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组成部份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2.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

2.1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

2.2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2.3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

3.1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功能

3.2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和应用

3.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

4.1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基本原理

4.2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

4.3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协议和接口标准

5.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

5.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基本原理

5.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5.3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应用案例

6. 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案例分析

6.1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6.2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6.3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考核。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能力进行考核。

五、参考教材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第3版),李明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22年。

2.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信息通信》(第2版),王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

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导论》(第4版),张晓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

六、参考资源

1. 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的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七、备注

以上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电力系统》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电力系统”课程是供电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以“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学”等课程为基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由一个清晰、完整、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电力系统各主要原件运行、调整、计算以及分析等各个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本教学大纲适用与三年制大专及高职供用电专业。 讲授本课时,必须使学生有清楚的物理概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推论及计算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密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起着联系各专业课程的作用。学生在学完其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电力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电力系统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意义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电力系统各主要原件的参数计算及潮流计算方法。 3、掌握电能质量的标准,能够进行分析、调整及计算。 4、掌握电能的损耗的计算方法及降低能耗的措施,了解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意义和方法。 5、掌握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概念,简单故障的计算,掌握系统稳定运行的判据及提高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 1、理论知识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4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电力系统的概述、负荷、接线方式、额定电压、中性点接线方式、电力线路的结构。 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了解电力系统的接线图;2)深刻理解对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灵敏性、快速性、可靠性的含义及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性;3)熟悉常用继电器及其接线图、节点的表示符号,为阅读与绘制继电保护接线图打下基础。 讲清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线方式,重点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通过现场参观了解电力线路的结构。 第二章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6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电力线路的参数及等值电路、变压器的参数和等值电路、标幺值、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电力网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2)掌握标幺值概念。 重点电力系统各元件参数计算公式及其意义,电力系统等值网络的概念。 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8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电力网中功率损耗、电压计算、开式网和闭式网潮流分析、潮流分析中的负荷转移。 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电力系统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开始网络潮流计算的方法,掌握两端供电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掌握环形网络潮流计算的原理;3)了解网络变换法。 重点掌握基本计算公式和潮流计算方法。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频率及调整(4学时) 本章主要讲解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及调整。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课程编号:130202221 学时:32 学分:2.0 合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加粗,描述文字用四号小宋体(下同))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学科方向类必修课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发机电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该课程可以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 2 (问题分析)、3 (设计/开辟解决方案)、4 (研究)的达成。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发机电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发机电同步并列的条件与过程,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满足并列条件对电网产生何种影响,为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4、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为设计、研发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和解决电力系统复杂运行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量、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组成部份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2.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 2.1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 2.2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2.3 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 3.1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功能 3.2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和应用 3.3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

4.1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基本原理 4.2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 4.3 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的协议和接口标准 5.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 5.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基本原理 5.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5.3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保护的应用案例 6. 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案例分析 6.1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6.2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6.3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考核。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能力进行考核。 五、参考教材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本课程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包括电力系统监控、保护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力系统监控、保护与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 - 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的目标和任务 - 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3.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4.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与系统 -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功能 -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的应用案例 5.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新技术与应用 - 智能电网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 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 大数据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教学:开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的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学习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 主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导论》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L042090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所需先修课:电路原理、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限定选修课,主要讲述电力系统中几类主要的电气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以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该课程的先修课是电路原理、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本课程开设目的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完整的、深入的认识,并掌握具体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方法。 2.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发电机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发电机的并网过程;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 1)发电机的并网过程; 2)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 3)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

5.主要教法、学法 本课程教学以多媒体教学和动画演示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开展教学,着重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理论综合能力以及实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考核方式及标准 1)考核目的: 考查电力系统中几类主要的电气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通过对自动装置基本环节的学习,对具体的自动装置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考核形式: 大作业或卷试。 3)主要考核内容: 发电机的并网过程;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概述。 4)考核题型: 填空,选择,分析,计算。 5)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他(包括考勤、作业、讨论等)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部分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对安全、经济、优质运行的作用。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与调度控制。了解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本部分重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着重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运行方式、硬件配置结构以及软件控制功能,为使用和设计电力系统中各个层面、规模的自动化系统建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掌握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了解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 2.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了解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掌握励磁调节器原理。 3.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掌握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调频与调频方程式。了解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自动调 频,电力系统低频减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电力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 4.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了解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意义,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的关系,电力系统电 压控制的措施。掌握电力系统电压的综合控制,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控制。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电力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 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了解调度计算机系统及人机联系设备;理解远动和信息传输设备的设备的配置与功 能;掌握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如何实现的;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分层调度控制。 6.配电管理系统(DMS) 了解馈线自动化(FA)、负荷控制技术及需方用电管理(DSM)、配电图资地理信 息系统(AM/FM/GIS) 7.变电站和配电网自动化 了解配电网的构成、负荷控制、配电网综合自动化;掌握变电站自动化;熟悉变电 站综合自动化。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 1. 课堂教学主要讲解发电机的自动并列、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DMS)、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通过理论的讲解,使同学们更好地熟悉或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尽量引入互动环节,使同学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实验教学主要通过给定题目由学生所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2.毕业要求须根据课程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描述。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A》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电力系统自动化A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A) 课程编号:05410104 学分:2.0 学时:32 (其中: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第六版),李先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08 一、课程目标与性质 (一)课程性质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建立在电路、电机学、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等先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中主要的电气自动装置及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发电厂、变电站和在输、配电网运行中的作用,掌握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功能结构,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实验、参观实习及后续的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二)课程目标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主要介绍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及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重点介绍同步电机并列操作、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及AGC、低频减载、以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等。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掌握发电机自动准同期的基本原理;掌握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基本原理,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动态特性;能够根据同步电机并列原理、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原理等构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 课程目标2:掌握电力系统频率与有功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基本原理;初步了解电力系统的自动系统的构成、基本功能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代码:54E02127 学时分配:48学时 赋予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书全面阐述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关键模型和算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1、课时分配 按照课程内容,分成10个教学单元,各单元的课时安排如下表。

2、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1单元绪论 【教学内容】 绪论,介绍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了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电力系统调度体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 ●掌握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 ●了解电力系统调度体制和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培养的能力】 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第2章子站系统--变电站自动化 【教学内容】 子站系统—变电站自动化,介绍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和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 【基本要求】 ●掌握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掌握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 ●了解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 【培养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对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第3章电力系统数据采集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电气工程基础知识、 电路分析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和技术、PLC程序设计等内容。 2.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技能,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电气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自动化设备的运维与维修等内容。 3.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电气自动化项目的规划与组织、自 动化设备的选型与配置、系统故障的排除与修复等内容。 4.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能够在电气自动化工程项目中与 相关人员协作。 5.具备综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创 新研究和开发应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置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等 内容;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自动控制原理、PLC技术与应用、传感器与测量 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内容;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实习、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实习、电气自动化工程项目实训等内容。 三、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电路分析 课程代码:EE101

学时:48学时(理论课程) 主要内容: 1.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定律 2.电路的串并联和电压电流分配 3.电源和电路元件的简化模型 4.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5.电路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 6.电路的频率响应与滤波器设计 2.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代码:EE201 学时:64学时(理论课程) 主要内容: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系统的数学建模和传递函数表示 3.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 4.PID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系统的典型控制方法和实现技术 6.控制系统设计和调整方法 3.课程名称:PLC技术与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门的介绍性的专业必修课,现设置为8学时。 专业导论就是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概论,在大学入学之初为引导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电气工程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性质,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当前概貌和未来发展。了解学校通过何种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培养具备以电气工程为主、兼具计量检测技术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即培养具有计量检测特色的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应掌握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与其他同学相处、沟通的能力;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地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为今后的在校学习,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二、课程目标 1.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电气工程技术的当前概貌和未来发展。理解电气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以及基本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影响。 3.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及技术的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关系,理解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能够分析和评价自控工程实施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表1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2.毕业要求须根据课程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描述。 三、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 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简史; 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学任务和特点;课程设置。 第二章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技、电力电子技术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工业中重要地位、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特点;电力传动技术的分类与特点、电力传动装置、电力传动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电力系统 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特点、电力工业发展概况、电力传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网络、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国内外电力工业比较、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方针、电力工业的特点、社会对电力生产、供给的要求、电力工业的三个特点、电力生产的特征、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系统及其组成、电力系统构成与运行、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研究与开发、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系统。 第四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展望 航母电磁弹射、电磁泡;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能发电;非接触式充电或无线充电;高铁相关技术;电动汽车;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能计量新技术。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表2 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电力系统是一个由大量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电力系统基础》便是这项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是从技术理论课、基础理论课走向专业课学习和工程应用研究的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和培养高质量学生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对有关电气工程问题有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 使学生深入了解电气工程中主要电力设备的特性、数学模型、相互关系及试验方法; 3. 使学生学会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使学生在电气工程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1.3); 4. 为进一步掌握和研究电气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等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1.4); 5.为后续专业课程及相关专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目标 以课堂教学为主。 课堂教学主要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计算、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通过实例的讲解,使同学们更好地熟悉或掌握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方式和计算方法。课堂教学尽量引入互动环节,使同学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五、课程学时安排

六、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无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Power System Analysis 课程编号:0700620 学分: 3 学时:48 一、课程教学对象(宋体小三号字) 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自动化、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宋体小三号字)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中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必修课程。本课程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基本概念,介绍电力系统静态分析和暂态分析的主要内容,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的模型和分析、计算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系统静态分析和暂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计算方法,为后续的电力系统系列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对先修知识的要求(宋体小三号字)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电路分析、电机学、供配电技术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48(理论40+实验 8))

(按照本课程知识体系列出知识模块及知识点,其中重点或难点用粗体字标注;要求按“了解((C)”、“熟悉((B)”、“熟练掌握((A)”三个层次描述学生对知识点应达到的要求;学习方式可分为课堂讲授、自学辅导、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等;课外学习要求可按照知识模块或知识点提出撰写专题论文、调研报告、完成综合性作业或设计等要求,一般性的课外作业不在此列) (五号字) 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宋体小三号字)

建议使用教材: 刘天琪,《电力系统分析》,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 吴俊勇等编著,《电力系统基础》,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何仰赞,熊信银编著,《电力系统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考核方式(宋体小三号字) 笔试,其中笔试占70%,实验及作业占30% 七、课内实验(实训)环节及要求(总学时数)(无此项内容的可删除)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方向 共 80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为高低压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分析方法有全面的了解;熟悉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点、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分析的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在工程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力系统稳态、暂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应掌握“电路”、“电机学”等课程中的相关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掌握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电力系统电磁和机电暂态过程、电力系统控制的各种分析和计算方法..对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简单应用..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习题;答疑;质疑和期末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概述和基本概念 目的和要求:了解电力系统及其发展情况;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掌握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概念、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 重点和难点: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力系统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负荷 第三节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第二章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 目的和要求:了解电力线路结构;掌握线路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发电机及负荷的等值电路;掌握有名制和标幺制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以有名制和标幺制表示的等值网络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力线路参数和等值电路 第二节变压器、电抗器的参数和等值电路 第三节发电机和负荷的参数及等值电路 第四节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 第三章简单电力网络潮流的分析与计算 目的和要求:掌握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了解运算负荷和运算功率;掌握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了解环形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重点和难点:环形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运算负荷和运算功率..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的核心课程,是后续继电保护和工厂供电课程的基础,是本专业面向将来供电设计的基础。也是面向将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讲授内容有:第一篇为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共六章,主要包括:电力系统概述和基本概念,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简单电力网络潮流的分析与计算,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和频率调整,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和电压调整。第二篇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计算,共两章,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与实用计算。第三篇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共三章,主要包括:机组的机电特性,电力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总体上掌握电力系统全面分析知识,具备电力网络的分析、规划、设计等基本能力。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电力线路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电力网络潮流的分析与计算。为将来电力网络的优化和规划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2: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和频率调整,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和电压调整,为将来电力网络的调频和调压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3: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与实用计算,为将来供电系统的设计和继电保护的整定、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4:掌握电力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性,为将来到发电厂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5(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介绍所处年代的技术背景以及我国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爱国热情。我国现代电力技术的发展无不包含无数科学家的默默付出,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志向与责任感。 3.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三、理论教学 表1 理论教学安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大纲范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本大纲与2001年教务处编印的《教学一览》配套使用) 执笔人:李有安审定人:张晓辉 一、实践教学体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工程实践三个层次。基础实践包含军事理论及训练及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专业实践包括电气专业认识实习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包括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专业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工程。所以要对每一个实践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求自始至终精心组织、全力辅导、注重实效。对于指导教师应抱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指导好每一个实践环节。基础实践共计3学分;专业实践共计12学分;综合工程实践共计17学分。 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鼓励学生开展创造、创新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制作竞赛和数学建模活动,获得学校以上奖励可奖励学分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的申报及研究。学生必须在四年内完成的课外或第二课堂的活动的6个学分。 (一)教学实习 (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在假期内集中或分散进行,配合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社会调查,接触社

会、了解社会的各行各业对本专业的要求,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专业思想,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 (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3周,毕业设计14周。 二、实践教学大纲 金属加工教学实习大纲 1.目的要求 金工实习是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了解机械制造基础方面的实际知识,培养操作设备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解毛坯制造和零件切削加工的主要方法,了解冷、热加工设备、附件、刀具、工具的结构、性能用途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各工种实习应具有一定的操作设备的能力,熟悉有关设备、工具的安全操作技术。提高工程能力和技术水平。 2.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介绍机械制造过程、实习的目的和要求;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工厂的安全制度,掌握铸、焊、锻、车、铣、刨、磨、钳的基本方法,操作规程等。能按教学基本要求按时完成工件的制作。 3.建议完成的形式及时间 实习由教研室和校实习工厂组织实施,教研室由上学期结束前两周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提出实习计划,确定实习人员,同时提出实习经费预算,提前做好校内实习工厂和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关准备工作,按时组织实施,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分组进行实习。时间第三学期12周。 4.成绩评定 学生应分阶段完成实习报告,由实习指导人员根据实习报告质量、实习态度、操作水平进行综合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成绩,无实习成绩获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终考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1.目的要求 电气专业认识实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电气工程实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扩大知识面、短时间获得大量先进信息的极好机会。通过参观厂、矿、企事业等一线工作单位,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对本专业在大学四年中将要学的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初步建立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增加对本专业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精心组织,指导教师应具有对待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选好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ower System) 课程代码:05460074 学分:1.5 周数:1.5周 先修课程: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计算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电力综合系统》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实践性环节之一,它建立在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计算等先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电力系统相关领域工作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力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巩固理论知识,掌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骤,强化工程设计计算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分析、建模和求解。能够对实验参数或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 综合归纳总结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2: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相关约束条件。 课程目标3:能够综合考虑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所涉及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提出解决方案,完成系统设计与调 试,并分析实现方案的有效性。 课程目标4:能够进行技术文件写作,撰写技术报告或设计文稿。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复杂 电气工程问题并回应指令。 课程目标5:能够在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中应用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知识。能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能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 作。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3-1、3-4、4-4、9-2、10-1、10-2和11-2

《毕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Project 课程编号:0700540 学分:16.0 学时:288 一、教学对象 毕业设计对象为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大四学生 二、对先修知识及技能的要求 主要有: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 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主要范围 1.电气传动控制、电力电子、供配电系统、电子技术及单片机控制系统在生产实际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基本符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积极选作这类题目,以便结合实践,并能应用于工程实际。 2.模拟题目。题目素材来源于真实的实际,但按教学要求及毕业设计实际情况整理加工,使其在技术要求及设计的难度、广度上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3.计算机辅助设计题目。这类题目在设计的难易程度及工作量上可适当降低,以保证学生可以有精力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选用这类题目时应能保证毕业设计所需的条件,如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应辅导教师等。 四、毕业设计(论文)所要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 1.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学会分析解决一般电气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并具初步的设计及应用维护能力。 2.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五、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建议 (包括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时间安排及进度要求;对学生资料查询的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总的字数要求以及对图表和实验数据的要求等) (一)毕业论文的开题(2周) 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明确任务、要求、工作内容和大致的进度,做好理论准备和必要的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基础理论、技能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突出,并获及专业岗位职业训练的高级人才。 2.服务面向定位 面向各种条件下的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系统中设备使用、维护、改造设计、调试、技术管理及造价预算等相关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基本培养规格 思想道德素质:具备整洁,诚实。认真,守时,守信的基础;在人格方面,自尊并尊重他人,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善良、正直。具备商品、市场、竞争、价值、风险等现代化意识。 文化素质:较高文化修养,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有求知和终生学习观念。 体育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技能,重视卫生营养保持,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具备健康的情趣和健康的意志品质,具备主体精神和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对成功与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及承受能力。 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相应的法律常识,掌握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及开发设计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单片机理论及应用的必备的专业知识。 2、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理论教学环节 《高等数学》本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主要介绍函数、极限、导数的应用、原函数与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及空间解析几何,多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