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

医疗药品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
医疗药品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

一、中枢降压药物的分类

传统上,中枢降压药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代中枢降压药和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第一代中枢降压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作为降压用药。其典型代表为可乐定,另外还有甲基多巴、胍法辛和胍那苄。第一代中枢降压药虽然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过去曾广泛用于高血压治疗,但由于口干、嗜睡、阳萎、停药后血压反跳等严重不良反应已受临床医师冷落,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颁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并未将中枢降压药列为一线降压药物。

20世纪9O年代中期随着中枢咪唑啉受体的发现,中枢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随着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物的问世,近年来人们对中枢降压药物产生了新的兴趣。利美尼定(rilmenidine)和莫索尼定(moxonidine)是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物中的代表药物。第二代中枢降压药对I1-咪唑啉受体的亲和力远大于α2-肾上腺素受体,因此其降压机制主要是激动延髓头端腹外侧部(rostralventrolateralmedulla,RVLM)的I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引起降压。由于对α2-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较弱,因此其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较第一代中枢降压药明显减轻。但由于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故不作为一线降压药使用。

二、中枢降压药物的降压机制

过去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中枢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是通过激动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s)实现的。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枢降压药的主要代表药物-可乐定类药物的降压作用是通过与咪唑啉受体(imidazolinereceptor,IR)结合而产生的。目前,对于中枢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至今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Guyenet认为是激动中枢α2受体,并提出四个方面的一致性资料支持α2理论。第一,对非肾上腺素能I1-咪唑啉结合位置(I1NAIBs)无亲合力的α2-AR拮抗剂可阻止可乐定样药物的降压作用,第二,α2-ARs突变表达的遗传基因鼠对α2-AR激动剂无降压反应,第三,可乐定的抗交感作用与节前交感神经和延髓主要兴奋输入存在的α2-ARs抑制一致。第四,已发现的第一个对α2-ARs无亲合力的I1-咪唑啉配体跟本就无生物活性。支持降压作用通过选择性作用于I1-咪唑啉受体的论点有:(1)对I1-咪唑啉受体选择性高的药物,如S23515对I1受体的亲和力比对α2受体大4000倍,麻醉兔中枢给药后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血压。(2)RVLM中存在I1-咪唑啉受体已被证实,近年的研究工作表明,在RVLM中微注射I1/α2阻断剂efaroxan可取消静脉内注射莫索尼定的降压作用,而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SKF86466则无此作用。提示莫索尼定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RVLM中的I1-咪唑啉受体发挥作用。(3)在α2A受体缺乏鼠的RVLM中双侧微注射莫索尼定可降低血压与心率,该作用可被I1/α2阻断剂efaroxan取消,而efaroxan单独微注射到RVLM升高血压。证实莫索尼定在RVLM中降压通过I1-咪唑啉受体,而不依赖于α2-肾上腺素受体。

如果可乐定类药物的降压作用既与孤束核α2肾上腺素受体有关,同时又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咪唑啉受体结合相联系。而这2个核团的2种受体之间又有协同作用,那么可乐定的降压作用有可能是以上2种受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中枢性降压药物对两种的受体选择性存在着差异。莫索尼定、利美尼定等主要作用于咪唑啉受体,甲基多巴则作用于孤束核α2受体。

图1中枢降压药作用机制示意图

除此之外,某些中枢性降压药物,如莫索尼定,被证实可以直接作用于肾脏,产生利尿和尿钠增多效应,并且可以减少儿茶酚胺类血管话性物质的释放,降低血浆儿茶酚胺、肾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这些作用均有助于血压的降低。

三、中枢降压药物与其他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控制血压对预防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临床试验表明单一用药一般仅可控制40%~60%或更少患者的血压,对重度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更差。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显著的提高血压控制率并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同时联合用药还具有剂量依赖的不良反应小,经济等优点成为全世界公认的高血压病防治的重要原则。

以往高血压药物治疗基本有以下策略:阶梯治疗、序贯治疗和联合治疗。前两者均以单一药物治疗为基础,其优点是简便、花费少,但有许多缺点:①控制率不佳;②目前常用药物量效曲线低平,效果不好增加剂量时,疗效增加不多,副作用可按指数级增加;③机体代偿机制可产生反调节;④患者并存疾病或危险因素,常难兼顾,从而限制充足剂量的使用。而联合用药理论上具有下述优点:①作用机制不同降压作用可累加、协同或互补;②小剂量联合可减少单一用药时剂量过大导致的不良反应;③并用药物可钝化反调节,相互限制另一药物诱导的不良代偿;④有利于兼顾患者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与并存疾病;⑤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⑥由于剂量的减少,可降低药物的价格。

中枢降压药由于容易产生水、钠潴留副作用,故适宜与利尿剂合用。可克服长期服用引起水钠潴留,又能增强降压效果,减少药物用量。莫索尼定和利美尼定常与利尿剂合用,效果均较好。

可乐定与β受体阻断剂合用可增强降压效果,可控制可乐定的“撤药症状”,但也增强心脏抑制作用,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故对心功能不全者禁忌;与利血平合用可明显增加

降压效果;与肼苯哒嗪合用,可互相抵消在心率方面的副作用;与哌唑嗪联用可增强抗高血压疗效,但也有人认为哌唑嗪可使可乐定的降压效应降低;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有较小的降压协同作用;酚苄明和酚妥拉明可拮抗可乐定的降压作用,不宜合用。

甲基多巴联合用药降压作用更明显,合用卡托普利,利尿剂和扩血管药时效果良好,尤其与硝苯地平合用对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疗效甚佳,能增强硝苯地平的血管扩张作用,并可抑制单用硝苯地平引起的心率加快及血压回升。甲基多巴不宜与利血平合用,以免加重中枢抑制,也不宜与优降宁合用,以免诱发中枢兴奋和升压反应。

四、中枢降压药物降压以外作用的评价

某些中枢降压药除了用于降压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作用,总结如下:

(一)可乐定

1.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糖尿病性腹泻可乐定通过中枢和外周的机理而发挥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是治疗该病的一种疗效较好的药物。其机制可能是:(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降低;(2)通过中枢α1效应在速率上降低肠道能动性;

(3)通过中枢α2效应,减少胃和胰腺分泌;(4)通过刺激突触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呈现心血管效应;(5)抑制四种不同的中枢交感通道。可乐定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腹泻,尤其对其它治疗方法无效的自发性糖尿病腹泻,有效率为92.5%。

2.治疗偏头痛和痛经经药理学研究发现本品小剂量对血管收缩和扩张有短暂的调节作用,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和痛经。对于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为90.7%,对于痛经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且剂量小,副作用小,显效率高。

3.治疗青光眼及眼压升高口服或滴眼均能降低眼压,特别是对防止激光治疗各种青光眼及后发白内障时的眼压升高有可靠的疗效。用0.25%可乐定滴眼液治疗激光所致眼压升高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4.治疗海洛因成瘾性及阿片戒断症据报道可乐定能抑制蓝斑核放电,而吗啡成瘾时的戒断症状与蓝斑核肾上腺素能神经活性增强有关,因此成为控制吗啡戒断症状的药物。可乐定对海洛因及人工合成的阿片类化合物的戒断症状均有作用,特别对海洛因成瘾者疗效明显,有效率为96.6%。同时还可用于戒烟和戒酒,据报道戒烟的有效率达34.4%。

5.用于麻醉复合用药及镇痛作用与芬太尼复合使用可使肌肉松驰,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与丁哌卡因合用可延长脊髓麻醉时间。可乐定还具有强有力的镇痛作用,全身用药(口服、皮下、肌注、静注)与局部浸润及硬膜外和鞘内用药都能发挥镇痛作用,用作脊髓镇痛,为临床急、慢性疼痛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目前,可乐定已合理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麻醉镇痛,其镇痛作用显示了独特的优点:与局麻药合用延长和增强麻醉作用;与阿片合用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用药量;在围术期应用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全麻药的用量,产生完善的术前镇静。并且不良反应较少较轻,一般可不必作特殊处理。

6.治疗焦虑与躁狂等精神疾病可乐定对焦虑有一定疗效,这可能与它激动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降低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提高安定受体的调节功能有关。躁狂症的治疗通常采取单用碳酸锂或与精神抑制药合用,然而对部分难治性病人的疗效较差。可乐定对躁狂的治疗是由于激动α2-肾上腺素受体,减低去甲肾上腺素活性而产生的,对精神分裂症,特别是对因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而停用神经松驰剂后精神分裂症加重者,其作用与氯丙嗪作用相当。

7.治疗心脏病可乐定对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病理过程有减轻或延缓作用,对治疗充血性心衰有一定疗效,还可以治疗心肌梗死。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主要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该作用可能与可乐定能促进心钠素释放有关。

8.治疗生长迟缓生长迟缓与体内生长激素(GH)释放不足和生长介素C水平低有关,动物和人的实验均提示可乐定具有强大的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和提高生长介素C水平的作用。该

药具有疗效肯定,价格便宜,药源充足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9.用于术后寒战的防治术后寒战的发生机制复杂,受手术和麻醉因素的影响。寒战的发生导致患者氧耗量增加、伤口疼痛加剧,甚至眼内压升高、颅内压增高等,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术后寒战的发生与患者体温降低有关。然而,寒战亦发生于正常体温者。因此麻醉医生求助于药物来抑制/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可乐定是术后寒战防治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可乐定的用药时机不应早于麻醉诱导时,剂量不超过140g。

10.抑制烧伤后溶血烧伤休克易引起急性溶血并发症,与氧自由基损伤红细胞膜有关。交感神经系统强烈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入血也是导致烧伤溶血的关键。可乐定能抑制烧伤后动物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升高,并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这与其中枢抑制交感作用有关。有人发现可乐定使烫伤后全血中降低的谷胱甘肽有所恢复,并使降低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恢复正常。证明可乐定抗溶血作用亦与其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二)莫索尼定

1.逆转左心室肥厚(LVH)和改善动脉顺应性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莫索尼定不仅控制了SHR的血压,也使心肌纤维化、毛细血管化和心肌细胞的改变恢复正常,LVH和肾小球动脉硬化明显减少,莫索尼定治疗六个月后能使高血压患者的LVH和室间隔厚度显著逆转。

2.室性心律失常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是室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并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莫索尼定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对减少或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有利。应用选择性咪唑啉受体拮抗剂表明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与其兴奋中枢咪唑啉受体有关。在实验动物结扎冠状动脉或再灌注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中,莫索尼定可减少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增加动物的存活率。第二代中枢降压药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优点是其无致心律失常作用。有关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的抗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3.心力衰竭目前已知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交感神经激活程度也反映了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是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一个新的策略。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已得到了充分肯定。β-受体阻滞剂虽无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的作用,但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存活率。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有显著心动过缓、严重传导阻滞、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时,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通过中枢降压药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新思路。已有研究表明,可乐定对心力衰竭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二代中枢降压药通过降压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利,其抗交感神经作用则可能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利。在这方面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可能会对抗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一类全新的药物。

4.对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的有利影响Posen等认为高果糖喂养鼠的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间存在因果关系,莫索尼定通过抗交感作用能完全阻止这一综合症的发生。有人长期使用莫索尼定治疗遗传肥胖的自发性高血压鼠(SHROB)-一种唯一类似人类X综合症的动物模型,发现莫索尼定长期抑制交感活性能降低游离脂肪酸浓度,并明显改善SHROB的胰岛素分泌、血糖的处理和骨胳肌胰岛素信号中间体的表达。临床前瞻性双盲研究证实莫索尼定治疗8周至9周能改变具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而胰岛素对糖刺激的反应不受影响。

(三)利美尼定

1.逆转左心室肥厚(LVH)和改善动脉顺应性有研究显示利美尼定减少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质量(LVM)。其效果与ACEI相似,明显优于钙拮抗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利美尼定还能增加肱动脉的顺应性并降低其阻抗。

2.室性心律失常和莫索尼定一样,利美尼定也可以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或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动物实验表明,利美尼定在低于降压治疗剂量下就可对动物交感神

经活性增高诱发的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

3.对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的有利影响利美尼定能明显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对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三酰甘油无明显影响。有人分别观察了利美尼定和氨氯地平治疗X综合症(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发现利美尼定组的基础和口服糖2小时后血糖以及血糖浓度曲线下面积有减少趋势,与氨氯地平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别,说明利美尼定改善了患者的糖代谢。

《高血压用药分析》word版

一般认为高血压病诊断最容易,治疗最简单。高血压病人服药不就是每次1到2片,每日1次或每日2到3次吗?难道这服药还有学问吗?是的,高血压病人服药学问大着呢。 是否服药,一字定终生 首先,要确认你是否需要服药。这是很重要的,一旦确认要服药,病人就得终生服药。大家知道,高血压分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由各种原因引起,如肾病等,而原发性高血压则病因不明。对于前者,一旦病因去除,病人即不再有高血压,不需要终生服药。而对于后者,由于病因不明,无法根治,需要终生服药。有些病人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压接近正常,于是就自动停药。一方面停药后血压可重新升高,另一方面,即使血压升得不是很高,我们不知道器官损伤是否继续进展,血压高不过是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因此高血压病需要终生治疗。那么,到底怎样决定是否服药呢?一般说经不同日数次测压,血压≥150/95mmHg,即需要治疗。如果病人有以下危险因素中的1—2条,血压≥140/90 mmHg,就要治疗。这些危险因素是:老年、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等。 何时服药,时辰有讲究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而是存在着自发性波动。当人在睡眠时,血压可大幅度下降。如果你在白天经常忘了服药,而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则有可能使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脑缺血性中风。在致命的脑血管意外中,约40%与低血压有关。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宜睡前服药。 白天的血压升高与觉醒及活动有关。也就是说,睡觉醒后,血压逐渐升高。许多研究表明上午10:00(8:OO—11:00)和下午3:OO—5:OO血压最高,脑溢血的好发时间是上午1O:OO。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高峰。因此,上午7:OO和下午2:OO服药最为合适。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即起床后服药。如果中午不休息,则可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 服多少药,目标要认清 为使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处于稳定状态,提倡使用长效制剂。长效制剂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时间服用均可,特别是谷峰比值高的药物。但要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最好还是早晨起床后服药。 国外的一些大规模的研究告诉我们,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习题

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 一、A 1、不属于抗高血压药物的是 A、钙通道阻滞药 B、α受体激动药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D、α、β受体阻断药 E、神经节阻断药 2、卡托普利的主要降压机制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B、扩张血管 C、抑制缓激肽的水解 D、抑制醛固酮的释放 E、阻断血管α受体 3、普萘洛尔降压机制不包括 A、抑制肾素分泌 B、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C、减少前列环素的合成 D、减少心输出量 E、中枢性降压 4、下列何药不适用于高血压并心衰者 A、大剂量普萘洛尔 B、氯沙坦 C、卡托普利 D、氧氯噻嗪 E、哌唑嗪 5、卡托普利的降压特点不包括 A、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B、预防和逆转血管平滑肌增殖 C、促进尿酸排泄 D、预防和逆转左心室肥厚 E、对脂质代谢无明显影响 6、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的特点,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用于各型高血压,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 B、防止和逆转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肥厚 C、降低糖尿病、肾病等患者肾小球损伤的可能性 D、降低血钾 E、久用不易引起脂质代谢障碍 7、下列有关卡托普利的描述中错误者为 A、临床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B、临床用于抗高血压 C、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D、直接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 E、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 8、伴有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A、美托洛尔 B、维拉帕米 C、卡托普利 D、尼群地平 E、硝普钠 9、能升高血糖的降压药是 A、普萘洛尔 B、拉贝洛尔 C、哌唑嗪 D、甲基多巴 E、氢氯噻嗪 10、降低肾素活性最强的药物是 A、可乐定 B、卡托普利 C、普萘洛尔 D、硝苯地平 E、肼屈嗪 11、长期应用氢氯噻嗪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A、抑制醛固酮分泌 B、排钠,使细胞内Na+减少 C、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D、排钠利尿,造成体内Na+和水的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 E、阻断醛固酮受体 12、易引起顽固性干咳的抗高血压药是 A、普萘洛尔 B、卡托普利 C、氯沙坦 D、氨氯地平 E、米诺地尔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二章抗高血压药.txt女人谨记:一定要吃好玩好睡好喝好。一旦累死了,就别的女人花咱的钱,住咱的房,睡咱的老公,泡咱的男朋友,还打咱的娃。第二十二章抗高血压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哪药在扩张血管降压时不加快心率() A.肼苯哒嗪 B.酚妥拉明 C.硝酸甘油 D.硝苯地平 E.拉贝洛尔 2.兼患消化性溃疡的高血压者,宜选的降压药是() A.哌唑嗪 B.甲基多巴 C.硝苯地平 D.可乐定 E.肼苯哒嗪 3.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是() A.硝普钠 B.卡托普利 C.肼苯哒嗪 D.哌唑嗪 E.尼群地平 4.可乐定的降压作用主要是() A.阻断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α2受体 B.激动延脑腹外侧嘴部I1-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致血压下降 C.阻断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α1受体 D.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α1受体 E.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 5.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不用() A.甲基多巴 B.利血平 C.硝普钠 D.酚妥拉明 E.恩纳普利(依那普利) 6.通过直接阻断α1受体而降压的药物是() A.利血平 B.甲基多巴 C.哌唑嗪 D.硝苯地平 E.氢氯噻嗪 7.中枢性降压药是() A.可乐定 B.利血平 C.拉贝洛尔 D.肼苯哒嗪 E.硝苯地平 8.通过阻断α1和β受体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的药物是() A.哌唑嗪 B.普萘洛尔 C.硝苯地平 D.卡托普利 E.拉贝洛尔 9.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发挥抗高血压的药物是() A.可乐定 B.依那普利(苯丁酯脯酸) C.利血平 D.硝普钠 E.哌唑嗪 10.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病人最好选用的降压药是() A.氢氯噻嗪 B.利血平 C.可乐定 D.α-甲基多巴 E.硝普钠 11.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发挥降低血压作用的药物是() A.利血平 B.哌唑嗪 C.甲基多巴 D.巯甲丙脯酸 E.肼苯哒嗪

国内抗高血压市场分析(参考)

目前我国的抗高血压药市场的格局已与国际接轨, 不管是用药类别还是发展趋势均与世界市 国内抗高血压市场分析 一、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 高血压发病率逐步上升,目前我国正以每年新增 300 万人的速度发展,高血压病是一种常 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它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使动脉管腔狭窄而阻碍血液流通, 是冠心病和 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造成肢体偏瘫、心力衰竭、脑梗塞、脑出血、肾衰竭的重要 原因,临床上因高血压病发生致残致死的病例屡见不鲜,全国每年导致 120 万人死亡,故 学者称之谓 “ 隐形杀手 ” 。 降压药市场的规模也随着高血压人群的逐渐增加而不断扩大, 普及,愈来愈多的患者将会知晓自己的病情并主动参与治疗, 巨大的空间,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其中钙拮抗剂占主要地位。 压药的销售额今年较上年将增加 8.9%,总量已超过了 311亿美元。而到 2007年,市场价值 将超过520亿美元,预计年增长率可以保持在 7%,而钙通道阻滞剂(CCB ),血管紧张素 H 受体阻滞剂(AlIRBs ),ACE 抑制剂,3-阻a 阻滞剂都将位于领先的 10位产品行列。伊 贝沙(Avapro , irbesartan )将上升到第二位。由此可见,降压药市场将出现异常激烈的竞争。 抗高血压药的销售数量及金额呈逐年增长的上升趋势, 品种也 在不断增加。数量与金额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 长幅度,说明高 价位药的市场份额在扩大。 二、国内抗高血压药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2.1 钙通道阻滞剂占有主流地位,肾素类药增长势头较大 钙通道阻滞剂是抗高血压用药的主流, 占有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其疗效确切、效价比符合临 床要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受体阻滞剂这两 种肾素类药的增长势头较大, 市场份额比紧跟钙通道阻滞剂。 这类药长期用药不产生耐药性, 对青年人和老年人均有效, 每天仅用 1 次即可良好控制血压, 所以虽然价格相对偏高, 但用 量仍然持续增长,所以该类药的使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处于前列。 a 受体、3受体阻滞 剂也在逐年增长,幅度偏小,利尿剂及复方制剂呈下降趋势, 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 人趋向于选择较新的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肾素类药)代替老的制剂(利尿剂、 3受体阻 滞剂)。 2.2 市场格局与国际接轨,整体市场增长稳健 场的发展同步。钙通道阻滞剂的销售稳定, ACEI 与ACE 受体阻滞剂处于上升期,利尿剂 及复方制剂处于衰退期。 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的品种、用药数量及金额都在快速的发展。新 型药的钙通道阻滞剂以及 ACEI 类药的进入推动了市场的稳步发展。从全国 14个城市200 多个抽样医院的销售情况来看, 2003年较2002年,钙通道阻滞剂的销售数量增加了 0.41%, 而且随着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 这就为降压药物的发展预留了 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抗高血 而且上升幅度也在逐年提高, 产品的 但是数量的增长幅度要小于金额的增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

高血压患者不断上升,血压管理与达标治疗,需要广大脉友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有充分的了解,故,今天先从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知识整理开始...... 一、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 1 利尿药:常单独用于抗轻度高血压,也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适于伴心衰、浮肿患者。代表药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长期使用此类药易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性欲减退等并发症,故一般在医生指导下间断使用。 氢氯噻嗪:早期是通过排钾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降低体内钾离子浓度及降低细胞外液容量而降低血管阻力。长期服用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禁用,糖尿病病人慎用。作为基础降压药用于各型高血压,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2 钙拮抗药:适合于各型高血压尤适于重症高血压伴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的患者。代表药为硝苯地平、地尔硫卓、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尼群地平等。硝苯地平: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 其他药物: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 3 β受体阻断药:广泛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适于年轻的高血压病人及治疗劳力型心绞痛,但不宜于伴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因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干扰糖代谢)。代表药普奈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α、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普萘洛尔: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在不同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中枢部位、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外周神经水平),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等。临床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收缩、心脏过度抑制和反跳现象,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 其他药物: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对原发性、肾性高血压症有很好疗效,能改善糖及脂质代谢、防治心功能不全、逆转心室肥大,常用于伴心室肥大、心衰、糖尿病、高血脂症、老年中、重度高血压。但不宜于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妊娠等高血压患者,代表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等。 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及醛固酮分泌,缓激肽的降解减少,降低血压。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心衰、急性心肌梗死等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其他药物:依那普利, 5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选择性作用于AT1受体亚型,血管紧张素II的已知作用就是由AT1受体亚型引起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对ACE没有抑制作用,不引起缓激肽或P 物质的潴留,所以不会引起咳嗽。 氯沙坦: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可用于各型高血压。 6 降压中成药 牛黄降压丸:传统医学认为,高血压主要由肝脏经络的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所致;现代生物科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是一种由多基因缺损而导致的疾病。在不升高血压的前提下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冠状血流量,扩张冠状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能力。山楂降压胶囊:采用阶梯降压靶向疗法,有效的治疗平肝降火,利湿化瘀。适用于高血压病合并高血脂症之肝火亢盛证,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目胀,面赤,脉弦等。 其他药物:罗布麻茶、脑力清、复方七芍降压片等。

2014年抗高血压药考试试题答案

抗高血压药考试试题 一、A型题(本大题62小题.每题1.0分,共62.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种药物首次服用时可能引起较重的体位性低血压: A 卡托普利 B 哌唑嗪 C 硝苯地平 D 可乐定 E 普萘洛尔 【正确答案】:B 2.下列何药可使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症状加重: A 米诺地尔 B 肼屈嗪 C 阿方那特 D 普萘洛尔 E 哌唑嗪 【正确答案】:D 3.属于钾通道开放药的是: A 米诺地尔 B 普萘洛尔 C 硝普钠 D 可乐定 E 哌唑嗪 【正确答案】:A 4.哪种药物可抑制血管紧素转换酶I: A 卡托普利 B 二氮嗪 C 利舍平 D 甲基多巴 E 可乐定 【正确答案】:A 5.卡托普利不会产生下列哪种不良反应? A 皮疹 B 低血钾 C 干咳 D 低血压 E 脱发 【正确答案】:B 6.卡托普利的主要作用机理为: A 使血管紧素Ⅱ生成减少 B 抑制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C 竞争性对抗血管紧素 D 抑制肾素的生成 E 直接扩血管 【正确答案】:A

7.有关可乐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 用药后血管力下降 B 可兴奋外周血管上的。受体 C 阻断外周肾上腺素受体 D 用药后心脏表现为抑制 E 用药后血肾素水平降低 【正确答案】:C 8.长期使用利尿药的降压机理主要是: A 增加血浆肾素活性 B 排Na+利尿,降低血容量 C 减少小动脉壁细胞Na+ D 抑制醛固酮分泌 E 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正确答案】:C 9.下列降压药哪一药物最易引起心率加快: A 可乐定 B 利舍平 C 普萘洛尔 D 肼屈嗪 E 胍乙啶 【正确答案】:D 10.哪种药物可推迟或防止糖尿病性肾病的发展: A 米诺地尔 B 利舍平 C 二氮嗪 D 卡托普利 E 肼屈嗪【正确答案】:D 11.下列哪一药物可致血肾素水平升高: A 利舍平 B 普萘洛尔 C 肼屈嗪 D 维拉帕米 E 可乐定【正确答案】:C 12.需经体转化后才能发挥降压作用的药: A 卡托普利 B 肼屈嗪 C 依那普利 D 拉贝洛尔 E 阿方那特【正确答案】:C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一、中枢降压药物的分类 传统上,中枢降压药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代中枢降压药和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第一代中枢降压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作为降压用药。其典型代表为可乐定,另外还有甲基多巴、胍法辛和胍那苄。第一代中枢降压药虽然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过去曾广泛用于高血压治疗,但由于口干、嗜睡、阳萎、停药后血压反跳等严重不良反应已受临床医师冷落,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颁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并未将中枢降压药列为一线降压药物。 20世纪9O年代中期随着中枢咪唑啉受体的发现,中枢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随着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物的问世,近年来人们对中枢降压药物产生了新的兴趣。利美尼定(rilmenidine)和莫索尼定(moxonidine)是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物中的代表药物。第二代中枢降压药对I1-咪唑啉受体的亲和力远大于α2-肾上腺素受体,因此其降压机制主要是激动延髓头端腹外侧部(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RVLM)的I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引起降压。由于对α2-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较弱,因此其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较第一代中枢降压药明显减轻。但由于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故不作为一线降压药使用。 二、中枢降压药物的降压机制 过去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中枢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是通过激动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s)实现的。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枢降压药的主要代表药物-可乐定类药物的降压作用是通过与咪唑啉受体(imidazoline receptor, IR)结合而产生的。目前,对于中枢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至今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Guyenet认为是激动中枢α2受体,并提出四

国内抗高血压市场分析.doc

国内抗高血压市场分析 一、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发病率逐步上升,目前我国正以每年新增300 万人的速度发展,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它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而阻碍血液流通,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造成肢体偏瘫、心力衰竭、脑梗塞、脑出血、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因高血压病发生致残致死的病例屡见不鲜,全国每年导致120 万人死亡,故学者称之谓“ 隐形杀手” 。 降压药市场的规模也随着高血压人群的逐渐增加而不断扩大,而且随着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愈来愈多的患者将会知晓自己的病情并主动参与治疗,这就为降压药物的发展预留了巨大的空间,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其中钙拮抗剂占主要地位。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额今年较上年将增加8.9%,总量已超过了311亿美元。而到2007年,市场价值将超过520亿美元,预计年增长率可以保持在7%,而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IIRBs),ACE抑制剂,β-阻α-阻滞剂都将位于领先的10位产品行列。伊贝沙(Avapro,irbesartan)将上升到第二位。由此可见,降压药市场将出现异常激烈的竞争。 抗高血压药的销售数量及金额呈逐年增长的上升趋势,而且上升幅度也在逐年提高,产品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数量与金额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数量的增长幅度要小于金额的增长幅度,说明高价位药的市场份额在扩大。 二、国内抗高血压药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2.1钙通道阻滞剂占有主流地位,肾素类药增长势头较大 钙通道阻滞剂是抗高血压用药的主流,占有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其疗效确切、效价比符合临床要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受体阻滞剂这两种肾素类药的增长势头较大,市场份额比紧跟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长期用药不产生耐药性,对青年人和老年人均有效,每天仅用1次即可良好控制血压,所以虽然价格相对偏高,但用量仍然持续增长,所以该类药的使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处于前列。α受体、β受体阻滞剂也在逐年增长,幅度偏小,利尿剂及复方制剂呈下降趋势,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趋向于选择较新的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肾素类药)代替老的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2.2市场格局与国际接轨,整体市场增长稳健 目前我国的抗高血压药市场的格局已与国际接轨,不管是用药类别还是发展趋势均与世界市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综述doc.

班级:09药学(医药事业管理方向(1班姓名:黄梅丽学号:0903511159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用抗高血压药物能控制血压并减少或防止心、脑、肾等并发症,对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血压的病因越来越清楚,带动了更多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 正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 约20%的成人患有高血压,且在确诊病人中75%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死亡率约占50%。[1]在近十几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几乎增加的近一倍,由高血压所引发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由于高血压防治知识宣和普及,高血压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用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依据相关资料对抗高血压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在过去40年中,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几类新药来治疗高血压:60年代的利尿剂(diwretic,70年代的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s,80年代的钙通道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 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s,简称ACEI。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这些药物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肯定。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这些药物毒副作用也日渐明显。所以一批批的抗高血压新药物得以研究和发展。 1 抗高血压新药物的研究进展 1.1 肾素抑制药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血管紧张肽原是它的唯一底物。因此 ,抑制肾素的活性可使RAAS的限速过程受阻,导致体内 An gⅠ、AngⅡ及醛甾酮含量下降,进而引起血管舒张,水钠排出量增加,血压下降。肾素抑制药作为

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1.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寿比山、钠催离); 2.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博苏)、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卡维地洛(金络、络德); 3. 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心痛定、拜新同(即拜心痛)、地尔硫(恬尔心)、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康宝得维)、拉贝洛尔(乐西平、司乐平)、尼群地平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博通)、依那普利(怡那林、悦宁定)、培哚普利(雅施达)、笨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雷米普利(瑞秦)等。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洛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替米沙坦(美卡素)、厄贝沙坦(安博维)等。 各类降压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 各种降压药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它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对于我们来讲,首先更应该记住它的禁忌症,尤其是绝对禁忌症,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是绝对不允许使用的。 1. 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如HCT即双氢克尿噻); 适应证: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禁忌症:痛风病人绝对不能用,相对禁忌为妊娠。 2. β受体阻滞剂 适应证: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 禁忌症:因为该类药物可减慢心率,因此2~3度房室传导阻滞绝对不能用,该类药物也会引起支气管收缩,因此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也绝对不能用,此外,周围血管病、糖耐量减低、经常运动者可谨慎使用该类药物。 3. 钙通道阻滞剂 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等);

适应证:老年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妊娠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颈中动脉粥样硬化;该类药物使用的比例非常大; 禁忌症:该类药物没有明显的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为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等。) 适应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该类药物也是临床使用较广较多的一类; 禁忌症: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为其绝对禁忌症。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等) 适应证: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ACEI 所致的咳嗽;该类药物也是临床使用较广较多的一类; 禁忌症:与ACEI类药物一样,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为其绝对禁忌症 6. α阻滞剂 适应证:前列腺增生,高血脂: 禁忌症:绝对禁忌为体位性低血压,相对禁忌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上那么多药物,大家不可能全部记得住,药物说明书上列出的绝对禁忌症是需要大家重点注意的。当然,首选为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基层高血压药物治疗规范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80%分布在基层(城镇社区/乡村),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 我国人群高血压控制率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欠缺有关。因此,积极宣讲《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高血压防治技术是必要的。本文仅就基层高血压药物治疗规范做一简介。 高血压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危险。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摘要:高血压病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及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速,高血压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也逐年成上升趋势。目前降压药物品种繁多,新药的应用也是逐年上升。这样虽然扩大了医师用药的选择范围,但如果用药不合理,就会造成降压药的滥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故要求临床医师应对不同患者,在保证疗效和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具有良好效价的治疗药物。本文就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六大类一线降压药的发展历史,作用机制及适宜人群。阐述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联合使用降压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希望本文能为社区医生在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上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1]田林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展望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5月第4卷第14期)2010年修订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示,将高血压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速,高血压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也逐年成上升趋势。([1]刘羽平浅谈高血压的临床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方法中国保健营养 2013.01(上))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35—74岁的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2%。[1](钱之玉.药理学进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2.)由此可见,如何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成为社区医生一项重要服务内容。本文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该类药物的合理选用,联用应用提供参考。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药、α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抗抗高血压药(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题含答案)

抗抗高血压药(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题韩答案)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高血压伴有痛风及潜在性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得药物就是 A、氢氯噻嗪 B、硝普钠 C、利血平 D、可乐定 E、胍乙啶 2—具有中枢降压作用得药物就是 A、卡托普利 B、胍乙啶 C、氢氯噻嗪

D、可乐定 E、拉贝洛尔 3-可引起刺激性干咳得抗高血压药就是 A、氢氯噻嗪 B、卡托普利 C、肼屈嗪 D、心痛定 E、普萘洛尔 4—通过激活钾通道产生降压作用得药就是A、米诺地尔 B、拉贝洛尔

C、乌拉地尔 D、阿替洛尔 E、噻吗洛尔 5-利尿药初期得降压机制可能就是 A、降低动脉壁细胞得Na+含量 B、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得反应性C、增加血管对扩血管物质得反应性 D、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 E、以上均就是 6-高血压伴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选用 A、普萘洛尔 B、氢氯噻嗪

C、硝普钠 D、硝苯地平 E、可乐定 7-可引起“首剂现象”得抗高血压药物就是 A、肼屈嗪 B、哌唑嗪 C、胍乙啶 D、硝苯地平 E、硝普钠 8-高血压伴脑血管疾病得患者可选用 A、尼莫地平

B、硝苯地平 C、地尔硫卓 D、维拉帕米 E、利血平 9-高血压伴有肾功能不全者宜选用 A、美加明 B、利血平 C、卡托普利 D、胍乙啶 E、氢氯噻嗪 10-具有α、β受体阻滞作用得抗高血压药就是A、普萘洛尔

B、拉贝洛尔 C、美托洛尔 D、美加明 E、硝普钠 高血压药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高血压伴有痛风及潜在性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得药物就是A、氢氯噻嗪 B、硝普钠 C、利血平 D、可乐定

第十九章 抗高血压药题

第十九章抗高血压药 一、选择题 A型题 1、治疗高血压危象时首选: A 利血平 B 胍乙啶 C 二氮嗪 D 甲基多巴 E 双氢克尿噻 2、肾性高血压宜选用: A 可乐定 B 硝苯地平 C 美托洛尔 D 哌唑嗪 E 卡托普利 3、高血压伴心绞痛病人宜选用: A 硝苯地平 B 普萘洛尔 C 肼屈嗪 D 氢氯噻嗪 E 卡托普利 4、对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病人最好选用: A 利血平 B 甲基多巴 C 普萘洛尔 D 硝普钠 E 胍乙啶 5、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突然停药易引起严重高血压,这种药物最可能是: A 哌唑嗪 B 肼屈嗪 C 普萘洛尔 D 甲基多巴 E 利血平 6、可引起内源性阿片肽物质释放的药物是: A 利血平 B 甲基多巴 C 可乐定 D 米诺地尔 E 以上都不是 7、静脉注射较大剂量可引起血压短暂升高的降压药是: A 哌唑嗪 B 甲基多巴 C 二氮嗪 D 肼屈嗪 E 可乐定 8、卡托普利可引起下列何种离子缺乏: A、 K+ B、 Fe2+ C、 Ca2+ D、 Mg2+ E、 Zn2+ 9、下列哪种药物可加重糖尿病病人由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A 肼屈嗪 B 哌唑嗪 C 普萘洛尔 D 硝苯地平 E 米诺地尔 10、治疗伴有溃疡病的高血压病人首选: A 利血平 B 可乐定 C 甲基多巴 D 肼屈嗪 E 米诺地尔 11、可乐定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可能出现血压突然升高与下列哪种机制有关: A 突触后膜α1受体数目增多 B 突触后膜α1受体敏感性增加 C 中枢发放的交感冲动增加 D 突触前膜α2受体敏感性降低,负反馈减弱 E 以上都不是 12、肼屈嗪和下列哪种药物合用既可增加降压效果又可减轻心悸的不良反应: A 二氮嗪 B 米诺地尔 C 哌唑嗪 D 普萘洛尔 E 氢氯噻嗪 13、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病人不宜用: A 噻嗪类 B 血管扩张药 C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D神经节阻断药 E 中枢降压药 14、下列哪种药物不宜用于伴有心绞痛病史的病人: A 肼屈嗪 B 可乐定 C 利血平 D 甲基多巴 E 普萘洛尔 15、卡托普利等ACEI药理作用是: A 抑制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B 抑制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C 减少缓激肽的释放 D 引起NO的释放 E 以上都是 16、可作为吗啡成瘾者戒毒的抗高血压药物是: A 可乐定 B 甲基多巴 C 利血平 D 胍乙啶 E 克罗卡林 17、吲哚美辛可减弱卡托普利的降压效应,此与: A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B 增加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C 增加肾素分泌有关 D 抑制肾素分泌有关 E 抑制转肽酶有关 18、下列抗高血压药中,哪一药物易引起踝部水肿: A 维拉帕米 B 地尔硫卓 C 粉防己碱 D 硝苯地平 E 以上都不是

(整理)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匡长春,汤韧,王平(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药剂科武汉430070) 摘要:目的:综述介绍近年来医院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为此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广泛查阅近年的相关文献报道,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结果与结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拥有自身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并发症的高血压,高血压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111(2000)03-0139-04 高血压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血压会引起患者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并与糖、脂质代谢紊乱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现阶段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来看,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降压,还须考虑降低血压波动性(BPV)、增强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BRS)、改善心率变异性(HRV)及血压昼夜节律等等[1],从而防治高血压并发症,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消退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本文对目前医院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作个概述,为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根据各种药物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及作用部位,目前一般将抗高血压药物分为5类(表1):表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2各类抗高血压药物 2.1利尿降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是50年代后期引进的第一大类抗高血压药物,它与β-阻滞剂被建议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因为这两类药物在长期对照试验中被长期试验过,并能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其降压作用温和、确切、持久。噻嗪类利尿剂能减轻其它降压药物引起的水钠潴留,增加它们的降压效力,还可减少左心室肥大,其效果比其它常用抗高血压药更明显,它们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选择药物。近期一些长期临床研究表明,在降低冠心病发作方面,小剂量噻嗪利尿剂优于较大剂量利尿剂。短期治疗期间,噻嗪利尿剂会增加血清胆固醇水平,而长期治疗期间(6mo~1a),其水平恢复到治疗前水平。90年代,美国高血压委员会及WH/ISH的指导原则中仍把利尿剂列为首选降压药物之一,但建议应用剂量应小。 2.2干扰肾上腺素能神经药物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的药物中,除β-阻滞剂外,其它几类药物应用相对较少,而β-阻滞剂经过长期临床应用与对照试验,证明该类药物有效、安全,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且不断有此类新药问世。脂溶性β-阻滞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拉贝洛尔等)在肝脏中代谢、降解,并能穿透血脑屏障,此类药物被认为可有效降低猝死发生率[2]。水溶性β-阻滞剂以原形在肾脏中消除,血浆浓度更稳定。新一代的β-阻滞剂比索洛尔、贝凡洛尔、塞利洛尔等对β1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资料显示[3],塞利洛尔是一种长效的β-阻滞剂,具有直接扩血管作用,同时还兼有部分α2受体阻滞和内源性拟交感活性,其减慢心率作用较轻,对老年及心率偏慢的高血压患者较为合适。每日服一次,降压效应谷/峰比值,均达到FDA提出的对长效降压药物的要求。塞利洛尔[4]还能扩张支气管,降低呼吸道阻力,这可能与其部分激动β2受体有关。 2.3钙拮抗剂药物钙拮抗剂按化学性质可将其分为4个大的亚类,根据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性不同,每个亚类又可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药物[5](表2)。 2钙拮抗剂的分类

常用6大类降压药分析解析

常用6大类降压药分析解析

常用6大类降压药 1、利尿剂:双氢氯噻嗪、阿米洛利、吲达帕胺(寿比山)和螺内酯。 2、β-受体阻滞剂(药名最后2个字为“洛尔”者,均属此类):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可)、醋丁洛尔(天诺敏)、拉贝洛尔(降压乐)、纳多洛尔(心得乐)、索他洛尔(心得怡)、卡维地洛(络德、达利全)和普萘洛尔(心得安)。 3、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药名中有“地平”2个字者均属此类):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络活喜、安内真);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卓(恬尔心、合贝爽)。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英文缩写ACEI,药名最后2个字为“普利”者,均属此类):卡托普利(开搏通)、贝那普利(洛汀新)、依那普利(依苏)、培哚普利(雅施达)、雷米普利(瑞泰)、福辛普利(蒙诺)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英文缩写ARB,药名最后2个字为“沙坦”者均属此类):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坎地沙坦(维尔亚)、厄贝沙坦(安搏维)、替米沙坦(美卡素)。若加半片氢氯噻嗪12.5毫克,科素

亚则变为海捷亚、代文变为复代文、安搏维变为安搏诺,且降压作用均增加。 6、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 各种降压药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分层、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降压药。临床研究提示: 预防脑卒中:ARB优于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优于利尿剂; 预防心衰:利尿剂优于其他类; 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ACEI或ARB优于其他类; 改善左心室肥厚:ARB优于β-受体阻滞剂; 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钙拮抗剂优于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临床常用六类降压药物: 1、利尿剂 利尿剂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物,降压作用显著,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尤为适用,但不适宜痛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病人。可与其他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能增加降压的效果。由于长期应用易引起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现在已经很少大剂量地使用。常用的利尿剂按照其降压作用的强弱,分为高效利尿剂(速尿、利尿酸),中效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氯噻

常见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一览

常见抗高血压药不良反應一览 利血平(利舍平、血安平、蛇根碱):1.不良反应有鼻塞、乏力、嗜睡、腹泻、胃酸分泌量过多、诱发溃疡病、震颤麻痹、忧郁等。妊娠期间可增加胎儿呼吸合并症。2.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患者禁用。3.用药期间发生明显抑郁症状应减量或停药。临近产期的孕妇不宜应用。 降压灵:注意临近产期的孕妇不宜应用。 肼屈嗪(肼苯哒嗪):超过400mg/日易产生副作用。心动过速、冠状动脉病变、脑血管硬化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可乐宁(氯压定、血压得平、110降压片):1.不良反应为口干、嗜睡、便秘、乏力、心动过缓、头晕、头痛、恶心、直立性低血压及性功能不全等。2.注意长期服药可产生钠潴留。不可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3.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短暂升高而后持续下降。 卡托普利(开博通、甲巯丙脯酸、刻甫定):1.不良反应为恶心、眩晕、味觉减退、皮疹等,个别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粒细胞缺乏症、肝功能异常等。2.过敏体质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依那普利(悦宁定、益压利、苯酯丙脯酸、苯丁酯脯酸、恩纳普利、依苏):1.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口渴、咳嗽、倦怠、皮疹、心悸、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胸痛、白细胞减少、电解质紊乱等。2.对该药过敏、手术前、肾动脉狭窄、孕妇、哺乳期妇女、儿

童禁用。3.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根据肾损害情况决定。4.与交感神经阻断剂和神经节阻断剂合用时应谨慎;与某些β-受体阻滞剂合用能增强该药的抗高血压作用;与钾盐或含钾药物合用可引起高血钾症。 西拉普利(抑平舒):注意:1、对该药过敏者、腹水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2、老年人、儿童、双侧肾动脉狭窄及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慎用。3、使用该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引起血压急剧下降。 4、与非甾体抗炎药并用可影响该药的降压作用。5.其他与依那普利基本相同。 培哚普利(雅施达、哌林多普利、普吲哚酸):1.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口渴、咳嗽、倦怠、皮疹、心悸、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胸痛、白细胞减少、电解质紊乱等。2.对该药过敏、手术前、肾动脉狭窄、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禁用。3.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根据肾损害情况决定。4.与交感神经阻断剂和神经节阻断剂合用时应谨慎;与某些β-受体阻滞剂合用能增强该药的抗高血压作用;与钾盐或含钾药物合用可引起高血钾症。5.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可能对该药过敏,应谨慎;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用该药会影响肾功能;与噻嗪类药物合用可降低该药的血液浓度。 贝那普利(洛汀新、苯那普利):1.肾动脉狭窄、心衰、冠状动脉硬化或脑动脉硬化患者慎用。2.用药后出现面部水肿,应立即停药。对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并发喉部水肿或休克者应立即抢救治疗。3.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口渴、咳嗽、倦怠、皮疹、心悸、

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5年12月的门诊处方中使用的治疗高血压处方488张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抗高血压的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结果各类降压药DUI≤1,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符合规定剂量,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应避免药物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 prescriptions of outpatient in the hospital,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rationally drug use in clinic.Methods The 488 prescription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were carried out surveys in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The patients with gender,age,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frequency(DDDs)and the joint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were gathered statistics.Results DUI of various kinds of antihypertensive ≤1,and the clinical utiliz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accorded with regulated dosage.Conclusion The use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is basically rational in our clinic,and the ADR of drugs combination should be avoided. Key words:Hypertension;Drug;Prescription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出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除高血压本身症状以外,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目前,高血压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应用药物来降低血压,因此对我院2015年12月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488张处方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12月份,488张含有抗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处方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1.2方法按照《新编药物学》中的抗高血压药物分类方法进行药物分类,并统计出含有抗高血压药的处方数,用药合理性。 2 结果 2.1患者性别分布情况488张处方中男性患者325人,女性患者163例,分别占药物处方总数的66.60%(325/488)和3 3.40%(163/488)。本组488张抗高血压药处方,DUI≤1。 2.2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15年1~6月门诊处方中治疗高血压处方1000张进行调查,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结果通过调查,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符合《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指南》(2015年)。各类抗高血压药物药理特性各有差异,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至关重要。 标签:抗高血压药;处方分析;使用情况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为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我院2015年1~6月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率、联合用药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6月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共计1000张,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药价、联合用药)及处方总金额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对我院2015年1~6月各类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进行统计。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参考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临床用药须知及陈新谦主编的第17版《新编药物学》来确定,采用其主要适应症、剂量范围的中间量,个别品种参照药品说明书综合确定。以药品消耗的总剂量除以DDD,得到DDDs。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用药频度越大。 2 结果 2.1基本情况在1000张抗高血压药处方中,其中男530例(53%),女470例(47%)。患者平均年龄为(60±15)岁,无其他合并症年龄平均为(60±13)岁,有合并症年龄平均为(65±12)岁。调查显示,年龄偏大高血压患者易合并其他疾病。 2.2各类抗高血压药物DDDs 排序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block)。由于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药物治疗范围广,DDDs 值不易确定,不是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故用DDDs值进行研究时应注意其限度,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