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所谓“文论”,指的是“批评理论”、“理论”、“话语理论”以及现在广义上所说的文化理论。简单地说,“文论”就是关于文字(包括各种符号)和文本(包括社会文本)的理论。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冲击下,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的推动下,20世纪西方文论有继承、深化和改革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反叛和革命。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是批评家走向自觉的世纪,是文学批评走向独立的世纪。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家让—伊卡·塔迪埃在《20世纪的文学批评》一书中说:“在20世纪,文学批评首次试图与作为其分析对象的文学作品平分秋色。”研究20世纪西方文论,首先要抓住它的特点。美国批评家乔纳森·卡勒把当代理论归纳为“跨学科的”、“分析和思辨的”、“对常识采取批判态度的”和“内省性的”四个特点。其次,要注意文论的异质性和文学批评的转向,弄清文论发展的脉络。各种理论粉墨登场,既相异又互补。文学批评的转向往往以“跨越文化”的方式进行,新批评侧重于语义学,文学结构主义则整合人类学、语言学等更多学科,现象学和阐释学却同时是哲学的演绎,接受美学又联系到阅读心理学,它们都对传统批评的基础和设想进行空前的批判。第三,用文论进行文学研究时,需要有方法论的指导。方法的两级否定性、方法的层次性、方法的互补性,这些方法论中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文学批

评同时是哲学的应用模式,文学批评同时又是文学理论。最后,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分为外在方法和内在方法;前者有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比较文学批评等,后者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原型批评、文体学批评等。此外,文学批评也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如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等。

一、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

我们通常把20世纪西方文论概括为“两大主潮”、“两次转移”、“两种转向”。文论中的“两大主潮”就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次转移”指的是文论研究经历从重点研究作者到重点研究文本的转移和从重点研究文本到重点研究读者反应和接受的转移。“两种转向”指“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这是文论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从历史渊源来看,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原型。前者对理性逻辑的推崇和对归纳——演绎方法的倡导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后者的灵感说和迷狂说带有非理性的神秘主义色彩,影响了人本主义思潮。20世纪西方文论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哲学上的经验主义批判和逻辑实证主义相关,其代表性文论流派主要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叙事学等。人本主义文论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19世纪叔本华、尼采所开创的带有浓厚非理性色彩的唯意志主义美学。受其影响,20世纪西方文论形成一股蔚为大观的人本

主义思潮,其主要形态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

如果按照战争的状态划分,20世纪分为二战前、冷战期和苏联解体后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里,文论具有一种革命化的倾向,但在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中就出现了重视形式、排斥内容的形式主义。在欧美资本主义阵营里,一些知识分子除了吸收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成分外,还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柏格森的“生命自觉”,使文论呈现出精神分裂的非理性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破坏性更大,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的信仰,焦虑、无聊、冷漠、绝望成了知识界和民众共同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怀疑精神作为支点的存在主义贯穿了二战的始末。这一时期的西方文论以新的研究方法和观念改变着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传统范式。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进行猛烈的抨击显示出强烈的现代性,与此相伴随的结构主义、阐释学、读者反应批评也甚嚣尘上。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格局发展。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迈进,现代性也在向后现代转型;在这方面美国步子迈得更快,成为西方的中心。后现代主义以复制为特色,其典型艺术作品是随意的、折中的、混杂的、无中心的、不连贯的、拼凑的、模仿的,强调“文本互涉”或“互文性”,摒

弃形而上学的深刻性,富于游戏性和享乐性。进入这一阶段,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论粉墨登场。大体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的西方文论受到三方面的影响:首先是方法论的影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影响到人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其次是社会的发展引起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因而引起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第三是社会条件的变化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实践,引起认识方式和理论方法的发展。对待西方文论,应该注意它们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强调关系和过程研究是各种西方文论共有的特点。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尤其是后结构主义和与之相关的文论,普遍抛弃了语言的表征模式,否定了语言是对现实的模仿、再现或反映。人并不是自由地支配语言,而是被语言支配,人一生下来就进入了“语言的牢笼”——一种先于他而存在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固定的关系网,决定了他的存在的地位,决定了他与自然、社会、历史、他人和自我的关系,也决定了他的行为及其与其他人交往的方式。之所以出现这种语言转向,是因为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后现代社会里,“居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将制造一个统一的、包括一切的、超星际的、为自动化而设计的组织结构。人不是作为自治的人而积极地发挥作用,而是将变成一种被动的、无目的的、由机器控制的动物,他们的正当作用……要么被机器吞没,要么因丧失个性的集体组织的利益而受

到严格的限制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个人,他们不知道向何处去。以怀疑论哲学为基础的文论开始兴起,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在七八十年代达到了高峰;同时,为了强调个人意识的作用,对抗大系统结构的垄断和控制,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理论如接受美学或读者反应批评,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承认和发展。

20世纪文论发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文化转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商品化的出现,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和营运方式,已经使经济权力开始危及到国家的统治,至少关于投资的部分决定超出了国家控制的范围。与此同时,知识的提供和应用变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知识一方面为商业开辟了新的领域,另一方面也为政治战略带来了新的挑战。于是西方出现了知识政治化的趋势,政治和各种机构竞相加强对文化的控制,结果在知识界激起了一股反垄断、反权威、反控制的浪潮,并由此激发文化研究,出现了从国家、民族、种族、性别、阶级等方面进行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

20世纪的西方文论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概括和梳理。从话语影响看,20世纪西方文论表现出从知识性文化到意识形态性文化的变迁。从品格上来讲,20世纪西方文论显露了由诗学文化到文化诗学的跃进和拓展。从方法论角度看,20世纪的西方文论明显表现出从分析走向综合的趋势。从特征上看,20世纪西方文

论呈现出从多元走向边缘的变迁。从发展趋势上看,20世纪西方文化是从吸收、对话走向发展的。

二、文学批评的外在方法和内在方法

把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个方面,这是雷纳·韦勒克对世界文学界产生强烈影响的一个理论论点。这一划分的标准是整体结构与经验存在的区别。在韦勒克看来,文学作品是一种“意向性客体”。一方面,它既不是“真实的客体”,也不是“理想的客体”。由于每个个别接受者都有自己的“前理解”,有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真正实现了或是“具体化”了的文学作品都带有自己的特点。文学作品必须经过这样的“具体化”过程才能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作为“意向性的客体”,又不等同于“经验的客体”。文学作品只存在于经验的事实之中,但却并不是事实本身。每个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经验固然有其不同,但毕竟可以相互比较。人们可以确切地知晓什么样的接受是相对为“正确”的接受,什么样的接受是“歪曲”的接受。所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向性的客体”就是“由一些标准组成的一种结构”,“它只能在其许多读者实际经验中部分地获得实现。每一个单独的经验(阅读、背诵等等)仅仅是一种尝试——为了抓住这套标准的尝试”。这样,韦勒克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归结为“语言结构”(本体存在)与“经验存在”的对立。他将一切对文学作品存在本体“语言结构”的研究称为“内部研究”,而将一切与此无关、属于“经验存在”方

面的研究称为“外部研究”。对文学作品具体存在的原因、效果和环境等的研究属于“外部研究”,它不同于文学作品“本体”和“结构”的“内部研究”,因为它是在经验领域中进行的。

因篇幅的限制,本部分只对读者反应批评和原型批评作简单介绍,前者属于外部研究,后者属于内部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方法和方法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这两者对研究女性主义非常重要。有人认为,女性主义批评是一种主张,而不是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别的是女性主义独特的视角,而独特的视角只能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范畴。关于女性主义方法论,将在下一部分论述。

1.读者反应批评

纵观欧美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批评研究的中心经历了由作者到文本、又由文本到读者的转变。不过,严格来说,读者反应批评不只是注重读者本身,而是关注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确定读者在文学中的作用、使文学批评研究方法发生转变的两位关键人物是德国的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末分别发表了《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和《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对结构主义文本中心论提出了挑战,否定了文本是封闭的、自足的系统,把文本看成具有开放性,具有接受、阐释的历史性,强调读者对实现文本意义的重要地位。

还有一位关键人物是美国的斯坦利·费什,他的两篇论文《文学在读者:感情文体学》(1970)和《阐释“集注本”》(1976)颇有影响,其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文学作品并不具有我们习惯的那种客观性,它是一种活动的艺术;与此相关,作品的意义也不局限在作品本身,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经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系列事件;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忠实地描述阅读活动,对读者的反应具体进行分析。他认为,在以上思想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关于读者反应的批评标准。

虽然读者反应批评家都认为读者在发现文本的意义上起着作用,但这种作用究竟是大是小则是有争议的,这就使得他们在批评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按照运用方法的不同把读者反应批评家归为结构主义、现象学和主观批评三类,其界限还是很明显的,这样每一类之中的成员差别就不大了。第一类批评家虽然也承认读者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创造,但他们认为文本比读者对阐释过程更具有控制权。有的说某些阐释比另一些阐释更为有效,也有的将文本的意思(meaning)与文本的意义(significance)区别开来,把前者与作者的意图等同,而把后者看成是随语境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杰拉德·普林斯的叙述学中,他区分了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对读者也分为真实读者、虚拟读者和理想读者。他的方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据文本分析,但由于对读者的关注,普林斯被列入读者反应批评这一流派。

现象学是一种强调接受者的现代哲学思潮。现象学者认为,物体只有在活动的意识(接受者)吸收或注意到它们的存在时才可能获得意义,换句话说,物体只在我们将之录入我们的意识的情况下才是存在的。罗森布拉特给诗歌的定义直接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真正的诗歌只存在于读者的意识之中,而不是在印刷的书页上。当读者和文本交流时,诗歌和意义也就创造出来了;它们只存在于读者的意识之中。阅读和文本分析现在变成了一种美学经验,在此,读者和文本在读者的意识中结合而产生诗歌。姚斯强调,在解读文本时必须把文本的社会历史考虑进去。他对读者反应批评的解释被称为接受理论。他认为,任何特定历史时期的读者都为自己设计评判文本的标准,他用“期待视野”这一术语将一个历史时期的批评词汇和对文本的评价包括进去,指出由一个历史时期到另一个历史时期,对文本评价方式必定也跟随变化。由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确立的期待视野,任何文本的整体价值和意义决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或是普遍适用的。这就否定了文本只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对姚斯来说,读者对文本的接受或理解以及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文本在解读过程中仍然是重要的,但读者起着最主要的作用。沃尔夫冈·伊塞尔对姚斯的观点作了补充,认为任何物体在活动的意识录入之前是没有获得意义的,因而要把被认识的物体与认识物体的意识分开是不可能的。运用这些现象学的概念作为他的读者反应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姚斯宣称批评家的工作不是分析或解释文本,因为一旦文本

被阅读,物体与读者(接受者)从本质上将是一体的;批评家的作用就是研究或解释文本对读者的影响。伊塞尔还将读者区分为隐含读者和真实读者,通过假定隐含读者,他肯定了在解读过程中研究文本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承认实际读者,他肯定了个体读者对文本反应的有效性。当文本被读者具体化时,读者将自动地根据自己个人的世界观观察文本。由于文本不可能讲述一切需要知道的情况,读者必须运用自己的知识自动地填补这些“空白”。

每个读者创造自己的期待视野,期待下一步可能或应该发生什么情况,这些期待视野不断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将使读者调整自己的视野,以适合于文本特殊的情况。在理解文本时,在填补文本空白时,在不断地采用新的期待视野时,读者运用自己的价值体系、个人的和集体的经验以及哲学信仰。根据伊塞尔,每个读者使文本“具体化”,因而每一具体化过程是个人的,它使得新的创造——文本的意义以及对读者的影响——变得独一无二。在解读文本中,读者是最主要的表演者;当故事被读、被具体化时,读者参与了文本的部分写作,成了合作的作者。

对主观批评家来说,读者的思想、信仰、经验在形成作品意义上比实际文本起着更大的作用。以罗曼·霍兰德和大卫·布莱奇为主要代表,这些主观批评家认为,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并发现我们的自我身份。霍兰德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提出了身份主题的概念。他说,我们出生时从母亲

那里获得最初的身份,通过我们的生活经历,我们把这种身份个性化,使之成为我们个性化了的身份主题,我们就是用身份主题这个凸镜观察世界的。对霍兰德来说,一切阅读都是主观的,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种解读方法,因为阅读是一种主体经验。

布莱奇是“主观批评”的奠基者,他赞同霍兰德对解释过程中心理分析的解释,但他不重视文本的作用,否定文本的客观存在。他认为,意义不在于文本之中,读者在与其他读者的合作中产生文本的“集体意义”;每个读者只有在一个群体内能够把自己对文本的反应表达出来,这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群体才可能以合作的形式协商出意义,这种集体激发出的协商意义最终决定了文本的意义。因此,文本的意义过程分为两步,先是个人对文本的反应,接着是让这些反应接受社会群体的挑战,并对此进行修正、补充,然后才被接受下来,作为文本的意义。

2.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流行于西方20世纪50-60年代的一个批评流派,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意大利历史哲学家扬巴蒂斯塔·维柯(1668-1708)的《新科学》,一部对美学或艺术哲学具有转向意义的著作。在该书中,维柯曾提出神话理论,因此被称为是原型批评的“开路先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从历史的范畴解释了神话的性质和本质,把神话看成是“艺术前阶段”,是象征艺术原始时期的形成,为象征艺术开辟了道路。英国人类学家丹纳的《原始文化》和弗雷泽的《金枝》曾对原型批评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特

别是《金枝》,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历史和宗教的范畴。原型批评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卡尔·荣格。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一样,荣格的以集体无意识学说为核心的心理学文论对文艺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早运用荣格理论的是蒙德·博德金,她于1934年发表了《诗歌中的原型模式》,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原型理论运用于诗歌研究,继荣格、博德金之后,使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理论和手法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他在吸收神话理论、人类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成了《批评的剖析》(1957),成为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弗莱对荣格的原型理论作了修正,在建立起自身批评理论的过程中,把对原型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范畴移到了文学领域,建立了“以文学原型”为核心的原型批评理论,它的原型批评主要以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为理论内涵,同时又吸收了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还出现了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理论,主要著作有安妮斯·普特拉的《妇女小说中的原型模式》(1981)、埃斯特拉·劳特的《神话制作者的妇女:二十世纪妇女的诗和视觉艺术》(1984)、埃斯特拉·劳特和卡罗尔·施顿尔·鲁普离希特合著的《女性主义原型理论:跨学科的荣格思想》(1985)。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供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具体如下: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 韦勒克:《文学理论》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萨特:《存在与虚无》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 雅克·德里达:《德里达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者的思想》 利奥塔:《利奥塔访谈录:后现代与公正游戏》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 米歇尔·福柯:《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 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上下)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福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 柯林伍德:《艺术原理》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 艾略特:《小说的艺术》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尼采:《悲剧的诞生》 萨特:《词语》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姚斯等:《接受美学译文集》 艾柯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 马丁:《当代叙事学》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雷纳·韦勒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 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 保罗·利科:《活的隐喻》 皮亚杰:《结构主义》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 雷纳·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卡西尔:《人论》 姚斯:《审美经验论》 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 弗洛伊德:《释梦》 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 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 Jean Georges:《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

20世纪西方文论复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6选4. 1、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雅各布森的概念。雅各布森指出,文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个使特定的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是由两种话语之间的差异性关系所产生的一种功能。它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旦构成文学性的手法、形式和技巧变为常规和自动化时,就会丧失文学性的功能。 2、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概念。什克洛夫斯基指出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也就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难度与时间的手法。 3、意图谬见:新批评派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概念。它是将作品的意义与作者的创作意图联系起来,认为作品是作者创作意图的投射的观点。新批评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意图谬见的提出,让新批评斩断了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4、感受谬见:新批评派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概念。它是将作品与作品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感受等同起来的观点。新批评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感受谬见的提出,让新批评斩断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5、异延:解构主义创始人德里达的概念。它是德里达解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一个策略。事实上,它表示一种双重运动(空间上的差异的运动与时间上的延宕的运动)。前者指符号或文本都是在与别的符号或文本不同的情况下方得以出场,后者指符号意义的迟到性或滞后性。符号的使用将使所指的出场遭到拖延。 6、东方主义:后殖民理论家萨义德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中的概念。萨义德认为东方

学有三层含义:其一,东方学是西方“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门学科”,是西方“关于东方和东方人的各种教条和学说”;其二,东方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以“东方”(the Orient)与“西方”(the Occident) 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其三,东方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权力话语或文化霸权。其实它是一种想象视野和过滤框架,是对东方的“妖魔化”和“东方化”,是西方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工具和意识形态。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5选3. 1、请列出当代西方文论的理论流派的中英文名称,代表人物,至少10个。 答:略。 2、简述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答:弗洛伊德曾形象地描绘了人的心理结构。他把人的大脑比作大海里的冰山: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小部分;前意识相当于处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没入水面;而无意识则是没入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 3.简述索绪尔在语言学中的贡献。 答: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以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他在语言学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在传统对语言进行历时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共时性研究,即研究语言当前的内在规则和系统。2)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认为言语(parole)是实际的言说行动,而语言(langue)是符号系统,也就是使具体语言行为成为可能的总体结构和一般规则。语言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3)提出符合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是符号的概念。 4.简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答:法国哲学家德里达1966年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结构主义研讨会上,作了一次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 )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 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 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艾略特、I. A.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 40 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 年代末延续到50 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 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 (20th-Century West Literature) (供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试用) 课程编号:11291390 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开课单位:文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后继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概况,了解世界现当代文学在内容上的变化及文学手段的革新。重点讲授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思潮、流派、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 法去分析、评价复杂的文学现象。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同时总结借鉴西方文 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的探索民族文学发展道路。学习本课程,还能适应中学 文科教学的需求,并能为从事一定的文化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 本课程为学期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一、学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学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介绍和使用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本课程学习的重 要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一章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和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 1、资本主义的的高速发展与世界工场的形成 2、世界两次大战对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剧烈冲击 3、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矛盾 第二节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发展概况 1、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基本特征 2、二十世纪西方三大文学主潮之间的联系及影响

3、二十世纪文学与十九世纪文学的基本关系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社会概貌,外国文学多元发展的局面。重点了解三大文学思潮之间的联系,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及世界性影响。 第二章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文学 第一节二十世纪俄苏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概述, 1、俄罗斯文学创新和争夺话语权时期 2、白银时代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红色三十年代文学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变调 2、高尔基的文学创作 3、肖洛霍夫的文学创作 4、“解冻文学”、“回归文学”、“战壕真实”派文学 第三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作家作品。重点掌握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中与阶级意识和人道主义的复杂关系,掌握社会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性上互相渗透的特征。 第三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2、德国现实主义及托马斯〃曼、雷马克、布莱希特等人的创作 3、美国现实主义及欧〃亨利、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等人的创作第二节罗曼〃罗兰 1、生平与创作 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物形象 3、长河小说的特征 第三节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1、《老人与海》与美国精神 2、作品的象征意蕴 3、“迷惘的一代” 4、冰山原则,语言的“电报体”风格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西方现实主义重要作家和作品创作。现实了解现实主义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在今天的文论中,后现代主义无疑是最常见的一个术语。由于它包括了从麦当娜到元叙述、从后福特主义到色情小说的几乎一切事物,所以也可能被某些人认为毫无意义。但无论如何,后现代主义是今天无法回避的一个术语。这里应该首先说明一下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和后现代性的区别。在国内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中,有些人将这三个术语混为一谈,而实际上它们表示三个不同的概念,虽然这三个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简单地说,后现代是个时间概念,指后期资本主义,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跨国资本时期,亦即现代化之后的时代。后现代性是个社会学概念,指后现代时期的社会特征,涉及到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历史和哲学含义。后现代主义是个风格概念,指后现代时期文化艺术表现的特点,包括建筑、文学、音乐、绘画、电影、电视等各个门类。在这三个概念中,更重要的是应当把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区分开来。 后现代性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富于更多的社会历史和哲学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则比较狭隘,侧重于文化和美学特征。就真理、理性、科学、进步和普遍解放等宏大叙事而言,由于它们被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思想的基本特征,所以后现代性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对后现代性来说,那些期望不仅历史地受到怀疑,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危险的幻觉,因为它们使种种历史的可能性陷入了观念的束缚。这种现代性的“专制体系”粗暴地破坏真实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情地取消差异,将所有的“他性”变成沉闷的同一性,还常常表现出一种极权政治。它们是些“捉摸不定”的东西,通过在人们眼前晃动可能的理想,分散人们对政治变化的注意。它们包含危险的绝对主义信念,相信变化的生活方式和认识能够基于某种终极的、无可怀疑的单一的原则:理性或历史规律,技术或生产方式,政治乌托邦或普遍的人性。 与现代性相反,对于“反基础论”的后现代性,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由纯粹的文化成规和传统形成,没有可以认同的始源或宏伟的目标;而所谓的“理论”,大部分只是说明这些继承下来的习惯和机制的一种浮夸方式。根据后现代性的看法,人们无法理性地发现自己的活动,这不仅因为存在着不同的、不一致的、也许无法衡量的理性,而且还因为人们所能提出的任何理性总是由某种前理性的权力、信念、兴趣或欲望的语境形成,而它们本身不可能是理性展现的主体。对后现代性而言,人类生活不存在任何涵盖一切的整体性,不存在统一的理性或固定的中心,惟一存在的是文化或叙述的多样性。这些多样性无法按等级次序排列,也没有优劣之分,因此它们必须尊重本不是自己行为方式中的那种不可破坏的“他性”。知识对文化语境是相对的,因此声言知道世界的“本来面目”只能是一种妄想──因为人们的理解总是片面的、不无偏见的一种解释,而世界本身也决不是特定的。换言之,真理是解释的产物,事实是话语的构成,客观性只是那种已经获得权力的有争议的解释,而人类主体则是与他所思考的现实完全一样的一种虚构,或曰没有任何固定性质或本质的一种自我分裂的实体。 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适应后现代性的文化形式。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是随意的、折中的、混杂的、无中心的、不固定的、不连贯的、拼凑的、模仿的。它们忠于后现代性的原则,摈弃形而上学的深刻性,追求一种人为的深度,因而富于游戏性和享乐性,缺少情感,只有表面或暂时的强化。后现代主义怀疑所有已经确认的真理,因此它的形式必然是反讽的,认识论必然是相对的。它否认一切试图反映稳定现实的努力,因此必然有意识地坚持一种形式或语言层面上的存在。它知道自己的虚构缺乏基础和根据,因此只有夸耀它对这一事实的反讽意识,才能保持一种否定的真实性。由于担心孤立的同一性,提防绝对的始源,后现代主义强调“文本互涉”的性质或“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它所戏仿加工的其他作品,本身也只不过是这样的加工而已。它所戏仿的东西一部分是过去的历史,但这种历史不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学计划

英语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学安排 (2009—2010) 课程名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课型: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课 课时:2学时×18(周)= 36学时 教学对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及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其他学生 主要教材: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2004) by Raman Selden 任课教师:肖庆华 教学目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是西方百年社会嬗变的一种反映。研究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学到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的概貌和基本知 识,而且可以提高理论修养,扩充知识,开阔视野。(文论涉及哲学, 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艺术,文学史和历史等多种 人文社会学科,学了文论,可以熟悉多学科的知识。)此外,还可以 帮助研究生掌握审美标准,提高审美力,及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和 评论。 教学要求:1.熟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同时注意学科领域的广泛阅读并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为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打 好理论基础。 2.学生须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至少3-4次小组讨论并作主题发言。 3.学生须阅读有关书目不少于5本,并撰写学期学习综合报告(期末作为课程论文交)。 教学计划:总教学次数18次 1.学生主题讨论报告2次; 2.学生汇报学习及读书体会1次。

3.自主学习1次(第18周) 考核办法:1.学生平时参加课堂学习,占20%。 2.学习过程中撰写2篇论文,占45%。 3.课程论文(3000-5000字),占35%。 4.无笔试。 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节次主要内容主讲人 第1周1--2 An Introduction Xiao Qinghua 第2周1--2 New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3周1--2 New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4周1—2 Structural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5周1—2 Structural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6周1—2 Reader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7周1—2 Reader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8周1—2 Deconstruction Part I Xiao Qinghua 第9周1—2 Deconstruction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0周1—2 Feminist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11周1---2 Feminist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2周1—2 New Historcism Part I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3周1—2 Post-Colonial Studies Part I Xiao Qinghua 第14周1—2 Post-Colonial Studies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5周1—2 Cultural studies Part I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6周1—2 Presentation Discussion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7周1—2 Presentation Discussion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8周1—2 Self-access learning Students Preparing Term Paper References Suggested 英文部分: 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5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1. Adams, Hazard e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 Postmodern Theory.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1.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六章解构主义

第六章解构主义 ◆罗兰-巴尔特对追寻基本结构的批评:妄想在蚕豆中见出一个国家(《S/Z》) ◆雅克-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的批评 ◆逻各斯中心主义认定在语言表达之前先有明确的内在意义。语言文字只是外在形式:意义好像灵魂,语言象粗俗的肉体,或者意义象存在的肉体,语言只是它的服饰。 ◆互文性(intertexualite):构成本文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本文之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在形成差异时显出自己的价值。没有任何本文是真正独创的,所有的本文都是“互文”(intertext)。 ◆“互文性”最终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总是超出本文范围,不断变动游移。 对比: ◆结构主义者设想有一个超然结构决定符号的意义,成为意义的根据或中心,并且力求对这个结构作出客观描述。 ◆后结构主义者却否认任何内在结构或中心,认为作品本文是一个“无中心的系统”,并无终极的意义。(巴尔特:无穷层的葱皮) ◆多种意义的可能性,不是限制理解,而是语言的解放。导致阐释的多元论和相对主义,导致对读者和阅读过程的重视,而符号的游戏观念还暗示一种享乐主义的审美态度。 ◆作者已死(罗兰-巴尔特):“互文性”概念彻底破坏了文学独创性的幻想,也就推翻了作者的权威。本文的意义并不在它本身,而存在于读者与本文接触的体会中。 ◆作品本文越多为读者的体会留出余地,就越是令人满意。巴尔特把文学作品分两类:1.巴尔扎克式传统写实主义小说,“可读的”(lelisible),只给读者留下“接受或拒绝作品的可怜的自由”;2.另一类以法国“新小说”为代表,读者不能被动接受,却必须积极思考。“可写的”,(lescriptible),读者参与了写作活动。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 §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 §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 (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 (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 (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4、研究方法 §(1)、以人为本。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 §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 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 §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 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 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 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所谓“文论”,指的是“批评理论”、“理论”、“话语理论”以及现在广义上所说的文化理论。简单地说,“文论”就是关于文字(包括各种符号)和文本(包括社会文本)的理论。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冲击下,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的推动下,20世纪西方文论有继承、深化和改革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反叛和革命。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是批评家走向自觉的世纪,是文学批评走向独立的世纪。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家让—伊卡·塔迪埃在《20世纪的文学批评》一书中说:“在20世纪,文学批评首次试图与作为其分析对象的文学作品平分秋色。”研究20世纪西方文论,首先要抓住它的特点。美国批评家乔纳森·卡勒把当代理论归纳为“跨学科的”、“分析和思辨的”、“对常识采取批判态度的”和“内省性的”四个特点。其次,要注意文论的异质性和文学批评的转向,弄清文论发展的脉络。各种理论粉墨登场,既相异又互补。文学批评的转向往往以“跨越文化”的方式进行,新批评侧重于语义学,文学结构主义则整合人类学、语言学等更多学科,现象学和阐释学却同时是哲学的演绎,接受美学又联系到阅读心理学,它们都对传统批评的基础和设想进行空前的批判。第三,用文论进行文学研究时,需要有方法论的指导。方法的两级否定性、方法的层次性、方法的互补性,这些方法论中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文学批

评同时是哲学的应用模式,文学批评同时又是文学理论。最后,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分为外在方法和内在方法;前者有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比较文学批评等,后者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原型批评、文体学批评等。此外,文学批评也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如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等。 一、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 我们通常把20世纪西方文论概括为“两大主潮”、“两次转移”、“两种转向”。文论中的“两大主潮”就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次转移”指的是文论研究经历从重点研究作者到重点研究文本的转移和从重点研究文本到重点研究读者反应和接受的转移。“两种转向”指“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这是文论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从历史渊源来看,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原型。前者对理性逻辑的推崇和对归纳——演绎方法的倡导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后者的灵感说和迷狂说带有非理性的神秘主义色彩,影响了人本主义思潮。20世纪西方文论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哲学上的经验主义批判和逻辑实证主义相关,其代表性文论流派主要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叙事学等。人本主义文论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19世纪叔本华、尼采所开创的带有浓厚非理性色彩的唯意志主义美学。受其影响,20世纪西方文论形成一股蔚为大观的人本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新批评的基础是艾略特的“艺术的非个人化”和理查兹的“内在的必然性”。因此它主要关注“诗作为诗的结构”。所谓结构,指的是文本中意义的组织安排,它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的特征不同于在普通话语里的。新批评认为,诗的主要特征是一致性,但并非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是使矛盾的意义和谐的一致性。正如韦姆萨特所指出的,诗具有客观的特性,因为它有一种“通过内部区分的形式和对各不同部分的调和而确立的意义的完整性”。于是一致性便和综合性与复杂性联系起来。就是说,文本的意义是由它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对新批评来说,综合性、复杂性和一致性共同构成文学作品分析的关键因素。 在新批评里,“意义”的概念至关重要。它处于许多基本看法的交叉点上,对阅读习惯的形成发生重要的作用。新批评认为,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它的结构。从诗里寻求内容,对文本进行概括或释义,都违背新批评的原则,因为这样做会使“意义”变成观点或陈述,使形式失去内容,使文学与哲学和政治相争。如果把“意义”等同于释义,就会贬低“意义”的价值,因为释义并不是构成诗歌精髓的意义的核心。在新批评看来,“意义是结构的一个方面。布鲁克斯认为:“所谓的结构是[文本的]意义、批评家和解释的结构;而使结构充满意义的统一性原则,乃是平衡和调谐含义、态度和意义的原则。”因此,阅读的任务就是要考察和评价结构,而结构由文本诸因素综合组成,包括语言学、修辞学、语义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各方面的因素。于是结构变成了最主要的批评概念。对新批评来说,意义既是结构的从属范畴,同时也是结构不可分割的一种因素;统一性的文学结构不仅不涉及生成和接受,而且也不会归之为可释义的成分和可推断的观点,意义的陈述至多起框架作用。

20世纪西方文论终极笔记

20世纪西方文论终极笔记 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0.1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包括: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表现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结构主义。 0.2★两次转移:从作家到作品(20、30年代形式主义和新批评兴起)和从作品到读者接受(30、40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兴起;60、70年代解释学和接受理论完成。)。 0.3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非理性转向,主要就人本主义而言。 ★语言论转向: 古代: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17世纪:我们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笛卡尔。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如何表述我们所知晓的世界 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认为自然界万物互为象征,组成“象征的森林”,而人的诸感官之间亦相互应和沟通,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为应合、交流的,诗就是这种象征、应和的产物。故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前期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 第一讲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一、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保尔·瓦莱里(1871-1945),法国人,1912年出版《旧诗集存》,1912年发表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1922年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海滨墓园》标志着其诗歌创作的顶点。主要理论著作有《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和三本续集。 1、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 第一,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现实世界为可鄙的、不真实的,他们力图超越现实而进入超验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生命的实体”,他们感到真切存在的只是“大自然和生命的某些面貌以及人类的某些作品”所赋予的激情,使人能从中汲取“珍贵的感觉、无限丰富的思想以及思想、情感、严谨的幻想的奇妙组合,还有与神秘相连的快感和活力”,并孕育出“应合”的象征主义诗作。 第二,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象征主义诗歌要选择趣味高雅的读者作为对话人,同时要通过形式的探索和实验,打破读者旧的审美习俗和惰性,培养和“创造”出有创造性的新读者。 第三,象征主义诗人虽有文笔、手法、见解、感觉和写作方式及美学理想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在精神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反对只写人类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业答案

命运,但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表现出临危时的优雅风度。海明威在选择人物时,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 2xx原则: 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创作的基本风格,具有简洁、清新的特点。使用具体的,感性的表达方式,很简单的句子结构,常用词和日常短语,因此使作者、对象、读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了最低限度,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来反映重大主题或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和故事的许多因素,则都被作为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去不写,但又能让读者强烈感受到他的存在。 3迷惘的一代:1926年,海明威将作家泰恩斯的一句话作为〈〈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后来,称为专有名词。指经历了一战的美国青年,由于战争摧毁了他们的政治信仰,人生理想,道德标准,而陷入痛苦迷惘之中,展示了战后一代美国人的精神面貌。 4战壕真实派: 作品从对英雄主义和建树功勋的描写转向对战争作深层的思考和评议。表达深刻的人道主义的主张的一批亲身经历过战争的青年作家。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的历史具体的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6现代主义: 从文学史而言,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衰落与20世纪50至60年代,从文论方面而言,它向传统的理性主义观念挑战,向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挑战,它不懈与于描写表面的客观真实和前层次的狂放不羁,以弘扬个性和白我为己任,旨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层情感,以冷峻严肃的笔法探索人的心理深 处的客观真实,它突破时空局限,呈现出一种流动开放的状态,因此,在艺术手法

20世纪西方文论

依照男权文化的定义,男性是伟岸、坚强、充满阳刚美的大丈夫,是柔弱女性的庇护神,而女性则是男性的附庸、私有物。在几千年的男权文化延续中,这种性别角色分配将女性长期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下,并在人们心中形成集体无意识,成为行为抉择的潜意识心理基础。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阶段是对西方理论的初步介绍,中国理论家的理论作品还处在酝酿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88、198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西方经典女性主义作品的译介,而以李小江为代表的中国理论工作者也开始了自己对于中国性别问题的思考;第三阶段从1990- 1995年,这个阶段翻译著作数量较少,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章、讲稿被引入,对女作家和女理论家有较大的启示作用;第四个阶段是从1995年之后,世妇会在中国的召开,世界女性主义资源大量、密集地进入中国,具体表现为译介作品的大量出现;学术界的积极应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引入以及本土学者积极的理论构建:他们重新解读女性文学作品,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联系中国本土的实际,建构妇女自己的文学史和文学经典,并试图构建真正的女性诗学。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女性主义却认为,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因为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建构起来的。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宏观理论: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原本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但是经过女性主义的改造,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要点,其中包括不再把女性仅仅作为男性家长家庭的一个成员;不再认为家庭成员的利益总是一致的;分析女性独立的经济贡献,女性在全球经济中作为非正式劳动力、家庭工人、食品生产者的角色。 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也是门类繁多,不胜枚举。在此试举几例:交换理论、网络理论、角色理论、地位期望理论、等等 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塑造的一位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光辉形象便是女主人公斯佳丽。她在坚强,勇敢,反叛与 传统,敢于走出家庭,为争取女性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奋斗方面凸显了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真正的女性文学开始于19世纪,而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和哲学社会思潮,鼎盛期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女性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如同一股强劲的飓风,猛烈地横扫为男性所统治的话语阵地。1936年的小说《飘》应运而生,恰到好处地顺应了这一潮流。小说以斯佳丽的成长和转变为主线,描写了美国内战和战后重建时期佐治亚州的社会变迁,使浪漫爱情与现实主义完美融合。笔者试着用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斯佳丽的性格特征及其命运处境。从整体上来说,斯佳丽是一个处于时代大变革中敢于冲破“男尊女卑”传统偏见的藩篱,走出家庭,跟父权制社会里的男人竞争的独立而又坚强的女性。以下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一、坚强与勇敢作为一位女性,斯佳丽以她的坚强、勇敢令人佩服。阿希礼说过“:斯佳丽,你不懂得害怕的含义,……你具有狮子般的勇气。”(第三十一章)媚兰也说过“:你一向什么都不怕。”(第二十章)的确,斯佳丽是勇敢的。一旦出现困难,斯佳丽就会敢于面对和斗争。斯佳丽的坚毅一直是《飘》的一大亮点,赋予其黑色,因为黑色有纯粹的一面,如斯佳丽对生活始终持有坚定的信仰。斯佳丽绝对称不上是一位完美的女性。但她的魅力却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她坚强,自信,对生活充满激情。在那个风云突变的乱世中,能够在倍受创伤和打击之后,不留恋以前豪华高雅的生活,坚强的站起来,下地摘棉花,不惜让自己娇贵的双手长满老茧,而目的只是为了让住在陶乐园的人不再挨饿。她在陶乐园红色的土地上得到了黑色的坚毅,如她父亲杰拉尔德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与日月同在。她干脆坚决,办事果断,雷厉风行,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人。 二、反叛于传统从小时候起,斯佳丽就表现的与众不同,斯佳丽内心充满了叛逆和反抗。她敢于突破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平等、自由和幸福。她不顾一切,我行我素。她将自己置身于世俗的道德规范之外,摆脱上层社会的压力和束缚,成为一个背离传统的自由人。读者可以通过斯佳丽这一形象窥见到早期女性主义者的精神追求和独立的人格意识。《飘》表现了人物世界多变的自我,寻求人物的解放和自由,深刻地表达了作家女性主义的进步思想。斯佳丽是一名强调自由和男女平等的新女性。在关系到自己终身幸福的婚姻大事上,斯佳丽更体现了她对旧习俗的反抗和个性的叛逆。我们不得不被斯佳丽某些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斯佳丽具有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强烈的反传统的叛逆意识、顽强的意志、不甘沉沦的生活态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斯佳丽是一个敢于面对现实,坚强、勇敢却又任性、固执,有着叛逆性格的女性。有着与当时社会相背逆的思想,作者在作品《飘》中不自觉地构筑了女性主义的视觉,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具有争取爱情婚姻自主、人格独立和自信心的女性形象,通过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作者已经淋漓尽致地抒发出女性精神。

20世纪西方文论复习笔记

【20世纪西方文论】复习笔记 0 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一.知识掌握要求 了解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概况及其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 0.1 当代西方文论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主潮。 0.2 当代西方文论的“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三.应试指南 0.1记忆: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和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0.2理解:“非理性转向”的含义和“语言论转向”的含义。 1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一.知识掌握要求 了解象征主义和薏象派代表作家及其论著,掌握其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考核知识点 1.1 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瓦莱里、叶芝及其主要论著。 1.2 瓦莱里的诗歌“音乐化”论。 1.3 瓦莱里强调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1.4 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 叶芝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1.6 庞德的“意象”定义。 1.7 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三.应试指南 1.1记忆:瓦莱里、叶芝及其论著。 1.2理解: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1)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2)诗情世界与梦幻世界的内在联系;(3)语言的音乐化。 1.3理解:瓦莱里论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1.4记忆: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理解:叶芝对象征的要求:包含着感情象征的理性象征。 1.6记忆:庞德的“意象”定义:“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1.7理解;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 表现主义 一.知识掌握要求 了解表现主义文论的发展概况和主要观点。 二.考核知识点 2.1 表现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及其主要论著。 2.2 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 2.3 科林伍德对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区分。 三.应试指南 2.1记忆:克罗齐的主要论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科林伍德的主要论著《艺术原理》。 2.2理解: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直觉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

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西方文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 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也可以分为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和后现代文论四个历史阶段: 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 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 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 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 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 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 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 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出生于雅典世袭贵族之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0岁就学于苏格拉底门下,很得苏格拉底赏识,与老师反对民主派的政治立场一致,师生友谊非同一般,老师死后,他到各国漫游,一方面研究地中海沿岸的各国文化,一方面寻找政治上的支持者,以实现他重建奴隶主贵族执政的理想国的愿望。回雅典后,在阿卡德摩斯体育场附近他朋友集资买的房子和花园中建立学园开始讲学。在此开始写作《对话》,还写了《斐立布斯》和《法律篇》等著作,长于思辨,追求执着,终生不娶,晚年陷入神秘主义,82岁去世。其著作设计政治、伦理、教育、哲学,文艺理论和美学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散见于许多对话中,其著作几乎都用对话写成,讨论双方集中一个或多个问题,一问一答,互相辩驳,揭露矛盾,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把对话作为一种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