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让控制室协作变得如此简单

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让控制室协作变得如此简单
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让控制室协作变得如此简单

MediaComm

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让控制室协作变得如此简单

“协作,从未如此简单”,这是体验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对于指挥调度中心、监控中心、数据中心等控制室领域来说,多业务/多环境协作管理是核心,但技术限制尤为突出,在强调从用户体验度出去的年代下,我们需要革新!控制室领域的用户体验可以分为:从内部出发就是先进的设备技术,从外部出发可以是操作台的便捷与简化,也可以是屏幕的铺展与画面呈现。

为控制室领域极致体验而生的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来自MediaComm美凯,凭借其强大的光纤KVM矩阵技术,已在广播电视、移动通讯、军事与公共安全、轨道交通、电力能源、政府管理和金融等行业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其超强体验感获得一致好评。

亮点一:4K画面呈现的可视化极致体验

MediaComm美凯4K@60Hz 4:4:4的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方案,以全光架构视频信号传输处理技术,支持4K DCI(4096 x 2160@60Hz)和UHD(3840 x 2160@60Hz),保证信号无帧丢失与无损传输,并以全色彩深度(30BIT 4:4:4)完美还原信号显示,同时还满足现音频的同步处理,兼容不同的操作系统。

亮点二:综合管理的极致体验

综合管理的极致体验就是无与伦比的舒适协作。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协助用户解决指挥协作和业务统管操控,跨终端指挥协作、坐席安全管控等现实问题,满足用户系统平台数据坐席指挥调度和操控安全的整体需求。

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参考)

IT运维监控管理平台 建设方案 XXXXXXX

目录 第1章概述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建设目标 (4) 1.3 建设思路 (5)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6) 2.1 总体架构 (6) 2.2 设计原则 (7) 2.3 运维管理体系架构设计 (8) 2.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8) 2.3.2 监控采集层 (9) 2.3.3 数据处理层 (9) 2.3.4 运行展现层 (9) 2.4 系统技术路线 (10) 2.4.1 采用Java语言开发 (10) 2.4.2 采用J2EE框架 (11) 2.4.3 采用WebService进行数据互连互通 (11) 2.4.4 数据库技术 (13) 2.4.5 性能控制 (14) 2.4.6 开发、运行环境 (14) 2.5 应用接口总体设计 (14) 2.5.1 系统内部集成接口 (14) 2.5.2 与基础运维管理工具的集成接口 (15) 2.5.3 与ITSM系统的集成接口 (15) 2.5.4 与相关外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接口 (15) 2.6 系统安全设计及部署 (16) 2.6.1 输入检验 (16) 2.6.2 GET请求和Cookie中的敏感数据 (16)

2.6.3 防通过嵌入标记实现的攻击 (16) 2.6.4 防口令猜测功能 (17) 2.6.5 页面和字段级的权限控制 (17) 2.6.6 系统安全架构 (17) 第3章系统功能设计 (18) 3.1 动环监控 (18) 3.1.1 配电柜监测 (18) 3.1.2 配电开关及电流监控 (18) 3.1.3 发电机监控 (19) 3.1.4 ATS监测 (19) 3.1.5 STS监测 (19) 3.1.6 UPS监控子系统 (20) 3.2 统一门户子系统 (20) 3.2.1 信息主管领导内容展示 (21) 3.2.2 运维人员内容展现 (21) 3.2.3 一般用户内容展现 (22) 3.3 IT运行监控子系统 (22) 3.3.1 基础平台功能 (22) 3.3.2 网络设备管理 (24) 3.3.3 服务器监控管理 (27) 3.3.4 存储监控管理 (30) 3.3.5 数据库监控管理 (30) 3.3.6 中间件监控管理 (31) 3.3.7 web与应用监控管理 (32) 3.3.8 虚拟化监控管理 (33) 3.3.9 IP地址管理管理 (34) 3.3.10 信息点管理 (35) 3.3.11 告警监控管理与转发处理 (36) 3.3.12 综合监控管理 (37)

可视化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白皮书

IT可视化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SmartView产品 技术白皮书V1.61 目录

一、导论 1.1. 产品背景 IT行业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设备集成度不断提高,使各种网络设备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主设备、传输系统、支撑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互相渗透,已经逐步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迈进。 首先,机房内由设施数量众多,特别是当企业存在分支机构,由于分布范围广,机房内走线将非常复杂,尤其是老机房,如何理清楚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的拓扑关系,通常是机房维护人员的最为头疼的难题。 其次,对于办公区域,存在大量固定资产、移动办公类设备,这些设备资产的管理常常具有移动性,且各种人为情况较多。办公区域工位与网络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何找出工位与设备资产、工位与网络端口的对应关系,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并规范企业的IT水平。 此外,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在相同类型的设备中,如何能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如何真实的通过系统反应出设备环境及周边情况;如何通过系统以往解决过程和系统知识库,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思路,将能够显着提高运维的自动化程度。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的监控系统,实现对企业IT资产实现远程集中监控,实时动态呈现设备告警信息及设备参数;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使维护和管理从人工被动看守的方式向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模式转变;通过标准的ITIL流程提升企业IT服务效率。 3D仿真是企业IT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全三维可视化资源管理与运维监控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通过3维场景能显着增强机房查看与监控,企业办公区域监控,提高设备、设施、资产与流程的直观可视性、可管理型,真正提高企业IT运维管理的效率,让IT真正服务于企业运营。 神州数码针对以上问题推出一套基于生产实景的全3D可视化IT资源管理与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用户在显示屏幕前即可查看到机房中的所有设备,对于日常维护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监控管理,资产审核人员对设备的盘点

分布式坐席管理解决方案图文【最新版】

分布式坐席管理解决方案图文 一、前言 指挥中心里面都会有不同的坐席负责不同的业务,但事实上他们又特别需要协同处理一些信息,或者信息之间需要互联互通。传统的方式处理起来就会比较麻烦,需要人为切换信号。而分布式KVM坐席协作本质就是快速便捷地解决坐席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处理的问题。

根据海量数据处理等场景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网站的高可用、易伸缩、可扩展、安全等目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这样一系列问题,大型平台的架构也在不断发展。提高大型项目平台的高可用架构,分布式的应用可以在基本系统架构上扩展节点增加设备,这样更易于理解,输入节点端连接电脑主机、工作站、摄像头以及机顶盒等,输出节点端需要连接电脑显示器、大屏幕、投影机以及键盘鼠标等,现在越来越重视操作便利性和突破空间局限,还可以增加可视化管控的触碰移动端。 二、分布式KVM坐席系统有哪些应用

为什么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被频繁应用在中小型指挥中心等场景?我们可以从它的功能、应用价值、能够为用户解决哪些问题中找到答案。 1. 控制室数据量已呈现爆发式增长,分布式KVM系统拥有强大的信号接入与管理能力,可以同时接入不同分辨率、不同接口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然后输出至坐席工位显示端、大屏幕或其他设备。 2. 控制室每一个坐席工位承担的工作繁重,常常需要一位坐席操作员处理多个显示器的业务,一人对2屏、3屏、4屏......信号一键切换与分发功能极大增加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1、采用专属的音视频网络平台、分布式架构、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控制平台获取实时状态显示,在线查看系统各节点运行情况,并可对各节点进行远程维护,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使用。 2、提供网络分布式管理,不受空间、距离限制。可以通过分级用户管理模式,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和管理权限。 3、支持操作坐席与工作站数据间的协作交互,包括快捷键操作、获取、推送、绑定及语音、文字广播等内容,实现高效的数据比对、研判。

海康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平台V13用户操作手册

min 海康威视iVMS-9300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平台 用户操作手册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16.3

目录 目录 (1) 第1章前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术语和缩写 (5) 第2章平台概述 (6) 2.1环境要求 (6) 2.1.1运行硬件环境 (6) 2.1.2运行软件环境 (6) 2.2用户登录 (7) 第3章运维概况 (7) 3.1视频概况 (11) 3.1.1视频概况 (11) 3.1.2一键运维 (13) 3.2卡口概况 (14) 3.2.1过车统计 (15) 3.2.2资源信息 (15) 3.2.3服务器信息 (15) 3.2.4最新异常信息 (16) 第4章巡检中心 (16) 4.1运行监测 (17) 4.1.1监控点视频 (17) 4.1.1.1 监控点明细查看 (17) 4.1.1.2 视频预览 (18) 4.1.1.3 工单上报 (19) 4.1.1.4 视频质量诊断图片查看 (20) 4.1.1.5 图像重巡 (21) 4.1.1.6 查询导出 (21) 4.1.2录像 (22) 4.1.2.1 录像详情查看 (23) 4.1.2.2 巡检一次 (24) 4.1.2.3 工单上报 (24) 4.1.2.4 查询导出 (25) 4.1.3卡口 (26) 4.1.3.1 卡口信息 (26) 4.1.3.2 异常信息 (28) 4.1.4编码资源 (29) 4.1.4.1 设备详情查看 (30) 4.1.4.2 工单上报 (31) 4.1.4.3 查询导出 (31) 4.1.5解码资源 (32) 4.1.5.1 解码资源详情查看 (33) 4.1.5.2 工单上报 (33)

政府管理的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平台方案

政府管理的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平台方案 随着社会工商业与自然环境产生的意外变得高频性、复杂性且影响大,考验着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因此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应急响应、应急指挥与应急控制等关键职能的应用与建设再次被提上议程。2003年以来,我国就开始加强应急管理,在2006年设置了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一个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随后,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我国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智慧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是政府应急管理的趋势。 在传统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的应急管理需求时,智慧应急是重要的改革方向,MediaComm美凯基于光纤KVM技术的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建设——政府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符合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改造需求。可视化坐席协作管理平台将卫生、防疫、急救、公安等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汇集在一个管理体系中,提供集信号集中管控、应急情报快速推送、决策指令实时下达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实现集中管理、高效研判、快速响应、一键指挥和协同作战。

1. 集中管控数据资源池。统一接入卫生、防疫、急救、公安等部门的信号资源,有利于汇总各个应急管理部门的网络数据,整合海量数据,形成集中调控的数据资源池,通过统一的情报分配与调取,提高了联合分析的效率。 2. 快速响应并一键指挥。可视化坐席协作管理平台对信号实时传输与显示、一键推送抓取、一人多机操作、多平台多业务系统实时切换、数据实时调取推送等功能,实时高效的信号操作方便将应急情报进行快速推送与分发,实现紧急事件处置指令的快速下达,执行部门及时接收指令,对紧急事态迅速处置,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影响和人财损失。 3. 信息互联并协同作战。对于不同职能、区域或级别的指挥中心,可视化坐席协作管理平台如同是一架桥梁,让两个甚至更多个指挥中心连通起来,实现同职能部门纵向不同级别之间、横向同级别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破除信息孤岛,解决应急管理中出现的指令下达不及时、情报分散、浪费资源的问题。 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建设目的 从过往的事件可以看到,人为伤害事件、工商业生产突发事故、卫生医疗突发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所有意外事件都有着受影响的人与物多且广的特点,突发的性质让现场人员感到措手不及,对事态控制与现场救助产生一定困难,此时需要通过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运维管理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运维管理 谁说高大上的机房不能炫!设备环境团队联合运营平台研发、网络、系统三、系统二等团队,历经一年的时间、7轮次需求细化讨论、11次版本更新,精雕细琢、倾尽洪荒之力打造了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平台!这是一个集才智美貌于一身,融合酷炫、可视等元素,高效、创新、高颜值的基础设施运维平台。平台包括两大功能模块: 一、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模块 为了整合基础设施运维大数据资源,设备环境团队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自主开发了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模块,将分散的、手工维护的硬件设备、应用部署、机房资源和综合布线等各项基础环境资源的运维信息进行整合,累计整理各类数据10万多条,近50万字段,初步建成了IT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二、基础设施可视化模块 在全面、准确的运维数据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可视化模块解决了以前需要多个系统、多张excel表格或者报表进行耗时耗力的分析和比对才能获取的信息,用三维的形式在一张视图内呈现,改变了传统运维信息展现的方式,其所带来的运维效率的大幅提升、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等,已经不是简单的炫所能表达的。(一)机房环境可视化 以黑山扈机房实际场景为原型,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对机房内三百多种型号的设备设施逐一采集信息、模型建模,从细节入手,设备模型精确到端口级,实现了机房内三千多个机柜级设备和四千多个机架级设备的精确建模,构建了多视角、多维度分层呈现的虚拟现实环境。 (二)资产管理可视化 资产管理可视化可在机房三维场景中直接查询并精确定位设备设施,两万多条资产数据自动更新,点一下鼠标,位置、外观、型号、系统应用、容量、端口使用等设备信息即时呈现,精准、详细。 (三)容量管理可视化 机房资源的容量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往往需要兼顾空间、配电、硬件资源等多维度因素。现在可以在可视化场景中将环境、资源、配电、设备资源、PUE等信息多维度集中展现,两万五千余条实时采集数据,基础资源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只对着excel纸上谈兵了。 (四)运维管理可视化 联动一体化监控,硬件高等级事件自动定位至相关设备并显着提示,点击即可快速获取设备资产、运维(IP、系统、维护变更信息等)、配线连接等信息,有效提升故障定位、预判及处理效率。

校园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

校园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 一、系统简要描述 ●系统名称:DTSM校园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 ●开发单位:广州市点易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 ●开发模式:定制开发 ●系统架构:B/S 结构 ●开发平台: ●数量: 1套 ●报价: 人民币33万元 ●功能及用途简要描述 DTSM校园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是为校园网用户提供网络自助服务和网络服务运维流程管理的专业平台,整合校园网系统运行环境、网络、服务器与业务应用等的分割管理,实现对IT系统的集中、统一、全面流程管理;平台系统设计遵循 FCAPS、eTOM、ITIL等国际服务管理标准和规范,达到技术、功能、服务三方面的有机整合,能实现IT 服务支持过程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提高故障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系统运维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该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服务台、流程管理、设备监控管理等,实现校园网用户入网流程管理、网络服务流程管理、网络资源管理,平台能够与收费系统和认证系统对接并实现数据交互。 二、模块功能描述 1、网络服务流程管理模块 提供用户网络自助报障、Duty值班事件受理、故障流程管理(包括资源 配置库管理、流程跟踪、服务质量管理等)、服务统计、回访等功能; (1)用户网络自助报障

用户通过自助平台故障报修,可查询报障记录和故障处理进度。(2)Duty值班事件受理 Duty值班受理电话报障和网上报障,并在运维管理平台上建立(或确认)事件工单。 (3)运维流程管理 具体实现流程为: 服务台通过网路和电话受理建立工单; 一线人员通过系统接单和处理,处理包括事件成功处理之后的申请关闭,或申请二线支持,或不能处理的申请撤单。 二线人员可以受理一线(或项目经理)转交的工单或则直接从服务台接单处理,成功处理可以申请关闭,或则回退给一线工程师等; 服务台人员可以根据处理情况进行回访,并给予意见; 项目经理根据一线、二线的处理情况和回访情况,决定事件的关闭或则回退等相关处理。 在这期间,涉及到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和发布管理、服务水平管理、知识库和方案库管理; ●服务台 ●建立运维团队与用户之间的单一联系点,统一受理用户的咨询、服 务请求、故障报修、流程跟踪、投诉等情况,并通过底层监控系统 主动预警网络故障,通过事件管理流程及时处理,及时跟踪和通报 处理进展,借助知识库和方案库,解决大部分常规事件。同时,也 包括集中监控平台、电子值班管理、统一实时展现IT运行状况。 ●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流程是事件驱动的日常流程。服务台接收到的事件主要包 括故障和服务请求。事件管理负责事件的调查、诊断、修复,其主 要目标是尽可能快地解决故障,以恢复受影响的业务。 ●问题管理 ●主动的问题管理主要是进行各个系统的巡检、分析和建议。被动的 问题管理主要是分析各个系统的故障,定义问题,并提出可能变更

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V

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解 决方案V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杭州叙简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传真:

目录

系统概述 建设背景 目前,随着天然气加工运输等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各种集成的通讯系统,生产信息化系统,业务网络系统庞大而复杂,给天然气管线的运维管理部门带来了新的难题: 业务运行环境越来越复杂,故障定位慢,各种业务系统越来越多,系 统对相关资源的依赖性高,系统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需要逐个排查, 故障定位难; 运维工作繁重,缺少自动化工具和手段:维护人员每天面临大量的重 复性、手工性的故障排查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亟需 自动化的手段帮助提升效率; 运维工作没有流程化、规范化、电子化:日常运维工作流程混乱,或 者没有标准流程,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客户抱怨、投诉不减; 信息化建设投入巨大,难以展现效果。 这些问题都引发出如何更好地完成对如此多的相关业务系统的维护工作,如何更有力地保证设备连续正常运行,如何尽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效能等问题。面对系统设备众多、维护人员不足的现状,如果任何细节都需要人工管理,如设备维护、日志统计、设备管理等,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难以保证维护工作的高效、高质,因此迫切需要融合了语音、视频、图形以及维护管理和故障处理的一体化调度系统对相关的信息化业务系统进行科学管理,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管理的规范性,保证天然气管线维护管理业务运行的稳定性,提升行业竞争力。 因此,如何保障相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结合安全维护工作,进行有效的故障的预防,即在故障发生之前就发现问题;以及在故障发生后,实时告知,即在第一时间将故障情况通知相关的管理人员;有效处理,即在预定的时间内处理故障,若未及时处理将采取升级措施;以上问题简单来说,如何实现预防故障发生以及故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成为天然气行业管线运行维护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系统介绍

itop运维综合管理平台使用手册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 操作手册V1.0 xxxx(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记录

目录 1.平台介绍 (4) 1.概述 (4) 2.平台架构 (4) 2.1展示层 (5) 2.2功能层 (7) 2.3技术层 (8) 2.4外部接口层 (8) 1.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功能 (9) 2.1服务台 (9) 2.2自助服务中心 (10) 2.3配置管理模块 (11) 2.4事件管理模块 (13) 2.5问题管理模块 (17) 2.6变更管理模块 (19) 2.7服务管理模块 (22)

1.平台介绍 1.概述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是为了业务需要进行开发,适用于IT服务的日常运维管理。它基于ITSS最佳实践,适应符合ITSS最佳实践的流程,同时它又很灵活,可以适应一般的IT服务管理流程。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包括: ?记录IT配置项(如服务器、应用程序、网络设备、虚拟机、联系人、位置、VLAN 等)及其各个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 ?管理事件、用户请求和变更审批与执行等; ?归档IT服务及与外部供应商的合约,包括SLA(服务级别协议); ?手动或脚本方式导出所有信息; ?批量导入或同步/联调所有来自外部平台的数据;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基于Apache/IIS、MySQL和PHP,它可以在任何支持这些程序的操作平台上运行,如Windows、Linux(Debian、Ubuntu和Redhat)、Solaris和MacOS X等。此外,由于平台是基于B/S架构的应用程序,不需要在用户电脑上部署任何客户端,只需要一个简单的Web浏览器(IE 8+、Firefox 3.5+、Chrome或Safari 5+)即可使用。 2.平台架构 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指挥中心建设-视频调度技术方案

指挥中心建设视频调度解决方案 |分布式+KVM=DS——AVCIT解决方案 指挥中心是一个集视频、图片、语音、三维地图、场景预案等信息为一体,以各类信息资源基础,各系统有机互动为特点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集成的各种系统应用,将各人员、部门、单位等应急指挥与调度集成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综合信息系统,实现集中接报,及时研判、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 AVCIT魅视专注于音视频显示控制领域,集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系统、光纤坐席协作系统、拼接矩阵显示控制系统的前沿技术研发,行业解决方案开发,销售与服务支撑、生产制造于一体。AVCIT魅视的产品和系统广泛应用于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诸多领域的指挥调度(控制)中心以及会议室集群 ,为智慧安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商业等提供全球领先的AV OVER IP解决方案。目前指挥中心的应用痛点: 指挥大厅涉及各种拼接屏搭配使用,需要配置不同拼接器,设备兼容问题多,故障率高,操作极为不便;操作员之间,操作员与系统之间难以高效融合协同;指挥大厅现有系统搭建麻烦,且升级扩容不便;跨平台之间对接复杂;使用体验感不佳。 指挥中心——AVCiT解决方案详解: 魅视针对指挥中心这些痛点,推出了分布式+KVM=DS——AVCIT解决方案,依托魅视“FOCUS”技术,兼拥无服务器、去中心化,ip化、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特性。打破信息孤岛、空间地域限制,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下面以某指挥中心(含指挥大厅、决策室、会议室、机房)为例,来展示分析AVCIT解决方案的魅力所在。 1、指挥大厅 指挥大厅是整个指挥中心的中枢部分,是现代信息化建设指挥调度的主要场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肩负以下四大职责: ·各种动态信息的全天候监控; ·所有信息资源的汇聚、分析、交换与发布; ·相关席位员的辅助决策支持; ·各种应急事件的联勤指挥调度; 可视化操作 ·操控端内容均能可视化预览,所见所得; ·有效减少操作失误率; ·视频,声音,设备状态均可预览;

企业级IT运维可视化监控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IT运维可视化监控 管理平台 技 术 方 案 2018年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建设背景 (1) 1.2 建设目标 (1) 1.3 建设思路 (2)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3) 2.1 总体架构 (3) 2.2 设计原则 (4) 2.3 运维管理体系架构设计 (5) 2.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 2.3.2 监控采集层 (6) 2.3.3 数据处理层 (6) 2.3.4 运行展现层 (6) 2.4 系统技术路线 (7) 2.4.1 采用Java语言开发 (7) 2.4.2 采用J2EE框架 (8) 2.4.3 采用WebService进行数据互连互通 (8) 2.4.4 数据库技术 (10) 2.4.5 性能控制 (11) 2.4.6 开发、运行环境 (11) 2.5 应用接口总体设计 (11) 2.5.1 系统内部集成接口 (11) 2.5.2 与基础运维管理工具的集成接口 (12) 2.5.3 与ITSM系统的集成接口 (12) 2.5.4 与相关外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接口 (12) 2.6 系统安全设计及部署 (13) 2.6.1 输入检验 (13) 2.6.2 GET请求和Cookie中的敏感数据 (13)

2.6.3 防通过嵌入标记实现的攻击 (13) 2.6.4 防口令猜测功能 (14) 2.6.5 页面和字段级的权限控制 (14) 2.6.6 系统安全架构 (14) 第3章系统功能设计 (15) 3.1 动环监控 (15) 3.1.1 配电柜监测 (15) 3.1.2 配电开关及电流监控 (15) 3.1.3 发电机监控 (16) 3.1.4 ATS监测 (16) 3.1.5 STS监测 (16) 3.1.6 UPS监控子系统 (17) 3.2 统一门户子系统 (17) 3.2.1 信息主管领导内容展示 (18) 3.2.2 运维人员内容展现 (18) 3.2.3 一般用户内容展现 (19) 3.3 IT运行监控子系统 (19) 3.3.1 基础平台功能 (19) 3.3.2 网络设备管理 (21) 3.3.3 服务器监控管理 (24) 3.3.4 存储监控管理 (27) 3.3.5 数据库监控管理 (27) 3.3.6 中间件监控管理 (28) 3.3.7 web与应用监控管理 (29) 3.3.8 虚拟化监控管理 (30) 3.3.9 IP地址管理管理 (31) 3.3.10 信息点管理 (32) 3.3.11 告警监控管理与转发处理 (33) 3.3.12 综合监控管理 (34)

一体化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一体化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应对挑战 轻松 自如

客户之声 我们很关心机房设备的影响。比如说吧,一台UPS连接了哪些服务 器,万一这台UPS出了问题,会对哪些系统有影响,我们就会预先 采取措施,别让它成为单点隐患…… 我们的ERP系统是委托定制的,很重要……但它有时出问题莫名其 妙,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网络都没有问题,就是查不出毛病在哪 ……怎么样才能把定制的应用监控起来,我们很关心…… 我们已经上了ITIL,但每次系统出问题还是手忙脚乱,到底问题出在 哪总是要查半天……同样的问题,下次再出现能不能马上知道还是 心里没底……看来,仅靠流程解决不了问题,更需要有效的监控系 统的支持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实用、解渴的监控解决方案,实际上,许多经验 是出了问题才知道如何监控,我们自己做了很多这方面的脚本和 SQL语句,所以,必须是一个监控经验的快速沉淀平台……指望监 控软件厂商什么都能干并不现实,只要能长期帮助我们把监控经验 积累、固化到工具中就行…… 我们的长期体会是:只有进行网络、主机、数据库、中间件、应用、 业务的6层集中综合监控、集中展现、集中分析,才能帮助我们准确 进行根本故障定位…… 我们的这些后台核心系统,不允许网管监控软件用探针插入方式监 控,安全隐患太大…… TeaView 一体化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4大特色能力: 资源梳理能力____全面掌握IT资源关联关系 监测扩展能力____快速满足各种监控需求 应用监控能力____满足个性化应用监控 管控一体能力____系统监测、操作安全、服务管理的管控一体化 1

企业IT运维面临的挑战 目前,企业的IT系统运维包括规划部署、运行监控、日常运维管理、运维安全审计等一系列周期性工作。在这些 周期性工作中,经常遇到如下问题: IT 运维周期性工作 综合上述问题,企业IT运维正面临如下挑战: 急需主动梳理IT资源内部关联关系 设备间影响密切,准确故障定位日益困难 资源关联复杂,系统变更风险越来越高 脆弱点隐蔽,单点故障风险难以控制 定制化应用故障最多,影响最大,监控需求最迫切 监控需求预知性差、突发性强、监控指标个性化、业务特征明显 监控部署时效要求高、监控方法难以系统化 对监控的扩展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确保IT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化监控 IT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呈现不同故障特征,监控需求持续变动 定制化应用不断调整改造,导致应用监控需求持续变化 新设备种类、新的监控指标不断涌现 规范ITIL流程管理,提升IT服务质量 2

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xxx 指挥中心建设 分布式KVM 坐席管理技术方案 深圳市睿恪斯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一、系统总体规划 (3) 1.1、平面布局图 (3) 1.2 、系统示意图 (4) 二、系统描述 (5) 2.1、系统功能 (5) 2.2、系统优点 (6) 2.3、系统结构设计 (8) 2.3.1 、维稳中心 (9) 1、需求分析 (9) 2、总体设计 (10) 3、设计说明 (10) 2.3.2 、接警中心 (11) 1、需求分析 (11) 2、总体设计 (12) 3、设计说明 (12) 2.3.3 、作战指挥中心 (13) 1、需求分析 (13) 2、总体设计 (13) 3、设计说明 (14) 2.3.4 、会议中心 (14) 1、需求分析 (14) 2、总体设计 (15) 3、设计说明 (15) 三、系统配置接口汇总 (16) 四、系统配置清单和项目预算 (17)

一、系统总体规划 xxx 指挥中心建设总体目标包括维稳中心、接警中心、作战指挥中心、会议 中心等4个不同的建设区域,要求4个区域的数据能够互联互通、协同作业。各区域系统建设内容如下: 1.1、平面布局图

1.2、系统示意图

二、系统描述 作战指挥中心采用分布式多媒体信号传输和控制技术,实现对所有4 个场所的音频、视频、控制信号的集中管理和调度,实现多房间(维稳中心、接警中心、作战指挥中心、会议中心)KVM 坐席自由调度、比对、研判、交互工作站数据内容 2.1、系统功能 1、采用专属的音视频网络平台、分布式架构、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控制平 台获取实时状态显示,在线查看系统各节点运行情况,并可对各节点进行远程维护,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使用 2、提供网络分布式管理,不受空间、距离限制。可以通过分级用户管理模式,对相

三维机房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

三维机房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 系统简介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数量与俱增,其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因此,对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实施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维护和管理的安全性,北京金视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套“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的三维机房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维机房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对机房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管理,实时动态呈现设备告警信息及设备参数,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使维护和管理从人工被动看守的方式向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模式转变。突破性的三维仿真技术是智能可视化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房设备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缺少实时性管理、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全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增强机房设备、设施数据的直观可视性、提高其利用率。 系统特点 三维虚拟可视化平台 在现有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以三维虚拟现实的形式展现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服务器设备物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三维虚拟现实方式对机房楼层、设备区、设备安装部署情况及动力环境等附属设施的直观展示,实时展现监控和报警数据。可实现360度视角调整。 IT资产可视化管理 在三维环境中通过鼠标点击实现楼层、机房、机房子区域、机柜、设备的分级直接浏览。实现机房可用性动态统计,包括空间可用性、用电量分布、温湿度分布情况和机房承重分布情况统计。当上架设备物理位置发生变化时,设备位置根据数据库变化自动变更。用户也可通过维护工具自行调整。 机房环境监控可视化管理 在三维环境中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来展示传统环境监控系统,给管理员一个更加贴近现实场景的操作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操作体验。极大的提高的机房监控管理的人性化、真实化。

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xxx指挥中心建设 分布式KVM坐席管理技术方案 深圳市睿恪斯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一、系统总体规划 (3) 1.1、平面布局图 (3) 1.2、系统示意图 (4) 二、系统描述 (5) 2.1、系统功能 (5) 2.2、系统优点 (6) 2.3、系统结构设计 (8) 2.3.1、维稳中心 (9) 1、需求分析 (9) 2、总体设计 (10) 3、设计说明 (10) 2.3.2、接警中心 (11) 1、需求分析 (11) 2、总体设计 (12) 3、设计说明 (12) 2.3.3、作战指挥中心 (13) 1、需求分析 (13) 2、总体设计 (13) 3、设计说明 (14) 2.3.4、会议中心 (14) 1、需求分析 (14) 2、总体设计 (15) 3、设计说明 (15) 三、系统配置接口汇总 (16) 四、系统配置清单和项目预算 (17)

一、系统总体规划 xxx指挥中心建设总体目标包括维稳中心、接警中心、作战指挥中心、会议中心等4个不同的建设区域,要求4个区域的数据能够互联互通、协同作业。各区域系统建设内容如下: 1.1、平面布局图

1.2、系统示意图

二、系统描述 作战指挥中心采用分布式多媒体信号传输和控制技术,实现对所有4个场所的音频、视频、控制信号的集中管理和调度,实现多房间(维稳中心、接警中心、作战指挥中心、会议中心)KVM坐席自由调度、比对、研判、交互工作站数据内容。 2.1、系统功能 1、采用专属的音视频网络平台、分布式架构、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控制平台获取实时状态显示,在线查看系统各节点运行情况,并可对各节点进行远程维护,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使用。

校园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安装步骤说明

校园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安装步骤说明 一、JDK的安装: 运行jdk-6u14-windows-i586.exe 安装文件,安装目录默认c:盘二、配置系统的环境变量:配置项目详见:java环境变量设置.txt 验证是否安装成功:在CMD下,java - version 三、MYSQL的安装:复制数据库目录下的mysql-5.5.24-win32目录 到C:盘,运行的bin目录下的installservice.bat 四、tomcat的配置、安装: 1、复制数据库目录下的tomcat-6.0.35-4.1.965目录到C:运行 tomcat-6.0.35-4.1.965目录bin目录下的installservice.bat 2、运行tomcat-6.0.35-4.1.965目录bin目录下的 SetServiceParameter.bat 五、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下: 1.启动Apache Tocamt HikCMS 2.启动MYSQL 六、Tomcat 中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 用记事本打开tomcat-6.0.18\webapps\ROOT\WEB-INF\classes 中的jdbc.properties文件, jdbc:mysql://127.0.0.1/cms?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 utf-8中127.0.0.1 修改为mysql服务器的 实际IP地址(如192.168.1.10),勿用127.0.0.1或localhost 表示本机IP;

jdbc.password = 123qweQWE456, 123qweQWE456为mysql数据库密码,cms为数据库名称。 七、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下: 1、重启动Apache Tocamt HikCMS 2、重启动MYSQL 八、在安装程序服务器目录下:运行Server_Setup V4.1.959 build20131213.exe.exe进行默认安装 定制安装必备组件:报警服务器存储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设备接入服务器云台代理服务器备份管理服务器网管服务器级联服务器广播服务器 九、双击看门狗(桌面上的Hikservice),查看服务器运行情况 十、IE登录服务器平台 用户名:admin 密码:12345 导入license.cyt授权文件 下载插件并运行

itop运维综合管理平台使用手册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 操作手册 xxxx(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记录

目录 1. 平台介绍 ...................................................... 1.概述 .................................................... 2.平台架构 ................................................ 展示层......................................................... 功能层......................................................... 技术层......................................................... 外部接口层..................................................... 1.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功能.................................. 服务台......................................................... 自助服务中心................................................... 配置管理模块................................................... 事件管理模块................................................... 问题管理模块................................................... 变更管理模块................................................... 服务管理模块................................................... 1.平台介绍 1.概述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是为了业务需要进行开发,适用于IT服务的日常运维管理。它基于ITSS最佳实践,适应符合ITSS最佳实践的流程,同时它又很灵活,可以适应一般的IT服务管理流程。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包括: 记录IT配置项(如服务器、应用程序、网络设备、虚拟机、联系人、位置、VLAN 等)及其各个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 管理事件、用户请求和变更审批与执行等; 归档IT服务及与外部供应商的合约,包括SLA(服务级别协议);

可视化资产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可视化资产运维管理解 决方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eZFM 依靠空间及图形化技术 实现企业不动产&基础设施&设备(资产) 整体可视化运营管理解决方案 (采用BIM、VR、GIS、FM、移动端应用APP 等最新技术)

企业资产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基于android & iOS 的移动设备在管理中运用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工单管理、值班管理、作业管理、备品备件管 统一运维桌面平台:将所有运维和管理工具通过桌面部署在统一平台中,通过策略化的配置将工具或整个运 维桌面发布给指定的人或部门,实现运维工具/桌面 的按需交付和集中更新。 安全隔离:集中桌面平台可以将运维网与业务 网进行逻辑安全隔离,一方面通过限制信息传播途 径,可保障业务系统的核心数据不外泄,另一方面 可以避免运维网的病毒传入业务网,并防止来自内 部的攻击业务网。 运维高效:可提供紧急运维管理通道,支持各 种类型的终端设备,方便维护人员通过外部网络实 施紧急事件处理。还可以提供运维管理报表,通过 报表反馈IT 外包人员登录和使用运维管理工具的 平台的情况汇报。 优 势 解决接入安全问题:统一了运维人员管理IT 资源的方式,将管理权限、应用权限集中分配。由于整个过程传输 的是图片,所以管理人员在日常运维过程中只会看到运维界面信息,企业业务数据不落地,可以有效防范信息泄漏安全风险。 解决不同人员接入需求:在运维管理区可以部署瘦终端设备,不同的运维人员无需固定工位,仅需通过对应的帐号即可快速接入属于自己的运维桌面(或工具),还可借助任何终端设备在外部网络接入运维平台处理紧急事件。单一控制平台解决90%的运维工作:一站式桌面不需要在Windows 管理平台上安装7、8 个控制台,实现了集中 移动设备在管理系统运用

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XXX指挥中心建设 分布式KVM坐席管理技术方案 深圳市睿恪斯科技有限公司 二o—八年五月 一、系统总体规划 (3)

1.1、平面布局图 (3) 1.2、系统示意图 (4) 二、系统描述 (4) 2.1、系统功能 (4) 2.2、系统优点 (5) 2.3、系统结构设计 (6) 2.3.1、维稳中心 (7) 1、......................................................................... 需求分析7 2、......................................................................... 总体设计7 3、......................................................................... 设计说明7 2.3.2、接警中心 (8) 1、......................................................................... 需求分析8 2、......................................................................... 总体设计9 3、......................................................................... 设计说明9 2.3.3、作战指挥中心 (9) 1、......................................................................... 需求分析9 2、......................................................................... 总体设计10 3、......................................................................... 设计说明10 2.3.4、会议中心 (11) 1、......................................................................... 需求分析11 2、......................................................................... 总体设计11 3、......................................................................... 设计说明12 三、系统配置接口汇总 (12) 四、系统配置清单和项目预算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