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一)

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一)
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一)

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一)

姓名

一、填空。

1、一个加数=()-(),被减数=()+()

2、根据298+329=627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3、()+26=43 90+()=280 237-()=128 ( )-365=428 4.在表内填数:

5、求两个数的()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法计算,()法是()法的逆运算。

6、a+()= b+(),这表示加法()律;

a+b+() =a+(+c ),这表示加法()律。

7、384+197=384+()-()267-(67+40)=267-()-()

248+101=248+()+() 436-169-31=436-(+)

8、两个数的差是45,被减数比差多18,被减数是(),减数是()。

9、在〇里填上“>”“<”或“=”。

97+103〇23+97 286+197〇286+200-3 786+527〇800+500

901+377〇377+900-1 850-390〇170+320 710-80〇402+390

二、判断。

1、425+103=425+100+3。()

2、147+85+53=147+53+8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也是减法的逆运算。()

5、☆+○+△=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108+6269=9377,错误的验算方法是()。

A、9377+3108=6269

B、9377-3108=6269

C、6269+3108=9377

2、一个数比727少300,这个数是()。

A、427

B、373

C、527

D、1027

3. 105+890+95=(105+95)+890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和199+203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199+200+3

B、200+1+203

C、200-1+200+3

D、200-1+203

5、水果店原有水果1400千克,又运进480千克,卖出去320千克,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千克?

正确列式是()。

A、1400+480-320-1400

B、1400+480-320

C、480-320

D、1400+480+320-1400

四、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264+98 387+102 466-103 587-198 136+78+64 247-(147+40) 163+278+37 256-182-18 244+(87+56)128+264+82+46 548+117+92+183

五、列式计算。

1. 差是298,减数是145,被减数是多少?2、一个.加数是234,和是549,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3.一个数与496的和是828,这个数是多少?4、被减数是265,差是198,减数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1、王老师买一个足球用168元,买一个篮球用151元,买一个排球用132元。王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

2、工地上有536袋水泥,第一天用了143袋,第二天用了157袋。还剩多少袋?

3、学校为贫困地区捐书,三年级捐了238本,比四年级少96本。一共捐了多少本?

4、食堂原有375千克大米,吃了260千克后,又买进225千克。食堂现在有多少大米?

5、农场养了135只白兔,灰兔比白兔的3倍少85只。农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

6、李叔叔买衬衫用134元,买裤子用196元。他付给售货员4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 17 = 18 18 + 加数()(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可以验算减法计 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 算:())=() (2)330-()=150 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 ())=()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57-30=27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150 ()+23=58 56+()=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小学数学《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0-31页例1,例2,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填空。 12+25=()+12 500+300=()+500 30+20=()+30 650+120=()+650 2、对比四个算式,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3、()是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数,那么()+()=()+() 所以:387+425=()+() 525+()=137+() 4、学习了例2,对比算式,我发现: 3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再加上();也可以先把(),再加上(),和()。这就是加法( )。 如果用 a,b,c 表示 3 个数,那么() 所以:137+28+72 =137+( + ) 275+133+67=275+( + ) 【自学检测】 1、填空 18+25=()+18 560+375=375+() a+()=25+()()+107=107+96 87+()=126+87 M+( )=( )+ M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初步掌握用递等式实行脱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并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准确实行计算。 2.在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水平,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一、直接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指名学生读教学目标 二、新授 1.出示例1的情境图,谈话:小军和小晴一起去商店买学习用品。 从这幅图中你都观察到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2)通过交流,板书学生所列的分步算式,并要求他们结合列出的算式说说思考的过程。 (3)引导综合算式。 介绍: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地去解答,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能够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运算的算式。 结合解题思路边介绍,边板书。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钱的算式5×3,将5×3 看作一个整体,并与20相加,即5×3+20,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 (5)初步理解运算顺序,介绍书写格式。 提问:用这道综合算式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 师明确: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另起一行,对齐算式的左端写“=”,再在“=”后面写3×5的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与“20”要照抄下来写在相对应的位置(第二行的第一个数字与上一行第一个数字对齐),板书: 5×3+20 =15 + 20 讨论交流:接下来该算什么?你认为15+20的结果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明确:接着对齐第二行的“=”,在第三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和答语(教师边说边板演) 5.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1)出示问题(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怎样想? (3)鼓励: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如有困难,能够先列分步算式。 (4)讨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提问:这道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 要求学生根据确定的运算顺序,试着用递等式计算。 6.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比较:观察2道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像这样的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 和加法运算律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 17 = 18 18 + 加数(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 ()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 )()=() (2)330-( 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 )()=()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57-30=27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150 ()+23=58 56+()=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a+b)+ = +(b+c) 125+38+75=(125+ )+38 2、计算并验算。 480+547 456+358 789+457 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创设情境:回顾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继续行驶并计划好了骑车的行程。 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的?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

2、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5+132+118+85。 3、组织交流。 交流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汇报预设: 方法一: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千米) 方法二: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4、比较算法。 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改变其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察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 5.基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 57+62+138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出示10道口算题 师:我们先做10道口算题。(口答,课件出示答案) 18+31 27+43 43+27 42+150 120+31 88+80 150+42 31+18 160+8 90+61 2、师:像18+31和31+18的和都是49,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 哪些算式也可以用等号连接?(生说) 10个算式根据得数相等可以组成5个等式。(课件出示5个等式) 3、师:认真观察这5个等式左右两边的加数,你能把这5个等式分成2大类吗?(学生在练习纸上把等式分成2大类:可以填序号,也可以填等式。分好后同桌商量一下:为什么这么分?) 4、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生说,课件出示)为什么这么分? 5、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研究这一类等式。一起来读一遍。(生读师板书) 18+31=31+18

43+27=27+43 150+42=42+150 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举几个吗?(生举例,师板书) 举不完我们用省略号表示。(板书) 6、师: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谁能把他的发现再说一遍。 7、师边听学生说边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学生读一下)8、课件出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生读) 在加法交换律中,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9、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师出示一种,你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吗)同学们想出的方法可真多!数学上为了统一,通常用a+b=b+a 表示加法交换律。(问:这里的a,b可以是那些数?可以是分数、小数)(师板书,生齐读)加法的验算就是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课件出示) 二、教学加法结合律 1、师:刚才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了加法具有交换律,现在再通过计算,看看加法还具有什么规律。(练习纸上做反馈) 第一组第二组 (11+25)+75= 16+55+45= 11+(25+75)= 16+(55+45)= 2、反馈 第一组:把算式读完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注意板书和小括号的读法指导)像这样和相等的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第二组,同上。一起读一读等式。 3、师:观察这两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先讨论一下)提示:每组等式两边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师下去渗透)4、反馈: 师:什么没变?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2010-10-20 17:18:15|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 【教学要求】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会把分步算式按顺序合并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加法在前,乘法在后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口答列式:(出示卡片)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⑶16乘5的积是多少?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教学例题1。

师谈话:同学们都逛过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这个文具店看看。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生自由回答)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 们试着自己解答。(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请两生板演 学生可能这样列式:3 × 5 = 15 (元)15 + 20 = 35(元)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谈话:同学们,像刚才你们用两个算式来解答,在数学上叫分步列式解答,你们能不能将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个综合算式解答呢? ⑷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5)生汇报交流,请两生板演。 学生列式:3 × 5 + 20 (6)分析: 师:这一道算式能包含上面的两个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能,算式5×3+20中,第一步计算5×3的积是15,第二步计算15+20 的和是35。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出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说5×3+20这个算式要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哪两步? 生:第一步是算乘,第二步是算加。 师:同学们,像刚才这个算式,它不仅仅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是一个混合算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计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依据】 苏教版第七册第30-31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安排学生解答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初步理解乘、加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列出的综合算式,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对其运算顺序的理解,学生既有生活以验的支撑,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难度不。第(2)个问题安排的综合算式减法在前,乘法在后,理解运算顺序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让学生直接列综合算式,给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续的结论。“想想做做”提供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练习列综合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来解决两部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部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的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用递等式表达计算步骤。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算24点。 一、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玩“算24点”游戏时,我们都在与哪些运算打交道?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二、尝试探究,明确规则 1.尝试解题,感受规则。 (1)分析解题思路,初步感受规则。 ①出示问题:教师叙述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这两级运算。(多媒体)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场文具柜,他们想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呢!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信息?知道了这些价格信息,再来看看两位小朋友都买了些什么?(多媒体) 出示问题1:小军买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一共用去多少钱?谈话:你能帮小军解决这个问题吗?

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一)

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一) 姓名 一、填空。 1、一个加数=()-(),被减数=()+() 2、根据298+329=627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3、()+26=43 90+()=280 237-()=128 ( )-365=428 4.在表内填数: 5、求两个数的()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法计算,()法是()法的逆运算。 6、a+()= b+(),这表示加法()律; a+b+() =a+(+c ),这表示加法()律。 7、384+197=384+()-()267-(67+40)=267-()-() 248+101=248+()+() 436-169-31=436-(+) 8、两个数的差是45,被减数比差多18,被减数是(),减数是()。 9、在〇里填上“>”“<”或“=”。 97+103〇23+97 286+197〇286+200-3 786+527〇800+500 901+377〇377+900-1 850-390〇170+320 710-80〇402+390 二、判断。 1、425+103=425+100+3。() 2、147+85+53=147+53+8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也是减法的逆运算。() 5、☆+○+△=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108+6269=9377,错误的验算方法是()。 A、9377+3108=6269 B、9377-3108=6269 C、6269+3108=9377 2、一个数比727少300,这个数是()。 A、427 B、373 C、527 D、1027 3. 105+890+95=(105+95)+890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和199+203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199+200+3 B、200+1+203 C、200-1+200+3 D、200-1+203 5、水果店原有水果1400千克,又运进480千克,卖出去320千克,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千克?

(完整word)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备课序号(节数): 1 教学过程

(5)揭示定律。问: 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18 页下面的“做一做”1。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比较88+104+96=192+96 =288 88+104+96 =88+200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 呢? (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 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2、完成P18 做一做。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们跟他们一起去逛逛吧,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各是多少?

小军买了哪些文具呢,我们来看看。 (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生2:小军一共用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小军一共用了多少钱?”这个问题。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 2、学生板演5×3=15(元) 15+20=35(元)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

二年级上口算题卡加减乘法混合

二年级上口算题卡加减 乘法混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姓名:日期:用时:准确率: 5×2+25= 34-3×3= 53-2×2= 2×4+17= 3×3+24= 2×4-3= 2×5+35= 42-2×5= 57-4×2= 2×3+22= 2×4-4= 2×3+52= 42-5×2= 53+3×3= 47-2×3= 88-5×2= 34+3×3= 46+2×4= 66-2×4= 43-2×5= 74-5×2= 87+3×3= 68-5×2= 66-2×4= 65-2×2= 58+5×2= 24+2×4= 19+3×2= 28-2×5= 34+2×5= 26+2×3= 42-2×3= 43-3×2= 57+2×3= 58-5×2= 95-5×2= 69+2×4= 75-2×3= 84-2×5= 18+3×3= 27-3×2= 29+2×2= 34+2×3= 46-2×2= 52-5×2= 61-4×2= 73-2×2= 55+2×3= 67-2×4= 29+5×2= 34-3×3= 姓名:日期:用时:准确率: 5×23×3 3×23×2 2×42×3 4×22×3 2×22×4 2×52×5 2×42×3 3×23×3 2×42×3 3×22×2 5×22×4 2×25×2 5×22×3 3×22×5 2×22×3 2×42×5 2×35×2 4×25×2 2×52×3 3×22×3 4×22×2 4×22×2 4×22×3 4×22×3 2×42×4 2×23×3 5×24×2 5×24×2 2×52×4 4×22×3 3×32×5 3×32×5 2×52×3 2×53×2 3×23×3 2×23×2 2×42×2 2×55×2 3×32×2 5×25×2 3×32×2 5×24×2 3×35×2 2×32×5 4×25×2 2×45×2 2×52×3 2×52×3 2×25×2 3×24×2 3×33×3 姓名:日期:用时:准确率: 23+2×5= 42-2×5= 53-5×2=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上交教案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兰草小学张文涛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力目标:在回顾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复习重点 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复习难点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复习准备 教师:PPT、复习资料、小组笺 学生:单元知识框架表、草稿纸 复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用孔子画像及《论语·为政》中的经典——“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进行导入,以此让学生意识到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温习旧知识的兴趣。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单元知识点。 二、复习巩固 (一)展示树状知识图 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单元知识框架,接着用树形图为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以此加深印象。 (二)分步复习单元知识点 1.加减法的关系 (1)让学生先回顾加法各部分之间、减法各部分之间、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用加减法的关系进行拓展训练,检测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2.加法运算律 (1)让学生先回顾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字母表达式。 (2)出示拓展训练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65+28+35+72 116+132+68+184 明确指出:这两道题既用了加法的交换律,也用了加法的结合律。 3.减法的性质 (1)师生共同温习减法的性质及字母表达式。 (2)拓展延伸——加(去)括号 α-b-c=α-(b+c ) α-b+c=α-(b-c ) 总结:括号前是减法时,加(去)括号,括号内要变号。 α+b+c=α+(b+c ) α+b-c=α+(b-c ) 总结:括号前是加法时,加(去)括号,括号内不变号。 (3)用相关训练题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熟悉度。 (4)火眼金睛——小组合作完成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相关表格。 总结: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简便运算,运算的结果始终不能改变。 4.数的凑整和拆分(用估算进行简便运算) (1)让学生判断相关下列算式解题过程是否准确,找出病因。 (2)归纳类似算式解题技巧。 一个数加接近整百数:加多了要减,加少了继续加。 一个数减接近整百数:减多了要加,减少了继续减。

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教案4、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教案) 4、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34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教学提示 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计算对象(算式)的特点,是决定能否合理进行简便计算的首要前提。因此,在前面每一道例题的教学中,既要培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题中数据的一些特征,便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的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中使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律,凑成整百数进行计算时,加法利用多加少减的方法,减法利用少加多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增强自觉运用定律、性质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计算数据的特点,对一些数进行拆分,把一些数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从而使计算简便。 难点:凑成整百数进行计算时,加法利用多加少减的方法,减法利用少加多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课件(例5) 师和学生交流:谁来说一说这个情景图中出现呈现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预设:已知条件:何叔叔已收电费 867元,张阿姨应缴电费98元。 问题:张阿姨收电费后他共收电费多少元? 师质疑:求共收电费多少元,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应该怎样列式?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用加法计算。列式:867+98 师质疑:同学们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这道题除了列竖式计算,还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直接利用例题导入新课,开门见山。 (二)探究新知 1、一个数加接近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例5) 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867+98中的第2个加数98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98接近100。 师和学生交流:这道题能不能简便计算,请同学们在小组进行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答题板上写出计算过程。 预设: 方法一:867+98=867+100=967。 理由:98接近100,我们把867+98看成867+100,这样很快就算出得数了。 方法二:867+98=867+100=967,967-2=965。 理由:把98看成100,但是100比98多了2,所以867+100以后要用得数减2才正确。 方法三:867+98=867+100-2=967-2=965。 理由:既然98只是接近100,它并不能等于100,所以像方法一那样写成867+98=867+100是不对…… 板书: 867+98 =867+100-2 =967-2 =965(元)答:张阿姨收电费后他共收电费965元。 师小结:把加98看成加100,多加了2,所以要减2。一个数加接近整百的数时,可

-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计算下面各题 2×9+3= 4×5+7= 7×2+3= 4×8-10= 6×5-9= 8×7-9= 3×9-12= 39+5×4= 48-12×3= 36×9-19= 27×6+48= 64-3×()=43 3×()+24= ()×5-10=15 应用题 1.小明有一本故事书,每天看了5页,看了9天,还剩35页没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2.桌子上有7行小方块,每行6个,现在取走6个小方块,还剩多少个? 3.每千克菠菜中大约含有3千克脂肪,每千克菠菜中蛋白质的含量约是脂肪的8倍,每千克菠菜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脂肪多多少千克?

计算下面个各题 5×7+25= 4+3×8= 2+4×7= 42÷7-6= 64÷8-4= 64÷8-4= 16-25÷5= 81÷9+5= 27÷9+18= 8×8-9= 85÷5+3= 46÷2-15= 87÷3+8= 把下面每组中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42÷6=7 (2.)48÷6=8 (3)42÷7=6 (4)24÷8=3 20-7=13 15+8=23 6-2=4 15+3=18 应用题 1.二年级一班有36名同学没有蛀牙,没有蛀牙的人数是有蛀牙人数的9倍,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青蛙妈妈抓了120只害虫,小青蛙说妈妈,你捉的害虫只数是我的3倍,小青蛙和青蛙妈妈一共捉了多少只害虫? 3.小明读一本故事书,每小时读9页,4小时后,还有40页没读。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计算下面各题 (45-17)×6 (38+22)÷6 (90-45)÷5 (40-31)×7 (267-183)÷3 (193-127)÷6 (46+38)÷4 (35+57)÷2 应用题 1.三年级两个班去植树,一班植42棵,二班植52棵,平均每个班植多少棵? 2.下面是学校两个篮球队球员的身高统计情况 欢乐队球员的身高统计表 单位:厘米 队员王强谢明李雷王小飞刘思 身高148 142 139 141 140 开心对球员的身高统计表 单位:厘米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79-85-15=179-(□+□) 272-103=272-100-□ 383+99=383+100-□ 3.( )+136=300 158+( )=454 395-( )=105 ( )-326=70 ( )+294=374 ( )-400=500 4.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800-342=458 342+( )=800 800-( )=458 (2)354+147=501 501-( )=354 501-( )=147 5.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40,被减数是( )。 6.两个数的差是15,如果被减数增加2,减数减少2,差应该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也增加几。( ) 2.□-43=138,那么□=138-43。( ) 3.273-208=273-200+8 ( ) 4.256+128=128+256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 5.在进行简便计算时,通常要把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同时使用。( )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43+57= 200-29= 450-400= 69+131= 100+2= 97+3= 204-200= 360+240=

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548+294= 326+477= 589+235=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74+598 456-197 279+204 400-346-54 563+89+111 873-48-152 四、下面是滨海某超市10~12月份售出婴儿奶粉、青少年奶粉、中老年补钙奶粉、无糖奶粉登记表。 滨海某超市10~12月份售出婴儿奶粉共( )箱,青少年奶粉共( )箱,中老年补钙奶粉共( )箱,无糖奶粉共( )箱。婴儿奶粉比青少年奶粉少售出( )箱。 五、解决问题。 1.明明读一本故事书,共有447页,第一周读了135页,第二周读了265页。还剩多少页没读?

小学二年级口算题(乘法加减混合)

49-1×1=4×3+74=62+1×2=77-6×2=71+6×3=6×3+22=5×8+29=89-2×7=86-9×6=3×1+46=4×7+51=99-2×2=4+4×3=1×2+87=40+6×9=4+8×5=79-8×9=8-1×7=67-5×9=6×3-1=9×5+2=46-8×4=6×8-24= 7×6-11= 33+1×2= 45+6×2= 84-5×8= 67-3×7= 44+7×2= 34+2×2= 61+6×6= 64+2×8= 89-6×2= 94-3×4= 8×4+37= 75+3×4= 57-8×7= 1+7×2= 1×2+45= 61+3×3= 79-8×9= 3×7+28= 5×7-13= 65-2×6= 13+4×8= 58-6×6= 8×4-1= 79-1×4= 55-3×1= 4×1+63= 27-1×6= 42+4×9= 38-5×6= 8×4-31= 78-1×7= 3×9+22= 7×6-30= 86+2×1= 7×3+78= 9×2-5= 99-6×6= 7+7×3= 9×2-5= 66-4×5= 19-8×1= 89-6×9= 77-6×2= 5×5-23= 51+2×5= 31+8×6= 5×3+23= 17+1×1= 21+8×8= 1+6×5= 77-2×2= 17-6×2= 68-1×1= 53-5×4= 59-5×3= 1×8-7= 12+6×3= 58-7×5= 46-1×4= 17-2×6= 71+4×7= 8×6+41= 1×6+82= 65-2×6=

1×6+60=4×8+12=10+1×4=1×4+40=22+1×3=51+1×7=56+2×1=47-7×6=96-5×1=9×7-2=1×4+21=5×2+62=7×8+1=65-3×8=15-3×4=59-8×7=1×8-4=53-2×1=39-4×3=89-4×5=5×9-22=89-6×6=71-2×5= 69-2×3= 49-5×5= 3×4-1= 3×2+80= 76-5×2= 76-8×3= 89-6×4= 56-2×2= 81+2×1= 76-1×4= 33+7×3= 6×5+13= 37+3×1= 72-3×7= 47-1×5= 4+8×5= 8×5+11= 9×4+21= 5×7+45= 96-4×8= 16+6×2= 6×2+65= 42-2×5= 15-2×1= 53-7×3= 18-1×4= 24+5×8= 2+1×7= 64-9×7= 87-3×1= 63-5×8= 67-8×3= 38-2×3= 7×9-31= 9×6-21= 4×3+87= 3×1+53= 5+7×9= 7×8+2= 69-6×9= 43-4×3= 13+5×9= 57-4×9= 5×3+55= 45+1×4= 5+5×2= 6×2+17= 15+7×9= 7×9-30= 57-9×6= 3×4-10= 85+1×1= 4×5+49= 60+6×3= 48-1×3= 52+4×1= 10+1×6= 43-6×2= 88-5×9= 75-8×9= 39-9×2= 4×1+84= 61+7×4= 89-1×1= 31-5×6=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学习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页的例3及“做一做”和练习六的有关习题 学习目标: 1. 经历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探索过程,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合作交流,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难点 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凑整,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资源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 介绍朝三暮四的故事。 你知道这个养猴人运用了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知识吗?(加法交换律) 2. 引出课题 养猴人运用交换律就安抚了猴子的情绪。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十分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探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介绍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温故奠基,以旧引新 1.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a+b=b+c;(2)加法结合律:(a+b)+c=a+(b+c) 2. 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1)348+217+162=348+(+) (2)(35+87)+13=35+(+) (3)56+47+44=(56+)+47 三、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 出示情境图 在上节课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李叔叔要骑车旅行一周,计算出他前三天一共行驶的里程数,李叔叔旅行的后四天是怎么安排的?出示情境图。 2. 明确条件,提出问题 ①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从情境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第四天,从A到B,要骑115km。第五天,从B到C,要骑132km。第六天,从C到D,要骑118km。第七天,从D到E,要骑85km。) ②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第1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学会混合运算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用递等式表达计算步骤。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用纸牌玩“算24点”的游戏。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随机抽牌,学生说计算方法。) 1.提出问题:刚才玩“算24点”游戏时,我们都在与哪些运算打交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揭示课题: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这两级运算。今天,我们

来学习有关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板书课题: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二、尝试探究,明确规则 1.分析解题思路,初步感受规则。 (1)多媒体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教师叙述并提问:星期天小军、小亮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场文具柜,他们来购买一些学习用品。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文具盒每个7元,我们买6个这样的文具盒,买书包用去55元。) 追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1:买文具盒用了多少元?(随机指名让学生进行解答。) 学生2: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板书学生2提出的问题)指板书的问题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先算买文具盒用去多少元,列式为:7×6=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元,即42+55=97(元)。 \[教师板书:7×6=42(元)42+55=97(元)\] (3)指出: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现在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大家能不能把两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