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

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
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

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是将引流管放置到腰大池内引流脑脊液,是治疗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一种方法,以便持续释放血性脑脊液或感染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力和监测颅内压力。

二、观察及护理要点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要点 1、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2、观察穿刺点周围情况。 3、观察引流液色、质、量。 4、并发症观察。 【常见护理问题】 1、引流管效能降低 2、有感染的危险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低颅压、气颅、枕骨大孔疝 【护理措施】 1、参见神经外科一般护理。 2、参见脑室外引流护理。 3、卧位:腰穿持续引流置管术后,去枕平卧 6h,以后平卧位或遵医嘱。 4、妥善固定引流装置:腰穿持续引流管高度为引流管滴管最高点距腰椎管水平3-4cm 或遵医嘱,引流袋低于腰椎水平。 5、观察引流量、色、质和速度:一般成人每日可产生脑脊液 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量,根据病情控制流速,一般为 2-4 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为 12ml,每日引流量 150-320ml,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浑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应汇报医生予以处理。 6、保持穿刺点及各个接口处的敷料干燥,如有潮湿,及时通知医师。

7、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防止院内感染,倾倒引流袋、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连接部位,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防止脱出,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如有发红、肿胀或穿刺点渗漏等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医生予以处理。 8、拔管:拔管前遵医嘱抬高引流管高度或夹闭引流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头痛及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降低引流管高度或开放引流管,并通知医师;拔管后观察伤口有无脑脊液漏。 9、健康指导:参见脑室外引流健康教育。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8-07T08:56:00.3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郭丽 [导读]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行腰大池引流术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减小对其的恐惧,告知患者术中需要怎样配合医务人员。 郭丽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腰大池引流术:是指通过从腰部蛛网膜下腔内置入引流管,引流脑脊液的一种方法。其适应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积血、脑脊液呈血性者,脑室内积血,各种脑脊液耳鼻漏、切口漏,颅内感染等。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48-01 一、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9~2013年共行腰大池引流98例,年龄31~76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或夹闭术后)23例,脑室内积血46例,脑脊液漏切口漏6例,颅内感染23例。其中治愈89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3例。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双下肢屈曲,身体与床面垂直,常规取于L3-4间隙利多卡因局麻,穿刺针穿入蛛网膜下腔,置入导丝,把出穿刺针,沿穿刺针置入导管,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引流管接防反流装置及引流袋。引流时间4~13d,平均8.25d. 二、护理 1.穿刺前: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行腰大池引流术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减小对其的恐惧,告知患者术中需要怎样配合医务人员。对于意识不清或昏迷的患者应向患者家属交代清楚此项操作的作用与风险.,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术前准备:一次性腰大池穿刺包1个,手术盘一个,罗哌卡因一支,碘伏一瓶,敷料贴膜3张,引流袋一个等,烦躁患者术前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术后:(1)术后24小时内观察患者瞳孔、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腰大池引流置管后要去枕平卧6h,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2)常规护理中观察每小时引流量、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严格控制引流的速度,避免引流过少或过量。引流器最高点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5-20cm左右,根据每天引流量调节引流器高度。引流量为250~350ml/d,即10-15ml/h左右。(3)因引流管较细容易折断,应加以注意,防止搬动患者及翻身时牵拉引流管。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引流管有无扭转,折叠,保持引流管内脑脊液能够持续引出。如引流不通畅时,应查找原因,如:有无扭曲受压、有无折断脱落等。如因脑脊液性状造成堵塞的患者,可在严格无菌操作的情况下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经三通将引流管远端冲洗干净,再经引流管三通向近端用少量生理盐水(不超过5ml)冲洗,如引流管仍不通畅需向医生汇报,以决定是否重新置管。(4)加强基础护理。患者需勤翻身叩背,尽量防止褥疮发生,需要每天清洁消毒2次留置导尿管,加强腰部引流管处护理,查看有无渗出,保持引流管固定位置干燥、尽量防止感染的发生。(5)加强营养。由于脑脊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脑脊液的大量引出体外会造成体内大量的蛋白质流失,要告知患者及家属补充蛋白质,如豆类、牛奶、蛋白质粉等。(6)严防颅内感染,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消毒一次,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7)需控制引流管留置时间,根据情况尽早拔除引流管,拔除引流管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意识状态的变化,腰部引流管口处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三、总结 脑外科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有助于排除颅内的细菌、血红蛋白及炎性物质,促进脑脊液代谢,能够减轻脑膜刺激症状。作为神经外科护士,护理上予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生命体征变化、严格观察脑脊液引流量、引流液性质及引流管的通畅程度,记录好每日引流量,如有变化及时汇报给医生,以便医生及时处理,避免耽误病情,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景灿,张嘉林.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0):1187—1188. [2] 宗酉明,吴建强,唐玉明等.不同导管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术的临床观[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13. [3] 彭永东,吴先平,梁鉴添.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11:1.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腰大池引流管的置管方法和护理措施 操作方法患者取胸膝侧卧位,常规局麻穿刺腰大池,成功后置入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专用装置,距穿刺点1至2cm处固定引流管,3m医用敷料贴外贴,于引流管末端连接防返流装置,再接一次性无菌引流袋。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应平卧或侧卧位,床头抬高15至30°,便于脑脊液引流。对意识清楚的患者询问其头痛症状是否减轻,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的症状,对意识障碍患者观察瞳孔变化及神志恢复情况,及早发现脑疝形成的先兆。严密观察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头痛、呕吐情况,稳定血压,及时脱水、降低颅内压。预防肺部感染,防止剧烈咳嗽、烦躁不安者适当应用止痛镇静药,避免用力排便和情绪激动,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 2.引流液的观察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从生成,每日量约500ml,每日引流量以400至500ml 为宜,引流袋应置于床边,低于脑脊液平面10cm左右,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不畅,从而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内压及气颅等,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流液为浅红色,如出现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3.引流管的护理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贴固定,患者宜取侧卧位,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因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需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袋或重新置管。 4.预防感染由于在持续引流时,颅腔在一定程度上与外界相通,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在护理上应采取措施预防颅内感染。首先减少室内人员走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清新。其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搬动患者时可暂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同时,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引流袋悬挂高度应低于脑脊液平面10cm左右,防止引流液逆流。倾倒引流液时避免抬高引流袋以免返流,要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 5.皮肤护理为避免发生褥疮,皮肤护理至关重要。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气圈、局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褥疮发生。 6.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对昏迷患者,每天做2次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及口臭。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要鼓励患者进食,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纤维、高热量的食物,补充所需的营养。对便秘者给予开塞露,或遵嘱使用缓泻剂,帮助排便,保持大便通畅,严禁患者用力,以防再出血。 7.及时拔管一般置管时间为1周,最长不超过2周,随着脑脊液的颜色澄清、各项指标的恢复,颅内压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时,一般情况良好,夹闭引流管24h患者无高颅压症状,方可拔管。拔管后应继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

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思想准备:神志清醒病人常有恐惧、惧怕心理。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及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 2.术前用药:术前30min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以避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形成。病人躁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常规准备安定及脱水药物以便术中急用。 二、术中护理 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引流管的固定:我们将EDM导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从肩侧伸出固定于床旁输液架上,这样既可防止引流管打折,方便患者翻身,又可远离肛周而减少引起感染的机会。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低于椎管水平。患者翻身或躁动时常可致引流管脱落或不通畅,每次巡视时,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弯曲、受压、折叠等现象。在搬动患者或转运的途中应先关闭引流管,以免引起脑脊液逆流。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镇静或约束,以免引流管被牵拉及拔除。 3.观察引流量、色、质和速度:一般成人每日可产生脑脊液约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量。我们严格根据病情控制流速,一般为2~4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12m1,每日引流量150~320m1.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口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混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应汇报医师予以处理。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护理病历讨论记录 时间:年月日 地点: 主持人:徐立琴职称:护师 讨论目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参加人员: 讨论内容: 徐立琴: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是神经外科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近年来在神经外科已得到广泛开展和应用。与传统的单次腰椎穿刺引流相比,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具有创伤小、可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背部向外,腰部后弓,髋关节与膝关节尽量屈曲,头顶部向膝关节靠拢,大腿紧贴腹部。选择L3-4或L4-5椎间隙为穿刺点,采用EDM引流导管,严格消毒皮肤后行局部麻醉,持专用腰穿针缓慢刺入皮肤进入蛛网膜下腔,见有脑脊液流出后,将EDM导管向患者尾侧置入腰大池内5-8cm,流出端皮下潜行6cm后固定于皮肤,无菌纱布覆盖后用3M敷贴固定,接EDM引流袋,床边固定。 请大家对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汪小君护师:术前护理: 1思想准备神志清醒病人常有恐惧、惧怕心理。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及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 2术前用药术前30min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以避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形成。病人躁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常规准备安定及脱水药物以便术中急用。 赵慧丽护师:术中护理:

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方筱君护士长: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引流管的固定我们将EDM导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从肩侧伸出固定于床旁输液架上,这样既可防止引流管打折,方便患者翻身,又可远离肛周而减少引起感染的机会。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低于椎管水平。患者翻身或躁动时常可致引流管脱落或不通畅,每次巡视时,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弯曲、受压、折叠等现象。在搬动患者或转运的途中应先关闭引流管,以免引起脑脊液逆流。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镇静或约束,以免引流管被牵拉及拔除。 3观察引流量、色、质和速度一般成人每日可产生脑脊液约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量。我们严格根据病情控制流速,一般为2-4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12m1,每日引流量150-320m1。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口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混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应汇报医师予以处理。 4预防感染主要措施包括:①将病人置于单独病室或监护病室,病室内定时通风,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每天用空气负离子消毒机消毒2次。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院内感染。③倾倒引流袋、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连接部位,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防止脱出。④保持置管部位的贴膜清洁干燥,每星期更换2次。出汗较多时,随时更换贴膜。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如有发红、肿胀或穿刺点渗漏等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医师予以处理。 5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增加营养。鼓励病人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应少量多餐,进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低脂、易消化软食,对便秘患者应及时应用润肠剂,或遵医嘱使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总结: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中,维持有效的引流,严格控制引流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细致认真的临床观察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 【摘要】腰大池外持续引流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通过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腰大池持续引流护理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应用日趋完善,它可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组对18例颅脑外伤患者行腰大池外引流,经过精心护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其中颅脑外伤术后12例,颅脑外伤未手术6例。 1.2 操作方法患者取胸膝侧卧位,常规局麻穿刺腰大池,成功后置入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专用装置,距穿刺点1~2 cm处固定引流管,3M医用敷料贴外贴,于引流管末端连接防反流装置,再接一次性无菌引流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此项治疗了解甚少,常有恐惧心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帮助患者克

服心理障碍,以及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以便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积极配合治疗。 2.1.2 材料准备准备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1个,防反流装置1个,引流袋1个,2%利多卡因,安尔碘,3M贴膜等。 2.1.3 术前用药烦躁患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2 术中护理 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测量呼吸、血压是术中护理的重点,如患者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立即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本组有1例发生。 2.2.2 术中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嘱患者勿乱动。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固定其体位。腰大池引流时动作要轻柔、熟练,放脑脊液速度要慢,以免因颅内压骤降引起再出血和脑脊液压力波动过大诱发脑疝形成。本组无此类病例发生。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应平卧或侧卧位,保持头高位(床头抬高15 °~30 °),便于脑脊液引流。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给予放低床头及减慢引流速度处理后,头痛得到缓解;本

腰大池引流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2010-11-05 13:56 【大中小】【我要纠错】 一、术前护理 1.思想准备:神志清醒病人常有恐惧、惧怕心理。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及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 稳定、放松。 2.术前用药:术前30min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以避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形成。病人躁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常 规准备安定及脱水药物以便术中急用。 二、术中护理 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 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引流管的固定:我们将EDM导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从肩侧伸出固定于床旁输液架上,这样既可防止引流管打折,方便患者翻身,又可远离肛周而减少引起感染的机会。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低于椎管水平。患者翻身或躁动时常可致引流管脱落或不通畅,每次巡视时,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弯曲、受压、折叠等现象。在搬动患者或转运的途中应先关闭引流管,以免引起脑脊液逆流。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镇静或约束,以免引流管被牵拉及拔除。 3.观察引流量、色、质和速度:一般成人每日可产生脑脊液约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量。我们严格根据病情控制流速,一般为2~4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12m1,每日引流量150~320m1.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口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混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 应汇报医师予以处理。 4.预防感染:主要措施包括:①将病人置于单独病室或监护病室,病室内定时通风,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每天用空气负离子消毒机消毒2次。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院内感染。③倾倒引流袋、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连接部位,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防止脱出。④保持置管部位的贴膜清洁干燥,每星期更换2次。出汗较多时,随时更换贴膜。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如有发红、肿胀或穿刺点渗漏等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医师予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