:如果你不了解市场,那么你的目标将会是很可怜的。”但又不能轻视基础研究而全面转向市场,那样做将是急功近利的和短视的,不仅会使技术源枯竭,而且在贝尔实验室像晶体管、激光、卫星通信和光通信等这样影响极大的科学技术也难以产生。因此应该将长期性研究和短期性研究并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从而在理性和功利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41 深入探讨科研管理方法,为培育我国的诺贝尔奖科学家提供土壤 贝尔实验室之所以能取得骄人成绩,其原因是多向度、多层面的。从科研管理来看,相对而言,我国科研体制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是观念性的,如正确认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有些则是操作性的,如给研究人员充分的选择研究项目的自由度; 对全业R &D 部门来讲,则有必要寻求与大学联系具体的方式和渠道。 贝尔实验室科研管理的政策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所有研究单位都可以照搬。然而,贝尔实验室毕竟培育出来这么多的诺贝尔获奖者,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又是奖给那些最具有创造性的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精神特质和与境 刘新彦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北京100039) 科学是一座神圣的殿堂,诺贝尔奖是殿堂里至高无上的王冠。当我们置身这个殿堂仰望诺贝尔奖之项背,慨叹那些引领时代风骚的科学精英们是何等的才华横溢时,当我们因此而反省我中华近百年来在科学研究上的落伍时,我们的量尺迅速地测出了我们在经济基础,科研体制,基础研究,教育模式,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方面的差距。但是,在找出了国力和体制的症结之后,我们是否也足够地重视了诺贝尔奖得主在个体精神品质上的特征呢? 这是一个不能不认真提出来的问题。因为,如果说上述诸种差距反映的是事物的外因,那么,个人的精神特质则是内因。你可能无法选择和把握外部环境,但是,作为一个以科学研究为职业乃至生命的人来说, 却可以承担起个人的精神品质和科研道德的责任。倘若我们找到了并正视这个差距,也就找到了自己学习和改进的可行方向。 那么,在科学前沿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人有什么共同的精神品质呢? 不妨先看看江崎先生提出的原则。 诺贝尔奖只钟情于在科学研究上有重大突破的英杰。在已经相对成熟的原有体系上如何形成新的突破? 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江崎於玲柰说“:科学就是理解自然的本质,创造新的知识。自然界本来都具有合理的结构,要带着理性去探索它,要带着疑问进行逻辑思考。”江琦先生归纳了5 条原则: 1 . 不被经验束缚,怀疑一切。2 . 不迷信权威。3 . 不被信息浪潮左右,自主地进行取舍选择。4 . 为捍卫自己的科学观点,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小编整理了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欢迎参考借鉴。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年95岁的杨振宁恢复国籍),诺贝尔奖获得时间在1957年,而此时的护照仍旧是“中华民国的护照”,参加学术多有不便。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加入美籍。究竟是否算在内,自行判断。 杨振宁先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有一颗中国心,始 杨振宁和钱学森关系很好,并且和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也是亲密挚友。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诸多交流,且杨振宁还在生活和

工作上对邓稼先有诸多帮助。在邓稼先遭到困难的时候,杨振宁 对此,邓老的夫人许鹿希也曾经说过:“他们之间的情义堪比战友和亲兄弟。” 杨振宁的确没有和钱学森一起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回国,但这并非是他的本意。当年杨振宁先生有过回国的念头,但是大家研究之后没有同意。 钱学森老先生是做应用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造导弹,是新中国最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但是杨振宁先生不一样,杨先生是搞前沿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中国国内很难马上发光发热。因此当时大家的 也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先生才接受了这一建议,继续留在国外做研究。 要知道,当时的新中国极度孱弱,西方有些国家个别政客甚 学交流学术会议或场合,总是特别排斥中国科学家,这十分不利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而杨振宁先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利用自己在前沿物理学界积累的人脉和影响,积极在国外活动,说服各个国际学术研究交

中国科学家无缘诺贝尔奖(科技奖)原因探析

中国科学家无缘诺贝尔奖(科技奖)原因探析摘要:中国本土科学家无缘诺贝尔奖让国人尴尬而又不解。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国的教育问题、科研氛围及环境、科研管理及体制、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政策层面的误区、 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研究历史积累、科技投入、国际合作环境十个方面,从各个方面分析了 中国本土科学家无缘诺贝尔奖的原因。分析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获得诺贝尔奖上面对的障碍,为政府科技工作管理者管理提供参考。 李约瑟博士提出过一个世界级难题:“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而在今天又出现一个同样性质世界级的难题:“为什么诺贝尔奖至今仍旧与中国无缘”。 从上世纪初科学在中国建制化(民国初年) 至今,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0 余年以来, 本土的中国人依然与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令人多少有点难堪的历史事实。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科学家登上世界科技顶峰如此困难呢,本文就从各个方面分析原因。 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因素: (1)古代的中西方哲学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古希腊哲学家发端于自然科学。哲学家们好奇地、冷静地观察自然、思考自然,密切地关注着自然科学的进展,并从中引出具有哲理的内涵,而且西方的科学家也具有重视自然哲学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哲学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哲学”、”处世哲学”,表现出强烈地依附政治与轻视自然科学的倾向。(2)西方文化倾向于具体性、精确性,表现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多表现为直观的、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总是用一种简约的、模糊的大而笼统的寥寥数字将自然与社会一揽子地概括进去,成为任何领域、任何事物都可随意套用的“终极至理”,而且这些理论还带有某些故作玄虚的神秘色彩。(3)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西方科学一向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他们总是思维奔放,刻意出新,蕴涵着丰富的想像力和惊人的胆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上的“守一”和“齐一”,要求人们重圣贤、遵古训,追随圣人遗著,以圣贤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这种大一统式的思想控制,严重地抑制了人们思维的个性化,扼杀了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精神。 2中国的教育问题 (1)级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误解: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而实际上那是拔苗助长。二是认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2)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的机会。(3)学“多”悟少使学习成了负担。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脱离的两阶段战略。(4)应试教育和盲从,使我们的学生把相当多的时间白白花在死记硬背那些考完试就扔的无用教条上,由于缺乏批判意识和鉴别能力。(5)学生过早地文理分家, 使得理科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甚或相当差劲, 从而缺失科学创造所

由爱因斯坦带来的感悟

由爱因斯坦带来的感悟 爱因斯坦,一位众所周知的物理学家,他早在29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33岁被封为皇家科学院院长,还成为了德国物理科学皇家院士,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做到了用数学公式了解上帝的思想,将其无限的美,庄严和力量都用公式描述出来。他毕其一生投身于科学领域的探索,探求自然的奥秘,为后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波色——爱因斯坦统计。让每一个人为他深邃头脑的巨大力量所折服。 一、曲折的人身经历 爱因斯坦的伟大在于他对科学事业的坚守,尽管人生经历曲折艰辛,他从未放弃过自己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怀着热忱与激情的踏上了科学之旅的征程。爱因斯坦起初可以说是抑郁沮丧的,他未能找到自己热衷的学术工作,而是屈身于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也许若是其他人,他的人生将完全踏上一条不同之路,但爱因斯坦并未因此走向平庸,仍然坚持着他的物理学探究,并且可以说得上是勇敢的挑战当时的物理学体系。不得不佩服他深邃敏锐的大脑,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内,以其独特的思想实验来继续科学研究。他早年很多极富科学价值的成果曾经辗转于高深科学殿堂之外很长时间无法发表,如果不是普朗克等科学家的慧眼识金,他可能由于长期得不到承认而最终消磨了斗志,那么相对论就可能晚很多年出自另一个人之手了。这将是科学界的一大遗憾。他的成名之旅艰辛而漫长,他的思想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而备受质疑,但一切都未将其打倒,而是致力于寻找自己理论的证据。这是一个科学家的坚持,永不被面前的挫折所打倒。 二、高尚的科学精神 爱因斯坦在科学试验中,不怕一次次失败的挫折,当他发现自己的狭义相对论的局限性时,他没有丝毫的气馁,而是致力于发现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广义相对论。“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这期间的艰辛思考与巨大的运算量是很多人无法坚持的,可以说是一种让人崩溃的状态,然而他却能坚持并且保持冷静的思考,尽管一战的爆发和疾病的困扰,也不能打到他。他曾说过“· 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这种精神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 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是高尚的,在很多同行将科学利用到战争之时,他依旧保持本心,科学研究是造福人类而不是用于战场上的凶器,他认为“人只能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是一个信仰和平的科学家,他组织支持和平者签署《反战宣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让我油然生敬。 科学研究需要合作 一个人很难完成一个科学发现,对智慧无比的爱因斯坦也同样如此,当他计算出空间曲率数值之时,他也迫切的需要天文学家的观测证据,受自然,仪器,及战争环境的影响,使得测量无比艰辛,也使得这项理论久久无法得到证据,对科学家的心理是一种无比的煎熬,然而科学是无国界的,在战争之中,仍有科学家愿意共同参与到这项震惊物理学界的观点的证实中来,这里让我感受到了科学家们对真理追求的执着与伟大,也感受到科学研究中各领域合作的重要性。 观看了爱因斯坦的跌宕起伏的人生,让我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的体会,由衷的向伟大的科学家之境,向科学研究致敬。

与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1901年:雅克布斯·范托夫,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亚米尔·费歇尔,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15年:理查德·威尔施泰特,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8年:弗里茨·哈伯对合成氨的研究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9年:亚瑟·哈登, 汉斯·奥伊勒-克尔平对糖类发酵以及发酵酶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费歇尔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 1937年:沃尔·诺曼·霍沃思,保罗·卡勒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以及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理查德·库恩,对类胡罗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希·Johann·布特南特, 利奥波德·Ruzicka 对性激素的研究以及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6年:詹姆士·Batcheller·萨姆纳,约翰·霍华德·那斯罗蒲,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发现了酶可以结晶以及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爵士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阿纳·威廉·考里恩·蒂塞利乌斯对电泳现象的研究和对吸附作用的分析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诺贝尔奖的启示

诺贝尔奖的启示 科学研究需要感性和直觉,而培养这种感性和直觉的最佳时期正是玩得满身是泥的少年时代。陈力摄新华社发 中国教育报记者:张贵勇 从日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善于自我反省和忘我工作之外,他们大多有着相对美好的童年,都喜欢亲近自然、探索自然,都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而且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启蒙和引导角色。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这些获奖者无一例外地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保持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有优秀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得到了宽松而自由的学术政策的支持,并受益于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 “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谈及自己为何走上科学之路时,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应该说,对大自然和周围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是引领诺贝尔奖获得者走进科研世界的直接原因。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有此感悟: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 从多位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他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经历。对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小柴昌俊来说,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益民告诉记者,虽然日本属于岛国,地理条件有诸多不利因素,但日本人往往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怀有一种亲近感、自豪感,对各种自然现象也比较敏感,这不仅反映到日常民俗之中,也反映在日本的文学艺术之中,如川端康成的《雪国》等小说。日本的学校教育也很重视让儿童亲近自然,很多幼儿园和中小学会结合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保留了当地的自然特色。 “我一个人为了读书写下很多笔记,并且持续这种读书方式,成就了今天在此处的我。” 从几位获奖者的言谈和著述中,明显可以感觉到阅读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其中几位更是因为阅读而坚定了人生方向。小柴昌俊在《我不是好学生》一书中坦陈,上小学时班主任金子英夫送他一本书——爱因斯坦著的《物理学是怎样产生的》,使他对物理产生极大兴趣,并最终走上物理研究之路。福井谦一在《直言教育》中写道:“在我的整个初中、高中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法布尔,他于我可以称为心灵之师,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江健三郎从小就有抄书的习惯,他在书中坦陈:“为了读书写下很多笔记,并且持续这种读书方式,成就了今天在此处的我。” “读书是自主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以拓展知识、提升理性、丰富感性,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据高益民介绍,日本政府现在非常重视儿童的读书活动,2001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这部法律要求国家、地方、学校、家庭和

中国与诺贝尔奖

中国与诺贝尔奖 摘要:本文主要分四部分介绍了中国与诺贝尔奖,首先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以及20世纪科技史上中国几位科学家王淦昌、赵忠尧等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史料,然后提出诺贝尔奖的精髓在于原始的创新,并提出了创新性文化环境,指出唯有营造创新型文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缩短中国与诺贝尔奖之间的距离,最后总结得出中国离诺贝尔奖到底有多远。 关键词:诺贝尔奖;创新型文化;科研环境 一、概述 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一个贫寒的工程师家庭,1896年12月去世。幼年侨居俄罗期,15岁起先后到意大利、法国、美国求学,回到瑞典后诺贝尔开始研究炸药取得很大成就。诺贝尔一生献身科学事业,大胆革新;获得了355项专利聚积万贯家产;在其逝世的前一年,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把920万美元捐献给人类文明事业。摄初的诺贝尔奖有五项(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卫士奖),1968年又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今共有6个奖项。当时每个单项奖金为15万8百瑞典克郎。现在单项奖高达740万瑞典克郎,约合100万美金。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瑞典议会通过了《颁发诺贝尔奖金章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五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自此之后,除因战争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诺贝尔奖从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奖到现在已经颁发90多次.获奖人数已达700人设在瑞典的诺贝尔基金委员会每年从超过额定数十几倍的科学精英体中遴选出物理、化学、生理学与医学、文学与和平奖的获奖人选,登上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颁奖仪式场面热烈而肃穆,一点也不亚于奥林匹克领奖仪式。它被国际社会誉为是“对人类的智力和体力上最高成就的一种评价和奖赏”。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科学奖囊括20世纪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方面的重要的科学成就,像伦琴的x射线,巴丁的晶体三级管。克里克和沃森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普朗克的量子论,德布罗意的电子波动性,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原理等,都是推动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总之,以奖励基础科学成就为主的诺贝尔科学奖对基础科学和源于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不少国家已经把诺贝尔科学奖人数的多少,当成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科研机构和一个大学科学术水平高低的指标;把本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当成国家的荣誉和骄傲;把诺贝尔精神同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成为鼓励本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应当承认,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其他科学奖项能像诺贝尔科学奖那样,具有如此高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