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阶段测验三(第5-6章)

阶段测验三(第5-6章)

最后得分:100 分做题时长:48分19秒测验时间:2018-10-15 22:2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评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评3 成绩:100分 一、单选题共30 题 题号: 1 本题分数:2 分 于1945年建立革命政府的少数民族群众的“三区革命”发生在() A、河北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新疆省 1944年秋发生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D 本题得分:2 分 题号: 2 本题分数:2 分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抗日义勇军 C、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D、抗日同盟军 注意“主力”二字。C并非主力红军改编而来。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 本题得分:2 分 题号: 3 本题分数:2 分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B、和平、民主、团结 C、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著名的三大口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民心、争取和平的诚意。D是重庆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一个战略方针。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本题得分:2 分 题号: 4 本题分数:2 分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在1938年3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领导。B在1939年12月,第五军主力攻打昆仑关。C在1940年5月,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此役中殉国。D在1941年6-7月间在晋南中条山周围进行,国民党与日军伤亡比例几乎20:1。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 本题得分:2 分 题号: 5 本题分数:2 分 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队伍是()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 B. 俄国 C. 美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俄国 2.【单和鼠 B. 牛和猪 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 A. 兔羊 D. 鸡和鼠 正确答案:兔和鼠 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A. 帝国主义太弱 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 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 A. 《盛世危言》 B. 《劝世良言》 C. 《资政新篇》 D. 《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答案:《劝世良言》 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 A. 汉阳铁厂 B. 轮船招商局 C. 安庆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 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 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 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D. 轻敌所致

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三章 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兴中会 正确答案:兴中会 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 B. 驱除鞑虏 C. 恢复中华 D. 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创立民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5.1839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6.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 年 B.1853 年 C.1856 年 D.1864 年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 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 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 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11.1898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C ) A. 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正确答案是: 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 ) A.《时务报》 B. 《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正确答案是: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 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张君劢 D.邓演达

《中国近代史》试题

《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购地建房的不平等条约是。 3、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占领的第一座州城是。 4、1856年,英法分别借口和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5、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席军机大臣是。 6、冯桂芬在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7、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建的最大军事工业是。 8、戊戍变法时,作为维新派变法理论依据的两部书是康有为的和 。 9、1897年春,康有为到广西桂林讲学,与唐景崧、岑春煊组织“圣学会”,创办。 10、为进一步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05年11月,同盟会创办了机关报。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是。 12、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旨在维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13、1905年,日本和俄国通过签定,结束了日俄战争。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有哪些属于“清末新政”的内容:()。 A、改革官制 B、整顿财政 C、改革学制奖励工商 D、改革兵制 2、袁世凯同五国银行签定《善后借款合同》,主要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到期的外债 C、镇压国民党 D、复辟帝制 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因为()。 A、规模和延续时间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打击空前严重。 4、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主张()。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6、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是()。 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B、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 C、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7、中国近代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 B、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己 C、以分散的封建经济为基础 D、以帝国主义为靠山 8、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A、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冲击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性测评卷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性测评卷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B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当时人们觉得外国人在广州一处通商已不易防范,现在更横行天下,防不胜防,广州地方官商也觉得以前一处通商有发大财的机会,现在意外财源禁绝……且上海日盛一日,广州日形衰落。所以《南京条约》后,他们与外国人的感情最坏、冲突最多。”据此可知,导致当时广州人与外国人感情最坏、冲突最多的条款是( B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五口通商 C.赔款2 100万元 D.协定关税 3.《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材料表明( D ) 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下表反映出《马关条约》带来的影响之一是( C ) A.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扩张了列强在华经济势力 C.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D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6.1948年8月,朱德就解放战争第三年的任务、战略决战的地点、时机和条件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中原战场是决战战场。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决战”是( C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7.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这套题整理的不错)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分) 1.1936年10\ 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2. ( 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 4.1935年12 是(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5. 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6. 的阶段是( 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7.1945年4 表是(C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8. 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C)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9.1947年10月10(C )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C.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0.1949年6 著作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1.1898 (C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12.

(A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 是(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 主要领导人是(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D.张君劢 D.邓演达

四川教育版2020年历史初中学业水平阶段测试卷(2)中国近代史部分C卷

四川教育版2020年历史初中学业水平阶段测试卷(2)中国近代史部分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八上·晋江期中) 下图所示是围绕“不一样的东莞”这一主题所画手绘作品,“折断烟枪”的人是() A . 琦善 B . 关天培 C . 邓世昌 D . 林则徐 2. (2分) (2018八上·市北区期末) 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指出:“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主要是因为() ①开放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款,须经双方协定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2分) (2019八上·靖远期末) 下列哪一次农民起义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时,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黄巾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明末农民起义 4. (2分) (2019八上·东莞期中)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 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 (2分) (2019八上·奈曼旗期末)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A . 魏源 B . 曾国藩 C . 洪秀全 D . 詹天佑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单元测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2. 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3.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香港工人拒修法舰 B.太平军抗击外国侵略者 C.黑旗军抗击日军 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4. 基督教团体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 A.强学会 B.广学会 C.南学会 D.保国会 5. 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的《地理大全》,编成了()。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救亡决论》 6.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的响亮口号是()。 A.救亡 B.图存 C.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7.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8.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10.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11.清王朝统治前期曾出现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 中法战争期间,率领清军和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A.刘铭传 B.丁汝昌 C.冯子材 D.关天培 13.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B.鸦片战争的爆发 C.自然灾害频发 D.洪秀全等人的宣传 15.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16.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7.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

中国近代史阶段

中国近代史发展阶段 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个历史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 三条发展主线:外国列强侵略,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中国社会各阶 级探索的历史。 两大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民族矛 盾);中国人民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 (阶级矛盾); 三大历史使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1.两次鸦片战争——天朝的危机(1840-1860) 战争爆发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挑战古老东方的农业文明 中国战败根本原因:中国社会全面落后 中国战败结果:被不平等条约勒索--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中国战败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世界观念变化:天朝上国“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中国社会开始转型,地主阶级洋务派启动现代化(19世纪60-90

年代) 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一方面,商品倾销和收购农副产品,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工业化启动和发展;另一方面,鸦片大量输入,勒索巨额战争赔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政命脉,资本输出,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②洋务运动的启动及其民族资本企业的出现,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担负这个时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工业化。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器物变革”时期。 3.民族危机加深,现代化的挫折与整体推进(甲午战后--五四运动前)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这个时期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最突出的贡献在政治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外,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民族危机加深:近代日本侵华;列强瓜分中国;半殖民地秩序确立。 ②现代化的整体推进:甲午战败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使中国现代化的内容由学习西方的工业化,演变为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社会风尚等领域并行发展、整体推行,即从“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观念变革”的历程。 民族工业发展;政治体制现代化及受挫;思想文化近代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测评

题号: 1 本题分数:2 分 1945年,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洛川会议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会议,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标准答案:B 题号: 2 本题分数:2 分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忻口会战 1940年八路军的对日作战战役。B是八路军也是中国抗日军队的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C 是八路军的另一次对日作战战役。D是国民党军队为保卫太原而进行的战役。BC均为配合D。 标准答案:A 题号: 3 本题分数:2 分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在1938年3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领导。B在1939年12月,第五军主力攻打昆仑关。C在1940年5月,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此役中殉国。D在1941年6-7月间在晋南中条山周围进行,国民党与日军伤亡比例几乎20:1。 标准答案:A 题号: 4 本题分数:2 分 日本制造的策动华北五省二市“防共自治”运动的事变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变 D、卢沟桥事变 华北事变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继续南下的事件。顾名思义即可。 标准答案:B 题号: 5 本题分数:2 分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发动过三次反共高潮,其中第二次又称() A、晋西事变

大学 中国近代史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年年 年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正确答案是:C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指导】中国近现代史各阶段历史特征

专题六:中国近现代史各阶段历史特征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指导 从1840年到1949年的近代中国风云变幻,大潮迭起,民族危亡之紧迫,新旧冲突之尖锐,各阶级各阶层间斗争之激烈,在以往历史中是罕见的。如何从这错综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梳理出历史深处的线索,把握住内存的联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以往综合复习中国近代史,在采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线复习法或由此细分的列强侵华史、历代反动统治史、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旧民主主义抗争史、四大阶级探索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六线复习法时,往往只重视纵向发展而忽视横向的互动联系,不利于培养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本表将近代史分为晚清前期、晚清后期、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四大时期,从世界形势与列强侵华、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主要矛盾与政局变迁、思想探索与文化发展四方面,试图对近代中国历史阶段特征作一较为全面、整体、宏观的揭示,提供一条复习新思路,把对现行课本知识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形成历史思维的两个侧面,一是善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宏观、立体地把握各时代脉搏;二是在分析一件史实时,能自觉地把它放到历史整体的内在联系和交叉影响中去考察认识。 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考察,者必须置于国际大背景下进行,并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间的互动联系为基本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根源在于东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卖国,这又决定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把反帝与反封建结合起来,同时也正由于革命对象过于强大,单靠任何一个阶级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必须唤醒广大民众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抗争,则是中国半封建化、近代化的根源。近代中国经济成分主要包括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受经济性质和各历史阶段社会矛盾的影响,各经济成分间既有密切联系,也有尖锐对立,这决定了近代中国阶级关系、社会政治局面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中国的变革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他国经验,照搬任何国家都不行,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为了给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决不意味着苛求故人。独立和富强是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题,各阶级的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辩证唯物史观要求我们以科学的分析打破贴标签式的思维定势,实事求是地依据特定历史条件和在历史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验二(第3-4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阶段测验二(第3-4章) 最后得分:100 分做题时长:55分38秒测验时间: 2018-09-04 22:51:2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A、孙中山 B、黄兴 C、袁世凯 D、蒋介石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参见教材P53。 2、()以黄兴为会长。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岳王会 D、兴中会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重要的有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以及科学补习所、岳王会等。参见教材P54。 3、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新民丛报》 B、《民报》 C、《时务报》

D、《国闻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参见教材P54。 4、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参见教材P56。 5、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B、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C、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D、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参见教材P56。 6、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性质的革命政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评2 题目一二三四五六 七分数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全面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福建开展的运动是A肃反运动B反对“邓、毛、谢、古”的斗争C 整风运动D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2毛泽东提出以农村为中心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文章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31930年到1931年在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形成了A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D中央革命根据地4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5在国统区开展反国民党文化“围剿”过程中被毛泽东誉为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旗手的是A瞿秋白B鲁迅C邹韬奋D 茅盾6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的时期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71921年7月23日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城市是A北京B广州C上海D武汉8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A陕北保安地区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9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工人运动是A 香港海员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

省港工人罢工10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民主与科学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自强求富111920年陈独秀等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2北伐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1925年7月国民政府的成立B1925年8月国民革命军的组建C1926年5月北伐先遣军进入湖南D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举行誓师典礼13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A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14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B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土地革命总路线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16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B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C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D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召开17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四一二政变D七一五政变18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独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新文化运动19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A中山舰事件

2016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考核作业

2016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考核作业

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D )。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44年的清军入关 C.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D.1840年的鸦片战争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 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A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D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5. 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B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6. 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 )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7.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B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8. 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9.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C )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10.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总统选举法》 11. 20世纪初年,邹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B)

中国近代史纲要测试题一

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4.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5.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6.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7.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8.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9.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 A.《天演论》 B.《穆勒名学》 C.《原富》 D.《法意》 10.《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陈望道 D.毛泽东 11.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1935年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是() A.五卅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一二?三〇运动 13.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昆仑关战役

中国近现代史测试题答案(中考考点)

2012-2013学年初三年级中国近现代史质量检测答案19.《南京条约》的签订——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辛亥革命——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政权)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4.五四运动——1)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2)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5.中国共产党成立——1)它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2)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8.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1.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 ①国共之间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3.抗战胜利——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标志着结束自1840年鸦片战争百年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39.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或: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3.十一届三中全会——(1)是中国历史(建国后)的一个伟大转折; (2)中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43.问题一清朝(1分);宣统(爱新觉罗·傅仪)(1分)。 问题二:《南京条约》的签订(1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分)。 问题三: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分),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分) 问题四: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正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来的(2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 一.判断题(40分)(正确用’Y’表示,错误用’N’表示)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2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魏源。() 3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经济。()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首先发动的。()6黄花岗起义是由黄兴领导发动的。() 7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新文化运动中。() 8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是毛泽东。() 9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10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11、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1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3“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大跃进”时的浮夸() 14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1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1年到1956.() 17 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1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通过理论宣传完成的() 1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二.概念题(20分) 1清末新政 2新文化运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三三制 5社会主义本质 三.简述题(40分) 1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2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4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