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措施(1) (1)

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措施(1) (1)
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措施(1) (1)

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措施

黄曲条跳甲,又称狗虱虫、菜虱、跳甲,主要为害大小白菜、菜心、上海青、结球甘蓝、花椰菜、萝卜、芥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该虫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现与甜菜夜蛾、小菜蛾一起被列为叶菜类蔬菜生产中的三大主要害虫。

一、发生规律

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每年发生2~8代不等(有世代重叠现象,在南方有时无越冬),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杂草丛或土缝里越冬。翌春气温达10 ℃以上开始取食。20 ℃左右时食量增大,达到为害高峰。黄曲条跳甲成虫啃食叶片,造成细密的小孔,使叶片缺刻,影响品相。成虫善跳,白天活动,以中午前后活动最盛,高温时还能飞翔。早晚或阴雨天躲在叶背或土缝下。成虫具有趋光性,耐饥饿力弱,抗寒性较强。成虫寿命很长,平均寿命30~80 d,最长可达1 年。卵多产于植株根部周围的土缝中或细根上,每雌虫产卵约200 粒。卵期5~7 d,发育始温12 ℃,适温26 ℃,卵在高温高湿下才能孵化,相对湿度达不到100 %,许多卵不能孵化。因而近沟边的地里虫较多。幼虫共3 龄,幼虫期1l~16 d,最长可达20 d。幼虫在土内栖息深度与作物根系有关,最深可达12 cm。初孵幼虫,沿须根食向主根,剥食根的表皮。老熟幼虫多在3~7 cm深的土中做土室化蛹。羽化后爬出土面继续为害。预蛹期2~12 d,蛹期3~17 d,幼虫和蛹的发育始温11 ℃。幼虫专食植株的地下部分,蛀害根皮成弯曲虫道,使植株生长不良,重者枯萎。

二、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1) 在十字花科蔬菜种植田, 连续种植两茬菜( 特别是上海青、菜心)后, 改种非十字花科蔬菜, 如根据时令种植水稻、葱、蒜、胡萝卜、菠菜等进行轮作, 可中断食源, 减少危害。

(2) 利用黄曲条跳甲对蒜、葱类作物的不适应性, 合理推广十字花科蔬菜与蒜、葱类作物进行间作套种, 可以有效减少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为害。

(3) 每茬收获后及时彻底铲除菜地周边的杂草, 残株落叶, 清洁菜园,然后深翻晒土, 可消灭成虫食料来源和栖息场所。

2.2 物理防治

(1) 防虫网的应用: 防虫网是一种防治蔬菜虫害的新材料, 主要形式有大棚覆盖、平

棚覆盖、小拱棚覆盖等, 对防止害虫侵入, 减轻或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具有良好效果, 尤其在夏秋叶菜生产方面更为突出, 利用覆盖防虫网(40目)的方法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 色板的应用: 黄色和白色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引诱作用大。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地可以在田间安插具粘性的黄板或白板诱杀成虫, 一般每亩插30—40 块, 可以有效减

少田间虫量, 达到防治目的。

(3) 在菜畦床上铺地膜,有效防止成虫躲藏、潜入土缝中产卵繁殖。

(4) 清洁田园,深翻晒土。收获后彻底收集残株落叶,铲除杂草烧毁,播前深翻晒土,消灭部分虫蛹,合理轮作减轻危害。

2.3 生物防治

(1)寄生性天敌

茧蜂是黄曲条跳甲重要的寄生性天敌。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在北美开展了有关黄曲条跳甲的天敌调查与研究,已发现黄条跳甲食甲茧蜂(Microctonus vittatae)、两色汤氏茧蜂( Townesilitus bicolor ,异名Microctonus bicolor)等2 种茧蜂可以稳定寄生黄曲条跳甲。黄条跳甲茧蜂将卵产于跳甲成虫胸部,一虫一卵。卵孵化后,幼虫在黄曲条跳甲体内发育到老熟阶段后从寄主的尾部钻出化蛹,致使寄主死亡。整个寄生生活史需18~20d。黄条跳甲食甲茧蜂对黄曲条跳甲的寄生率平均可达46.4 %。两色汤氏茧蜂则将卵产在黄曲条跳甲的腹部节间膜处。卵3~4 周后孵化,2 周后发育为成虫。

(2)捕食性天敌

黄曲条跳甲的捕食性天敌至今仅有零星报道。在加拿大观察到长蝽科的泡大眼长蝽( Geocoris bullatus) 可捕食黄曲条跳甲成虫,但在实验室内却观察不到这一现象。

(3)细菌

坚强芽孢杆菌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表现出较好的毒杀作用。

(4)真菌

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是一类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可寄生15 目149 科700 多种昆虫,该菌能侵染黄曲条跳甲幼虫和成虫。

(5)昆虫病原线虫

昆虫病原线虫作为新型生物农药已广泛用于防治农林、牧草、花卉和卫生等重要害虫。这类线虫对寄主有主动搜寻能力,特别是对土栖性及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化学农药和其它生物制剂不可比拟的。研究表明,小卷蛾斯氏线虫( Steinernema carpocapsae) 对

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印楝素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有忌避作用,并能抑制其自然种群的发展,昆虫病原线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其生产及应用技术已日臻成熟。在我国,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已实现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商业化生产,并且成功应用于黄曲条跳甲的防治,但由于昆虫病原线虫容易受品系、土壤环境及应用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田间防效不稳定,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田间防效。

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措施(1) (1)

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措施 黄曲条跳甲,又称狗虱虫、菜虱、跳甲,主要为害大小白菜、菜心、上海青、结球甘蓝、花椰菜、萝卜、芥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该虫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现与甜菜夜蛾、小菜蛾一起被列为叶菜类蔬菜生产中的三大主要害虫。 一、发生规律 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每年发生2~8代不等(有世代重叠现象,在南方有时无越冬),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杂草丛或土缝里越冬。翌春气温达10 ℃以上开始取食。20 ℃左右时食量增大,达到为害高峰。黄曲条跳甲成虫啃食叶片,造成细密的小孔,使叶片缺刻,影响品相。成虫善跳,白天活动,以中午前后活动最盛,高温时还能飞翔。早晚或阴雨天躲在叶背或土缝下。成虫具有趋光性,耐饥饿力弱,抗寒性较强。成虫寿命很长,平均寿命30~80 d,最长可达1 年。卵多产于植株根部周围的土缝中或细根上,每雌虫产卵约200 粒。卵期5~7 d,发育始温12 ℃,适温26 ℃,卵在高温高湿下才能孵化,相对湿度达不到100 %,许多卵不能孵化。因而近沟边的地里虫较多。幼虫共3 龄,幼虫期1l~16 d,最长可达20 d。幼虫在土内栖息深度与作物根系有关,最深可达12 cm。初孵幼虫,沿须根食向主根,剥食根的表皮。老熟幼虫多在3~7 cm深的土中做土室化蛹。羽化后爬出土面继续为害。预蛹期2~12 d,蛹期3~17 d,幼虫和蛹的发育始温11 ℃。幼虫专食植株的地下部分,蛀害根皮成弯曲虫道,使植株生长不良,重者枯萎。 二、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1) 在十字花科蔬菜种植田, 连续种植两茬菜( 特别是上海青、菜心)后, 改种非十字花科蔬菜, 如根据时令种植水稻、葱、蒜、胡萝卜、菠菜等进行轮作, 可中断食源, 减少危害。 (2) 利用黄曲条跳甲对蒜、葱类作物的不适应性, 合理推广十字花科蔬菜与蒜、葱类作物进行间作套种, 可以有效减少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为害。 (3) 每茬收获后及时彻底铲除菜地周边的杂草, 残株落叶, 清洁菜园,然后深翻晒土, 可消灭成虫食料来源和栖息场所。 2.2 物理防治 (1) 防虫网的应用: 防虫网是一种防治蔬菜虫害的新材料, 主要形式有大棚覆盖、平

几种农药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几种农药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马泽松1 丁绍薇1 廖静兰2 丁绍娟3 【摘 要】黄曲条跳甲(简称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也为害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近年来,发生危害日趋猖獗,受害的蔬菜面积日益增加,造成蔬菜减产,品质下降。开展防治跳甲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其配套技术,对控制跳甲为害,提高蔬菜产量,降低蔬菜农药残留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15(000)014 【总页数】2 【关键词】黄曲条跳甲;药效;试验 跳甲(hyllotretastriolata)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在潮州市蔬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发生,为害严重的菜园虫叶率达90%以上,经济损失严重,所以,防治跳甲是保护当地菜农利益的重要举措。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是先正达公司新推出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其主要成分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为了进一步明确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跳甲的防治效果,2014年10~11月在湘桥区意溪镇埔东村做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跳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芥兰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作物 试验作物为芥兰,于2014年10月2日播种,10月12日长出3片真叶时移栽,肥水管理按高产栽培的要求进行。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壤土,前作是小白菜,排灌条件优良。试验期间天气以晴朗天气为主,气温23~32℃。 1.3 防治对象 跳甲幼虫与成虫。 1.4 供试药剂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先正达公司,市售),48%毒死蜱乳油(陶氏益农公司,市售 ),80%敌敌畏乳油(南通江山公司,市售),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先正达公司,市售

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与防治

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与防治 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狗虱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南方各省受害严重。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芥菜、油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 一、发生规律 1.生活史和习性:发生代数因地而异,我国由北向南一年发生2~8代。黑龙江一年发生2~3代,河北3~4代,华北地区一年发生4~5代,华东4~6代,华中5~7代,华南7~8代。黄曲条跳甲成虫、幼虫都可为害,成虫啃食叶片,造成细密的小孔,使叶片枯萎,还可取食嫩荚,影响结实。成虫善跳,白天活动,以中午前后活动最盛,高温时还能飞翔。早晚或阴雨天躲在叶背或土缝下。卵多产于植株根部周围的土缝中或细根上,发育始温为12℃,适温为26℃,卵发育要求湿度很高,相对湿度达不到100%,许多卵不能孵化。幼虫专食植株的地下部分,蛀害根皮成弯曲虫道,使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 2.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该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极强,成虫在-10℃下仍能存活,成虫食量与温度密切相关,在10℃左右即开始取食活动,20℃时食量急增,32~34℃食量最大,超过34℃则食量剧减。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和猖撅为害,与蔬菜栽培制度有密切关系。该虫偏好十字花科蔬菜,在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区,由于随时都有其嗜好的寄主植物,食料充足,故常大量繁殖和猖撅为害。 二、防治存在的问题

对于黄曲条跳甲的控制一直以来主要依赖化学药剂防治,且多以防治成虫为主。叶面施药无法兼顾土中幼虫、蛹和卵,药剂持效期一过,成虫不断羽化出土为害,菜农增加喷药次数和加大用药量,导致杀虫剂防效下降,且严重污染环境,降低了蔬菜品质。 三、防治方法 根据跳甲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的立体性(地下和地上),在防治上,建议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轮作。如以菠菜和生菜等非十字花科蔬菜与萝卜、白菜、菜心等十字花科作物进行轮作,可大大减轻跳甲的危害。特别是在跳甲的高发期,可减少对十字花科作物的种植,避免受害。 2、喷施杀虫剂。(1)苗期早治,控制成虫。发现根部有幼虫危害时,可用功夫或辛硫磷灌根防治,并结合地面上用毒死蜱喷施。(2)在喷药防治中,一要改进喷药操作方法:应四周先喷,包围杀虫,防止成虫逃窜;喷药动作宜轻,勿惊扰成虫;二要适时喷药:温度较高时成虫大多数潜回土中,可在早上7-8点或下午5-6点(尤以下午为好)喷药,此时成虫出土后活跃性较差,药效好。药剂可选用凌猛600-800倍、迅戈1000-1500倍或蓟甲快1500倍均匀喷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